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中科技大学继续教育(专升本工程管理法规-CH01)
简答题:
1、什么是建设工程?
答: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2、建设法规调整的对象是什么?
答:调整对象为社会关系。主要体现在:建设管理关系、建设协作关系、从事建设活动过
程中的其他民事关系。
3、建设法规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请说出5种。
答:宪法、法律、建设行政法规、建设部门规章、地方性建设法规、地方性建设规章。
4、建设行政执法的种类有哪些?请说出3种
答:城市规划管理类、城建监察类、风景名胜区管理类、城建档案管理类、村镇建设管理类、建筑管理类、房地产管理类、墙改及建筑节能类。
第二篇:华中科技大学学籍管理细则
校教〔2010〕52号(2010年7月19日公布)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树立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严谨校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录取的新生持华中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和相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当以信函的形式并附乡镇或街道一级行政机关的证明,向学校招生办公室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2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 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和学校招生规定对其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经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学校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在入学各环节中有舞弊行为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退回原户籍所在地,并将处理结果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
第三条 新生经体检复查发现患有疾病、学校医院诊断认为1个月内可康复者,由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回家治疗1个月,医疗费自理,不享受在校生待遇。1个月后经复查仍未康复需继续治疗者,由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1年,回家治疗,医疗费用自理。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必须在第2学开学前,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病愈诊断证明和体检表以及居住地单位证明,向学校申请,并经本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合格,方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仍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须持本人学生证按时到所在院(系)办理报到手续,并申请注册,以取得该学期的学习资格。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事先须提交有关证明,向学校注册中心申请办理暂缓注册手续。逾期2周不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学生,学校取消其当学期的学习资格。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其它形式资助,经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确认,办理相关手续后申请注册。
第二章 学习纪律
第五条 学生应当按照各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认真学习各门课程,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参加学校规定的各项活动。
第六条 学生应当按所选课程和学校的安排上课,上课时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迟到、早退;考试(考查)时应当遵守考试纪律。
第七条 除节假日外,学生不得擅自离校。有事、有病须离校者,应当到所在院(系)办理书面请假手续。一学期内请事假连续3天以内由院(系)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3天以上(含3天)至2周以内由院(系)主管教学负责人批准;请假达2周以上者,由学校教务处批准。无论请病假还是事假,学生都应当提交书面申请书。需要续假时,其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请假或续假未经批准而离校,以旷课论处。学生请假期满,应当及时到学院(系)销假。第八条 学生对所修专业规定的课堂讲授、实验、实习、社会调查、设计、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时事政治学习,都应当参加。
第九条 教师可根据本《细则》的原则、所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人数等情况制定该门课程考勤办法(如点名、签到等)进行考勤,考勤情况可作为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采取全程考勤或抽查考勤所发现的学生旷课现象,教师应当参照本细则的第二十七条作出处理。
第十条 学生旷课时间,一般课程(含重修课程)按课表规定的上课学时计算,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实习、设计等,按每天4学时计算。第十一条 学生在校期间所有的违反学习纪律和作弊的行为,均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予以处理。
第三章 课程与学分
第十二条 学校实行学分制,对设置的各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部分课外活动均规定一定的学分。学生应当修满某一个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才能毕业。
第十三条 各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第十四条 公共选修课是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干的课程。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门类各专业的学生必须至少选修10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程;哲学、法学、文学门类各专业的学生必须至少选修6学分的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程。
第十五条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学分分为课内学分和课外学分。学校规定,课堂教学每16学时为1学分(体育课程32学时为1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每周为1学分,课外学分的计算方法按培养计划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选课、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六条 在校期间,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在院(系)学习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自主选择课程学习,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提前修完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可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学生应于第4(四年制专业)学期或第6学期(五年制专业)、第8学期(六年制专业)末提出申请,经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审核,教务处批准后办理有关手续。
学生可自主放慢学习进度,在规定的在校最长年限内,修完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可滞后毕业。
第十七条 学生选课事宜按《华中科技大学学分制选课办法》执行。第十八条 在 主修专业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另一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理、工、医、经济、管理类学生若辅修专业为人文社会科学大类的某一专 业,法学、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若辅修专业为理工医大类的某一专业,所修的课程学分可冲抵本细则第十四条要求的学分。第十九条 本科阶段选修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位课程并取得学分者,其获得的学分计入本科阶段学习的总学分并在考入我校研究生后可冲抵相应研究生课程学分。
第二十条 学生在国(境)外大学所修课程应与我校专业设置课程的内容相近或相当,其成绩经我校院(系)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可实施学分互认。第二十一条 学生应当按学校的规定参加选课并参加所选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其考核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单。正式办理选课手续后不参加课程学习或考核者,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或不及格。
