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村镇推进城镇化建设方案
杨村镇“丰乐杯”城镇建设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天长市“丰乐杯”城镇建设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天办[2009]60号)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战略意义
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各种发展要素积聚的载体、经济发展的引擎、招商引资的平台、展示形象的窗口。目前,我镇被安徽省确定为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为我镇带来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大好机遇。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将有利于加快我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托杨村镇现有的工业、农业、交通、生态农业资源,把杨村建设成为天长北部的工贸城镇、科教强镇、生态农业示范镇,以布局合理的中心村为基础,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开展“丰乐杯”竞赛为契机,努力打造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的新型现代化中心城镇。
三、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定位,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力;坚持经济强镇,产业富民,按照“培优医药优势产业,培强模具传统产业,培育铝型材新兴产业”总体思路,强力推进园区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加快城镇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保护土地、环境基本国策不动摇,高
度重视土地、水资源的保护和集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城镇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城镇的人居环境;坚持城乡发展,把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目标任务
按照《杨村镇总体规划》设定的目标,初步建立合理的村镇体系框架,集中抓好镇区和中心村建设,以镇区带动镇域普遍振兴,逐步调整和完善城乡各项功能及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以建设光华新村住宅、杨村花园小区等建设为龙头,带动全镇新村建设。按照“培优医药优势产业,培强模具传统产业,培育铝型材新兴产业”总体思路,强力推进园区又好又快发展。到2012年,镇区人口达3万人,建成区规模达6平方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35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4平方米以上。全镇基本形成以镇区为中心,中心村、基层居民点有序分布、协调发展、城乡一体的城镇化新格局。
五、工作重点
为了确保城镇化建设各项目标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实施进程,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城乡规划。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应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009年完成镇总体规划修编、村庄布点规划及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抓紧完成新农村B区、C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启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一轮修编工作和工业园区、镇区主要地段等重要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扎实推进农村居民点、中心村的集中规划与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认真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围绕“二十字”方针要求,结
合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土地置换工作,多方协调,全力推进中心村的建设进程。09年结合农村饮水工程,完成中心村自来水厂的建设和管网的铺设;完成光华新村、联合芦柴安置小区内道路、下水道配套施工建设,在现有住户基础上吸引更多农户入住;杨村社区在完成新农村A区建设的基础上,启动B区、C区居住小区建设,09年要完成B区的规划编制、拆迁安置、场地平整等工作;对龙集社区街道1500米进行硬化、亮化、绿化、沿路种植香樟树,建设垃圾填埋场,修建垃圾池,按标准投放果皮箱;完成沂湖到季桥的连接线工程、汤桥、北荡的村村通工程。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高城镇载体功能。
重点要搞好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绿化、卫生、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和建设,从根本上奠定小城镇的发展基础,吸引人口向镇区集聚。现阶段,重点建设项目有:
1、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镇区道路网建设和路名标志牌的安装;完成康达路、万和南路、天洋北路、经三路、纬三路、纬四路的铺设;同时做好道路两侧的彩砖铺设、路牙石安装;对天洋南路、振兴东路卢庄队段、建设东路进行拓宽改造;为确保通行安全,在各路口设置减速带,并在镇区三个主要路口安装红绿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对镇区穿集镇公路进行改造。
2、给排水建设:加快自来水向深层输入,镇区范围内自来水全面普及,按照“三通”要求,在完成道路铺设的同时完成两侧给排水管道的埋设,尽快完成经三路、天洋北路、康达路、经三路的管网埋设;对街东小区内的下水道管网进行贯通;重新建设振兴东路及天铜路边新建住宅楼前的下水道。
3、亮化、绿化建设:对新建道路两侧进行亮化、绿化,统一架设路灯,同时加强原有路灯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每盏能正常使用;进一步完善绿化覆盖,沿路种植行道树,并安排专人负责镇区绿化管理,及时补绿到位;对新铺设的万和路、康达路实施高标准绿化;对园区转盘进行绿化改造,着手进行园区休闲广场建设。
4、环境卫生整治:探索环卫管理新机制,实行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保证路面清扫质量并确保镇区垃圾日产日清;在完成垃圾填埋场建设的同时,开工建设镇区污水处理工程,并着手筹建标准化垃圾中转站;在人口较多的小区修建垃圾中转房,并增加移动垃圾箱的投放数量;对镇区特别是S205穿集镇路段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争创滁州市文明公路创建示范镇;对集镇内公厕加以修缮,进行水冲式改造;对万和南路的污水沟进行整治改造。
5、市场及客运站建设:通过开展“文明市场”创建活动,对镇区农贸市场进行修建,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安排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市场内秩序井然、不脏不乱,道路给排水畅通。开展文明公路创建,改善镇区车辆的停放秩序,在天铜路边设置公交站台,并在镇区内主要地段(十字路口、振兴路和社区广场)设置停车场,加强管理使客运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禁止车辆在公路路面和街道上漫游带客,乱停乱放。并在新修编的总体规划中,安排新的农贸市场和客运站、候车厅用地。
