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促进广告业发展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记者发言(定稿)
广告指导意见记者问答口径
1、请问出台《促进广告业又好又快发展指导意见》的意义是什么,广告业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形式和载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当你在家打开电视或外出时,形形色色的广告会接踵而来,进入你的视线,闯入你的眼帘,同样,当你为选择商品而犯愁或要推销你的产品时,也绝对离不开广告宣传。现如今,广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广告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广告在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发展、推动文化强省、振兴吉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数据显示,广告业经营额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约1.62个百分点,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94个百分点,带动全社会商品零售消费额增长1.6个百分点。因此,用“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精神文明建设的风向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给广告进行定位,一点儿也不为过,这也是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广告业的目的所在。而指导广告业发展是国务院“三定规定”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广告监管职责的重要内容,是工商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全省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工商系统新形势下执政为民,依法行政,保障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2、我省广告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当前都存在哪些制约发展的因素?
1近几年,我省广告业市场环境在持续规范中不断向好,广告市场秩序逐步转好,广告严重违法率连年下降,广告业经营额持续攀升。截至目前,我省实有广告经营单位4399户,比上一年度增长50.65%;广告从业人员16338人,比上一年度增长1.07%;广告经营额28.4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11.17%。而广告业经营额却仅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约为0.6%);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4%,不及发达省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广告费更是远低于发达省份。行业发展总量小、市场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媒体广告发布审查不严、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低的现实问题仍然困扰着我省广告业。
3、请问促进广告业发展与实施广告监管是否矛盾,两者有什么样的联系?促进广告发展与实施广告监管并不矛盾,两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当前,时代赋予了“发展”全新的内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仅是我国,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各个经济体经济活动的主旋律。新的市场监管形势下,服务发展必将成为广告监管工作的自觉行动和重头戏。“促进发展”是“实施监管”的目标和核心,“实施监管”是“促进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同样,“监管”是“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是“监管”的必然结果。
4、请问工商部门将着重从哪些方面促进我省广告业的发展?
为尽快破解制约我省广告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广告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大幅提升,吉林省工商局
将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主线,认真落实国务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广告产业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创新服务发展举措,努力创造宽松的广告市场环境,推动广告业依托政策扶持、科学引导,实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加大开放融资引资和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广告业依托城乡统筹、长吉图先试先行,实现国际化、多样化发展;鼓励广告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广告业依托科技进步、人才支撑,实现现代化、高端化发展;加强广告业的组织领导和法律制度建设,推动广告业依托健全体系、机制保障,实现科学化、持续化发展。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广告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确保广告业发展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5、请问《指导意见》中提到的要加强行业引导都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我们将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引导。一是加强引导广告从业人员参加广告师评定考试,引导广告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级资质认定、优秀作品评选、产业园区建设和人才培养活动,提质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强引导新闻媒体依法认真履行广告发布审查职责,严把广告发布出口关;三是加强引导广告经营单位遵守法律、严格自律,倡导健康文明经营方式,摒弃低俗不良宣传行为,抵制虚假违法广告;四是加强引导广告企业和从业人员发挥创意创新能力,创作更多的公益广告作品,弘扬先进文化,服务百姓放心消费,促进全省经济增长。
6、如何强化广告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
吉林省广告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围绕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加强自律”的职能,在服务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抓发展,促品牌。一是强化广告行业自身品牌建设,推进广告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培育著名、驰名商标。二是组织省内有实力的广告策划企业与我省品牌企业对接,实现互惠共赢。三是组织广告策划企业与优质土特、农副产品企业对接,进行整体策划、包装、设计,通过买断包销尝试,催生新的本土品牌发展。
抓服务,促提升。一是积极培育争创国家级资质广告企业,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2011年,我省共有6家广告企业被中国广告协会认定为中国一级广告企业,14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国二级广告企业。二是深入开展“携手同行促就业”活动。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开发应用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提高我省高校广告专业学生就业率。2011年,近10家广告企业累计接受实习大学生500余人,聘请国际广告大师为60余位广告人、200余名广告学子做了精彩的报告,举办广告专业专场招聘会促成960人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性协议。三是积极服务和组织广告从业人员参加助理广告师、广告师职称考试。这对于提升我省广告从业人员职业水平,建立广告人才储备库具有积极作用。
抓交流、促提高。一是积极组织全省广告人进行国内外专业交流,拓宽广告人的创意视野。如中国国际广告节、法国戛纳广告节、亚太广告节等。二是积极组织广告人报送作品参加国内外广告赛事,提高我省广告创意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积极组织省内广告企业、广告专业人才与广告业发达省份的广告企业、专业人才对接交流,取长补短。
第二篇: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件
工商广字[2008]85号
