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指南发言 2(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7:3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指南发言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指南发言 2》。

第一篇:课程指南发言 2

课程指南解读专题

《课程指南》中指出: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成主要方式。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应加强“预设”与“生成”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我们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更多的是教师预设的活动。对幼儿生成的活动则觉得很难以把握。通过《课程指南》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它们都共同指向教育目标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预设”和“生成”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

因此,我们除了要把握好预设的活动,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要仔细地观察、分析幼儿,即时捕捉孩子们中间的热点问题,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寻常时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纲要》精神:“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才真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发现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满足孩子们探索的需要,提升生成活动的质量,使教师和幼儿都成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本学期初开展的《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新学期刚刚来到,好多孩子都带来了糖果、新年礼物和红红的中国结,由此我们向孩子抛出了许多问题: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好玩的?哪里来的?小朋友们各有说法,有的说:去阿姨家做客,阿姨送的;有的说:新年里爷爷奶奶给买的;有的说: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送的„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新年的话题,我们又追加了问题:新年又可以叫什么节?外国人过春节吗?中国还有哪些节日?根据孩子们活动的热点所在,我们安排了收集、谈话、亲子制作展示、美术设计等一系列的活动,让课程追随儿童的发展。

课改,带给我们很多新理念,提供我们诸多新思路,同样也促使我们进行新的思考,在解读、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将贯彻《纲要》精神,遵循《解读》的原则更好地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

第二篇:思想修养课程论文及课堂主题发言题目指南(本站推荐)

思想修养课程论文及课堂主题发言题目指南

一、课堂主题发言选题

专题一

 90后大学生理想的调查研究

 90后大学生信仰的调查研究

 90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认知的调查研究

 90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知的调查研究 专题二

 爱国的理由

 理性爱国调查研究

 国民劣根性研究

 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态度调查研究

专题三

 90后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

 90后大学生人生目的调查研究

 90后大学生人生态度调查研究

 90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查研究

专题四

 大学生作弊现象的道德与法律思考

 90后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调查研究

 从食品安全问题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从药家鑫案看道德底线教育

 “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思考

专题五

 爱是什么?

 90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 当代中国婚外恋、“二奶”现象之我见。

 同性恋与同性婚姻之我见。

二、期末论文选题:

1.校园廉洁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问题研究

3.大学生与成才——谈“知足常乐”与“心存高远”

4.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研究

5.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多元化问题

6.结合家乡实际谈谈你眼中的城市农民工问题

7.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问题研究

8.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调查与分析

9.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调适问题研究

10.大学生理财观念调查与分析

11.大学新生立志的调查与分析

12.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13.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

14.大学新生不适应新人际环境的典型案例分析

15.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16.大学生校园中恋爱现象及婚恋观的调查与分析

17.通过个案分析大学生交往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18.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9.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20.到你所在的或者你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村、社区企业、单位,做一次社会

公德状况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社会公德建设方面的建议。

21.关于教育公平问题

22.传统女性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3.对媒体报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

24.关于博客与网络视频应用的话题

25.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

26.犯罪低龄化现象研究

27.伦理电影(以通天塔、大逃杀、盛夏光年、蓝色大门等伦理电影为例)中的社会问题调查研究

28.中日动漫对学生影响的调查

29.关于宅文化的调查;

30.广告与道德问题;

31.关于火车站黄牛问题的调查;

32.“反社会”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33.大学生信仰的调查报告

34.大学生幸福感程度的调查报告

35.中国司法腐败的调查

36.从《百家讲坛》到大学讲座——关于文化传播途径的调查研究

37.“文化热”的流行原因与思考

38.中美价值观差异的调查报告

39.关于国人文化自信的调查研究;

40.爱情、亲情、友情与感恩

41.中外国民性之比较研究

42.国民劣根性的话题

43.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44.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45.从海外华人反藏独看爱国

46.青少年在不同抚养背景下性格与行为习惯差异之比较研究

47.大学生恋爱话题

48.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49.大学生理想信念

50.大学生消费与理财问题

51.大学生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调查

52.个性与人品的调查研究

53.师生关系的调查报告

54.校园同性恋现象的调查研究

55.大学生环保意识与行动落实;

56.大学生眼中的“艳照门”;

57.大学生减肥问题调查;

58.北工商学生对家族关系了解情况和对家族礼仪认知情况的调查;

59.大学生买房意向的调查;

60.大学生作弊现象的道德与法律思考;

61.关于大学生入党态度的调查;

62.大学生网络应用行为的调查

6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调查;

64.北工商强势与弱势专业的调查;

65.大学生“考证热“的心理调查;

