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实践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定理二主要阐述了幸福原则。虽然幸福原则不是康德所认为的普遍适用于每个理性存在者的实践法则,但是康德看不否认幸福的作用,并且认为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本性。康德花了大篇幅论述幸福原则、幸福与德行的关系以及幸福之所以不能成为实践法则的理由。
1幸福原则: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本身皆为同一种类,并且从属于自爱或个人幸福的普遍原则。即一切物质的、主观的实践原则都是从属于对幸福的欲求这股基本的原则。出自一个事物实存的表象的快乐,在它应当是对这个事物的欲求的决定根据范围内,是以主体的接受性为基础的,因为它依赖于一个对象的此在。即人们的快乐(幸福)它是由人对所希望得到的对象而确定的它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主观感觉决定的,是依赖于人的愿望的那个对象而存在的,倘若人们想要的那个东西没有得到,那么这种幸福便不复存在了。从而它属于感觉(情感),而不属于知性,后者依照概念表达表象与一个客体的关系,而不依照情感表达表象与主体的关系。即幸福是之于主体(人)的一种感觉,它不是依赖客观实在而是依赖主体的感觉。于是,只有在主题期待于对象现实性的那种愉悦感觉决定欲求能力的范围之内,这种快乐才是实践的。但是,想在一个理性存在者有关贯穿他整个此在的人生整个此生的人生愉悦的意识就是幸福,而使幸福成为意志的最高决定依据的那个原则,正是自爱原则。于是,一切质料得原则既然将意愿的决定依据置于从任何一个对象的现实性那里感受到的快乐与不快乐之中,便在它们一并属于自爱原则或个人幸福的范围以内。即这种原则就人们的行动是以是否获得了幸福快乐为依据的。
2幸福与德行的关系:尽管康德把德行看做人之所能得到的最高的东西,尽管他把先天理性和感性经验对立起来,但他并不排斥幸福原则。相反,他认为幸福是一个完善的道德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幸福虽然和德行相关联,但它既不是德行的附属品,也不是德行的派生物,如斯多亚派所主张的那样:幸福就是对德行的认识。在康德看来,一个有德行的人,还不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道德虽然是最高的善,但不是唯一的善也不是完全的善。一个有德行的人还应该得到幸福,最理想的情况是所得的幸福和他所有的德行在程度上相一致。不应得的幸福是无价值的,得不到报偿的德行本身虽然可贵。而伴随着应得幸福的德行却最为理想。德行是幸福的条件,其本身必须是无条件得善。所以,康德的德行论并不否认幸福为完满的道德生活所必须。他所着重的不是幸福,而是去研究怎样才值得幸福才配得上去享受幸福,研究幸福的条件是什么,以及这种条件是从哪里来的。
3幸福之所以不能成为实践法则的理由:由对幸福原则的论述可知,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同的,只有自己期待的对象得到了,才算的上幸福,而每个人的对幸福的欲求是不同的,因此,幸福是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人的普遍法则。
整体来说,康德对于幸福的阐述是基于道德法则基础上的,是辩证论述的,因此,很有说服力。
第二篇:读书笔记-《北大批判》
1.自我管理,劝大家别抱怨
2.大学与生俱来有3个特点:大学是一个求知者的精神共同体;师生关系很好;真理是辩
论出来的。
3.我从大二开始就发誓:我不属于任何专业
4.看看你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能干得多么出色,这才是检验你才能的一把尺子
5.大学要培养的,就是一个能够主宰你生命的心灵
6.批判性的阅读是历史的基本训练
7.常春藤的主流还是认可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分析生活的文本。
8.孟子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
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9.本科生一周的阅读将近200页或者更多,本科生还要额外参加讨论班,围绕着阅读发表
自己的意见。
10.长期坚持大量的阅读,读完后就和同学讨论,然后不断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不断找写
作的高手修改,自然会提高你的语文写作能力
11.阅读差,自然影响到了写作。不管学生日后从事什么工作,写作多是其一生成功的基础。
12.你必须想怎么把自己推销给这个世界,作为一个人,是否对这个世界有价值,你凭什么
说服别人相信你的价值,给你机会
13.阅读的实质:吸收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在吸收的基础上如何有效的表述自己
14.学徒制所确立的干中学,学中干的原则,也被大学所吸收。
15.大部分人都丧失了希望,过一天算一天。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要死要活地干完农活,饿着肚子继续看书!正是这些人最后抓住机会回来上大学了。
16.大粪对于当时的农业,如同石油对于今日之工业,乃能源之命脉,学问大得很。
17.美国的大学特别强调“讨论班”(seminar)
18.你和其他人读了一样的东西,你能拿出什么新的东西来?你有没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指出作者的缺陷?能否在作者基础上指出深化研究的路径。
19.个人进取精神非常强才行,而这样的大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捡起什么都能闹出一
番动静!(敢为天下先)
20.一辈子搞技术,就觉得灵魂里空荡荡的,寒冷得浑身发抖。
21.一个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内心里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意义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教育,是让
我们成为干某件事情的工具。
22.终极情怀取代青春期的性压抑,成为精神发育的主动力。(那就应该多看些励志的,社
会的东西)
23.雅典是我的精神的故乡,古希腊是我的传统文化
24.清华产品质量比较整齐,即使是最差的学生,只要能毕业就是靠得住。北大则没谱,有
非常的天才的学生,但是也有写学生,上了4年白混过去,照样毕业,什么也干不了
25.一流大学的实际内涵:讨论版,通才教育,社会责任和服务精神(这些都是较为历史,文科的)
26.在美国的媒体上,很难看到教授哭穷的事情,毕竟大家都是自愿来干自己喜欢的行业。
27.王小平事件
28.不读无用之书
29.人口老龄化来势汹汹,如果我们不着手改革,几年后将悔之晚矣。
——————————
首先作者薛涌,旅美学者。先后就职于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1997年耶鲁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同年进入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课程、现为波士顿Suffolk University历史系助理教授。
