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的城市化与文化的累积(办公室研究稿)

时间:2019-05-12 18:5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区的城市化与文化的累积(办公室研究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区的城市化与文化的累积(办公室研究稿)》。

第一篇:新区的城市化与文化的累积(办公室研究稿)

新区的城市化与文化的累积

吴锋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振奋人心的口号。

除传统的城市在迅速膨胀之外,新的城市、新的城区如雨后春笋,节节拔高。上世纪80年代,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的设立开始了以工业园区为发轫的城市化道路。

1985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胶州湾西海岸的荒野渔村中奠基,规划了1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范围2平方公里。此地东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海上最近距离虽只

2.26海里(约4.2公里),但基础设施缺乏,交通不便,创业在艰难中跋涉。直到1992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域扩大到当地的黄岛全区,两区体制合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青岛的辅城和新城区进入发展战略,城市化的建设拉开了序幕。

“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魅力,在于个性,在于文化”。“ 没有魅力,没有个性,没有文化,城市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北京的性格》)中国城市活力研究组在前言中的概述,为我们从文化角度解读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活力也许正是新的城市、新的城区所具有的共性。

最具活力的人的发展

自然的村落和乡镇、城市是有着历史和传统的。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文化世代相传,继承和发展,绵延不绝。基础于工业园区发展起来的城市和城区则有着多要素聚积多文化混合的特点。尤其是承载着文化的人,在短时期迅速集合,为新城市和城区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动力。

开发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移民城区。已在这里生活过一段的人,或许偶然在上班的路上,蓦然回首,才惊觉在新修的宽阔马路上车已成流,人群中满是年轻的面孔。直觉上你知道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了起来,楼在长高,厂房如同积木般垒起,马路向并不太远的村庄以外延伸。当你在抽象的经济数字里读到比平均增长几乎快一倍的数据时,你才会联想到街道上与你同肩的行人,他们正是那些成就的创造者。

90年代,与市里的同志讨论开发区开放购房落户政策,他问:开发区要那么多人干什么?那时的认识,是先生产后生活,工业园区要的就是年轻的,能干活的,有学历的。人的自由迁徙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工业园区建设也多从生产流通考虑,较少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待服务业的发展。开发区辖域扩大到黄岛全区后,才从园的建设拓展到城市建设的理念。很多年后,外地许多的开发区遇到了城市发展空间的限制和服务业滞后的瓶颈。

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人口。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1982年,黄岛的总人口是8.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469人。人口的文化构成:大学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0.26%,高中及中专占7.51%,初中占19.5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12%。那时流动人口可以忽略不计,总人口与户籍人口高度一致。到开发区选址黄岛奠基的1985年,总人口是8.4万人,三年不过增加了2千多人。开发区的建设,大大加快了人口的膨胀速度。截至2007年,开发区户籍人口达到31.66万人,加上流动人口,总人口已达52.7万,其中人才总量7.6万人。此时人的素质和思想观念与文化的累积,与20多年前的差距,已不是用代沟可以衡量的了。今天的经济增长源泉,已经越来越不限于物质资本,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也就是越来越依赖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在开发区。这句式颇有点人在江湖的味道。开发区的人,4/5以上来自于移民,东西南北中,哪的人都有,隐约中和这句式还真有几分相匹。来源上刚开始主要是原居住民,来开发的机关、企业干部职工,分配的大学生。当开发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愈来愈清晰,成为颇为人看好的“潜力股”,加入就是最自然的选择。进入的渠道越来越宽畅:投资移民、工作移民、居住移民、随亲移民,开发区的人口在迅速膨胀。

语言,大概是观察与感受开发区人最直接的媒介。开发区人的交流以普通话为主,但多数人不标准,与“青普”(青岛普通话)的一个调子不同,是夹杂着多种方言和语音语调的混合型普通话。尖利清亮的东北腔在其中尤其引人侧耳。东北人多,多到出租车司机、菜市场和商店的售货员大都带有浓重的东北腔。以至于东北人来到开发区如同回到了家乡。有人说东北人来山东是寻归故里。当年迫于生计或其他原因,闯关东者多有山东人,如今乘市场经济大潮回来的东北人,许多是山东人的后裔,或与这边有着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关系。想想以色列建国时全世界的犹太人奔赴魂飞梦绕的巴勒斯坦,感慨系之矣!

