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试心得感悟
面试心得感悟
为什么总是挑不出人才?
在一次学生聚会上,一个在重庆著名民企任职人力资源总监的学生,给我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有优秀的人才加盟,我所在集团公司也不例外。然而,当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招聘、筛选、初试、复试,最后上岗之后发现,我们找到的人才并不是最理想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参加了他们为期一周招聘面试全过程。发现:
1、面试官们提出几个一般的常识性的基础问题,然后就是凭感觉。当我问一个面试官,你凭什么依据录用甲而不是乙时,他竟然说,甲看起来要比乙顺眼一些。
2、折腾,反复折腾。招一个国际商务经理,竟然七道复试。先是招聘主管看一道,人事经理看一道,人力资源总监看一道,国际商务部经理来一道,行政副总裁来一道,集团管理顾问再来一道,最后总裁见面。那个管理顾问别出心裁,搞了个情景面试,在五星级酒店里设了一场国际商务接待,让三个候选人表现。一拨儿又一拨儿人把应聘者折腾了N个来回,还是拿不定主意。
3、审犯人式的面试。现实中的审犯人式的面试随处可见。审问式的面试,一般是用来对付一些普通岗位人员的,效果勉强凑合,但对于具有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的人员来讲,就难以奏效了。在面试的会议室里,长椭圆形的会议桌子的一边坐着5、6个面无表情、抽着香烟的面试官,每人一张表格。桌子的另一边放着一张椅子,一个纸水杯。会议室通风不好,烟雾缭绕。在第一、第二轮面试时,面试官们一直以盘问的方式,与应聘者沟通。从姓名、年龄到婚嫁、子女,从个人生活到工作经历,什么都问,只要能想到的。在这种场景面试,我心巨寒。
4、面试程式机械。没有经验、责任心一般的面试官们,只是把面试当成程序化地问几个问题,应聘者再机械地回答问题,然后海阔天空神聊一番,面试官就命令走人。在这种单刀直入、气氛尴尬面试场景中,能够问出实质内容来就真正的是怪事了。在整个的面试过程中,应聘者要么提前准备好了台词,要么自我保护性地回答问题,根本不可能主动、开放地回答问题。结果可想而知,作为面试官,对应聘者除了外表外几乎没有什么感觉,至于重要的内在思想和基本能力则一概模糊。最后只能凭面试官自己的好恶抓阄式任意挑选一位,于是,面试也就失去了意义,老板就悲哀,人才也就悲哀。
如何面试员工?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面试程序是这样的:
1、人力资源部门的初步面试:主要是把握应聘者基本素质是否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
2、相关专业部门的专业面试:主要是把握应聘者专业素质与技能是否符合用人要求;
3、关键岗位及中层干部人选,一般再加1、2道面试程序,由高层领导面试。
在这里就针对关键岗位和中层干部以上的人员,如何做面试,谈一些体会和经验。我的经验总结起来也就是:一聊,二讲,三问,四答。
一聊:谁聊?聊什么?聊多久?
谁聊?面试官聊。
聊什么?聊与招聘职位相关的内容。
聊多久?3分钟足矣。
面试官面对应聘者时,应把公司的大致情况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三言两语的做一个简要描述。因为公司的发展变化需要更多的人才加盟,顺理成章地把要招聘人的原因及重要意义叙述出来。进一步可以具体的介绍招聘的新人需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甚至可以说出干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待遇等等。总之,在对中高层关键岗位的面试,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和招聘岗位的相关要素非常连贯地告诉应聘者,整个叙述过程大概也就两三分钟时间。通过这样的聊,不用发问,应聘者也会产生共鸣,并围绕面试官所聊的主题,展开下一步的阐述,既节省面试时间,又给应聘者最大限度的信息。
许多情况下,面试官上来就问,有时问的问题很大,应聘者经常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该讲些什么,只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漫无目的地讲,结果是讲了很多,面试官想听的没有听到,无关紧要的听了一大筐,既浪费双方的时间,又达不到目的。
聊天式的面试,着重于聊,与讲不同。聊是两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之间的非正式谈话交流;聊是在小范围内轻松、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显得非常自然而愉快,应聘者身心能够放松,易于发挥出真实水平。过于一本正经,会让应聘者感觉不舒服,认为你特别假打,官僚,甚至反感。
二讲:谁讲?讲什么?讲多久?