(四)加强产业培植,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把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实现城镇工业化相结合,强化工业区的建设,重点要抓好医药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做好绿化美化工作,09年争取项目支持开工建设医药产业园信息楼工程和农民工创业园工程,以优化环境为基础,吸引更多的企业入住本镇,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加速引进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采取“公司加农户”模式,以湖滨大闸蟹、高邮湖龙虾等水产品养殖基地、湖滨芡实园、光华水上竹叶菜等精品蔬菜种植基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龙头产业为支撑,尽快形成一村一品经济模式,催生、聚集、带动、壮大支柱产业,壮大城镇经济基础,提升城镇品位与形象,提升城镇经济运行速度与质量。
(五)完善机制,加强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形象。以争创“丰乐杯”为目标,全面加强城镇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在城镇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派出所、环卫、城管执法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强化管理,探索集镇管理长效机制。建
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及“庭院三包”责任制,明确责任,设立管理目标,签订责任书,实行季度检查考核制度,切实改变脏乱差现象。加强居民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爱护环境的意识,提升集镇整体环境质量。要依法治理门店和摊点经营秩序,做到商户归店,小摊归市,规范、治理车辆停放,重点整治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贴乱挂等行为,提升城镇形象。
六、相关要求
1、健全组织机构。为了确保“丰乐杯”城镇建设竞赛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镇成立镇长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城建办、土地所、派出所、财政所、城管执法队、司法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丰乐杯”城镇建设竞赛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促、检查工作,确保“丰乐杯”城镇建设竞赛活动圆满完成。
2、切实加大投入。提升经营城镇的理念,成立城投公司作为平台,坚持市场融资的办法,对外招商的途径,政府支持的政策,多元化筹集资金。政府确保每年投入城镇建设的资金不少于可用财力的10%。
3、强化检查考评。镇直各单位要对照各自职责,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并全力支持各中心村建设。镇政府每年将组织对各单位城镇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各单位的“评先评优”和“创建人民满意站所”工作结合起来。镇政府把规划建设工作纳入各村千分制考核目标,年底将开展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的评比,并安排一定资金用于争创奖励,以支持各中心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篇: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6%,与工业化国家70%的城镇化水平还差20多个百分点。如何利用这个空间,是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所在。农村城镇介于乡村和大中城市之间,既有别于农村和大中城市,又具有农村和大中城市的某些特点。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作用,能够有效调节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树立“以农为本”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理念。“以农为本”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城镇化建设,一切都要以有利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进程,逐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要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科学规划决定了农村城镇化的未来发展空间。调研论证、科学规划要根据当地资源、产业、区位、文化等现实状况和优势特色,充分发掘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才能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明确城镇的功能定位。科学规划要有前瞻性,要具有对未来农村发展的可融性,同时又要考虑区域内的协调性。可融性就是要对未来发展的空间留有余地,区域协调性,就是要考虑一定半径之内区域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可融性和协调性将决定今后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决定未来农村城镇化道路能走多远的问题。
三、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夯实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工业化前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是农业贡献工业和城市,导致几十年来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严重不足。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已经势在必行。近几年农业自然灾害的频发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西南地区的大旱,再一次暴露了我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欠账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2004年至2010年,中共中央连续七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并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这既需要投入切实到位,也需要我们在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现有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对基础设施进行科学改造和完善,使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四、要有效解决农业人口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这是民生之本。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造成现有劳动力素质不能很好满足城镇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出现了“需求人才短缺与现有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这就要在城镇化进程中,除了贯彻落实好已经实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外,还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就业平台;还要充分发挥本地的教育和科研优势,整合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五、要着力破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制约因素,提高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土地分散经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极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资金短缺是制约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又一因素。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于资金短缺问题,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已经提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但也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品牌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
