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人才计划”引进人才享受特定工作及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小编推荐]
“成都人才计划”引进人才享受特定工作及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为进一步营造高层次人才在蓉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现对我市“成都人才计划”引进人才(以下简称引进人才)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所享受的特定待遇,作如下规定:
一、资助。对符合标准并被批准纳入的引进人才,给予每人100万元的资助,主要用于科研启动、成果转化、创业资助、生活补助等。用人单位和区(市)县应结合实际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
二、创新创业。市级各类科技计划应重点支持引进人才申报的项目,并优先向国家和省科技计划推荐。成都市创新创业种子资金、科技保险补贴资金等项目,应重点支持引进人才所在企业,在市内开展科学研究或生产经营活动,有关部门应主动优先服务,各用人单位应提供一定的匹配经费;对我市经济、科技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项目,经有关部门审批,可专门立项,以特别项目形式给予支持。市内各类产业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等应为引进人才在蓉创新创业提供特殊政策支持。有关部门应注重吸收引进人才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咨询、重大科研计划和行业标准制定、重点工程建设等工作。
三、出入境与居留。外籍引进人才及其随迁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市公安局按照有关规定优先办理发放《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愿意放弃外国国籍而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优先为其本人及其随归随迁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办理加入中国国籍和落户成都手续。外籍引进人才及其随迁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尚未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但需多次临时出入境的,为其办理2-5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访问签证;需长期居留的,办理2-5年的外国人居留许可,并提供签证到期提醒服务。引进人才可申领境外驾驶证换发国内驾驶证,市公安局车管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并全程导办,考试合格的及时核发驾驶证。
四、落户。具有中国国籍的引进人才,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限制申请落户成都;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证书》的外籍引进人才、取得《批准定居通知书》和《台湾居民定居证》的台湾居民引进人才申请落户成都的,市公安局简化手续、优先办理,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一并随迁落户。
五、医疗。引进人才在蓉工作期间,凭《成都市特聘专家证书》,由市医保局为其办理《特约医疗证》,享受相关的特定医疗待遇。
六、社保。引进人才在蓉工作期间,可参加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同时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参保后的接续、退转等事宜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政策执行。
七、住房公积金。引进人才属于外籍人士的,可凭《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证书》)和《成都市特聘专家证书》缴存住房公积金;属于港、澳、台居民的,可凭《成都市特聘专家证书》缴存住房公积金。离开本市时,按规定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转移或提取手续。引进人才自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年起可申请公积金贷款。外籍人士可凭《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证书》)和《成都市特聘专家证书》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引进人才是港、澳、台居民的,可凭《成都市特聘专家证书》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引进人才偿还自住住房购房贷款本息或租赁自住住房,在还贷期间或住房租赁期间可每年一次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
八、子女入学。引进人才的子女就读中小学校,无论是否具有中国国籍,在成都市范围内一次性选择公办中小学就读,由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调、优先办理入学手续。
九、其他相关待遇。引进人才凭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发的《成都市特聘专家证书》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同时享受“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待遇。符合《成都市鼓励企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吸引留学人员来蓉创业服务政策的实施意见》等其他规定的,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各相关单位应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上述规定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2012年1月5日
第二篇:上海市出台海外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若干规定
上海市出台海外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若干规定
来源:中国上海 2010-02-05 16:32:21
本市出台《关于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若干规定的实施意见》,在沪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专家,包括中央在沪机构引进的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可享受12方面的特定生活待遇。《实施意见》规定的12方面特定生活待遇为:居留和出入境、落户、资助、医疗、保险、住房、税收、配偶安置、薪酬、通关、子女就学和优化服务。为了落实配套政策,上海海外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了“千人计划”人才服务专窗,并确定专人,为引进人才提供一口受理、快速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咨询电话:021—68883080-575。