开发区的行当也有着地域分党的特色。象海产品就多是当地居民经营,木匠、瓦工等装修和建材、家具则多为江浙和南方人囊括,公共汽车、出租车司机和菜市场的摊贩这类行当就成了东北人的天下。

开发区人来自天南海北,歧视和看不起外来人的现象就较少。开发区人还是很团结的,网络上坛子里维护开发区形象的共识有着广泛的市场。开发区人外出介绍自我一般是:青岛的。但语调里明显听不出青岛人“俺青岛的”的自美。向外人介绍“黄岛的”人家不知道在那,说“青岛开发区的”除开发区系统内部外人也发蒙。其实许多青岛人也分不清黄岛和开发区,一般是错误而笼统说:黄岛开发区。倒是都包括了。

充满活力的城市经济

开发区的活力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经济的竞争力上。尤其是近些年,主要经济指标以近30%的速度增长。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0亿元,增长23.1%;工业总产值1403亿元,增长32.7%;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1亿元,增长38.5%;外贸进出口48.8亿美元,其中出口28.4亿美元,增长2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89元,增长19.7%。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总指数继续保持国家级开发区第5位。已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67.9亿美元。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384个,投资过亿美元大项目17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4个。海尔、海信、中船重工、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中集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区。2007年,利用外资9.08亿美元;吸收和利用内资68亿元。

主导产业按照“大港口、大工业、特色旅游”三大特色经济的布局,重点建设的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港口“六大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产业发展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家电电子产业,形成了以海尔、海信、新都理光、瑞智精密机电等大项目为龙头,中小型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是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石油

化工产业,围绕建设清洁环保型国家级石化基地,建设了大炼油、丽东化工等龙头项目,以海华纤维、高合化纤等为代表的中下游项目蓬勃发展。汽车产业,以欧力重工、上汽通用五菱、五征、竹内等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已形成批量生产规模。造修船产业,海西湾造修船基地的修船坞投入使用,造船坞开工建设,将形成年造船468万吨、修船220余艘的生产能力。海洋工程产业,中海油海洋石油工程项目一期二期建成投产、三期开工建设,中石油、麦克德莫特等海洋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港口产业,围绕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全面推进前湾港的开发建设,北港区全部建成,2007年货物吞吐量2.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标箱;南港区开发启动,总投资约160亿元,建成后将新增集装箱年吞吐能力1400万标箱。目前支柱产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额均占到全区总量的85%以上。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开发深入推进。2007年接待游客40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0.5亿元,分别增长17.4%和25.8%。

优雅富有魅力的城市环境

开发区的城市功能在不断完善之中。目前,全社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300余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73平方公里。前湾港、黄岛油港、胶黄铁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长途汽车站、嘉陵江路立交桥、黄河路立交桥、嵩山隧道、滨海大道等交通设施以及能源、通讯等设施的建设,构成了城市的基本骨架。镰湾河水质净化厂、管家楼水厂、生活垃圾处理厂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疏通了城市运行的脉络。城市品位和档次在不断提升,金沙滩公园、唐岛湾滨海公园等城市精品工程的完成,标示着唐岛湾周边城市商贸区和凤凰岛旅游度假区的成型。

开发区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成功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青岛的美,美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开发区无疑复制和传承了青岛的城市特色,从建筑文化和风格到城市色彩,一脉相承。由于它的新,你看不到历史的对比,也就无法从中体味人文的沧桑。在海边的渔村,你也只能望着海水冲刷的礁石沙砾,脑中想象远古至

今人类生活的片段。人们认为文化更多地隐藏在建筑、器物,或文字之中,是留下的,有印迹的,但你嗅嗅海边的空气,低头凝视海面的浪涛,它们没有留下痕迹吗?

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已经开工建设,用不了几年,曾困扰开发区人多年的 “青黄不接”问题,即将解决。梦终于要变为现实。

城市化中的文化产业

开发区的城市化发展,始终有着以制造业等工业经济为基础的特点。在文化的发展上,这个特点得以一以贯之,文化作为产业成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加以细心培育,节庆文化产业、影视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逐渐在西海岸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节庆文化产业是开发区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模式。文化旅游节从第二届介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后,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成功运作的大型文艺晚会、全国模特大赛、全国沙雕大赛、全国马拉松赛、全国动漫大赛等等文化活动在西海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开发区的音乐、表演艺术、时尚设计、旅游、体育等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启了一扇窗口,带动着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型。以文化旅游节为代表,开发区的节庆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新年音乐会,春节文艺晚会,元宵灯会,民间艺术节等等不断拓展着节庆文化产业的舞台。节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区催生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文艺演出体系,网通艺术团、老年大学艺术团、小海燕艺术团以及各居村的秧歌队、锣鼓队、功夫扇队等艺术团体蓬勃发展,全区艺术团、演出队伍和社团组织近200支,市级以上各类文艺协会会员达到300多人,区级各类文艺协会会员达到500多人。

在开发区,影视文化产业显示了强劲的关联性和驱动性。随着青岛市打造影视之城目标的提出,开发区的影视文化产业迸发出强劲的活力。继投资5亿元的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之后,投资5亿元的中国音乐学院青岛国际音乐艺术学院、投资20多亿元的凤凰岛影视演艺中心、总投资10多亿元的中加科技“动漫产业园”项目等一项项单体巨大的文化产业项目瞩目凤凰岛,影视传媒文化产业、娱乐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为产业链互动态势,使凤凰岛文化产业逐步形成集聚效应。凤凰岛加速形成影视制作中心,影视交流中心、影视节庆会展中心和影视传媒文化产业的创业合作中心。

