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老师的感悟
品味幸福创造幸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下面要讲的只是我个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斧正。我发言的题目是:品味幸福创造幸福)
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我国政治、经济体制链条上某些环节的弊端日益显现。由此导致了社会上贫富悬殊已达临界点、“资本独大”、“权力独大”未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一大的社会环境,对从事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根据国家权威媒体随机调查统计,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有近三分之二的老师对自己的前景忧虑重重,有近一半的老师失去了幸福感,有近六分之一的老师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本人也曾是该群体的一员)。这样的队伍担纲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其影响实在不容乐观。因此,作为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来说,探究“品味幸福、创造幸福”的问题尤为重要。
对于幸福这一话题,广大网民的主流意识是:
1、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幸福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却人人可以感受和品味;幸福是感激,是温暖,是奉献,是宽;幸福让我们苦苦寻觅,又无限向往。其实,幸福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
2、幸福与地位高低无关,与金钱多少无关,与房子大小无关,与容颜美丑无关,与知识深浅无关,与年龄老幼无关,它决定于欲望、气度、心态,决定于内心的修炼,决定于精神的高度。
作为长期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担任毕业班短线学科思想品德教学的我认为:为未成年学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供有效的帮助,在中考成绩方面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学生顺利进入高一级学校作出一定的 1
贡献,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肯定,与同事和谐相处,获得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幸福。
虽然我的幸福观毫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更不能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比美,但正是它为我消除了工作、生活中的许多不良情绪,使我的心理渐趋健康状态,并使我对工作、对生活有了幸福的感悟。
幸福是陪伴人一生的追求,从来没有过片刻的远离。幸福就在身边,如影随形,只是我们更多的时候,忙于追逐世俗的目标,而忽略了它的存在。这样失望和遗憾将挥之不去。
对生活充满失望的人,在人海中浮浮沉沉,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刻意去追求幸福,收获的常常是失败和忧伤。当一个人把幸福定位在永远得不到的事物时,最真实的幸福却从指缝间悄然溜走了。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能够品味幸福。但也有少数人本来是幸福的却没有幸福的感觉,这正是人们常说的“生在福中不知福”。当然,只有不断创造幸福的人才能真正地品味幸福。
下面就我在生活中、教育教学工作中是怎样创造幸福的,向各位同仁作一简要汇报。
在生活中,当遭遇不公时,我总是努力提高自己对公平的认识。我认为,公平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屈、感动困惑时,当我们在矛盾冲突中感到左右为难、举棋不定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也就是说,有些时候,我们感觉不公平的事情,往往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出了偏差,其实它是相对公平的。缺少这种公平意识的人,往往会自添麻烦、自寻烦恼。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创造幸福的。
1、珍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要想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你必须首先自己喜欢这个学科。这已经是被事实证明了的结论。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37年了。27年前,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7年来,我连续从事初中毕业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语文是正课,思想品德是负课。不少的思想品德老师不愿意或羞于说自己是思想品德老师,并想尽办法去改行带所谓的“正课”。学生家长会后,几乎没有家长询问孩子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27年来,我从未动过改行的念头,从未掩饰过自己是思想品德老师。为了适应教学,服务于教学,我花费了8年的课余时间,自学完华中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经自学考试全部合格,并获得了华中师范大学学力证书。
我能够顶住世俗偏见的压力,作出上述选择,绝非偶然。这一切源于我对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的全面认识,源于我把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当作了一项艰辛而光荣的事业。
在我国,既有“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有德有才是正品”的俗语,又有“要成才,必先成人”的名人名言。(这里所谓成人的标准就是健康的心理、高尚的品性、良好的责任意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对国情、国策、大政方针的正确理解以及自己在社会中、团队里的作用、地位的准确定位。)可见,在修身与求学的关系问题上,人们的见解都是一致的,都强调了思想品德修养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成功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我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在学生充分发展、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至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社会上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我长期坚持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并且将其当作一项光荣的事业的精神力量。没有这种思想认识,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将是度日如年的。
