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8:5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

第一篇: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

读«中国七大古都»有感

—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

任何一座城市的诞生无不受一定历史条件发展规律的决定和制约,但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低估,尤其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开封是我国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古城,位于黄河中下游的豫东大平原上。从公元八世纪建城开始,至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曾经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与金的都城,所以开封又有“七朝故都”之称,与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成为我国的七大古都。

一.开封的建立与其自然地理环境

开封这座城市的诞生源于春秋时期,这一带曾是郑国的领地,郑庄公命人在此筑城,取开拓封疆的意思,命名开封,作为当时屯粮储粟的地方。起初规模很小,战国时期,魏国为了控制中原,与魏惠王九年把都城由安邑迁到今天开封这个地方,并在这里建筑了一座城,命名为大梁。魏国迁都中原固然是为了避秦,并企图在中原地区称雄争霸,那么为什么偏偏会把国都选定在开封这个地方呢?

当时开封附近的地理环境李长傅先生曾作出了如下的描述:开封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边缘,北纬34°12′到35°03′,东经113°52′到115°16′。如果把华北大平原作为一个大三角形,开封正处于大三角洲的尖端附近,东北距渤海约500公里,西抵豫西丘陵地不过50公里。开封地处黄河的冲积扇上,受河水冲击作用的影响,大部

分地区为冲积平原,在有史初期,海拔不到70米。华北大平原地盘同时也有沉降作用,所以变化很小,高度和今天相差甚微。

气候方面,据有关史料介绍,在距今8000年前到20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范围。年平均气温高于现在3°到5°,降水量也比现在相对较多。总体来说,上古气候比现在更加温和湿润,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

河流方面,上古时期的豫东黄河平原,称得上是水乡泽国之地。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与淮河之间有许多河流,例如济水、濮水、涡水、沙水、颍水等。当时开封附近的河流也不少,主要的从北向南分为河、济、淮这三条大河入海。开封坐落于泗水的支流汴水两岸。不仅如此,在河流之间,还散布着许多与汴水相互沟通的湖泊和洼地。这些湖泊呈沼泽状态,植物繁茂。

总体来讲,开封在上古时期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地理位置适中、地势平坦、气候温和,而且河网密布,河流纵横。这一切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同时,对于开封这座城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也极为有利。

二.开封的兴起与汴河的修建

宋王朝建立起来以后,赵匡胤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的局面。北宋存在的百余年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开封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比较»真实的再现了北宋时期首都开封的城市布局:纵横交错的道路,熙熙攘攘的行人,河流穿城而过,到处摆摊设点,打破了以往

市坊封闭的格局。不仅如此,图中还描绘了当时汴河一片繁忙运输的景象,城里市面上的商业盛况,酒店林立,饭馆兴隆,商店货物齐备,这就更集中地概括了北宋时期开封经济的繁荣景象。说道这里,大家不禁要问,从五代后期,特别是建立了宋王朝以后,开封的地位为什么又变得如此重要,而且成为宋王朝的国都和全国最重要的大城市呢?开封地位的骤然上升和成为宋朝国都,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五代时期起,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远远超过黄河流域,因而,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已开始转向东南。这样一来,开封所需要的物资大部分要靠江南来供应。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要有方便的水运条件,而开封不仅处于水运中心,且距离东南经济中心远比长安洛阳近很多,再加上其本身的经济也很发达,自然取代了长安和洛阳成为宋朝的都城。第二,五代的梁、晋、汉、周也在开封定过都,特别是周世宗对东京増筑了外墙,整顿了街道,疏通了水陆交通,从而为宋定都开封及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大三,赵匡胤陈桥兵变,开封可以说是他的根据地。同时,赵匡胤任后周殿前都点检职务期间,曾转战过河淮,驻节过汴州,对河淮的形势和汴州的地理民俗等方面比较熟悉,从而进一步确立了其定都东京的必然。

在这三点中,无疑,第一点是最重要的,汴河的开通对北宋时期开封的发展和兴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之后,那时的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上可达涿郡(今北京),南下经过汴州(今开封)、山阳(今淮安)、江都(今扬州)到达余杭

(今杭州)。它贯穿南北,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五千公里。而汴河作为大运河中较为重要的一段,称之为通济渠。其主要作用是漕运,但也不仅如此,由于宋王朝当时对汴河的水利建设比较重视,同时也利用汴河在京畿一代发展农田灌溉事业,从而进一步加快了农田灌溉事业的发展。此外,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开封还利用汴河水利装置水磨,进一步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其便捷的水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开封的兴盛和繁荣。

三.黄河的变迁与开封的衰落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也同样给她的子孙带来了灾难。

北宋以前,黄河对开封的影响不大。那时,黄河下游的河道,无论怎样变迁,都在今天的河道以北。今开封以北的原阳、封丘等地,当时都在黄河以南。开封离黄河较远,所以受到的影响不大。