六、要协调做好三产之间的发展,为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但产业的发展要以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为前提,发展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绝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发展。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特点,要对现有的乡镇企业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合并重组,鼓励科技创新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申请规划工业产业集中区,形成产业集聚群,同时也要制定相关政策,发展优质的服务业,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做到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七、要积极做好农村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切实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农村家庭现在已经到了独生子女的时代,空巢老人现象将在城乡普遍存在,农村老龄化现象使农村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健全和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要解决和落实好城乡政策的衔接工作,保障城乡人员能够有保障的流动,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借鉴国内外解决人口老龄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农村城镇进行试点,尽早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要想稳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加快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全面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产业水平和经济实力,特别是要提高城镇对人口和就业的吸纳能力。要以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吸纳人口和就业、带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在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要优先倾斜。
大力发展县城和重点镇。县城和重点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吸纳人口和就业方面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还有利于农民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
跨区域流动带来的种种问题。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既不存在大城市成本高、交通、住房以及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压力大的问题,又可以通过产业的集聚、基础设施的改善形成明显的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道路、用水、用电条件,启动实施新一轮的农村电网改造,扩大农村户用沼气规模,增加对沼气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补贴,开展农村清洁工程。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
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必须坚决保护好耕地。城镇化必然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但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城镇建设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所以,不论是推进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要保持土地利用规划、用地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努力提高现有建设用地使用效率,防止盲目圈占土地。要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一定能够破解阻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难题,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美国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
美国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
时间:2012-12-26来源:学习时报作者: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城镇化率高达85%,基本达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美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主要有以下成功经验。
以大城市群建设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在城镇化进程中,美国打破区域界限,整体统筹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依托大中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了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的城镇体系。大都市区在20世纪出现后,很快就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之一,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急剧扩大,大都市区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也迅速提高。1910年,美国大都市区的数量还只有58个,大都市区的人口比例只有31%,而到1940年,大都市区的数量增加到140个,大都市区的人口比例上升到48%,美国已基本成为一个大都市区化的国家。从地区分布看,全国形成了三大城市群:东北部城市群包括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费城、巴尔的摩等中心城市和一系列中小城镇,绵延700公里,宽约100公里,是美国第一大城市群,都市化程度很高;第二大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南部,从密尔沃基开始,经过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分布着第三大城市连绵带,它北起旧金山湾区,经洛杉矶、圣地亚哥直到墨西哥边境。三大城市群成为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其辐射带动下,大量的小城市(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美国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形成了层次分明、定位明确、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以中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实现城镇的均衡发展。196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了“示范城市”的试验计划,开始对大城市中心区进行再开发。试验计划旨在分流大城市人口,充分发展小城镇。在整个1970年代,美国10万人以下的城镇人口从7700多万人增长到9600万人,增长了25%左右。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最新数据,美国10万至20万人口的城市有131个,3万至10万的有878个,数千至3万的小城市(镇)达34000多个。美国城市中10万人以
