兴海县示范区建设方案

时间:2019-05-12 17:2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兴海县示范区建设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兴海县示范区建设方案》。

第一篇:兴海县示范区建设方案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地点

2014年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区建设项目在我县两个园区和三乡两镇实施。其中包括兴海县高原生态农牧业科技示范园、河卡有机农牧业科技示范园、桑当乡、唐乃亥乡、子科滩镇、河卡镇。

二、主导产业或主推技术

生态畜牧业以藏系羊养殖、有机畜产品生产、及乳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

三、支撑项目或整合项目

该项目的实施依托我县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整合各类农牧项目和各级支农资金、江苏援建项目。

四、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兴海县河卡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

1、在河卡白龙村诺金玛有机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传统游牧文化观光

体验园1处,主要建设道路、太阳能发电设施、围墙等基础设施60万元;

2、牧宝有机饲草料基地基础建设扶持30万元;

3、有机肥生产及加工;

4、新建河卡白龙村两处家庭牧场。

(二)兴海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1、藏族农耕文化、餐饮展示区1处;

2、新建库容400吨蔬菜保鲜库一座;

(三)永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畜棚960平方米、贮草棚200平方米、业务用房100平方米、围墙350米、净道硬化360平方米、饲料房100平方米、消毒房10平方米、大门3个。

(四)子科滩镇日干村噶伦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畜棚2000平方米、贮草棚200平方米、业务用房100平方米、围墙350米、消毒房10平方米、大门3个。

(五)兴海县桑当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改建畜棚500平方米,修建贮草棚300平方米,购置饲草料加工设备1台套。

(六)兴海县龙曲村念青山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改建畜棚500平方米,修建贮草棚300平方米,购置饲草料加工设备1台套。

(七)子科滩镇雪域、温泉乡扎西切岗两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购置乳产品加工设备及包装、业务用

房100平方米、围墙350米、消毒房10平方米。

(八)子科滩镇泉曲村团结社牛羊育肥养殖场建设项目:引进300只生产母羊、改扩建畜棚600平米,道路硬化500米。

(九)河卡有机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在河卡地区种植有机中藏药材50亩。

(十)为配合全县科技示范园区工作、扩大示范带头作用计划在全县范围内由农牧系统组织实施培训110人次。

1、农牧民技能培训100人次。

2、园区管理人员培训10人次。

五、预期效益

1、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以本品牛种为基础的选育繁殖基地,逐步淘汰退化区牦牛种群,使我县牦牛品种形成较完善的繁殖体系,项目经过5—7年的发展,形成牦牛品种生产基地,全面替代当地退化种群。

2、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县蔬菜种植面积及蔬菜自给率,改善蔬菜种、产、销等环节的良性循环;提高农民蔬菜种植积极性和种植技术,在带动示范方面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3、本项目采取示范辐射发展思路,以科技手段进行选育和繁殖,有计划向周边辐射,带动项目区牧户逐步整体淘汰现有退化牦牛群,同时县财政从农业扶持资金中每年有计划地进行扶持,将选育地和繁殖地形成规模化繁育模式,加

速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

4、该项目的实施,推动我县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对我县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效益。

第二篇: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方案

食品安全社区共建行动方案

为让食品安全监管走进社区,贴近群众,服务百姓,不断提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和社区食品安全整体状况,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根据市民生办2012民生工程工作安排并结合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社区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市食品安全社区共建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食品安全社区共建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地发挥和延升监管队伍的作用,如何充分地调动社区基层组织和居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和风险防范工作的一种探索食,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2012年在我市选择两个社区进行试点,在取得成功的经验基础是再全面推广。

食品安全社区共建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居民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区,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监管走进社区,贴近群众,服务百姓”为主旨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水平;开展餐饮业整改达标活动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业主及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守法意识,严厉打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饮食卫生环境。

二、工作任务

(一)、举办社区食品安全论坛

分别于春秋两季邀请食品安全和营养专家来社区举办社区

食品安全论坛活动,向社区居民讲授食品安全状况、食品安全

政策、食品安全对策以及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方面的知识。

时间安排:2012年4月及10月。

责任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邀请有关专家授

课);社区(负责活动现场安排和组织居民参加)。

(二)举办食品安全工作座谈会

举办由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社区、居民、食品生产经营者

参与的座谈会,听取社区、居民、食品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安全

监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不断地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时间安排:2012年4月。

责任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区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

(三)、建立社区食品安全宣传阵地

为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将在每一个参与活动的社区内

主要路口和居民主要活动场设立8-10块宣传栏,宣传食品安全

知识,要求每两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

时间安排:2012年4月。

责任单位: 各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宣传栏的设置,负责宣传内容的更新),各社区(负责协同做好宣传栏设置工

作)。

(四)、建立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制度

为提高食品安全监和管频次,及时发现问题,将地每个社

区工作人员工聘用两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定期对辖区内食品生

产经营单位进行巡查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并及时向监督管理部

门反馈有关信息。

时间安排:2012年4月。

责任单位:各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协管人员的培

训和协管工作考核);各社区(负责协管人员工作安排)

(五)、开展社区内餐饮业整改达标和从业人员培训

通过开展达标专项整治和从业人员培训活动,使辖区餐饮

行业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和卫生知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证

照齐全,并亮证经营;主要卫生设施配备基本符合标准,功能

区域布局合理,管理制度健全,环境整洁;占道经营和店外店

现象得到有效改观,饮食摊点经营更加规范。

时间安排:2012年10月前。

责任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区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负责管辖的餐饮业整改达标和从业人员培训)各区行政执法局(负责占道经营和店外店现象整治、规范饮食

摊点经营行为)。

三、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社区共建工作的领导,统一指挥、调度、指导共建工作。成立由市政府各区政府分管领导,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正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协调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办公室主任:成员: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共建工作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

