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庄子思想
庄子思想
一、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
1.老子注目于本体论,深入认识天、人关系。这是对于世界与宇宙的宏观考察。2.孔子注目于社会伦理,深入认识人、人关系。这是对于社会与历史的宏观考察。3.庄子则注目于认识论,深入认识人的精神领域。这是对于宇宙与社会两方面的考察,其考察既宏观又微观,达到了认识论发展的极高水平。达到此点的关键在于追寻精神领域的绝对自由。
(1)真正的自由须“无待”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2)真正的思想自由必须“忘己”。
“不知周之梦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忘吾有四枝(肢)形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达生》)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北游》)“相忘以生”(《大宗师》)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我,是之谓入于天。”(《天地》)这种忘我的状态,庄子称为“吾丧我”(《齐物论》)
(3)“齐物”方可“游刃”于“和谐”之境
体悟事物的对立统一性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变动不居的事物,“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齐物论》)“小年大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养生主》)
二、庄子及其后学的仁义观
1、《庄子》内、外篇的仁义观:
《庄子》内篇多从逍遥、齐物的角度对于仁义进行比较客观地分析, 如谓“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 大仁不仁”;又谓:“自我观之, 仁义之端, 是非之涂, 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齐物论》)。
庄子推崇的“圣人”、“至人”、“真人”等,决不以仁义自诩,他们“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人间世》),仁义实在是不值一提的事情。如果“躬服仁义”,那就如同受了黥刑一样而不得逍遥。庄子提倡“坐忘”,首先应当忘掉的就是“仁义”。反之,如果非要宣扬仁义,“强以仁义绳墨之术暴人之前”,那就是“灾人”(《人间世》),即祸害于人。
《庄子》外篇诸篇对于仁义的抨击和剖析,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断定“仁义”是对于人性的戕害,是对人心的迷乱。2)断定“仁义”是造成社会**纷争的根源。
3)以道家基本观念对于“仁义”学说进行重新诠释。
4)属于外篇的《天地》《天道》《天运》等, 将仁义视为“道”和精神逍遥的工具, 即所谓“假道于仁, 托宿于义, 以游逍遥之虚”(《天运》)
三、庄子及其后学的“情性”观
“情性”观是庄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认为“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存在。《庄子》内篇就有以“生”代“性”之例。而“情”则指人的喜好、厌恶之类的情感,是人主观思维的结果。性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人有生命就有性,而情是后天的产物,有生命者非必有情。庄子的“情性”观的中心内容在于强调情性的悲苦。
在《庄子内篇》中,庄子认为人生实处于悲苦之中,谓人自从降生下来就处于不停顿的悲苦中等待死亡。如《齐物论》中:“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在《庄子·外篇》中,庄子后学发挥了庄子情性悲苦的基本观念,并提出了“人生苦短”之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知北游》)
人在如白驹过隙般时间内等待者覆灭,所以“人类悲之”。
四、庄子后学的“无为”理论
《盗跖》篇的作者在此基础上,更深入一步阐明了对于“无为”观念的独到认识,此即本篇所谓的:“无转而行,无成而义,将失而所为,无赴而富,无殉而成,将弃而天。”
“无成而义”(不要刻意地追求“义”)、“无赴而富”(不要奔求财富)、“无殉而成”(不要舍生忘死地追求成功的名声)等,都是刻意追求。而刻意就是“转(专)”,如果刻意追求“义”、“富”、“成”等目标,那就会失却人应当具有的顺从自然的准则(“将失而所为”),就会抛弃人的天然本性(“将弃而天”)。
《盗跖》篇谓:“是以足而不争,无以为故不求。不足故求之,争四处而不自以为贪;有余故辞之,弃天下而不自以为廉。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从上下文意看,此段应当是继前句而对于“知(智)者之为”的再说明。智者应当通过自我满足和“无以为”而达到“不争”“、不求”的境界。
不要刻意追求,而一切行动随顺自然,这便是《盗跖》篇作者对于无为观念的基本表达。
第二篇:庄子的主要思想
庄子的主要思想
在学过老师介绍的庄子的名句和他的一些经典的思想,以及搜索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后。我了解到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夭折的幼儿),而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为夭。”这就混同了大小、寿夭的区别,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