金元以来,黄河下游河道的南移和不断的泛滥,对开封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从金代明昌五年。黄河在阳武光禄决口后,黄河改道东南,有时夺淮入海,开封城一度处于黄河北岸。此后,从金明昌五年到清末光绪十三年的近700年的时间里,黄河在开封及其邻近地区决口泛滥达110多次,多时每年一次,少时也是10年必泛。据史料记载,开封曾7次被河水所淹,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其中,以崇祯十五年决口,破坏最为严重,同时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对开封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从此,开封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位日趋衰落。

从开封的兴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对开

封的影响。然而,地理环境同样是可以改变并为人们加以利用的,汴河的开通及对沿线经济的带动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此外,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否则,当黄河泛滥,改道之时则为时已晚。当大自然的警钟尚未敲响之时,善意的提醒人们,且行且珍惜。

第二篇: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

【摘要题】职教史

【关键词】职业教育/兴衰/制度分析/市场化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人才为目标的。因此,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容易与社会、市场相联系的教育种类。但是,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却发现这一原本能够最好适应市场的教育种类却没有得到兴旺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一

个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我们把兴办和从事职业教育的院校作为一个组织群落进行研究,揭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制度学含义。职业教育具有内容多元化、结构多层次、城乡发展不均衡等特点,因此,我们只能择其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研究。我们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过程中也会涉及少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容。

在考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利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对其市场化取向的兴衰加以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职业教育之所以会走出这样的轨迹,是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外部力量包括:政府的作用、高等教育“市场化”制度变迁的影响以及市场的作用;内部力量则表现为职业教育组织内部一些重要条件的缺失。

中国职业教育的兴旺依靠的是政府的扶持和市场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因自身发展不完善而留下的发展空间;中国职业教育的衰落则缘于自身缺少制度化的努力以及高等教育“市场化”制度变迁的稳扎稳打和成功完成。也就是说,中国职业教育始终没有完成市场化的制度变迁,只是单纯地依靠并满足于政府的倾斜政策和资金划拨,以维持存在和发展。这使得它既无法长期稳定地从市场中吸纳资源(生源、办学力量、信息等),也无法有效地将资源(毕业生、信息等)反馈市场。而中国职业教育依赖并满足于这基础不牢的兴旺的原因在于,其内部没有形成压力团体,没有精英力量的支持。对此,下文将予以详细分析。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衰过程

文革期间,以江青为代表的政治集团批判刘少奇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使得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停办下来。中等教育前期和后期的衔接,由多项变为单项,几乎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升入普通高中。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的职业教育也开始恢复和发展。我们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阶段的划分是以全国的整体情况为依据的;由于各省市、各地区的职业教育有起步早晚、发展快慢之分,所以个别地区和事件并不完全与之对应。大致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恢复阶段

这一阶段从1978年开始,至80年代中期结束。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政府和市场共同要求并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1)政府恢复了职业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政策和资金予以扶持。

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中等教育要有计划地多举办各种门类的中等职业教育,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方面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大量中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1986:182.)之后,中共中央就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频繁发布文件。最重要的文件是1981年5月批转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明确了职业中学的性质、学制、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等。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如北京市《关于当前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几点意见》、辽宁省《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这些文件不仅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政策依据,还有效地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如在招工用人方面给予倾斜性政策。

各级政府还切实地给予职业教育以资金支持。1983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追加发展城乡职业技术教育开办补助费的通知》规定,1983年由中央财政对教育部门办的职业技术教育追加一次性开办补助经费,各地政府要把钱用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最急需的方面。1983年—1985年中央财政每年划拨5000万元的职教补助费,各省、地、县财政也相应增加了职教补助费(注: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1986:97.)。

(2)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面对市场,走出多样办学的道路。

在政府决策的同时,市场的指挥棒也开始发挥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得以落实,城市经济改革开始启动,小城镇发展也呈现兴旺的态势,市场上需要大量的实用性技术人才。以农村为例,农民们普遍反映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不顶用”、“啥也不是”,他们文化底子薄,又不会科学种田等劳作技术(注:辽宁教育科学研究所.农村公社中学教育情况的调查[J].教育研究.1980,(5).)。市场要求一部分学校改革教育模式,采用文化课与技能课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按需设科,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性专业技术人才。

事实上,从恢复发展之初职业教育就坚持走多样办学的道路。除原有的办学力量——

教育部和学校外,社会上的办学力量也被动员起来。企业与教育部签订办学协议,争取双赢;社办职业中学赢得好评;政协动员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兴办各类职业教育和补习班。而农村的职业教育学校,教育部门可以办,公社、联队和生产大队集体可以办,各单位自己可以办,私人也可以办(注:匡计洪.农村经济变化给教育提出的问题[J].教育研究,1981.(3).)。

