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的县城建设与发展研究(大全5篇)

时间:2019-05-13 02:2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县城建设与发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化过程中的县城建设与发展研究》。

第一篇:城市化过程中的县城建设与发展研究

城市化过程中的县城建设与发展研究

作者:黄新文 来源:网络 添加日期:10年03月26日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形势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逐步破解,城乡之间统筹发展格局已初现端倪;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使得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双加速的发展态势。有关区域城镇体系发展资料表明,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联系城市和广大农村的特殊城镇——县城,在其县域经济中的“极核”作用较为明显,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非常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县城的特点与优势。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县域当中,县城不但是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城镇,而且也是该区域所有建制镇中最有特点的城镇。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构成了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体的空间地理系统。二是它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综合服务功能较强。三是城镇规模扩展较快,城镇人口数量较大。四是工业化程度较高,信息流、物质流、商贸业较为发达。五是发展软环境明显优于其它建制镇。

(二)、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关系。陕西省2009年初的一组统计数字显示:全省近90%的土地在县域,64%的人口在县域。2007年,全省83个县实现生产总值2700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近50%(发达省份接近80%左右)。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工业主导产业作用日益凸显,工业增加值占到县域经济的56%,而地方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则主要集中在县城。在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同时,全省城镇化率却只有30%,不少县城虽然是全县最大城镇,人口却不足5万(低于全国县城8万人口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在全国来看,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大抵就是这个情形,甚至还有不少地方低于这个水平;虽然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但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之间依然存在差距,基本上也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状,县城的中心城镇地位仍需巩固提高。

因此,在研究县域经济特点与现状的基础上,加快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将有助于正确处理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关系,解决城镇建设中的重点发展问题,促进县域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对于科学制订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强化县城的中心城镇地位,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县城对县域人口拥有巨大吸引力的众多原因

(一)居民对于定居县城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居民在本县县城定居比在大中城市更容易找到同乡人,可以乡音不改,乡俗不变,拉家长里短,话桑麻之事,有心理上的依附和安全感;此外,由于几千年来中国以县制为基础的行政管理区划的相对稳定性和习惯,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的严格的户籍制度,在人们的心中更容易把县城当中自己心目中的城市,到了县城依然认为自己仍然是“当地人”和“本乡人”。

(二)居民对于定居县城有很好的认同感。县城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着县域内其他建制镇无法替代的优越地位。它作为县级党政机关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所在地,拥有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质量最好的中、小学,以及技工学校甚至中等专业学校,这些条件和资源都是其它建制镇所无法比拟的。根据对于陕西五个县132位市民和农民的街头随机调查:62%以上的人愿意首选进入县城生活,而不是到一般建制镇或大、中城市生活;9%的人希望到大城市,只有5%愿意到中等城市定居生活而且最好是和本县有直接行政管辖关系的中等城市;24%的人仍然选择生活在原居住地。

(三)居民对于县城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满意度。虽然县城按划分标准仍属于建制镇,但它的基础设施在县域内一般情况下是水平最高、配套最为齐全、综合服务功能最强。无论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公交、道路桥涵、广场公园等设施,还是医院、学校、购物、娱乐等服务都优于其它建制镇和农村。这使得进入县城的居民无疑感到比较满意,因为在这里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是以前无法比拟的,生活的质量明显高于原居住地。

(四)居民定居县城是对生活成本的选择。一个人要在某一地方生存,首先要考虑生活成本问题。其它建制镇、农村原居住地生活成本可能低于县城的生活成本这是客观事实,但对于一些收入较高的居民来讲,这些地方已不能满足他们长期居住的需求。然而,在生活成本方面把大中城市与县城比较的话,县城的县城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住房、租房价格都比较低,物业管理费也会低很多。二是水、电、气价格较低,交通花费也较少。三是果蔬、农副产品等价格较低。四是能够接受较好的医疗与教育,但成本不是很高。

(五)县城居民较容易实现就业和增加收入。人们定居县城之后,能比在原居住地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商业信息,更有条件接受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捕捉更多的商业机会,开展创业活动。同时,就地理空间分析,县境内的任何一个

地方都不会离县城过远,非常有利县城居民回家从事季节性的生产劳动,农忙时回村劳动,农闲时到城里享受城市生活;还可以根据土地流转政策把土地交给别人经营,自己兴办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或从事农产品的贸易,在生产、流通领域获得收益。

三、县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驱动器的动力效应

(一)县城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形成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由于其原材料、劳动力、土地价格相对低廉,促使不少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等具有地方成本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县城投资落户。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地区的二次产业转移,更是为县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在这些地方形成了一定的工业规模,县城工业产值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攀升,工业规模效应和要素聚合效应日益显现。县城对于全县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正在增强。