下的小城市(镇)约占城市总数的99%左右。在小城镇建设中,美国也非常注重整合各种要素,培育龙头城镇和城镇群,提升聚集效能,以点带面,渐次连片,在城镇群向都市圈和城市带的发展中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均衡发展。
以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为动力,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美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简单地、孤立地进行城镇化建设,而是注重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并行发展,以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城镇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是工业化引导大量的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为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城镇化的良性内生增长模式,注重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协调联动,为城镇长期、稳定、有序、健康发展注入内在活力。三是通过信息化、高新技术使用和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四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工业化、产业化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力资本。
以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为基础和先导,夯实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美国城镇化发展中,交通运输在促进经济要素跨域流动、支持城镇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城镇社会有序运行、引导城镇产业合理布局、完善城镇空间格局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先后通过《太平洋(601099)铁路法案》和《现金补偿法》支持铁路建设,规定每修筑一定长度的铁路,铁路公司都将从政府得到数额不等的贷款,且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铁路城建商开发利用。在这些政策的带动下,北太平洋铁路、南太平洋铁路、圣斐铁路等相继建成,贯通美国领土东西,深入西部腹地,带动了铁路沿线新城镇的建设。为推进郊区化,联邦政府在1916年通过《资助道路建设法案》,改善州际道路,完善公路系统;各州也发行巨额公路债券,带动城市向郊区发展,1956年通过《高速公路法》,在12年内拨款250亿美元修建了4.1万英里的洲际高速公路。同时建立联邦公路信用基金,征收汽油和车辆轮胎等消费税,直接资助公路建设。截至2011年年底,美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8730公里,约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一半,连接了所有5万人以上的城市。其中54条共计6.44万公里的州际高速公路形成了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美国公路主骨架。交通先行,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于更好地引领和
推动美国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区域性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中的宏观调控、指导协调作用。在城镇化初、中期,美国奉行自由经济理论,主张由市场自发地调节经济关系,市场机制在美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加之政治体制制约,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没有及时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的引导,完全按照市场需求自由放任地推进城镇化,导致了过度的郊区化,造成城镇发展规划结构性失衡、城市无序扩张蔓延、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按照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城镇化率达到50%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最佳切入点。为此,美国政府进行了沉痛的反思和检讨,及时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行双轮驱动政策,既强调市场化的作用,也注意把自由市场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更加重视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一是为产业的发展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营造一个社会化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二是为解决大都市区发展中面临的区域性矛盾和问题,实行有效的区域协调和管理。通过市县合并、建立权威的大都市区政府、组建半官方性质的地方政府联合组织等措施,有效地强化了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协调作用。三是通过立法和行政干预,加强了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布局,在城镇化建设中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四是上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了“精明增长”理念,要求城镇化沿着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永续发展的路径深入推进,主要是强调土地集约利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混合土地使用功能、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环境、鼓励公共参与、建设紧凑型社区等,通过政府行政、经济、法律杠杆发挥限制、保护和协调作用,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公平。
