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评《归来》,何曾归来
《归来》,何曾归来?
文/竹欣
5月16日,由张艺谋导演的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IMAX文艺大片《归来》在全国上映。此片的上映,再一次引发了观众的热议。有舆论称通过《归来》,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以最有力的方式宣告了自己在影坛上强势的归来。《归来》不同于他之前商业大片的制作方式,而是着力于体现大时代下的人物辛酸命运史,然而,所谓的张艺谋的“归来”不过是对影片宣传的炒作,现实距离
真正的“归来”还有不短的距离。
张艺谋不过是拍出了他所认为的好电影,事实上,名誉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张艺谋很难再拍出早期《大红灯笼高高挂》之类大胆创新的作品,盛名之下,何谈归来?《归来》的宣传海报文艺气息十足,“一抹归途,水墨挥洒点江山;一剪鸿影,云雪纷繁寂行人„„大幕揭开,风雨欲来,天地中的人从未走远,一直都在。”一贯喜欢拿起历史大题材,以擅长大场面铺陈、色彩运用著称的张艺谋突然回归到小成本的文艺片《归来》的制作,虽然有严歌苓原著《陆犯焉识》的深刻厚重的历史背景,但它所展现的却是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且不说温馨动人的爱情故事冲淡了原著本身的思想力度,以温暖催泪的爱情代替人性自由的主题似乎也有着弱化时代真实感的意味。《归来》在过审过程中亦毫无压力,让人在感叹张艺谋的精明厚道的同时,也在惋惜中国电影何时能够有更成功的回归作品。从唐山大地震到归来,末尾总以脉脉温情来掩饰观众内心的创伤,这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团圆结局思想的延续,还是在票房与好评的两难之间的无奈选择?
《归来》展示的不过是时代的一个小小角落,张艺谋令人敬佩的地方是他选择了这样一个特殊时代,而他又始终无法拿得起这样一支如椽大笔去描绘时代特征。应当看到,如此一部隔靴搔痒的电影并没有达到任何与历史经典电影相媲美的程度。
影片用了一大部分来表现陆焉识归来之后两人的相遇相见,不能理解而又终身相依,把观众带入了一个两人的简单世界,看似褪尽铅华、朴素感人,实际上却大大弱化了两人的人物形象,也容易造成观众对人物的误解。没有阅读原著的观众观影时,可能会对冯婉瑜心因性失忆的事件感到突兀,对方师傅的出现感到
困惑,人们无法理解陆焉识为何要逃狱而使妻子女儿遭受苦难,因为不能认识到原著中的陆焉识是在二十多年的大西北生活中好不容易确定了内心对结发妻子的爱而急于诉说。冯陆二人的感情在影片中有些莫名其妙,导演多少用温暖的色调代替的深刻的思考。
虽然影片中也有一些一闪而过的矛盾冲突,如两人在天桥相见的情景,陆焉识去寻找方师傅时的积怨,这些多少紧凑了影片的叙述节奏,增强了思想张力,然而却只是蜻蜓点水。影片很大程度上只能带给我们对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式坚贞执着的爱情的嗟叹和些许对原著的疑惑,年青一代对于《归来》的解读也不过是“那时候车马很慢,路程很远,书信很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的现代式的爱情感叹。是啊,旧时的时光很慢,但爱情是不是就那样容易了呢?
《归来》是一部空有着时代背景却表现着现代文化主题的电影,大众的审美取向与情感需求再一次左右和指导了电影人的创作,我们又应该怎样去期待电影文化对人民在思想与精神层面的指引与提升呢?国产影片何时能够实现文化意义上的真正归来?