2.发展阶段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的中国职业教育基本上属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逐年上升,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喜人,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

进入这个发展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数大量增加,招生数和毕业生数也有大幅增加。

表1 1982-1992年全国职业中学统计表

职业学校数(所)招生数(万人)在校生数(万人)

1982年310442.670.41983年548175.7122.0

1984年700293.9174.51986年8187112.83256.0

1988年8954119.59279.37

1989年9173118.30282.27

1991年9572137.82315.5

21992年9860152.14347.76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全国各级普通学校基本情况》,《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8-1992),人民教育出版社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受到市场的欢迎。1982年,北京市首届职业高中班毕业生有707人,他们蠃得了社会各方面的赞扬和欢迎。人才需求之紧迫,甚至出现了提前预定的争抢局面(注:陈朴、金宝成.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J].教育研究,1983(4).)。

喜人的就业形势刺激了职业教育的招生。1985年沙市职业技校在校生比普通高中多(注:丁炳昌.沙市职业技校在校生比普通高中在校生多[N].光明日报,1985-4-4(2).);常州市职业学校在校生比普通中学多(注:毛荣方.吧中等教育机构改革纳入经济发展轨道常州市职校在校生比普通中学在校生多[N].光明日报.1985-12-16(2).)。北京、武汉等市的初中毕业生流向大变:普高招不满,职业学校成热门(注:武汉今年初中毕业生流向大变:普高招不满,职业学校成热门[N].人民日报,1988-7-3(2).)。过去倍受冷落的职业高中如今变得门庭若市,尝到了面向市场办学的甜头。

此时,政府的态度是再接再厉,继续推进。1991年11月,国务院发出决定,要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1992年2月,陕西省政府对培训与就业做出明确规定:要就业吗?先参加职业技术教育(注:陕西队培训与就业做出明确规定:要就业吗?先参加职业技术教育[N].人民日报,1992-2-19(2).)。

如此兴旺的发展态势,使得职业教育在1993年实现了7年前提出的发展目标,即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数的比例达到1:1(注:张殆复.七年前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已实现中等职教和普通高中学生数1:1[N].光明日报,1993-2-5(1).)。

3.发展停滞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出现停滞状态,后来甚至出现衰落的迹象。表现为招生人数减少,招生后不报到的人数增加,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迅速减弱。

表2 1996-2001年全国职业中学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统计表

招生数(万人)毕业生数(万人)

1996年188.9

11997年211.22162.29

1998年217.57166.76

1999年194.14177.0

2000年182.66174.522001年185.02140.72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6-2002),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和2001年的职业中学的招生情况甚至不如1995年;反观普通中学的招生情况,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增长的幅度也比较蟆R虼耍诟咝!⑵胀ǜ咧欣┱械那榭鱿拢耙笛P律荒鼙ǖ降娜耸兴黾印R?999年的北京市为例,中专学校统计未报到的新生达2500多人,职业高中未报到的新生达6200人(注:中国教育年鉴,2000:386.)。此外,更值得指出的是职业教育的整体规模效益不高。1998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约2200所,除普通中专校均约1200人以外,其他几类学校校均规模只有500人左右(注:中国教育年鉴,2000:153.)。这似乎也说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

二、中国职业教育兴衰过程的制度分析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恢复、发展和发展停滞这三个阶段,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发展轨迹呢?笔者以为,这是职业教育在“市场化”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得失所致。下文对这一过程将予以详细分析。

1.政府协助职业教育完成了初步市场化

(1)为职业教育奠定合法化基础

文革结束后,政府看到了市场与普通高中及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之间的张力,并试图以国家的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思路。出台政策,落实拨款。

1978年之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相继发表讲话、中央政府也陆续发布了不少文件,如《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关于经济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强合作,促进就业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意见》等,表明中央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在《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中,明确规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途径是将普通高中改办成中等职业学校。这样就使职业教育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名义恢复和发展起来了。

地方政府制定的倾斜性文件更加具体化。北京市出台了“六优先”分配政策,即劳动就业优先安排;招工招干指标优先安排;毕业生不参加招工考试,优先直接录用;允许联办单位、委托代培单位、预定毕业生单位,按协议优先挑选毕业生;允许优秀毕业生挑选工作岗位;个体开业者,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优先发给营业执照。另外,各地政府还组成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小组,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和校舍等问题(注: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1986:96.)。

这些倾斜性政策对于稳定招生、合理分配毕业生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了空间。这些政策凭借政府独有的强制力增强了市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度呈现喜人的局面。

(2)推动职业教育走向市场

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一方面直接给予拨款支持,1983年—1985年中央财政每年划拨5000万元的职教补助费;另一方面,政府以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办职业教育,如减免校办工厂的税收,使一些企业愿意投资职业教育。政府还出面为学校和社会力量牵线搭桥。政府以这样的方式将职业教育推向了市场,使职业学校和市场直接面对面,从招生到毕业生就业都以市场导向为主。

