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区角活动之我见,11春教研总结
如何开展区角活动之我见
韦琼
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物质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区角活动游戏材料,促进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但是在具体的区角活动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区角活动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要有目的性。
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在材料中,是活动区活动的一大特点。教师在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基础上,清晰的理解和把握阶段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材料。即在材料投放时,必须要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一种材料可以指向多个目标,同时一个目标也可通过若干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的需要。如在小班投放串珠、系扣子等活动材料,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计算方面的间隔排序。在娃娃家投放给娃娃喂豆、夹纸团、夹玻璃球和花生米等一系列活动材料,来达到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目标。又如我们就在美工区投放橡皮泥、塑料工具以及相关的图示,给幼儿探索做各种点心的机会。配合主题活动,材料的投放更应该体现它的目的性。如主题是《橘子宝宝》,那么在美工区可以提供纸和笔、毛线、碎布、剪刀等,让幼儿用各种材料和各种方法来给水果宝宝穿新衣,进行自由创作;图书区收集投放有关水果、蔬菜的图书、挂图,让幼儿阅读欣赏;益智区投放秋天的各种水果、各种大小不同的落叶等,让幼儿给娃娃家做门帘和窗帘。
二、区角活动的开展要以幼儿为主体。
在区角活动中,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幼儿自发生成、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自由想象、积极创作和大胆表现的过程,体现在时间、空间、内容、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是开放的、多元的,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以指导观察了解为主、以鼓励为重,适时的介入,以间接指导为主,要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过多的语言提示会对幼儿间的互相交往、合作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环境氛围的暗示作用代替语言指示,如用操作材料自身所隐含、显示的操作方法暗示幼儿如何操作;用物品摆放及图示等暗示幼儿该做什么。而这种暗示并非单一的告诉幼儿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是对幼儿的操作、活动的一种启发,我所提到的“操作图示”实际上就起到了这种暗示的作用,即发挥了教育的隐性作用。
三、区角活动环境要安静有序。
活动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我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设置区域时能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区域的数量。数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活动空间和幼儿人数而定。如果区域数量过多则会造成幼儿活动拥挤的现象,因此,我园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设5-8个区。(2)区域的分隔。区域分隔科学、合理,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而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很容易分散,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如果区隔物过高,则不仅会影响幼儿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
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既不能高高在上进行灌输,也不能自由自在放手不管,对能力差、反应慢的孩子要多提供一些探索的时间,要允许孩子出错,不要急于求成。那种认为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轻松”“解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教师应成为站在幼儿背后的慈爱、沉静的指导者,真正从观察中获取准确的信息,注意从“面”和“点”两方面着手。在“面”上,要观察的是幼儿兴趣点(喜欢什么区的游戏、喜欢的游戏内容有哪些、哪些材料是幼儿最喜欢的等等)以及需要帮助、游戏中产生一些有必要老师介入的情况等等。在“点”上,要观察的是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行为、交往方式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为指导幼儿作好充分准备。
五、及时的分析和反思。
在开展区角活动时,教师应该及时的分析和反思,在观察和指导的基础上,做好及时的观察纪录和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在这其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老师这头:环境创设是否适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作调整;游戏中的介入行为是否及时、适时,对幼儿的游戏是否有推动作用。二是幼儿这头: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有没有什么变化;游戏中需要幼儿积累怎样的经验,幼儿是否已经具备;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合作等达到怎样的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有了分析、反思才能体现指导的价值,帮助我们不断发现区角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这样的自主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创设区角活动要给幼儿提供一个优化的有利于幼儿活动和表现的良好环境,给幼儿创设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通过合理安排各项活动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建立和谐、自由、轻松的气氛,让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活动,学习与人交往,发展个性,同时培养自主、自律能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宽松的自由的氛围中更为主动的发展。相信真正的开展好区角活动,孩子们也一定能在广阔的天地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区角活动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区角活动
爱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一直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孩子。我们对游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我们农村幼儿园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活动设施少的缺陷,尤其是桌面玩具种类更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园的室内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玩中学”呢?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老师们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浏览、教师讨论等方式,最后决定可以尝试挖掘农村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中的可操作材料,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开展富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区角活动。从03年到现在,我园一直在操作在探索,不断充实和改进我们的区角活动。下面我根据我园这些年来开展区角活动的情况,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开展区角活动?