谁讲:当然是应聘者讲。
讲什么?讲自己与所应聘职位有关的内容。
讲多久?3分钟足矣。
尽管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什么要求也没提,什么问题也没问,应聘者听完面试官的简短的聊天式介绍之后,会立即在自己的脑海里搜索与面试官所聊的内容相关联的东西,并把自己最适合招聘职位的、关联度最高的内容有选择性地、用自认为最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
应聘者和面试官的心理状态、心理位置的不对等以及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应聘者是以讲述的形式,而不是聊或者其它方式来表述。这也是由于与应聘者一般都急于展示自己与应聘岗位相宜的才能与品质,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因而不可能平静地聊。如果应聘者能够和面试官轻松地聊,说明应聘者的心理素质特别好,或者心理优势特别明显,这一般是久经职场的高级别经理人。
应聘者的这段演讲是应聘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因为面试官可以据此看出应聘者的基本内涵、从业经验和资源背景,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应聘者的知识总量、思维宽度、速度、深度、精度、语言组织能力、逻辑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化繁为简能力、应变能力等等,而这些是在简历、笔试和测试中很难体现出来的。即使经验、资历和背景在前期翻阅简历时面试官都 看过了,但看他写的和听他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测试角度。有丰富经验的面试官根据应聘者上述3分钟的陈述演讲,基本上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看法和八九不离十的判断。
如果是传统而简单机械的一问一答式面试,根本不会有上述的面试效果,也根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为一问一答审犯人式的教条面试,面试官和应聘者双方都会感觉气氛紧张,双方
都会感觉既处于进攻状态又处于防守状态,于是双方的心理活动处在对抗状态,而不是合作状态。试想如果双方处在相互不合作状态,怎么能有好的面试效果呢?所以,面试的艺术在于面试官能否把应聘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和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机地协调一致,使双方处于良性互动状态,而不是互抗和矛盾。
当应聘者作3分钟的陈述演讲时,面试官应认真听讲,并不时给予微笑式的鼓励和肯定,切记不要轻易地打断应聘者的陈述。一是应聘者陈述的主题思路会中断,会顺着你的新问题而偏离,而把原来准备的与应聘岗位有关的重要内容丢掉;二是延长面试时间,增加面试成本,进而会影响到后面其他等着面试的人的约定时间,造成整体面试时间迟延和浪费。三问:谁问?问什么?怎么问
谁问:面试官发问。-
问什么?问关键的内容和相互矛盾的地方。
怎么问?刚柔相济、旁敲侧击地问。
面试官无论如何要耐着性子认真听完应聘者3分钟左右的陈述,因为我们的面试官经常不能听完陈述,另开新的话题。对3分钟过后仍喋喋不休的应聘者,面试官可以通过看表等形体语言或善意地提醒应聘者尽快结束陈述
应聘者陈述结束后,面试官要主动发问,问什么呢?不要问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要问简历中已有答案的问题,不要问笔试中以及刚才的3分钟陈述中已叙述清楚的问题。要不然应聘者会想:“我的简历中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我刚才好像说的很明白了”,你怎么还要问啊?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对下一步面试有极大破坏力的问题:到底谁面试谁啊?应聘者会对面试官的能力和水平产生怀疑。究竟该问什么呢?