2007年起永久落户凤凰岛的金凤凰奖颁奖典礼活动是开发区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不仅为凤凰岛镌刻上了“影视之岛”的文化品牌标志,更为相关的和潜在的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旅游是开发区着力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也是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切入点。开发区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不遗余力,仅在金沙滩和唐岛湾滨海公园两个景点的投入已经达到10亿元左右。另外,文化旅游相关外围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就有总投资10亿元的五星级金沙滩度假酒店、总投资1亿元的金沙滩景区高档会所、总投资18亿元的唐岛湾游艇俱乐部等配套项目在加紧推进,以滨海旅游为主的休闲文化产业初露峥嵘。全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精心保护之下不断拓展为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齐长城、马濠运河、徐福石屋、薛禄故居遗址、陈姑庙、白云寺等文物保护单位不断被开发为旅游景点。

在开发区,民间文化产业正萌发巨大的能量。开发区降低门槛,鼓励民营资本经营文化产业,民间资本加速进入文化领域,民营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目前,民营资本投资经营的文化产业有旅游、广告、娱乐、网络、音像、图书、体育、电影、演出等等。全区仅艺术培训机构就有40余家,2007年的培训收入达到600多万元。全区印刷企业近百家,各类图书销售网点、门市近百家,2007年全区新闻出版业收入近10亿元。全区还形成了以青岛名家书画交流中心和青岛油画院艺术画廊为龙头的艺术品经营业,现已发展各类艺术品经营单位30余家,2007年的经营收入就达到900多万元。丰富灵活的民间资本使开发区的文化产业显现巨大的活力。

(联系人:吴锋青岛开发区工委管委办公室 电话:86988501)

第二篇: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关的, 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进程在产业和区域方面的 分别表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协调表现为低价工业化进程和高价城市化进程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 产生的原因是中国独特的工业化战略和道路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进程。为此,“十一五”期间, 中国应该通过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等来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发展我国

刘易斯认为,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经济的二元结构上,即国民经济中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部门:劳动边际生产力较低的农村农业 部门与劳动边际生产力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变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 业部门的转移。钱纳里和赛尔奎因也认为,“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恰如其分”。在结构转变中.城市化和工业化是重 要内容。库兹涅茨指出,“经济结构变化最重要的是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即工业化过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变化,即城市化过程。”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动态考察

从本质上说,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关系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两者应该是始终相等或者同步增减关系, 因为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动态演进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是呈现不同特征的。一般的规律是,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 工业化影响和推动城市化是重要特征,城市的功能主要为了制造业发展提供集聚场所。该阶段以工业就业比例表示的工业化率应该高于城市化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 双方互动发展成为主要特征。在该阶段的前期, 工业就业和城市人口应该同比增长, 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都在相应提高;在该阶段后期, 工业就业开始下滑, 而城市人口不断上升, 城市化率超过了按照工业就业计算的工业化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熟期, 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淡化, 城市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 城市化率与按照工业就业计算的工业化率差距拉大。也就是说,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工业化率会高于城市化率, 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带动, 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期, 城市化率会高于工业化 率, 工业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贡献有限, 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第三产业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贡献将大于第二产业。从世界发展报告有关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地区)不同发展时期的数据看, 1965—1997年期间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动趋势与这个规律基本吻合。对于低收入国家, 工业化对城市化进程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城市化率的变动趋势与工业化率(按照工业产值比重和非农就业比重计算)变动的趋势基本一致;对于中等收入国家(地区), 包括下中等、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 1965—1980年期间城市化率和工业发展是相关联的, 但在1980—1997年期间, 城市化率的提高与工业发展并不相关, 而与非农产业发展更为相关;对于高收入国家,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基本不相关, 城市化率的提高主要是和服务业的发展相关的。从各国整个城市化长期进程看, 城市化在工业化的带动下与整个非农产业的发展相关, 但从长期看, 与第三产业发展更为相关。实证研究表明, 美国1870—1970年百年的城市化率变化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的相系数分别是0.6055和0.9770, 日本1920— 1979 年近60年城市化率变化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621和0.9287.上述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动态演进规律表明, 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否协调应该注意三方面的方法问题: 一是从与城市化率直接对比角度出发, 计算工业化率应该采用就业比重指标,而不能够采用产值之类的指标。二是从城市化进程的长期趋势看, 由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并不表现为工业或者第二产业发展自始至终 对城市化有直接的带动效应, 而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城市化的长期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 按照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来计算工业化率, 这更能够描述和判断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是否协调的问题。三是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否协调的标准是随着 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而变化的,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 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高于工业化率都是正常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否协调的标准不在于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两者存在差别, 而在于两者之差是否在与其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标准范围内。一般而言, 这个标准范围是根据国际历史经验归纳出来的。