可享受的部分特定待遇
■居留和出入境
外籍引进人才及其随迁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受理申请的 50天内为其发放《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同时引进人才可申请《上海市居住证》B证,申请办理《外国专家证》。尚未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需多次临时出入境的,可申请办理2-5年有效期的F字多次往返签证。
■落户
具有中国国籍的海外引进人才及其随归、随迁的配偶、子女,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落户上海。愿意放弃外国国籍而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的,按规定优先为其本人及其随归、随迁的配偶、子女办理加入中国国籍并落户上海手续。
■资助
市、区财政以及单位共同给予引进人才每人100万元人民币的配套资金,用于改善引进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配套资金中的50%与工作业绩挂钩,50%用于改善生活待遇。
■社会保险
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可参加本市各项社会保险。其无业配偶子女符合本市有关规定的,可参加本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医疗保障
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可按规定享受医疗和医疗保险保障待遇,单位为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本人可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待遇。
■住房
愿意购房的,可参照本市居民购房政策,购买自用商品房一套,单位可给予资金资助。未买自用房的,单位提供一套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的住房供其使用。自己租房的,由单位为其提供租房补贴。
■税收
来沪时取得的一次性补助(视同国家奖金)和本市给予的配套补助,均视同市政府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5年内境内工资收入中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探亲费、子女教育费等,按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税前扣除。
■通关
凭有关身份证明,进境少量科研、教学物品,上海海关免征进口税收;进境合理数量的生活自用物品,除国家规定列名征税外,由上海海关予以免税放行;上海海关对其所随身携带的物品,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免开箱查验放行。
■配偶安置
由单位妥善安排其工作。暂时无法安排的,单位可参照本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以适当方式为其发放生活补贴。
■薪酬
单位参照引进人才在海外的收入水平,协商确定引进人才的合理薪酬,引进人才的薪酬可不受国内薪酬体系的限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按国家相关规定实施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方式。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第三篇:**市人才政策好经验,值得我市引进人才计划借鉴
**市人才政策好经验,值得我市引进人才计划借鉴
***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当前,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归跟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要跑出中国创新的“加速度”,人才是核心关键。我市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2011年出台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年底出台“人才新政21条”等人才政策,都着力推进我市人才工作发展。
而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突破性的人才优惠政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竭活力。根据调查2018年,**常住人口总量增加49.83万人,再次位居全国主要城市之首,相当于2018年珠三角9市人口增量的约有三分之一集中在**。并且,**人口增量中含金量极高,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应届大学生和各类人才落户达28.5万,占比近六成。其中,应届毕业生10.8万人,同比增长7%,连续5年创新高;新引进留学人员2.1万人,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已累计超12万人。高层次人才方面,2018年**新增2547人,目前已拥有全职院士41人,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12480人。分析**市人才政策,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经验对于我市今后做好人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借鉴意义。
一是市区联动。在**市不断出台人才系列优惠政策的背景下,各个区也纷纷推出引才大招,在市一级引进人才补贴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发展定位、实际并大胆地制定出台了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如:南山区60亿支持人才双创,福田区推“大礼包”吸引人才,宝安区杰出人才可获得1200万元奖励,龙岗区出台“深龙英才计划”,龙华区人才分类资助,盐田区三大梧桐工程打造人才高地,坪山区出台“聚龙计划”,光明区实施人才工作“鸿鹄计划”,大鹏区生命健康产业汇聚人才,罗湖区高层次产业人才“菁英计划”。纵观**市及全市各区的人才政策,都形成了覆盖人才引进、培养、流动、评价、激励、服务及保障的一整套闭合链条,从优厚的引才策略、良好的服务环境、科学的评估机制构成了完备的政策体系,达到了引人、用人、留人的最终目的。
二是加大投入。与人才政策的创新突破相适应,**市财政在人才方面的投入力度也是突破性的,重拳出击,持续发力。为引进人才出台相应的优惠奖励政策,根据引进人才的学历资质划分补贴层次、对同意落户的对象自身及配偶子女提供相应的补贴福利等,这将大大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人才到**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创业氛围。如2015年**市级财政的人才预算是21亿元,2016年市级财政收入预算44亿元,比2015年新增23亿元。2017年、2018年市级财政预算均为60亿元,可见投入力度之大。
三是效率高效。近年各地激烈的人才或人口竞争中,**的政策向来处于领先,特别是落户政策宽松度及服务效率。**简化人才引进流程和升级人才引进系统,将人才引进的“秒批”政策覆盖范围从去年的大学毕业生扩展到今年的在职人才引进、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博士后入户及其配偶子女随迁。至此,**已有4种人才引进业务类型可实现“秒批”,而从过去实践来看,这对人才引进有直观效果,**去年通过“秒批”接收90881名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接收人数的83.9%。
