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东心得体会
应急资源管理课程学习心得
首先,揣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应急资源管理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物为民之本”,今有为“民以食为天”。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应急资源管理的核心。
其次,应急资源管理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灾害前,灾害中,还是灾害后,应急资源管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应急资源管理是灾害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应急资源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灾害控制程度的好坏。因此,应急资源管理的有效程度和资源利用率,将直接影响到灾害控制进程及人员伤亡程度,事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全局。再者,当今国内外突发事件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应急资源管理课程,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应急资源管理课程,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最后,我想说,学院开设的应急资源管理课非常有必要。因为,应急资源管理是灾害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应急资源管理技能的重要途径,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突发事件形式,了解了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了我们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们在应急资源管理中的不足,进而增进我们对应急资源管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很感谢我们的揣老师,是他让我重新认识了应急资源管理这门课程,是他让我明白了应急管理中应急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是他让我学会了应急管理中的又一技能。
第二篇:李东研修感言
研修感言 李东
通过几天的远程培训学习,清楚的认识到。网络研修平台拉近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距离,巨大的网络力量掀起了教研的火热浪潮。研修平台传递着专家的悉心指导,回响着指导老师们殷切的话语,浸透着每一位老师学习的汗水,;闪耀着老师们思想的火花……它为我们带来的是充实,是成长,是动力。
首先, 在思想上树立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
通过观看优秀专家与教师的讲座视频,使我对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与决心。专家们的学科素养、专业水平和指导教师们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都是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其次,对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通过学习,我学到了许多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更新了教学理念。很多老师的一些好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都令我茅塞顿开。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另外,通过阅读一些优秀教师的优秀作业、优秀文章,认真比较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认真思考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使我在迷茫中及时觉醒,在修改中不断完善,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学习还没结束,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用心,吸取更多的知识精华,去教导我的学生。
第三篇:对照检查材料(李东泽)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材料
惠农区人民医院党支部委员、工会主席
李东泽
(2014年8月)
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安排和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已经进入自查自纠、整改落实阶段,按照方案本人分别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会、谈心活动向各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紧紧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经过归纳梳理重点在“四风”方面的问题共有8条,形成了个人对照检查材料。现将对照检查材料汇报如下: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自治区、市若干规定、转变作风基本情况
1976年我出生于石嘴山市郊区庙台乡通丰村四队,1997年参加工作,在惠农区人民医院已经工作了17年。2003年正值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危急关头,我与医院3位同事火线入党。既然选择做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抗击非典我总是第一个穿起隔离服,带上口罩,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工作多年来,我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中层干部,担任支部委员、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体检中心主任。我始终认为,这与党对我的培养是不可分开的,通过平时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刻苦学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
(一)形式主义方面
1、存在学习不主动,劲头不足的问题。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认识不到位,表现在没有系统的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把握理论精髓,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工作中去。尤其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知识学习方面,还是满足于过去已经掌握的党风廉政建设知识,对新知识、新观点、新见解学习不够。因此造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在一些老大难问题上的方法手段不多。比如拿起书本就犯困,不愿利用工作之余时间静下心来读读书,客观上强调工作忙、事务多,缺乏持之以恒学习政治理论的精神。
2、存在工作不够扎实,不主动的问题。一是工作中有时表现在过于自信,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虚心请教,不注意细节,导致工作中存在一些偏差。工作中缺乏预见性、超前性,应付突发情况比较弱。比如遇到实际问题,不能主动与领导请教沟通,让领导把关,造成工作出现偏差,多做无用功,不能顺利开展工作。二是欠缺创新意识,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部就班领导吩咐什么就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
(二)官僚主义方面
1、存在避重就轻的想法的问题。工作中缺乏勇于担当的精神,能往外推的工作尽量往外推,能推卸的责任尽量往外推。致使工作中留有死角,小问题造成大影响。如在工作中有靠副手思想,不积极主动承担工作。
和不愿过艰苦生活的想法,对社会上一些安逸享乐的现象有时比较羡慕。
2、存在滋生攀比待遇思想的问题。面对身边很多同志、朋友的升迁、晋职比较羡慕,看到有些同学、同事的优越条件存有嫉妒,存有心理不平衡的问题,心存享乐主义的倾向。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一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缺乏对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这是政治理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二是理论与实践隔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对政治理论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深入学习,不能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不具备用邓小平理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造世界不够自觉主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自于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增强党性锻炼。这些年来,口头上也讲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但实际上存在着重前者轻后者,以事务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使自己的党性修养减弱了,对自己要求放松了,考虑个人的荣辱进退多了,考虑群众利益和全局利益少了。致使工作有时不够深入,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创新意识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合医院工作实际情况,强化对工作特点和工作规律的研究,注意把本职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谋划,自觉应用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三是注重学习效果。要学以致用、学有所得,通过学习在思想认识上、专业技术上、能力素质上都有所提高。
(二)从思想上深刻剖析产生“四风”的思想根源,解决好三观问题