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促进广告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广告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广告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意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在服务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质量。推动我国广告业发展,提高广告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和整体水平,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加速国内国际市场信息交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民族品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体育、影视、媒体、信息、会展、创意、中介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业得到快速发展,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活力。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7.3万户,从业人员111.3万人,经营总额达到1741亿元,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推动民族品牌创建和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进入了国际广告市场前列。但是,制约广告业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很突出,特别是多年来我国广告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展,但具有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广告企业不多;广告业发展存在区域性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广告从业人员中,高端专业人才较少,缺乏国际广告运作经验;公益广告事业发展缓慢,缺乏有效的鼓励措施和激励机制;广告诚信度不高,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等等。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广告业作为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严峻挑战。“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广告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日益增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兴广告媒体充满活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国家和地方对发展创意产业的关注和重视,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间。因此,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广告业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发挥广告业在推动现代服务业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把促进广告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坚持广告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努力提高广告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化视野下发展中国广告业,走中国特色广告业发展道路。创新观念,完善体制,健全机制,逐步构建广告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以发展创意产业、技术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为契机,积极调整和优化广告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广告业的专业水平;健全广告市场规则,保护消费者和广告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完善广告业发展的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告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促进广告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提升广告策划、创意、制作的整体水平;积极推动新兴广告媒体的发展与规范;以中华民族优秀品牌战略为基础,以广告企业为主干,以优势媒体集团为先导,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广告产业体系;广告经营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使广告业总体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广告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广告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先进技术、主业突出、核心创新能力强、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广告企业。
形成大型综合性广告媒体。整合广告经营资源,发挥经营特长和优势,开发和推广新技术,发展和规范新兴广告媒介,形成一批大型综合性的广告媒体。
发展广告创意产业集群。以创意产业为增长点,促进区域广告创意基地的形成,培育和发展具有特色的优质广告创意产业集群。
构建广告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在完善广告业发展政策和监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广告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建立广告业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加快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健全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加强广告从业人员知识更新研修基地建设。
壮大公益广告事业。建立和完善公益广告发展促进机制,使公益广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三、进一步完善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健全广告法律制度
按照依法行政和对广告业统一管理的要求,研究国际广告业发展规律,借鉴相关立法经验,针对我国广告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加快《广告法》及配套法规的修订进程,完善广告市场准入与退出、广告活动规范、广告市场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依据国家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和落实相关支持和鼓励发展广告策划、创意、制作及服务的政策措施。对按税法有关规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广告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广告业的用电价格逐步实现与一般工业用电价格基本同价;进一步规范广告业价格形成体系;清理和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项目。
(三)完善广告业发展机制
发挥市场机制在广告业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广告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和方式,指导广告业规范发展;积极推进广告代理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防止广告经营中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
(四)拓宽广告业投融资渠道
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在广告业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向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广告企业开拓业务。
(五)增强广告企业竞争力
1.规范广告市场准入管理。取消各种不利于广告业健康发展的准入限制,深入研究广告活动主体的新构成、新特点和新趋势,建立健全广告经营资质评价体系,提高广告经营单位资质水平。
2.推进广告企业改组改制。建立广告企业改制信息交流平台,做好各种资本参与企业改组改造的中介服务,积极推进广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和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促进广告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经营,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使广告企业在市场公平竞争中,增强经营实力,优胜劣汰。