第四篇:人才博览会兴仁市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人才博览会兴仁市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兴仁市各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第八届线上线下贵州人才博览会事业单位引进人才评审工作的通知》(黔人社通〔2020〕74号)要求,结合人社部门2020年发布在中国贵州人才交流合作网、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网(黔西南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页面)“黔西南州人才市场”微信公众号上的招聘职位数及条件,现面向社会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确保引进人才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顺利实施好人才引进工作,成立兴仁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才引进相关工作。
疫情防控:本次人才引进疫情防控工作由兴仁市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实施。
二、引进原则和工作程序
人才引进工作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遵循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公开条件、公开报名、公开考试、公开聘用、公开监督,并按照制定引进计划、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考试、体检、考察、公示的程序进行。
三、引进人才人数
兴仁市事业单位2020年计划引进各类人才62人,其中:卫健系统职位40人、教育系统职位8人、兴仁市所属事业单位职位14人。引进职位详见《2020“第八届线上线下贵州人才博览会暨脱贫攻坚专项引才行动”兴仁市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表》。
四、引进对象及条件
(一)引进对象
在2020年5月31日前进行网上投简历或线下报名,且经资格复审符合引进单位引进职位条件的应聘人员。
(二)引进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有较好的政治素质,符合我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需要;
4.年龄在18周岁以上(2002年5月9日及以前出生)、45周岁以下(1974年5月8日及以后出生),取得正高职称的年龄可放宽至50周岁(1969年5月8日及以后出生);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符合《贵州省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6.在兴仁市服务年限不少于5年;
7.符合《2020“第八届线上线下贵州人才博览会暨脱贫攻坚专项引才行动”兴仁市事业单位人才需求表》的相关要求;
8.具备拟报名职位所需的其他资格条件。
(三)不能引进条件
1.黔西南州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工作人员;
2.曾在黔西南州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的工作人员,辞职后不满1年(截止2020年5月8日),或未办理任何手续离岗的人员;
3.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在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事业单位被辞退未满5年的人员;
4.处于党纪、政纪处分所规定的限制期内的;
5.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6.正在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7.定向到具体行业或单位的毕业生;
8.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2016年1月1日以前的按当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执行);
9.在各级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聘)中近5年来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聘)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10.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四)资格复审
1.复审时间:各引进单位面试时间前完成,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到现场进行资格复审的,视为自动放弃复审资格。
2.复审地点:由各引进单位主管部门制定。
3.复审对象:2020年5月31日前进行网上投简历或线下报名的人员。
4.复审提供材料:毕业证、学位证(2020届毕业生需持盖有学校公章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成绩册》)、资格证等报名所需证件及第二代有效《居民身份证》,以上证件需提供原件和1份复印件。审核合格需提供1寸近期同底彩色照片两张。
五、考试
考试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由兴仁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分批对卫健系统、教育系统、兴仁市所属事业单位职位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员进行面试,试卷由人才引进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制作。
(一)卫健系统面试
1.面试内容:岗位专业知识作答和实践技能操作
2.面试时间:2020年7月14日上午9:00开始
3.面试准考证发放
(1)准考证发放时间:2020年7月13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如因特殊情况请委托他人代领,需提供委托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及委托书。
(2)准考证发放地点:兴仁市卫生健康局二楼局办公室。
4.面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5.成绩计算:按百分制计算,专业知识作答成绩占40%,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占60%。
(二)兴仁市所属事业单位面试
1.结构化面试
2.面试时间:2020年7月21日上午9:00开始
3.面试准考证发放
(1)准考证发放时间:2020年7月20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如因特殊情况请委托他人代领,需提供委托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及委托书。
(2)准考证发放地点:兴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楼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4.面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5.成绩计算:按百分制计算。