1、问面试官应该了解但在简历和笔试以及在3分钟陈述中一直没有叙述出来的问题;
2、问应聘者在陈述中和简历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3、问应聘者陈述的事实以及简历中反映出来的内容与应聘职位不相宜的地方。
总之,以其矛攻其盾,就应聘者自身矛盾来问问题,看应聘者如何回答。
如何发问呢?问话的语气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对性格直爽开朗的应聘者可以问得节奏快一些、直接一些,对内向的人可以适当委婉一些,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攻击应聘者和伤害应聘 者或者以教训的口吻对待应聘者。不论怎么问,问题要柔中带刚,曲中显直、旁敲侧击。只有问到关节上,问到矛盾处,才能起到面试的效果。因为一是补充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二是就矛盾问题的回答看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答辩能力,以及能力以外的诸如诚信问题和问题后面的问题。
四答:谁答?答什么?怎么答
谁答:应聘者。
答什么?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
怎么答?提供面试官想要了解的信息和内容。
应聘者被面试官点到痛处时,回答才是关键,俗话讲:只有高水平的问,才可能有高水平的答。面试到这一步才真正进入了高潮。应聘者处理矛盾的水平高低和有无才能、魅力,全在这简短的回答之中。而且双方正面的交锋才真正开始。如果应聘者回答问题清楚,可以接着问下一个问题;如果问题有破绽可以就破绽继续追问;如果应聘者被问得局促不安,或满头大汗,说明应聘者在此问题上可能有问题,或有难言之隐。作为面试官可以对此问题罢休,不要穷追不舍,适当换一个轻松的话题给应聘者一个台阶下,记住此时双方是平等的,是相
互选择的,面试官不是法官,也不能做法官,只要知道问题就行了。
在实际问答中,应聘者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后也会主动反问面试官,而应聘者问的问题一般都是关系到所应聘职位的薪水、待遇、休假方式以及作息时间、业务程序,或者岗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背景和竞争对手的竞争性等等。面对应聘者的反问,作为面试官应该正面实事求是地回答,但不排除回答的艺术性。
面试官和应聘者相互之间的问答,总体时间掌握在4分钟之内。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面试一位应聘者的总计时间是10分钟。时间太少,面试不出效果;时间太长,增加面试成本,降低面试效果。对明显不适宜的应聘者,可在5分钟内结束面试,但要客气礼貌。提供人力资源专业资料、知识库、案例库、工具/表格的下载,以及人事劳动法规和职场动态
面试三要点
1、待遇早明确
一般来讲,应聘者首先关注的是应聘职位的待遇,第二是自己有没有发展空间,第三是自己是否具备胜任该岗位的能力,第四是应聘者感觉自己适合不适合。.现实中,很多公司在招聘过程中犯了严重的自我中心主义。我曾经多次按《前程无忧》上的招聘广告打电话询问相关招聘事宜,当问及薪酬待遇情况时,招聘单位的负责人总是闪烁其词,“这要与老板谈”、“就看你的能力了,看你能为公司做什么样的贡献了”、“我 们很灵活的,来谈了再说”等等。应聘者都很聪明的,他们知道,一个企业的薪酬体系是成系统的,有自己的付酬理念和付酬方式,能为某一个人来破坏企业的运行体系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招聘的是总经理、总裁,那也得等你上任之后才能做的事情。如果你不确切的明说,应聘者就会认为你假打,并在薪酬待遇问题上绕来绕去兜圈子。许多企业在招聘时,只是围绕职位要求提问题,关于职位的薪水待遇等常规问题却闭口不谈。也给应聘者留下了一个不诚信的坏印象。一些好的做法是,在第一轮的面试中甚至在招聘广告中就告知了应聘者。不要认为这是俗气,而是对应聘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2、看人先看相,说话先听音
经验丰富的面试官,一般在面试前见面的3秒钟里,就已经基本判断了一个应聘者是否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从应聘者的神态、相貌、行走、坐姿、衣着等方面,可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具体的判断标准,一方面靠经验的积累,因为面试是一门三分*技术,七分*经验的艺术;另一方面,可以读两本书,《麻衣相法》与曾国藩的《冰鉴》,尤其是后者,更是一本从实践中来的好书。
如果有面试官问应聘者这样的问题:“谈谈你如何干好这项工作?”“你能完成多少销售额?”“你是不是可以先拿个方案给我?” “你能为公司做什么?做多大的事?”“你想公司如何发展自己?”,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面试官没有经验、不懂面试技巧,属于根本不懂人力资源工作的那一类;要么是另有企图,希望通过你谈谈思路,谈谈你对工作的看法,他好集思广益;或者让你在3天之内拿出一套方案来。他让很多应聘者拿方案,其目的不言自明。对于这样的招聘单位应聘者要提高警惕。
在面试中遇到吹牛夸口的人是经常的事。这种人往往会告诉你,他有多大能力,有多少的资源关系,能完成多少销售任务等听起来很美却无法做到的故事,对于这种人只有一个办法:不用。这样的应聘者非骗即疯,对企业的破坏力很大。这种外来和尚,对企业的内部情况根
本不了解,念错经还是个小事,引来了凤凰气走了山鸡就麻烦大了。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是许多HR们经常问我的问题。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只要看他做过什么、做成了什么、怎么做成的。做过什么是判断他的经验,做成什么是判断他的能力,怎么做成的是判断他的思维方式。这些都可以从简历和面谈中以及适当的背景调查中得到印证,而不是听他说将来能干成什么。
面试要点三:不要“最好的”
6年前,重庆某上市公司在外地收购了一家500余人的中型制造业企业,需要一位财务总监,于是委托我曾经任职的一家猎头公司为其招聘。根据该公司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选 出了12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3个月之后,经过面试面谈、双向考察、性向测试、背景调查等一系列动作之后,最后有4位合格者可供选择,该选谁呢?傻子都会知道答案:选择第一名。实际的操作经验是:前两名不要,要第三名。在猎头公司的一再坚持下,这个公司选择了排在第三位李先生,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李先生还在这家公司做财务总监,公司的董事长对他评价很高。为什么会这样来选择呢,这里边有他的道理。