3.加快培育大型专业广告企业。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广告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联盟等方式,在国际广告市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做大做强;鼓励拥有著名品牌的大型企业通过为其提供全面服务的广告公司,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4.提高中小广告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中小型广告企业加快提高自身专业化服务水平,扩大国内外广告服务市场;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金融服务、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对资质好、经营行为规范的中小型广告企业进行扶持,使其以独特专长建立品牌。
(六)提高广告制作发布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
支持数字化音视频、动漫和网络等实用新技术在广告策划、创意、制作和发布等方面的应用推广。鼓励环保型广告材料的广泛运用,支持开发低成本的替代广告材料。鼓励开发新的广告发布形式,运用新的广告载体,降低广告投放成本。支持互联网、楼宇视频等新兴广告媒介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成为广告业新的增长点。创新广告技术和经营理念,借助现有的创意产业园区平台,充分发挥创意在广告业中的核心作用。
(七)加强广告业对外开放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广告业的交流合作,把参与国际广告市场竞争,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我国驰名国际品牌、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积极融入国际广告产业链。引导具有广告业务的外商,投资中国广告业。鼓励国内广告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八)协调区域广告市场发展
围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服务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发挥各地区经济社会和广告业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广告市场繁荣和广告业协调发展。积极推动发达地区广告业调整结构、提升水平,形成发达的广告市场中心区域,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广告业发展。大力培育中西部地区广告市场要素,支持有潜力的广告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区域广告业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广告资源跨区域整合和布局,促进广告业区域合作与发展。
(九)提升广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1.加强广告教育的专业建设。配合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优化教育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广告师资水平,改革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广告新媒体研究,促进现代科技在广告专业教育中的普及和运用。
2.建设广告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不同类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级广告专家;依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广告业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有条件的广告企业,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广告实践基地。
3.健全广告专业人员职业水平评价体系。着力开展广告从业人员素养教育、职业教育,有序推进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工作,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广告人才信息共享,促进人才合法、有序流动;结合广告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国际广告人才的引进力度。
(十)建立具有广告业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鼓励广告原创作品进行作品登记,广告中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依法取得权利人的授权,同时探索和建立企业内部的原创作品及策划方案申请投标前的备案保护制度,鼓励广告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依法保护广告企业多种形式的创新研发智力劳动成果。重视和加强对知名广告企业商标的保护,以及对广告原创作品的版权保护和创新技术的专利保护,加大对侵犯广告业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十一)促进公益广告发展
1.提高公益广告水平。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传播社会文明、弘扬良好道德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通过公益广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文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公益广告策划、创意和制作水平。鼓励开展公益广告学术研讨,继续支持公益广告作品评优工作,建立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
2.加强公益广告制度建设。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公益广告制度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公益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和传播;提高广告活动主体对公益广告的贡献程度,采取鼓励措施提高公益广告的刊播比例;研究公益广告发展的扶持政策,形成公益广告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公益广告的社会影响力,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十二)建立健全广告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1.强化广告行业组织在促进行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支持广告行业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广告行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加强自律等功能作用。
2.完善广告业统计调查制度。加强广告业统计基础工作,准确界定广告业统计范围,科学设置能够反映广告业基本状况和发展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宏观调控和制定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3.建立广告业信息发布制度。为广告市场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数据服务;推进广告媒体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广告业经营信息、诚信信息的交流,建设广告监管和自律信息发布共享平台,为宏观监管和投资主体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4.建立诚信经营评价体系。加强对广告经营单位广告发布与合同履约经营行为的监督,建立诚信经营数据库,定期对其诚信度进行测评;规范广告经营秩序,实行失信惩戒及市场退出机制,提升行业诚信度。
5.推进广告经营规范建设。制订各类媒体广告发布规范以及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和广告代理行为规范;依据重要商品或服务的管理规定,明确其广告发布形式和规则。
6.加强广告理论研究和广告史料保护。鼓励广告业发展政策研究,深化广告监管制度和广告学科理论研究。加强广告业发展的理论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与品牌理论体系。鼓励对广告市场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研究,促进广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广告方面文物、标本及史料的搜集、保管与研究。
(十三)提高广告监管体系效能