庄子的名篇《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它体现了庄子的朴素辩证法,他认为自然要比人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老庄思想中的消极、颓废的一面,后来成为一切没落失意的阶级或集团寄托精神世界的武器。
第三篇: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世界文明史论文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实验学院 0936007班 李镇明 学号:6093320714 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
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思想;意义;文学;处事;现实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
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听凭内心的自然之声,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而在当今,庄子的这种审美观依然对我们产生着影响。纵然人们追求个性鲜明,追求另类,追求独一无二,但大众的审美观依然受着庄子审美观的影响。最优美的音乐依然是那种褪去了浮华造作的纯真的音乐,最逼真的图画依然是那种最能展示自然美的图画,最富有感情的文字依然是那种最朴实无华但融入了真情实干的文字。庄子的思想,穿越时空,发挥着他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世界文明史论文
2.对后世处事原则的影响
庄子的处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重要。庄子的出世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消极避世的。但事实上,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的。庄子看开一切功名利禄。这在当今物欲横流满是功名利禄的社会很具有警醒意义。庄子所教导于人类的,并不是什么出世,而是要真实地活着,活得像个真正的人。庄子所呼唤的是人之野性,亦即人的本真之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抛弃那些功利的目的和行为,人才能够摆脱各种人为枷锁的束缚,人的本真之性才能够得以恢复与解放,人才能够真正进入自由逍遥的境界。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医生都很贫穷,在濮河钓鱼也不单单那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也是为了生活之需。楚王许他以相位,只要庄子答应,就是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哪里需要自己钓鱼来糊口呢?但庄子明白,一旦为官,就会牢狱官场的勾心斗角,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虚假的活着,而庄子追求的正好是真实的活着,他要彻底摆脱功名利禄那些虚假的东西。同时,在官场为官,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枷锁,受制于人,不能随性而为,人的本性就不能得到彰显,人就不能进入自由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金钱,为地位所束缚,在商场中尔虞我诈,在官场上勾心斗角,活的心力交瘁。更有甚者不堪于各种各样的压力而自杀。活着的活得异常辛苦,死去的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他们都忘记了作为一个人最原始的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庄子看淡一切,追求自然,追求人之本性的处事原则意义更为重要,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
3.对当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正如老师课上所讲,庄子的思想有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相反孔子的儒家思想却不利于对自然环境的维持。究其本质,在于庄子道法自然,以自然为本的理念。庄子的观点,可以说是以自然为主体,以大自然为本位,人作为浩大的宇宙中,与广大无比变幻莫测的自然界相比,微不足道,人应该尊重道,尊重大自然。
这种思想对于人类的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有它消极避世、屈从环境的一方面,但是对于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则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因为当今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力量已达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地球已经在人类的掠夺与摧残下变得满目疮痍。很多人开始蔑视自然,把自然界当成人的统治的对象, 甚至把人看成是万物的主宰。而现实是,这些不遵从道家思想的人并没有得到好果子。海啸、台风,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警告。人类对大自然的压力不断增大,大自然就势必增大对人类的压力,如此下去必然激化大的矛盾。所以人类如果不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去面对自然,不以庄子的观点认识自然,必将尝到大自然给予的苦果。所以,庄子的思想对于匡正当代人认识自然的态度、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改进他们开发、利用自然的方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弥足重要的影响。