一、集思广益,共同开发可活动的区角。
我们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应为孩子创设角色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和构建区等不同形式的区角,以及能体现班级特色的活动区。首先要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意识地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其次我们要根据季节和时令来创设区角;我们还要考虑幼儿人数、幼儿活动的空间等等。构思有了,下一步就是充实我们的区角。
二、就地取材,为区角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
材料是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要支柱,离开了材料,区角活动几乎难以进行。为了给区角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发动家长、幼儿、老师收集丰富多彩活动材料。例:生活中废旧纸盒和日用品:牙膏盒、奶盒、鞋盒、酒盒、毛线、布头、纽扣等;根据季节搜集农作物:玉米皮、地瓜叶、小麦杆、高粱杆、葡萄枝、桃核、杏核、松球、法桐球等;搜集小朋友身边的材料:用完的彩笔筒、喝完的牛奶盒、吸管等…… 总之,大到废旧轮胎、装修边角料,小到纽扣、螺丝,所有这些材料都收集在各班的“百宝箱”内。
其次,我们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有目的地筛选和清洗然后再分类。植物类:树叶、蔬菜、豆类、谷类、瓜果、果壳类、野花、野草、稻草等。瓶罐类:易拉罐、雪碧可乐瓶、牛奶瓶、哇哈哈瓶、药瓶。纸盒类:牙膏盒、牛奶盒、塑料盒、鞋盒、香烟盒。生活废旧料:包装袋、包装纸、吊针管、吸管等。其它:泡沫板、纸板、毛线、碎布、纽扣等等。收集的材料安全、卫生、经济、实惠,不仅节约了有限的教育经费,更突出了我们的自然资源特色。
另外,各班根据年龄进行选材并进行设计和安排。在小班可以开展树叶粘贴、迎春花、菊花粘贴、图形粘贴、可以用各种颜色纸张进行撕贴;用萝卜、土豆刻上各种图案让幼儿进行印章等;中班可以开展玩泥巴、绕线、手指画、拼图、串珠等活动,如利用毛线和纸板通过绕线装饰相框;在大班开展草编、趣味剪纸、学做食品、刺绣、绕线画、各种图形拼画等等。如大班开展草编活动:我们首先带领教师参观鲁艺工艺品公司,教师们受到启发,一些简单的操作我们的孩子完全可以学习。于是我们就开始整理玉米皮,给她上色,造模子,在制造的过程中发现,木制模子费时费工,可以用酒盒鞋盒来代替它…… 在这种过程中,好多材料是孩子通过自己动手或求得他人帮助获取的,幼儿不仅认识了材料,而且引起了幼儿兴趣。
三、分类利用,创设开放的可选择的活动区
科学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开展区角活动的保证,我们根据季节和主题活动改变而不断调整活动材料,利用好身边的材料,创设会说话的区角,感染孩子。我们首先用葡萄枝、草绳组成的建构区;用黄泥捏小动物、小人物,用废旧纸盒粘贴房屋等;利用玉米皮、地瓜叶、小麦秆、高粱秆让幼儿进行编制创造;利用细沙子放在盘子里让幼儿尽情的发挥想像;……其次,材料的投放要为教育目标服务。比如:小班生活区的目标是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应投放一些为娃娃穿衣、戴手套、扣纽扣、喂动物宝宝吃东西等材料,做到目标在前,选材在后,使材料有效的为目标服务。
三、分类利用,创设开放的可选择的活动区
在我们实施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了“一物多玩”让幼儿通过操作相同材料,但操作方法不同,幼儿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在科学投放各种材料的基础上,注意提高利用效益:
1、一种材料在多个活动区使用
我们要挖掘材料的多用性,提高利用率,使我们的材料在各个活动中多次使用,来减轻教师准备材料工作量。例如:玉米皮:在美工区作线条表现物体特征、在生活区可进行编织、在益智区可以用编好的小辫组成小鸡、蝴蝶、小鸭等栩栩如生动物;布片:在生活区用于做衣服、在美工区用于做小人、娃娃等工艺品,还可用于制作布贴画……
2、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的使用
挖掘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获得发展。泥巴:小班用来捏玩具、生活日用品,中班用来捏蔬菜、水果等,大班用来上色;粮食作物:小班用来练习数数、分类,中班幼儿自己调上多彩的颜色,粘贴小动物、各种花草,大班幼儿用来作填充物做工艺娃娃,……
3、一种材料针对孩子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的使用
自然资源的多功能多层次性,能创设符合幼儿自身特点的环境,让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玉米杆、高粱秆:巧手孩子用来做工艺品—风铃、眼镜、灯笼,奔放型孩子用来作枪玩 ;土豆、萝卜:男孩用其雕刻,女孩用其做娃娃;葡萄枝、木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光滑有粗糙、有尖有圆,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自由选择材料……
4、一种材料的递进延伸使用
材料一次使用后,我们还要继续发挥它的价值,为其它区角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小朋友在一次次的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中班幼儿用玉米皮编成小辫,大班幼儿做好篮子的径,让中班幼儿用玉米皮进行绕、编;大班幼儿再进行整理装饰编好的篮子,用于环境创设,用于盛放其他材料等等……
5、各种材料的组合使用