1.完善广告监管体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管有力的广告监管体系,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统一;大力推进广告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服务方式,完善广告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具体事权分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2.建立虚假违法广告预防与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广告发布指导和监测,完善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广告监测机构,有计划地分步建成覆盖全国的广告监测网络,形成广告监管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消除违法广告影响;优化广告监管流程,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综合治理广告市场。
3.强化广告社会监督效果。加强媒体舆论监督,提高社会公众对违法广告的辨别能力;鼓励投诉举报违法广告,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全面监督广告活动,使社会监督成为广告监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4.加快广告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改进广告监管的方式方法,积极推动电子政务,依托信息化着力提高广告监管执法科技水平。
(十四)加强对广告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的广告管理职能,切实加强对广告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指导广告业发展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建立相应工作协调制度,指导和协调广告业发展和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组织落实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推动广告业加快发展。
广告行业组织要积极拓展职能,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协助政府部门贯彻产业政策、落实行业规划、完善行业管理。
各地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的要求,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共同研究制定促进广告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狠抓贯彻落实。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商广字〔2008〕8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促进我省广告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广告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广告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意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等特征,在服务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广告业发展较快。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广告经营单位4762家,广告从业人员31087人,2008年实现经营额323亿元,为推动我省企业品牌创建和创意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省广告业总体规模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广告企业不多,广告从业人员中缺乏高端专业人才;公益广告事业发展缓慢,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等等。
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广告业作为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既面临严峻挑战,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广告业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发挥广告业在推动现代服务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促进全省广告业健康发展。
二、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整优化广告产业结构、提高广告业水平为重点,努力提高湖北广告业竞争力,保护消费者和广告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广告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总体目标。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促进广告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广告策划、创意、制作的整体水平,积极推动新兴广告媒体的发展与规范,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与全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广告产业体系;提高广告业管理水平,基本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广告市场经营秩序,促进我省广告业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力争广告经营额达到80亿元,拥有著名品牌和先进技术、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广告企业达到15家以上,大型综合性广告媒体集团5家以上,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广告企业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广告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
三、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面促进广告业发展
(一)制定我省广告业发展规划,明确广告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以汽车、房地产、农产品、旅游、会展业为行业增长点,以网络广告、通信(手机)广告等新兴广告为媒体增长点,以武汉城市圈和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区域增长点,以创意设计、动漫制作等为业务增长点,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细化、完善广告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行业发展重点及支持方向,主动融入全国广告产业价值链,与省外广告公司和国际广告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二)修订完善地方广告法规和制度。按照依法行政和对广告业统一管理的要求,研究广告业发展规律,针对我省广告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修订完善广告市场准入与退出、广告活动规范、广告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制度,规范广告经营秩序。
(三)支持壮大广告市场主体,增强广告企业竞争力。一是规范广告市场准入管理。依法放宽广告市场准入条件,取消各种不利于广告业健康发展的准入限制,建立健全广告经营资质评价体系,提高广告经营单位资质水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广告企业注册实施零门槛;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设立广告企业的,其比例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的70%。二是推进广告企业改组改制。建立广告企业改制信息交流平台,做好各种资本参与企业改组改制的中介服务,积极推动广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广告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促进广告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经营。三是加快培育大型专业广告企业、广告媒体集团。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广告企业通过上市、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联盟等方式,在国内外广告市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做大做强;鼓励拥有著名品牌的大型企业通过广告公司为其提供全面服务,实现强强联合,提高广告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鼓励中小型广告企业提高自身专业化服务水平,扩大国内外广告服务市场;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金融服务、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对资质好、经营行为规范的中小型广告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户外、网络、手机、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广告,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强对新兴媒体广告的规范管理,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坚持正确导向,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鼓励广告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水平。支持数字化音视频、动漫和网络等实用新技术在广告策划、创意、制作和发布等方面的推广应用。鼓励环保型广告材料的广泛运用,支持开发低成本的替代广告材料。鼓励开发新的广告发布形式,运用新的广告载体,降低广告投放成本。支持互联网、通信、楼宇视频等新兴广告媒介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成为广告业新的增长点。创新广告技术和经营理念,充分发挥创意在广告业中的核心作用。