79级北大毕业,跟过其老婆到美国学习,后来进入耶鲁跟着景先生研究历史,最后成为教书匠。父母是高干,北京人,从小就是比较非主流的,喜欢挑战权威。文学爱好者极端,但是后来却抛弃文学,改从历史,想深度了解中国。其主张反智,认为草根才是主流。
总觉得这些观点言论,首先需知道了解这作者谁,什么杨的背景和学识,在什么时候说的化,代表什么人在说,说给谁听的。总之就是李老师说的contextualize。
不管如何,其写作的时候,感觉一般般。旁征博引做的还不够,主要指的是该书。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值得快速的看看的。
写作好就好像动听的声音,能让人多听多几句。正所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画画等类型表述方式,有助于我们形象表达思维的培训。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书笔记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书笔记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开篇就指明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然而,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很清晰地认识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活动着的物质生产。没有认识到生产是历史的、具体的生产。人们紧紧把生产局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进行研究和分析。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之所以要否定历史上已有的生产方式为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就是旨在说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唯一伟大之处,就是在极力的维护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针对当时存在这样一种不够客观实际的观点就指出了在研究一个时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式时应该客观地去加以分析。应该把生产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他在这里批判了那种孤立个人观点的肤浅性。
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在这一部分里面,马克思首先是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认为的“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这种三段论法的肤浅性。随后就具体的、分别地分析了生产和消费、生产和分配、交换和流通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这一节中,马克思主要阐明了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的观点。即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1)在阐述生产直接是消费时,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第一,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消耗这种能力。第二,生产资料的消费,生产资料被使用、被消耗、一部分(如在燃烧中)重新分解为一般元素。因此,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
(2)在阐述消费直接是生产时,他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第一,生产者通过劳动将其劳动行为主要是指其在劳动过程中消耗掉的体力和脑力物化为劳动成果,即产品。第二,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产品,然后这些产品又为人们消费掉来维持消费者最基本的生活和再生产的需要。
除此之外,他还进一步深刻的解释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种具体的解释: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什么才能消费什么;
②消费同时也反作用于生产,如果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对象,那么也就不会有生产这种消费对象的生产了。
③只有用于主体消费的产品才能发挥其固有的价值,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其为商品。
④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同时生产又为消费提供了对象,没有生产就无所谓消费。
⑤生产决定消费,同时决定消费的性质、方式。生产对消费产生了限制。人必须在生产的范围之内进行消费,脱离生产的消费就是一种空想。
⑥生产创造出了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同时生产创造出来的产品也选择了消费该产品的消费者。
(二)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在生产和分配这一节中,马克思也是首先批判了那种把分配作为独立领域,从而把二者并列起来的错误观点。他在这一节中着重阐明了生产是先于分配而出现的,分配不能独立于生产而孤立的存在。他指出生产的前提不是分配,而是生产要素本身这样一个观点。我们不能把分配当做是和生产并列的两个孤立的领域。分配应该是生产的附属物才对。分配存在于生产的过程之中,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始终。过程中的分配表现为:(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
(三)交换和流通的关系