第二篇:归来影评
归来影评
张艺谋讲述的是一个“生死离别,旷世奇恋”的爱情故事,可能是我一直偏执的认为爱情终究会随着时光流逝而转变为亲情的缘故,我在电影里看到更多的是亲情,像是看到了爷爷奶奶曾经的故事一样。
在特殊的时期,人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而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与政治斗争相伴随的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于患难之中见真情,对当时受迫害的人们来说,家的意义愈加深刻。电影中的陆焉识在政治斗争中被打压流放,与妻女分别二十余年之久。二十多年的时间让风度翩翩的青年教授变成了满脸沧桑的中年大叔,而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妻女深沉的爱。他奋不顾身只为见妻女一面,对女儿的背叛选择隐忍原谅,为了回家“不择手段”,在漫长的时光里陪着妻子等待“自己”的归来,为了挽回破碎的家庭而竭尽全力。母亲冯婉瑜像那个时代所有的女人一样一直无怨无悔的等待着丈夫,即使忘记了他的样子也没有忘记他的名字,为了丈夫的生命愿意付出所有,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和悲伤,用一生的时间日复一日地等待着一个人的归来,不离不弃。
重获自由后陆焉识本想着终于可以一家人团聚了,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妻子因为失忆忘记了自己的长相而把他拒之于家门之外。他用尽各种方法都没能够让妻子认出自己,最后他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永远的守护在妻子身边。电影最后的画面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两鬓已经斑白的陆焉识和冯婉瑜再一次来到火车站举着牌子等待着“陆焉识”的归来,电影的结局未免让人有些许遗憾,但是对于陆焉识来说,这可能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家人并不一定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而是不论你身在何方都知道有那么一个在心里惦记着你的安危,期盼着你过得幸福快乐,在你有危难时第一个来到你的身边帮助你的人。
在看电影的过程之中我一直都在流泪,感动、震撼、遗憾、愤怒,情绪涌上心头五味杂陈,然后想到了自己,虽然那个时代离我有一些遥远,但是故事的内容却能让我感同身受,谢谢张艺谋导演用这样一个故事让我对人生有了一次更深刻的思考。
“拉水的母马要生小马驹了,生不出来,我们就把它拉出来。当我看到小马驹挣扎着站在草地上,我们觉着春天真的来了”。这是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我想,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坚持下去,春天总会来的吧。
第三篇:《归来》-影评-个人见解
2014-5-22晚,影院观《归来》,可能是因为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类型的电影,我很喜欢,并且很感慨。记得我们走近影院的时候,我还是跳着进去的,可当观影完后,我是低着头出来的!那时候,我不想说话,就想自己一人默默的想,自己一人默默的理解《归来》!
有些电影,是它气势磅礴的感觉震撼着我的内心;有些电影,是它精彩绝伦的特效刺激着我的眼球;而这个电影,是一种没有气势的展现,最普通画质的表达,它用了人们之间最简单的“情”,没有震撼,没有刺激,而是什么?是一种“折磨”,它“折磨”一些有故事的“观影者”的所有!
我有掉泪三次,这算是为数不多的让我这么伤感的一部电影啊,而跟我显然而对的是,影院里的阵阵笑声,不知道我是神经病,或者他们才是二百五!不知道你们笑的是什么?笑陆焉识多年来的狼狈?或笑冯婉瑜失忆后的所作所为?我也不是想表达我有多么高雅,或者有多么鄙视其他观影者,但是总感觉这么不合时宜而已。我想表达三个感受,也算是直接刺激我泪腺的瞬间或者整体意义吧!也正好是我三次落泪的对应之处!也许是因为年龄在这里了,看这些电影总是喜欢把意义扩大化,或联想自身,或串联其他,总是想感同身受的体验每一部电影的主旨!
一、筒子楼排气通道+火车站天桥下
陆焉识,很有身份的教授,从后面的情节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学识并且很讲风度的知识分子!最起码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知道,他懂法语、他会弹钢琴、他能写出一手好字。但是很不幸,在文革期间,被革委会右派了吧,导致被批判。他为了见到爱人冯婉瑜,乞丐装、爬通道、冒风雨从村部管制处逃离,目的单纯只为见冯婉瑜。次日天桥相会,我注意过一个镜头画面,陆焉识知道要见到冯婉瑜,用脏兮兮的毛巾沾着前夜的路边雨水,还是要清理下自己已经很脏的脸,就是这样,我们在自己的爱人面前是最在乎形象和气质的,不是么?之后,我相信在革委会追逐的情况下,陆焉识选择逃跑的话是一定会逃掉的,但是他知道他的目的就是见冯婉瑜,所以他不会逃,所以就出现了类似“白蛇传”(许仙、白素贞被法海生生拉开的一幕)的场景。仅此而已,没有其他,我是站在一个男人的角度想去好好总结陆焉识这样的一个人物,我认为他很衷情,他很爱冯婉瑜。他明白被抓走之后肯定是N多年的分别,并且要承受巨大的劳教之苦。但是他不顾一切的“归来”了。这样的陆焉识,你敬不敬?我佩服,我曾经却没有他那样的胆量和果断,所以我哭了,可以算是悔哭的意义更大些吧。
二、为恢复治疗“冯婉瑜”的心因性失忆症,陆焉识所作出的努力
如果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情节,其实算是蛮老套的一次编剧,可以经过陈道明、巩俐这样的老戏骨的精彩表演之后,意义非凡于那些青春系列的爱情片段了。陆焉识为了恢复冯婉瑜对于他的记忆,重演车站归来、借照片、修钢琴、假送包裹、冲
当念信人等等,这是陆焉识的努力,也是他对冯婉瑜的爱促使着他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记得当地委员会领导见陆焉识平反归来的时候,问过他:“平反了,回原单位上班吧”,陆焉识很坚定回答:“她这样,我怎么做的好,过阵子吧”,而“这阵子”确是二三十年。让观影者泪腺崩盘的情节,我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陆焉识弹奏钢琴等冯婉瑜回家的片段。景、乐,不谋而合,两重刺激视觉和听觉,虽然简单但着实打动各位,那时候的影院里面可以听见很多人抑制不住的哭泣声音,当每一个人都认为陆焉识和冯婉瑜终于相认的时候,那突然的转变是不是让每一个人感觉异常的遗憾呢?这真的是一个铺垫,这注定貌似看来是一个悲剧收场的电影,很好的是,电影的意义是积极的,这就已经很好了!
