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评价方式
幼儿园的评价方式有过多的正面评价和忽视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的评价
在活动中教师表扬过多,忽视了教学评价与幼儿全面发展相结合,使评价丢失了针对性影响到幼儿受挫力的培养。负面评价对幼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批评能促进幼儿认识自我,提高耐挫能力。某幼儿因得不到小红花,回家哭闹不止。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不去幼儿园。常此以往,幼儿会形成自私、任性、蛮横等性格。对幼儿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当幼儿发生不良行为时,教师运用批评能使幼儿不良行为得到抑制,控制不良行为产生的后果,从而约束幼儿的言行,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有一幼儿很聪明,表现也不错,但孩子总有调皮的时候,这时老师只是说他两句,没有批评,但他因为自尊心强,加上老师一直采取的是正面评价,所以幼儿此时有点接受不了,躲在一旁哭泣。
教育批评孩子首先要在批评之前要搞清事实,让孩子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孩子好心办坏事也是常有的事,这时候处理问题就不能单纯地看结果,假如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应该给予肯定,给孩子继续尝试的信心。其次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都有一定的自尊,如果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没有搞清楚原因就批评他,使他很难面对小朋友,让他没有了自尊,所以他接受不了。正确的负面评价有助于幼儿发现、改正自身缺点,培养正确的社会认识。
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虽然遵循一般的共同规律性,但是又各不相同,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存在个别差异。如果我们无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单凭对认知结果的评价,就给幼儿贴上标签,进行优劣之分,是很不科学的。例如有的教师在幼儿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常常给予批评,挖苦。在幼儿回答错了的时候向全班小朋友说:“大家说××说的对吗?”导致全班幼儿大声否定。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而且在幼儿面前要慎用横向比较。只要他们的目标完成了,在不同层次的操作过程中获得了有效发展,都应该给予积极有效的奖励策略,以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第二篇:幼儿园质量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研究.doc
幼儿园质量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研究
摘要:对幼儿园质量评价体系中所蕴含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进行了理论及实践探索.提出了幼儿园质量评价的价值、原则、内容及方式.
关键词:幼儿园;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幼儿园通常指对3~6周岁幼儿进行教育的教育机构。幼儿园质量即指幼儿园工作的优劣程度。幼儿园质量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研究就是研究能够科学判断幼儿园工作优劣程度的准则及方式方法。
On Quality Evaluation Content and Methods of Kindergarten Abstract: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s are made about evaluation content and methods contained in the kindergarten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Valu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kindergarten qualityevaluation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kindergarten;quality;evaluation;method;exploration
一、幼儿园质量评价的价值
1.幼儿园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发展目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f-J(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承担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制定相关标准。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向有关部门提出对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意见,建立幼儿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幼儿园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园质量的提高,也为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定位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促进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与此同时,评估标准及评价方式也会随着幼儿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动态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地区幼儿园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幼儿因质量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幼儿团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学前教育机构普遍存在着的非义务性及多元发展的特点,这一发展特点虽有利于形成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的格局,但也使得幼儿园的发展容易出现混乱及不均衡等问题.不具备办园条件的“保姆式”幼儿园、盲目迎合家长应试需求的。小学化”幼儿园、甚至未经许可的。黑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由于缺乏对这些幼儿园的评估与督导制度,这些幼儿园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秩序.因此,建立幼儿园质量评价标准及评价督导制度对于促进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幼儿固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树立幼儿因质量评价新理念
在全面分析各地区幼儿园质量评价标准及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已往幼儿园质量评价的实践,可以发现,虽然各个地区都用一套幼儿园质量评估的标准,但其评价观念与实践仍然存在着评价标准笼统、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建立发展性的评估理念,将评价纳入幼儿园各项日常工作之中,通过问卷访谈、现场观察、资料分析等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幼儿园办园理念、师资素质、保教工作、行政管理、办园条件、家长与社区等各方面工作的不断发
展,将使评价不再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成为幼儿园质量提高不可或缺的科学有效的手段。因此,幼儿园质量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的研究具有较高 的理论价值及实践应用价值,它将为各地区、各级各类幼儿园提供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给予每个幼儿适宜性教育、营造幼儿园园所文化与良好教育环境的指导性、操作性较强的评价工具.从而以幼儿园质量的评价引导学前教育事 业向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质量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原则是指在幼儿园质量评估过程中要从发展的视角进行评价与分析,尤其要从促进幼儿园自身的不断发展出发进行评估,不论是成绩与问题.都应认真分析.找到原因,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如:对处于发展过程中 的幼儿园给予激励与建议,对于发展停滞甚至质量滑坡的幼儿园及时给予警示与帮助。改变过去为了评价而评价的观念。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学习、诊断、反思、改进、完善的过程,从而使幼儿园
质量评价成为促进每个幼儿园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新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2.全面性原则
幼儿园质量评估的全面性是指评估内容应该涵盖幼儿园工作的全部.根据评价的因素分析理论,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影响幼儿园质量的全部因素,不仅包括幼儿园的管理、办园条件.还应该包括办园的理念、从业人员的素质、保育教育工作、家长与社区服务等方面.虽然每个影响因素在幼儿园质量整体评估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不同,但是,每个方面都不能有所偏颇.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在以往的幼儿园质量评价实践过程中,由于评价的目的仅仅为甄别等级,因此.其评价的方法更多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他人评价及量化评价的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幼儿园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可见,在幼儿园质量评价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质化评价方法与量化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有机结合,使评价不仅具备甄别等级的功能,更能发挥促进幼儿园质量提升的功能.