二、阻碍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 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不相协调的原因是独特的工业化战略和道路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进程, 基于工业化战略制定的制度和政策阻碍了城乡之间、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 采用了通过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 一方面使重工业超常规发展, 使以工业产值比重为衡量标准的工业化水平超常规上升, 但非农就业人口没有相应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使广大农民难以积累起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起始资本, 破坏了城市化的正常机制。不仅如此, 为了降低工业化的成本, 减轻城市供给负担, 还采用“反城市化”战略, 减少城市人口。不仅用种种制度限制农民进城, 而且在“不在城里吃闲饭”、“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等口号下, 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 把城市居民和学生送到农村参加农业劳动, 这包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 等等, 城市化进程被人为地阻碍。

在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实施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方针, 又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发展。该方针的核心在于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乡镇企业工人, 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但不城镇化。虽然乡镇企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但也存在自身规模效益差, 土地使用浪费, 不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劳动力和资金难以转移到聚集效益较好的城市和城镇等问题。2000—2003 年, 在乡镇企业就业的人员分别为1.28亿、1.31亿、1.33亿和1.36 亿, 这些工业人口被滞留在农村, 延迟了城市化进程, 使得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协调。

三、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1.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当前, 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障碍还严重阻碍着中国的 现代化进程, 从城乡协调发展角度看, 户籍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教育与就业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改革等都有待进一步推进。中国渐进式先易后难的改革方式决定了这些改革难度非常大。

2.提高农民工收入, 改善农民工工作生活条件。2003年以来, 在沿海外来农民工较集中的一 些地方, 出现了所谓“民工荒”。中国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 农村仍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民工荒”,主要是对农民工的工资和应有的福利待遇被压低、劳动条件差造成的, 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企业。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没有体现保证社会必要劳动的基本要求, 而且存在着劳动 时间长、劳动条件差的问题。“民工荒”的出现, 实际上是通过劳动力及其工资的市场机制进行强制性的调节, 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

3.改善城市管理水平, 优化城市职能结构, 提高城市质量。长期以来, 害怕“大城市病”(交通拥堵、社会治安恶化、贫民窟、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控制大城市规模、限制农民进城的 一个重要理由。现在看来, 这个理由可能更多地成为掩盖城市管理水平低下、维护城市中既得利益集团固有利益的借口。解决“大城市病”的关键不在于限制城市的规模, 而在于改善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职能结构。实际上, 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大, 产业门类多, 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显著, 辐射带动作用强。科学地发展和管理大城市,可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实力,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发展提供业支撑。城市化的本质是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发展过程。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产业支持。只有当城市的经济实力提高了, 第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城市才会吸引非农人口和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和集聚, 进而发挥城市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促进分工和专业化, 推动经济的发展。没有产业作支撑, 有“城”无“市”, 城市就缺乏足够的活力, 也就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无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这样, 城市化发展进程就不可持续。因此, 要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 就必须加快繁荣城市经济, 增强城市产业竞争实力,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为此, 一是要针对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大的实际, 从中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发, 适时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不宜不分条件、不分地域地片面强调高技术, 过早、过多地用资金密集型的技术代替劳动密集型的技术, 将提高就业的门槛, 影响城市化的速度。国家应当出台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 为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加快服务业发展。从中国工业重化工化和世界工业吸纳劳动就业能力的演变趋势看,“十一五”期间, 中国工业部门吸纳 就业的能力已相对有限,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服务业的发展。而与 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服务业所占比重低, 仍有很大发展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应当全面发展城市服务业尤其是大城市的各种现代服务业,并 以此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城市化与生态研究意义

3、研究意义

“江城”武汉市位于两江交汇之地,也是“百湖之城”,是我国内陆腹地的中心城市。武汉市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状况,一直处于迅猛稳健的发展势头中。在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同时,由于统筹考虑的不尽充分,整体规划的一些不足,以及人们环境生态意识的薄弱,给城市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城市化发展的水环境效应更是值得引起相关行政部门和广大市民的注意。基于这一背景,本实验项目将对汉城市化进程与水环境协调效应发展进行深入全面调查研究,揭示城市化与水环境的时空耦合关系及系列水环境生态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方案举措。

本实验项目研究的理论价值和重大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通过对武汉市城市化发展历程及其与水环境效应的各项研究建立针对武汉市的城市化与水环境效应研究理论,弥补中西部城市化与水环境效应研究相对不足的现状。为中西部城市化发展和生态协调提供一个相对严谨科学的理论体系。

(2)经济方面通过分析水环境效应反向推导出城市化发展的系列问题,为以后武汉1+8城市圈比翼齐飞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促进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推动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

(3)生态方面则可以客观反映武汉城市化的水环境效应,并为武汉市建设生态和谐的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保护良性循环的水网生态区,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同时反映江河湖泊及湿地等对气候水文的积极影响。

(4)社会文化方面通过调查研究明确武汉生态水网对城市文明建设和水域景观欣赏等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水环境效应的逐步改善能对社会文化进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参考文献苏黎兰 《武汉市环境现状的研究与哲学思考》 科教文汇2006 06