(二)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县城第三产业规模也正在逐步扩大。工业项目不断地进入县城,使之从事工业生产的人数激增,县城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导致人们对于餐饮、购物、娱乐、教育、住房、城市基础设施等第三产业的需求急剧增长。显然,这种变化将为当地创造不少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为第三产业的投资者提供较多的商业机会。同样,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还将使农村人口就近进城就业,大量农副产品就近进城销售,进一步加快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淡化过程,必然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县城作为县域物流商贸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县城处于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是承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和桥梁,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异常重要。从商贸流通角度看,县城一方面是农副产品的消费地,可以就地消化农副产品;另一方面县城也是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通过县城这样的承接平台把农副产品批量销售到大中城市乃至全国各地。同时,县城也是工业品消费中心和批发中心:一是县城本身能够消费和采购不少工业品,包括生活消费性工业品与生产设备等生产性工业品;二是向广大农村零售和批发大量的工业产品,并通过较强的物流系统进行及时配送,实现物质流的合理流动。

四、加快县城建设的措施建议

基于对县域中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客观事实的分析,加快县域城镇建设,集中力量推动区域中心城镇建设——县城建设,必将成为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责任。

(一)、以县城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县域产业化、工业化为目标,制定县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1、树立明确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确立县城在县域中的核心城镇地位和优先发展地位。县城要为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搭建坚实发展平台;为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工业主导产业创造生产要素高效聚合的空间地理系统;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支持;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优质的宜居生存环境。要把县城为中心、建制镇为节点、集镇为基础的三级城镇网络,构建成为县域城镇体系的发展框架,为县域经济的新跨越提供“起飞跑道”。

2、要科学地确定县城的性质和规模。首先,要根据县域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产业基础、民风民俗以及县城区位等因素,对于县城性质进行科学定位。其次,坚持以县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指导,合理确定县城发展规模。要充分考虑产业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对于城市化产生的影响,使城市扩张规模(包括人口和建成区)、基础设施的增量、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效率等,适应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3、正确处理长远与近期的关系。县城发展战略既要着手于当前发展,又要着眼于未来的需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县城长远与近期的发展问题上,县城建设要首先立足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为县城居民的生产生活建设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并给将来发展留足必要的发展余地。树立重点建设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建设理念,不要总想着一夜之间建成现代化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把有限的建设资金用在最急需、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上。在街区建设中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不搞“大跃进式”的全面建设;要根据发展的实力,实施“分区规划、分区实施”战略,稳步推进县城建设与发展。

(二)、以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为重点,突破县城发展中的政策瓶颈。

1、找准制约县城发展的关键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县城建设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有限、投入不足,设施数量和质量都不

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农村进城人员的户籍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特别是农民子女的就学就业没有得到与市民户口相应的待遇。三是县城的农业产业化的平台作用不强、工业集中度低且规模较小,作为中心城镇规模太小、集约生产要素的效率不很高等方面。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突破县城发展的瓶颈。

2、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县城建设发展。2009年初,陕西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纲要》、《关于财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构成了系列指导、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全面涵盖了产业、工业、城镇、公路与流通等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不但充分体现出省级政府对于县级政府的行政扩权和新增财政惠及县级的价值取向,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县域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客观要求。

从全国范围看,上述支持县域发展的政策也是具有很好借鉴意义的。它的实施将极大地解放县域经济的生产力,使县域经济长期受制于县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不足、资金保证不足等问题得以逐步化解,对于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转移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县级政府应以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系列有关户籍制度改革、改善投资发展环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先发展中心城镇等的操作性很强的政策,理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为县城建设发展提供制度上与体制的支持。

(三)突出县域优势和特色,发展县城建设

科学规划,建设生态特色的宜居县城。要结合县城的地理环境、地形条件、产业结构分布状况,突出地方建筑特色,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合理布局县城的功能分区。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节约土地的现代人文理念,在尊重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规划手段和技术,实现城市不同功能分区之间的有机融合;在凸显地域建筑风格,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创造地域特色明显、民族特点突出的县城特有的城市形态。

总之,在现阶段,县城建设的持续发展必将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讲,县城建设发展的快慢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把县城建设与发展问题解决好,县域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

增强的目标就可以逐步实现,这将有助于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城市在全国地理空间上的合理均衡分布。

历史告诉我们:县域经济不但是支撑区域经济、国家经济的基础,而且也是支撑大中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 县域经济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全面的现代工业文明,试想如果没有大量来源于县域的人力、资源、原料、能源和初级产品,规模化的大工业能实现吗?现代经济发展不正是用不争的事实反复向人们揭示这样极普通的道理吗?如果站在全国区域的视角去审视县城的话,县城作为支撑在城市与广大农村之间网络支点,它“铸造”的越宽厚、越坚固越能撬动农村的发展,越能实现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由城市向农村的辐射和传导,进而推进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