4.客观公正的原则
幼儿园质量评价的客观公正原则不仅包括评价内容及方法的科学有效,还包括参与评价的人员应具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正.在以往的幼儿园质量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较差,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缺乏辅助性的评价工具,因此,评价更多地带有主观倾向色彩,使得评价成为所谓权威式的评价,评价缺乏客观公正性容易导致幼儿园对评价的错误理解及抵触心理,从而产生负面效应.
5.评估制度化与动态管理的原劓
幼儿园质量评估应形成相应的评估制度,保证幼儿园质量评估能够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并加强对幼儿园质量的监管与促进,幼儿园应每年进行全面的自我质量评估一次。并认真分析评估中存在的成绩与问题.在评估的基础上形成幼儿园质量发展规划.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应保证定期对所管辖园所进行分级分类的质量评估与督导.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幼儿园级别及办园资格实行动态管理.对于不具备办园资格、没达到级别标准的幼儿园根据问题程度进行限期整改或取消资格、降级降类等处理意见.
三、幼儿园质量评价的内容
通过幼儿园质量因素分析方法,可将影响幼儿园质量的因素分为办园理念、幼儿园管理、人员素质、保教工作、办园条件、家长与社区服务六个方面(即一级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因素分析,确立二级评价指标及三级评价指标,并将各级 指标进行结构化处理,构成了幼儿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幼儿园质量评价的内容体系.结合各地幼儿园质量发展的现状。可以制订相应具体且动态化的评价标准,如:给予每项具体评估标准以不同的赋分权重,有针对性地设计可操作性的评估方法.其评价结果不仅是幼儿园进行自我质量评估、确定今后工作方向的依据.也可作为各地区行政部门幼儿园质量督导评估、级别审定的依据,还能通过评估结果的分析处理,对形成本地区幼儿园质量发展状况分析及发展规划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四、幼儿固质量评价的方式
幼儿园质量评价的方式包括评估的程序及方法.根据幼儿园质量评价的原则与内容标准体系,在对实验园所的实验评估研究基础上,形成幼儿园质量评价的程序及方法策略.
1.幼儿团质量评价的程序
幼儿园质量评估程序方法是幼儿园质量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化的幼儿园量评估体系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程序和方法才能达到应有的评估效果.就评估程序而言,幼儿园质量评估程序应基本分为评估的准备、评估的实施,评估结论的形成、评估反馈四个阶段.
2.幼儿因质量评估的方法
幼儿园质量评估应综合采用自我评估与多元主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量化评估与质化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自我评估与多元主体性评估相结合.幼儿园质量评估应充分尊重评估主体的自我发展性评估.改变以往被动评估的状况.把评估工作看成是促进幼儿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评估过程中,要通过家长、教师、社区人员的同卷及座谈形成家长、教师、社区人员等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估制度,以保证评估的客观、全面与公正.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幼儿园质量评估最终要形成一定的评估结论,评估结论要较好地体现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结合.不论评估的最终结论是优大于劣,还是劣大于优,都要从两个方面对幼儿园质量评估进行认真反馈.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和挖掘幼儿园的发展成果及所做出的各种创造性的工作和努力;另一方面也要依据评估所获得的真实信息给幼儿园提出具体的问题,并帮助幼儿园分析原因。形成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量化评估与质化评估相结合.幼儿园质量评估不仅要通过实地考察、测算等对幼儿园硬件条件进行量化评估,同时还要通过资料分析、教育活动观察、随机访谈与交流、召开家长与社区人员座谈等方法进行质化评估.形成幼儿园质量评估的质化案例.这两种方法在各项评估过程中应灵活使用,才能确保评估信息的真实有效.
