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试题分析
22题分析
21题是一道方程型应用题。每年中考题目中,应用题是必考题。本题是利润问题,涉及利润、售价、进价、八折等生活知识,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本题考查了学生文字理解能力,列方程、解方程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书写能力。
本题共7分,第一个问题5分,第二个问题2分。考生的平均分为2.2分,有13404名考生得分,占总人数的53.5%;其中得1分有3455人,占总人数的13.8%;得2分共有143人,占总人数的0.6%;得3分共有957人,占总人数的3.8%;得4分共有142人,占总人数的0.6%;得5分共有735人,占总人数的2.9%;得6分共有415人,占总人数的1.7%;得7分共有5784人,占总人数的23.1%。小部分考生完成比较好。严格按照应用题过程书写,解答准确无误。但大部分靠考生有差错。主要有:
1、没有设数或者设数没有带单位;
2、列错方程:①八折看作8%,②错用利润率=利润=售价-进价,③错把9%写为90%;
3、进价进价
解错方程;
4、漏掉答数;
5、计算利润时把1635看作进价;
6、书写不规范。
应用题是中考必考,在以后教学中一定加以重视。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以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
一、树立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信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对应用题都有惧怕的心理,怕难、怕繁。教师对此应有针对性,提高学生承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解题信心。
二、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题,类型性比较强。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小结归纳,让学生对类型题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灵活。
三、加强解应用题的步骤教学。应用题步骤:
1、审清题意;
2、设未知数;
3、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答数。教师教学中严格按照解题过程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并要求学生按照步骤书写过程,提高书写过程的能力。
四、加强方程(组)解法的教学。方程(组)的解法是初中数学重中之重,是方程(组)模型的根本。
第二篇:2017安徽英语中考试题分析
2017安徽英语中考试题分析
通过对全卷的综合分析,今年中考英语试题特点如下:试题内容贴近教材里的目标话题,既考查已学语言目标,又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试题关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评价的多元性;试卷考查的内容很全面,体现任务型语言评价的理念。单项选择:
2017年安徽中考单项填空的设题量与2016年安徽中考设题量相同,为15题。设题灵活,情景性强,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今年和往年一样的考点有:情景交际2题(31、45)、代词、连词、介词、情态动词、时态、语态、动词词组、词义辨析(包括名词
31、动词
37、形容词40、副词43),另外35题考查到形容词比较级、41题考查宾语从句连接词,其中33题涉及丝绸之路、43涉及旅游景点、44涉及城市文化。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这道题设置的灵感来源于二十世纪德国流行的“格式塔”心理学,讲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一直认为做完形,即“玩”心理学的过程,下面带大家看看今年的中考英语是如何“玩”心理学的。
完形填空第一篇考查的题材是个人轶事,这类题材试题的答题关键在于三点:
1,背景,包括人物背景和环境背景,比如第46题和48题,文章首句给出了“父亲早逝”这一背景,那接下来我们做题的心情就必须是“沉重”的,脑海里浮现的也必定是个贫困的家庭,由这背景出发,这两题也是“迎刃而解”;
2,情节,人物传记的题材里常有具体事例描述,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于细节以及逻辑的把握能力,出题的点包括常识,比如第49题、50题以及51题,逻辑语气,比如第53题;3,感情升华,这几乎是所有传记类文章的公式化结尾,以考语法的形式在考情商,比如第54题和55题,需要考生基于文章内容进行情感上的总结,一点小套路就是升华的都是正能量。
完形填空第二篇考查的题材是时下热门话题“共享单车”,答题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瞻前顾后,比如第61题,后文提到80,90这样的年龄段,而且给出了“60”多岁这样的群体进行对比,我们很容易就能断定前面提到的是年轻人群体;2,常识大于语法,比如第57题,58题和65题,答案都来源于生活常识,语法的考查性质很淡;3,语法为逻辑服务,比如第63题,看似考查动词短语,实则考查前后逻辑,前面提到“共享单车”在深圳的受欢迎程度,后面紧接着提到上海,并且语气上没有明显的转折,那可以推断出作者想表达的必定也是“单车”在上海的“盛况”。综上所述,完型部分的答题建议如下:
1,熟悉常考题材,了解分析每种题材的答题关键点;2,语法知识要扎实,英语毕竟是门语言课,再灵活的题目都是基于语法这个点;3,留心观察生活,了解常识性知识和热门话题;4,阅读英文文章,熟悉英文的写作思路和架构方式,把握文章语气、情绪等写作要素;5,适量练习,贵在总结,出题的模式没有那么复杂,“门道”得清。补全对话:
围绕“中秋节”这个话题展开,考生较为熟悉内容,难度较小,第66题、67题以及68题由答语都可以轻松选出答案,第69题和70题是正常的交际问答语,也比较容易。A选项明显不符合语境,唯一的干扰项E项也能根据内容排除掉。阅读理解:
2017年阅读理解题和去年一样,分两大块:ABCD篇四选一和E篇任务型读写,共有5篇短文。难易度中等,大部分考察细节理解题和文章大意理解题,理解题居多,重在考察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A篇为说明文,前两段讲茶在英国的传播,第三段讲茶的种植和采摘等常识。从考查的题型来看,第71、72、73题均为事实细节题,并且从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难度较小,出错率较低,第74题为主观题,要求判断文章内容的类型,需要运用常识和平时对于同类题做题的经验来答题,难度适中。
B篇为诗歌赏析,其中第75、77、78题为主观题,围绕特定诗篇进行赏析,难度适中,做题关键是分析原文内容,比如第75题,诗中不断提到“my little one”、“my sunshine”以及“go to sleep”等词句,据此可以判断出对象是小“baby”,第77题,诗中提到“wash clothes”、“clean dishes”等,说明“I”是有用的。C篇主要内容是罗列使用手机时需要主要的细节点,考生对于内容比较熟悉,难度不大,第79题通过段落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目的在于提建议;第80题为猜测词义题,根据后文内容能较为轻松的断定答案为C;第82题考查的题型较难,好在题目简单,由常识即可作答。
D篇本篇阅读为人物传记类记叙文阅读,讲述的是主人公Kaittlin Riffle实现结束贫困梦想的故事。
83.84.85均为细节题,答案分布在第一段的,第四段和第五段。难度较低。
86题为推断题根据”the headmaster’s words”定位到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得出答案A,本题难度中等。
87题为主旨题,要求选出最佳标题。根据文章第一段第一句可得出答案D,本题难度中等。
E篇为记叙文。通过介绍系在井边的两个水桶,以不同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工作,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积极乐观对待问题。88题为细节题。通过题干关键词tie to可直接将答案定位到第一段第二句。本题难度较小。
89题为细节题。题干关键词:near the well,可将答案直接定位到第三段第三句。本题难度中等。90题为主旨题。需要学生综合理解全文,并根据最后一段表述可得出答案“If you want to be happy,look at the bright side”本题难度中等。
总体来说,2017中考英语阅读难度不大,多以简单题和中等题为主。通过细节题主旨题和推断题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细节判断能力和主旨的理解能力。单词拼写:
今年单词拼写题考察的5个单词都是考纲中明确要求掌握的基本词汇,与去年相比,考查的五个单词难度大大降低,以考实词为主,且避免长、难、生,如91题wise,92题shape,95题touch,少有词性变化,学生得分率较高;只有93题kicking,需要注意动词ing形式,除此之外94题bank还考察了学生对一个单词的多个意思的考察,学生得分率较低。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试题设计较往年相比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话题,让学生邀请美国朋友来学校参加“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该题要点设计比较简单,让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有话可说,有句可写;既考查学生写作能力,也考查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是近几年书面表达话题以咨询建议和介绍类为主,观点看法偶尔涉及。很多学生考前比较少的接触到此类邀请函作文。所以总的来说2017年书面表达难度适中,但灵活性增加。2018中考英语备考建议:
1、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先亲自动手,对两年来教材中所要求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先做一个系统的归纳,如时态、词类、简单句的结构以及一些常见的或重要的句型。在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切忌把语言现象作为孤立的语言来总结,必须把他们放在语境和上下文中来体会和总结。