县城发展既然如此重要,就应该列入国家战略和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要通过制定加快县城发展的系列配套政策,为县城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支持,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区域内工商业发达、基础设施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地域民族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较强的中心城镇。

第二篇:统筹发展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统筹发展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李鹤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116023)

摘要: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但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过度的关注城市利益的扩大,忽视了农村利益的保护而造成了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形成了包括了失地农民返贫,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价值观的迷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可以统筹发展的原因及二者良性互动的方式,提出了在城市化建设中进行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建设的模式。

关键字: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开了对原有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这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开端。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17.92%上升到2010年的45.7%,年平均提高1%以上。但是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遇到了“瓶颈”——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在“十二五”制定之际,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不足,探索一条城市化与新农村并行建设的新路子,来缓解城乡日益加剧的矛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与良性互动。

一、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影响综述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沾沾自喜是远远不够的。纵观城市化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城市化的建设对农民这一群体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一些地区的城市化成果是以牺牲了一部分农民的利益而获得的。解决城市化建设中农民利益的保护及增加农村的经济实力,成为城市化进程继续向前推进的关键。

(一)失地农民返贫

为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扩展的目的,地方政府把向农民征得的农民宅基地等土地复垦后换取同等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征地的过程中没有对农民采用合理的安置方式,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也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及使用权,农民在城市化的大潮中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又有一次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被征占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

(二)农民工、农二代与留守儿童问题

据统计,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他们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使农民工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生活保障。农民工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用不理智的方式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成为城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出生于80后的“农二代”,他们拥有更多的文化

知识,怀有更远大的理想,对城市的渴望也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是户籍制度、城市社保等相关制度的制约使他们“留不下,回不去”。而那些依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三)价值观的迷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还没有完整的建构。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出现了混乱。“信仰逐渐陨灭,理性越来越清晰”,对金钱、地位的追逐远远超过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迷失在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农二代群体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物质上再丰富也不能给人带来满足,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是非常危险的。从自我的迷失、迷惘到对自己失望甚至对整个社会不满,这个过程是非常危险的,对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非常不利,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与良性互动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城市生活习惯、思想方式向农村的扩散,而且还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村庄习俗向城市习惯的过渡、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等等。城市化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人为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尊重其客观发展的规律。那些用行政手段推进的城市化模式,尽管使城市变大了,城镇人口变多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是这种被曲解了的城市化造成了社会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公共配套设施严重缺位。单纯的“空间城市化”、人为的推进城市化不是真正的城市化而是一种浪费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的原因

城市化是一个发展过程,不是意识形态改变就能一蹴而就的。以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大概1%左右)而言,完成城市化的目标至少还要进行50几年。那么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优化农村的建设,而是把社会建设完全的集中在城市的建设的话,那么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另外,我国农村人口不论是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还是农村人口总数都是最多的。我们在实行城市化的进程中不仅不能忽视这一群体的利益,而且要想方设法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化的成果能够惠及到农村。这样城市化才能够获得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才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思想,可以考虑一种新的思路来进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在努力提高城市化的速度、优化城市化的质量的同时,让城市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令新农村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和稳定的大后方,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包容性发展”的新战略。总之,我们推行的城市化战略是能够带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的新农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

(二)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1.以城市化建设引领新农村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着城市化的建设。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三大都市圈以及各初见端倪,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周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城市中的技术、产业可以适度的向农村转移,城市中的民主观念可以向农村渗透,这既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对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大城市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利用规模优势,提升新农村中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农民来说,如果能在自己熟悉的农村也能有所作为,也能拥有更高水平的生活,有完善的医疗和社会保障,那么即使暂时不能够进入城市变成市民,也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安居、乐业,也更能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化的推进

新农村建设相当于城市化建设的大后方,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稳定的农村,那么城市化无从谈起。试想一下,大量由于失地而返贫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市中聚集成若干的“城市贫民区”;大量的农民工、“农二代”在城市化进程中迷失方向、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教育而产生心理畸形,那么城市化如何继续进行下去?而且这些都明显违反了城市化的初衷,城市化成了“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对另外一部分人有益”的过程。所以,只有城市化的进程中,对新农村的建设更加重视才是最佳之选。要对农村加强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逐步培养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理想的新型农民。新农村的建设也为 “逆城市化”做好准备,农村也有城市的现代设施和文明,可以为一部分城市人口向郊外转移提供条件。

三、重视城市化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继续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首先要加大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投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加大经济投入才能刺激广大农村的经济、整合农村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