首先,好人才的都在抢,出的起价的用人单位不是你一家,当你把排在前面的两位录取到企业后,企业对他有至少3个月的试用期。很多情况是企业单方面想我在试用你,我在考验你,你要好好的努力,好好的表现。事实上忽略了一点,应聘者也在试用企业。试用期内双方的机会成本都不是很高,谁都可以炒对方的鱿鱼,不仅仅是企业炒员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论坛,人力资源社区,人力资源管理,第二,优秀的人才永远会有很多机会,不仅你看上了他,其它公司也会看上他。他在试用期内骑驴找马,许多机会在向他招手,他随时会离你而去。当你想起排在中间的那几位,结果那几位此时刚好有了新工作或者不愿意再动了,这就成了竹篮打水。
第三,排位靠前的人到企业工作不久,又很快萌生了去意。因为他们很快会发现企业很多的负面东西,进来之前所看到的听到的尽是好的一面。进来后看到的接触到的完全是实实在在的真相,如果再碰上那么一两位欺生的或者嫉贤妒能的“鸟人”就更难以忍受,如果此时外面有机会他自然很快会离开。
第二篇:面试感悟
面试感悟
说到面试,我想首先先谈谈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面试,大一时候入社团,当时根本什么就不懂,只是有听朋友学长什么的说,大一时间多,应该多参加社团啊什么的,增加自己的交友范围之类的,然后看到社团,感觉好多人参加,就填写了资料,第二天就接到去面试的通知,当时也毫无准备,根本就不知道面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就那样直接去了,我记得有4个学姐学长在里面,然后我们同时进去的有4个人,首先是自己我介绍,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慌了,不知道该说什么,甚至那个时候连自己有什么优缺点都不知道,除了说了自己的姓名和来自哪里,然后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当时那个尴尬啊,我记得当时接下来总共被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对于平台和能力哪个更重要,我想都没有想就回答了平台,因为如果没有平台展示的话,即使再有能力也不能怎么样,当时是那样认为的,现在想想话不应该说的那么绝对呢。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下属做错了事情,你会怎么办?当时就懵了,完全乱答一通,说什么也不要太过于苛刻的责备,但是又必须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很显然最后的结果以失败告终。并且后来我没有在参加任何面试也没有进任何社团,这次面试的失败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影响的。
时间真的可以见证一个人的成长与学习,经过了在时间的洗礼还有7周时间就业指导课的学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面试方面要注意的。
2013年4月30日,我正好在朋友的上班的公司看到招聘的消息,我选了个自己比较合适的前台文员职位,因为是认识的,所以第二天就直接去面试了,没有什么投简历啊,带简历这样的过程。那天我特意穿了比较正式一点点有点小洋气的裙子,在着装方面我想那天应该还是比较达标的,那天来给我面试的HR也是朋友的朋友,就在他们平时上班的办公室,当时朋友也有在场,所以当时面试的气氛是比较理想的,至少不会那么紧张。也许也是想着是一次面试的尝试和经历,所以自己的状态也比较好。那天给我面试的HR总共问了我几个问题。
1,请我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优缺点)
自我介绍这些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一开始准备好的文本是这样的,本人性格乐观向上,待人友好,性格开朗,爱与人交流。曾担任班级心理宣传委员,做事细心,认真,并且极具有耐心,在学生工作和外出社会实践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办事和处事能力。此外,还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工作等,以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几年的大学生涯,让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大大提升,使我储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使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更显优势,让我在人生事业中走得更高更远,并且我认为我具备了做一个前台的素质,只要贵公司能给与我机会,我一定会不断的提高自己,会很快胜任这份工作。总体的是讲到了,但是断断续续的,很显然的是准备不够,连自我介绍都没有底气。而且发现自己做的不够好的是,自己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没有去注重到哪些才是自己更应该着重讲的,和做前台有关的,那样子应该会比较有帮助,而且也没有怎么提自己的缺点,不知道那天的HR有没有觉得我太浮夸了。
2,期望的薪水
我记得老师上课的时候有特别说过这个问题,在面试之前上也在招聘信息上看到过他们公司可以给出的薪酬,所以当时我也就取巧的说,我想贵公司有自己对员工薪酬的体系都计划好,我想一定是合理的。
最后我很高兴的是听我朋友说我的面试算还可以,因为那天我的态度很好,并且几乎一直是带着微笑的表现为我的印象分加了很多,而且出于我很有礼貌,所以可以算是通过那样子,这次的面试虽然算可以说是成功了,但是自己的表现还是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我希望自己可以不断的努力,真的让自己提升,并且有自己的目标有方向有意识的去努力和改变。而且真的感触挺大的,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或者突然被问到一些完全没有准备的问题时,那种慌张感,真的是很强烈,也真的意识到自己太缺乏锻炼了,希望我下一次的面试也会有这样的好运,会有更好的发挥。希望下一次的时候自己已经把自己做了更好的完善和提高。
第三篇:面试感悟
面试感悟
很荣幸今天参加了河南开达律师事务所的面试,同时也感谢开达律所给我的这次面试机会;今天的面试从总体来说自我感觉还是蛮好的,同时这次面试也是到郑州来这几天面试中学到东西最多的一次面试,主要得益于主任给我们的讲话,下面就今天面试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点谈一下我自己对这次面试的感悟。