以全面完善的农业政策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在美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同步协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制订了全面完善的农业政策体系。一是秉持以农民为本的理念,尊重农民利益,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用工业剩余反哺农业,妥善处理农民的困难和问题,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完成城镇化,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这就避免了一些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混乱动荡的极端情况。二是出台《宅地法》,为农业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三是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农村部分基础设施老化的情况,联邦农业部乡村社区公共设施、住宅和企业等三大类19个子项目,帮助农村地区改善供水和排水系统,修建供电设施以及远程教育和网络工程设施等。四是重视农业技术进步,通过颁布法案免费拨地建立高等院校、拨款兴建农业研究机构来形成富有效率的农业科研和推广系统,为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五是平衡城郊发展,提高电器的普及,实现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化的转变,让农村居民享受到现代化城市的发达、便利,并实现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全面升级。2006年,启动乡村社区宽带网资助计划,帮助低收入社区购买宽带设备,建立社区活动中心,免费提供网络服务。
第四篇:中央推进城镇化建设 A股
中央推进城镇化建设 A股“五朵金花”最受益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13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有序实现市民化为首要任务,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六大任务,一、推进农业转业人口市民化;
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三、建立多元资金保障体制;
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五、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房地产、水泥、新型建材、机械设备和大众消费品是新城镇化过程中受益的“五朵金花”。
首先,保障房带动了基建行业、装修装饰、家电电器等行业发展;其次,医疗改革也是一项重要议题;再次,城市交通、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投资也会越来越多。未来二级市场关于城镇化主题股将成为一个热点。
城镇化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涉及的行业很多,包括传统的基建类如地产、建筑建材、煤炭、有色、化工,也包括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行业。在短期内,这些行业并不能根据城镇化这个主题来估值,长期内这些行业仍然比较看好。
城镇化的推进必然导致大量低保障的属于新农合范畴的农民进入高保障的城镇医保系统,这是推动医药行业长期成长的驱动力之一。小城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隐忧,因此在相关基建过程中,对环保产业有较大需求。这个行业符合环保民生的政策方向,较为清洁的环境成为居民基本的居住需求,也成为小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型城镇化的投资含义,未必是地产、基建等传统的周期性行业,更多可能指向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节能环保和农业现代化这三个方面。具体到行业层面,分析师倾向于认为医药、文化传媒、水利、节能环保等行业更值得关注,这些行业有望在新型城镇化的步伐中充分受益。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区域分布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涉及到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分析师认为,在小城镇化的第一阶段,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受到更大的关注,尤其是在政策趋于明朗的时点会对基建板块造成利好;而在小城镇化的第二阶段,区域性的产业集群逐渐产生效益,但是这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的观察,才能找到合理的投资标的。
1、房地产:中期有成长空间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伴随行业景气回升,房地产行业中期成长空间来自于城镇化的进展,其核心在于制度变革的方向。对房地产而言,若释放农村土地红利,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农民的购买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土地的供给,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对房地产中长期相对利好;同时,制度变革带来的政策红利将推动经济增长,城镇化进程得以加速,对房地产需求具有增量意义。
城镇化的进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第二阶段是,基建投资为城镇化奠定基础,城镇化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最终完成从投资到消费驱动的增长途径。”由于城镇化所带动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更多地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因而,主要经营活动在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将成为市场主体。
此外,土地改革、城镇化政策带来的主题性机会,预收款多、销售快速、符合新型城市化方向的公司将有表现,包括:华夏幸福(600340)、南国置业(002305)、金科股份(000656)、苏宁环球(000718)、铁岭新城(000809)、华侨城(002669)。
2、水泥业
小城镇化是建材行业的外在驱动力,拉动了对建材的整体需求,重点关注水泥与管道。从供给角度来看,水泥的供应具有库存少,半径小的特点,而近期水泥价格开始反弹。从需求角度来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交运、住宅、商业、农业和工业对水泥和管道的需求不断加大。尤其在最近几年,需求的上升拉动了中国管道行业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各类管道生产和应用国家。
在新型城镇化初步阶段,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头戏,随着政策趋于明朗,水泥钢铁建材板块将迎来新的景气周期。
水泥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基建以及房地产。基建方面,中国已经步入城市配套建设加速时期。
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6亿人,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比率达到了51.3%。中国目前现有及规划城市圈有19个,总体覆盖城市个数将近150个,预计随着新城镇化的深入,未来城市圈型的投资发展将会加速,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现有成熟的城市圈将成为未来投资机构转型的主要区域。
从需求端和盈利情况来看,2013年7-8月份是行业左侧拐点;行业基本面已经见底,并有望弱势复苏,对行业没必要悲观,而应该开始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后续的投资机会一是估值出现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的确定标准可以参考过往的PB),二是寻找自下而上的公司机会,目前时点仍相对看好基本面较好、估值较便宜的海螺水泥(600585);中期关注有可能困境反转的冀东水泥(000401)。
3、新型建材:成长空间大
未来需要关注2013年上半年基建铁路的开工情况。2013年可精选供需关系优势明显的华东区域,关注铁路基建开工的投资机会。
另外,建议超配新型建材概念,主要是受益新型城镇化,短期保持高成长,中长期结构占比提供的个股。在政策推动下,搪瓷立面板、石膏板、防水涂料、给排水管等新型建材将明显受益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成长空间大。主要关注公司有北新建材(000786)、开尔新材(300234)、龙泉股份(002671)、纳川股份(300198)。