第二十二条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可采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试以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及格以上取得该课程学分。考查采用五级制,一般记“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及格及其以上等级者,取得该课程学分。当需要时,考查课程成绩按下列关系折算成百分制成绩:优秀,90分;良好,80分;中等,70分;及格,60分;不及格,50分。
办理中、外文出国成绩单时,课程成绩按如下等级对应:优秀(A)85~100;良好(B)70~84;中等(C)60~69;不及格(D)59及以下。
第二十三条 有实验或作业的课程,学生应当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包括实验报告,下同)和作业方可参加考核。
抄袭实验报告或作业视同未交实验报告或作业。
第二十四条 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课堂测试、课堂讨论、作业、实验报告、论文、出勤等)和结束性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其比例由任课教师(或课程组)提出,经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确定。
第二十五条 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身患疾病或因其他生理原因不能正常修读体育课的学生,经本人申请,校医院证明,学生所在院(系)和体育部审核同意,教务处批准后可修体育保健课。体育保健课由体育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和课程考核。第二十六条 公益劳动课程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出勤)和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第二十七条 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课程教学时数的1/3,缺交作业或实验报告累计超过课程教学要求的1/3者,不得参加课程的考试,登记成绩时,注明“缺平时成绩未考”字样,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
第二十八条 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课程考核,应当事先持本人申请及有关证明到学生所在院(系)和开课院(系)教务科办理缓考手续。一学期内1名学生同时申请缓考3门课程以上(含3门),需报教务处备案。经批准缓考的学生,凭缓考单可参加后续同类课程的考试,成绩以综合考试成绩计。
无故或请假未获批准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注明“旷考”,不得参加补考。第二十九条 凡考试(含考查)作弊,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注明“作弊”,不得参加补考。
第三十条 课程成绩由任课教师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登录工作。学生如对评分有疑议,可在成绩上网公布10个 工作日内向所在院(系)提出查阅成绩的书面申请,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批准后转开课教师所在院(系)代为查阅,查阅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学生对查阅结 果若仍有异议,可向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提出复查成绩的申请,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复查;复查结果为最终结果。
第三十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由学生所在院(系)答辩委员会根据评阅、答辩情况评定成绩。
第三十二条 补考是指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上一学期不及格课程再次安排的考试环节。每门课程参加补考次数不超过1次。补考合格者,成绩以60分记载。
第三十三条 按培养计划中必修的课程补考后仍未获得学分,学生应当重修;选修课课程不及格,可以重修也可另外选择其它课程学习。
第三十四条 学生不得重修已取得学分的课程。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不及格课程的重修次数不限。
第三十五条 因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变动而无法参加同一课程的重修,学生重修的替代课程由所在院(系)决定,并报教务处审批。
第五章 转专业与转学
第三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年级学生,在入学3个月后,可向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申请调换专业:
1.确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 2.确有专长或兴趣需要在其他专业学习和培养; 3.确有某种特殊原因,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
第三十七条 在校学习的二年级学生,在修完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后,可在学科大类内部自主选择主修专业。各专业依据教学资源的情况和“优生优先”的原则予以满足。此类学生转专业事宜在第4学期中期进行。
第三十八条 转专业按以下程序办理: 1.学生提出申请;
2.转出院(系)和转入院(系)签署意见;
3.学校教务处审批。跨学科大类转专业须报主管校领导批准。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般不予转专业: 1.本科三年级及三年级以上;
2.已被确定为国防生或入学时单列录取标准的特殊专业; 3.以美术课目考试入学的学生不得转入非美术科目的其他专业; 4.正在休学、保留学籍期间; 5.已达到退学程度。
第四十条 因生理、地理或学业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不宜在本校学习,学生可申请转学。入学未满1学期或无正当理由者,不得转学;已受开除学籍处理和已办理退学手续者,不得转学。学生转学的手续一般在学期末办理。
第六章 休学、复学与保留学籍
第四十一条 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在校期间因病或因事导致不能正常学习,学生可以申请休学;休学期间,学校为其保留学籍。
第四十二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1.因病需停课治疗休养超过1学期总学时1/3以上; 2.因事需停课超过1学期总学时1/3以上;
3.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或影响他人正常学习,院(系)认为必须休学。第四十三条 学生休学一般由本人申请(因病休学需附校医院证明等材料),学生所在院(系)注明起止时间,院(系)负责人签署意见报学校教务处审批。院(系)认为学生应当休学的,由院(系)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送学校教务处审批。
第四十四条 计算学生休学时间均以学期为单位。休学时间计入在校学习年限,累计不得超过4个学期。学期结束前办理休学者,该学期按休学计算。跨学期休学,按2个学期计算。除不可抗拒等突发原因外,学生申请休学的手续应当在期末考试前15天办理完毕,且该学期不得复学。
第四十五条 学生在获准休学时,此前已获学分均予以承认。学生获准休学后,无论何种原因,均不得滞留学校上课或参加考试。违反者,所获学分一律无效。
第四十六条 休学者的户口不迁出学校,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的待遇,不享受助学金、奖学金。凡休学时间达2个学期以上者,无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第四十七条 学生休学期满后须向学校申请办理复学手续。伪造诊断证明或复查不合格者不得复学;在休学期间有违法乱纪行为者,学校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十八条 学生复学后,依其修读课程情况编入原专业相应年级学习。第四十九条 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者,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1年。
第五十条 由学校选派到国内外(或境外)交流的学生,需办理交流学习手续。
第五十一条 申请自费出国留学,需办理退学手续。如因特殊情况可申请休学,保留学籍1年,期满后仍未回校注册,终止其学籍,不得申请复学。第五十二条 受开除学籍、退学(含自动退学)处理或转入其他院校者,从学校发文或批准之日起,终止其学籍,不得申请复学。
第七章 学习年限与学籍处理
第五十三条 学校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按照国家规定学制年限(以下简称规定学制)制订。学校按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凡在我校注册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四年制为8年,五年制为9年,六年制为10年(含休学时间、延长学习期限和因未注册而取消学习资格的年限),超过此年限者,不予注册。第五十四条 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未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者,在尚未作退学处理的条件下,可向学校申请延长在校学习期限,延长在校学习期限累计最长不得超过2年。申请延长学习期限的手续在规定学制届满当年的4月份集中办理。
第五十五条 超过允许的在校学习期限,学生必须离校。离校时仍未获得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学生可在离校后2年内回校重修。第五十六条 学校对学生所获学分每学年末清理一次,并按下列标准每学进行一次学籍处理(休学学生不算在内):