团队合作意识,这是今天面试中主任非常强调的一点,同时,这也是我做事非常重视的原则之一。本人喜欢踢足球,是系足球队的一名队员。球场上,一个球队中的每一个队员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位置上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很强的团队配合意识。球星对球队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其他队员和他的配合,就算拥有再好的技术也难以成为球星。
不管是球队,还是公司,或者是事务所,它们都是一个团队,它们的发展靠的是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份力量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一个团队要想发展好,必须协调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团队可以带给自己力量,是自己所依靠的对象,从而使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团队奉献自己。同时,作为团队中一名成员,也只有拥有很强的团队配合意识,才能让这个团队发展的更快,效率更高,收益更大。
今天面试中,主任从一个同志的迟到原因中总结了一点,当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遇到两条达到目的的路,一条是自己熟悉的,一条是自己未知的,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选择那条熟悉的路,因为走那条熟悉的路对我们来说是有预知性的,这样的话可以降低做这件事情的风险,提高办事情的效率。很多经验告诉我们,人的第一直觉往往最具有真实性,在没有确定其他答案正确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相信我们的第一直觉。这个我深有同感,就像司法考试中,除了我确信错误的答案外,我做过的题一个都没改,因为直觉告诉我,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就是正确的。同时,上面的事情也告诉我们,人做事一定有一颗执着的心,认定的事情就一定坚持自己的,相信自己才是最棒的,这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
人生要有目标,目标是人生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个没有奋斗目标的人,也就不会有激情,要把目标时刻放在心上。追求的目标越高,动力就越大。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然而,目标不是口号,有目标,有梦想容易,但实现目标,实现梦不容易,实现目标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对律师而言,从业要有信心,做事要谦虚,人人都是自己的塑造师。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很欣赏一句话“与其热闹着引人夺目,步步紧逼,不如趋向做一个人群之中真实自然的人,不张扬,不虚饰,随时保持退后的位置。心有所定,只是专注做事”。
态度决定一切,成功也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要求一个人要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要永远充满激情,永不言败。
这次面试时间很长,自我感觉还不错,如果开达能够留下我,也是对我个人的肯定,同时我也将会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永远充满激情,永不言败。谦虚,不张扬,努力做事。为这个团队奉献我的一份力量。
刘二虎
2012年02月09日
第四篇:心得感悟
学习
心
得 胡场镇 汪娟
2009年10月9日至2009年10年30日,我参加了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09年秋季往届选调生培训班培训,培训时间虽说仅有22天,但弥足珍贵,令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将大有裨益。
一、培训情况
1、培训有成绩。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期间,我参加了室外拓展训练、室内双讲式案例教学、演讲比赛等活动,学习了党的理论、解读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实质、充实了基层党建知识、增强了打造服务型政府和依法执政的意识、了解了金融危机下湖北省“两圈一带”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基础、培养了团队精神。这次学习,我的总体感受是: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在22天里,我不折不扣地完成了78个学时的学习任务,1.5万字的学习笔记,2篇高质量的论文,4次分组讨论,3次班级交流。具体有:一是合格毕业;二是被评为优秀学员;三是获得“青春在基层闪光”主题演讲赛第一名。
2、培训知不足。一是学习不足。在10月12日的开班仪式上,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公务员培训处的李处长说的一席话记忆犹新。“学习永远是第一责任”。在基层工作,具体琐碎又复杂,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但基层信息滞后,使我们对当今社会的把握不足。在学习期间,我们围绕基层党建、依法行政、群众突发事件处理等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省委党校老师对我们提出的观点进行了剖析、点评、去伪存真,并进行了答疑解惑,使我对当前的问题有了深层次的了解,茅塞顿开,意识到其实自己“学得不好、学得不通、学得不透”。二是激情不足。工作8年,参加选调8年,8年的基层生活磨走了锐气,也磨走了激情。年纪轻轻,却四平八稳。对工作和生活缺乏信心,对学习更是信心不够。
3、培训得经验。在这次培训班上,有来自全省20多个县市的47名选调生朋友。他们有的来自革命老区、有的来自鱼米之乡、有的来自偏远山区、有的来自经济发达的武汉街办,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可以说是“一地一品”“百花齐放”。培训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我们交流选调生活中的苦闷,互相给予前进的动力;我们交流基层工作的经验,互相取长补短;我们交流业余爱好,切磋技艺,有所长进;我们交流学习心得和情感,共同前行。