66.北京生源大学生“恋京情结“的调查分析;(大城市梦、¡°蚁族¡±)

67.北京智障群体生活状况的调查;

68.大学生对慈善事业的认知与慈善实践状况的调查;

69.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状况的调查;

70.当代大学生接受性教育现状的调查;

71.关于大学生炒股状况调查;

72.关于户籍问题的调查;

73.基层官员腐败情况的调查;

74.高中学习状态对大学生活影响的调查;

75.男护士现状的调查;

76.校园周边商贩与学生关系的调查报告

77.关于变性人的伦理思考

78.关于安乐死的研究

79.对死刑制度的思考

80.新生儿安乐死问题

81.换脸的伦理思考

82.关于动物的权利探讨

83.现代社会性别交叉现象(中性趋势、同性恋、变性人)研究

84.舍己救人引发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85.医患关系的状况调查与思考

86.“流浪猫“状况调查及其对策

87.堕胎中的伦理道德研究

88.如何保护人的基因隐私权?

89.为什么器官不能商品化的自由买卖?

90.对未婚妈妈的态度调查报告

91.矿难事故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92.网络伦理中的三个“P“问题调查研究(Privacy, Piracy, Pornography)

三、论文写作要求:

在题目指南中确定选题,字数在2500字左右,一律采取脚注方式,后面附参考文献。

(一)附注:论文参考体例

(二)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5.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6.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³页。”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

引某某书(文)”。

7.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³页以下。”

8.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³版”、“修订版”等。

9.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

³³³³年印行”。

(三)注释例

93.著作类:[1]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56

页。

1.[2]史际春主编:《公司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126页。

(二)论文类:

(三)[1]王卫国:“论重整制度”,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1期。

(四)文集类:[1]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

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41-245页。

(五)译作类:[1][美]乔恩²R²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

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83页。

(六)报纸类:[1]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

月2日。

(七)古籍类:[1]《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

a)[2] [清]沈家本:《沈寄移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八)辞书类:[1]《财经大辞典》(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年,第28页。

(九)网络类: [1]王生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仲裁法”,载

http:// /CD 14/CD 14 5.htm,2005-8-12.(十)港台类:﹝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第45页。

(十一)外文类:从该文种注释习惯。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尽

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

第三篇: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教育部《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讨论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和学校将拥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是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丁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它们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课程价值,承担不同的任务,履行不同的责任。为了帮助学校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特制订《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本(指南》涵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管理。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目标

1.学校课程管理是学校及其相关人员行使课程权力并履行责任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在学校一级的重要保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它的具体目标是:

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

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

2.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每一所学校都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的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3.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权利的一次再分配。通过改革,学校拥有了一部分课程权利,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所以,学校及其相关人员要形成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明确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相应角色,履行所承担的课程职责,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4.在学校课程的管理中,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课时,不能随意提高国家/地方规定的课程标准,也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这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的价值,5.为了确保课程的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管理需要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管理机制。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形成相应的实施方案,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时,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形成课程开发方案,并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学校反馈审议意见。

6.学校必须立足于本校的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合理配置设施资源,充分发挥利用和拓展校外的课程资源。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注意发挥家长与社区资源的作用,积极开展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三、课程计划管理

7.《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是学校依据相关的课程文件和学校实际而制定的一学年内的课程实施计划,是国家课程计划在学校一级的具体化。制定实施方案必须严格依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文件,维护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的严肃性。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包括一学年各年级的课程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施要求与评价建议等内容。《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必须在每年的9月1日前(新学年开始前)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实施方案,切实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与课程方案的一致性,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控制课时总量,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指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计划。它的内容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设想;保障措施.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般在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实施。因此,该方案必须在第一学期的11月1日前递交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议。在其它年级试验的校本课程,即在新学年的第一学期试验的课程,必须在当年的5月1日前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递交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议。在学年第二学期试验的新增的校本课程,必须在11月1日前提出申请。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收到申请一个月内反馈审议的结果。没有通过审议的校本课程,不得在学校中实施。

四、教学管理

9.教学是国家/地方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建立教学管理网络是国家/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需要建立学校、各处(室)和教研组(年级组)三级管理网络。

各级管理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实施对课程的管理。10.学校要加强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管理,要把管理的重心从教案管理转移到课堂教学管理上来,制定校内作业管理与考试管理制度。备课要实行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化的备课模式来统一要求教师。对优秀教师应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自主设计空间,并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对新教师和其他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指导或规范的管理.