1.在规定学制的第1学学分清理时,未达到该学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3者,学校给予学业警示。未达到该学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1/2者,学校给予退学处理;
2.在规定学制的第2、3学学分清理时,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3/4者,学校给予学业警示;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2/3者,学校给予退学处理;
3.五年制专业学生在第4学学分清理时,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3/4者,学校给予学业警示;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的2/3者,学校给予退学处理;
4.受到学业警示者,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可提出编入原专业下一年级学习的建议,并报教务处批准;
5.毕业年级在毕业学年的第2学期中期进行学分清理,未达到培养计划累计总学分,可持结业证离校或向学校申请延长学习期限。
长学制高年级学生的学籍管理细则另行制定。第五十七条 对学生作退学处理还包括以下情况:
1.连续2个学期未注册(含以暂缓注册形式)而又无正当事由; 2.休学期满后2周内不办理复学手续; 3.经指定医院确诊,不宜在校继续学习; 4.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
5.未请假或请假未准,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 6.本人申请退学。第五十八条 退学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时间办理退学手续离校,其档案、户口转回家庭户籍所在地,学校根据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退还学生已预交学费和其它费用的余额。
第五十九条 每次学分清理后,学籍处理(含学业警示和退学)的结果由各院(系)通知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
第六十条 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在接到退学通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诉程序按照《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办法》执行。
第六十一条 对作退学处理的学生,学校发文并出具退学通知书送交本人,同时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因特殊情况无法送交本人的,则在校内发布公告。自发布公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后,即视为送交。
第八章 毕业、结业、肄业与学位
第六十二条 凡我校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本细则允许的最长在校学习期限内获得培养计划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达到毕业生基本规格要求时,准予毕业,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第六十三条 在规定学制年限或延长学习期限届满,学生修满培养计划总学分3/4以上或未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准予结业,学校发给结业证书。学生离校后2年内(根据学制长短,距入学时间四年制不得超过8年、五年制不得超过9年、六年制不得超过10年)可回校重修,经重修达到毕业生基本规格,学校可为其换发毕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标注的毕业时间,按换发日期填写。第六十四条 学满1学年以上并取得相应学分的退学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被开除学籍的学生,学校发给学习证明。
第六十五条 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学校授予学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长学制学生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有关细则另行制定。
第六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受留校察看处分,毕业前未解除处分;
2.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未达到我校要求;[注:留学生、民考汉学生、体育特长生、按美术科目考试入学的学生不受此条限制];
3.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认为不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七条 毕业前未通过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的学生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破格申请学士学位:
1.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
2.在核心级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或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3.毕业时考取硕士研究生;
4.经学校认定在学术上或其它方面取得特别突出成绩。第六十八条 学校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情况,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依法撤销。
第六十九条 由于学业原因,获得毕业证书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在毕业当年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可向学校申请学士学位。
第七十条 毕业证书(含辅修)、学位证书(含双学位)及结业证书每年颁发1次,各类证书遗失或损坏一律不予补发,经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可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九章 辅修和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
第七十一条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学校规定,申请辅修其它专业课程。第七十二条 学生辅修专业的成绩管理由辅修专业所在学院(系)负责。第七十三条 凡主修专业必修课出现2门以上(含2门)课程不及格者,学校终止其辅修或攻读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资格。
第七十四条 放弃辅修或被终止辅修的学生,在辅修专业已修读的课程成绩,可以作为主修专业的选修课记入学习成绩档案。
第七十五条 毕业时,学生通过辅修另一专业并达到相应要求者,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辅修了另一专业并达到相应要求者,且符合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学校授予相应学位。
第七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1.未取得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
2.自选修跨学科门类专业学习之日起5学期内未修满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课程;
3.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未达到学校要求 [注:留学生、民考汉学生、体育特长生、美术科目考试入学的学生和外语类各专业的学生也按此条执行]。第七十七条 学生可以根据校际协议跨校修读课程,或交流到其他学校学习,在其他学校修读的课程成绩经院(系)审核和教务处批准后予以承认,由学生所在院(系)教务科登载。
第七十八条 跨校辅修或交流到其他学校学习的学生应服从接收学校的教学管理,遵守接收学校的校纪校规。对违反接收学校学习纪律的行为,由接收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认定后交我校,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予以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七十九条 本细则从2009级学生开始执行。
第八十条 本细则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本细则的修改及补充由教务处提请校长办公会议审批。
华中科技大学 二O一O年七月十九日
第三篇: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入学与注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严格校风校纪,提高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
第一条 通过入学考试取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资格者,必须持《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户口、工资关系等)按学校的规定日期到校报到。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事先应向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请假,并提交有关证明。事假不得超过半个月,病假不得超过一个月。病假一个月期满后,经复查仍未康复需继续治疗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报研究生院审批。