4、大众消费品:布局三四线城市
213年可布局分享新型城镇化盛宴的龙头公司,大众消费品公司在三四线城市渠道布局,拓展空白区域市场。投资者可主要关注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主要关注的公司有索菲亚(002572)、永新股份(002014)等。另外需要兼顾主题投资,如原材料价格下跌,下游增长确定的公司,包括姚记扑克(002605)、通产丽星(002243)、紫江企业(600210)等。金价上涨的相关个股,如老凤祥(600612)、明牌珠宝(002574)、潮宏基(002345)。
5、机械设备
工程机械行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程建设的项目数量,将会扩大对机械设备的需求。无论是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还是对城镇化过程中交通的建设,以至于农业的机械化,都能给机械生产企业带来拉动作用。可重点关注:中联重科、一拖股份。
中联重科(000157)是工程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产品覆盖混凝土制备、输送、成型机械、高等级公路施工及养护机械等领域。公司生产的十大系列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一拖股份(601038)是中国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专业农用拖拉机、农用柴油机生产和销售企业。主要制造、销售农业机械和动力机械。公司的产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拥有从锻件到测试的全套生产能力。未来有望在小城镇化和农业集约生产的过程中受益。
城镇化受益股一览:
医疗服务
300244 迪安诊断 002030 达安基因 600763 通策医疗 600587 新华医疗 000516 开元投资
交通通讯
000829 天音控股 000572 海马汽车 000625 长安汽车 600006 东风汽车 600104 上汽集团
文化教育娱乐
300251 光线传媒 002292 奥飞动漫 300148 天舟文化 600757 长江传媒 601928 凤凰传媒
服装
002569 步森股份 002293 罗莱家纺 002563 森马服饰 300005 探路者 002154 报喜鸟
食品
002650 加加食品 600298 安琪酵母 000895 双汇发展
零售
601010 文峰股份 000759 中百集团 002264 新华都 002336 人人乐
城市轨道交通 601766 中国南车 601299 中国北车 600406 国电南瑞 002296 辉煌科技 600495 晋西车轴
601002 晋亿实业 300150 世纪瑞尔 002046 轴研科技 600834 申通地铁 600820 隧道股份
300020 银江股份 002401 中海科技 600845 宝信软件 600289 亿阳信通 002232 启明信息
002405 四维图新 002415 海康威视 002236 大华股份 002308 威创股份
天然气管网
002267 陕天然气 002443 金洲管道 000778 新兴铸管 601028 玉龙股份 002318 久立特材 601139 深圳燃气 000593 大通燃气 600635 大众公用 600333 长春燃气
给排水设施
002372 伟星新材 300198 纳川股份 002457 青龙管业 002205 国统股份 002671 龙泉股份
002619 巨龙管业 002131 利欧股份 300145 南方泵业 002532 新界泵业 002271 东方雨虹
智慧城市
300020 银江股份 300168 万达信息 600797 浙大网新 002253 川大智胜 300212 易华录
002236 大华股份 300075 数字政通 600756 浪潮软件 600271 航天信息
节能照明
000021 长城开发 000055 方大集团 000541 佛山照明 000725 京东方A 00200 德豪润达
002076 雪莱特 002222 福晶科技 002384 东山精密 002449 国星光电 300102 乾照光电
300162 雷曼光电 600100 同方股份 建筑节能
000012 南玻A 000055 方大集团 000619 海螺型材 000786 北新建材 002082 栋梁新材
002163 中航三鑫 002165 红宝丽 002169 智光电气 002178 延华智能 002256 彩虹精化
002368 太极股份 002372 伟星新材 002375 亚厦股份 002402 和而泰
脱硫脱硝
000915 山大华特 000925 众合机电 002469 三维工程 300072 三聚环保 300105 龙源技术
300152 燃控科技 600133 东湖高新
污水处理
000544 中原环保 000598 兴蓉投资 000826 桑德环境 002274 华昌化工 002476 宝莫股份
300055 万邦达 300070 碧水源
固废处理
000652 泰达股份 000826 桑德环境 002015 霞客环保 002340 格林美 002534 杭锅股份(wy)
第五篇: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来源:郑州日报
05:39:33
时间:2012-02-17
[ 大 中
浏览次数:
小 ]
1047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摘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南探索走一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益实践,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尝试,也是河南这样一个中部省份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
核心提示
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大会昨日召开,市委书记吴天君作了题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 切实担当起“挑大梁、走前头”的责任使命》的讲话,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对今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本报对讲话精神做整理解读,敬请关注。
重大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的责任担当。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在全省先行先试,率先走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特征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是对河南特殊省情的清醒认识和把握,也是对郑州客观基础条件的清醒认识和把握。2011年,郑州市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67.1%,进入到国际公认的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具备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基础和条件。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施郑州都市区战略、建设“一区两城”的必然要求。必须站位全国看郑州,郑州要在全国找坐标、在中部求超越,要建成名副其实的“一区两城”,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历史性任务、全局性举措、紧迫性工作、根本性要求,以新型城镇化六个切入点为抓手,抢抓机遇,积极作为。
基本原则
把握 “三个关键”:一是坚持“一个主体”“两个载体”的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一个主体”,即中心城市,要促进中心城区的现代化。“两个载体”,依托县城和镇区,依托原有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和农民创业园,将其打造成为农民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载体、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产业转移的载体、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的载体;把包括新型农村社区在内的各类新型社区打造成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载体。二是要着力完成“四个合理”的工作任务。即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合理的就业结构。三是确保实现“四个城市化”的工作目标,就是实现全市农民的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和消费方式城市化。