政府通过发布倾斜性政策和提供办学资源的做法,使职业教育获得了合法化地位,也使职业教育从市场中吸纳了办学资源,并将其毕业生顺利投放回市场。由此,职业教育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完成了初步市场化。但是依靠政府营造发展环境也为职业教育的后续“市场化”发展埋下了危机。要彻底完成“市场化”的制度变迁,终归要依靠组织内部的力量,而这正是中国职业教育所缺乏的。

2.职业教育的内部力量缺失使其发展丧失后续力

组织内部力量的缺失以及组织自身利益目标的尚未形成是造成中国职业教育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1)组织内部缺少精英力量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力量是在高等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出来的。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这意味着中等教育要遵照高考指挥棒的指示行事。在此情况下,只有那些升学率高、教学质量高的中学才能生存。而所谓的“四低学校”——师资水平低、学生起点低、教学质量低、高考升学率低——则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他们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就要另辟蹊径,提供社会所需的教育内容,即开办中等职业教育。

由“四低学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力量,决定了其组织内部缺少精英力量。这一点在与高等教育的对比中,显得愈发清楚。职业教育中缺少有实力的人物——充当国家的智囊团、甚至本身就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这样,职业教育与国家讨价还价的机会就很少,没有能力像高等教育那样提出明确的市场化要求,又不敢冒然放弃政府提供的扶植,否则连仅有的合法化地位以及初步的市场化成果也可能丧失殆尽。

职业教育对政府的依赖使其无法突破原有的制度框架,只能承受框架的约束,这突出地表现为,在政府配套改革滞后的状况面前,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由于劳动准入制度不完善,一些用人单位继续招聘未经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低素质劳动力,挤占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又由于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方面,出现职业技术培训、国家技术等级考试、安置就业三者合一的现象,因此导致了内招和名义上“培训”的弊端。由于内部缺乏精英力量,职业教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默默惺堋?br>(2)缺少合法化的根本依据,未形成组织利益

职业教育始终都没有凭借自身能力完成其真正合法化的过程。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是,学历、文凭的等级认可程度低,且没有形成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点在下文中将做详细阐述)。高等教育合法地位的巩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心态以及缺乏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等问题都迫切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建立起强大的认可体系,这既是其进行合法化的根本依据,也是其组织群落形成明确而坚实的组织利益的前提。可是,即使在职业教育发展到鼎盛的时期,这一过程也没有能够完成,而只是单纯满足于对国家技术等级考试这一制度的依赖。但是,这一资格考试制度却由于人事制度等配套改革的滞后而缺乏效力。

3.高等教育“市场化”制度变迁带来的竞争效应: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被进一步缩小

我国的教育制度是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的,因此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势必会引发职业教育组织群落生存环境的相应变化。笔者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制度变迁的基本完成,不仅缩小了职业教育的市场生存空间,而且还表现出对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控制性特点:

(1)选择职业教育的办学力量

高考制度的恢复意味着教育制度的筛选功能开始启动。只有教学质量高、升学率高的普通高中才能在这样的教育制度环境中生存,而面临生存危机的“四低学校”则转而以开办职业教育为突破口寻求新的生存空间。这就是高等教育为职业教育选择办学力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恢复和发展的途径也同时被确定下来,即由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学校。

在巨大的市场力量面前,在急需大量实用性技术人才的现实面前,自身发展尚不完善的高等教育不可能完全压制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它却可以为其选择低下的办学力量,使职业教育的组织内部缺少精英力量,从而限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

(2)控制职业教育生源的整体水平

众所周知,要进入高等院校,就必须经过层层筛选,其形式是通过各个层次的选拔考试——从中考到高考。如果以职业教育为考察对象,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职业学校接收的都是逐级“淘汰”下来的学生。

(3)对职业教育办学空间的影响

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办学空间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程度有关。职业教育的兴起期正是高校改革的尝试期,此时,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还没得到解决。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机。具体说来,高等教育存在以下问题:①专业设置过细过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②忽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③包分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上进心受到削弱,毕业生不受市场欢迎。

而这些问题在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克服:①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是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相联的,许多专业都是老高校的缺门或薄弱环节。如金陵大学的档案、商业会计、工业会计、给水排水等22个专业,都是事先与省、市财政、城建等厅、局以及石油化工公司等20多家单位共同调查协商确定的。专业设置灵活,针对性强(注:我国短期职业大学已达52所[N].光明日报,1984-3-5(2).)。②职业大学改革了一切都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如南京热能工程学院就是依靠社会学术团体的力量办起来的,不要国家一分钱。职业大学的学生缴纳一定的学费,实行走读,生活社会化,毕业后不包分配。克服“大锅饭、铁饭碗”的弊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③毕业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普遍反映肯干、好学、顶用。