整改“四风”问题,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贪图虚名、工作漂浮现象发生,扎扎实实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克服官僚主义,深入职工中去,倾听职工的声音,了解情况,掌握一手资料,着力解决教学、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突出问题。克服享乐主义,反对精神懈怠、避重就轻、不思进取等思想。严防奢靡之风发生,反对铺张浪费看,坚持勤俭节约,防止超标准接待,不按规定派车,减少办公用品浪费,控制三公经费使用。
(三)增强宗旨意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立党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名、权、利。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追求奢华,不贪图享受;工作作风生,结合实际,紧密联系职工,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忙职工之所需,同职工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工作中变管理为服务,严防态度生冷硬碰现象发生,脚踏实地的投入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培养务实创新、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改进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
求自己,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满腔热血在医疗一线岗位上为人民服务。
在这次集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始终紧紧围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落实整改、建章立制”了6个环节认认真真进行,在反对“四风”问题上,严格按照今后措施与努力方向做出承诺,接受组织和职工监督。今后我将在组织帮助和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医院发展做出更大奉献。
第四篇:学习李红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李东达
学习李红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全局学习“李红英先进事迹”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的“财政人”身上不平凡的地方。我们要把学习“李红英先进事迹”活动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五讲五比”结合起来。以李红英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红英同志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务实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党员干部就要学习李红英同志这种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的精神,“拼命三郎”的劲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概,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切实抓好抓实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李红英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干工作,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还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决定每个人的事业成败。体现在具体工作实际中,则是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办好每一件事。
通过学习身边的先进 ,对照自己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需要我们党员个人的不懈努力。越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共产党员越要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不能忘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职责,不能忘记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通过“创先争优”“五讲五比”等活动的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加强党员自身的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不断加强自身工作作风素质,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名合格的“财政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李东达
第五篇:向李东晓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向李东晓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李东晓是全路优秀共产党员,普通司机,却创造了中国高铁的众多“第一”。他考下了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证,冲出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一名普通的列车司机,却创造了无数令人钦佩的成绩。“提速先锋”李东晓,不仅仅提高了中国高铁的速度,更提振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时代先锋。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总有一些人能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学习,李东晓无疑是其中的一位。他取得的成绩让我们羡慕,而他所付出的汗水更让我们难以想象。从他的身上,可以学到很多。
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李东晓的“敬业精神”可堪比“雷锋精神”,在工作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曾经,高速动车组在德国专家眼里“没有两三个月时间是开不走的”,但是李东晓带领他的团队,从零开始学习,只用了10天时间就把这列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按时开回了北京。身为高铁司机的李东晓,面对一本670多页形似“大砖头”的德文《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面对着高速动车组司机操纵台上四五十个的操作按钮,面对着按时服务奥运的巨大压力,丝毫没有畏惧任务的艰巨,一心扑在工作上,埋头学习,专心研究,认真实践,最终提前圆满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也赢得了社会和行业的普遍认可。李东晓无私授业巧创新,编写“秒时代”的国家标准,根据所学编写了《CRH3型动车组1800秒操作法》,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全部奉献出来,培育了一大批共和国的高铁司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要向“提速先锋”李东晓学什么?无需多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我们只要沿着楷模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就会得到最大的成长和提高,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学习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李东晓用他对工作的精细程度阐释了一个卓越追求者的风采。为了了解线路,他一米一米抻着皮尺,丈量每一个轨道曲线,徒步在京津120公里的铁路线上往返几遍,为道岔的坡度、信号机的位置逐个编码,从北京到天津,哪儿有起坡,哪儿有转弯,哪儿有风口,李东晓倒背如流,这就是李东晓精益求精的精神。李东晓一句简单的“手上一把闸,身后千条命”,背后却蕴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血,29分46秒的行车时间,行车一路立在餐桌而不倒的打火机,细微之处彰显的正是他追求卓越的精神。李东晓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能力,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学习“提速先锋”,就要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摒弃“差不多”思想,在繁琐的工作中理清思路,在细微的小事上谋求成长,要勤于追求,精于行动,把工作的纰漏放到对待生命的高度去看待,把卓越进步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才能在工作中不断争创佳绩。
学习他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精神。荣誉激发力量,精神造就辉煌。李东晓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钻研670页德文资料的韧劲,就是冲出394.3公里的时速的冲劲,就是编写出1800秒操作法、将高铁带入“秒时代”的干劲,也展现了一个时代先锋的形象,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当“2008年3月16日,李东晓等10位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司机被选为共和国首批高铁司机”时,他心里想的是要争取更大的荣誉。要学习他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精神,就要坚持学习,不停地增长才干,在本职岗位上创先进、争优秀;就要励志求强,敢于挑战权威与经典,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扎实苦干的毅力,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有“敢攀华山峰”的气概,努力争当时代先锋。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才是高铁时代下每一个铁路干部职工的重要任务,让我们认真的向优秀共产党员李东晓学习,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稳健的步伐,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和谐铁路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