坚持七种理念:一是坚持抓基层、打基础、项目推动发展的理念,用项目搭建载体、抓好落实。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发展的理念,科学编制“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三是坚持以交通为先导的城镇开发理念,依据城镇综合交通规划和承载的交通、人口流量编制产业、人口和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四是坚持“运营城市”的理念,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社会化运作的多元化城市经营模式。五是坚持做环境平台、促产业集聚发展的理念。六是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服务群众的理念,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七是强化开放创新双驱动的理念,解放思想、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把握四条原则:一是确保耕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粮食不减产。二是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权益,不以农民放弃土地为身份转换、享受城市政策、城市公共服务的条件,让群众利益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有保障、得实惠。三是坚持群众自愿,组织引导群众,以完善的规划、优美的环境、宽松的就业平台和优惠的安居政策,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四是坚持“三化”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统筹兼顾,协调并进。
战略部署
坚持规划先行。一要以《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二要围绕《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进一步修订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实现资源共享、集约节约土地。三要组织编制群众认可、美观实用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
抓住六个切入点,实施重点工作带动:
一是加快交通道路建设。构筑“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的郑州都市区交通体系。域外枢纽,就是要加快航空、铁路、公路枢纽建设,巩固提升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域内畅通,就是要重点推进“两环十五放射”、十条市域快速通道、十五个环城高速出入市口和“三横四纵”城市景观道路建设,以及连接县城(城市组团)和产业集聚区(镇区)乃至新型农村社区的路网建设。
二是加快生态廊道建设。加快中心城区连接“六城十组团”的快速通道建设,打造生态廊道和水系景观;加快形成围绕道路建设、城市组团、产业集聚区布局的生态林业体系,围绕城市组团布局挖掘利用开发水系,形成涵盖水环境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水系。
三是加快“四类社区”建设。各县(市)区、管委会要认真落实我市“四类社区”建设相关指导意见。城中村改造要把政府主导试点村改造作为着力点,强力推进老城区整街坊连片改造,打造精品特色街区。加快推进已经市政府批准的99个城中村特别是69个遗留问题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要对单宗地块面积小,难以独立安置、开发的项目,可与周边项目统一改造,今年要完成17个遗留项目;合村并城要坚持“典型引路、先抓试点、逐步推开”,凡属城市规划区、组团规划区、产业集聚区周边3公里以内的村庄,都要纳入到合村并城范围。今年要抓好59个合村并城试点;新型农村社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30个建设试点工作,为城市组团和产业集聚区发展拓展空间。
四是加快城市组团起步区建设。各城市组团要至少建设3~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行政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休闲中心和健身中心,打造郑州市次中心。按照宜居宜业原则,以高于中心城区的标准建设外围城市组团,吸引中心城区的产业、人员外迁。
五是中心城区功能提升。推进“六旧六新”12个重点片区的更新改造和建设,“六旧”,就是在中心城区和高新区改造提升六大片区:内环线区域,包括二七广场商业中心、商城遗址、火车站区域;东风路以南、中州大道以西、金水路以北、文化路以东区域;医学院—碧沙岗区域;西流湖区域;惠济会议休闲中心区域;高新区IT科技产业区。“六新”,就是在郑州新区建设六大片区:龙湖区域、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区域、龙子湖区域、白沙组团区域、航空港区域和经开区行政商贸服务区。加快“畅通郑州”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
六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区档次,围绕郑州都市区建设,对全市产业集聚区进行分类排队,优化资源配置,力争更多园区升格为省级产业集聚区,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完善产业集聚区功能,将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合村并城、新型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落实“突出一个特色、注重两个结合”的发展思路。“一个特色”,即主导产业占70%以上、其他30%用于引进高科技项目;“两个结合”,即结合新的城市组团建设、结合合村并城发展主导产业。要按照主城区、卫星城(产业集聚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次,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进行产业布局。每个卫星城、产业集聚区、城市组团原则上只确定一个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壮大集群,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产业链条,使每个层次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研究制定城乡一体的统筹发展政策机制。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宅基地管理等方面探索制订政策措施,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城乡产业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就业和城乡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研究制订土地供给、税收、人才引进、生产用电同城同价等方面的具体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建立财政资金引导投入机制,市、县(市)区两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不以农民放弃承包地、宅基地为前提,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就近入住县城、镇区转为城镇居民。
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三到五年,基本形成“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的道路交通体系,塑造畅通、整洁、有序的省会形象和生态宜居、繁华现代、畅通有序的城市形态。