办公室负责共建工作的实施,协调各部门严格按照各自职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2、明确职责,加强协作。食品安全社区共建活动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延升的一种探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不少问题,食品安全社区共建活动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落实责任制,共建活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既要明确职责分工,又要加强协作,要确保活动按时完成,确保活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3、强化服务、依法行政。食品安全社区共建活动主旨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怎样服务于基层、怎样服务于居民,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参加餐饮业整改达标的执法人员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科学指导餐饮单位整改,要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宣传工作是否深入细致,是否能做到家喻户晓关系到食品安全社区共建活动的社会效果,因此要高度重视。一是要充分地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面向社会的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要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生动活泼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知识和风险防范水平。

第三篇:示范区方案

银党办发„2011‟ 号

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厅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银川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党委和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银川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中共银川市委办公厅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12月19日 银川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确保在创建周期内全面实现创建目标,完成各项创建任务,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西部创建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和“科学规划、坚持标准、统筹城乡、机制创新、惠及全民、共建共享”的原则,用两年时间(2011年—2012年)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建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质量,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机制,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意度显著提高,各项发展指标达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西部示范区创建标准,进入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行列,不断开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四级网络建设

2(1)加强市文化艺术馆、市图书馆流动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三馆”免费开放设施,创新服务机制,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使广大群众能够就近方便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在新一轮国家文化部文化馆、图书馆评估定级中,继续达到国家地级市一级馆标准。通过资源整合,在宁夏文化馆合建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2012年8月前竣工使用。

(2)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关于《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标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完成永宁县文化馆、图书馆和贺兰县图书馆新馆建设,2011年底竣工使用。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设施设备,创新活动机制,力争两县一市“两馆”2012年6月前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

(3)实施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文化馆、图书馆选址新建、改建项目,2012年8月前竣工使用。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设施设备,创新活动机制,力争三区“两馆”2012年底前80%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

(4)对已建成的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施设备配置、活动开展、综合管理达标建设。对未建的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兴庆区1个、灵武市7个、永宁县3个)要加快选址立项、开工建设,确保2012年9月底前竣工使用,确保全市100%的乡镇建成单独设置、符合标准的综合文化站。

(5)各县(市)区社区资源有效整合,结合市政府社 3 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同步完成23个街道文化站挂牌建设,力争2012年6月前各项指标达到《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

(6)各县(市)区结合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30个乡镇(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达标建设(兴庆区 7个、金凤区 4个、西夏区 5个、灵武市 5个、永宁县 4个、贺兰县5个)。每室配备电脑20台、宽带接入4兆以上、面积不少于60平米、有专人管理。2012年6月前建成使用。

(7)按照资源整合、一室多用的原则,在全市484个行政村级(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挂牌设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善设施配置,加强规范化建设。

(8)按照不低于60%的标准,建设社区标准配置公共电子阅览室126个(兴庆区 42个、金凤区 28个、西夏区 38个,灵武市 10个、永宁县4个、贺兰县 4个)。每室配备电脑10台、宽带接入4兆以上、面积不少于30平米、有专人管理。2012年6月前建成使用。

(9)实施农家书屋全覆盖工程。在已建成的344个农家书屋基础上,实现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及涉农社区目标。加强对农家书屋建成后的维护、管理、使用工作,制定制度,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农家书屋长期运转机制。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建设

(10)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银川市独特的回族文化、黄河文化、西夏文化、边塞文化、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和内涵,做优做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民族文化特色 4 和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引导全市文化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创作体现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化。探索银川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彰显“塞上湖城、西夏古都、回族之乡”文化魅力,不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向纵深开展,最大限度满足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1)着力推进“踏歌起舞”文化工程。继续提升“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相约星期六〃百姓大舞台”、“快乐星期天”、“广场歌曲大家唱”、“广场民族健身舞大家跳”、“农民文艺汇演”、“中老年文艺汇演”、“小明星艺术大赛”、“家庭才艺展演”、“民俗文化展示周”、“中国西部花儿歌会”、“银川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品牌档次水平,创新丰富春节、端午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推动“三下乡”、“文化六进”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推进文化活动“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特色”。坚持文化工作、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重心下移,确保每年组织开展广场活动800场(次)、送戏下乡600场(次),全面达到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3小时、每年看2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3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的指标。

(12)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探索建立银川市城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健全面向基层和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机制,新建图书流通点68个、文化信息资源 5 共享服务点50个。建立图书事业经费同财政增长、人口增长相适应的增长机制,确保全市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4册以上,市、县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5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2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2次以上。

(13)大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免费开放。积极更新理念、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免费开放水平。银川市图书馆继续保持冬季每周开放56.5小时、夏季每周开放63.5小时,各县(市)区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56小时以上,市、县两级文化馆每周开放时间42小时以上,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42小时以上。

(14)继续推进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完善公益电影放映体制,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数字化电影放映网络,确保每年放映8000场以上,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5场以上,数字化程度达到100%。

(15)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固定设施与流动文化设施、数字文化阵地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2012年底前,努力实现全市农村广电信号全覆盖和“户户通”,100% 6 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享用文化信息资源。

(16)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探索大中专院校文化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有效办法和管理机制,努力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将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图书馆、阅览室、文体场馆设施、军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面向社会全方位开放,形成综合多项、系统丰富、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7)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激励机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健全政府采购与演出补贴制度,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调节、项目补贴、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确保专业文艺院团和社会文艺团队参与公益演出300场以上。

(18)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健全国家、自治区非遗名录及传承人申报和资助制度,积极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交流和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氛围。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机制,对具有产业属性保护项目和重点项目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推进保护成果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及转化利用。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9)加快全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程。推行工作实绩考核评价机制,力争在绩效、分配、人才队伍建设等 7 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及资金投入,加大社会文艺团队扶持培育力度,全面推行社会文艺团队“星级化”目标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都有特色社会民间文艺团队的发展目标。

