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笔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策略浅析(本站推荐)
教师随笔
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策略浅析
“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人类所获得的信息有80%以上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对于知识经验、行动能力有限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所以众多家长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往往从孩子一出生就注意给孩子提供名目繁多的东西来加强对他们视觉的刺激。”李苦禅曾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能凡事亲历亲为,因此,书籍是我们畅游知识海洋,了解人类、了解世界的好帮手。早期阅读就是通过图书中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而浅显易懂的文字给幼儿提供一种更为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达到开拓孩子眼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表达力,启迪幼儿心智、促进智慧发展、形成终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
幼儿园为结合园本课研在幼儿园中普及“分享阅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拓宽知识面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如何更好的开展阅读教学,使孩子学的更多,而又不显得枯燥,让孩子学会更多而又不显得复杂。这其中包含了很大的学问,或者说阅读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学前阶段最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形成习惯的切入点,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重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培养阅读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阅读特点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形象直观的图书。
2、经常与幼儿交流阅读心得,并交换对主人翁的看法,从而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开展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或故事大会等活动,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以适当及时的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愿望。
4、成人及时根据书中相关内容发问,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书。
5、教师和家长要定时更换图书,防止因图书内容陈旧而导致的幼儿“厌读”情绪。
养成阅读兴趣是幼儿养成阅读兴趣的良好开端,然而光有兴趣还不够,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和家长应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心理学上有“榜样学习”“模仿学习”一说,最重要的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父母喜欢读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也会向父母学习,从而形成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
2、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幼儿的阅读非常重要。教师在园应该配合教材布置阅读的小天地,家长为幼儿营造适宜阅读的环境。如在家中专门建一个书房,并为孩子制做“小小书柜”,并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添置图书。此外,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
3、家长和教师经常对幼儿进行阅读指导。成人为幼儿解疑答惑,有利于幼儿树立阅读自信。
4、幼儿园可以设立图书区,鼓励幼儿把自己看过的好书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5、在所在社区中和其他家长结对子,交流教养心得,做到互帮互助。
6、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对家长所进行的早期阅读教育进行有效指导。
此外,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规则的约束,可以试行以下规则:
1、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要让幼儿规范的收取图书。
2、提醒幼儿看书时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3、告诉幼儿书是我们的好老师、好朋友,要爱护书本,保持书本整洁。
幼儿生活在社会中,幼儿园、家庭、社区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三者优势,一定能获得巨大的教育收益。另外,“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成人要戒骄戒躁,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我相信通过各方面力量的不懈努力,幼儿一定能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程瑶2010年6月
第二篇:教师随笔——培养中班幼儿的饮水习惯
教师随笔————培养中班幼儿的饮水习惯
现象:早上入园时,经常有家长来到我面前说:“罗老师,麻烦你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