2、在自己总结之后,对所学的语言知识有了一个自觉的回顾,在得到系统、全面、正确的知识的同时,看看有那些是理解不当或是学过但已经遗忘的知识。
3、可以结合语法书,选做一些适合的语法练习,以加深和巩固语言知识。
4、适当而科学的语法练习是必要的,但是千万不能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为了学词汇而学词汇,忽略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更好地组织思想,更好地交流思想。
第三篇: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范文模版)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本套题是一套重学生“双基”的题,前面的积累与应用重基础知识,后面的阅读是“双基”兼顾,而作文题却重在学生语言叙写的基本能力。这套中考语文命题严格,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素养立意“稳中求新”的原则,既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加强考查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体现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做到“试题科学简约、难易程度适中"为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1.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与往年的考查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是考查学生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第1题,是读音的考查,第2题考查错别字的辨别;第3题是对词语运用的考查;第4题为修改病句,既有对语法知识的考查,又有对语言运用的考查,在某种意义上又考查了学生的语感。第5题为的语序题,很好的考察了学生的语感,第6题紧扣书本,考察了学生书本知识的积累。
2.阅读部分:阅读部分含2个文段,共8个小题。(1)议论文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是选自9年级教材上的课文,学生非常熟悉。对于议论文,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相关的文体知识,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论据的类型,论证的方法等,基于此本试卷立足基本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说明文阅读。共4个小题。设计的3个题目重在考察学生对阅读信息的提取能力、文意的把握和理解能力,第11,12题。需要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恰当地组织语言对题目进行解答,有利于考查学生细心阅读、正确理解筛选.3.写作部分: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材料贴近学生实际,激活创作灵感,给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空间。巧妙的提示和明确的要求更增强了作文命题的科学性,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走进生活,追求真美。
第四篇:2017中考作文试题评价及分析
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试题特点及评析
一、试题特点及评析
试题特点及评析:
命题作文:命题贴近生活,使考生人人有话说,不易跑题,但也能考查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适应能力。“过节”这个命题作文能够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生活,易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关注人文精神,人文情怀。
材料作文:所选材料可以多角度立意,给考生以自由的选择空间。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学生的精神生命,体现精神力量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本次作文全面、恰当、合理地考虑到了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也有作用。角度多样,充满正能量。
本次考试作文类型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二选一,其中命题作文是以“过节”为题,而材料作文选取了李瑛的现代诗《春天的故事》一节,两则作文比较而言,材料一适合选用以记叙为主夹叙夹议的记叙文。材料二适合议论文写作,可选范围较大。题型为材料命题二选一,文体不限。考查形式相对灵活,能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命题难易较适中,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但前面现代文阅读与后面作文关联较多,较易引起学生的抄袭。