(五)大力培养广告业人才,提升广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广告类专业建设。优化高等院校广告类专业结构,开展广告新媒体研究,促进现代科技在广告专业教育中的普及和运用。二是建设广告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广告业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有条件的广告企业,建设广告实践基地。三是健全广告专业人员职业水平评价体系。开展广告从业人员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有序推进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工作,规范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广告人才信息共享,促进人才合法、有序流动。结合广告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广告人才的引进力度。
(六)加强广告业对外开放与交流。加强与国内外广告业的交流合作,把参与全国乃至国际广告市场竞争,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我省驰名品牌、提升我省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积极融入全国广告产业价值链。引导具有广告业务的外商投资我省广告业。
(七)建立健全广告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加强广告行业组织建设,把广告行业组织建成广告人之家。建立广告业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广告企业广告数据的统计申报和管理,建设广告监管和自律信息发布共享平台,加强对广告经营单位广告发布与合同履约经营行为的监督,为广告市场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数据服务。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传播社会文明、弘扬良好道德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公益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和传播,促进公益广告发展。
四、加大对广告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广告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广告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对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创办的广告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的广告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二)完善广告业价格、收费等政策。结合销售电价调整,落实广告业的用电价格与一般工业用电基本同价政策;广告业的用水价格实行与一般工业用水同价政策;清理和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项目。
(三)对广告业发展在用地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支持在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兴办广告业,对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广告企业开展业务的,国土资源部门不再收取其他费用。
(四)拓宽广告业投融资渠道。在加大财政对广告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广告业发展;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向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广告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开展广告企业驰名、著名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
(五)建立广告业登记“绿色通道”。将广告业工商登记事项纳入“绿色通道”办理,一般登记事项要求在1个工作日办结;依法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办结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工作日。广告企业申请登记时,允许申请人将居民住房用作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办理。企业在办理住所登记时,只要不涉及前置审批事项,因特殊原因在申请登记时确实无法提交房屋产权证明的,可以只提交房屋租赁合同或使用证明。
五、提高监管体系效能,规范广告业发展
(一)完善广告监管体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管有力的广告监管体系,做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统一。大力推进广告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服务方式,完善广告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具体事权分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二)建立广告监测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改进广告监测方式方法,加强广告发布指导,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广告监测网络。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及时消除虚假违法广告影响。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优化广告监管流程,综合治理广告市场,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三)加强广告社会监督。加强媒体舆论监督,提高社会公众对违法广告的辨别能力;鼓励投诉举报违法广告,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全面监督广告活动,使社会监督成为广告监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计划地建立广告经营单位诚信经营数据库和评价体系,定期对其诚信度进行测评、公示,实行失信惩戒及市场退出机制,提升行业诚信度。
六、切实加强对广告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广告业发展工作,把促进广告业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地广告业发展工作的研究,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广告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完善相关产业政策。
(二)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的广告管理职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指导广告业发展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会同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建立相应工作协调制度,会同财政、税务、物价、新闻出版、劳动保障、教育、科技等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全省广告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解决广告业发展中的问题,认真落实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推动我省广告业快速发展。
(三)广告行业组织要积极拓展职能,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协助政府部门贯彻产业政策、落实行业规划、完善行业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在促进我省广告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研究制订促进广告业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并认真抓好落实。