1.期刊论文王艳芝.孙英娟.孟海英.Wang Yanzhi.Sun Yingjuan.Meng Haiying 幼儿教师的教育观与幼儿活动质量 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2.学位论文梁慧娟 中国幼儿园教师政策研究 2007 3.期刊论文宋剑云 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幼教质量-文教资料2005,“"(18)4.期刊论文李素梅 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5(1)5.期刊论文本刊记者 ”小鸟和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上海新世纪幼儿园质量、环保意识见闻-上海质量
6.学位论文潘月娟 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2005
第三篇:改进评价方式
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一个杠杆,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劣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人才的质量的高低的一个大问题。它涉及面广泛,影响深刻,值得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教学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学校评价学生只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一俊遮百丑‛式的评价方式,使得师生的眼光只瞅准‚学业成绩‛,也难怪出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过激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学生人格、尊严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学生的心灵,遏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评价也展现出崭新的面貌,为教育教学开创出新的领域。
首先,教学评价方式的变化推进了创新教育的发展,使得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权威‛,其主导地位与唱主角戏的角色已得到动摇,课堂变为师生的双边活动,互动交流,共同探索,教学相长的教学场所。而学生也已经从被动接受式的教学中摆脱出来,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胆地提出个人对教材,对作者,对生活的看法。不再局限于‚权威‛的思维之中。比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针对传统观念对教材的理解,如菲利普夫妇的尖酸,刻薄、自私、势力,认钱不认人的观点以及作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看法。我及时提出:假如你是菲利普的妻子,你该怎样做?学生对这一问题兴趣很高,提出了许多假设。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比较认识菲利普夫妇的做法,学生通过比较对此问题有了较深切的生活体验,对作品也有了新的理解。有学生提出:菲利普之妻精明、反应快、有很强的家庭责任感。对学生的这种看法我表示赞同,师生间达到了很好的默契。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变的活跃起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不断产生,甚至出现了与传统观点相对立的认识。当然新观点的产生也并不是越新奇越好,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的砝码,既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又要正确的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其次,教学评价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改以往仅凭分数评价学生的片面做法,多角度多侧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个性存在着先天的差异,个性差异又决定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意志、品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及灵敏性的差异。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造成所受教育程度、知识的层次、技能、人的思维品质上的差异。正是这些主客观因素形成了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教育工作者就应正视差异,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学生。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多出一批人才。也可以说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实际就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大角斗场,一个人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必须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确定的,而每个学生又有其不同的个性和爱好,这为适应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做好了物质准备,教师就要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要求,改革传统的评价观。新的评价方式正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了其社会的主体意识和自信心。
再次,积极的评价方式还有助于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 望。日常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个从不举手的同学偶然发了一次言;某一个同学其观点出乎教师的想象。面对这不凡的举动,假如教师一味的默认,恐怕留在学生心中的只是深深的遗憾,如果教师及时把握时机,发现了学生学习或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与表扬,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或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会给学生心灵深处产生更大的创造的动力。
教师的积极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也最易产生积极效果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真诚赞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赞扬要‚慷慨‛一些。我们应明白一点,教师善意的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会激起学生心灵创造的火花;而不恰当的一句讽刺可能会泯灭学生的创造灵感。当然,我们赞成教师‚慷慨‛的赞扬,但也并不是多多益善。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的积极评价,滥施赞美之词或用机械的表扬方式,表面看似乎给课堂注入了活力,而实际效果并不佳,有时会适得其反,给学生以错觉,不能明辨是非,因此教师的评价还应掌握分寸。再次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往往都能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产生作用。有一次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 用‚无奈‛造一个句子,在已有两个学生造错的情况下,有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要求我们用‘无奈’造句,我感到真无奈‛。当时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但我却及时的把握住学生句中的闪光点,点头表示肯定并举起大拇指表示赞扬说:造的真棒!顿时班上鸦雀无声,先前流露出讥笑口吻的同学惭愧的底下了头,很多同学都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这位女同学也显出自豪的样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
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幼稚可笑的,对此,教师千万不能有丝毫的不悦表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和一闪即逝的眼神。一次我在教学《三峡》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郦道元为什么能写出这篇文章‛?乍一听,这一问题的确让我出乎意料。它似乎与课文没有多大关系,但我换了一个角度给学生讲述了郦道元艰难跋涉、行程万里、游历祖国大江南北,对祖国地理、山川的认识了解。学生听后不仅对郦道元充满敬仰之情,也理解了所提出的问题。