出现以上现象,无疑就是家长觉得孩子在园喝水量不足。其实,我们平时经常提醒孩子们喝水,并且在每次喝水时都会提醒孩子要多喝水!但这个提醒的作用有多大呢?我悄悄地观察了几天孩子们喝水的情况:如果老师不盯着,孩子们就盛很少的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俗话说“小宝宝是水做的娃娃”,年龄越小身体含水量越高,幼儿身体中的水分约占其体重的70%~80%,如失水量达体重的10%以上就会危及生命。3~4岁的幼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60~80毫升的饮水量。当然,这并不是说每天要孩子喝十几杯水,孩子平时吃的牛奶、蔬菜、水果和米饭等食物中均含有水分,补充了幼儿需水量的60%~70%,还须靠饮水来补充剩余的30%~40%。为了让幼儿认识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我总结了一下几种方法: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幼儿喝水时,要教育他不要玩水,以免水洒落在桌面上、地面上,要一口一口地喝,不要太急,不要说笑。
2、不能边吃饭边饮水或吃水泡饭。吃饭时饮水也会稀释消化液,更糟糕的是,边吃饭边饮水或吃水泡饭常常会使食物得不到充分的咀嚼。我们知道,食物消化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咀嚼。只有得到充分咀嚼,粉碎的很细的食物才容易消化吸收,但吃饭时饮水或吃水泡饭时,较大块的食物还没有被嚼碎就滑进了消化道,这实际是加重了消化道的工作负担,并影响了消化吸收。
3、睡觉前不喝水。小儿肾脏功能较成人差,一般夜间还会有排尿出现,这是肾脏在完成白天没有完成的工作。如果睡前饮大量的水,只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并影响小儿的睡眠。
4、幼儿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喝水。剧烈运动后幼儿心脏跳动加快,喝水会给心脏造成压力,容易产生供血不足,所以,大量活动后一定不要马上喝水。
5、不能用饮料代替喝水。当今,各种饮料数不胜数,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喝到水,就大量购买各种饮料。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是没有好处的,会使孩子更不想喝水,何况有些饮料中还含有对孩子生长发育有害的糖精、防腐剂等。白开水是最适合孩子饮用的。水果、蔬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维生素,但是它们不能代替水,所以在给孩子丰富的水果、蔬菜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孩子的饮水量。
要使幼儿养成喝水的好习惯,最好要形成合理的生活制度,促进幼儿在大脑中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家长、教师不必端着杯子追着孩子去喂水,而应让他自己喝水。所以,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在家中都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2012年12月
罗宇丹
第三篇:浅谈幼儿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习惯的培养
一:为幼儿创设识字读书的环境,让孩子获得识字敏感。
1.制作识字卡片。一定要是白纸,黑字或红字均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看图识字,卡片上不要将画面和字形同时出现,因为两个刺激物同时出现势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孩子早已看惯了物的形状,没有看惯字(特殊物)的形状,所以注意力被画面所夺,这就极易形成“看画读音”而不是“看字读音”,这对识字是极为不利的。
2.早期识字要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成篇阅读比单独认字更有趣味,通过阅读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带给他的乐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对读书的内在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的兴趣。
3.每天都学一会儿,从1分钟开始,慢慢过渡到2、3分钟、3、5分钟,最后到累计学习30分钟。大人有空就让孩子一学,没空就把孩子的学习扔在一边,这样即便一次学很长时间,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4.最重要的是坚持!幼儿学习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让孩子逐渐养成学习的习惯,让他觉得学习就像爸爸妈妈上班、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到了这个时候,孩子能学多少,学多快,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5.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也不管是准备学习哪个学科,开始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送其所要”。先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兴趣、产生信任感,再进行学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决不是听之任之,而要做有意的引导。
6.幼儿识字与小学生识字不同之处就是,幼儿识字是以阅读为最直接目的,所以只要能够认、读就行了;小学生学习识字是要求“听、说、读、写”四会同步进行的,这是小学生识字速度慢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在上海等城市开展的小学识字教学实验,也只是要求认、读,不强调书写)。
7.识字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幼儿都不应该有什么难度。幼儿识字不是简单的字就好识记,比较复杂的生字就难以识记。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8.教育界有句话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用在家庭教育中也是一样的。只要家长善于动脑,善于引导,孩子对任何学科都能够产生兴趣。