自然资源有很广的余地,孩子可以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让各种材料在孩子的尝试、探索、操作中相互组合。小朋友按意愿选择野花、野草、树叶等自然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自由组合,做出各种漂亮的画;用豆类、卵石、泥沙制作出许多造型不一的动物、人物、房子及花草等;用牙签、土豆、地瓜做出的小刺猬可真神气;用香烟盒、火柴盒、易拉罐、树枝条制作成一列列小火车;用果壳、各类树叶、橡皮泥组合成漂亮的小鸟和金鱼……
四、建立活动区规则,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
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着帮忙解决问题,而应当引导幼儿自主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务必要遵守,对于这类规则,我们可以在活动前就向幼儿提出来,比如:使用玩具时需注意的卫生、安全问题,游戏结束后的整理、归放。活动中遇到问题应开动脑筋想办法等等。有些规则在自然活动中形成。比如: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玩的很尽兴,可到最后却没有多少作品展示,这是为什么呢?有的说:“我搭了一间漂亮的房子,但被别人捣乱推倒了”,有的说:“收玩具时我们自己拆掉了”还有的说:“我快搭完时,自己倒下来了”等等。“那怎么才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作品呢?经过多次玩后,孩子们把发现告诉了我:“玩的时候搭牢一点,建房子时在旁边建一条路,别人就不会不小心踩坏了。不要有太多人挤在一起,以免撞坏。”在大家的建议下,孩子们掌握了保护作品的方法,同时玩游戏的规则也在不知不觉中
产生了。
五、区角活动与课程的关系
在经过几年操作中发现区角活动应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将主题活动与区角活动有机结合,使主题在区角中生成和发展,让区角活动在主题背景下丰富和深入,让幼儿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区角活动可以是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
在数学区域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巧妙蕴涵教育意图的材料。如“排序”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仅凭一两次集体教学活动来达到教育目标是不现实的。况且由于其操作材料繁多,如果以集体教学形式开展,则很难满足幼儿的材料需求。因此,我们就将它结合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火柴棒、小盒子、易拉罐、酸奶瓶、树叶等。这一寻找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幼儿首先要明确目的,知道什么是排序,然后要对众多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筛选出可供选择的材料,最后自行设计出材料的玩法。如:他们把收集来的酸奶瓶按大小排列;树叶按颜色深浅排列;易拉罐按高矮排列;毛线按长短排列……多种多样的玩法吸引了幼儿,幼儿在众多的材料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求知欲,得到了无限的乐趣,增强了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同时教师也从制作材料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幼儿的观察、指导中。在幼儿多次小组合作后,教师可组织幼儿交流各自的玩法和规则,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相关经验。
2、区角活动可以为集体活动做铺垫。
为了让幼儿体验长度守恒规律,我们给幼儿提供了毛线、各种形状的小图形、积木等,带领幼儿玩毛线的游戏。幼儿用同一根毛线随意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从中体验了长度守恒的规律,为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做好了铺垫。对于这种富有挑战性、抽象性的知识,孩子们通过操作,探索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发挥了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3、通过区角活动展现主题情景
与主题内容密切相关的区域,能让幼儿自然地展现主题情景,产生真实情感、积极的情趣。区角活动中的材料类型丰富,数量充足,给幼儿极大的想像与选择空间,是区角活动情境更丰富、更有趣。我们可以利用我们主题墙,为幼儿创设主题情景。例:大班主题《我的祖国》可以创设祖国地图、家乡特产、祖国的辉煌。如:神舟6号上天、2008奥运会……区角活动是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它发挥着促进主题活动深入发展、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早上入园时间、下午室内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对幼儿积极引导,合理安排。通过实践证明,在区角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在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造力和责任心方面得到提高,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学会辩别是非,对错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我们。例如:
1、如何创设与主题活动内容相应的区角活动,使它对幼儿学习真正起到支持作用?