农技部门要定期派专门人员下基层,向农民传授有关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有关部门要大力配合,最大限度的为农民产销打开门路,比如对符合要求种植的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的家禽等按合理的价格进行及时的收购。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村生产的经济收入,还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形成了城乡之间产销一体的科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果蔬业、旅游业开发,比如进行农村生态游,农村采摘游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注意差别化的建设,不能按照同一个模板复制,而是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不同风格、不同优势的新农村。

(二)深入发展新农村的政治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当地政府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加快步伐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基层组织应进行村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把权力进行下放,让农民的事由农民自己决定。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不能好心办坏事。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要求农民一下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把握好尺度、循序渐进,新型的农村建设不能成为城市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照搬照抄。

基层组织的相关部门要对城市化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进行重新的学习和整理,不但要真正提高领导部门的知法懂法的能力,也要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能够真正运用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农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民主氛围,形成“村干部是农民利益的维护者,村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的新农村。

(三)逐步完善新农村的文化、社会建设

价值观是心中的信念、是精神的汇聚,是我们做事的指导方向,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在新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采取简单易懂、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争取在新农村中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共识。诚然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这些群体都是城市化建设的奉献者,他们的利益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损失。虽然国家在短期之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实,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一定要对这些群体进行安抚,让他们明白他们城市是接受他们的,他们是城市化的功臣。只有在城乡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乃至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有统一的认识,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成为最稳定的支持力量而不是“摇摆派”。

新农村的建设要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不能走城市建设中牺牲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建立的新农村是能够直接过渡到城市的新农村,所以不论从社会的发展模式还是经济建设的方式都要吸取城市化建设中的精华。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美好愿望。

总之,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兼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可行的,既能保证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又能提升农村的经济实力,同时是解决现阶段城乡矛盾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温家宝:《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J],求是,2006(18)。

[2]蔡永飞:《“十二五”如何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N],学习时报,2010(5)。

[3]曹利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奋斗目标到行动纲领》[J],探索,2005(6)。

[4]石玉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2005(6)

[5]李炳坤:《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经济,2005(11)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我市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 键 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市化

小城镇建设

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之后,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开始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究竟是什么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市化还是建设新农村?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见仁见智,分歧较大。这些争议关涉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与路径的选择、城市化道路的走向乃至中国现代化战略抉择。找出分歧的关键所在,对于达成共识,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健康开展都是必须和必要的。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一)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其根本含义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或城镇转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的概念被引入我国。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非农村社区中不仅包括大中小“城市”,还包括“镇”(含建制镇和非建制镇),因此,“城镇化”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城市化的政策、战略中也都一直强调发挥小城镇的作用。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功能是聚集和扩散。小城镇建设,主要指将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引起小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以实现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是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即指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6年2月,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文件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二、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找准着力点。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关联

实践表明,城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必由之路,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本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大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或者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是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二是利益相关。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城市的城镇化、工业化向农村的辐射,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和村镇的田园化。三是作用互动。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相反,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城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进步,城市的延伸、城镇化的浪潮又推动了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必然相互发生作用,共同促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以县域城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辐射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同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二是冲击农村社会结构。城镇化进程中,一部分农民变成城市人,引起农村经济、社会、人口等结构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乡镇、新集镇、新村庄,将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三是释放剩余资源。农民为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到城里去,带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人力资源的释放,满足了城市对劳动力需求,而城镇化的扩张,也向新农村建设释放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资源。四是提升人口素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工进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礼,向农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产、经营、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又满足城镇化对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五是思想观念更新。通过城镇化实践,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农民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农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时尚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意识、观念的落差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将新型农民输送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又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

(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制约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农村辐射。另一方面,大量的年青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在外面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固定农民实际上变成了业余农民,留下妇女、老人在家里做农田,这部分中老年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差,另一方面形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长远来看,这一问题难以根本消除,比如,农民工子女随着农民的认识水平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大,基本上大都能受到良好教育,一部分还会考上大学,走出社会、走出农村;不能考上大学的,其受教育的程度,远远超过老农民工一代,不会减小外流趋势;已经营在外的农民工,有的一心向往和愿望是跳出农门,有的也想在农村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但他们把房子建好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固定在家居住,农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仍将受到制约。而如果城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大量人口仍留在农村,找不到出路,又会增加新农村建设成本,同时,城镇化的优势不能转化为表农村建设的动力,则会延缓新农村进程。

三、认清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认识误区

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决定在农村现代化必须合理、协调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对立起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减缓城镇化进程,或者以城镇化简单代替新农村建设。着重应走出以下三个认识误区:

(一)“对立论”认识误区

有人说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一对矛盾体,农村城镇化,农民在农村的越来越少了,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出现了缺失,新农村建设要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落实新保障、培养新农民、健全新组织,几乎无人来抓、无人来干、无人来享。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如南雄市珠玑镇上嵩村(省定贫困村),只有3个自然村,133户529人,在家几乎多半为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以致新农村的建设难以启动实施。但是,从全国来看,不论我们城镇化发展速度有多快,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还是很少,社会保障等也难以跟上,大量的农村人口仍然进不了城市,即使我们的城镇化程度达到60%,仍然有五六亿的人口留在农村。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农民能够在城镇安家,定居下来仍是少数,大多数仍会离土不离乡,有的只是暂时性离开农村,城镇化不能解决农村的长期发展问题,必须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同时,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有头脑、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城镇化可以把农民变成农民工,把农民工变成“能人”,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不是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的。

(二)“重叠论”认识误区

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和建设新农村,目的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的现代化。有人片面理解,建设新农村内容涵盖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方面面。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民主化,认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在思路、目标、效果上是“重叠”的,担心新农村建设削弱乡镇集镇的发展,最终可能形成“镇不象镇”、“村不象村”,浪费国家资源,使新农村失去特色。实际上,城镇化一般来说是指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农村新型镇乡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建设新农村,建立新型村庄,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两者不能互为替代。我认为,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在村这一块探索集镇化建设道路,有利于解决农民既不离土、又不离乡部分农民跟上现代化问题,也是解决镇城化中乡镇难以解决的缺乏产业化支撑、农民进城可能恶化城市环境、增大城市压力等问题。

(三)“回避论”认识误区

由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建设中的两大历史性任务,新农村建设更是千头万绪,在基层的一些干部思想中,对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有的产生了“回避”的念头。表现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对镇乡规划与新村规划联动考虑不足,对城镇化带给农村的新问题参考不够,就新农村规划新农村,结果新农村建设规划失之可操作性或可持续发展性。问题是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对建设新农村,必须考虑城乡统筹,联动发展,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以农促工。如果忽视和离开城镇化谈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将难以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如果离开新农村建设来谈城镇化,城镇化最终失农村根基。

四、正确处理新农村与城镇化的结合关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打破,城乡发展必须统筹,实行一体化推进。因此,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统筹城乡,紧密结合,是实现两大历史战略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头20年的重大发展战略,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互动互促,相伴而行,谁也离不开谁。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近几年来,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突显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使之相互促进,统筹协调,有机结合。要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结合关系,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南雄市珠玑镇2011年镇区没有一家100万以上企业,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珠玑镇引进彤置富水泥建材有限公司,罗曼钢琴厂等大型企业投资设厂,将极大地带动该镇的经济发展和建筑、运输、餐饮、金融、商贸等产业的发展。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产业特色,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

五、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进程互动结合的着力点

(一)要在创新镇乡村发展思路上下功夫

城乡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重点是要理清发展思路,找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的新路子。围绕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立足特色资源和现有基础,明晰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做好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着力培植具有特色优势、难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同时,要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各种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有铲组织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去发展,并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产业做大做强,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通过发挥政府主导、部门主帮、农民主体作用,鼓励资金、技术、项目、人才、信息向农村流动,把城镇化能量集聚到农村来,努力集聚社会各种资源,筑巢引凤,增强农村特有的吸引力,以建设新农村。

(二)要在探索镇乡村管理模式上下功夫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思路,改变过去行政治村、层级治村模式,来推进城乡之间空间结构的有效整合,促进城镇系统与乡村系统的一体化发展。要大力探索能人治村、民主治村等新途径、新方法,促进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民的神圣权利,只有让村民真正享有这些权利,才能使其当家作主的地位得到维护和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泛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要坚持落实好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实行重大决策村民代表表决制、财务活动联合会签制、重要事项定期公开制、党员进组务会制,变过去“统治型”、“家长式”管理为民主管理,把建设新农村的“话语权”交给群众,由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作出决策和评判,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三)要在推进镇乡村重点建设上下功夫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在以下“三个加强”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重点要抓好城镇与农村衔接的交通、用电、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硬环境。二是要加强城乡集镇建设。要站在建设新农村的高度,重新审视和规划城镇建设规划。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搞好新农村的新村镇规划,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愿望、农村人口结构等相协调的新的村庄体系。三是要加强城乡市场建设。要在发展新产业的基础上,做大搞活城乡市场,把新农村建设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推向市场。要加大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生产销售信息平台,开把农村产业发展与市场真正联系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农村产业化抵御市场风险的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防止产业发展大起大落,损害农民利益。

六、结束语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存在内在的互动关系,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和农村发展的实践也已证明了这一点。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注意把城镇化的推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联系起来统筹考虑,把具有区位优势、良好工业基础和要素聚集条件的村镇纳入城镇化建设的规划,让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以更好地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参考文献:

1.何振红:我国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N].《经济日报》,2012-09-04 2.柳随年:《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思考》,《管理世界》,2011年第3期 3.廖建平/周拥军:《城镇化:中外对比与中国发展模式》,2011-10-30 4.成德宁:、,武汉大学,11

2010-7-3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

第四篇: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基层党建

工 作 研 究

根据关于认真做好社区“三有一化”建设重点研究工作的通知精神,镇积极组织人员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研究,现将情况汇总如下:

一、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的特点

城乡结合部社区“是位于城市中心建成区和外围纯农业腹地之间的过渡带。”

一是由于地处城市和乡村交界处,城乡结合部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构成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呈现出与城市和农村社区不同的复杂态势。

二是工作空间的区域性。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属于区域性党建工作,都以一定的管辖地为基础范围,“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对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属地管理,有着相对稳定的活动空间、工作条件和区域环境。

三是工作内容的社会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城乡结合部的单位制也在逐步解构,人们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社会工作面在不断扩展,实际上是在开展大量的社会工作,如包括在城市化过程中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剥离出来的一部分社会工作,还包括由于社会发展所连带和新增生出来的诸多社会协调、社

会服务工作等。

四是工作对象的多元性。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的对象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趋势,这表现在:从对象类别来看,既有各类组织,又有个体党员;既有在职党员,又有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既有行政隶属关系单位,又有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单位等。从人口构成来看,相对复杂得多,有原属地居民,有来自于城市核心区人口离心迁移后安置到辖区的居民,还有从外边缘带聚集过来的暂住农业人口等。此外,由于辖区内人员身份、地位和职业的不同,人们的经济状况、精神状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都使得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对象由过去相对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

五是工作宗旨的服务性。作为基层党建工作,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同样要服务于本地区建设、服务于党员和服务于群众。首先,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和带领本地区党员和群众致力于本地区建设和发展。此外,要服务于党员,调动党员参与城乡结合部建设的主动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最后,党组织和党员都要服务于群众,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服务,这是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六是工作体系的开放性。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内容和框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实践中

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对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如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内涵。此外,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在理论研究、工作原则、工作方法上都要随着党建工作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富有开放性。第二,城乡结合部作为由农村向城镇衍变而出现的新生区域,二、当前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基于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实事求是地考量和确定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性问题。

一是从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责任来看,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城乡结合部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促使城乡结合部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社区。首先要全面推动城乡结合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把城乡结合部建设成新型的城市社区。使城乡结合部党组织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城乡结合部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引导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城乡结合部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发展社会事业,改善城乡结合部居民生活,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发挥城乡结合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使城乡结合部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城乡结合部建设和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基层社会有序运作的主导力量和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自身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积极有效的活动,使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社区文化提升和管理体制创新的主导力量,推进基层社会的成熟化和组织化,为巩固党在城乡结合部的执政地位提供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这就要求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与城市社区党建相对接,完成向城市社区党建的顺利过渡。

三、创新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

从城乡结合部的实际和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索和创新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是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一是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不断扩大组织覆盖。使党的组织体系能够覆盖到域内的每个层面、每个组织,辐射到每一个党员,形成一个层级完备、符合实际需要的党组织系统,并保持其高效运作。为城乡结合部党组织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发挥党组织功能,不断扩大工作覆盖。党组织在与

其他组织、个人进行信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随着外系统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使党组织要不断拓展和提升自身的功能,扩大工作覆盖,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创新党建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党建运行机制。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落实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社区建设各主体参与的协商对话制度、合作共事制度等,形成各领域党组织联动的长效机制。

第五篇: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刘俊

发布时间:2009-06-09

摘 要:江苏是全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和模式,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首先从分析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入手,对江苏城市化的阶段进行了探讨;随后分析了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炼出江苏城市化发展的五类基本模式,并指出以大都市带为核心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是江苏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城市化历程,特征,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市化稳步推进,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每年有200万左右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均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目前,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0%以上,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正在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推进。加强对人口城市化发展历程、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性分析,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实现地区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江苏的城市化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80年代造镇,90年代造城”。自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正常的、快速的发展阶段。江苏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分散稳定推进阶段(1978年至1989年)。这期间,全省形成了“小城镇、大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城市化的推进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第二阶段:以小城镇和开发区为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增长阶段(1990年至1997年)。这期间,一方面全省省辖市(地级

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

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江苏主动呼应浦东开发开放,兴起了一股开发区建设热潮,一批有生命力的开发区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成为城市拓展的新城区。

第三阶段:以大中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集约发展阶段(1998~2007年)。这一阶段,城市化进程主要源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主要动力。江苏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056.23万人,年均增加199.31万人,增长79.28%,年均增长8.8%,城镇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53.2%,上升近2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41个百分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二、江苏城市化进程呈现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自觉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既敢于创新突破,又勇于否定自我,不断探索完善符合自身实际、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总体来看,江苏30年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体系呈现合理发展的态势