世界文明史论文
结论:综上所述,庄子的思想对于后人的审美观、对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对于当代弥足重要的环保意识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品读古人的著作,探究古人的思想不能只留于学习和了解,而应发现其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所在,去粗取精,让他们的思想为现代人服务。庄子,作为一代思想大家,必定成为推动当今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科学与近代世界》[英]怀特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庄子浅注》曹础基 中华书局1982年版
3.《庄子直解》姚汉荣、孙小力、林建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4.《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刘笑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 5.《庄学研究》崔大华 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庄子哲学》陈鼓应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崔宜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庄子哲学》 王博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十家论庄》胡道静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四篇: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如今在这个充满利欲功勋充满竞争的社会,若想不再被世俗中各种各样的考试或求职所羁绊,不再被寂寞、空虚、浮躁填充心灵,学点庄子美学如心灵鸡汤一样,给心留一片净土,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自然之美
庄子对美的论述,突出了个体的存在,重视人或物的个性,认为任何事物只要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便是美的。而要保持天性、本性,主要在于自然无为。为此,庄子提出了“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庄子•在宥》)具体来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很明显,庄子是崇天道而弃人道的。天人之别,在于因任自然还是违反、破坏自然。成就美的是天道,残害美的是人道。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自然之美却在遭到人为的破坏。比如说,旅游业的开发本来是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的,可是部分地区却以此为契机,人为的破坏自然,大搞形象工程,“真美”也是人工故作雕琢!“桃源铜仁”真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吗,4.28和9.15旅发大会后,樊净山不再是一座山,九龙洞不再是天然的洞,它们似乎被人化了,商业化了......天道所成就的自然美,在庄子看来是朴素、率真之美 所谓朴素,就是纯任本性,不加雕饰,也就是顺乎“道”的规律。所谓率真,也就是率性自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自己的本性与自然之“道”的本性相合。朴素是庄子所极力推崇的一种美,朴素的实质仍在于自然无为。它是人们的思想复归精神家园的一种表现,是纯任天性的本然状态。“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山木》),当人们在喧嚣的世界游走奔波,劳心劳力,蓦然而返,会发现生命本初的纯真与安然才是最美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庄子对朴素之美的推崇是与对人道害美的无情批判紧密结合的。著名的浑沌之死便是典型的一例:浑沌本是浑然天成的初始状态,是朴素之美的象征,但倏和忽却以为“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这个悲剧告诉我们,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违背自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自作聪明的有为,往往破坏了原有的美感。“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马的本性是吃草饮水,翘足而陆。伯乐却以善治马为名,烧之,剔之,刻之,雒之,终于导致马死者过半。庄子用一个个寓言告诉我们,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都有保有自己天然之美的权利,我们应该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循道而行,尊重个体的自由发展,不要强有所为。即“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索。”(《庄子•骈拇》)做到这些就是识达了生命之真,体会了自然之“道”。