2、如何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孩子们多方面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实施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时,我认为在启蒙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区角活动,合理开展区角活动,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发展与提高。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我们建立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挖掘自然资源蕴涵着丰富而浓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让我们的孩子在散发着农家“味”的环境中,立足实际,快乐学习,收获着未来,让我们拥有新的希望。
第三篇: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幼儿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加深,集体教学模式不再统一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区域活动作为实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关注……
一、区域活动的内涵
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区域活动是近年来幼儿园广泛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此外,我们还认为区域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发现和发展个性潜能的集会,是他们能够建立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包括利用自己的长项,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对自己树立起信心。
区域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自主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经验和感受、在获得游戏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
喜爱活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幼儿园中开展的区域活动是针对幼儿的特点所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它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角色往往难于准确把握,教师指导间接性的特点容易被忽视,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没有发挥出来。
二、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教师指导的重要性,并努力去做好,但因多方面原因,其指导存在一些问题。
1.指导过程缺乏互动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有一手包办的倾向;本来是孩子为主角的区域活动,教师成了主角,孩子成了被动接受的角色。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多给孩子一点空间”,但在具体指导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变成一种灌输。教师太主动了,必然使幼儿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造成幼儿更多依赖教师,独立性较差。如果老师教的多多的,填得满满的,孩子们就失去了自由的空间。相反地,当我们给幼儿更多的自主发展和活动的空间,不断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每个区域活起来,孩子们就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与教师产生互动。
2.存在着强制性指导
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会有生硬而又突兀地介入活动的情况。教师在介入前,并不了解游戏的进程,也未取得幼儿的同意,擅自强硬介入,打断了幼儿的自主游戏,这只能凸显教师在活动中强制性的指导地位。而实际上,这样的指导,教师本身的目的性也不明确,效果也可想而知,教师成为区域活动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应尽量不打扰幼儿的活动,在娃娃家外围做观察,等幼儿有需要时再介入也不迟。例如:在孩子表演《小熊请客》的过程中,虽然表面上教师给幼儿主动权,让孩子们去表演,却在表演区外不时传出:“小熊开门呀!”“小鸡应该说什么话了?”“该小猫说了……”“对了,出场的顺序不能乱……”再看看声音传出的方向老师一副笑容可掬的神情。其实犯了过于求全、急于引导、忽视游戏发展的自然规律的毛病,而有些老师虽然以角色身份或者同伴身份进入游戏,却操纵游戏的进程,削弱了幼儿的自主性,这都是不应该的。
3.存在消极指导的现象
一部分教师把区域活动等同于自由活动,教师借此机放松自己或打发时间,让幼儿随意玩,没有教师的参与、指导,区域活动完全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盲目活动;有的教师在活动中一头扎进某区域中同幼儿一起玩了起来,忘记了自己还有组织指导的身份,忽视了对其他区域的指导。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开设活动区和投放材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放教师减少幼儿打闹,而是给孩子提供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也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素质要求。
4.对孩子的鼓励不够
孩子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但每个孩子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如:个人的能力、兴趣、学习方式等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就能获得各方面的发展,有些幼儿的发展则要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单独交往来实现,还有的幼儿则是在自己不断的探索活动中,或者是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获得。教师如果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孩子过多苛责,孩子会有挫折感,容易气馁;这会导致某些孩子游离于区域活动之外,区域活动反成为孩子的负担了。
5.缺乏指导的策略
由于缺乏对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的重视,教师有时不知如何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活动,缺乏相应的指导策略。区域活动教师置身参与和孩子们共同活动的少,走走看看巡视的多。而且教师未能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兴趣点所在,指导随意性大,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水平,只是看着他们在安静地摆弄物品使得本该发生的教育过程被失落;“区角”成为孩子们打发时间的地方,区域活动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价值。