第四篇:城市化研究综述

城市化

研究综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XXX

2012年5月21日

城市化 研究综述 201

2【摘要】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同时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城市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入手,讨论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内涵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老课题。卡尔·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纵观当今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研究目标、角度和领域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城市化一词存在各种各样的理解,以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城市化定义。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除城市化之外,城镇化、城市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概念也都在城市化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学者们在城市化定义上的这种分歧,会相应地影响到他们各自对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城市化的发展战略等问题的认识,进而会影响到相应的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如果对其不加以区别,不仅不利于城市化理论研究,而且还可能延缓城市化的实践进程。因此,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使城市化概念条理化、规范化、明朗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学术界主要代表性观点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经济学家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社会学家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学家强调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等等。纵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人口城市化”观点

有西方学者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还有学者指出,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另一西方学者将城市化理解为一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

国内有学者通过研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的进程,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还有一部分国内学者认为这种集中既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也表现为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充。

尽管上述各种定义在语言表达上不尽相同,但却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化的一个基本共识。这类定义将城市化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上,是早期的、较为传统的城市化定义。但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践表明,这一传统的定义已经显得过于狭窄。它只看到了城市化最表层的东西,而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迁。因此容易忽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系列问题,更难以包容城市化的全部内涵,难以反映城市化本质的问题等。

(二)“经济城市化”观点

有西方学者指出:过去的一个半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是技术变革的产物,这些技术变革使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成为可能。一个大规模的工厂含有一个稠密的人口社会的意思,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

城市化 研究综述 201

2投入的增长。还有西方学者认为,城市化是指以人口稀疏、空间上相当均匀遍布、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成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我国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在城市积聚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经济活动的集聚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这种集聚包括要素、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集聚。

以上学者从分析城市化的经济实质出发,认为城市化就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主要通过工业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来实现。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看,上述定义强调城市化就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并未脱离生产要素的集中这一传统主题,因此仍属于传统型的城市化定义。其缺点是过多强调生产要素向城市的集中,而忽略了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渗透和辐射。

(三)“生活方式城市化”观点

西方学者指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过程。这里所说的城市生活方式,不仅指有别于农村的日常生活习俗、习惯等,而且还包括着制度、规划和方法等结构方面的内容。另有西方学者认为,乡下人享有都市的一切物质条件和舒适,从这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市化了。

这种定义强调了城市化是一个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多维互动过程,它既包括了城市的成长,也包括了农村的发展。一方面,农村的劳动力、资金与技术等要素向城市流动,造成了农村生产方式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向农村扩散、渗透和辐射,使农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城市化。此类观点是对传统城市化定义的补充和修正,特别强调和突出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都市文明的渗透这些深层的内涵,属于现代型的城市化定义。

(四)综合观点

随着城市化实践的发展和对城市化理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力求去探讨比较一般性的为大家普遍认同的城市化定义。

有西方学者采用综合观点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城市化一词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二是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三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四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的提高过程。

国内学者也对传统城市化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修正。有学者认为,城市化过程既是一个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进步、社会制度变迁以及观念形态变化的持续发展过程。另一学者认为城市化的内容包括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文化的城市化等。

上述定义使得城市化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其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但相对来说,其内涵正在缩小。这类定义的优点是比较全面、概括地揭示了城市化的主要内涵,避免了对城市化的简单化的片面理解,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城市化问题、缺点是在全面而且分层次地展现了其内涵的同时,给人以庞杂、冗长之感,其文字不够精炼,不便于记忆,仍属于描述性定义。

三、城市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城市化与城镇化

在我国学术界里,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概念时常出现。对于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区别,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将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化。有国内学者认为,镇是城市的初始形态,城市化 研究综述 201

2包含于广义的城市之中,人口无论转移到城镇或者是城市,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因此城市化和城镇化两者并无实质性差别,只是后一术语更强调镇的作用而已。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城镇化代替不了城市化。另有学者认为城镇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城镇化只是强调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单凭城镇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是不完整的。因为城市不只是地域概念,市场是其基本功能。根据城市化内涵,城市化要由突出人口流动转向突出功能提升,不仅包含城镇化的内容,更要突出其成为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的内涵,特别要关注其经济能量的聚集度和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力。还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小城镇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缺乏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有城无市”的现象是我国大多数小城镇存在的共同问题。因此小城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而是城乡的过渡带。有学者认为小城镇不等于城市化,甚至并不是城市化的主流。小城镇发展是城乡经济要素不能一体化和资本短缺条件下被迫的选择,而不是最佳的选择。

事实上,就我国城市化的实践进程而言,城市化与城镇化的侧重点不同,分别代表了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区域内的小城镇转移和积聚的过程,强调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而城市化强调城市自身的不断完善过程,侧重点主要是以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过程,即以现有城市吸纳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现有大中城市的转移积聚、现有城市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广义的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城镇化是城市化的起点和初期阶段,是城市化的一种发展模式。发展小城镇应当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以城镇化替代城市化,实际上是把城市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混为一谈。