9.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10.要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学习过程中充满趣味性,孩子才可能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11.识字需要不断巩固,否则必会前功尽弃。学与用要结合,识字与阅读要结合。
二:爱需要理解
爱是一种信任,爱更是一种理解.,我们教师既要爱幼儿,教育幼儿,更要用心去观察幼儿,去读懂他们。
记得开学不久的一天中午.,幼儿们刚睡下,我就听到一阵抽泣声.我不高兴的说:是谁在哭呢?”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句话。竟惹得行行小朋友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呜„„呜„„我想„„我奶奶„„”。我走到他的床前,俯下身子轻轻的说:“不要在哭了,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快睡着了,行行是个乖孩子,对不对?”行行用两只眼泪汪汪的眼睛看着我,一句话也不说,一副想哭又不敢哭的样子。正是这副模样。使我想起我上学寄读的情景。不也因想念父母而哭过吗?何况他只是三岁的小孩子,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幼儿呢?上床睡觉时思念之情往往最为强烈,此时正是孩子最需要母爱的时候。想到这些,我又一次俯下身去。紧紧把他抱在怀里,替他擦去泪水。轻轻拍着他说:“行行,老师抱你睡觉好不好?”他点点头看着我。眼里虽然含着眼泪。可我依然看见他依恋和信任的眼神。我轻轻地亲了一下他的小脸蛋。他连忙用小手捂起了脸,小家伙居然害羞了,可又那么高兴,我继续轻轻的拍他,只见他闭上眼睛微微的笑着„„看着他在我的抚慰下甜甜睡去的样子。我的内心充满了柔情,感到无比欣慰。的确,要想教育好幼儿,必须首先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研究他们的心理。刚入园的幼儿产生焦虑情绪的首要原因,就是他们与亲人的分离。如果这时再受到老师的斥责的话,必定会使他们受到双重的痛苦,他们与老师会越来越疏远,对幼儿园的生活失去信心„„
我们给幼儿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亲昵的小动作,甚至一个拥抱。对与我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这些刚离开亲人的幼儿来说,教师的观爱和理解就显的尤为重要,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安慰。会让他们愉快的度过幼儿园每一天。我想,培养幼儿愉快、健康的情绪,正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职责。
三:孩子常规不太好,现在是春天,孩子出勤率又比较高,有时侯组织个活动总觉得孩子乱的不得了,管不住,怎样才能让孩子有良好的常规呢?应该从哪一方面入手?
1,初接班时就应从纪律方面下大精力,多方式掌握控制住集体活动局面,事半功倍。
2,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也可以应用在幼儿的管理方面。比如有的老师在控制全局时经常对幼儿数“1,2,3”,幼儿则会马上安静下来。或者拍几下手掌也能起作用。幼21家21儿童
3,带孩子做集体活动时,活动项目应要选好,能极大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参与,这是做好并有秩序完成的前提。
四:班级的环境创设与作用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创设环境不仅仅指美化活动室,它应该是孩子自我表现与战线的舞台,也是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环境的创设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发展和幼儿主体性等方面的发展:
1、墙面、活动区等是在课程实施中环境的一部分,它们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记录下已经和正在实施的课程的种种,使课程不断的延伸。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旧问题的解决产生出新问题,因此不断的创设和完善环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拓展、延伸课程;如在进行“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在天花板上布置了菊花花田.进行了“秋天开的花”的活动后,幼儿特别想认识菊花,但是秋季我们只看见了菊花,却没有看见其他的花,于是孩子们就生成了疑问:“冬天哪些花会开,夏天春天哪些花会开?为什么它们会在不同的季节开?”等等.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又积极开始了答案的查找。幼儿找来各种有关的图书放在阅读区、找来有关的图片资料、影碟„„幼儿在一次次的查找中,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更重要的是:幼儿对四季有了完整的了解。并且逐步产生了新的问题: “不同的季节的水果有哪些?”“在冬季小动物如何过冬?”“人类如何过冬?”“谁为我们送来了温暖?。。。。。”
2、遵循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活动的部分可由幼儿参与布置,引导幼儿根据教育和自己的意愿创造出不同的形象。固定的部分有教师制作。所以在教室后面的大墙壁上,我们的设计主题是《我们的作品》,作品全都是有娃娃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然后由老师张贴。这样的目的首先就是给娃娃一个直观的感受,让他们能够一目了然的看见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然后通过比较,参照,发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且也在不自觉中学会了欣赏。学会欣赏很重要。欣赏他人可以学人所长,被人欣赏会增添信心、发挥潜能。我们十分注重创设幼儿易于欣赏和乐于欣赏的环境。如把孩子参加比赛的获奖作品贴在走廊的玻璃窗上,在教室的柱子上粘贴一些很优秀的作品。结合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的科研课题,把我们的教室装扮成一个富有美术气息的教室,把我们班办成一个美术特色班。使教室充满生机,今后,我们将把幼儿的画认真的表起来和名画放在一起,在节日的时候用大幅的绸缎和鲜红的对联装饰教室,使教室呈现一片红红火火的气氛„„这些设计和创造不仅有美感,还蕴藏着知识,引导幼儿从色彩、形态美进行欣赏让孩子在自然而然当中得到提高。也让家长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到孩子的情况。