三、对区域活动中提高教师指导方法的一些建议
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是一种隐形指导,既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适时地提供帮助和支持,需要很高的指导技巧。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介入法”、“材料提供法”、“语言指导法”来参与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和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游戏介入法是指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利用“平行式介入”或“交叉式介入”的方法参与幼儿游戏,从而起到指导游戏的作用。材料提供法是指通过提供材料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可视游戏的需要分别提供“替代材料”或“辅助材料”。语言指导法是指教师在游戏中运用“建议式”、“鼓励式”、“澄清式”、“邀请式”、“角色式”、“指令式”等不同形式的语言,达到指导游戏的目的。
1.指导过程加强与孩子的互动
区域活动可体现一定的教育意图和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确定的活动目标制订计划,创设适宜的活动条件,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促进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要减少活动倾向的权威性干预,提倡幼儿自主选择,教师不再是“制造兴趣”——幼儿被“填充”进区角,而是顺应幼儿的个体需要与意志,活动什么、活动节奏、活动顺序、活动伙伴、活动规则由幼儿自己决定、商量、协调。
但同时,区域活动也是一种自主性探索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活动的组织和进程中,都应该以孩子为中心,让他们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时,也应当学着自主地评价和自我激励。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如:从美工游戏实施和记录过程发现中来研究:通过从培养兴趣入手——对幼儿的引导和鼓励——再次激励幼儿的一系列过程来激发幼儿。
2.把握指导的时机,适时介入
孩子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其实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
例如:《美丽的项链》:益智区有多种动手操作的材料,杨阳拿起区域活动的小蜜蜂周旋了一圈,好像决定了活动内容,毫不犹豫地坐在益智区,拿起串珠。刚想穿又放下,看看旁边的雨欣忙碌,他似乎看到津津有味,区域活动时间过去了大半,他还没有开始,突然他发现什么秘密,就问雨欣:“你是不是按颜色有规律穿的?”“是呀!”这会他才开始游戏起来,到活动结束时,他拿着按形状规律串成的项链带着我的脖子上,说老师做我的公主……我表示愿意做他的公主,同时也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告诉他成功了。由此可见,教师不断地在观察和倾听的基础上调整自己以跟上儿童的步伐,以进入他们有灵性的生命世界。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的条件,并将观察结果作为改进教学的根据,进行鼓励和扶持,不包办代替,使孩子们能够自我坚持地学习,能够自我服务,自我决策和自由选择,自己完成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从而达到了提高幼儿的自身发展水平,并成为幼儿活动的隐性并又不可欠缺的辅助者。
区域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这里可以看出老师没有操之过急,而是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了充分的体验。由此可见,区域活动的观察指导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在活动中,老师还需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以便更好的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
当教师发现了幼儿在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确实需要介入时,必须寻找最佳的时机的介入。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教师应当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在旁边协助孩子;当孩子出现纠纷问题时,教师应当采取转移视线的方法巧妙地化解纠纷。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角色内容不熟悉时,可以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
如何把握介入游戏的正确时机,关系到游戏指导的实际效果。干预的时机正确,可以扩展和提高孩子的游戏内容和层次。反之可能会抑制他们的游戏。以下6种情形指明了教师介入游戏进行干预的最佳时机。
(1)当孩子并不投入自己所构思的游戏想象情境时;
(2)当孩子难以与别人沟通互动时;
(3)当孩子一再重复自己原有的游戏行为,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有困难时:
(4)当孩子缺少材料,使游戏难以继续时;
(5)当孩子发生游戏技能的困难时;
(6)当游戏中出现负面行为效应时;
3.对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
“成人给儿童的教育是协助儿童自我发展,是给他出一臂之力。”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老师一方面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进步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另外可请能力强的孩子与他共同游戏,让他也体验游戏的成功。
对胆小、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可以用提问和提示的方法积极引导其开阔思路,帮助他们有目的地思考。例如,有些孩子既想粘帖小鱼又迟迟不敢动手,这是教师就可以问他一些问题:“你的小鱼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呢?”然后和孩子一起摆放打算粘帖的东西,讨论在什么位置上以及如何粘帖出形态各异的小鱼,再启发幼儿为作品添画有关的景物,使幼儿最终能够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体验到成功和喜悦。