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陶者治埴,则“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治木,则“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其结果是破坏了并不欲中规矩钩绳的“埴木之性”。(《庄子•马蹄》)庄子对这些破坏自然之性,以人道害美的行为是非常痛恨的。如今,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可是生存环境却在不断的恶化,各种自然灾害接连不断的发生,从2008年的“罕见雪灾”及“汶川特大地震”到2011年的“日本的强震”及“海啸”,这是间接的告诉人类,保护自然环境迫在眉睫,否则地球就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在报复人类,就像电影《2012》预测的那样。可见庄子的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很强的现实意义。发展不忘自然规律。从社会现象来说,自然又表现为真实,自然之美也是率真之美。相应地,虚伪矫饰就是丑。西施经常心疼,所以捧心颦眉更添其美,因为她出于自然,有真情实感;而摹仿她的女子,虽然也捧心颦眉,并不是由于心疼,只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违反了自然,丧失了朴素的本性,因此,“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契妻子而去之走。”(《庄子•天运》)庄子还有一段关于真的描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这里的“真”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与“道”、“自然”同义的概念。它也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无饰无伪,不拘于俗,是人的自然本性;任何矫饰和伪装,都是伤害人的自然本性的,也就是损害生命之真的。真情的自然流露才能打动人,只有“法天贵真”、“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人的生命才不是矫饰的,而是真的。
总之,庄子认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人们要保有这种美,一方面应该尊重物性,使万物顺其自然天性,不以人害物。另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本真,率性自然。
二、相对主义美丑观
对自然美的追求,使庄子对世俗所谓的美丑进行重新审视。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美丑都是相对的,从而也是应该予以否定的。庄子的这种相对主义美丑观,是他建立在齐物论基础上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在美学上的体现。庄子认为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所以万物齐一,也就没有美丑之分。他指出:“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厉是丑陋的女人,她之所以成为与西施同样的人,在于她保持了生命的自然本真状态。所以以“道”观之,是通而为一的。庄子还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王夫之解释为:“道与之貌,则貌之美恶皆道也。天与之形,则形之全毁皆天也。”(《庄子解•德充符》)容貌的美丑,形态的全毁在庄子看来并不重要,只要将它们视为自然,合之于道,得之于天,它们也都是美的一种形式。相应地,如果丧失了自然本性,再美好的东西,在庄子看来也是不美的。在我们今天看来,“美不再是美,丑也不再是丑”,人们追求营养反而被营养误,什么三鹿奶粉,什么瘦肉精啊,什么塑化剂,什么染色馒头等等,不断的涌现在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请问老百姓的健康谁来买单?商家的道德底线又何在?美有何在?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丧失了自然本性的人自以为是“滑头”,是“智人”,其实呢很值得人反思!百年之木,破为犠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犠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庄子•天地》)由于犠尊是破坏了百年之木的本性而得来的,所以它与沟中的断木一样是不完美的。
由于庄子认为“万物皆一”,他完全取消了美与丑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所以二者又可以相互转换,“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又说:“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以此完全否定了世俗美丑划分的意义。庄子美学虽然突出地强调了美丑的相对性,但他绝不是美的否定者,他所否定的只是他认为不合理的划分美丑的方法以及由此给人们带来的不必要的烦恼。人们如果执著于美丑的绝对划分,好美恶丑,因得美而乐,失美而悲,那就会劳形劳心,伤生灭性,这与庄子所主张的自然无为是背道而驰的。庄子的哲学精神指向的是一种价值论哲学而不是认识论哲学。其目的是使人们摆脱一切物役的束缚,达到精神的完全自由。庄子要求人“无以好恶内伤其身”,当对具体的美的追求有损于生命发展的时候就要不为所动,从而保持个体人格的独立和自由。
庄子美学中的自然之美和美丑的相对性重在领悟重在为人所用,善于感悟,生活处处都是美,处处是生存之地。但庄子美学又远远不止这一点。