3、结合利用废旧原则,在《我的心愿》、《今天我值日》和《比比谁最漂亮》这两个主题当中,我们利用了塑料一次性盒子和盘子等等废旧品,经过装饰和设计,看起来既简洁,又漂亮。在〈〈我的心愿〉〉这一主题里,主要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培养,在“3.8”、“9.10”、“10.1”„„主题活动中,就可以让孩子把不同的情感语言在老师的帮助下写下来„..。〈今天我值日〉这一栏里,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孩子乐意为他人服务的优良品质,它还可以把数学贯穿在里面,在这里孩子不仅可以学习排序、还学会一一对应。在〈比比谁最漂亮〉这一主题设计里面,它可以使孩子产生竞争意识,还学会约束自己,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最合适不过,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在这里了解到1和许多,学会按颜色,按形状等等方式分类。
4、在家与园这一栏里,我们以〈爱意传心声〉为主题,在这里我们有每周的课程安排告知家长,我们把最新的、最好的教育孩子的信息传达给家长,这里更有家长留言信箱,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当然这里也有我们班的每周小明星张贴栏,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受到进步,感受到成功,感受到自豪。在这里更手不了的是我们的承诺“我们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自信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探索.”...总之,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古时候的“孟母三迁”就是最好的例子。时至今天“贵族学校”也应运而生,许多的家长都为了孩子有更优良的教育环境不惜花费昂贵的学费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环境能够造就一个人,所以我们更应注重环境培养,注重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在今后的环境创设中,我们除了注重学校环境外,我们将向社会家庭进行宣传呼吁,把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给孩子一个更健康更适合的环境。
第四篇:幼儿兴趣培养策略
幼儿兴趣培养策略
赵静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些话无不道出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状态,它可以驱使人们去行动。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往往来自于执著的追求,来源于他们在孩童时代的兴趣与爱好。然而孩子不爱学习,贪玩,不爱看书等问题困绕了许多年轻家长,殊不知,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家庭教育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本文首先从幼儿兴趣的特点出发,说明了幼儿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可塑性;具有广阔性。然后简单地说明了兴趣是孩子学习一切知识的主要动力,最后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与一些教育的误区,分析得出幼儿可以从环境创设、把握教育契机、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兴趣,以适当的方式来进行一步一步的培养。
一、幼儿兴趣的特点
幼儿的兴趣是其情感的表达形式,也是学习和实践的原动力。幼儿对活动的专注,靠的就是对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兴趣。孩子由于的年龄、智能和所处环境不同而兴趣各异,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特点。
1、孩子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不久前还很感兴趣的东西,现在已经“靠边站”,让位给其它更感兴趣的事物了。
2、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可塑性。只要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
3、孩子的兴趣具有广阔性。孩子的兴趣就好像孩子的胃一样,生来就已经准备好接受任何“食物”,只是由于经过外界环境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的兴趣程度不同而已。
二、幼儿兴趣的培养
1、环境创设,培养幼儿的兴趣
一定的环境条件使人产生一定的兴趣,心灵单纯幼稚的幼儿更是如此。幼儿的爱好都源于幼儿的兴趣,创设与之相应的环境,从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观察每一位幼儿的兴趣所在,是培养幼儿兴趣的基础,也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首要的任务。(1)教师和家长应为幼儿的成长创设一个滋生兴趣的环境。(2)教师可以通过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创设幼儿兴趣发展的环境。例如幼儿园开展的“儿童医院”、“苗苗餐厅”等,可先让幼儿分组准备游戏用品,如建筑组负责搭建医院大门和工作室,手工组负责准备人民币、处方等。在游戏中通过各角色(医院与病人)的转换,使幼儿的观察、组织、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幼儿再为医院开设音乐休息室等,以满足幼儿更高的活动需要,可激发幼儿交往、建构、音乐、绘画、观赏等方面的兴趣,使幼儿在自然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得到提高。(3)让幼儿参与相应环境的创设,培养幼儿的兴趣。幼儿园在每一个学期前都要进行一定的环境布置,而这些布置大多都是教师自己的想法,那这些布置是否是幼儿喜欢的呢?我们在进行环境布置时是否考虑过幼儿的想法呢?这些布置他们感兴趣吗?