游戏中的儿童是主人,是儿童在游戏,而不是成人在游戏儿童,因此教师的指导应当迎合儿童的需要,指导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为此,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应该是这样3种提法:一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二是游戏过程的观察者;三是游戏进展的支持者。这一提法既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游戏主动性,又体现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4.重视对游戏后的评价
游戏后的评价,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地是引导幼儿开展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孩子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孩子们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对区域活动的兴趣度,也为下一次活动的提出新的要求。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引导孩子总结活动成果,也可以使教师及时地发现活动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尽可能想说、多说、表达他的各种想法,表现自我,让幼儿介绍在活动中是怎样玩的?出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自我评价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对孩子的行为发表评价,使他们的行为受到赞许和强化,使他们的水平不断提高,收到更高的教育效果。
《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被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因此,我们把评价目标变为分享快乐,教师可以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游戏发展需要,适当组织一些讲评活动。讲评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要让幼儿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使讲评的过程成为幼儿分享游戏经验的过程。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分析游戏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立下次活动的任务。
具体的评价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的目的、教育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不论使用哪种内容的划分方式,评价者在进行幼儿评价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采用动态评价的方式,教师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持续地观察和评估她们的发展潜能,调整策略、调整环境和材料的适宜性,并给予适宜的支持,引导幼儿的发展。
5.教师应重视提高指导方法的技巧
课改后的区域活动,最突显出来的是教师从指挥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多个角色。传统教师的角色通常是指挥者,是幼儿的全权代理者,一切的课程与活动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幼儿只需要迎合就可以了。蒙台梭利所说,“不是要让儿童来适应教师,而是教师要努力地去适应儿童,了解儿童,尊重他们的内在的节奏和认识事物的顺序。并在他们的活动中做到不要判断,而要协助;不要命令,而要提供服务、创造条件。” 教师要做一名有心的观察者和“隐形”的“导师”。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自己自主的学习,通常是自己运用已有经验去尝试操作,看是否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同时幼儿也能发现许多未知的问题,幼儿有了很多直接面对困难的机会和独立解决难题的机会。作为教师就应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但决不是包办代替幼儿一切思维与想法。老师的建议也仅仅是建议,幼儿可以选择采纳也可以不采纳。而且老师只是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思路,帮助 幼儿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者将幼儿从弯路上拉回来一点,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旧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师在此时是引导者。
由于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具有临时性、现场性等特点,而且它是一种隐性的指导,对教师的指导水平和素质要求都比较高,教师应该加强对指导策略的学习。
区域指导方法通过实践的探索及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区域指导方法的理论学习,可以参与一些有关指导策略的培训课程,也可以从网络上学习一些先进的指导策略;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从区域活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指导水平。
第四篇:教研活动之我见
中小学校教研活动之我见
沐浴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最近几年,中小学校的各种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活动恍如一夜之间从校园中冒了出来,并迅速呈现出星火燎原般的勃勃生机。红火开展的教研活动一方面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质量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基础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在某种意义上,它亦标志着基础教育已经步入自觉发展的成熟期。蓬勃开展的教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推动了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的实施,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意义可谓深远。
当下如果到中小学校走一走,会欣喜地看到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许多教师都在参与课题研究,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教研氛围,时时透露着科研强校的雄心壮志。但是如果驻足停留,透过光鲜的表象仔细看下去的话,会遗憾地发现其实我们对教研活动的认识还存在着诸多的误区,教研活动的实施还有一定的偏差,这也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回到逻辑的起点,冷静思考: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教研活动的内容从哪里来?教研活动的主体是谁?教研活动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效果如何评价?