而这电影的意义转变我认为是从这一刻开始的,陆焉识充当念信人,帮眼花的冯婉瑜读每一封改造时期“陆焉识写给冯婉瑜”的信件,冯婉瑜已经完全的把陆焉识只当为了一个念信人,肯定不会认得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陆焉识。陆焉识放弃了,他不想继续充当这个角色,他认为做回陆焉识、做回冯婉瑜的爱人才是他的最终目的。丹丹(冯婉瑜和陆焉识的女人)的一句话才点破了最重要的一个转折:“你只是想接近她,照顾她,做不做回陆焉识还那么重要么?”从此,他做了20多年的念信人,通过给冯婉瑜写信的方式告诉着他的爱人,他还活着,并且通过信件内容一点一点的改变冯婉瑜身上的一些问题或者也可以叫做缺点吧!
三、她为了“5号”而活,他为了“5号”终老
这是《归来》电影的结尾之处,很多人认为这个结尾的很唐突,让观影者琢磨不透。其实我个人认为电影已经完结了。冯婉瑜的陆焉识始终没有“归来”,但是陆焉识的陆焉识已经“归来”了。这样的一个场景:白雪皑皑的冬季,出站口前的背景,年迈的陆焉识高举着写着“陆焉识”的牌子,与冯婉瑜一起接站。一年十二个月,每一个月都有5号,相信这样的情景不知道会在这20多年里出现多少次,陆焉识从最初的那种的矛盾,现在已经变得非常的习惯、坦然,或许他现在也很幸福了,最起码我相信是这样的。
这是我看到的《归来》,一个老套路的爱情电影被两个老戏骨演绎的淋漓精致,有人说电影摘选了好多潸然泪下的电影里面的情节和内容,其实这也无妨,喜欢了就好,并不一定每一部电影,全国十四亿的人口都会喜欢!就当是众人乐而不如独乐吧!
爱可以被好多的故事和场景展现出来的,但我喜欢这个电影的表达,我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和经历融入到里面去,陶冶自己,又何尝不好、不痛快呢?哭了,也算是心里受到触动了,总比嘻嘻哈哈的其他电影好过更多,至少这个电影让我走心了!爱,并不一定是“你爱我”“我爱你”的双向和谐。现在的冯婉瑜不爱现在的陆焉识,可是陆焉识体验到了爱,并乐于其中。何尝不去领会,爱即是相伴,爱也
可以“单向行驶”。把丹丹的那句话用自己的理解阐述下“你只是想照顾她、靠近他、爱他,难道你就一定要做她爱的“他”么?”
现在回忆影片中的片段,还觉的有那么多笑声出来么?写个影评,竟然也会给自己写的眼泪欲坠!我真的越来越感性了。
扣题:你只是想照顾她、靠近他、爱他,难道你就一定要做她爱的“他”么?