2、真爱自己的学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教学的风格可以各有千秋,师德修炼的途径可以殊异,但,“爱”,就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是铸造构建教师灵魂的基石。在真爱自己的学生方面,我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
(1)走近全体学生
作为老师,走近优生,是很容易的事情;偏爱优生,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几十年来,我从不歧视后进生,而是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深入了解他们的忧虑、困难以及未解之结。当一些后进生因自己升学无望而焦虑不安时,我总是热情地找他们交心谈心,想办法让他们明白:成绩不好并不等于今后没出路,有了好的品行和身体,将来走上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把本职工作搞好了,照样能获得社会的肯定和他人的尊重;增长知识不是学生到校学习的唯一目的,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加强思想修养,锻炼意志品质。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后进生陆续地振作了精神,品行端正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并逐渐成为了我的好朋友。
(2)关注学业发展不全面的学生
在历届初中毕业生中,不乏文科成绩优秀,但理科成绩尤其是理化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多为女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往往很端正,学习也很刻苦,但每到大型考试后,因总分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有的甚至打“退堂鼓”,降低自己的志向,打算慢慢朝前混。针对这些不良情绪,我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并“鼓气”——告诉他们学习偏科是由于兴趣爱好、基础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能说明你不聪明,如果对文科有兴趣,上了高中还可以选读文科。在我的疏导、鼓励下,这些同学中大部分后来考取了重点高中,并在高考中考取了重点大学。每当收到这些学生热情洋溢的书信时,我所收获的内心良好感觉真的无以言表。
(3)理解、宽容“后进生”
几十年来,我连续担任毕业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学生从八年级升到九年级,思想波动特别激烈,变化特别大:有的考不取重点高中,但考取普通高中绰绰有余,因此在学习上表现出了不思进取的毛病;有的基础特差,自己认为考取普通高中也根本无望,因而在学习上表现出了“混一天算一天”的倾向。混的表现多种多样:本分一点的混法是:上课睡大觉,被同学戏称为“睡仙“;胆大一点的混法是:上课玩手机、看小说,课桌上的书堆得高高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还看不见他的头脸;调皮一点的混法是时而脱外衣,时而穿外衣,时而下位开窗户,时而下位去关窗户。对这样的学生如果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压他,其结果是事与愿违的,一两次思想工作也是无济于事的。
针对上述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向他们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进行心理疏导,并且经常性地、一对一地耐心地给他们评讲练习和试卷,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督促他们学习,帮助他们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引导他们向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
几十年来,我利用工作之余去培优转差花费的时间,每学期不少于80小时。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精神回报更多。通过我的努力,学生慢慢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理解和宽容,老师和学生的心贴在在一起了,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表现大为改观。每当看到学生的进步,我的心里便得到了莫大的安慰,我感觉这也是作为老师的一种特殊的享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十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中,我从来没有奢望中考成绩在全县要排多少名,我只知道要尽我最大的努力,问心无愧即足矣。近几年来,我所任学科中考成绩连续六年名列全县前三名,这大概是时光老人对我的的眷顾吧。每每回想起这些,我总感觉到,创造幸福比品味幸福更幸福。
曾在微博上看过一段话很有感触,说给大家一起分享并作为发言的结束语:幸福不是你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里笑声有多甜;幸福不是你能开多豪华的车,而是你开着车能平安到家;幸福不是你爱人多漂亮,而是爱人的笑容多灿烂。幸福是最平常的,平常到无处不在;幸福又是稀有的,稀有到有人终其一生,不得其门而入。倘若你要问我,幸福到底在哪里?我会说:幸福是天空,是阳光,是草地,更是事业。幸福,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
谢谢大家!
2012年10月
第二篇:做幸福的老师——感悟工作十年
做幸福的老师——感悟工作十年
做>幸福的老师——感悟工作十年
文/赵凯莉
转眼间,我步入讲坛已十年整,岁月把初涉讲坛的青涩打磨成胸有成竹的干练。《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名句,而回顾十年来我的教学成长,博学我远远不能达到,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以勤思、笃行的一种状态行走在我的专业成长道路上。
初为人师,奋斗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只有一个教学班,我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高一