参考文献: [1]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 [2]王夫之.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3]何俊.儒道两家对道的阐释及其旨趣.哲学研究,1997,(7)
第五篇:论庄子的无己思想
论庄子的无己思想
“摘要”历代庄学的研究者无不重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探析,本文从整体上考量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深入分析。庄子第一次在中国思想史上提出了人的自由问题,从而对自由的追求成为道家思想乃至道教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庄子那里,自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庄子敏锐地发现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人的精神是自由,只是他没有用这个词,他用的是‚逍遥游‛。而其最终的目的便是进入‚无己‛的境界,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为其建构的。“关键词”逍遥游 自由 无己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所反映的逍遥观念对宇宙人生的观察是深入的,他在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中心旨趣。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论述内篇系统性时把《庄子》内七篇全放在‚逍遥游‛思想的统摄之下: ‚逍者, 向于消也, 过而忘也;遥者, 引而远也, 不局于心知之灵也;故物论可齐, 生主可养, 形可忘而德充, 世可入而害远,帝王可应而天下治, 皆吻合于大宗以忘生死, 无不可游也, 无非游也。‛“1”清孙嘉淦从《庄子》写作原因入手, 从内七篇的整体性角度论述《逍遥游》篇是《庄子》担纲之作, 其《南华通》解《逍遥游》主题曰:
逍遥游者, 庄子之志也, 其求道也高,其阅世也熟, 阅世熟则思远害, 求道高则入虚无。以为天地并生, 万物为一。而徒以有我之故, 遂有功名, 是生利害, 故必无己然后心大而能自得矣。齐物论之丧我, 养生之缘督, 人间世之无用, 德充符之忘形, 大宗师之人与天一, 应帝王之游于无有, 皆本诸此, 实为书之纲领, 故首发之, 所谓部如一篇, 颠之倒之而不可者也。“2”
罗宗强在为涂光社的《庄子范畴心解》作序时, 也从文本系统性角度把《庄子》一书评价为‚一部不易解读的书‛, ‚《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 注家普遍认为这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篇,有的甚至认为是全书的纲。‛“3”张涅梳理了《庄子》内篇与其他篇目的关系, 指出《逍遥游》在整篇《庄子》文本中有统领《庄子》全文的重要作用: ‚从结构关系看, ‘内篇’的其他六篇是对《逍遥游》的思想展开, ‘外杂篇’又是对‘内篇’的解说、补充、发展和变异, 由此构成了一 个开放的、扩展的、建构和解构相统一的思想系统。‛“4” 和前述庄学研究者注重从文本结构出发研究《庄子》体系不同, 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指出庄子所追求的人性特点是对精神自由的祈向,‚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 首表现于《逍遥游》, 《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书的总论。‛“5”
笔者认为,庄子的‚无几‛就是要摆脱束缚,不受限制,到达物我合一的自由精神境界。因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探析: 一.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把‚逍遥游‛看作是一种不局限于个人心灵认识偏见的感物方式并把达到‚逍遥游‛的方式归纳为‚无待‛: ‚无待者, 不待物以立己, 不待事以立功, 不待实以立名‛“6”。也就是说, 欲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消弭‚物‛和‚己‛、‚事‛和‚功‛及‚实‛和‚名‛之间的对立关系, 即‚无待‛。这种‚不待物以立己, 不待事以立功, 不待实以立名‛就是庄子的‚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高度评价庄子的‚三无‛思想: ‚‘至人无己’三句话, 乃庄子的全目的、全功夫之所在。《庄子》全书, 可以说都是这几句话多方面的发挥。‛“7”台湾学者陈天启声言《逍遥游》篇为一种精神自由论, 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便是‚无己‛、‚无功‛和‚无名‛:
逍遥游者, 逍遥之游也。逍遥, 谓自由自在。游, 谓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欲求自由自在, 须先以达观之大智, 解除小智之拘束。小智之拘束为何? 谓从个己观察一切, 而纯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达观之大智为何? 谓从大道观察一切, 而不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小智不及大智‛, 故本篇以‚无己、无功、无名‛, 为精神自由之理想境界, 此其大旨也。“8”