(20)采取大中专文艺院系合作、聘请社会文艺骨干和离退休文化工作者等方式,建立一支有文化专长、热心于基层文化工作的志愿者队伍和社会文化辅导员,充实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注重发挥文化示范户、民间艺人在城乡文化活动中的组织、示范和引领作用。

(21)加大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岗位管理制度,积极落实每个行政村和社区至少有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指标。加强人才队伍培训,推行分级培训机制,每年举办各级各类文化业务培训班100个班(次)以上、培训各类骨干5000人(次)以上,确保县级以上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不断提高公共文化队伍整体素质。

(22)按照自治区《关于建设银川“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畅通优秀文化人才引进“特殊通道”,通过选调、招考、交流转岗、聘用等形式,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展、稳定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队伍,确保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70%,县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建立健全扶持激 8 励机制,加大对产生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文化艺术精品和文艺拔尖人才的奖励和扶持力度,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

(2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成立制度设计研究领导和专家小组,积极参与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围绕解决示范区创建工作中的问题、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做法,健全我市社会文化活动机制,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经常化机制建设等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形成示范效应。

(24)围绕不断推进银川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进行政策制度建设研究,推动一系列规划、政策和实施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在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完善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健全公共文化工作实绩考核机制、科学规范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建立重大文化项目推进机制与问责办法等方面创新机制、积累经验、形成示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政府主抓,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发改、人事、编办、国土、财政等部门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统筹协调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每月定期例会制度和重大事项会商、季度工作汇报制度。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9 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共建合力。

(二)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精神,研究制定我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及落实推进机制,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咨询评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市委、政府督察部门定期督查,创建过程管理办法、宣传信息报送等制度,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科学有力的政策保障。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和动员,制定创建新闻宣传方案,形成全社会关心创建、参与创建和监督创建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财政保障。遵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的精神,市、县两级财政要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需基本经费,完善公共文化经费财政投入机制,保障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对公共文化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领先自治区平均水平,切实达到每年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1%,文化事业经费增长不低于当地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落实“三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制定创建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对中央、市级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专款专用。

(四)落实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创建示范区责任体系。10 市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层层建立责任体系,健全创建目标考核机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各单位绩效考评范围,形成责任明确、责任到人、责任考核、责任追究机制,做到工作有计划、实施有措施、结果有考核、群众有监督,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各县(市)区要每季度报送一次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通报,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组织1次督导考核工作,2012年9月底前组织全面自查自验。督查考核和自查自验情况作为划拨示范区创建以奖代补资金的重要依据。

附件:

1、银川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银川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 附件1:

银川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王儒贵 银川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李卫东成 员:郭广华

孙旭东 陈学忠李咏梅 陈 军杨 杰 关 琪 张晓沛 保建新 缑转会 尤 峰 高 杨 马 全 朱韶峰 李成荣 于小龙 周福琦 潘灵胜 段 荣 位西北 郭 林 马爱平银川市政府副市长 银川市政府副秘书长

银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银川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银川市妇女联合会主席 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银川市财政局局长

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 银川市教育局局长

银川市民政局局长

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银川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银川市体育局局长 银川市规划局局长

银川市住房保障局局长 银川市旅游局局长 银川晚报社社长 银川广播电视台台长

银川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督查室主任 银川市总工会副主席 共青团银川市委员会副书记 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兴庆区区长

金 花 金凤区代区长 李维国 西夏区代区长 陈淑惠 灵武市市长 丁建懿 永宁县县长

邓彦芳 贺兰县代县长

全面统筹协调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负责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审定实施,定期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文广局,具体负责创建日常工作,撰写上报相关材料,分解创建目标任务,督促实施进度,做好部门协调,完成资料收集汇总,随时向创建领导小组汇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主 任:关 琪(兼)副主任:郭 林(兼)

成 员:杨学文 兴庆区文体旅游局局长

郑良海 金凤区文体旅游局局长

袁振海 西夏区文体旅游局局长

王建邦 永宁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 张学明 贺兰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

杨华东 灵武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

强朝晖 银川市图书馆馆长 季 妍 银川市文化艺术馆馆长 黄 智 银川美术馆馆长 李 锋 银川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赵苏平银川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员

郎志娟 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处处长

郭东川 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处干部 李 元 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处干部

第四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方案

六部委联合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

2013-12-13 14:15 来源:证券时报网字号:1214

发改委网站12月13日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不超过2个地区,并排出顺序,超过2个的不予受理),做好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14年2月17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将根据各地申报情况,确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名单。

以下为方案全文: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关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要求,为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有法律、制度、政策尚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不够严格,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也亟待加强。选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主体功能要求的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总结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实践经验,提炼推广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以点带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密结合、高度融合,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提供有力支撑,结合自身定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

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先行示范地区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排和碳强度指标下降幅度超过上级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全国或本省(市)前列,城镇供水水源地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进一步明确市县功能区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加强国土空间开发管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分类引导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化进程,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严格落实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用地预审、水资源论证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查等制度。

(三)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等为抓手,设置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大幅降低能耗、碳排放、地耗和水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严守耕地、水资源,以及林草、湿地、河湖等生态红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优化改造存量,科学谋划增量,切实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全面加强节能管理,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废弃土地复垦利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快节水改造,大力推动农业高效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建设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生态优良的绿色矿

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开发利用“城市矿产”,发展再制造,做好大宗固体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秸秆和粪污等资源化利用,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五)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沙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扩大森林、草原、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以解决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为重点,加强污染综合防治,实现污染物减排由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变。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六)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培育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加强生态文明科普宣传、公共教育和专业培训,做好生态文化与地区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七)创新体制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率先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资源环境离任审计。树立底线思维,实行最严格的资源开发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分类差异化考核等制度建设,以及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机制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力争取得重要突破。

(八)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统计、监测、标准、执法等基础能力建设。申报地区可结合自身资源环境特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调整和增加体现地方特色的发展任务,作为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努力方向。

四、组织实施

(一)申报条件。

1.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将其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深度融合,重在文明建设,建立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协调机制。