二○○九年八月四日
第四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
渝府发〔2012〕91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广告业是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在塑造品牌、展示形象,推动创新、促进发展,引导消费、拉动内需,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力促进广告业发展,对于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实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部署,营造重庆内陆开放软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市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现就进一步促进我市广告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要求,深入推动实施广告战略,营造广告业良好发展环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提高广告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并行,促进发展和加强监管并举,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并进,区域协调与国际竞争并推的原则。
二、总体目标及发展重点
(一)总体目标。
—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广告业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升广告策划、创意、制作整体水平,形成以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为龙头,其他相关产业集群合理分工,共生共赢的广告产业链。通过3―5年的努力,将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重要的广告策划创意基地、发布传播高地和广告会展中心,使重庆成为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广告营运中心城市。到2015年,全市广告经营单位达到2万户,其中专业广告公司达到1万户;广告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经营总额达到100亿元;综合性广告经营集团企业达到10户以上;公益广告发布量达到全市广告发布总量的3%以上。
(二)发展重点。
1.支持广告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广告产业园区建设,依托我市现有的文化创意、动漫、IT、包装印刷等产业基础,创建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引导广告创意、设计、制作等相关广告产业门类向园区集中,发挥集聚效应,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2.培育大型品牌广告企业。重点培育由广告企业、传媒集团和其他行业企业投资组建的大型综合服务型龙头广告企业,提高广告企业的规模化水平。形成一批拥有品牌和知识产权、引领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3.加快“两翼”广告业发展。鼓励主城及市外其他地区的广告企业在“两翼”地区组建广告公司或设立分支机构,促进区域间的交流协作。大力支持“两翼”地区广告企业自主创新,发挥广告业品牌推广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4.提升广告创意策划水平。搭建企业中介服务平台,加大招商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广告创意策划知名企业,加强本土广告企业与国内外大型广告企业的交流协作,建立和完善现代广告营运机制,提升本土广告企业的创意策划能力,提高广告服务的软实力和附加值。
5.发展新兴广告媒体。鼓励开发新兴广告发布媒体,拓展广告发布领域。支持互联网、通讯网络、楼宇视频、移动电视、电子报刊、固定形式印刷品等新兴广告媒体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成为广告业新的增长点。
6.开发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鼓励广告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数字化音视频、动漫和网络等实用新技术在广告服务领域的应用。鼓励推广使用低碳环保、节能型广告材料。
7.推动户外广告提档升级。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户外广告设臵规划,推动户外广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树立户外广告融入城市文化和景观要素的理念,打造体现重庆城市特色的户外广告精品,使户外广告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8.促进公益广告发展。构建全社会积极参与公益宣传的良性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公益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和传播,合理安排公益广告的发布比例,实现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协调发展。
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
1.放宽名称和经营范围登记条件。鼓励广告企业在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体现行业特点,允许使用体现广告企业特点的各类新兴行业术语作为行业表述。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广告企业的,允许其使用原事业单位名称或者符合企业名称登记规定的其他名称。
2.支持广告行业资产重组。鼓励、支持广告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从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横向联合和专业协作,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提高知识产权入股比例。支持投资人以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依法评估后作价出资设立广告公司,作价出资比例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的70%。
4.降低集团公司注册门槛。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广告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合并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发挥产业引领带动作用。降低集团公司注册门槛,集团母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降低至500万元,母子公司注册资本之和由1亿元降低至1000万元,子公司数量由5个以上降低至3个以上。
5.支持民营广告企业发展。允许民营广告公司注册资本货币“零
首付”,允许延长出资期限。支持申办广告类微型企业,积极引导大中型广告企业开展帮扶微型企业活动,促进广告类微型企业的健康成长。
(二)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1.加强财政支持。支持创建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对符合条件的,在现代服务业试点等相关专项资金安排中给予积极支持;对进驻广告产业园区的广告企业,出台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广告类微型企业除享受市政府关于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外,优先在财政资本金补贴、融资担保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符合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条件的广告企业,以项目形式按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申报资金扶持。
2.降低税费负担。从事广告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的广告企业,可按西部大开发政策规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纳税确有困难的广告企业,按照税收法规规定,经地税部门批准,定期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所得税法及其条例规定,达到汇总缴纳条件的广告企业集团,可合并纳税。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按税法有关规定扣除。对化妆品制造与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
支持符合条件的广告公司上市融资,优先推动科技型、创新型广告公司在创业板上市。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向广告企业拓展业务。鼓励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广告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持广告公司以持有的有限责任公司、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办理质押登记。鼓励广告市场主体开展动产抵押融资。