在交换和流通这一节中,马克思开篇就阐述了交换和生产的关系。他在第二段中这样写道:“既然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费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从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马克思认为交换作为生产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在这里我就把它理解成交换也是生产的附属物,它是依赖生产而存在的,生产决定交换。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在认识世界、认识客观规律的时候先是从丰富生动的感性具体出发,因为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起点,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很容易被我们感知到。可以说这个阶段我们获得的认识是我们的感性认识。接着我们就会把我们所获得的感性具体经过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这样一系列的思维的加工之后我们就会对这些感性具体上升为比较深刻的抽象规定。到达了这一阶段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从表面现象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可以把握住若干个表面现象之后的规律性的东西。然而,到达这个阶段之后,我们的认识过程还没有彻底的完成。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规律的目的就是运用规律去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会把我们通过思维活动发现的规律性的东西运用到现实的具体中。而这个具体和先前的感性具体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个具体具有理性的性质,是更高层次的具体。是我们经过思维、思考以后合规律性的具体,这个具体在整体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层次之后我们才可以更加深刻的去把握事物,去认识世界。
除此之外,马克思在论文中还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进程与现实的历史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除了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规律之外,还揭示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一些人们先前不能够认识和理解的现象,或许在当时已经被人们神圣化了的现象逐渐认识和可以掌控以后,那么这些被人们以前奉为神话的东西就失去了其原有的神秘色彩。然而,人们并没有因为它们的神秘色彩消失了就去否定它,反而把它视为人类文化史发展中的精华,把它视为一种艺术享受和高不可及的东西。这就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文化发展滞后之间的一种不平衡。然而,人们却往往愿意去陶醉到艺术的高雅、神话般的意境之中,而不愿意去破坏心中那份对艺术存有的那种虔诚的信仰。他这个理论的提出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古今中外的一些文化现象,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最大限度的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加协调,从而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批判读书笔记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注:下文中的黑体为原文中摘录的内容
一.时代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生产力大力发展,财富日益积累。马克思在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与当时的资本主义对比来看,当代的资本主义经济主体中更细化,还包含了资本家与企业家才能的概念,并且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更看重的是企业家的才能。资本家的概念在马克思的序言中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但是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三大阶级包含了资本家,因为三大阶级可以理解为工人,土地所有者与资本家。马克思将资本放在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首要位置,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形成,它有别于劳动支配的传统农耕,手工业,以及自给自足的经济运营模式。虽然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但是资本已经处在主导地位。马克思将贸易归为(1)商品(2)货币或简单流通(3)资本一般,并通过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来得到自己的结论,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马克思研究的态度也是比较明确的,注重的不是结论,而是自己的研究方法,就像他所说,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源于以下3件事情:第一件是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和地产分析的讨论;第二件是有当时莱茵省总督沙培尔就摩塞尔地区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第三件是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可以说,是马克思对物质利益的困惑以及与物质利益的直接碰撞迫使马克思去研究政治经济学,正视社会现实。另外,从马克思提到的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来看,他研究的原因还带有一些政治色彩。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简而言之,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实际上是对唯心主义,具体说是对用绝对精神解释法律的完全否定。黑格尔认为法的关系和国家的形式一样,一方面应当从它们自身来理解,另一方面应当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在黑格尔看来,国家和法等,仅仅是绝对精神展开的一些环节。而马克思却不是这样认为,在马克思看来,法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经过研究,马克思首先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毋庸置疑,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5种生产关系。