二、考生答题情况
大多数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指向,按要求行文,能够做到文题统一,文意统一,语言与思想统一。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审题,立意明确。命题作文中,语言特别流畅优美的较少,选择材料作文地学生比较擅长写议论文,一般都结构清晰,有一定积累,语言流畅,书写美观交易得分。但是同时也存在大量的问题,具体如下:
节日拼盘面面俱到,详略不当。对传统节日不了解错误百出。别字较严重,格式不规范,分段意识不够。材料陈旧,举例牵强,套作现象严重。审题不认真。语言不规范网络用语,平日语言充斥文章。
字迹不工整,卷面乱。偏重于记叙,缺少议论和抒情,语言套作,缺少真情实感等问题。同时有一部分学生不会独立创作,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如:抄袭试卷散文中的原文《蒲公英的约会》抄袭试卷中的《水浒传》选节,粗制滥造,胡言乱语等,大量套作现象。灵活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过节》写成记叙文,事件选择不典型,【吃饺子,年的故事,压岁钱】写的泛泛,无细节描写,如流水账般缺乏真情实感。大多数人没有抓住题眼“节”,没有写出“节”的象征含义,立意不深。写《过节》写两到三个节日——春节,端午,中秋,既无主线贯穿,又泛泛而写,哪个都没写详细,哪个都没突出。材料作文“爬山虎”套作痕迹明显,一笔不写材料内容,直接套入坚持勤奋执着等话题。议论文举例陈旧——“司马迁”“爱迪生”“贝多芬”“居里夫人”“屠呦呦”“史铁生”“刘伟”“夹叙夹议”文体不详。
大部分都能理解清楚“过节”的含义,领会出题人的意图,但不够深刻,一部分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对传统文化了解还不够对传统知识掌握不准。命题作文学生们写的还不错,能围绕中心很好地论证自己的观察,但训练过的痕迹过于明显,缺少自己独到的特点。
三、命题建议及教学思考
命题建议:
联系学生实际,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让我们能体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中的传承中发扬光大。注重语文修养,引导孩子多阅读。命题作文的解说增加了考生的理解难度,个别学生出现写作偏差,不如出的简洁一点。材料作文相对较好,如果不是节选单选一个材料更好。
因试卷中有散文题型,因此选取命题文章时,应注意和作文材料间的相似程度。部分考生会利用此漏洞进行抄袭、篡改、编造不能体现出考生认真写作的能力。应该关注现代文与作文间交叉点避免误导学生。,前面阅读题“蒲公英”与“爬山虎”接近,导致许多学生抄袭,应尽量使阅读作文无关联无法借用。作文试题应多关注社会问题或文化领域的问题。
教学思考:
对学生更应注重思想品德与情感的教育而非简单的写作技巧的传授。不要轻易放弃,失去自信。规范写作、文体、语言、别字等问题,重书写,重阅读,重语言训练,重思维训练。
注重传统文化等教育。教学中的日常写作活动还需要加强,很多学生缺少日常练笔的磨炼,审题及写作的能力低。注意日常教学中对正确书写汉字的要求,避免学生因试卷中的错别字过多而扣分。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真实情感。多启发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尝试有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记叙文教学应从怎样选材入手,重在描写训练上,学生不会生动得写一个事件,表达一种真情。议论文“框架”有,学生会写三个分论点,但在举例和例后的分析论证上却不会,分析较浅,大部分只在举例“叙”后,接一句中心论点。一定要让孩子们多读书,能增加孩子们的文学底蕴,能让孩子们言之有物。平时多关注生活,多引导孩子从生活中的现实,多思考多体现。加深仿写有必要,但不能太僵化语言华丽可学,但更应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
四、具体问题及文章密号一览: 1.题目为《过节》 抄现代文阅读《蒲公英》(81629714300、50815923471)抄名著阅读(4764602824)抄作文材料(16525002262)
2.①、《过节》写成记叙文,事件选择不典型,如流水账(52125055982),写过年的事,却并未突出其节目特征,无细节描写,缺真情实感。(11324992920、51024587633、50003625821、10015858408、85019030230)
②、写过年(中秋),事件剪裁“雷同”,讲“年”(嫦娥)的故事(全篇7724193812),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没有线索,中心不突出。(10015862408)
③、字乱。(459159208800、50815929471)
④、《过节》写3个以上的节目——春节、端午、中秋,没有串连成主线。(562245939751、72926304388)
※①、为什么不选取有“意义”的节目(一个),或纪念日来写?
②、为什么不深入思考“过节”中“节”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谈其寓意或精神象征?