二、几点体会
1、要学无尽头,正确认识学问更新,增添自身活力。年轻干部的活力,除了表现在朝气蓬勃的外在形象上,更表现在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掌握和应用,和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且不谈知识更新的速度,单看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及时更新知识是增添年轻干部活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首要条件。“三人行,必有吾师”、“朝闻道,夕死可矣”。不能让我们年轻的生命过于苍白。一是立足本职工作学习。脱离实际工作的学习是枯燥的、没有现实意义的。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做“南郭先生”。二是“前瞻性”学习。在知识上,我们年轻人不能“吃老本”。三是持之以恒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追求,跳出事务应酬,潜心静气学习。
2、要扎根农村,正确认识基层工作,充实人生历练。人生的经历是最大的财富,多彩的人生应该是在历练中丰富的。在基层工作、生活和学习是难得的成长机会。我们慎重地选择了选调,正是要在基层中完成本人的人生价值。在基层,我们会不可防止地遇到很多艰难,“每一份灾难和磨砺都是自我生长的一份财富和资本”。在基层岗位,面对很多琐碎的事情,但不管事情大小,我们都要沉下心来,踏实肯干,从长远的大事做起,从最底层的岗位做起。一是低定位,高要求,不以“选调生”自居。二是勤调研,多思考,确保工作不出纰漏。三是抓基层,强创新,各项工作出亮点
3、要接受磨炼,正确对待成长过程,锻造高贵人格。作为一名有8年选调经历的选调生,对待自己长期工作基层的成长进程,应该看成是需要锤炼的一种必然。一是坚持以“选调生”的尺度打造坚忍不拔的品行。我坚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利和“玉汝于成”的卓绝。要想在将来承当重担,事业有成,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卓绝的斗争精神是不能够的。要不断地锻炼,培养过硬的作风,磨练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来勇敢地面对波折和失败,百折不挠地去追求人生的目标。二是坚持以“选调生”的尺度塑造自身过硬的形象。严格遵守党纪党规,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身份、对待组织的眷顾,用百姓情结塑造公仆形象。三是坚持以“选调生”的尺度锻造志趣高雅的品格。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在言行、举止上注意细节,挖掘自身爱好,提高个人品味,不随波逐流。短暂的培训结束了,到基层锻炼的这堂课还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放平心态,提升素质,完善自我,积极融入,有所作为,争取做一名“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基层干部。
思想大解放
工作大提高
——樊国平参加2009年秋季往届选调生培训班心得体会
2009年10月,经组织推荐,我有幸参加了省委党校2009年秋季往届选调生培训班。此次培训,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很有针对性。野外拓展挑战极限,使我从中领悟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大道理:观念进一小步,人生实现跨越一大步;行动比心动更重要;1+1>2是怎么得来的。课堂学习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领导工作方法创新、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等等,使我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形势任务,夯实了理论基础。小组讨论和双讲式教学石首群体性事件处理、当前农村党的组织建设与依法行政等,使我进一步增强了维稳意识,提高了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要不断强化思想改造,永葆工作主动。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行动。思想、心态是调节人精、气、神的总阀门。拥有好的思想、好的心态,我们在工作中才会精力充沛,精益求精,干事有动力,有活力。否则反之。我是一名1998年的选调生,以前总认为自己年龄大,在基层时间长,相比成长慢,思想上不时会产生一些不应有的错误观念,于是主观上找借口对自己放松要求,降低标准,工作只求过得去,守摊子,没有创意,没有激情和冲动。这次培训学习,是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再一次改造。它让我沥清了错误认识,调整了心态。我坚信,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的价值在基层,我的价值大小在我为社会创造了多大价值。
二、要不断强化学习积淀,提高工作水平。学习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操守,是进步的唯一途径。青年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弥补阅历浅、经验不足的客观缺陷,才能积小成为大成。
1、要加强政策法规学习。要不断学习党的知识,学习党的理论,特别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有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统一自己的思想。要把握精髓,吸收养分,提高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
2、要增强发展经济工作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认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实践,大担探索适合当地发展致富的好路子、好方法。就园区而言,要进一步加大招大引大工作力度,加大项目督建与服务工作力度,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长得大。