第二条新生报到后,各院(系、所)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复查。复查合格者,方可在有关院(系、所)办理注册手续,填写研究生登记表,取得研究生学籍,发给研究生证和校徽。
第三条新生健康复查发现有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由校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书,到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
第四条 因病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应于拟入学当年的三月底前,向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提出入学申请,入学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并经研究生院招生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第五条 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研究生院招生部门审核、院长批准,取消入学资格。
(一)经复查不符合国家招生规定者;
(二)未经请假逾期两周或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
(三)保留入学资格拟返校入学的研究生,在入学当年的三月底前,未按规定申请入学,或入学后经复查不合格者。
第六条 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日期内返校,持本人学生证到所在院(系、所)办理注册手续(不得代办)。
(一)不能按时注册者应出具有关证明,事先向所在院(系、所)和导师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者,以旷课论处(每天按旷课4学时计),予以通报批评;超过两周者,按退学处理。
(二)在注册时间内,如本人已到校,但不按时到所在院(系、所)办理报到注册手续者,按本条第一款处理。
(三)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研究生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的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二章 个人培养计划制定与选课
第七条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按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制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分别由院(系、所)、导师、学生个人保管。
第八条 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必须按其执行,不允许随意修改。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确需调整个人培养计划,须填写“研究生课程学习综合表”,经导师及所在院(系、所)主管研究生教学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修改。
第九条 研究生依据个人培养计划,对照公共课课程表和院(系、所)课表进行选课。
第十条 研究生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第三周选定该学年的课程,每学年第二学期第三周可作调整。高年级研究生选课与新生同步进行。
第十一条 所有课程一旦选定必须参加学习和考核。选课后未办理缓修、缓考而不参加考核,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未选课而参加考核,该课程考核成绩无效。
第三章 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第十二条 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第十三条 学位课程考核采用考试方式;非学位课程考核可采用考试方式,也可采用考查方式;研究环节考核采用考查方式。
第十四条 研究生参加考试必须执行和遵守《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考场规则》,有作弊行为的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处理。
第十五条 考核方式确定为考试的课程成绩由考试成绩,或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组成。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一般为7:3左右。
第十六条 免修条件及申请办法见《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研究生选课后因故不能参加学习或考试者,必须提前办理缓修或缓考手续。
第十八条 学位课程考核不及格必须重修;非学位课程考核不及格,可以重修,也可以改选其它课程。学生办理各种成绩单时,只填写重修成绩。
第十九条 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后,任何个人(包括任课教师)不得擅自更改或查阅试卷。研究生对考核成绩有疑问,须书面申诉理由,经主管院(系、所)负责人签署意见,送交研究生院教学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复查试卷。
第四章 转学、转专业和转导师
第二十条 研究生因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原因,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可申请转学。
第二十一条 拟转出我校学习的研究生,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研究生学籍异动申请表》,经其导师和院(系、所)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研究生院审查,报主管校长审批。研究生院在接到拟转入培养单位的同意函后,研究生应填写《普通高等学校转学审批表》一式四份,经双方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研究生院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材料并得到批准后,方可办理转出手续。
第二十二条 拟转入我校学习的研究生,由本人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在该校拟同意的前提下,向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提出申请,经接受导师,院(系,所),学校拟批准后,方可开始办理转入手续。
第二十三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之一者,不得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二)硕士生入学超过一学年,博士生入学超过二学年者;
(三)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
(四)应予退学的;
(五)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二十四条 研究生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本人提出申请可转专业(原则上应在入校后一年内)。
(一)因学科发展或校内专业调整、导师变动;
(二)因本人在校学习期间身体条件发生变化,不宜在原专业继续学习者;
(三)导师因客观原因不能继续进行指导。
第二十五条 申请转专业研究生,应填写《研究生转专业申请表》,经原专业和拟转专业导师及院(系、所)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院教学管理部门审批。需跨一级学科转换专业的研究生,应于每年11月报名,会同国家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参加拟转专业的专业课考试。
第二十六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转专业。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未经原单位同意的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
(三)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二十七条 研究生申请转导师,应填写《研究生转导师申请表》,在征得原导师和拟转导师及院(系、所)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后,报研究生院教学管理部门审批。
第二十八条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申请转学、转专业和转换导师的办理过程中若出现争议,由研究生院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调解和处理。
第五章 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九条 研究生因故申请休学或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应填写《研究生学籍异动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所)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后,予以休学。
第三十条 研究生休学一般以一学期为限。期满后仍不能复学者,可继续申请休学一学期,但休学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一学年。
第三十一条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填写《研究生学籍异动申请表》,其学籍保留至退役后一年。
第三十二条 研究生申请出国获批后可办理休学手续,学校保留其学籍一年。