四、我国城市化的水平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滞后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根据一项统计,我国1995年的城市化水平只相当于世界上1950年的平均水平,落后4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2000年为36.09%,这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水平,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低5个百分点。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低水平相适应。这种不协调关系,根本原因还是我国产业结构自身的问题:工业化相对超前,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城市的长期短缺,造成各种问题比较突出,负面影响很大。也有学者指出,实际上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处于“双低”状态,是工业化水平偏低,不足以拉动城市化。通常认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看法是一种错觉。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实际的城市化水平仅比国际正常水平略微偏低,不存在异常偏低现象。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根据对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相关关系的数量分析,2000年我国人均GDP大约为830多美元,城市化率为36.09%,基本符合上述判断。问题在于近20年来由于侧重发展小城镇,城市规模结构存在严重的偏差,小城镇比重上升使得服务业缺乏必要的市场空间,导致了城市效率下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是城市化滞后,而是隐性超城市化。我们不能单纯地按现行户籍制度的城市人口来计算城市化率,并据此与工业化率作比较,这样计算出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肯定是偏低的。因为我国工业产值中的很大部分是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创造的,这些人的主要经济活动已经脱离了农业,实际上已实现了产业转移,应将他们及其供养的家庭人口也算入城市人口才比较合理。事实上我国真实的城市化水平要比统计数据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显然是超城市化了,或称为了隐性超城市化。

不同意中国存在隐性超城市化观点的学者指出:不应把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人员都视为

城市化 研究综述 201

2城镇人口,因为其中大部分作为常住人口已被统计在内;而将部分既务工又务农的人口算作隐性城市人口也是不科学的。应该看到,我国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基础设施条件差,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离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不可估计过高,城市化的任务还很艰巨。

五、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根据世界多数国家的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我国将进入从30%到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十五”时期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将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国内外城市化经验表明,一个时期的城市化速度直接受制于经济增长状况。预计“十五”时期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在7%左右,这将对这一时期城市化发展构成基础性约束。“十五”时期的就业、投资和消费等因素也从不同方面制约着城市化发展。考虑到“十五”时期我们要大力推进城市化,必然要在制度和政策创新上有所突破,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消除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体制障碍,进而出台一些加快城市化的政策,“十五”时期城市化速度有可能高于“八五”时期年均0.74个百分点的速度。但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的效应在一个时期又是有限的。初步判断,“十五”时期城市化有可能接近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但不会超过1个百分点。

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6.09%。按照上述预测的速度,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50%~6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在这期间,将有3亿左右的人口要由乡村进入城市。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数量将由现在的667个增加到1400个左右,城市的发展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正是中国发展的希望所在。

六、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性

中国人口城市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有着明显的区别,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一般模式,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经过改革开放至今20多年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但仍然很大。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的滞后性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城市化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据统计,1996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又出现拉大的趋势。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就业矛盾和供给无市场的矛盾都可以从城市化的滞后性中找到解释。

(二)城市化结构的不平衡性

我国城市化结构不平衡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各级城市及其人口规模结构不平衡;二是城市化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后,主要通过乡村工业化来推动人口城市化。目前,我国城市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逐渐增加;但尽管制订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发展方针,大城市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有较快的增长。从1952年到1999年,我国城镇非农业人口平均增长6.8倍,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镇人口增长5.5倍,而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人口增长了6.4倍,因为特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的人口基数差异很大,可见大城市在我国人口城市化过程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三)隐性城市化问题

隐性城市化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处在转变中城市化地区和人口,这些地区所具有的城市特征还比较弱,没有达到建制镇的标准,但它的城市特征是在增长之中的。这种意义的城市

城市化 研究综述 201

2化是一种国际性的普遍现象。二是指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已经从事非农产业或者居住地点比较集中,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的制约,按照户口的登记,这些人还属于农村人口。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实际水平比公布的统计结果要高,因为我国在城市化滞后的同时,也存在着“隐性城市化”现象。我国隐性城市化人口大约为2亿人,占农村人口的22.5%,占全国总人口的16.9%,在今后5~10年内,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点,主要是如何实现这部分隐性城市化人口的显性城市化。

(四)制约因素的多重性

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口约束、户籍制度、就业制度、资金约束、观念约束、农业基础等。首先,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系列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城市化滞后的主要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都存在着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并形成一系列偏重城市人口的制度安排,被称为“城市偏向”。而我国“城市偏向”的内涵更为丰富,从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到医疗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城市偏向”问题。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主要的目的是为防止城镇尤其是大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及由此造成的“城市病”。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深化城镇国有企业改革使城镇职工“隐性失业”显性化,城镇就业矛盾也在客观上制约着经济型城镇流动人口的城市化。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8000~9000万农村人口在城市生活或工作,尽管其经济活动和经济来源与城市经济密不可分,但户籍制度却使得他们既是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城市人”,又是无市民资格的农村人,成为“候鸟式”的流动人口或“边缘人”。其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增加100~200万的城市人口,所以,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数量及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但人口城市化水平并不高。同时,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双重膨胀已经构成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国情。