2、把握教育的契机,培养幼儿的兴趣
每一个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教育环境、生活经验不同,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自己独特的兴趣,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契机。(1)要抓住孩子的当前兴趣。利用他的当前兴趣,拓展他的知识和能力,把你想要他完成的目标,悄悄地放进他感兴趣的活动当中去,与其融为一体。如:这几天,我们班的幼儿总是围在一起讨论有关恐龙的事,我发现他们的兴趣很高,于是根据幼儿的喜好,我收集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如:图片、模型和有关的书籍),开展了以《恐龙就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一系列的活动。(2)要善于洞察孩子的目前能力。要从孩子的现有能力水平出发,为他创设稍高于他目前能力的问题情境,使他容易获得成功。而成功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将维持并发展孩子的兴趣。
3、趣味是吸引孩子关注的最佳方式,而快乐是维持孩子兴趣的稳定剂。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发展兴趣首先,要尊重孩子,给孩子尊严,不要冷漠对待孩子积极的要求,让自己与孩子在平等关系中来认识、研究、对待和决定。其次、不要攀比,给孩子充分的自信,让他在被赏识中展现鲜活的生命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赏识也是一门艺术,得讲究方式方法。一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要发自内心“夸”,而不是“说”。“夸”的语气略带惊讶、夸张,而“说”的语气显得比较平缓、温和。我们表扬孩子的时候,要用“夸”,而不能用“说”。二要注意“夸”的内容不能千篇一律,要是你天天都说同样的话,许同样的愿,那孩子的耳朵不长茧才怪呢,你自己也会觉得起鸡皮疙瘩,浑身不舒服。三是表扬要具体。当孩子发表独到见解的时候,老师这样表扬:“你真聪明,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当看见孩子坐得端正的时候,老师那样表扬:“×× 同学今天进步了,瞧,他坐得多端正!”指向非常明确,孩子一听就知道自己哪里进步了,聪明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4、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发展孩子的兴趣
首先,教育者应充当孩子兴趣的发现者,而不是让孩子去产生兴趣。也就是说,不能刻意去培养孩子的兴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切忌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当作孩子的实际兴趣,甚至将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应该根据孩子兴趣的特点,积极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空间,鼓励发展孩子自己的兴趣,为发展兴趣搭梯子。第二、在培养幼儿广阔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其中心兴趣。不要让孩子在许多种兴趣之间穿梭,那样会使孩子应接不暇,疲于应付。第三、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富有探索性、应答性的环境,唤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有着神秘的色彩,乐趣无穷的世界之中,使她们获得一种快感和自豪感,从而强化其不断求知的欲望。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记孩子的兴趣不是完全天生的,它离不开后天的引导、培养、保护和发挥。
总而言之,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能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第五篇: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的学习习惯是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巩固,并转化为需要的自动化行为方式。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于思考的习惯、好问的习惯、勇于探索、尝试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善于观察的习惯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是经过从外部刺激支配转化为幼儿内部需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在幼儿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积极态度、健康人生观的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保证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者应该重视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思考、探索、动手的乐趣,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的状态。
为幼儿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涉及到学习材料的投放,班内、园内环境的布置等。(剩余2369字)
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他们必须通过人于物的相互作用,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知识经验。如:对幼儿讲摩擦生电是极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幼儿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说教记得更牢。然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根据幼儿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在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所以要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通过相互渗透来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发展。
其次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思考、探索、动手的乐趣,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的状态。一是化平淡为神奇。适当给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书时采用一些启发性的语句,像“这是怎么回事呀?”“让我们来猜猜看”,来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二是对浅显的现象给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对常见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兴趣。此时若把这些事物背后的奥秘告诉幼儿,就会重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幼儿对太阳的落山,天变黑的现象司空见惯,不当回事,可以告诉幼儿并不是太阳在我们头顶上走,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走,幼儿对太阳、地球再次产生了新的认识兴趣。任何事物都有无穷的奥秘,我们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引导幼儿保持认识事物的兴趣。
最后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践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而幼儿又大都喜欢动手操作,尽管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则会长盛不衰,对学习的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多。动手操作能使幼儿的认识由表面趋向实质,从而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结实基础。
别忘了还要教给幼儿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幼儿学习提问,能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还能让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教幼儿提问,抓住契机,鼓励幼儿提问。