第三十三条 研究生办理休学手续后应离校,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往返路费自理。因病休学研究生,医疗费按校医院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四条 研究生休学期满,应于学期开学前向所在院(系、所)提出复学申请,填写《研究生学籍异动申请表》,由研究生院批准,方可复学。如因病休学的,须凭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恢复健康证明书,经校医院复查,确认已恢复健康能坚持正常学习,方可复学。
第六章 退 学
第三十五条 研究生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退学:
(一)超过注册时间两周未注册而无正当事由;
(二)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确诊,患有疾病或因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
(三)休学期满超过两周未提出复学申请,或休学累计达一学年,虽申请复学,但经复查不合格;
(四)未经请假离校连续达两周,或请假逾期两周仍未返校;
(五)经中期考核,学业未达到学校要求或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
(六)一学期有两门学位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或一门学位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重修后仍不及格;
(七)本人申请退学。
第三十六条 研究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并出具退学决定书送交本人,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 退学研究生应自批准之日起一个月内,办完退学手续并离校。
第三十八条 研究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可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申述程序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申述处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 研究生退学后需要就业的,参照学校有关就业政策执行。
第七章 学习年限
第四十条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
(一)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
(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最长不超过8年;硕博连读生的学习年限为4-6年,最长不超过8年。
第四十一条 研究生提前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完成学位论文,其在校学习时间博士生达
2.5年及以上,硕士生达1.5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需提前毕业的研究生,于每年的九月,填写《研究生提前毕业审批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所)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院教学管理部门审批后,可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第四十二条 研究生一般不得延长学习年限。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研究生学籍异动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所)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院教学管理部门审批。批准后可延长学习年限,但不能超过最长学习年限。
第八章 毕业、结业、肄业
第四十三条 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第四十四条 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但未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第四十五条 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研究生,发给肄业证书。
第四十六条 严格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按规定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送省教育厅。
第四十七条 毕业、结业、肄业证书遗失或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将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细则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十九条 本细则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本细则的修改及补充由研究生院提请校长办公会议审批。
第四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管理人员名单
党 群
陈安民,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同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第二临床学院院长。
徐永健,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书记,教育部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统)”学科带头人,卫生部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所所长。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副总编辑徐永健,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书记,教育部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统)”学科带头人,卫生部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所所长。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副总编辑。
吴菁,女,中共党员,四级职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78年进入原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1983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即在同济医院工作至今,曾任科研处副处长、人事处处长等职,长期从事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研管理、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实践及研究,潜心医院党的建设、纪检监察、政保、统战、离退休等工作,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现兼任武汉医院协会第一届自律与维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行 政
陈安民,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同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第二临床学院院长。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多年,在脊柱外科、人工关节、骨肿瘤、创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事医院管理后,在全成本核算、人事制度改革、文化建院、绩效管理、科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
汪培华,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是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理事、科研管理分会副主委、湖北实验动物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
杜书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学位,高级会计师,兼职教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吴华,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是中华医学会会员,华裔骨科学会会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会员,湖北省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编委,湖北省、武汉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王伟,中共党员,双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同济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湖北省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神经系统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主办“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主编,国家五年制《神经病学教材》副主编。