笔者认为,此三者虽各有侧重,但无功、无名都是为了最终的无己,这才是庄子理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玄同彼我‛就是处理好主体自我与外界万事万物的关系, 也即是正确对待物我关系, 做到物我齐一。物我齐一就是‚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途‛。事物的变化规律是‚道‛, 顺应了事物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达到逍遥之境。因此, ‚玄同彼我‛既是达到逍遥的一种方法又是逍遥的一种状态。二.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途
‚玄同彼我‛必须取消物我界限, 王雱在其《南华真经新传》中把外物形器看作是逍遥的障碍:
夫道无方也, 无物也, 寂然冥运而无形器之累。惟至人体之而无我。无我则无心,无心则不物于物, 而放于自得之场, 而游乎混茫之庭。其所以为逍遥也。至于鲲鹏潜则在于北, 飞则徙于南, 上以九万, 息以六月。蜩鸠则飞不过榆枋, 而不至则控于地, 此皆有方有物也。有方有物则造化之所制, 阴阳之所拘, 不免形器之累, 岂得谓之逍遥乎?郭象谓物任其性, 事称其能, 各当其任, 逍遥一也, 是知物之外守而未为知庄子言逍遥之趣也。“9”
从《庄子》一书中可以看出,若想达到‚无己‛的境界,需要‚化‛。所谓‚化‛就要打破各种界限和分析, 让精神不受时空的限制, 自由翱翔。《齐物论》记述了‚庄周梦蝶‛的故事, 称之为‚物化‛:‚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在现实中, 庄周与梦蝶是不同的, 是有分际的。但庄子幻想自由的精神应当打破这种分际, 可以使庄 周‚化‛为梦蝶, 使梦蝶‚化‛为庄周。这样‚我‛就可以化为非我,‚化‛为非我,‚化‛为其他东西, 从而使‚我‛的精神彻底摆脱这个小小的血肉之躯的‚我‛的限制, 进入无限自由之域。这也可以说是庄子的一个关于自由的美梦。因为如果能‚化‛, 有限的‚我‛就可以‚与物无始无终‛, 成为无限世界的一部分, 进入永恒与不朽。或
者也可以说,‚我‛是在不断的‚化‛中实现了永恒的不化。《阳则》篇说‚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 与物无终无始, 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 一不化者也。‛常与物化, 则不受时间的限制, 精神便突破了此在的历史性与有限性, 成为成为永恒与绝对的存在。
在《庄子》一书中,同样要关注‚解,放‛对无己思想形成的重要影响。《庄子》书中有‚悬解‛、‚天放‛、‚解其桎梏‛,主要也是指精神上、心理上的自我解放。虽然庄子看到当时社会上‚殊死者相枕也, 绗杨者相推也, 刑戮者相望也‛, 但他所谓‚解‛与‚放‛却无关乎解除人间实际存在的这些桎梏, 他只是要求人们解除自己心中的桎梏, 从而以‚安时而处顺‛的态度适应人间实际存在的桎梏, 只求得一个心理上的自我解放。《养生主》篇说:‚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大宗师》篇说:‚且夫得者, 时也;失者, 顺也。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悬解也, 而不自解者, 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 吾又何恶焉!‛这就是说, 一个人在世上, 不论处境如何, 不论遭遇到什么不幸, 得也好, 失也
好, 都能安然处之, 不为之哀, 也不为之乐。这样, 他的精神, 他的灵魂, 就从被倒悬的状态解放了下来。之所以要‚ 解‛是为了‚ 放‛, 只有从根本上‚解‛了之后才能‚放‛。庄子说:‚一而不党, 命曰天
放‛(《马蹄》);‚放德而行, 循道而趋‛(《庚桑楚》)。这里所谓‚道‛、‚德‛, 完全不是我们今天所谓道德, 而是指人天生的自然的本性。所谓‚天放‛, 也就是任着天然的本性, 彻底的自由解放。
人只有‚无己‛, 取消自身形体对心灵的束缚,才可以‚物物而不物于物‛, 才可以逍遥, 但世人大多拘泥于形器, 无法‚知庄子言逍遥之趣也‛。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从物我关系角度探讨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的特点, 强调取消自我是物我齐一的关键: 乘天地之正, 郭象以为‚即是顺万物之性‛, 人所以不能顺万物之性, 主要是来自物我之对立;在物我对立中, 人情总是以自己作衡量万物的标准, 因而发生是非好恶之情, 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扰。自己也会同时感到处处受到外物的牵挂、滞碍。有自我的封界, 才会形成我与物的对立;自我的封界取消了(无己), 则我与物冥, 自然取消了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 而觉得我以外之物的活动, 都是顺其性之自然。“10”所以, 正确处理物我关系就是要使主体不为外物所羁绊, 取消物我对立, 使万物处于一种自由兴发的自然状态。这种‚玄同彼我‛的状态就是‚无己‛状态。郭象云:无己, 故顺物, 顺物而至矣。“11” ‚顺物‛就是取消物我对立的紧张关系。王雱在其《南华真经新传》中也把那种不受限于物欲之人称为‚至人‛:至人知道, 内冥诸心, 而泯绝于寄, 故曰无己。“12” 三.玄同彼我,方外之游
在庄子文中,这种无己的思想则更多的体现在一个‚游‛字上。《庄子》书中,‚游‛往往并非是实质性的行走。庄子常说要‚游于无穷‛,‚游无何有之乡‛(《应帝王》),‚游无朕‛(《应帝王》)等等。然而所谓‚游于无穷‛, 或者在‚无‛或‚无穷中‛进行实质性的‚游‛既是不可能的, 也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既不能想象庄子会在‚空无‛中‚游‛, 也不能想象他能‚游‛遍‚无穷‛之域。因此, 所谓‚游于无穷‛,‚游无何有之乡‛, 如果按字面照实理解, 便是没有意义的命题。庄子所说的‚游‛, 通常都是指精神上、心灵上的‚游‛, 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游心‛。如‚游心于淡‛(《应帝王》)。那么, 这种精神与心灵之游的意义究竟何在?它究竟是要从什么地方‚游‛出来, 又要‚游‛到那里去?