2.在体制机制建设、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具备一定先行示范的基础。鼓励与现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等生态文明相关试点示范相结合。

3.“十一五”期间完成节能减排、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等资源环境类约束性目标,“十二五”以来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完成和进度目标任务;近年来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

4.认真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主体功能区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并具有示范作用。

5.申报地区不局限于辖区范围大小,工作要有特色、亮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和推广价值。

(二)审核批准。

省、市、区、县自愿申报,有关地区也可按流域、区域等联合申报,编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本行政区域申报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其下辖地区不再申报。

省级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对申报地区《实施方案》进行论证,根据申报条件、建设目标体系(见附表)等对申报地区进行初步审查,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抄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地区《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在对通过评审的地区进行公示基础上,批复《实施方案》并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三)方案实施。

先行示范地区要对批复的《实施方案》作进一步完善深化,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要加强对建设地区工作的指导,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央财政按照现有各项有关政策优先予以支持。

(四)考核评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对先行示范区开展监督检查和评估。建设期满后开展验收考核,验收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建设资格。验收考核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另行制定。

(五)总结推广。

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凝练有效模式,树立先进典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

第五篇:农业信息化示范区建设方案(xiexiebang推荐)

常州市农业信息化示范区

建设方案V1.0

多信科技 2012年8月

目录

一、发展背景及现状...............................................................................................................4

(一)项目背景...................................................................................................................4

(二)发展现状...................................................................................................................4

二、建设目标及原则...............................................................................................................6

三、建设内容...........................................................................................................................8

四、建设方案.........................................................................................................................10

(一)系统建设.................................................................................................................10

1、系统架构...................................................................................................................10

2、技术路线...................................................................................................................11

3、设计要求...................................................................................................................11

4、系统功能图...............................................................................................................14

5、数据库建设...............................................................................................................14

6、信息化平台建设.......................................................................................................15

7、智能农业管理系统...................................................................................................21

(二)示范区建设.............................................................................................................28

1、水稻生产示范区.......................................................................................................28

2、蔬菜大棚示范区.......................................................................................................29

3、花卉生产示范区.......................................................................................................29

4、畜禽生产示范区.......................................................................................................29

5、水产养殖示范区.......................................................................................................30

五、公司简介.........................................................................................................................31

(一)公司的经营方向.....................................................................................................31

(二)公司的员工队伍.....................................................................................................31

(三)公司经营原则.........................................................................................................31

一、发展背景及现状

(一)项目背景

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支撑,物联网技术应用可加速农业现代化。物联网可以在产业结构方面实现信息化的综合;在农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决策信息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加工过程信息化、投入品和产品市场信息化、农业气象等服务信息化的综合;通过生产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反馈与控制的综合,加快传统农业技术转型。物联网提供的先进工具和技术手段,对加速改造提升和优化传统农业产业,促进培育信息化、智能化农业和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管理经营决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实现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安全、高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上的应用,加快实现常州市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特提出此农业信息化示范区建设方案。通过信息化示范区的建设,引导现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扩大信息化农业覆盖面积,示范区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和推进常州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对农业信息服务的产业化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广和示范效应,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共同提升。

(二)发展现状

传统的单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依靠经验管理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开始有知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定量管理为特征的信息化生产技术的需求,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通过物联网的软硬件技术产品和应用示范基地,可以促进精确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作物精确管理智能化、数据共享,信息载体和集成应用技术实现作物生产问题的实时诊断和协同决策。

农业信息集成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远远落后于工业领域。在农业的科技投入还存在投入明显不足,信息人才缺乏,农民及农业企业家等信息技术用户急需培训,信息采集处理比较落后,农业生产信息化技术落后,缺乏信息技术装备的价廉物美的农机及设施装备。目前,常州市我市农业信息服务取得较大成效,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求相比,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机关要求相比,我市农业信息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信息服务覆盖面还不够广,农业信息化成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市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农业企业、一般农户的信息服务覆盖率仅为60%左右,且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还有待加强。常州的农村经济很发达,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很先进,但是常州的农业信息化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建立完整权威农业专题数据库,也没有形成全市统一的农业信息化平台。

二、建设目标及原则

远期目标:把农委所有管理对象的数据统一建库,并实时更新,并建立一个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农业信息系统平台,使农业的管理基本上达到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管理;建立常州地区水稻、水产、花卉等农作物的数据生长模型;大力推进常州“三农”的信息化科技化进程,使整个常州农业(农林牧渔)的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城市的水平,使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提升到国内的先进水平。近期目标:按照“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力争在2013-2015年内,初步建立起常州市农业信息系统框架,完成常州市农业信息化示范区建设,并以高效农业为切入点,实现覆盖粮油、园艺(茶叶、设施、果树、食用菌)、水产、畜牧(鸡牛猪)、农机、休闲观光(休闲农庄)基本信息的建库,完成查询、定位、统计、分析及专题图、专题报表生成等基本实用功能的开发。同时建设涵盖水稻大田、蔬菜大棚、园艺大棚、水产养殖等种类的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建设原则:常州市农业信息化示范区包括信息平台和农业智能管理控制系统。信息平台包括数据库建设、地图编制、系统维护等多项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研制策略和计划,统筹安排系统的建设工作。系统建设可分为需求调查与分析、系统设计及规范制定、数据库建设、系统集成与培训以及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基本过程。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为保证系统能随农林数据的拓展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采用当前世界先进的GIS平台、数据库平台和GIS设计、开发模式,空间数据存储模式,采用通用先进的开发工具。2)实用性。保证在系统的正常业务应用中使业务数据能够达到其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和现时性。保证系统运行的效率和速度。保证系统的界面友好、方便和快捷,使业务人员利用系统很快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3)可扩充性。随着示范区的业务范围、业务量和使用部门、使用人员的不断增长,系统在功能、处理能力、数据容量和用户数量上必须要有很好的可扩充能力,同时要考虑本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可连接性。4)标准化。由于本系统是一个严格的综合性系统,包括开发过程规范化和数据编码规范化,完全按照软件开发的行业标准实施开发。按照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并根据系统的特色,制订适合于本系统的地方标准。5)开放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在体系结构、软件系统的确定方面,从系统选型到设计、开发都充分考虑“标准和开放”的原则。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面,依据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应用平台,使系统不仅在体系结构上保持很大的开放性,同时提供各种灵活可变的接口,系统内部也保持相当程度的可扩充性。