但是当高等教育的组织利益确立之后,高校渐渐实施扩大招生、自主择业等政策,改革过细过窄的专业设置,密切联系社会上的各种组织,力争使其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多样需求。高等教育在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缩小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4)对职业教育合法化的影响

在高等教育的利益稳固形成后,它切断了职业教育贯通发展的道路,进一步降低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如果说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发展途径的选择是自下而上的——利用普通高中与职业中学的竞争关系,那么它对职业教育合法化的影响就是自上而下的——造成职业大学对普通高校的依附关系。

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后续发展能力的限制是通过两种途径完成的。一是借助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竞争优秀的生源和良好的师资。从最初的“四低学校”我们就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办学力量之薄弱、办学力量地位之低下。二是使职业大学依附于它,途径是为职业大学中通过自学考试的学生颁发普通高校的文凭。职业大学并非提供我们期待的“高等职业教育”,而是成为了自学考试的培训基地。这样,高等教育就截断了职业教育从中等到高等的贯通发展之路。这意味着进入中等职业教育,就进入了一个孤岛,因为其毕业生在职业技术方面继续深造的后续可能性很小,他们很难走向高级技术领域,很难得到更高的技术学历。由于缺少持续发展的机会和能力,社会给予他们及其毕业学校的认可度就十分有限了。而市场的需求与市场的认可度是共同起作用的,只有当需求增加、认可度提升同时具备的时候,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才能得以保证和拓展。这二者缺一不可。

这一点通过职业教育兴起时期和没落时期情况的对比,可以清楚看出。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落实、城市经济改革的开展以及小城镇的兴起,市场对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猛增。此时,市场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很高,这是由于政府在稳定招生、促进就业、筹集资源等方面的大力扶持;还因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弊端,其毕业生不符合市场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虽然还远远未达到真正合法化的程度,但已经足够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投资办学、接受毕业生。然而,90年代中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面临市场认可度降低的困境,因此,即使市场对实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依旧迫切,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还是在急剧缩小。造成市场认可度降低的因素包括,职业教育自身没有高等学历授予资格、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政府配套改革的滞后等。

三、总 结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入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探索时期,国家选择同时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以满足不断加大的人才需求。前者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后者则为社会提供另一类型的专业人才。二者本应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但是高等教育却由于其既往的优势地位,迅速而扎实地形成了组织利益,在教育资源的争夺过程中排挤了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但是职业教育没能形成自身的利益才是其发展停滞乃至衰落的根本症结所在。我国职业教育最初的兴旺靠的是政府的扶植和市场的需求,占据的是高等教育因自身发展不足而留下的发展空间,并非自身开拓的结果。由于职业教育组织内部缺少精英力量,无法提出明确的市场化要求,仍然禁锢在原有的制度框架之中;加之职业教育没有建立起强大的认可体系,缺少合法化的根本依据,因此始终没有取得真正的合法化地位,无法完成其“市场化”的制度变迁。

当然,在看到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衰落的同时,也应看到社会上各种职业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事实。如何整合这部分市场资源,对这些社会培训加以规范以保证其质量和秩序,并使之与正规的职业教育体系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出路。当然,还要力争为职业教育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其建立合法地位的、更有利于其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这是我们在研究中认识到的重要结论。

第三篇:茶叶战争——茶叶与的兴衰

茶运缘何能影响国运?茶叶、白银、鸦片构建了怎样的体系?晚清朝野上下,不乏林则徐、龚自珍这类有识之士,为何一致认为“以茶制夷”是救国良方?

品茶、品书、品历史,中国已经崛起,而茶叶到何时才能再现辉煌?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最新推出《茶叶战争——茶叶与的兴衰》一书,是国内第一部透过茶运看国运的权威著作,首次展现茶叶影响大国兴衰、改变世界格局的神奇力量。

本书以茶叶为主线,讨论了这样一个主要命题:为何英国以茶而富强,而晚清却因茶而走向衰亡。通过讲诉了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前后与1888年的英国入侵西藏前后的两段历史,全面展示茶运与国运的深刻纠葛。

透过本书,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衰败的王朝,还是日常生活中的那杯茶,是怎么样到了手中,又是怎么丢失的。中国茶叶在植物间谍无孔不入下无奈衰败、英国茶叶在坚船利炮护航下日渐兴起。小小茶叶所承载的,既是文化,也有屈辱。而所谓的全球化,在那个时间里,又是如何展开的呢?