3.①材料作文“爬山虎”,写“坚持”“执着”“勤奋努力”者较多,但套作痕迹明显。(21425003645、433979145、485501832)②写“坚持”,分论点论据顺序混乱,先写现代人(李阳),再写古代名人(郦道元),且事例陈旧“司马迁”“爱迪生”“屠哟哟”“史铁生”“宋濂”“居里夫人”“贝多芬”(72118400736、14413089300、50815930471)③议论文举例“叙”后无“议”,只一句议论做小结。(50815928471)
④文体不明。(8486349248)
⑤举例叙述与论点无关——不写与论点有关的行为动作,论据论点脱节。(14413069300)4.作文时间不足,未能完成。5.大量文字涂抹。
6.黑色笔且较粗,字迹不易辨认。7.字小,影响辨认。8.文不对题,不审题干。9.错字,病句多。
10、不会的字,拼音代替。11.信口开河,不知所云。12.画蛇添足。13.稍显偏激。
50分作文:459159198800、79420553213 49分作文:60921443101 93346737200:春节:关于“年”的故事传说。
端午节:人们为什么吃粽子。
清明节:人们烧纸、迷信。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普遍行为缺乏细节。120015483669:坚持为翼,振翅高翔(1200154884669)坚持信念,勇攀高峰 120015485669:字数仅500,对题目理解不准确。(审题)70324921857:结尾写无关作文内容,主旨的话。“我知道我写的就是个垃圾,求您给我点分吧。” 12005487669:《坚持创造辉煌》
材料:宋濂、女排、袁隆平、曹雪芹、邓稼先
多是堆砌的故事材料。
120015489669:书写规范。“了却君王天下事——李白”张冠李戴 42015544731:《春天》1.涂抹多处2.与春天稍有关联3.春天到了,但不是在写小狗 可见对材料的理解非常肤浅。
42015545731:罗列各种节目,或详或略,少细节,缺真性,少议论。42015547731:女排,袁隆平。《坚持铸就辉煌》
46915559115:《心怀坚持,乘风破浪》前面先有四句排比句,“物如此,人亦然”承接(77724323615:坚持点亮人生华彩)只要(自信,坚持,执着)就会成功(铸就辉煌)格式化,套路化,背作套作嫌疑。42015549731:各举一个纪念日、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语言、事例平平。
2904728991:《现代汉语词典》,题目审题不认真。
7436340763《人生为之与,坚持为之魂》 77724323615《坚持点亮人生华彩》
6100154905300:《人生如诗,执着为魂》多人题目如此
58692118400:“墙头草:我家门口有颗草,起名墙头草。天天都能看见,心想什么时候能不长草呢?看来时间到了,我是痴心妄想了。”答题或无时间,或不理解题目(但至少应拟个好题目吧?)7761513652:《与勤奋共舞》“为山者,起于一篑之土,方成千仞之交,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方成万丈之深” “逐步者,源于勤奋之心,以登人生巅峰”....7436338963:过节:1.年的传说2.鞭炮3.对联4.饺子5.礼物
缺少人的活动,人的性感,自己的感悟。36924264552:**是否,擦亮...之火,**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是火,擦亮..之灯,**是路,通向..之门。27922754711 满分 语言风格:文言,用词精准,功力深厚 19022867353:极端辱骂,污言秽语。
第五篇: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国飞中学语文教研组
按照题的顺序作出如下分析:
第1小题考了字形、字义和成语三个方面的综合知识,历年中考题第1小题通常考字形和字义,而此题的出题形式比往年更加新颖,知识点的综合程度也比往年高,但是题目的难度有所降低,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利有弊。
第2小题考的是词语辨析,是历年中考的常考题型,这就需要学生们平时多积累易用错和易混淆的词语,考试时方能百战不殆。另外,应对此题还可以用排除法,在平时的练习中应加强训练。
第3小题是语病题,考的语病知识点都是比较容易辨析的几种,题目难度有所降低。但题目形式较新颖,稍增加了本题的难度,所以,中考题型越来越趋向于形式多样化,内容综合化。
第4小题考的是名著阅读,也是历年中考的必考题型,这是一道较容易得分的题,因为复习的范围相对小,初中三年仅有10多篇名著,只要认真读和做题,失分的可能性不大。
第5小题考的是默写,默写是历年的必考题型,也是失分较高的一道题。因为背诵的范围很大,而且学生写错别字现象很普遍,应对的办法只有多背,多写,多练。
第6小题的综合性学习重点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题中考到了与“月”相关的中秋节,与“菊”相关的重阳节,以及如何赏析和写作对联,这些题目的设置都与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息息相关,可见从高考到中考都在重视对学生文化常识的熏陶。