三、建设内容

2013-2015年三年时间,建设完成涵盖大田种植、温室大棚、花卉种植、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并建立完整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实现示范基地智能化生产与监控,建立基地作物生长数据库模型。

农业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

1)农业资源管理:系统后台大型数据库以工作空间形式管理海量数据,从数据的入库、存储、管理入手,提供一整套的安全机制,可以完全涵盖国土、水文、气候、人口、社会经济5大类农业资源,可以存储多种类型的农业资源数据,包括图形、文字、表格、数据、多媒体、遥感影像等专业数据,以及实现对这些专业数据的查询、浏览、统计等功能。2)农业灾害预防:农业灾害主要是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数字农业平台能够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提供灾害显示、灾害对比、灾害累积,同时根据防灾预案结合交通状况,天气、人员、装备等因素,正确指导减灾救灾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时更新数据,基本实现灾害的动态监测、预警发布和应急响应。3)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存储的海量信息数据,针对影像农业日常生产的各种因素比如环境、土壤质量、天气、水文等,根据一定的时空发展规律,模拟出一段时间内的农业生产空间环境。4)农业专家支撑:结合农业资源数据和已建立的作物生长模型,再加上系统对农业灾害的预测和监测,对某一区域短期或者中长期的农业生产布局和规划管理提供给决策者一个直观的数字或者图形以供参考。5)农产品溯源:

智能农业管理控制系统:

1)作物生长环境因子采集:作物生长环境因子的实时采集,通过传感技术,实时采集农作物生长环境因子,根据农业信息平台作物生长数据库模型设定的作物生长阶段环境因子阀值,当环境因子变量超标,进行告警通知。2)实时视频监控:通过部署监控摄像机,实时监控农作物生长情况及现场生产情况,及时发布生产指导及生产预警。3)农机定位:在播种机、收割机、运输汽车等农机上安装GPS定位设备,实时监控农机所在位置及历史运行轨迹,提高农机使用效率。4)农业设备自动控制:对农业设备实现智能化操作,根据采集到的环境因子变量及当前阶段环境因子阀值,自动或手动开启如遮阳、灌溉、补光、加氧、偷食等农业设备的自动控制,通过信息平台数据的量性分析,设定设备开启及关闭时间,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降低能源消耗。

四、建设方案

(一)系统建设

1、系统架构

示范区农业信息化系统是在常州市农业信息化示范区建设的相应的应用系统,该系统集资源查询统计、分析处理、辅助决策、系统维护、智能农业管理为一体。如下所示,其总体架构如下:

系统将实现示范区作物种植的智能化管理,同时建立相应的作物生长数据库,并连接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建立常州地区农作物生长数据库模型,为农业智能化种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系统将连接农业气象数据,实现灾害预警功能;系统还将对示范区农业资源进行管理,根据当前农业现状,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系统采用B/S架构,管理着及用户可通过WEB或WAP方式进行管理操作;系统还提供维护人员接口,维护人员可同WEB维护管理系统,对系统进行维护。

2、技术路线

系统以B/S架构为主,集成GPS技术、WebService技术、SOA技术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后台管理、平台运营维护、服务在线提供、在线交流等。农业数据是海量的,系统将引入大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云智能分布式实时计算,用户提交的分析请求,大多可以在一秒钟之内返回结果,达到准实时(Near Realtime)的响应能力。通过高速分布式存储和高速分布式计算,从海量的科研数据、农业气象数据及农业资源数据中分析建立当前作物的生长数据库模型,及时调整农作物环境因子阀值,确保作物生长处于最佳环境。

3、设计要求

3.1用户界面设计要求

系统界面要求屏幕布局稳重协调,颜色匹配符合视觉规律,切忌大红大紫的颜色搭配;界面内容安排合理,符合用户操作习惯。具体有:

(1)基于B/S结构,采用浏览器界面,支持1024×768的屏幕分辨率。(2)按钮名称应该易懂,用词准确,摒弃模棱两可的字眼,要与同一界面上的其他按钮易于区分,能望文知意最好。理想的情况是用户不用查阅帮助就能知道该界面的功能并进行相关的正确操作。

(3)界面按Windows界面的规范来设计,即包含“菜单条、工具栏、工具箱、状态栏、滚动条、右键快捷菜单”的标准格式,提高系统的易用性。

(4)系统应提供详尽而可靠的帮助文档,在用户使用产生迷惑时可以自己寻求解决方法。

(5)界面应该大小适合美学观点,感觉协调舒适,能在有效的范围内吸引用户的注意力。(6)开发者应当尽量周全地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出错的可能降至最小。如应用出现保护性错误而退出系统,这种错误最容易使用户对软件失去信心。因为这意味着用户要中断思路,并费时费力地重新登录,而且已进行的操作也会因没有保存而全部丢失。在界面设计上,应当注意尽可能避免用户无意录入无效的数据,限制用户输入值的种类和范围。3.2平台性能设计要求 ·总体性能设计要求 A、平台软件要求支持64位操作系统。平台应操作简便,具有高稳定、较强的容错能力; B、支持 SDX+空间数据库引擎,提供强大的访问空间数据的能力,包括空间数据的存储、索引、读取和更新; C、支持对海量遥感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快速显示,支持MrSID和ECW影像压缩格式以及跨平台的海量影像压缩技术SIT; D、支持24*7的服务能力。平台开发单位在平台出现故障后应10小时内到达现场,24小时内查找出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数据管理系统性能设计要求