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县城组团—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级配套的现代城镇体系,构建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有序、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均等、环境优美舒适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山水融合、森林环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构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林路相随”的生态功能区和连绵带。
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广覆盖、高标准的民生保障体系,让省会人民生活得更安全、更舒心、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努力建设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化都市区。
保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权责明晰、分级负责的领导机制。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和分级负责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高质高效的项目运作机制。市里已经成立了工作推进机构,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设立相应机构,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抓好落实。
加强督促检查,建立主动作为、高效推进的落实机制。实行市级领导分片包干制度。切实落实好重点工作推进例会制度。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加强绩效监察,建立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把新型城镇化六项重点工作纳入效能监察、督查考核体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效能监察工作机制,尽快出台奖惩考核办法。成立效能监察工作考核组,严格兑现奖惩。
加强舆论引导,形成支持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大力宣传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举措、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敢于担当,务实重做,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加快转变领导方式,紧盯目标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松劲,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新型城镇化
丰富内涵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有过重要论述:一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二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进一步阐述,就是要“发挥三个作用,形成一个格局”,即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县域城镇的承载承接作用,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显著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集中体现为“六个新”,即“新”在涵盖农村,从农村着手推进城镇化;“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新”在农民可以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新”在不再区分农民市民身份,都是从事一、二、三产业的新型职工;“新”在农民和市民享受一样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新”在以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敬爱的党组织:
经过一段时期的初级党校学习,我的心境自然澎湃而又亢奋。其实,无论是谁,这种难得的熏陶刚过,思想上和认识上都会大有一吐为快的强烈之欲望。这对深刻理解中国***始终是一个最先进的党、最伟大的党,始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楷模,也始终是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等等,以及正确选择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我们的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有它的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而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赋予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等越来越发达,因此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内涵、新的标准和新的特征,做到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将“三个代表”写入了新的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界定,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通过学习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真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而奋斗终生。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上的入党一生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是一生一世的,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须坚定信念,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行动。
再次,我懂得了入党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考验的过程,不是你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听了几位优秀学生党员的入党经历,学到了我们不仅要在组织上积极要求入党。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作风,时时刻刻,用党的标准提醒自己,什么要积极主动的去做,什么要积极同违背党标准的做斗争。入党的过程,便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便是升华自己的过程。
当然,我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由巨大的反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 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入党动机,优秀党员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组织上的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党一生一世。在学习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恰恰印证了这一点。看着那些面对党旗宣誓的***员,我感动了,我感到了作为***员的骄傲,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员。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加强自己,争取得到更大的提高。
汇报人:***
2012年3月31日
【1】 【2】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