首先,江苏注重发挥城市整体功效,市、镇布局和结构更趋合理。从上个世纪80年代重视小城镇建设,已经转到更加注重发挥城市的聚集、辐射功效,强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市、镇布局和结构更趋合理。从近期的态势看,由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城市化从以乡镇企业为主要动力转向外向型经济等多元推动的动力机制,逐渐走上一条“聚集型”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渐显现。1990~2000年,在城镇人口增加1倍的前提下,市人口增长0.8倍,镇人口增长1.8倍,镇人口增长明显快于市人口,小城镇的促进作用大于城市。而在2000~2005年,在城镇人口增长24.1%的前提下,市人口增长21.7%,镇人口增长28.1%,市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且促进作用大大增强。2005年,市、镇个数分别为40个、1077个,市、镇人口结构比为60:40。

其次,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各种城市结构日趋完善。经过30年的努力,江苏初步形成了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与产业布局相呼应的,以南京、苏锡常、徐州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江苏城市规模结构仍存在着不合理性,若与城市规模结构比较合理的日本相比较,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个数比重和结构比重明显偏高,中小城市发展不足,还需进一步增加。

第三,江苏城市化突出了“三圈五轴”,合理调整了行政区划。根据规划要求,江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在于南京、苏锡常和徐州3个都市圈的建设,构筑“三圈五轴”的城镇空间结构框架。以大都市为核心都市圈的建设,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扩展了城市集聚发展空间,城镇规模构成不断优化,人口集聚速度逐步提高。

(二)城市化进程有明显的转折迹象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城市化历程中有过三次重要的转折。

第一次转折出现在1979年,城镇人口增长规模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城乡人口增长出现了互换的格局。以此为起点,江苏城市化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阶段。始于上世纪70年代,江苏城乡推行了旨在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口增长的规模出现明显减少,但是增长的量仍然高于城镇。1979年,作为重要分界点的年份,城镇人口增加了74万人,乡村人口反而减少了15万人,城市化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重要转折。此后,全省大多数年份的城镇人口增长规模均高于乡村人口的增长,有些年份乡村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在总人口的增长中城镇人口增长所占比重大大提高。

第二次转折出现在1997年,城镇人口增长绝对规模首次超过总人口,乡村人口由增长转为下降。以此为转折点,江苏城市化由加速增长阶段转为高速增长阶段。1997年,在总人口增加38万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增加196万,乡村人口则相应地减少157万,城镇人口增长绝对规模首次超过总人口增长绝对规模,乡村人口绝对规模由增长转为下降,城市化出现了第二个重要转折。此后的年份,乡村人口绝对量持续下降,如1998~2000年,在总人口分别增加35万、30万、114万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分别增加125万、262、516万,乡村人口则相应地分别减少91万、231万、402万。这意味着,乡村人口进人城镇的规模大于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的规模,工业化进程中非农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化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并真正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第三次转折出现在2005年,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达到50.5%。这表明,随着乡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镇,城镇人口的绝对量超过乡村人口,整个地区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这是城市化出现的第三个重要转折,是江苏初步进入城市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起点。今后,尽管城市化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是,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要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推进速度。

三、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农村工业化——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

江苏在全国小城镇起步可能是最早的。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江苏苏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模式的主动力因子是乡村工业化,发展主体是广大的小城镇。30年的实践证明,以农村工业化带动特色小城镇发展,促进大量农民就地城市化,是江苏苏南乡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城市化模式的丰富和创新。

近年来,这种模式又有了新发展,内向集聚取代外向扩张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方向。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开始以产业的适当集中为手段,以特色化、专业化为目标,努力实现局部规模经济。核心是中小企业群落和专业市场,由于有的地区以企业群落为主,有些地方则市场先行,所以实现形式又可细分为:(1)市场群落→商业城镇→城镇网络;(2)企业群落→企业城镇→城镇网络;(3)市场群落+企业群落→工贸结合性城镇→城镇网络。由于“依托产业建市场,发展市场兴产业”,市场与企业协同互动发展,已被证明是城市化的良性发展道路,因此前两种实现形式最终往往会进化为更加高级的第三种形式。

(二)外资驱动——开发区载体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外资已经成为推动江苏城市化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形成以开发区为载体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开发区先进的产业结构、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对于吸引城市人口和外来高层次人才有着显著效果;大多处于城乡交界处的地理位置和所辖地区行政建制的宽泛性,又使得开发区对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有着巨大的包容力。