恰当的评价来之于教师对新的课程理念的认识,对新时期人才观的正确理解;来之于教师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 随机应变的敏锐思维。如何科学的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形势,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第四篇: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
(一)教师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关系到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的形成,关系到学生个性的发展,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的评价对课堂教学评价起着导向作用。师生评价过程是两者情感碰撞的过程,是激励学生学习,进行合理导向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调控,激发热情,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评价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评价中要努力做到:
1、注重激励性
在强烈的评价意识和明确的评价目的的基础上,一般地说,评价以激励为主,这种激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对优秀的反馈信息的激励,如某个学生题做得正确甚至有独创性,回答问题正确流利、干脆等,教师就可说:“某某学生答得精彩,有见地”;一种是对“后进生”的激励,后进生有一个很突出的心理障碍是缺乏自信。而在这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他们在老师的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并逐渐由后进转向先进。如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反馈中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合理的内容,也应给予充分肯定。这好比一颗断树,只要还有一根树脉未断,它就还有生存并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关键是能否用百倍的爱心去关心呵护它。
2、丰富的情感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融入真情,做到心诚意切,对学生高度负责。评价恰当,不但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所以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分析学生,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们的优点。教师要善于 “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产生莫大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切不可主观片面地随意否定学生,因为气可鼓而不可泄。当然,也不能把誉美之辞廉价施舍,那样的话,效果也将适得其反。
3、恰当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进而指明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
教师的课堂评价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完了只是说了一句:“读得不错,请再读下一段。”如能换成“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种评价,一分为二具有辩证性,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目标,也会感到一种受到关怀后的温暖。
4、循序渐进地启发
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具有强烈的启发性,善于通过巧妙的教学评价,启动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吸引他们注意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如一位学生作文中用水晶来比喻小公主的眼睛,教师给予很高评价,“比喻恰切精当”,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透明嘛,用这个比喻写出了孩子心灵的纯洁无瑕。”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这位老师没有忙于作评价,而是又顺势问了一句:“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童真的纯洁和可贵。
(二)学生互评
互评就是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照中认识自我。
1、营造互评的氛围
生生互评,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评价。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不行。我们还应该防止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在教学中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等,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读?”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
2、多沟通,多发现
学生相互评价是获得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因为平时同学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较多,相互了解也较深,便于清楚看到同伴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学生互评时得到的信息一般来说较真实,较具体。但在互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评价不一定都是客观公正的,在评价过程中,有时难免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有的学生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同学,有的则不能,特别是在评价自己的好朋友及平时与自己有矛盾的同学时尤为明显。评价自己的好朋友往往夸大优点,隐去某些缺点;评价与自己有矛盾的同学时倾向于夸大缺点,隐去某些优点;还有的学生因为害怕得罪同学而只说优点,不提缺点,或干脆以“我对该同学不了解,因而不好加以评价”来推辞评价。针对这些情况,要相信学生,要相信他们的参与有助于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积极引导他们以一种公正、严肃认真的态度参与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评价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互评的平台上,学生坚持“优点说全,缺点抓准”。优点说全,就是把优点说充分,这就合理地满足了人的赞誉需要。这种需要能促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增强自信心。同时,也使其乐于接受善意的批评,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
(三)学生自评
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即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经常开展同桌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
第五篇:六年级寒假作业评价方式
六年级寒假作业评价设计
预习评价
1、家长检查孩子的读书、背诵、默写情况,逐项签字。
2、开学后,教师抽测检查学生的背诵、默写情况。
实践评价
1、开学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寒假中自己参加的活动,或者所见
所闻。
2、课堂上组织全班学生,小组交换阅读自己写的活动感受,评比
出优秀的作品。
阅读评价
1、开展读书交流会,集体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
2、集体展示读书笔记,全班选出10本书写比较认真的。写作评价
1、班级评选出制作精美的手抄报,并进行展示。
2、先在班级里交流自己寒假中印象最深的事情。然后选择自己比
较满意的一篇周记和大家分享,最后评选出10份有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