刘继红,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是亚太性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男科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廖家智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长期从事消化道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擅长消化道常见疾病诊治,消化内镜操作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诊治。
第五篇: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结业总结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结业总结
通过这次由华中科技大学的专业教授系统讲授学习,使我对当前的建筑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感触颇深,尤其是在这五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组织与实施,二是开发自身的工程建设工法并推广应用,三是创建鲁班奖工程的组织与实施,四是工程项目管理,五是建造师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下面我再对这几个方面的理解做详细阐述:
第一,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组织与实施。
其内涵包括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全面实施建筑企业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绿色施工技术要点包括,环境方面扬尘控制、噪音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包括节材措施、结构材料、围护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周转材料。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包括提高水效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用水安全。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包括节能措施、机械设备与机具、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施工用电及照明。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在开发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方面,还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专门增列此项。包括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预拌砂浆技术、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铝合金窗断桥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供热计量技术、建筑外遮阳技术、植生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等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
在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创建与管理方面,依据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开展在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严格进行最大限度节能、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施工活动。在管理方面主要进行组织、规划、实施、评价、人员安全与健康等五个方面的管理。它是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重要环节。其主要表现在1.组织管理:建立施工管理体系和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并指定相关管理和监督人员。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其内容应包括环境保护措施,应急救援预案,节材、节水、节能、节地等措施。3.实施管理: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准备、采购、施工、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应对其特点有针对性相应的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4.评价管理:先自评,再由专家组进行综合评价。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它的申报条件是应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及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其开工手续齐全,已列入当年开工计划且施工组织实施方案符合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等相关文件的工程,具有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并在开工前经专家审定通过的工程,原则上应是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确定和实施过程的组织与监管单位,不定期检查,推荐单位每半年检查一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有环境保护方面:各种标牌齐全,生活、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利用率应达到30%以上,污水排放除符合国家卫生和环保部分的规定外,现场道理和材料堆放场周边设排水沟。光污染方面,夜间电焊作业时,采取挡光措施,钢结构焊接设置遮光棚,大型照明灯具防止强光线外泄。噪音控制应符合,其设备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居住区,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设有吸声降噪屏,现场围挡应连续设置,不得有缺口、残破、断裂,设置噪音监测点,动态管理。基坑施工时减少水资源浪费并防止地下水源污染。现场直接裸露土体应采取临时绿化、喷浆和隔尘布遮盖,拆除、爆破、钻孔作业宜采用高空喷雾、洒水减少扬尘。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应做到:材料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并有记录。同时应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库,材料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的要求。临建设施采用可拆迁、回收,材料节约采用因地制宜,四新技术(如“几字梁”、模板早拆体系、高效钢材、高强商品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竹材木材和工业废渣废液利用等)。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应做到:将节水指标纳入合同条款,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节水器,生活、施工用水分别计量,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如混凝土养护、管道通水打压、各项防渗漏闭水及喷淋试验,现场优先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另外,合理使用基坑降水。节水要有标准、计量和记录、管理考核。
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应做到:对现场的耗能设备要有节能控制指标,安装计量器,建立统计台账,分析对比,提高节电率。临电满足基本照明,不得超过+5%~-10%,每平方米11W/㎡,材料运输与施工选用短距离,就地取材。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方面应做到:施工现场合理布置,实施动态管理。充分了解现场及毗邻区内人文景观、地质、基础管线等分部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场内双车道宽度不大于6米,单车道不大于3.5米,转弯半径不大于15米,形成环道,满足消防安全疏散要求。
第二,开发自身的工程建设工法并推广应用。
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企业技术、施工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工法的开发应通过调查—选题—组织—实施—编写—评审—应用—改进等阶段。工法的编写要点主要有选题和命题,紧扣关键内容和核心工艺。内容是前言、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和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
第三,创建鲁班奖工程的组织与实施
鲁班奖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奖,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建筑工程行业人员的梦想,他能够带动我们广大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体现了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业精神。