A、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简便。

B、数据库管理系统可移植性强,配置步骤少。

C、数据入库与更新要有详细的日志记录,发生错误或非正常关机情况,系统能迅速从故障中恢复。D、数据入库更新效率达到300 万要素/小时以上。

·其它系统性能设计要求 A、对于专业的分析功能,提供单次访问时数据分析操作3 秒,复杂操作5 秒的响应性能。B、对于实时监控服务访问接口,提供单次访问1 秒以内,复杂操作3 秒以内的相应性能。高峰时并发用户不低于200 人,在线人数1000 人。

C、在智能控制时,请求时间响应时间≤3 秒,控制延时≤5秒。D、资源搜索响应时间≤2 秒。

4、系统功能图

5、数据库建设

农业信息化示范区信息库容包括:各示范区信息数据,各大院校及科研机构科研数据,农业气象数据,作物生长环境因子数据,农业车辆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示范区设备数据,对应的示范区专题信息数据库,内容包括种植业指标,农田(水稻)专题、大棚(蔬菜)专题、大棚(花卉)专题、水产养殖专题、畜牧专题、农业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

根据示范区具体建设情况,数据概况如下:

·示范区信息数据:包括大田种植示范区、蔬菜大棚种植示范区、花卉种植示范区、水产养殖示范区、畜牧养殖示范区等。·科研数据:包括常州市科研单位乃至全国可共享农业科研数据,对科研数据进行大数据系统分析,结合常州示范区实时采集数据及作物生长情况,形成符合常州地理环境的农作物生长模型数据库。·农业气象数据:包括常州市及周边地区农业气象数据,通过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通过对常州市历年气象数据记录进行分析,辅助形成农作物生长模型数据库。·作物生长环境因子数据:实时采集示范区作物生长环境因子参数,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布环境因子超标告警,保证作物生长最佳环境。历史数据同农业科研数据及农业气象数据融合,分析形成作物生长数据库模型。·农业车辆数据:对示范区所有农业用车辆进行GPS定位,并记录当前状态和历史运行轨迹,对农业用车辆进行统一管理调度,提高车辆管理使用效率。·视频监控数据:示范区视频监控数据,实时查看农作物长势,并对农业生产进行知道。·示范区设备数据:示范区各类传感设备信息,包括CO2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示范区各类农机设备,包括风机、投石机、加氧机等;传感器采集作物生长环境因子数据,经农业专家系统对比处理后,如超标,则自动开启相应农机设备。·专题数据(作物生长模型):示范区作物生长模型数据,每类作物建立专题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作物生长模型,在不同阶段为环境因子设定不同阀值,保证作物生长最佳环境。

6、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立综合管理与维护展示系统,建立统一标准,进行数据的基本的浏览,查看,维护与交互的平台。该功能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农业资源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专题研究系统、灾害预警系统、农业车辆管理系统、管理维护系统。6.1农业资源管理系统

农业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对示范区各类农业数据的入库、更新、管理和地图配置;实现对示范区农用车辆、传感设备、农机设备、监控设备、示范区资源数据等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实现对常州农业资源数据采集入库与更新、维护和管理。

1)示范区资源数据库管理模块

(1)入库与更新:包括矢量与栅格数据的入库与更新。入库前提供监理程序对需入库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矢量数据的入库支持增量更新,并能实现自动接边处理。(2)目录管理:用于维护平台服务的数据目录结构,在应用系统中通过目录服务可以直接访问目录信息。数据目录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组织不同的目录结构,同一数据源可属于不同的目录。包括增加目录、目录浏览、配置目录、删除目录、导入与导出目录等功能。

(3)元数据管理:实现对元数据的模板定制、输入、提取、查询等操作。(4)历史数据库管理:实现对历史数据浏览、查询、历史数据对比、历史数据回溯、历史数据归档等功能。(5)临时库管理:临时库存储各部门带地址描述数据上传后经过地址匹配后等待各部门审核数据和各部门在线编辑临时数据。实现数据浏览、更新统计导入发布库等。(6)数据安全管理:通过对用户的管理可灵活控制用户对空间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并提供日志管理功能,包括各种工作日志的记录、查询、备份等工作。此外,还应支持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等功能。(7)数据结构动态配置:属性数据字段动态增加、删除、修改可进行方便配置,无需修改代码即可实现。

2)示范区农业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块

对示范区农业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可按照分类和地图进行索引。按分类索引管理:

按地图索引管理:地图上标记示范区农业设备所在地点,可根据当前设备所在位置,进行索引管理。

6.2农业专家系统

农业专家系统根据作物生长模型自动设置作物当前生长阶段环境因子阀值,当阀值超标时,农业专家系统自动开启相关设备,当环境因子恢复到阀值以内时,系统自动关闭相关设备。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农业生产对人的束缚,农业生产人员也可通过农业专家系统对环境因子进行手动阀值设定,当环境因子变量超过环境因子阀值时,农业生产人员收到告警信息,系统自动开启或关闭机电设备进行环境。农业生产人员可通过系统设置遮阳状态为“自动”和“手动”,当设定为“自动”时,大棚内温度过高或者光照强度过强,大棚会根据情况自动遮阳,完成操作以后,会向工作人员的手机发送一条状态通知;选择“手动”时,温度过高或者光照过强,工作人员的手机只会收到提醒短信,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登录监控系统,进行遮阳操作。农业专家远程支撑系统通过internet汇集全国农业领域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实验室和专家团队,采用合宜的知道表示现代农业技术和推理策略,运用多媒体技术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实现现代农业智能决策,远程在线指导等功能。结合智能农业示范区的远程控制接口,专家可迅速的根据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的生长模型,定期的帮助农民设置智能农业设施中的相关重要节点数据参数,以确保农产品生长品质和产量的最优化;结合现有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更加高校的帮助广大农户迅速的透过平台与相关农业专家进行主动对接,实现远程信息交互及在线协助等。