七、结束语

纵观各位学者提出的城市化的定义,尽管分歧很多,但却揭示了城市化内涵的复杂性。正确地认识城市化的本质内涵,是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城市化问题的基础,可为实际工作者和政府决策者在制定和实施城市化政略等方面提供比较全面的参考和借鉴。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目前存在许多问题,我国不仅要注意城市化“量”的提高,更要注意城市化“质”的提升。要以发展集约式城市化,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崔援民刘金霞《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河北学刊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许成安戴枫《城市化本质及路径选择》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刘勇《我国城市化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时报

李树琮《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洪银兴陈雯《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

王红扬《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我市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 键 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市化

小城镇建设

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之后,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开始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究竟是什么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市化还是建设新农村?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见仁见智,分歧较大。这些争议关涉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与路径的选择、城市化道路的走向乃至中国现代化战略抉择。找出分歧的关键所在,对于达成共识,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健康开展都是必须和必要的。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一)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其根本含义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或城镇转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的概念被引入我国。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非农村社区中不仅包括大中小“城市”,还包括“镇”(含建制镇和非建制镇),因此,“城镇化”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城市化的政策、战略中也都一直强调发挥小城镇的作用。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功能是聚集和扩散。小城镇建设,主要指将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引起小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以实现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是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即指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6年2月,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文件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二、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找准着力点。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关联

实践表明,城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必由之路,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本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大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或者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是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二是利益相关。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城市的城镇化、工业化向农村的辐射,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和村镇的田园化。三是作用互动。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相反,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城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进步,城市的延伸、城镇化的浪潮又推动了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必然相互发生作用,共同促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以县域城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辐射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同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二是冲击农村社会结构。城镇化进程中,一部分农民变成城市人,引起农村经济、社会、人口等结构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乡镇、新集镇、新村庄,将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三是释放剩余资源。农民为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到城里去,带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人力资源的释放,满足了城市对劳动力需求,而城镇化的扩张,也向新农村建设释放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资源。四是提升人口素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工进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礼,向农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产、经营、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又满足城镇化对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五是思想观念更新。通过城镇化实践,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农民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农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时尚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意识、观念的落差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将新型农民输送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又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

(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制约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农村辐射。另一方面,大量的年青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在外面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固定农民实际上变成了业余农民,留下妇女、老人在家里做农田,这部分中老年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差,另一方面形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长远来看,这一问题难以根本消除,比如,农民工子女随着农民的认识水平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大,基本上大都能受到良好教育,一部分还会考上大学,走出社会、走出农村;不能考上大学的,其受教育的程度,远远超过老农民工一代,不会减小外流趋势;已经营在外的农民工,有的一心向往和愿望是跳出农门,有的也想在农村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但他们把房子建好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固定在家居住,农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仍将受到制约。而如果城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大量人口仍留在农村,找不到出路,又会增加新农村建设成本,同时,城镇化的优势不能转化为表农村建设的动力,则会延缓新农村进程。

三、认清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认识误区

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决定在农村现代化必须合理、协调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对立起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减缓城镇化进程,或者以城镇化简单代替新农村建设。着重应走出以下三个认识误区:

(一)“对立论”认识误区

有人说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一对矛盾体,农村城镇化,农民在农村的越来越少了,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出现了缺失,新农村建设要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落实新保障、培养新农民、健全新组织,几乎无人来抓、无人来干、无人来享。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如南雄市珠玑镇上嵩村(省定贫困村),只有3个自然村,133户529人,在家几乎多半为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以致新农村的建设难以启动实施。但是,从全国来看,不论我们城镇化发展速度有多快,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还是很少,社会保障等也难以跟上,大量的农村人口仍然进不了城市,即使我们的城镇化程度达到60%,仍然有五六亿的人口留在农村。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农民能够在城镇安家,定居下来仍是少数,大多数仍会离土不离乡,有的只是暂时性离开农村,城镇化不能解决农村的长期发展问题,必须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同时,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有头脑、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城镇化可以把农民变成农民工,把农民工变成“能人”,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不是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的。

(二)“重叠论”认识误区

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和建设新农村,目的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的现代化。有人片面理解,建设新农村内容涵盖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方面面。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民主化,认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在思路、目标、效果上是“重叠”的,担心新农村建设削弱乡镇集镇的发展,最终可能形成“镇不象镇”、“村不象村”,浪费国家资源,使新农村失去特色。实际上,城镇化一般来说是指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农村新型镇乡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建设新农村,建立新型村庄,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两者不能互为替代。我认为,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在村这一块探索集镇化建设道路,有利于解决农民既不离土、又不离乡部分农民跟上现代化问题,也是解决镇城化中乡镇难以解决的缺乏产业化支撑、农民进城可能恶化城市环境、增大城市压力等问题。