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由于科技的大力发展,使得生产力迅猛提高,随之出现了不同于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由多数人或者个别人所决定的,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紧接着,马克思谈到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换句话说,马克思把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建立在物质的经济基础之上,认为物质生活与经济基础是一切法律,国家的根基,而不是绝对精神。在奴隶制的国家里有谁能预感到有封建制的存在?在封建制的国家里有谁能知道还有资本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存在?如果人们依赖于绝对精神,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拥有建立其他制度的思想。就算有,那么人们意识中存在的劳工与资本家会不会在原始社会中产生?从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任何一种制度的变革前提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改变。这种改变都是源于现实的,真实存在的物质改变。而并非意识所决定的。
然而,我认为,马克思接下来所说的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是不够准确的。前面所说,人们的意识中可能存在劳工与资本家,以及资本主义的概念,只是没有办法将意识中存在的事物转变为现实的事物。就像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但是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共产主义的存在。我认为这是主观意识能否转化为客观存在的问题。
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变革
马克思提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并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我认为,资本主义的出现与社会阶级的矛盾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然而,是不是矛盾就不再出现了呢?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英国,希腊,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自由的经济行为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等等是普遍存在的。雇佣关系的出现意味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由此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也就客观的证明了马克思结论的正确性。
马克思将变革归为2类,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认为马克思的这番话可以概括为物质和精神2个层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们以世界真实存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研究物质的变化,并改进原有的生产方式,从而产生变革。而另外一种是人的意识引发的变革,是从精神层面来说的。其中,我认为最为典型的就是文艺复兴运动。人们开始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与封建的礼教对人的束缚大相径庭。人们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艺术的形式加以反映。
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的时代。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文艺复兴才得以发展。马克思在序言里的解释是一个变革时代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我认为还需要指明的是,意识形态的变革需要物质条件的满足与积累。在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与旧社会的落后生产力矛盾冲突发生之后,人们凭借资本主义这种全新的模式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是资本得到积累,之后才会有意识上的转变。人们意识上的改变离不开物质生活的改变,或者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之前所述,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到先进的发展阶段,社会变革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是人类对生产力以及物质的需求,如果是这样,那也就不难发现,当一个旧制度达到生产力顶峰的时候,就无法满足人们对更多物质的需求,那么人们就会寻求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会发生社会变革。如果旧的生产制度没有达到顶峰,就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来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需要,就不会发生变革。人们需要寻求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办法。而马克思所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意在强调人类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过程。
五.马克思的研究态度
马克思坚决反对普鲁士政府,毅然辞职,生活拮据,到处流浪。然而,他却始终坚持自己对科学的探索。在真理面前,他不会像任何政府势力低头,纵使自己一无所有。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态度,马克思的研究才具有了准确性以及科学性。马克思这种研究态度是值得我们肯定与钦佩的。
第五篇:医改的理性批判
医改的“理性批判”
2009年4月9日,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这也标志着中国的医改进程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8500亿元的投资将要投向何方,政府的大动作到底能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做一回医改的理性批判。
一.政府还是市场?