1、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
诸葛亮有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例如,使用好学习用具能马上整理、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等,老师要抓住不放,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经过长期训练,孩子便会养成好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时,切记要求过多,全面开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一事无成,到能养成一些坏习惯。所以,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抓一项,坚持不懈的培养一项。日积月累,逐步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训练,反复强化。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在形成之初若不加以巩固,很容易被坏习惯所替代,尤其是幼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好的习惯不易养成,而坏的习惯容易学会。因此,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要以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督促评价、坚持一贯的加强训练,反复强化。如在集体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这一习惯,教师在每个活动中,都要利用小红花、小礼物或赞赏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时时激励幼儿大胆举手、畅所欲言,进行正面强化,日复一日,使这一习惯逐渐成为自然。
3、及早发现,及时纠正。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的过程也不是永无错失和疏漏的。教育的错失和疏漏,可能会使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思维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细致入微的观察,处处留意幼儿的言行,及早发现幼儿的不良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如教师要求幼儿按时完成计算作业,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就照抄旁边幼儿的作业,教师一旦发现,因该及时向其说明这样做的结果:没有学到知识,养成懒惰的坏习惯等,还要告诉他,不会的要叫老师帮忙,要改正照抄的行为,不能养成习惯。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不良习惯只要及早发现,及时纠正,还是可以亡羊补牢的。
4、做好家园联系,共同配合。
家长要加强和幼儿园的联系沟通,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思想、行为和表现,同时了解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及与幼儿园共同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方法,使家园双方取得共识,从而相互配合同步教育,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幼儿在家看电视要定时,早睡早起,家长要和老师一起商讨教育措施,共同引导督促,强化正确行为,抑制错误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1.实践训练
习惯、习惯,习了才会惯。同一个动作,同一件事情,只有做,而且要反复做,才能养成习惯。法国作家大仲马说:“每一个重复的动作都有养成习惯的可能;重复的次数越多,动作也就越成熟。”毫无疑问,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来于反复做,即反复实践。如果我们在思想上重视了,而在行动上却没有耐心,那么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人们知道:知识是基础,行为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会言行不一,许多孩子嘴上说得头头是道,行动上却难以做到,“知”、“行”严重脱节。为此,父母必须加强对孩子行为的训练,创设孩子反复实践的机会,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交往、游乐、劳动等活动中,进行学习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为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练习,反复强化,直至最后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养成一种自然的习惯。2.环境熏陶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润物细无声”。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教师努力创造和保持喜爱学习、乐于学习的氛围,将会使孩子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萌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孩子也一定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3.榜样作用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说教。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儿歌、歌曲等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会深深打动孩子,这些艺术形象所塑造的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爱模仿。他们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应该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具有传统美德的故事;念一些有助于陶冶孩子情操的诗歌、儿歌;唱一些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歌曲。同样,幼儿又是好奇、好模仿的,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而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为什么呢?家庭、教养机构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教师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之一,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4.坚持不懈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这需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要求孩子坚持这样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教师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严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孩子上情感失控,并找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而不畏缩,这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必定一事无成。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只有持之以恒地要求、训练,下决心,甚至要下狠心,才能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优秀孩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不懈是取得成效的有利保证。5.要求一致习惯的“惯”字,有“一以贯之”的意思 就是说,要求和标准不能走样。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教育上的配合一致。意味着相同“信息”重复输入孩子的大脑,易于形成神经联系,促使习惯形成。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逐渐养成钻空心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扰,容易形成孩子的两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