(八)班的>英语教学中。但由于没有经验,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实在惨不忍睹。在大学期间获得过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我被这当头一棒打醒。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并暗下决心,下次考试一定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终于迎头赶上,成功地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蜕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如,热情、有亲和力,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多听课,多看书,多研究,弥补自己经验的不足。付出总有回报,由于自己的努力再加上机遇的垂青,在工作中陆续取得了一些成绩:2003年,高二文理科分班时,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我被安排教文科尖子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当我心中忐忑不安时,老校长找我谈话:“年轻人不要怕挑重担,没经验不要紧,只要多学,勤问,一定能把工作干好。”老校长的这番话打消了我的顾虑,帮我树立了信心。文科尖子班的教学不同于之前普通班的教学,经过和学生一段短时间的磨合之后,我很快进入了状态,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在保质保量地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定期开展了一系列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训练课。渐渐地,我敬业的态度去除了一些同事和家长对年轻教师的质疑,同时我的学识魅力也征服了学生。可是我一直不敢懈怠,虽然每天都过着办公室—教室—寝室三点一线式的简单生活,但我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幸福和快乐,因为我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005年7月我送了第一届高三毕业班,还没有等到学生们的录取通知书,我已经走进了北外的德语>培训班,一方面我想多学一门外语,另一方面我想去了解高校的老师是怎么教“二外”的。在北外学习的那40多天,我又重新找回了做学生的感觉,不过那时我是一个“目的不纯”的学生,为了多些机会体验老师的教法,我经常偷偷摸摸地串班,遇到我喜欢的老师,下课后就追着老师讨教外语教学心得。我也不知道那时我哪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和毅力。但我一直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不间断的读书学习和体验式学习都让我受益匪浅。
乐为人师,成长
2005年9月,当我再回到我工作的校园时,我接连不断地收到来自毕业班学生的好消息,他们有人考上了名校清华,有人考上了我心仪的北外,也有人考上了我的母校哈师大„„我真的感觉很自豪。正当我信心满满、壮志满怀地等着新高一的学生入校的时候,突然接到校领导的通知,让我去高三教课,于是我立刻调整了自己的计划,暂时放下了利用假期时间做好的一套新高一教学策略,立即着手准备新班级的教学内容。2006年7月送走第二届毕业班后,我又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暑假过后还是留在高三教学。2007年7月我又送走了第三届毕业班,这一年暑假过后我留在高二教学。2009年我成功地送走了我的第四届毕业班。2009年至2010年是我的工作间隔年,我一个人背起行囊去了英国,在那里游学一年,然后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一轮教学工作中,2013年我又成功地送走了一届高三毕业班,这一年我的一名学生以高考148分获得了本地区单科第一名,班级高考平均分为本校第一名。这是他们送给我的最好的毕业>礼物。
每送走一届毕业班都像打了一场战役一样,我的战利品就是学生拿到手的录取通知书。当学生在为自己的成功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也在为自己而喝彩。我可以自豪地对家人说,我的学生某某被国外大学录取了,我的学生某某上北大了,我的学生某某上工大了,无论他们去了哪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的骄傲。
谈到未来,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要做幸福的老师。做幸福的老师,这是十年教师生涯发自我内心的声音。和可爱的学生在一起磨砺,我觉得幸福;和挚爱的教育在一起成长,我觉得幸福。在教育这块热土上,我会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耕耘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反思每一天,成长每一天,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天!
(作者单位 大庆市第一中学)
第三篇:研修感悟——做终身学习的老师
研修感悟——做终身学习的老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观当今教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足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时代的需要,他们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一味以过时的知识和观念去教育我们的学生,穿新鞋走老路,其结果如何是不难想象的。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也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尽管每种人生千差万别,但从逻辑上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发展模式,即:“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自我人生的这一逻辑演进中,认识自我是人生的前提,实现自我是人生的关键,而超越自我则是人生进步的原动力。没有教师不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没有哪位教师不想追求精彩人生,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无论是做人——以其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引导学生,还是做事——以其创新的精神、能力引导学生,都需要自身连续不断的学习和修炼,原因只有一个——进行终身教育者必先成为终身学习者。
第四篇:读《学生教我做老师》真实感悟
周六接到业务学习作业时,我又翻开《学生叫我做老师》这本书,说实话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只看了大概。全书共17个主题,每个主题相对独立,其中第5个主题“懂得复原”中讲到不知怎的,孩子们总是特别善于忘记痛苦,放弃怨恨。他们会迅速原谅他人,忘记不快,然后继续前行。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从中吸取教训,然后,就让它留在过去吧!
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脾气特别暴躁,总爱发脾气,以前我没少批评他。上周又和同学闹矛盾了,我习惯性又开始说他的不是,也没细问事情起因经过。他低着头不说话,默默地流泪。我突然感觉不对劲儿,急忙细细地盘问事情的经过,原来我误解他了呀,这次真的不怪他!哎!作为老师我怎能只关注他的缺点忽视孩子的感受呢!我忙向他诚恳的道歉。没想到他小脸儿一变,马上欣然接受我的歉意,乐得颠颠儿的,看得出他是真原谅我了!在以后的几天里他的脾气改变了不少,不再乱发火了。
孩子不可能不犯错也不可能一直犯错,作为老师我应该正确引导他们。做个“宽容大度”的老师,我想,定会受到孩子的欢迎和敬仰。
第五篇:做高考题的感悟 唐老师(写写帮推荐)
做高考题的感悟
唐
江
一、体会高考