首先, 庄子的‚游‛是要脱离仁义道德而‚游‛。《大宗师》说: 意而子见许由, 许由曰:‚尧何以资女? ‛意而子曰‚尧谓我: 女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许由曰:‚而悉来为轵? 夫尧既已女以是非矣。女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 ‛可见, 庄子认为仁义道德好比刑罚, 是加在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刑罚, 人一旦被套上‚仁义‛的枷锁就‚游‛不起来了。因此, 要想‚游‛首先要摆脱仁义道德的枷锁。
其次, 是摆脱功名利禄为人生的目的, 这个目的在庄子看来就是对‚游‛的限制。所以,《逍遥游》提出‚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无功‛、‚无名‛才能实现所谓逍遥游。
其三, 是要舍弃智谋事任而‚游‛。‚游‛就是无所事事, 既不劳力, 也不劳心。不需要花费体力, 更不需要运用智慧和谋略:无为名尸, 无为谋府, 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应帝王》)
其四, 是要远离人类社会而‚游‛。《大宗师》篇借仲尼之口评价子桑、梦之反、子琴张等人说:彼游方之外者也, 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 而游乎天地之一气。⋯⋯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理想中的‚游‛显然就是这种‚方外之游‛。
其五, 是要摆脱‚我‛而‚游‛。要像《齐物论》中南子基那样, 进入‚今者吾丧我‛的境界, 也即《逍遥游》所谓‚至人无己‛的境界。总之, 所谓‚游‛精神就是要让精神不受仁义是非的道德束缚, 摆脱世俗功利目的之限制, 超出社会制度的控制, 突破人们的也包括自己的常识与习惯思维方式的局限。因此, 这种‚游‛的理想,实际上乃是对于现存的一切知识、价值、制度乃至于思维方式的否定和批判。王正如前文所述,对于‚至人无己‛, 郭象注曰: ‚无己, 故顺物,顺物而至矣。‛“13”顺物就是‚无待‛, 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郭象注‚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彼且恶乎待哉‛曰:
天地者, 万物之总名也。天地以万物为体, 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 自然者, 不为而自然者也。故大鹏之能高, 斥晏鸟之能下, 椿木之能长, 朝菌之能短, 凡此皆自然之所能,非为之所能也。不为而自能, 所以为正也。故乘天地之正者, 即是顺万物之性也;御六气之辩者, 即是游变化之途也;如斯以往,则何往而有穷哉!所遇斯乘, 又将恶乎待哉!此乃至德之人玄同彼我者之逍遥也。“14”‚无己‛层面的逍遥主要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外的世界的关系。当‚至人‛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 即达到‚玄同彼我‛的境界时, 这时主体便达到了‚逍遥‛。
成玄英疏曰:
言无待圣人, 虚怀体道, 故能乘两仪之正理, 顺万物之自然, 御六气以逍遥, 混群灵以变化。苟无物而不顺, 亦何往而不通哉!明彻于无穷, 将于何而有待者也!“15”成玄英和郭象的观点一致, 都把主体与外物的关系看作是能否达到‚无己‛逍遥的标志。这种‚顺万物之自然‛、‚混群灵以变化‛和‚苟无物而不顺‛的‚通‛就是打通物我界限, 进入‚无己‛逍遥。所以, 达到‚无己‛逍遥的至人的特点主要 表现在自身与外物的关系上,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 至人都可以作到全身保性, 使自己不受伤害: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汉沍而不能寒, 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 乘云气, 骑日月, 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 而况利害之端乎!(《庄子〃齐物论》)至人潜行不窒, 蹈火不热, 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庄子〃至乐》)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逍遥乎无事之业, 是谓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庄子〃达生》)
总之,‚至人无己‛就是主体自我与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物我交融的境界, 是一种不为物欲所限制的状态。庄子所追求的自由, 主要是精神上和心灵上的自由, 也就是精神上的‚逍遥游‛, 在主观上追求精神的奋飞超脱,‚登天游雾‛。既然社会政治、道德理性、名
利观念等等对人性都是一种束缚和累赘, 那就应当从精神上将它们统统破除掉。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一无己的自由观,在几千年里对整个民族,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观念形态产生了极大的渗透力。这种精神是不可忽略的.在人类执着追求自身行为自由的今天,庄子的无己自由观再一次发出了人文精神的强音,关于庄子无己自由观所展示的人文意义,将有待于人们共同去探索。
参考书目::
“1”“6”王夫之.庄子解“A”.重刊船山遗书“M”.清同治四年湘乡曾氏刻本.1, 1.“2”“M”.北京: 国家图书馆藏线装刻本.1, 14-15.“3”涂光社.庄子范畴心解(序)“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3.“4”张涅.庄子解读———流变开放的思想形式“M”.济南: 齐鲁书社, 2003.44.“8”陈天启.庄子浅说“M”.台北: 中华书局, 1978.1.“5”“7”“1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 三联书店, 2001.350, 351, 351 “11”“13”“14”“15”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 孝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 1961.21, 21, 20, 20, “9”“12”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卷一)馆年影印上海涵芬楼本, 1923.1, 6
M”.上海: 上海商务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