(四)优化广告资源配置。
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广告资源配臵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认真落实《重庆市户外广告位经营权公开出让暂行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41号),对户外广告位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为保持户外广告位使用
权的相对稳定,广告的设臵期限由1年延长为2―5年。对广播、电视、报纸的时段、版面等广告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方式选择优质的广告公司代理。
(五)鼓励媒体经营单位公司化改造。
鼓励媒体广告经营单位进行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主流媒体的资源优势,引导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媒体进行资产整合,组建大型广告传媒集团。
(六)提升广告业对外开放水平。
扩大广告业利用外资规模,吸引国内外大型广告集团落户重庆。吸纳和借鉴国际前沿的管理和创意设计理念,加快营造符合国际产业规范的市场制度环境。积极支持本土广告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和区域合作。
(七)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
利用我市现有的院校优势,推进广告重点学科建设,对广告人才培养实行教学与产业、创意与市场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依托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广告实践基地,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广告专业人才,对引进的广告高端人才,符合条件的可参照《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渝府发〔2009〕58号),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对广告企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企业字号的保护,加强对广告原创作品的版权保护和广告创新技术的专利保护,加大对侵犯广告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广告原创作品登记、广告作品使用和权利授权工作,探索和建立企业内部的原创作品备案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广告研发成果。
四、完善保障机制
(一)加强广告产业发展指导。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指导广告业发展的主管部门,要制定广告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政策,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协
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妥善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广告业发展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制定落实广告业发展目标任务,引导本地区广告产业健康发展。
(二)规范广告市场经营秩序。
市场监管是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要采取综合监管措施,强化广告监管执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大以关系民生为重点的虚假违法广告监管执法力度,确保违法违规广告责任者受到严厉惩戒。大力促进媒体广告发布内容结构调整,优化类别广告占比。加强广告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发布媒体信用数据库,加强广告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整理,推进广告企业信息内联应用和部门共享,促进广告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三)落实广告行业统计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工商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广告业统计指标体系及广告行业统计制度。工商、统计部门要加大指导和督促检查力度,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反映我市广告产业发展全貌、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等情况,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服务。
(四)发挥广告行业组织的作用。
广告行业组织要切实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强化和改进其在加强行业自律、形成服务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信息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强广告行业组织自身建设,规范自身行为,完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当好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广告行业发展提供信息、培训、法律、评价认证、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服务,不断提升行业形象与公信力。
重庆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第五篇: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告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文化产业,其发展直接关系到企业品牌的成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动力。为不断提升我省广告业的集聚规模和内涵,促进广告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服务扩大内需战略,提高企业适销对路产品的市场份额,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将广告业作为高端现代服务业和重点文化产业,坚持创新引领、集聚发展、人才优先、品牌带动的原则,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文化内涵,加快转型升级,以创意设计为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我省广告业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0年,全省广告经营额翻一番,达到550亿元以上。培育一批本土龙头广告企业,建立起具有较强集聚力和辐射力的优势广告创意产业集群,广告创意设计水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从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高度,组织系列广告大策划,打响我省广告业品牌,实现广告创意设计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加快我省广告业由分散化发展向集聚化发展转变、由自然演进式缓慢发展向创新驱动式快速发展转变。构建结构合理化、布局科学化、发展集聚化、服务高端化的创新驱动型广告产业体系,形成以珠三角地区为龙头,向东西两冀和北部山区拓展,粤港澳台深度合作的发展新格局,将我省广告业打造成更具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文化产业。
二、重点任务
(三)培育龙头广告企业。
重点培育由广告企业、传媒集团和其他行业企业投资组成的大型综合服务型龙头广告企业,以创意设计、品牌代理和媒体服务为核心业务,打造行业“航母”,提高广告企业的规模化、集聚化水平。
(四)扶持本土中小型专业广告企业。
大力扶持创意设计和利用高新技术开展广告制作的中小型广告企业,充分发挥其主业突出、专业精熟、经营灵活的优势,将专业特色作为中小广告企业求生存、谋发展、做大做强的基石,提升我省广告业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五)打造广告业发展载体。
建设广东现代广告创意中心,构筑珠三角地区广告产业发展示范平台和专业研究培训基地。依托南方报业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羊城创意产业园等园区,集聚优质广告企业和高端广告人才。依托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广告创意产业集聚区域,构建我省广告业高端化、集群化、总部型、创新型的集聚发展平台,最终形成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以创意产业基地为支撑,辐射全省的广告创意产业集群,进一步带动市场调研、广告制作、广告媒体等广告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六)加快广告人才资源开发。