活动一 第①小题选C.考查“月”这个意象在诗歌中的意义,古人写月经常与相思团圆挂钩,尤其中秋赏月更离不开“月”这个意象,所给4个选项中学生必须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才能找出正确选项。第②小题通过读诗,抓住“秋”“携壶”“菊花”“登临”这几个词就能看到所描写的节日是重阳佳节,学生如果广泛积累,不难写出和这个节日有关的两句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活动二 考到学生对对联的认识,在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时提到了短语的结构和词性,要求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语法知识,还要了解“声韵”如 “平仄”,要求学生从所给选项中找到不可以作对联的句子,B选项“满地春”与“多喜气”结构不同且词性不同,所以不能构成对偶,而且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而“气”是仄声。
今年古文考察对比阅读,整体较简单,考察学生的日常积累,主要是:重点词语解释、一词多义、句式、翻译、作者情感等。
第7小题。D试题类型:一词多义,考察范围:课内及课外能力,要求:根据课本知识解决课外问题,难度:简单
第8小题,.试题类型:一词多义,考题形式新颖,与历年考题形式相反,考察学生对重点实词的理解。难度:稍难
第9小题。D 试题类型:句式,例句:倒装句,做题方法:排除法,试题难度:简单
第10小题,.试题类型:翻译,考察形式:学生平时积累。(1)得分点:补出省略部分;正确理解实词“乃”、“无论”;语句通顺。(2)考察对互文的掌握。
(3)考察:补出省略部分;正确理解实词“容”.试题难度:较难
第11小题,.试题类型:人物形象,考察:学生对于作者的基本了解,以及结合作者所处的社会状况,另外具体结合文章内容答题。能力要求:学生平时积累对于人物形象概括的形容词。试题难度:较难
现代文阅读:每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是考生感觉良好但实际得分率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的部分。因此,在中考前的现代文阅读复习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①。要注重课本上的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②要养成先读懂文章再做题的习惯。③可养成边阅读边圈画的习惯。④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准确⑤答题时不必拘泥于一定按顺序完成每一道题目。
在今年的中考试题第一问中题目设置的比较简单,只要回到原文中认真阅读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究竟几岁考试读书。第二题是选择题,也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第三题提问内心的感受,其实考察的是对思想感情的把握,因为这个考点非常重要。教师在平时的备考及联系时一定经常训练,所以也很好得分。最后一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即可。
第22小题考察的是字的比喻义,根据下文即可得知“海”比喻胸怀
第23和24小题,很明显考察的是议论文的三要素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只要把握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就不难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25小题只要细心即可找到答案。
第26小题考察学生的识字情况,这些字有多音字,有易错字,在教学中基本都见过,用心的学生基本不会丢分。
第27小题,小作文。
与以往不同,这次的小作文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对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理解。而且有了具体的要求,必须用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不得曲解原诗,这就要求学生细心准确的完成。
第28题,大作文。
以《我们班的故事》为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避免了学生无从下笔的弊端,也省去了很多审题的繁复程序,学生易于下手写作。但是,今年的作文要求比往年要复杂些,一共出现了七条要求,不过这些要求并不难,只要在写作时细心就可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