3、要增强维稳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维稳是第一要求。在工作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通过问题看本质,从源头上预防或处臵各种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培养处臵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4、要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尚法。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要转变“官贵民贱”、“权大于法”的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职权法定”的意识。要倡导“法治”,一事当前,先考虑符合法的要求与否,不搞家长作风,以权压法,以权弃法,徇私枉法;不搞“长官意志”、“个人专断”、“一言堂”。二是懂法。依法决策是依法行政的根本。我们在作决策时,一定要遵循决策程序法定化、决策内容透明化、决策过程高效化、决策民主化的要求,力求使我们的决策符合实际,集思广益,更具科学性,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管理工作发生失误、国家利益遭受损失,维护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效力。三是守法。“徒法不足以自行”。不能以非法对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不能因相对人的违法而使自己的违法行为合法性。要明确执法责任,明确考核标准和奖励办法。要建立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5、要增强领导能力。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增强个人人格魅力。要强化领导能力和领导方法创新,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凝聚力,带领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形成群策群力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要不断强化党性炼狱,把握工作大局。一是树立大局意识。树立大局意识,就是要我们胸怀全局,超前思维,要有战略眼光。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岗位,都有各自的职责任务,这一个个岗位、一个个职责任务加起来就组成了我们的整个工作。因此,我们要树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缺了哪一个都不行的意识,这种意识就是一种大局意识。二是树立团队意识。首先要有团队目标,其次要达成共识,最后通过团队目标激发我们中的每个人都积极去参与、去奉献、去实现,这就是一种团队精神。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处于什么职位,都必须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加强团队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万众一心扛大旗的局面。三是树立全心全意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理念。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小事做起,从群众身边的事做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谋。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有根基,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更广泛的群众支持和参与,我们的事业才可能成功。
四、要不断强化廉洁自律,严守工作纪律。
一是加强政治学习,增强廉政意识。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行政监察法》、《廉政纪律教育学习材料》等,明确党在新世纪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紧迫任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廉政意识,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觉悟,更加激发出求实务实、埋头苦干、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坚持勤政为民,干好本职工作。光讲廉洁,不干工作,就会本末倒臵;光干工作,不讲廉洁,就会前功尽弃。为此,要注重把“廉政”与“勤政”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三是坚持廉洁自律,维护良好形象。要按照一名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的标准,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锤炼自己,努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廉洁自律方面,严格按照省、市委关于廉洁自律的规定,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论是在八小时以内,还是在八小时以外,严以律已,率先垂范。与此同时,要带头讲道德、端品行,以高尚的人格影响他人;带头讲廉洁、反腐败,不该要的礼品不要,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喝的请酒不喝,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带头讲团结,顾大局,做到以事业为重,以工作为重,以团结为重,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努力促成团结合作的良好风尚;带头讲纪律、树正气,不断增强纪律观念,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心得感悟
心得感悟