6.3灾害预警系统

灾害预警系统结合现有农业气象信息系统,对实时气象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短信服务的方式,及时向农户发送灾害预警短信,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6.4维护管理系统

实现对用户权限、平台日志、安全审查、数据及服务访问等管理,保证平台正常安全运行。1)用户权限管理

 组织机构管理模块:实现机构信息管理、机构数据管理。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对平台用户的日常管理。 权限管理模块:包括对数据权限、服务权限、功能权限等的管理,能够实现对用户权限的授予、更改和回收。

2)数据访问统计

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访问工作日志,对数据访问、数据上载、数据下载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按照时间、区域了解数据访问情况,并可以以报表、地理图形等多种图表方式展示。

3)平台监控模块

实现对服务状态、在线用户的活动情况的监控,并能进行安全预警与多种方式的自动报警。

6.5农用车辆管理系统

车辆监控系统综合利用全球卫星定位(GPS)、无线通信(GSM)、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多学科的前沿技术,结合农业的应用特点,运用创新思维开发出集数据、图像、信息为一体,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各系统有机互动的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为农业车辆提供监控调度、信息服务、安防救援、行车历史记录、车辆/司乘人员统一信息管理等服务。

车辆监控系统功能完善,包含 监控调度、信息服务、安防救援,行车历史记录等功能。

车辆定位

历史轨迹 6.6专题系统

专题研究系统针对示范区所种植作物及养殖种类非别建立专题研究,采用大数据处理系统,对海量的农业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科研数据,实验数据,气象资料,对融合后的农业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并建立常州市农作物生产模型数据库。专题系统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存储的海量信息数据,针对影像农业日常生产的各种因素比如环境、土壤质量、天气、水文等,根据一定的时空发展规律,模拟出一段时间内的农业生产空间环境。将建立示范区水稻生长模型数据库、蔬菜生长模型数据库、花卉声场模型数据库、畜禽生长模型数据库、水产养殖模型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利用大数据处理系统,分别作物及畜禽种类如猪、牛、羊分别建立数据库生长模型。

7、智能农业管理系统

7.1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组成

7.2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组网

7.3环境因子采集系统

环境因子采集系统完成各个示范区的环境因子采集。

合适的环境因子参数是植物及水产品成长的必要条件,通过环境因子实时监控子系统,农业生产人员可实时查看大棚、鱼塘、花圃等农业生产场地的环境因子变量、查看环境因子实时曲线图、对农业生产场地作物的实时生长环境进行及时的了解。可采集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土壤PH值、光照强度、溶氧度及各种可采集的环境因子变量。以温度为例: 数据采集(温度例)温度、湿度、CO2、大棚示意图

(1).采集方式 温室大棚内配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并且将温度传感器编号,通过传感器实时记录大棚内温度变化,并将温度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或专线实时的传输到智能农业管理系统。(2).操作方式 农业生产人员可以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通过无线、有线网络访问智能农业管理系统,通过查看编号的温度传感器可实时获取到大棚内各个角落的温度。(3)实时曲线 农业生产人员还可查看当前环境因子实时变化曲线,也可通过历史数据生成历史数据曲线图。

实时监控曲线图

历史数据曲线图 7.4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示意图

(1).采集方式: 监控点设有多个摄像头,可以进行360°旋转,便于查看监控点各个角落

(2)操作方式: 农业生产人员通过电脑和手机登录管理系统,直接查看各监控点实时视频,可根据查看的位置随时更换摄像头显示范围,监控生产现场,进行生产指导。

7.5农业机电设备控制子系统

机电设备控制子系统则实现对示范区机电设备的控制。当环境因子超过设定的作物生长阀值时,系统发送超标告警信息到指定管理人员手机,提醒环境因子变量已超标,需进行相关机电设备开启或关闭,调节作物生长环境因子变量到适宜程度。以温度超标为例:

大棚示遮阳帘示意图

操作方式:

1.当大棚内温度过高时,农业生产人员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控制系统,控制大棚的卷帘、草帘卷起,大棚的顶棚自动打开,达到通风降温的效果;大棚遮阳帘自动打开; 2.当大棚内温度过低时,农业生产人员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监控系统,控制大棚的卷帘、草帘自动放下,顶棚关闭,遮阳帘自动收起,如果温度仍无回升,还可打开电加热器,给大棚自动加温。

7.6设备管理系统

设备告警系统示意图

农业生产人员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登录管理系统,可以查看到传感器节点和设备的当前的运行状态,当传感器节点或设备故障发生故障时,系统上相应图标会发光告警,同时农业生产人员的手机也会接收到告警短信;

7.7短信服务

短信服务平台承载了超标告警、设备故障告警等需要短信服务的业务。(1)超标告警

农业生产人员可通过手机、电脑登录智能农业管理系统,查看大棚内各个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温度以及某个时间段内的温度曲线; 农业生产人员通过监控管理系统设定温度的预警值,当大棚内某一温度传感器周围的温度超过预警值时,农业生产人员的手机就会收到预警短信,提示该位置需要降温; 农业生产人员通过电脑登录管理系统,当大棚内温度超过预警值,工作人员会看到弹屏显示温度告警消息并伴随着语音提示。

(2)短信服务

用户还可通过手机编辑查询短信内容发送到平台指定短信端口,查询相应监控点环境因子实时信息。

(二)示范区建设

1、水稻生产示范区

水稻生产示范区以常州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为研究示范对象,将现代物联网技术与新兴光谱监测技术结合,依据水稻作物生长参数的光谱监测模型,配合无线传感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构建作物生长参数(氮含量、氮积累量、叶面积指数等)远程监测系统;同时基于物联网与信息化平台中心数据库的融合。将水稻作物生长参数现场实时发送至信息化平台,进而提供从现场数据采集----数据远程传输----网络管理的水稻作物生长传感整套技术解决方案。水稻生产示范区将充分运用现代传感技术,通过传感器前端采集设备实现和智能控制系统及互联网的连接,实现异地远程控制、水稻生产的全程感知。通过选用不同类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可以获取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PH值、病虫害图像等信息,跨苏 水田,土、气立体环境信息和水稻本体生长信息,为实现水稻精确种植的控制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水稻田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分布的准确判断。最终生成符合常州市地理气候的水稻生长数据库模型。