第四篇:电影《归来》影评
《我想和您一起生活》
我想和您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俄)茨维塔耶娃
——————————————————————————————————— 张艺谋折腾了三年,给中国观众讲了一个家庭的“那些年”。分离之后团聚,失忆之后陪伴。简而言之,它是一段经历过文革的夫妻之间的搀扶。
中国式的情感表达
怀念,这是一种上了年纪有了阅历之后才慢慢滋生的情感。没有年龄和阅历,一切关于怀念的表达都浮于表面,充斥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张艺谋确实是渐渐老了,老到逐渐明白的阶段——六十耳顺。他开始逐渐搁置大红大绿的猛烈冲击,追求起“不着一字,尽得锋芒”的简约。
叶芝在一首题为《破碎的心》的诗中,为心心念念的爱人茅特·冈写到:“为你一个人——认识了所有的痛苦。”《归来》中,逃跑被抓的陆焉识、受到刺激失忆的冯婉瑜,他们各自承受的一切苦痛通通被隐藏起来,谁也不开口说半个字,不发状态,不写日记,皱巴巴的信里是全部的爱,没有怨言。这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过往的悲喜,不悬于嘴边,也许洗完碗会在圈椅上出一会儿神,但是马上又会去洗孩子的衣服,去楼下和邻居下一盘几毛钱输赢的象棋。中国那一代人,从皮到骨,都习惯了“不说”。
整个《归来》的节奏不疾不徐、和平温厚。冯婉瑜面对陆焉识逃跑归来的踟蹰和激动、陆焉识对冯婉瑜心因性失忆的爱护和体贴、火炉上细细煎熬的中药、包括一块铝制的饭勺,夫妻恩义、患难真情,我不好说我多么理解这内在的火候,但是这就像小女孩放学路过婚纱店,停驻下来,细细凝视,无端地感到美丽和动人,向往和铭记。
我感觉到《归来》里有很珍贵的东西。也许我说的是一种苦难里的浪漫。它不单单是“温情”这样一个含义。也许说是人世浮沉之后的对过往情感的初心更为接近些。知乎曾有有一个问题我记忆犹新:有多少人做到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这个影片,放在这个答案下兴许是颇为惊喜的一个回答。
@為夢而生 老师在知影最新一期的【看点啥】里说:“实际上,《归来》,本质上就是又一部《山楂树之恋》,嗯老年版的。”这话绝非戏谑。“我喜欢你,真好。我喜欢你。突然又那么缓慢。那么温柔。”杜拉斯句子里丝丝情谊在这两位老年人身上套得牢固而且结实。比起《山楂树之恋》,《归来》在我看来走得更深更远了,一个是爱情,一个是夫妻。但它们依然有一个如出一辙的气质。
是一种年轻的感觉,不老。又年轻,又恒长。权力
外界都叫张艺谋为“国师”。这个称呼自零八年起就不绝于耳,里头,尽是权力的腥味和政治的光泽。
“权力”之于张艺谋,几乎成为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标签。外界的对他这种特殊的看待,远远超出了电影的范畴。李安、陈凯歌亦是同辈华语电影的巅峰人物,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标签和符号,不是“权力”这样夺目的词汇。
张艺谋的权力具体大约从以下几个方面集聚: 1、1988年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
1、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
2、铁道部“两亿”广告;
3、《图兰朵》歌剧;
4、“谋女郎”;
5、超生;
6、其他。
这里每一件事情单独听起来似乎都还达不到“震惊”的效果,对于贵圈这些事情也顶多不过是“惊讶”一番足矣,实在算不得稀奇。但当事件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之内,变成“独一份”的时候,这种“独”的印象便会加剧、甚至走向极端,跟“独裁”产生牵连的意味。
偏偏张艺谋作为陕西人,又是武侠发烧友,性情本身刚烈、果断,因此显得更有“霸权主义”的气质。他对权力的认知自然也渗透在他的作品里。其中最受争议的当然是《英雄》。
《英雄》中,刺客荆轲最终折服于秦始皇的膝下。很多人认为这是张艺谋在粉饰苛政、美化暴君。这部电影之后,柴静采访了他一次。张艺谋对此感到遗憾:“那一瞬间我其实脑子里还有一个方案。陈道明掉着眼泪一挥手,万箭齐发,给李连杰射死了。800个穿黑衣的大臣突然哈哈笑起来了:恭喜大王又躲过一劫。陈道明仍然不动声色:‘厚葬’。两个镜头,它就颠覆了故事。可是后来没这么做,再这么想就来不及了。”