茶叶一片,书香三分。读《茶叶战争》,看中国茶再度崛起。

精彩文摘

一个会穿补丁裤的皇帝,一群吸食鸦片的国民,一个器识远大的大臣,构成了1839年所有故事的核心。

龚自珍在这年完成的《己亥杂诗》里大声疾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希望借助天公的雷霆之气,冲破这层笼罩着中国的鸦片烟雾,让人存有些许安慰和希望。近代中国的序幕,从林则徐这个福建教师的儿子走出京城后,就正式拉开了。

是的,这是个只属于他们的年份。

这一年,曾国藩刚中进士一年,前途渺茫,只能在等待中空度时日;与曾国藩一样中了进士的人当中,有一个叫李文安,他是李鸿章的父亲,而李鸿章暂时还没有故事,他这年的年谱上,写满了林则徐的事迹;张之洞还在襁褓中等着喂奶;林则徐的师友、两江总督陶澍死了,饱读诗书的师爷左宗棠承担了教育其子的任务,陶澍曾想把女儿嫁给这位优秀的年轻人,只是他太不争气了,考了三次都没有进士及第;比左宗棠更失意的还有洪秀全,他考了三次,连乡试都过不了,这一年,他还深陷在绝望中,沉默寡言,举止异常,也有人说,他曾经的怪病,是吸食鸦片导致的,但宗教让他获得新生却是千真万确的事。

离京后,林则徐途经山东、安徽、江西等地,耗时约60天,于3月9日抵达广州,正式就任钦差大臣。美商威廉·亨德在珠江帆船上看到了林则徐的到来,他描述说:“他具有庄严的风度,表情略为严肃而坚决,身材肥大,须黑而浓,并有长髯,年龄约六十岁。”

在来广州的路上,林则徐就已经下令缉拿了不少鸦片走私者,让在鸦片问题上骑墙的官员、民众和鸦片商人都开始担心。许多禁烟措施在来时的路上已经思虑成熟,故林则徐到任第二天就开始了行动:发关防通告,拿包庇走私的都标副将,下速戒通示„„同时下令组织编译《澳门新闻纸》,了解当今世界形势。

内事之后,便是外事。

3月18日,林则徐传讯十三洋行商人,要他们给洋人传话。《谕洋商责令夷人呈缴烟土稿》和《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的主要内容,一是要求洋商造册收缴鸦片;二是要求夷商写保证书,不再夹带鸦片来华,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三是劝告英国与中国进行合法贸易;四是表达自己禁烟决心,鸦片一日不绝,林则徐一日不回。同时林则徐利用民情公愤警告英国,为禁鸦片,不惜武力。

在林则徐的重压下,3月18日,外商与十三洋行商议后,上缴了1 037箱鸦片。这显然不能令林则徐满意。他决定拿下被禁烟派视为眼中钉的鸦片商人颠地来杀鸡儆猴,但未能遂愿。颠地后来上缴了1 700箱鸦片,而在另一个大鸦片商查顿处,缴获高达7 000箱鸦片,查顿在林则徐到达广州前便逃遁了。

浩浩荡荡的英国鸦片船3月24日,为了缉拿颠地及表达禁烟决心,林则徐下令武力封关封舱、停止贸易,撤回华工。这样致使商馆里的外国人完全与世隔绝,国际舆论哗然。这也是林则徐颇引人争议的地方,对“好商人”与“坏商人”一视同仁。

其后的效果也很显著,美国人率先投诚。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依旧不肯就范,并指责林则徐此举有点燃中英战争的危险。

其后,林则徐颁布《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作为对义律的最后通牒。3月28日,义律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着令英商交出所有鸦片共20 283箱。但义律仍然拒绝签署保证书,并向英商保证他们的损失一概由女皇负责。

英国人的抵抗让林则徐收缴鸦片的工作并不顺利。4月1日,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人到虎门布置收烟工作,带了许多标兵去壮声势,但效果不佳,仅仅收到了5箱鸦片。

4月2日,林则徐向朝廷建议以茶换鸦片,就是每收1箱鸦片,给予茶叶5斤。这个消息传出后,在第二天就收到了奇效,收到烟土1 150箱。截止到4月19日,禁烟工作成效尚佳,已经收缴到鸦片11 700箱。到5月2日,数目增加至20 283箱。清廷甚为高兴,同意林则徐的赏茶方案。

5月9日,清廷下令林则徐就地销毁鸦片。截止到5月12日,抓获人犯1 600名,收缴烟膏461 520多两、烟枪42 741只、烟锅212口。朝廷重赏了参与禁烟的官员。林则徐心情不错,写了一首诗:“蛮洋烟雨暗伶仃,忽捧雕盘颗颗星。十八娘来齐一笑,承恩真及荔枝情。”

晚清时,中国人认为抽鸦片是一种高档享受5月18日,收缴鸦片共21 306箱,比义律承诺的数目还多1 000多箱。禁烟阶段性任务完成。5月24日,颠地和义律等人离开广州,其后义律拒绝领取清廷赏给他的1 640箱补偿茶叶,为1840年鸦片战争埋下伏笔。