这种城市化的模式的特点是:(1)由于外资的注入也伴随着国际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观念的引进,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层次;(2)缓解了乡镇企业发展乏力带来的城市化动力不足问题,后续成为乡村城市化的主动力;(3)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盘投资,提升了当地城市化的质量;(4)是当地小城镇向中小城市发展的跳板,是1990年代江苏苏南地区中小城市大量涌现的主要力量。

(三)大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发展模式

2007年江苏省人均GDP3.39万元,市区人口密度为743人/平方公里,城市内部空间紧张也给郊区化带来了动力。因而江苏必然会超越中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而率先跨入郊区化的阶段,事实上江苏众多城市的郊区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现代郊区化的形成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从城市核心向外自然扩张;另一种是通过整个郊区新城自上而下从城市中心向外有规划的扩张。这两种形态在江苏都出现了,表现为以下两种不同的郊区化模式。

1、人口和商业郊区化一商住共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江苏省内的大中城市的向心集聚导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居住质量和环境恶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城市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房地产开发商便加速在地价相对低廉的郊区投资建造大型住宅小区,以满足日益富裕起来的,拥有私人交通工具的中产阶级对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周一星等,2000)。人口向近郊迁移往往是城市郊区化的先导,因此在刚跨入郊区化门槛的江苏,这种模式发育得比较完全。鉴于商住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把这种模式概括为“人口和商业郊区化一商住共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2、中心城市职能分散一卫星城镇城市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区地价上涨及工厂和住宅交错混杂而带来的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迫使大多数传统制造业向地价更便宜的郊区工业迁建或扩建。接近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郊区、更能满足采用流水作业、需要大面积单层厂房的大型现代化工厂的需要。而大型工业企业在郊区的集中,又带动了与之相关联的中小企业的郊迁。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功能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是控制大城市无序扩张较为理想的选择。

就江苏的实践来说,它与上述人口和商业郊区化模式相比表现为如下差异点:(1)是工业郊区化的产物,因而要求离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2)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控制和扶持;(3)对郊县经济和城市化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四)要素流动——异地城市化发展模式

经过30年的发展,由于发展条件、发展机遇和发展思路的差异,内部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依然存在,地区之间也出现了分化。整体而言,江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远又高于其它地区,在城乡二元体制不断被打破,区域交流日趋频繁的情况下,异地城市化模式应运而生。

农村人口跨地区流动而集聚在异地城镇务工、经商,形成了异地城市化模式,它既改善了人口的空间布局,又优化了城镇要素的配置。目前进城的民工具有城乡两栖、流动就业的特点,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或将要在城市安家落户。大多数没能留下来的一般也不会再回到第一产业,而会利用已有的原始资本积累和技能在家乡城镇居家就业、创业。他们将为当地小城镇发展注入活力,促进当地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尽管这种城市化模式建立在人口流动基础上,实现方式较为间接,却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化模式。

由于城市居住和生活成本较高,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不完善,城市就业风险较大等是制约农村人口进入异地城镇的主要因素(王雅莉,2002)。另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目前有1亿以上农民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的形式存在与城市中,形成城市中的边缘群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大城市导向型城市化的上要途径,也是国外实现城市化的基本模式,但是受制于我国长期抑制大城市发展,控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取向,它在国内的表现形式比较特别,潜力也未完全发挥。

(五)大都市带——江苏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

21世纪后,江苏城市化发展将主要以大都市带的形式出现,因为:(1)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和南京为两翼的大都市带已初步显现。沿沪宁和沪杭方向各级城市密布,沿线工厂和建筑物基本练成一片,形成了类似美国南部洛杉矶城那样联系精密但布局分散的城市带;(2)作为都市经济圈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郊区城市化进程已经展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正逐步推进;(3)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都市带的建立,有利于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提高江苏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是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的重要空间整合模式,将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是上述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完美融合。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下载城市化过程中的县城建设与发展研究(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化过程中的县城建设与发展研究(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

    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摘要: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实现工业 化和现代化,城市化将是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从城市化的战略......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摘要】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关的, 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进程在产业和区域方面的 分别表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协调表现为低价......

    城市化与生态研究意义大全

    3、研究意义 “江城”武汉市位于两江交汇之地,也是“百湖之城”,是我国内陆腹地的中心城市。武汉市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状况,一直处于迅猛稳健的发展势头中。在城市......

    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复制链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短短30年间总体城市化就有1978年的19.5%提升到2008年的40%以上,这是一个旷古未......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中政府作用纵观当今世界60亿人口中,主要工业国人口约为10亿,所占比例不足17%,而超过21%世界人口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的高速增长,这......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在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给......

    城市化研究综述

    城市化 研究综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XXX 2012年5月21日 城市化 研究综述 2012【摘要】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改革开放以......

    城市化过程的城市安全建设探析(third)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安全建设探析吴淑娴彭毅(三峡大学政法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