自由市场里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提供保障,那么作为具有一定私人性特征的医疗卫生保障是更应该靠政府管理还是靠市场引导呢?有学者认为,中国应由政府拨款,建立以“广覆盖、低成本”为原则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还有人强调,卫生医疗领域要强化政府责任,包括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功能以及政府全面干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的功能。与之相对立,一些学者主张以市场为主导,认为医疗改革的最佳模式应是由政府负责筹措基金,而医疗服务的提供则应尽量由管理有序的市场竞争来完成。
实际上,综合各种意见,无非是从辩证的角度将政府与市场的责任理性的分开,各司其职方能提高效率。
中国医改按范畴可分为四个领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以及医疗保障。可以按照不同领域所提供服务的性质及各自发展的规律,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科学确定不同领域的政策导向,在公共卫生领域,政府理所当然要承担主要责任,应该采取公共体制,由财政来筹集资金,由政府来主导;在医疗领域,不管从现实条件来看(我们有国有医院,也有非国有医院),还是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外也分营利医院和非营利医院),都应该采取混合体制,既要有政府筹资兴办的医疗机构,也要有非政府筹资的医疗机构;在药品生产流通领域,药品的生产和流通应该主要交由市场来解决,而政府主要对准入资格、价格和质量标准等进行监管;在医疗保障领域,可区分不同层次,医疗救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分别由政府承担、国家集体个人分担、个人承担市场运作。如此一来,政府与市场的争端便可以随之化解。
二.城乡一体化还是城乡二元化?
我国在卫生医疗服务和药品供应方面,城乡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至少管理机构是统一的;而在医疗保障领域,则是典型的城乡分割。目前集中讨论的关于城乡一体化还是城乡二元化的问题,主要是指城乡是否要统一管理医疗保障及如何建立统一制度的问题。资深医院管理专家、卫生部医政司原司长于宗河表示,医疗卫生费用不能分灶吃饭,而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体制,由中央财政统一管理;应该公平地满足每个公民的医疗卫生需要,克服和缩小地区差别[18]。但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高度不平衡,在短期内实现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中国现实国情。
所以,我们需要从事物发展规律的普遍适用规则出发,将各种不确定因素加以结合深究,提出“二元、三梯、六维”的新办法。
首先,应该承认,现在总体来看存在城市和农村两大经济板块,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其次,应该看到,现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这种梯度发展的态势很明显;在东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乡已经融为一体;在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依然显著,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比较落后。再次,在“二元三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六维”,有东部的城市和农村,有中部的城市和农村,还有西部的城市和农村。据此,我们建议在东部可以实行城乡一体化,鼓励扶持东部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和城镇的居民统筹考虑;承认中西部地区城乡的差别,允许中西部城乡之间医保有所差别;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最终实现医疗保障乃至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三.采取英国模式还是采取美国模式
我国的医改有很大一部分措施是参照西方的医改经验提出的,那么有些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那我们究竟是要参考英国模式呢,还是才用美国模式。
我认为参考哪种模式并不是需要讨论的重点,哲学上说要突出主要矛盾,并把精力用在解决主要矛盾上,而这个问题正是偏离了医改的主线,进入了一个误区。因为我们在具体出台措施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位照搬某种模式便会把该模式的弊端也不加思考的引入,这会对医改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
英国的医疗保障模式是在福利国家的基础上建立的。向居民提供全面的免费医疗,需要财政政策上的高税收、医疗服务体系上的守门人制度以及发达的社区卫生组织来支撑,当然还有一整套对非营利性医院的治理结构,对医生的考核、绩效评估以及薪酬体制等等。很显然,目前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模式的条件。美国是一个崇尚市场、崇拜市场的国家,因此,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仅负责穷人和老人的部分项目,其他的全部交由市场来运作。这与美国的文化传统、社会意识有很大关系,这种模式我国也不能照搬。但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这两种模式都有可借鉴之处,尤其是在发展社区卫生组织方面,英美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一个是通过医疗保险签约首诊医生的经济手段实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医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何建立?