按照国家和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落实“珠江人才引进计划”,将广告人才列入文化人才引进需求名录,加强与兄弟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建设高素质的广告人才队伍。
三、政策措施
(七)加大税费支持力度。
对广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未列入国家和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凡是收费标准有上、下限幅度规定的,一律按下限额度收取。
从事广告代理业务的企业,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广告企业或者广告发布者(包括媒体、载体)的广告发布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广告企业发生的社会公益性捐赠支出,符合条件的,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广告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符合条件的,不超过企业年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以后结转扣除。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广告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广告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广告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国家税法规定的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对广告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广告设计、制作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如符合国家减免税政策条件的,依法予以减免。对新引进的广告企业集团总部,纳税确有困难并符合困难减免税条件的,经申请批准后,可酌情给予减免税照顾。
(八)纳入专项资金资助范围。
将以下广告企业纳入每的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范围:研发和实施广告业重大项目;广告创作获得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等国家级广告奖,获得戛纳国际广告节奖、艾菲奖、金铅笔奖等国际知名奖项;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对进入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经营的广告企业,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待遇。支持具备条件的广告企业上市融资,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上市的广告企业予以奖励。
(九)积极争取提供信贷支持。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广告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适合广告产业发展的融资和配套服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广告业的特点,对广告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广告创意设计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拓宽质押品范围,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改善合同抵押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相关产品和流程设计,积极争取提供信贷支持。
(十)落实用地支持政策。
优先支持广告产业用地。广告企业用地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各地应在用地计划指标内优先安排照顾,在符合有关条件前提下依法采取出让、租赁等方式予以供地。在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将具有一定文化、历史价值的“三旧”建筑保留改造升级用于广告设计和创意研发等新兴文化产业;对于广告企业用地在报批及供地上设立绿色通道,优先予以办理。
(十一)支持公益广告创作。
积极推动我省公益广告地方立法。建立公益广告活动激励机制,对公益广告作品获得国内外知名奖项的单位、个人予以奖励。以国家中心工作和重大社会事件为题材的公益广告创作版权,可由政府购买并组织刊播。建立公益广告研究、创作、人才培养一体化的公益广告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公益广告服务社会建设和文化强省建设的积极作用。
(十二)规范户外广告管理。
创新户外广告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户外广告监管职责以及户外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权利义务,建立户外广告资源的公平、公正分配机制,促进户外广告管理法制化和科学化。
(十三)构建广告业交流合作平台。
采取有关部门牵头主办、广告行业协会协办等多种形式,举办广告业发展研讨会、论坛和广告创意推介会等行业交流活动,加强广告业界与学术界的交流,促进广告企业的创意优势与广告主的品牌资源有效整合,提高品牌服务水平和效率。组织广告业界参加国内外各种广告大赛,提高我省广告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人才培养和引进
(十四)培养广告专业职业技能人才。
鼓励广告企业接收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鼓励广告企业与有关高校联合建设工作室、广告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广告专业职业培训技术研究开发,培养广告专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广告专业职业培训服务网络。鼓励技工、职业院校和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广告专业职业培训;鼓励境外专业教育机构采取多种合作方式,与省内高校、企业共同开展广告职业培训。
(十五)加快广告人才交流与合作。
加快在我省实施兄弟省(区、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广告从业人士广告设计职业资格鉴定、广告职称评定工作。加强与港澳台合作,探索建立粤港澳台广告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四地广告职业资格互认。
(十六)建立广告人才信息库。
由广告行业协会与专业院校合作,建立广告人才信息库,在广告行业与专业院校之间形成人才信息交流渠道,提高广告人才的开发利用效率。
五、保障机制
(十七)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各地要将促进广告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工商、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税务、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要结合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认真研究制定促进广告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十八)建立健全广告市场公平竞争机制。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完善广告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广告联合监管长效工作机制,提升执法效能,依法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广告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在行业自律、行业发展规划、广告专业职称评定、企业资质认定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与政府间的对话机制,积极反映行业诉求,提供广告法律咨询服务。开展媒介广告刊播的实际价格认证和媒介发行量、收视听率第三方权威认证,建设广告行业诚信体系。
(十九)建立健全广告业调查评估和信息发布机制。
依法研究完善广告业相关调查统计方法,建立工商、统计、税务等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共享机制,组织开展对广告业运行情况的评估分析。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发布涉及广告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统计数据等信息,逐步实现广告经营单位网上填报经营情况,为广告市场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数据服务,促进广告业经营信息、诚信信息的交流,为宏观监管和投资主体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十)建立健全广告理论研究机制。
不断深化对广告业发展的政策和理论研究,鼓励理论创新,建立体现广东特色的广告与品牌理论体系。引导专业院校、广告企业对广告市场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探索,促进广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一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