(三)“回避论”认识误区

由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建设中的两大历史性任务,新农村建设更是千头万绪,在基层的一些干部思想中,对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有的产生了“回避”的念头。表现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对镇乡规划与新村规划联动考虑不足,对城镇化带给农村的新问题参考不够,就新农村规划新农村,结果新农村建设规划失之可操作性或可持续发展性。问题是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对建设新农村,必须考虑城乡统筹,联动发展,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以农促工。如果忽视和离开城镇化谈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将难以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如果离开新农村建设来谈城镇化,城镇化最终失农村根基。

四、正确处理新农村与城镇化的结合关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打破,城乡发展必须统筹,实行一体化推进。因此,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统筹城乡,紧密结合,是实现两大历史战略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头20年的重大发展战略,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互动互促,相伴而行,谁也离不开谁。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近几年来,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突显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使之相互促进,统筹协调,有机结合。要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结合关系,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南雄市珠玑镇2011年镇区没有一家100万以上企业,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珠玑镇引进彤置富水泥建材有限公司,罗曼钢琴厂等大型企业投资设厂,将极大地带动该镇的经济发展和建筑、运输、餐饮、金融、商贸等产业的发展。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产业特色,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

五、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进程互动结合的着力点

(一)要在创新镇乡村发展思路上下功夫

城乡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重点是要理清发展思路,找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的新路子。围绕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立足特色资源和现有基础,明晰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做好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着力培植具有特色优势、难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同时,要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各种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有铲组织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去发展,并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产业做大做强,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通过发挥政府主导、部门主帮、农民主体作用,鼓励资金、技术、项目、人才、信息向农村流动,把城镇化能量集聚到农村来,努力集聚社会各种资源,筑巢引凤,增强农村特有的吸引力,以建设新农村。

(二)要在探索镇乡村管理模式上下功夫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思路,改变过去行政治村、层级治村模式,来推进城乡之间空间结构的有效整合,促进城镇系统与乡村系统的一体化发展。要大力探索能人治村、民主治村等新途径、新方法,促进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民的神圣权利,只有让村民真正享有这些权利,才能使其当家作主的地位得到维护和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泛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要坚持落实好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实行重大决策村民代表表决制、财务活动联合会签制、重要事项定期公开制、党员进组务会制,变过去“统治型”、“家长式”管理为民主管理,把建设新农村的“话语权”交给群众,由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作出决策和评判,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三)要在推进镇乡村重点建设上下功夫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在以下“三个加强”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重点要抓好城镇与农村衔接的交通、用电、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硬环境。二是要加强城乡集镇建设。要站在建设新农村的高度,重新审视和规划城镇建设规划。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搞好新农村的新村镇规划,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愿望、农村人口结构等相协调的新的村庄体系。三是要加强城乡市场建设。要在发展新产业的基础上,做大搞活城乡市场,把新农村建设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推向市场。要加大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生产销售信息平台,开把农村产业发展与市场真正联系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农村产业化抵御市场风险的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防止产业发展大起大落,损害农民利益。

六、结束语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存在内在的互动关系,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和农村发展的实践也已证明了这一点。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注意把城镇化的推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联系起来统筹考虑,把具有区位优势、良好工业基础和要素聚集条件的村镇纳入城镇化建设的规划,让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以更好地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参考文献:

1.何振红:我国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N].《经济日报》,2012-09-04 2.柳随年:《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思考》,《管理世界》,2011年第3期 3.廖建平/周拥军:《城镇化:中外对比与中国发展模式》,2011-10-30 4.成德宁:、,武汉大学,11

2010-7-3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

下载新区的城市化与文化的累积(办公室研究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区的城市化与文化的累积(办公室研究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上)[最终定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二、三十年,对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以后才开始起步,由于基础资料奇缺、已往研究成果贫乏及研......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下)

    婴儿死亡率在50‰以上的有藏、维吾尔、苗、彝、布依、侗、傣、黎、傈僳、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撒拉、仫佬、阿昌、普来、怒、保东、京、独龙、门巴、基诺等......

    起航——政务文化新区

    起航——政务文化新区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来江淮大地;鲲鹏展翅,九狮雄立,合肥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城区西南的12.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升起一颗璀璨的新......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范文)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时代。在六十年的发展史中我国既经历了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经历了后三十年的......

    办公室文化

    教师行为规范 思想进步,政治清明,身正为范。 知识渊博,业务精通,治学严谨。 师德高尚,作风正派,诚实守信。 勤奋敬业,团结奉献,求实创新。 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语言文明。 遵纪守章,助人......

    办公室文化

    办公室文化 “办公室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场面宏大、大开大阂的宏篇巨制(大企业)或者是结构严谨、脉络清晰、风格独到的小型制作(小企业),办公室文......

    办公室文化

    办公室里哪些事情说不得? 同事是工作伙伴,不可能要求他们像父母兄弟姐妹一样包容和体谅你。很多时候,同事之间最好保持一种平等、礼貌的伙伴关系。你应该知道,在办公室里有些话......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二、课题名称与问题的提出 1、确定本课题开展研究的现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