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引导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机会,尊重学生的见解,重视学生的经验,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要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引导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经常举行课堂教学观摩及说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为教师创设交流经验的机会。

作业管理要立足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重复劳动。各学段都要严格控制作业量,原则上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提倡引导学生完成一些感兴趣的探究性作业.学校应根据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规范教师作业检查的行为,并创导多样化的、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学习辅导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不能进行集体补课,严格控制在校学习时间.

考核要着眼于改进教师的教学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反对把获取分数作为教与学的目的。考核方式要多样化,可采用闭卷、开卷等书面方式,也可采取口试、操作、表演、展示等方式。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侧重能力与素质的立意,注重选择现实生活的材料,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的成绩评定一般采用等级制,不得根据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五、教材管理

11.根据国家教材多样化的政策,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专家指导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社会公布的中小学教材目录,选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科书(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严禁选用未经审定(查)的教科书。

教科书的内容具有严肃性,在教学过程中原则上不得随意删减和更改。因实验研究的需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坚持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专家的意见,对那些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教师教学时,要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科书,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的空间。启发学生质疑、探究,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具体活动中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及校本课程领域可以选用教师指导用书,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原则上不为学生提供教科书。12.教辅用书是中小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科书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其合理使用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每学期初,学校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教辅用书的目录以及教师的建议,供学生选购使用。严禁向学生摊派教辅用书。·

一般情况下,每门学科课程学生只需要一本教辅用书。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教辅用书,不能把教辅用书当作习题集,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音像制品和电子书刊等也是教辅用书的重要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3.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数室、各类教学设施及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努力构建学校实践性的教材体系。

六、校本课程开发

14.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特别是由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教师组成的开发小组。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能由专家编教材,由教师教教材。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作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15.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的基础研究。主要涉及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作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应向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16.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课程选用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是教师从课程资源中选择比较适合的课程;课程改编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或自身的现实条件,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课程新编是指教师根据需要与可能而开发的全新的课程。

17,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到的文件撰写格式和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是学校在校本课程方面的一般性的规定,用来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是已经通过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的各门课程名称及其简介,简介以200字为宜。

《课程纲要》是教师自己任教的课程的一种设计。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七、课程评价管理

18.学校要根据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确立评价准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应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监督。

学校应定期评价(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提出改进建议,为制定新学年的课程实施方案服务;学校应定期组织教研组评价教学进度计划,并对照实施情况调整与完善教学进度计划,为制定新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作好准备。学校要定期检查部分教师的救案,组织教师经常交流自己的教案,并能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建议。

学校要发挥评价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讦定教师教学业绩的体系。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学校要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要建立一种全面衡量学生素质的报告单制中拥有的权利不同,因而其责任也不同。校长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决定者和责任人。校长在课程管理中的任务是坚持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严肃性,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过程,发布学校课程质量的信息。教导处成员承担学校课程管理的常规工作。教师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主要力量,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的学习质量评定具有专业自主权;同时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学生有权选择学校课程中的选修课,有权对学校课程做出自己的评价,有权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学生也应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程任务。学生家长及有关的杜区人员对学校课程应有知情权,评价权和建议权;井有责任为学校提供各种资源上的支持。20.学校课程管理需要有一定的组织保障。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构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参与。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制定有关的开发与管理条例,检查与督导《学校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学校课程管理的最后决定由委员会集体审议做出。审议通过的各项决定由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具体执行.

学校校务委员会由党政工领导人员组成,是学校课程的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确本校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上级颁布的课程计划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同时,协调校内各处(室)以及年级组与教研组的各项工作.教导处(教学处或教务处)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专门的行政机构。主要职责是计划、执行、检查、评估全校各门课程及各教研组的课程教学工作.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落实各项课程管理措施.

教研组或年级组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好学年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确保完成学校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课程管理提供依据:联系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以促进课程合力的形成。

21.学校课程管理,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都要有必需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要加强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要设立课程管理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课程实施与开发、教师教育、设备配置与对外交流等方面。22.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程审议制度、教学管理条例、校内课程评价制度、教师教育制度、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等.学校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四篇:课程改革社会实践指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改革社会实践指南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配合2005年教育部关于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社科部以我院重点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代表,初步实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改革。具体计划如下:

一、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长点、生命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原则。任何科学理论都源于实践,同时又都负有指导实践的任务。政治理论教学更是如此。它不仅要受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维方式以及认识能力的制约,更会受到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有关的社会实际及其在思想上的影响,有理有据的分析,帮助学生明辨真伪、分清是非,解决思想上的疑惑,并逐步教给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才能真正取信于学生,学生也才能接受和掌握所学的原理概念,提高思想觉悟,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变成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行动的指南。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必须确立基本原则,主要有:

第一、针对性原则。

一方面,实践教学要针对理论教学内容来扩充。社会实践的内容应该是理论教学活动的延伸,补充和完善。通过实践性环节充实教学内容,补充教学素材。

另一方面,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当代大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层次,而且思想活跃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心理特点不稳定,思想意识极易受到改革大潮的冲击,社会机制转型中观念更新的影响。他们的感情和思想观念丰富多彩,但缺乏稳定性,自发性、朴素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尤为突出。为此,实践教学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

第二、实效性原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实效性。开展社会实践必须使学生真正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提供了重要途径和丰富的感性的第一材料,真 1

正让理论教学入眼、入耳、入脑。

二、社会实践的方式

社会实践方式是否合适有效,直接关系到社会实践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要在社会实践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探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根据学校教学规律、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教学内容、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等要求来选择社会实践方式。可以考虑采用三类不同的社会实践方式。

(1)固定实践基地“小分队”式实践方式

固定实践基地的开拓是课程社会实践发挥长效作用的保障。我们可以根据学院具体情况,积极参加团委和各个学院组织开发的、较为成熟的社会实践基地的活动,如外青夜校、曹路镇政府、居委会的挂职锻炼等,也可以主动地积极联系社会,有目的有选择的建立本课程改革的实践基地,与实践基地单位签订相应的协议,使实践基地做到制度化、长期化、产业化。学生在社会实践期间,可以直接通过看、听、行去体验和感受现实,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对比。比如:参观、访问、社会劳动、科技服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举办展览等,都是比较好的形式,由此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从而坚定信念。

(2)“上班式”实践方式

“上班式”实践方式主要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以锻炼能力为目的,由学生自己联系实践单位,即与流动实践挂钩,以分散式为主,让学生各自到联系单位进行定期的“上班式”实践。“上班式”实践方式既要遵循实践单位的工作要求,又要学生根据实践目的与要求进行相关的实践和思考。

(3)“调研式”实践方式

“调研式”实践方式主要是学生根据社会实践的计划要求,确立调查研究课题,有目的联系相关单位,以小组为单位,有重点有目的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去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的形势,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通过这些方式进行社会实践,可以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基本原理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社会实践的内容及组织安排

每个小组的社会实践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并以此统摄整个活动的过程。主题的选择一般应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找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在明确主题的前提下,撰写实践大纲,充分做好社会实践前的准备工作,以

避免社会实践陷入盲目性或流于形式。在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组织工作方面也应有明确、具体的部署,引导社会实践有序展开。

1、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

社会实践主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可操作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方方面面的理论成果和发展中的问题,因此社会实践主题可以围绕几大板块展开:

第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因此,在实践中学习、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认识的升华。其内容又可以划分为多方面,如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调查的主题、方向可以包括市场经济体系的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零售商业市场等,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调查合资、外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发展、甚至大学生创业等主题。此外,诸如思考国有企业转制是否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股份制公司为什么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中小企业如何转制等现实问题都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教学中必然涉及,又是当前改革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亲自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种种变化,根据所见所闻和已有的理论知识,自己去更好地理解体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和作用。

第二,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认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有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在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在我们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为什么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基层有哪些最新动态?中国是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力和民主的?带着对这些理论问题的学习思考,可以围绕改革开放形势下基层农村党组织的建设、社区基层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特色、人大代表的选举问题、基层干部选举问题等展开调查研究。

第三,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

式及相互关系都出现了复杂的变化,我们既要摆脱陈腐观念或习俗的束缚,又要防止行行色色腐朽颓废思想的侵蚀。因此,提高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对于推进课程的实效性是重要的环节。学生可以围绕社区文化建设特点、趋势进行调研;乡村健康文化的发展和意义;城市高雅艺术享受问题;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扬弃问题;饮食文化;婚嫁等社会习俗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等等问题展开调研、思考。

第四,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也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关注有关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发展的思考。围绕这一主题的可实践并思考的角度有: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环境问题调查、环保宣传、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收入问题、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建立等。

2、时间安排

本课程教学周17周,第1-11周正常教学(以专题教学的形式完成正常教学计划)。与此同时,教师完成实践前指导工作,下列安排时间仅供参考:

第1——4周确立小组名单;

第5——6周确定实践基地意向,小组间完成调整;

第7——8周确定实践大纲;

第9——10周完成实践大纲交流工作。

第12-15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社会实践,正常课堂教学停止,而集中于星期四下午进行社会实践,第16周恢复正常教学周,进行实践教学总结交流,第17周期末考试。

3、学生组织工作

(1)、组织方式:以5人左右为一小组为宜。

(2)、实践组织要求与安排:

第一阶段为1-11周,其中在第4周确定小组名单,第7周左右学生开始填写社会实践报告书中有关内容,即实践方向和内容、实践提纲,包括主题、方式、问题等;第11周完成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为12-15周,参加具体的社会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其中第14周召开小组长情况碰头会,教师定期了解情况。

第三阶段16周3课时进行实践交流,17周考试。

4、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以固定基地和流动基地相结合、本地基地与外地基地相结合。固定基地可以通过团委和其他系部已经开展的社会实践基地,如爱心小学、外青夜校等,也可以就近联系阳光苑居委会或其他相关企业。流动基地可以由同学自行联系自己居家附近的居委会、企业或其他方式。本地基地指上海其他地区,外地基地指走出上海如张家港、华西村、温州、义乌等地。

四、社会实践的考核

考核评价是检验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基本手段。认真公正的考核评价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从而改进课程的社会实践,有的放矢地改进理论教学。同时,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也能促使学生重视社会实践,杜绝弄虚作假。因此,教师要应认真批阅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书和研究论文,根据小组成员不同业绩给出成绩。

社会实践考核内容应该包括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从提纲的草拟到采访调查的具体经过、到最后实践报告的完成等。因此,考核时必须提交填写完整的社会实践报告书,它包括小组参加人名单(写明每个人的具体分工)、实践主题、提纲、访问记录、总结报告等。

第五篇:动画剧作课程指南

《动画剧作》课程指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正确掌握剧本的基本形式和有关概念,了解剧本在动画创作流程中的作用,学会从剧作的角度对影片进行分析和把握,并最终能够独立进行剧本的构思和创作。

[教学内容]:

一、基础理论部分:

1、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创作理论,强调动画剧本区别于一般影视剧本的特点。

2、动画的创作特性:艺术幻想与动画剧本创作的关系;如何在幻想的世界建立新的逻辑;如何扩展幻想的定义。

二、动画剧本的创作规律和技巧

1、动画剧本的格式

2、动画剧本的主题;

3、动画剧本的人物塑造;

4、动画故事的构思;

5、动画剧本的特有的叙述方式(结构);

6、剧本的改编;

三、不同的动画影片类型讲授动画剧本的创作

1、影院动画剧本创作;

2、电视动画片剧本创作;

3、动画艺术短片创作。

[作业与要求]:

1、改编练习:把小说片断改编为短片剧本。要求了解和掌握剧本形式及内容的特征;

2、人物塑造练习:利用人物动作与语言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要求了解和掌握利用动作行为和台词塑造人物的作用,充分体现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内心刻画、人物关系发展、对情节的推动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剧本完整。

3、故事构思练习:用原始素材,加入自己的创意和视角,改编为具有原创性的题材。要求了解素材与题材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如何利用素材,发挥原创性。标准:作品选择的素材独特,对素材内涵挖掘有独特视角、故事构思独特、精巧、结构完整。(素材选择、视角选择、故事构思、结构故事四方面标准)。

4、动画短片剧本:要求作业在剧本格式、人物塑造、结构故事、主题表达、表现动画剧本特性五个方面达到要求。标准:剧本格式标准;人物塑造个性鲜明、独特;人物刻画深入;故事构思精巧,结构完整;细节丰富;主题有独特见解,有一定的深度;剧本讲述方式能充分体现动画剧本的特性。

下载课程指南发言 2(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指南发言 2(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试行稿(2004.7. 23 ) 目 录 一、课程理念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 2.结构要点说明 四、课程内容 1.生活活动 2.运动......

    幼儿园课程指南心得

    幼儿园课程指南心得 阅读幼儿园课程指南我深有体会,体会如下: 1.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要确立以幼儿发展......

    入学指南课程实施细则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课程实施细则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实验学校初中部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为切实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现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特制定我校校......

    SAT阅读课程指南

    这篇有关SAT阅读课程的指南会告诉你如何有效地阅读小说, 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 阅读小说的重要意义 2. 如何选择和购买小说 3. 阅读小说的注意要点1. 阅读小说的重要意......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指南.[合集]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指南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周讲课时数:34 学分数:2 课程简介: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以及建造......

    计算机专业指南课程

    个人专业学习计划 10秋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 朱富之 我参加工作时,早就听说有关电大学校的学风严谨,学生所学专业知识 强,带课老师态度认真负责,所以今年也报考了电大,所学专业是......

    思想修养课程论文及课堂主题发言题目指南(合集5篇)

    思想修养课程论文及课堂主题发言题目指南1.校园廉洁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问题研究 3.大学生与成才——谈“知足常乐”与“心存高远” 4.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