他的基本要求有:1.工程必须安全、适用、美观。2.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示范工程、工法或专利,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六项以上。3.施工过程坚持“四节一环保”,获得文明施工奖和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荣誉称号。4.工程管理科学规范,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职责明确、符合建设程序、资源配量合理,实行目标管理。5.综合效益显著。
组织保证及核心质量管理层活动方面,组织保证有:1.业主方是整个建设的中心和支持。2.承包方,企业领导的重视,项目部的努力,要统一思想,高标准严要求,在技术、组织和管理上要加强措施,要有创优的深度和广度。班组作业是施工的主要操作者,是质量的基石。加强资料内业的工作,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3.设计方,及时良好的技术交底,提供完善和详细的设计保障。4.监理方,保证资料完整性,协调整个项目的资料控制工作。
核心质量管理层主要有:1.项目经理、总工、技术负责人、和各专业工程师组成,全面负责各自分部、分项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各专业之间技术问题,保证整体布局。2.土建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和根本,是统领其他其他专业。3.安装专业必须密切配合装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这宜体现工程的精致、细腻特点,达到精品工程的关键环节。4.总工的协调,要负责组织好各专业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好,在创优中作用十分重要。
创鲁班奖工程的施工策划,包括工艺、标准、做法、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管线布置、装饰色彩、管线走向、材料选择、装饰细部以及现场施工的各种要素等。保证各个分项工程内在质量和外部表现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策划书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工程特、重、难点。2.目标、标准的确定。3.“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与绿色施工。4.确立工程质量特色和亮点。5.综合布局,二次设计,使土建、装饰、安装达到更合理更美观更适用的整体效果。6.工程资料的管理,包括照片、录像,他的全面性、可追溯性、真实性、准确性。
策划的要点包括基础工程策划、结构工程策划、装饰装修工程策划、屋面工程策划、安装工程策划等,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会审,对各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方案中要体现本专业的特点、难点、工程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新技术应用、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全部内容。第四,工程项目管理
首先是工程项目的论证与评估工作,是提高工程项目科学决策水平、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效果、提升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需要,也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
论证的特点的是决策支持性,比较分析性,假设前提性。内容的核心是工程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又分为宏观和微观必要性,就是考察、是否符合当前的政策,是考察否符合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规划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财务可行性、融资方案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等。论证完成后,需要编写反映其全部工作成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论证的程序和方法有,1.明确问题。2.搜集和分析资料。3.拟定各种可行的实施方案。4.进行方案比较分析。5.最佳方案论证。6.编制工程项目的论证报告。
论证的原则是分析论证客观公正,深度符合要求,调查论证贯彻始终。
论证的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及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主要通过计算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进行分析。动态分析法,考虑整个工程项目寿命周期内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及经济效益,同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其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的影响。
评估与论证共同之处阶段的一致,出发点一致,要求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二者的承担主体不同,论证是由工程咨询机构进行的,而评估是投资决策机构或贷款机构进行的。评价的角度不同,论证一般从企业(微观)角度去考察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决定项目的取舍。而投资部门主要从宏观经济和社会角度去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工程项目的评估程序包括:评估前准备、成立评估小组、制定评估计划、调查收集资料、分析测算、编写评估报告。
二、工程项目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是指业主方对项目前期全部生产过程所实施的全面管理,包含从项目立项后,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设备采购、到施工图设计完成的工程施工、设备采购招标前的全部工作,以及项目的竣工验收、总结和后评估工作。
因项目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专业越来越多,政府、公益项目管理模式等情况,要求设计管理必须专业性。
设计管理的内容是一个项目的生命过程中最前面的部分,包含业主、工程咨询、设计公司的活动进行管理,他分四个阶段:投资前期、工程前期、实施阶段和运营期。
三、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等,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失败。
通过工程项目风险结构分解(RBS)能够罗列出各种可能的风险,并将他们作为管理对象,不出现遗漏和疏忽。内容有:1.环境风险,政治、法律、经济、自然、社会等风险;2.项目实施过程风险;3.项目的行为主体产生的风险,业主、承包商、项目管理者、其他方面等;4.管理过程风险;5.目标风险,投资、工期、质量、安全等风险。
风险管理过程有: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因素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对策—风险控制。方法有:概率分析法、数理统计、随机过程、模拟方法、不确定网络分析法、决策树方法、专家咨询法、仿真技术、对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敏感性分析、因果关系分析、头脑风暴法、价值分析法等。
四、工程项目的沟通管理
沟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之间达成共识而进行的信息共享过程,通常这一过程伴有激励或影响行为的意图。必须具备信息、沟通的媒体。他是通过发送者将信息传递到接受者的过程。沟通方式主要有: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包括正式组织系统发布的命令、指示、文件、会议等,这种沟通效果好,严肃有约束力,易保密,缺点是速度慢。非正式沟通如私下交谈等。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3.单项沟通、双向沟通。4.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5.言语沟通和体语沟通。
工程项目沟通因都是由项目特意为其建立的项目班子,具有临时性,必须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开发是复杂的系统,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全过程、全方位的进行有效的管理。要有项目沟通计划,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准备用项目“语言”沟通,他的依据包括沟通要求、沟通技术、制约因素和假设。沟通的结果有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分析结果和沟通管理计划。有效的项目沟通要避免其相关的障碍,如语言、知识水平的限制、心理因素的影响、沟通渠道的选择、组织结构的影响、信息量过大等障碍。有效沟通的建议要点:澄清概念,只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明确沟通的目的,沟通环境,征求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信息追踪与反馈,言行一致,着眼于未来,做一个好听众。
五、工程项目的冲突管理
冲突管理就是以的知识和技术为依托,以不同的策略为手段,全面、正确的协调各组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设计有效的宏观层面战略,尽量减少冲突的功能障碍,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工程项目冲突,管理的客体具有两面性、过程性和多样性,主体需要具有公平性,过程具有系统性,结果力求双赢性等特点。他主要分为承包商与业主,承包商与监理,业主与监理,还有其他主体之间的冲突关系。在管理要素又分为人际或组织、资源管理、合同管理、安全及环境管理的冲突。