6月3日,虎门销烟开始,历时23天。

林则徐胜利了,但道光和他的却失败了。

从林则徐迈出京城开始,刚好半年时间。虎门销烟过后半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自此跌入了大半个世纪的衰退之中。一场拯救国民于水深火热的运动,拉开了近代中国的序幕,那个一度高高在上的上国,由此崩溃。

龚自珍说:“将萎之华,惨于槁木。”

无数的中国人,才刚刚觉醒,睁开眼睛茫然地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第四篇:《资治通鉴与国家兴衰》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与国家兴衰》读书心得笔记

《资治通鉴与国家兴衰》 由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国刚著,全书分二十讲,按照时间顺序,以历史人物为主线,深入分析了从三家分晋春秋转向战国时代开始,到浪漫天子唐玄宗终止,前后约一千二百年的历史,阐明了国家兴亡的主要原因。在这一千多年中,中国经历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大汉立国、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国家繁荣富强的辉煌,也经历了三家分晋、三国鼎立、五胡乱华、魏晋南北朝分裂等国家分崩离析的苦难,有秦始皇、汉武大帝、唐太宗等千古大帝,治世明君,也有杨广等有名昏君。期间有成有败,历史的车轮一直在前进,但无论成败其原因则皆相似,成有成的因,败有败的由,成功的原因相似,失败的原因雷同。王朝更迭如此,人生成败亦如此。

史书的价值分为史料价值和史著价值。读史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学习历史,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让自己能够更好的修身养性,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虽然我们不应该惧怕失败,但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能一直采用试错的方式逐步的成长。须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其实,仔细想想,今天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很少是新问题,类似的或者完全相同的问题在历史上都发生过,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中一部分是规律性的东西,会反复的出现,但更多的我想应该是人性问题,人的“健忘”、短视、人性中“恶”的东西不断膨胀,再加上制度不健全,没有完善的外部约束机制,完全依靠个人道德对权力的约束力远不如制度,从而导致历史的简单“轮回”。相似的悲剧事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雷同的发生。历史是人写的,历史悲剧也是人主导的。

道理往往是抽象的,而历史是具体的,具体的历史蕴含着抽象的道理,从中就可以明白权变的道理。或许,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成就霸业都有机遇或运气的成分在里面。无论是王朝建立,如刘邦以弱胜强胜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还是群雄征战,如曹操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以少胜多,还是新君即位,如商人吕不韦支持异人继位并传位给嬴政,成就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看似都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其中,但仔细分析却又不难发现,偶然之中也有必然。历史的主流是前进的,不可能是偶然或者运气因素决定历史的发展,否则,历史将无规律可循,学习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打折扣。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应该比别人更加谦卑,有潜力可以成为领袖人物的人,应该比别人更加自律。这也是历史一再告诉我们的,或者说,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懂得如何做人,更明白清虚卑弱的为人之道。人做不好,从大处着眼有可能失去王朝江山,胡亥、项羽皆是此类,从小处审视将会丢掉卿卿性命,战国时期的吴起母死不奔丧,杀妻求将,虽然从鲁到魏再到楚,屡立奇功,但最后楚悼王薨后吴起本人却死于乱箭之下。密谋篡改秦始皇遗诏,拥立胡亥即位的赵高也是多行不义而自毙。既要相信人的天赋存在差异,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帝王之师,也要相信“五常异禀,百行殊轨,能有兼偏,知有长短”,带着感恩的心,与人为善,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境界格局。特别是作为领导人,需要有大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格局大小决定了事业大小。领导人的胸怀要大到能够藏污纳垢。曹操的儿子曹丕格局就不够,利用自己的王权,对过去得罪过他的人进行报复,缺少为大事者不计小怨的胸怀。

不仅要会做人,也要会做事。很多事情不是完全依靠个人主观努力就可以解决,而需要因势利导,需要随机应变。人不遇其时,虽贤亦不能行。为人处世需要居仁由义,刚柔并济,内刚外柔,内刚讲究的是原则,外柔看重的是手段。“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一个道理、一个方案,没有什么对不对的,关键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使用。战争中必要时需要采取“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的骄兵策略,日常事务也需要灵活运用策略。正如唐太宗所言,“道以光大为功,术以神隐为妙。” 在坚持守好道德底线不突破的情况下,如何做事的“术”考验的是每个人的智慧。把精明用在大事上,把厚道用在小事上,也成就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曹操的机敏睿智也是表现在大事上不糊涂。