医生管理问题也是医改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国务院教科文卫司副司长宋瑞霖指出,“无法调动医生积极性的任何改革方案都会有失败的重大风险。”有学者提出,医生的行为在药品价格决定中占主导地位,确立良好的医风不能仅仅冀望于他律,自律也许比他律更为重要。也有学者提出,应让医生得到和他的投入相适应的经济回报,这需要有一个制度上的安排;医生的待遇应比照公务员,类似于公务员待遇。
激励是可以提高效率,然而不加约束的激励又会将激励引入歧途,怎样平衡二者的关系呢,答案还是辩证法。针对医生的激励和约束,首先要全面建立医生的执业记录和评价系统,充分发挥医师组织的行业自律作用,弥补现有重经济指标、轻服务指标,重准入资格和职称管理而轻医疗行为管理的倾向,建立医疗机构之外的社会评价系统。同时,要给予科学的激励,针对现在医生工资偏低的情况,建议参照社会同类人员的工资水平,结合技术等级、从业年限及服务质量等确定医生工资报酬标准,医务人员工资实行全行业管理,这样的标准体系是现有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医生的社会地位和应有的收入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化解这个矛盾,做到效率与公平的双向兼顾。
五.重点发展公立还是非公立医疗机构
发展公立还是非公立医院问题是医疗服务市场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也是治理医疗服务市场的策略性问题,发展公立或非公立医院之间的选择会对未来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医疗机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有学者认为,公立医院是医疗市场的主体力量,公立医院的发展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虽然目前面临许多问题,但不能因此放慢公立医院的发展步伐。另有学者提出,应大力促进非公立医院的发展,认为现在“看病贵”并非是市场竞争过度,而是市场竞争不足,所以要引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参与医疗市场竞争,提高效率,降低价格。
实际上,作为两种医疗机构在不同的背景与状况下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理性的分割它 们的优势与劣势,综合二者的长处方能做到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发挥改革的重要意义。改革公立医院的同时,也要同步改革非公立医院,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就无法通过改制将公立医院推向市场。改革是手段,不是目的,形成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良性竞争关系,通过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效率才是目的。应当通过制定医疗机构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非公有制医疗机构进行集团化、规模化和连锁化经营,引导社会投资,弥补财政对医疗系统投入的不足,促进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医疗和健康需求,为国有医疗机构继续转制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用辩证的角度理性的分析各种复杂矛盾方能让我们在迷雾中看到真理的曙光,医改需要如此,其它的难题不也是正缺少了这样的方法论吗?
[参考文献]
1] 路
琰.国内最早提出政府主导公共卫生医疗的专家之一——李玲反对医改市场化[J].中国医药指南,2007,(1):36~38.[2] 葛延风,贡
森.中国医改:问题、根源、出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15~19.[3] 本网编辑.访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系主任刘国恩教授[EB/OL].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校友网,(2007-11-17)[2008-
03-23].http://.[8] 张国玲.医生道德感的约束机制和强化[J].社区医学杂志,2007,(5):57~59.[9] 张
沉.医改方向已定,争论仍然不休[N].经济观察报,2007-01-05(6).[10] 方
皓.推行医生公务员化[EB/OL].http://finance.memail.net/070213/129,5,4228049,00.shtml.[11] 王虎峰.善待医生 医改应做出制度保障[N].健康报,2008-02-14(4).[12] 张锦贤.政府要力挺公立医院[J].中国医疗前沿,2006,(2):11.[13] 杜
倩.我国医改成功的关键:破除垄断加强竞争促进供给——访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刘国恩教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7,(2):19~22.[14] 霍
键.中国新医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方案[EB/OL].搜狐网,(2008-02-23)[2008-03-11].http://health.sohu.com/20080223/n255319720.shtml.[15] 王虎峰.医疗保险的功能定位与未来发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05-18(3).[16] 顾
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高度行政化还是有管理的市场化?[J].中国医疗前沿,2008,(3):26~28.[17] 李
玲,程晓明.社区康复服务成本效益与效果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4,(1):49~50.[18] 王俊秀.于宗河:国家不是没有钱,医改应一视同仁——专访资深医院管理专家、卫生部医政司原司长于宗河[N].中国青年报,2008-01-25(2).[19] 本网编辑.陈
平:有必要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吗?[EB/OL].搜狐网
马克思原理 第七小组: 组长:孙圳
资料搜集:杨斌 何天意 金正潇 高子迈 PPT主讲:宋航宇 PPT制作: 宋丹 张伊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