(三)教育系统面试
1.面试内容:学科现行高中教材专业知识说课和备课
2.面试时间:2020年8月3日上午9:10开始
3.面试准考证发放
(1)准考证发放时间:2020年8月2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如因特殊情况请委托他人代领,需提供委托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及委托书。
(2)准考证发放地点:兴仁市教育局一楼政工股。
4.面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5.成绩计算:按百分制计算,说课占60%,备课占40%。
六、体检
参加体检的人员,根据应聘人员考试成绩由高到低按本职位计划招聘数1:1的比例确定,如遇末位考生成绩并列,同时进入体检。放弃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空缺职位不予递补。报名人数不足职位计划招聘数3:1的,则考试成绩须达60分以上方可进行体检。
体检在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费用由体检人员自理。
七、考察
体检合格人员列入考察对象,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组成考察组开展考察,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素质、现实表现和遵纪守法等情况。在职考生考察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注重工作实绩;
应往届毕业未就业的考生主要侧重于在校表现和现实表现的考察。考察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放弃考察或考察不合格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八、公示和聘用
经面试、体检、考察合格的人员,确定为拟引进人员,在兴仁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xiexiebang.com)进行为期七个工作日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结束无影响其聘用问题者,按程序办理聘用手续。属2020年应届毕业生的先签订就业协议,待毕业后取得符合聘用岗位需求专业的毕业证、学位证后,提取个人档案审核后再办理聘用手续。应聘者必须于2020年11月20日前取得相应的毕业证、学位证、档案等证件材料,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资格认证材料,并提供给招聘单位进行审核验证,未取得的取消聘用资格。引进人员在兴仁市最低服务期限必须满5年(含试用期)。
九、其他
(一)本次高层次人才引进各项工作须在2020年12月20日前完成。
(二)本《方案》由兴仁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兴仁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此次人才引进工作若有另行新规定,以新规定为准。
咨询电话:0859-6210336(兴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监督电话:0859—6212252(兴仁市监察委员会)
第五篇:关于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的若干规定
关于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促进本市社会经济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引进国内人才的基本原则是引进高层次和急需人才,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构筑人才集聚中心。
第三条 凡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内人才均可在深圳自主择业。经用人单位考核同意后,由用人单位按规定的程序分别向市、区人事部门申请引进。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国内人才,是指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年龄在55周岁以下;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年龄在50周岁以下;
(三)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
(四)具有大专学历,且是本市紧缺急需的技能型专业或岗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
(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本市紧缺急需的特殊才能,年龄在45周岁以下。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用人单位,是指在本市合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用人自主权的各类单位,或具有用人自主权的国内外单位在深分支机构。
第六条 引进已婚人才,其配偶也应符合我市引进人才的条件,但对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和留学并取得学士以上学位人员,可适当放宽。
第七条 夫妻双方都符合引进人才条件,可同时办理调入,如不能同时办理,可先调一方,其未成年子女可随父亲或母亲迁入。
第八条 符合本规定第四条的人才,也可以不迁户口,不转行政关系,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办理有关手续在深工作;可依照有关规定参与本市的职称评审、申报政府特殊津贴及各种评比、奖励活动;在投资、进出特区、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按照本市有关规定执行,不受户籍限制。
第九条 用人单位可以聘请国内外人才到本单位兼职,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成果转让、研究开发等业务。
第十条 市人事部门每年要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结合人才存量、需求、结构,制定从市外引进人才专业和岗位目录表,明确规定紧缺、优先、控制专业和岗位,实行宏观调控,并对用人单位及各区引进入才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市、区人事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企业引进的人才,要重点扶持、重点保证。
第十二条 市、区人事部门及用人单位要严格掌握引进人才条件,严格遵守政策规定,杜绝人才引进中的弄虚作假现象,确保引进入才质量。如有违反,将追究有关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合理使用人才,切实防止和纠正闲置浪费人才的现象。
第十四条 市、区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从市外录用和调入国家公务员和工作人员,依照《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五条 市人事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二○○二年三月一日起执行,先前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