一.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与研本应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教学与教研犹如两扇翅膀,平衡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经纬,推动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一直以来,我们对教学研究的认识有失偏颇,总认为那是高校教师、教育专家学者们的事儿,对其退避三舍,只重教学不重教研,结果不仅教研工作无从谈起,而且教学工作也没有起色。这一境况的存在,直接造成了基础教育中从事教学与从事研究的行为主体相对分离,在某种程度上,也拉长了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周期和转化质量,制约了教育实践的发展。课改以来,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直接参与教研活动,从而实现教学与教研的同位一体,以此实现教研兴教、教研兴校,进而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目的,这不仅是对教学研究意义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基础教育发展内涵的复位。
眼下在中小学校进行的研究活动,让我们看到认识正在转化为现实,也让我们看到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气象。但在私下里与中小学老师攀谈,有人却感慨道“现在学校没有课题很难发展,教学研究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言下之意,有些学校之所以进行教研活动,不是自觉的意识而是无奈的选择,其目的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单纯,而是更多地夹杂了外在的诸如声誉、利益、资源、地位等功利性因素,动机不纯,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有的学校只是“为了教研而教研”,纯粹是“形象工程”或者是为了应付工作上的检查;有的学校或许还不知道
教研是为了啥而一味地瞎折腾„„诸如此类的情况为数不少。他们把教研或课题研究仅仅当成装饰学校形象的“外衣”,当成教育教学的附属品,教研活动游离于学校的常态工作,脱离了教研的原始目的,这是非常有害的,也是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的。只有用平常的心态来从事教研活动,淡化教研活动的功利性,把握教研活动的正确方向,还教研活动以本来面目,它才会真正成为提升教学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才会成为推进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教研活动的内容从哪里来?
中小学校教研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进或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育的价值。因此,教研活动的内容应该立足于本校实际,扎根于教学实践,取材于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棘手问题。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点、软肋、问题和困惑,正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对这些问题和困惑进行思考、假设、尝试、解决,我们的工作才会再上新台阶,这样的教研内容也才会产生真正的实质效应。
近年来,随着办学条件的改观,很多中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江苏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清华附属小学等等都是造访的首选去处,三两天的参观考察,带着一大堆的材料和满腔的改革的热情回来了,恨不得立马在自己的学校或者课堂上把人家的做法全面照搬过来,并变成现实。应该说,其改革的迫切愿望是可以理解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做法是不理智的,因为它忽视了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情境化、差异性特点,忽略了对本地学校教育教学现状的具体分析,其后果只能是在轰轰烈烈中开场,在悄然无声中谢幕。这种超越时空的“嫁接式”改革,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耽搁了发展的时机,教训是沉痛的。
还有一些地方和学校,研究什么、改革什么完全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根本不顾学校的实际,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快餐式”、“拼盘式”的研究和改革,什么东西快就研究什么,什么东西时髦就学什么,各种改革的话语、口号和主张走马灯似的更换,让人目不暇接。正如中央教科所田慧生研究员所说:“很多学校的课堂变成了各种‘流行理论’的实验场,一些该传承、坚持的东西没有坚持下去,而所谓的新东西又不能长久。不少学校现在处于一种改革的亢奋当中,同时也处在思路比较混乱的过程中,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并没有形成比较冷静、严肃和富有智慧的思考。”
所以,中小学校教研活动的内容应该是来源于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课堂、自己的身边存在或发生的现实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内在生成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因此要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研活动的主体是谁?