2、蔬菜大棚示范区

蔬菜大棚示范区将秉承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标准“绿色环保,有机生产”,通过现代传感技术及软件信息技术对常州地产蔬菜作物从种苗来源、肥料来源、种植生产、检测体系及物流配送等环节进行全过程数字可视化管理,并未广大消费者提供全过程可视查询追踪平台。整体示范工程将在蔬菜作物生长过程中结合利用环境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蔬菜叶面光照度、土壤PH值等多种传感器结合多项新型农业专利产品,对蔬菜的生长过程进行数据化管理和实时监控。通过相关化学酸碱度等各类传感器节点实时感知生产过程中是否添加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结合RFID、二维码对每批种苗来源、等级、培育场地以及在培育、生产、质检、运输等过程中具体实施人员等信息进行有效、可识别的实时数据存储和管理。通过蔬菜种植过程透明化,过程可追溯化,重拾消费者信心。

3、花卉生产示范区

花卉示范区旨在通过现代物联网技术,结合我市花卉及绿化苗木基地世纪水、田、土、气等自然因素的实际情况对花卉及绿化苗木在新品开发、种植标准、种植改良等进行科学有效的提升。利用设施农业的方式结合物联网技术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做相适应的自动调节,为花卉及绿色苗木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达到优质、高效的集约化生产方式。投入微电子自动化高新技术,使设施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水分、二氧化碳、营养液浓度等综合环境得以自动调控,为花卉及绿化苗木打造适应其生长的小气候。根据前端传感器采集到的各种信息透过internet网络连接中心数据库相关花卉苗木类生长模型数据,种植人员即可对排风扇、卷帘、喷灌等灌溉系统、内外遮阳系统、加温系统等各种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以创造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适宜条件。

4、畜禽生产示范区

畜禽养殖示范区遵从各类畜禽对饲料的需求和环境指标(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等)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物联网的高薪技术构建一个集自动精细饲喂、环境集中调控和管理系统与一体的现代化畜禽养殖平台,主要由电子标签、无线传感器节点、数字化精细喂养、可视化监控几大主体组成。RFID标签将详细记录畜禽的个体信息、生产经营信息;无线传感器节点将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化学气体等传感器,通过现代通讯手段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自动控制;数字化精细喂养根据养殖场的生产状况、建立以品种、杂交类型、生产特点、气候等因素为变量的营养需要量自动匹配并比对中心数据库同类畜禽生长模型,进行畜禽饲养的数字化模拟和生产实验验证;畜禽养殖场采用可视化监控系统、有利用畜禽的安全生产,利用视频摄像头的动态可视化特点,将畜禽养殖及生产甲供化解予以实时监控。

5、水产养殖示范区

水产示范区主要由养殖监控平台、养殖监控点组成,养殖监控点负责数据采集、传输、水产监控系统负责信息的集中汇总、分析、处理。水产养殖系统可远程控制供氧机及时补充水中的氧气,或启动水位调节装置调节水温等措施,可以为水产养殖户节省大量人工操作和电力消耗,降低鱼类疾病所造成的损失,减少死亡率,显著增加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示范基地应用分布式架构,通过统一的数据资源接口、资源描述元数据及共享协议,将分散、易购的水产养殖信息服务有效集成,实现养殖场水质预环境信息智能感知与智能控制、养殖场健康养殖智能管理、高效水产养殖信息服务,提高水产品全产业链信息化水平。

五、公司简介

多信慧网于2005年创办, 注册资金500万,100个以上通信展厅及物联网应用实施成功案例

(一)公司的经营方向

公司长期专注于大型通信多媒体展厅的设计建设及其相关产品研发,集软件开发、系统设计与集成、物联网应用集成、多媒体制作、现代展厅设计与建造、创意广告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二)公司的员工队伍

目前公司已拥有80余名精干的专业开发队伍,其中85%是具有相当资历和经验的高级开发人员

(三)公司经营原则

多信慧网坚持以科技立业、创新思维、服务承诺为经营理念,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凭借良好的整体素质、精湛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优质的技术服务来赢得广大用户的真诚信赖和支持

下载兴海县示范区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兴海县示范区建设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廉洁示范区建设

    支部着力创建廉洁示范区廉洁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提升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

    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地理标志产品——大方天麻”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贵州要大......

    环境优美示范区方案

    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区”文明劝导志愿行动方案一、时间待定二、内容1、交通安全出行劝导行动:主要针对个人遵守交通规则,三轮车、两轮车规范停放、安全驾驶等方面开展宣传......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宣传报道方案

    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宣传报道方案 新闻综合广播 根据省委宣传部关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宣传报道方案》要求,新闻综合广播制定以下实......

    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

    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 根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纲要》《 全国 农 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5 — 2030 年)》和 2016 年中 央 1 号文件关于......

    街道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

    街道概况:xx街位于江岸区南部偏西。辖区范围:东北从中山大道经三阳路至沿江大道,西南从沿江大道经黎黄陂路至中山大道,西北从黎黄陂路经中山大道至三阳路,东南面临长江。东、西、......

    支部建设示范区(合集五篇)

    检修队党支部关于“支部建设示范区”活动方案 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经检修队党委综合评审,决定在检修队党支部设立“支部建设示范区”,这对我们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支部领导班......

    农业生产示范区创建方案

    农业生产示范区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标准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加工、市场流通的全过程进行规范,通过建立高标准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现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地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