工程项目冲突管理的程序和内容有,冲突识别,分析冲突诱因与冲突的数量、结构、方式及影响幅度的关系,采用各种方法,通过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控制冲突是以冲突识别和冲突分析为基础的,从人员干预和结构控制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对冲突各方的人员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提高对冲突的认识,使得冲突主体主体承认和接受双方共同冲突的存在,并要站在整体利益的角度必须尽快结束。他的处理方式有回避或撤出、竞争或逼迫、缓和或调停、妥协、正视。
六、工程项目团队管理
一个项目团队的发展是经过组建—磨合—稳定—成效—解散,不断变化的过程。
项目团队的目的就是所有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个整体他的要点就是配备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和一批合格的团员,并不断提高素质。目标是把团员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基础,确定成员的角色与规模,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养成团队精神、发展团队能力的品质,搞好团队文化建设。
七、劳务管理
劳务工人实行实名制管理,设置劳务管理员,制定劳务管理制度,采取工资、考勤、门禁、售饭等统一管理手段。分包管理要有以下流程:劳务分包单位的信息收集—资格预审—实地考察—评定—培训—推荐分包—参与投标—注册、登记—现场管理—考核、评估—协作终止。
八、项目经理领导艺术
项目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谓领导艺术,就是领导者在一定知识、经验和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富有创造性地运用领导原则和方法的才能。也可以说,领导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才能,这种才能表现为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和领导方法,是领导者的智慧、学识、胆识、经验、作风、品格、方法、能力的综合体现。他是一般艺术的高层移植,是情感投资所形成的工作优势,是心理磁化所形成的磁场,是领导者内在美的外在表现。项目经理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管理者、沟通者、决策者、领导者、氛围营造着的作用。对于一个成功的项目经理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诸要素的状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他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协调与控制能力、激励能力、社交能力。
项目经理应注意要有大局观,统筹规划,努力协调好成本、进度与质量三者的关系,适应变化。在新形势下要有贵在坚持、有口才、高尚品德和团队精神、循序渐进、学无止境、以身作则且有威信、敢于负责、善于总结、坚持四个维护原则(社会利益、公司利益、业主利益、施工队利益)。
项目经理应具备的领导方法:
1、以人为本,领导就是服务。是基本信条。精心营造小环境,努力协调好内部的人际关系,有点互补,各得其所。多了解下属想什么,需要什么,赢得尊重。
2、发扬民主、科学决策。
3、讲究艺术、懂得激励,坚持分层管理,逐级管理原则,不要越俎代庖。对下属的偏爱或厌恶都不能表现出来,懂得感情内敛。对人要热情但不能随和。对下属要一视同仁,敢于善于重用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对下属宽严相济,不要求全责备,做到奖罚分明,能够诚挚、热情的对待犯错者。批评下属语言不要含糊其辞,要具体指出错误,尽快查明为什么会出现错误,而不是首先追求谁的责任,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切勿轻易下结论。4.以身作则,思想领先,不能办到的事千万不要许诺,切不可失信于人。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需要通过授权,防止忙乱,要把自己应该做,但又一时做不了的次要事情交给下属。
项目经理应具备的领导艺术:1.用人艺术:工作与才能要相适应。工作与人的性格要相适应。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性格互补。人才更新。用人不疑。2.分配工作艺术:切忌“共同负责”,满足其社交欲望,工作稍有难度,使有成就感;工作内容多样化,甘苦搭配。3.支持下级的艺术。4.运用权力的艺术,权力的威力不在行动之时,而在行动之前。5.检查工作的艺术,前后一致,密度适当。6.沟通协调的艺术,明确沟通的内容,了解沟通对象的背景,克服信息失真,抑制情绪化反应,保持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一致性,获取沟通者信任,选择恰当是时机和场合,还有倾听,倾听是管理者的重要沟通工具。7.商务礼仪,遵守公德,真诚谦虚,平等尊重,守时守信,热情有度,宽容理解。8.商务谈判,原则上应遵循平等自愿、客观真诚、互惠互利、求同存异、合法。技巧方面:不轻易给对方讨价还价的余地,运用“价格-质量-服务-条件-价格”逻辑循环谈判法则。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不轻易放掉客户,不要急于向对手摊牌,要为对手制造竞争气氛。对目标有机动幅度,留有余地。注意信息收集,分析和保密。在谈判中应多听、多问、少说。
提高项目经理领导艺术的途径与措施有,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形成自己的管理思想,增强善于观察判断、审时度势的能力,总之,与人打交道,是锻炼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所在,运用一切相关的管理技术,推行管理理念,如古人所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第五,建造师法律责任与职业道德
建造师应熟悉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对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要有清醒的认识,争强法律意识,敬畏法律,尊崇法律,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建造师承担的法律责任种类包括两个方面:1.直接承担法律责任,主要处罚措施包括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资格、限制注册等。因过错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令停止执业1年,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吊销执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情节特别恶劣的终身不予注册。2.与注册建造师密切相关的法律责任,这方面法律责任由个人或企业承担,如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建造师作为相关责任人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建造师执业资格方面不良行为,主要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证,无证执业,人证分离,多单位、多项目执业,超范围执业。
建筑工程全过程中建造师不良行为与防范措施,建造师的职责是受企业法人代表的委托,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全面负责,承担项目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承担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职责。
建造师的职业道德,道德的基本含义一方面是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的人格品质,另一方面是指正确处理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层次又分为底线道德、基本道德、积极道德、理想道德。职业道德,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用于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高效有序运行的基础。建造师的职业道德是与其执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行为特点所要求的行为准则、道德情操、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建造师承担着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核心职责,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的顺利进作,其执业行为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败。
对建造师职业道德的要求,首先要学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增强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其次要充分发掘传统商业道德的精髓;三是学习国外工程管理人员工程管理注册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通过对照比较与经验借鉴,发现和改正自身不足之处;四是正确树立的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为执业行为提供价值判断准线。
通过此次学习培训,使我还在新近颁布的建筑工程标准和规范内容上,建筑工程专业技术等方面,也都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在这次培训学习中,让我充分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一级建造师的责任,因此在今后,我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建造师。
201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