中小学校教研活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教师是研究主体,拥有教研活动的主动权、选择权和话语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既是教学实践者,又是教学实践的研究者,集双重身份于一身。当然,在教研的过程中,如果需要的话,高校的教育专家及其他教研人员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但仅此而已,不能越位。如果中小学教师丧失主体地位的话,研究就会陷入被动,就会成为外在于教师的强制任务,不仅会加重教师的负担,也会影响教师对问题的独立思考,降低研究的有效程度。
反观当下不少学校所进行的教研活动,或者学校领导唱“独角戏”,教师成了观众;或者被所谓的专家所左右,教师成了被指使的木偶,尽管表面上学校也出了不少成果,但并没有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东西,也没有转化为教师的行为,教研的意义大打折扣。
只有当教师以研究主体的身份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时候,教研兴教、教研兴校的初衷才会真正的得以实现。
四.教研活动如何开展?
中小学校的教研活动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而是基于学校,为了教学而进行的实践性研究。这种研究的重心在学校,基地也在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学一线的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专家及其他教研人员下到学校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教研活动中,学校的领导或教研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和积极性,努力营造重教兴研的氛围。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宜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尊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体地位,即使采用“自上而下”式的形式,也要获得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在对待教研活动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教研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凝聚集体的力量,形成教研活动共同体,在教中研,研中教,同教研,共进步。本着教研服务教学的原则,选择实践中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采用“小切口,细分析,深挖掘,大作为”的理念,实事求是地展开研究。教研的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案例研讨,也可以是课堂观摩;可以是行动研究,也可以是教学反思,不一而足。
五.教研活动的效果如何评价?
中小学校教研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评价教研活动的效果如何,也应该以这一目的是否达成、达成程度如何为依据来进行评判。如果教研活动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促进了
学生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教研活动就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教研活动的成果也不在于拿出多少材料,形成什么样的模式、套路,重在看实效。评价的主体不仅是学校的领导,还包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只有学生受益了,教师满意了,教研活动才真的做到位了。
教无涯,研不止。只要有教学,就会有问题,就需要进行研究。一个问题的解决,一项课题的完结,并不意味着教研活动的结束,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已解决的问题可能会有新的变化,新的问题也可能会随之出现,这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关注、研究。要知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儿。
第五篇:2018春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2018春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本年级通过扎实的教研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活动过程和总结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
一、抓常规工作的落实,每位教师心中有教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学期我们根据学校的教研主题,认真学习其精神,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研计划,并通过教研日历的形式将计划细分,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计划,个个知道自己常规工作。
课堂是老师的立身之地,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踏实有效地做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常规工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份内之事,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扎实做好“教学五环节”,尤其注重备课、上课、反思三环节。
1、以本为本,深入钻研教材。
每一节课要精心备课,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疑点,精心地构思教学的五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的,选择有效情境导入新课,让孩子上课伊始就走进数学,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2、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充实调动学生积极性,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
3、课后反思,受益无穷
每一节课后或者每一次听课之后,要有一个交流反思的时间。这有时比上一堂课带给教师的感受更多,我们教研组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每一次活动之后,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各位教师各抒己见,有争执,有交流并能及时反思,写好听课反思,我们更为关注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抓住学生的心,这样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4、共同合作,集思广益
一、新课标的备课量很大,所以集体的力量更重要,我们组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时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重点研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我们组3个人讨论教学中的一些导入问题,统一教学进度、教育目标、讨论最佳教学设计方案,反思教学得失。尽可能多地从网络上、书本上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各课资料,力争向四十分钟要更高的质量。
二、认真落实教研活动,确保教研圆满成功
1、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这一学期,我们进行《数学新课标》理论的再学习,重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提升老师的理论水平。
2、这一学期我们进行专题教研活动,对老师在教学中导入环节出现的集中问题进行研讨,集思广益,高效解决,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3、扎实开展公开课教学,为教研提供了最好的范本
这一学期我们针对本教研主题开展了电教课和常态课教学,在公开课活动中,我们采用专题评课方法,大家以诚相待,就公开课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力图通过研讨、示范,解决大家工作中的困惑,让课教的踏实、朴实,让学生学的扎实,真正学有所获,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老师的业务素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