发布者:uf 发布时间: 2014-2-8 10:16:13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我对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颇有心得,写下几点感悟,求教同仁。在新课程改革中要贯穿新课程理念。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方法。另外,教学目标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一、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改变
首先,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再也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教学应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要将自己的定位,从灌输者转变到引导者、合作者的角度上来,以学生为主体。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要能够去发现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与求解过程。所以,不仅要把数学教学活动搞好,还要将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发现数学的实践活动课,通过设计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无数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应建立起课内外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突破教材限制,向室外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的初步印象”。
另外,学生要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为自己而学,要积极主动探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发展自己,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能力。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对新课标深刻认识、整体把握,以新课标为指导,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把握新课程标准,并将新课程标准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具备创新能力,可以灵活运用新课程教材。由于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对新课改的领会能力。在领会新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新旧教材变换之处,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学会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才能让学生养成知识发现、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教师应具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教师应该定期反思: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是否有遗留问题等。通过研究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来不断积
累教学体会和经验。通过观摩课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通过看资料,看案例等,不断充实自己。
三、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依然有部分教师还处在从原来的旧教学理念转变到新教学理念的过渡时期,在教学中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困惑,从而制约了新课程的深入改革。笔者认为,要推进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与抽象化之间的关系。《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尽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不感到困难的情况下,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材的关系。《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工具,甚至超越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表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时代即将过去。但也不应该走入另一个误区:用多媒体课件完全代替教材。在教学中依然要以教材为主,现代技术教学作为辅助,做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不同等级不同教材的之间的关系。国家、地方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是一名课程的实施者,此时教师的职责就是忠诚地执行设计好的课程方案,而在校课程开发中教师还是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教师有主动诠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处理好实施者、研究者与开发者的关系,是新课程背景下对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循序渐进推进课程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题。总之.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在改革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虽然数学的教学很具挑战性,只要我们教师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学好数学,使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