再者,要知常、知止,让人生留白。要给自己准确的定位,无论功劳多大,都要适可而止,真正做到识时务,以成俊杰。富贵到极点,就离遭遇祸患不远了,一定要谨慎。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帝国破、谋臣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功劳是历史,人活的是未来,该退出时要及时退出。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其经历和最后的下场需要引起深思。不知进退的霍光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虽然他本人得以全身而退,并且没有被历史否定,但家人惨遭灭族。王莽更是如此,在辅政的过程中,自己逐渐恃权高傲,为权所惑,篡夺王位,最后祸国殃民,身败名裂。人的行为之大者,没有超过谨慎、恭敬的。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为人者,需要善于处下,难的也是处下。这方面真正能够做好,很难,也很有益。

第五篇:衣食住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衣食住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吃饭穿衣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教材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有该方面的地理知识体现在课堂上。

1、衣:七年级上册教材在安排“多变的天气”这一节内容时,改变了以前直接给天气下定义的方式,通过生活提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将下降8~10℃,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来进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变化与“衣”的关系,感觉到必须认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有助于自己的生活。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服饰有很大不同,其中不乏独具特色的衣饰,如藏袍。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右饪大襟,长袖宽领,飘带扎腰,有何好处?一是可以保暖,必要时全身裹在袍中,夜间可当睡袋。二是可以适应温差的变化,夜间冷,可将双手藏在袖中;晨后气温渐升,右袖脱下,以便劳作;中午气温高,可脱下,围在腰间。为何会有这样的服饰特点?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且昼夜温差大。由此,学生可联系到自己所在地区的着装特点,思考为何“二八月乱穿衣”?并能分析出本地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

此外,新教材对世界各地多姿多彩的服饰也阐述了很多,如:中东阿拉伯人传统的服装是宽大的白色长袍,日本的民族服装是和服,而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则身着毛皮服装等。这样的安排,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通过服饰来了解各地的地理环境效果则不言而喻。

2、食:民以食为天。教材在阐述我国区域地理的有关内容时,特别指出了北方人和南方人“南米北面”的饮食特点,接着引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地理因素:北方绝大部分是半湿润的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旱地,因此就适合种植“喜干耐寒”的粮食作物小麦,北方人因而喜食馒头、面条等面食。而南方绝大部分为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河湖密布,热量和水分充足,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所以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而广阔的内蒙古温带草原则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因此该地居民喜欢喝奶、吃肉。青藏地区的气候比较适合耐寒的青稞生长,藏族同胞经常食用以青稞面做成的糌粑。

东南亚居民为什么喜食米饭?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很多有关饮食方面的地理知识,可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而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世界的聚落一节内容中,教材安排了这样几个活动题:

1、你能解释下面两种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吗?(1)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而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2)读东南亚民居图,想一想,东南亚的民居又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3)北非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这是为什么?(4)民居临河临湖分布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此外,在世界地理教材中,还出现了许多如“因纽特人的圆顶冰屋”“也门的土楼”“阿拉伯人的帐篷”“亚库特人的木屋”“印尼达雅克人的高脚屋”“日本的抗震建筑”等图片,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视觉,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在中国地理教材中,也介绍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如我国南北方住宅具有“南尖北平”“南敞北封”的特点,同时我国陕北的窑洞、云南的吊脚竹楼与气候的关系也可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交通运输受地貌因素的限制十分明显,因为不同的地貌条件决定了人们使用什么样的交通运输设施、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因而对交通运输有着深刻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传统交通运输方式有人力、畜力;现代有公路和铁路等,我国南方主要是水陆运输。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们在长期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地交通民俗,如石阶路、盘山路等,而青藏地区的溜索则成为交通民俗的一大奇观。此外,沙漠之中的骆驼,青藏地区的牦牛,东西伯利亚亚库特人的狗拉雪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不同地理环境中人们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具有无穷的乐趣,有助于地理课堂生活教学法的开展。

下载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8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地理环境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地理环境 目录: 摘要 关键字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信仰差异 总结 参考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人们在不同的方面进行着......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反思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反思 泗水县实验中学2014. 王宜涛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是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节,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妈祖文化与地理环境(精选五篇)

    妈祖文化与地理环境 高红(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后圣母。她本是北宋福建莆田i}洲屿一名普通女子,姓林名默,生于公元960年农历3月23日,卒于公元987年9月9......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知识网络 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直面环境问题 获取物质和能......

    从大运河兴衰到政治经济变迁——《京杭大运河时空演变》读书报告

    中国历史地理期末作业 从大运河到政治经济变迁——《京杭大运河时空演变》读书报告 从大运河到政治经济变迁 ——《京杭大运河时空演变》读书报告 F1307103 焦点 5130309011......

    家居文化与变迁

    《家居文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家居文化与变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第三个话题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二课时,让学......

    传统与变迁读后感

    《中国:传统与变迁》读后感---WHUZPS 《中国:传统与变迁》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

    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

    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演变的历史密切相关 ,近年来 ,对自然环境演变研究和中华文明演变研究的大量科学积累 ,充分显示中国的地理环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