什么是高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是通过考试把考生区分开而读不同层次的学校,从而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
影响高考分数的因素有:
1.知识点——课标、教材、考纲确定,包含三个方面,一会不会,二熟练与否,三是否理解。
2.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联想、想象、敏锐能力。3.阅读速度——在限定的时间内,各科试卷的长度、文字表述影响。
4.计算速度。
5.书写速度,书写笔迹好差。6.考场心境(情商)。7.考试技巧。
二、应对高考
根据上述所例影响高考分数的因素,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些针对这些因素的教学(复习)的理念、方法和措施。
第一,关于“知识点”的会与不会,是否熟练,是否理解。高考题显示,正确解题、答题“知识点”的基本要求是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复习)中,针对“知识点”应重在达“理解”目标。“理解”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对“知识点”的内涵、外延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知识点”区别和关系的深刻把握。比如物理科中的“力”,对其应掌握到的是什么?即“力”的产生,还有大小方向作用点,认识到这一点,只是达“知道”层次,进一步认识还有“力”的类型(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等),“力”的效果(物体变形、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等),与之相联系的功、能变化等知识点的关系,达到这样,才能称对“力”有了较深刻和广泛的“理解”。
怎样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是“知识点”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二是强化练习,精讲多练,在练习中巩固、扩展、提升;三是教师指导学生反思、总结,形成能达到“理解”的学习方式。
第二,关于思维能力
仅“理解”“知识点”做了一定量的题,没有在思维能力提高方面下功夫,我估计,高考中仅只能获得30—35%的分。实际上,每一考题之中都有思维能力的要求,只不过要求的强度不同而已。因而,培养提高考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在高考中获得较高分的重要任务之一。所谓思维能力就是通过审题之后,能分析出过程、条件及要求解答的问题的相关性,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构建或是综合出解题的路径,以至将题解出获得该题的分,比如理科中的中等难度和较难的题,如果我们的思维能力较强,还可以通过比较、联系、想象解决一些新颖未见还奇怪的题,获得考分。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从起始年级开始。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体还是学生,我们的培养方式要以引导学生研究分析问题为主,形成高效的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教学中要以问题研究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考中得分大概在35—40%。
第三,关于阅读速度。我们都知道,高考不仅考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也考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和审题能力,很多考生均感觉做不完,要想在“做不完”方面少失分,应做到,一是要读,二是要理解题意基础上快速读,措施应是教、练结合。
附:2011年各科试卷字符数
语文 7420 英语 4500 数学 2865 文综 6636 理综 5500
以300字/分计,阅读试卷的时间大略需20—25分钟。我估计,由于阅读速度的影响失分或得分应占10%左右。第四,关于计算速度的影响,这里主要是指数学、物理、化学三科,估计影响得失分在5分—8分之间,减少失分的途径也是练习,通过训练使计算正确速度加快。
第五,关于书写速度、书写笔迹,这一影响得失分大约在3分—5分之间,减少失分的途径同样是教和练。
第六,关于高考考场上的心境影响。上考场不紧张的人很少很少,一些人不仅上考场紧张,而且考前几周、几天就开始紧张,特别是高考的前夜,紧张得睡不好觉的大有人在。一些人高考中发挥得很差,少数超常发挥,这就是考场心境的影响。我估计影响得失分在10%左右,减少失分的途径,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特别是要使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大家都会紧张,自己紧张并不可怕,从而缓解紧张,减少高考丢分或达超常发挥。
第七,关于考试技巧的影响,现在的考试是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考试,特别是选择题,题和答案之间会有一些暗示,通过题目本身的缺陷,可以找到一些准确快速的解题方法或技巧,节约时间攻克较难题和难题,特别是自己不会做,怎样得分也有技巧。考试技巧的影响得失分,大概在10%左右,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解题技巧,当然是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在高考前两三个月教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训练实践掌握,应用于高考,使学生达到该得的分一定拿到,不该得的也得了。
三、做高考题,增强自信心。
做高考题,我们能发现我们有能力提高我们学生的考试分数。下面,我们以物理学科进行一些分析。2012年高考物理总分为110分(新课标全国卷)。
普通班,目标平均分40以上。如果物理平均分40分,化学45—50分,生物40分—50分,理科综合就能达125分—140分,假定试题难度与2011年差不多,那么理综平均分就比2011年高
出15分——30分,那就是了不得的成绩(2011年最低98分,最高110分)。
物理这40分能否拿到?物理选择题8题,每题6分,拿4题吧,得24分;填空题15分,拿6分,解答题第一题13分,拿8分,第二题19分,拿1分,选做题15分拿5分,这样算来就有了44分,怎么样,信心增强了吧。
重点班,目标平均分55——65分,化学65分,生物60分,理综就能达185分,能否拿到这些分,做了就知道。
可见,做高考题能增强我们教学取得好成绩的信心。
四、对高三复习工作的几点建议
1.复习切忌简单重复,要重在对“知识点”的理解,重在思维能力的增强;
2.高效利用每一分钟,每上一节课都要有计划、有目标; 3.对学生的训练、教师的讲解,训练题和例题,尽可能使用高考真题,增强实效性。
4.注重训练中的教师对学生了解以便掌握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对训练的总结、提升,争取做一题,有一类的收获,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通过做高考题,有了上述感悟,借此机会向大家报告,主要目的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上述分析中的理解、分析、综合以及其它影响高考得失分的因素、要想在高考中多得分,最突出的就是一个字,学生的“练”。
徐永平曾告诉我师大附中一位老师说过:“让学生学会,学不会的教会,教不会的练会,练不会的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