《归来》这部作品里关于“权力”有这样一个细节。冯婉瑜不再认识平反后归来的陆焉识,街道主任来到冯婉瑜家中问她,“你相不相信组织?”“你觉得我可以代表组织吗?”“那好,我以组织的名义向你保证,这就是陆焉识。”这三句话固然是细节,但这样的细节不由地叫我毛骨悚然——那时人们对权力的自信竟可以让他们试图霸占个体的记忆,更可怕的是,这些话放在那个语境中毫不突兀。
《归来》的核心不是权力的游戏。然而细想之下,片中人物的宿命何尝不是被那个时代里的权力支使者握住的呢?女儿丹丹出演吴清华的机会被相关领导人一语否决,妻子冯婉瑜为了保丈夫陆焉识不死对方师傅做出有辱人格的妥协,作为教授陆焉识自己亦因“革命要从文化开始”,锒铛入狱,受尽折磨。这种大时代里操纵小人物命运的权力,今时今日,更加令人深思,因为五十年后的今天,它依然蓬勃旺盛、张牙舞爪。这些说,张艺谋说的声音小,悄悄说的。
疑惑
《归来》感动了我。但感动终归是私人的事。客观地说,若抛开巩俐的演技,但就故事本身来说,我给不到四星。剧作始终是张导的软肋。“失忆”、“白血病”这样颇为老套的戏剧冲突常让观众跳戏不说,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的诸多安排也难免影响叙事的节奏和感情的共鸣。
比如说,剧中冯婉瑜收到陆焉识写的一大箱子信第一反应是,“焉识为什么用些这样的纸给我写信?”显然,冯婉瑜对于信纸的感受是敏锐的。但是其后陆焉识给冯婉瑜写的信用的都是崭新的纸张,令人奇怪的是,对于摆在眼前、握在手心的崭新的信纸冯婉瑜不仅毫无怀疑,还满怀期待与相信。观众当然明白,导演使用崭新的信纸目的是给观众一个与旧信的区分,但是这样的处理让整个故事的可信度骤然降低。观众会意识到,你是在给我讲故事,你是有目的的传递情感,所谓的“不煽情”,在此番情节处理下说服力自然也降低了几个等级。这样的细节还有几处,比如十几年后的火车站按照规定和各领导的政绩需求,是需要重新建造至少或者至少是要重新装修的,但是铁道部员工们穿上了崭新的制服,铁道部的大门和十几年前并无二致,看起来实在有些格格不入。这么多年过去了,“出站口” 的标识总是要挂上的。何况,安检也应该开始了。吧。欧欧欧欧对了,巩俐在听信的时候拿的那个光溜溜的蓝色杯子也与画面的气氛完全不搭调,那杯子不属于那个时期。这戏又跳出来一下。眼泪还没擦呢就笑了。=_=
“洗去铅华”的前提,首先得真诚。这个真诚一方面是要多用“名词”,少用“形容词”,另一方面,它要求每一个名词与每一个名词,作为种子,埋在土里,根连在一起,培育出来的一个系统内的果实。但这也还不够。一个宣称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一旦刻意去制造点什么东西,就有可能被这个东西毁掉,因为你的手去干预了它自己的生长。
片方听到观众这么较劲一定是要生气的。you can you up啊。但是没有办法,观众一旦爱你给你权力,他们也就将苛刻许多。
归来
这个名字意味颇深。我觉得张艺谋用这两个字讲了很多东西。外界所说的“张艺谋归来”、“《活着》归来”在我听起来是虚无缥缈,夸夸其谈的。过去的人和事早都已过去,何以归来?以何归来?
佛家有几句话说人这一生的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张艺谋这一生也是颠簸浮沉,历经沧桑。他在他的电影王国叱咤风云的同时,也做了常人无法想象、难以承担的妥协与屈服。任何人一旦成了一个符号,他所代表的就再也不是单纯的自己,他肩上的责任往往是一支队伍,是一大担子人的生计和口粮。在我看来,所有“伟大”、“牛逼”这样的词语,更多的是世人对于张艺谋无情的消费,对于张艺谋,这样的形容毫无人情味儿可言。
他是普通的人。甚至他还挺没个性的,纵使是有性格,但总也不好认为他多有个性。所以只消把张艺谋看做是没有大个性的普通人,搞电影的,就可以买票进场了。
说不定这样的姿态去阅读《归来》,才是观影者的福气。没有负担,也就没有失落,都是收获,都是自己的眼泪。
你知道,并不是什么人、什么事情、什么作品在尝试“归来”,是深情,是有一些缺失和淡忘在请求苏醒。
片中巩俐有一句台词,像是对张艺谋说,又像替张艺谋说。她有些出神:
“战士也挺好。”
第五篇:电影《归来》影评
电影《归来》影评
归来不识焉
以社会底层平凡人物的悲与喜,反映特定时代下社会留下的哀与殇,也许这就是谋导“老谋深算”之处,从《红高粱》到《金陵十三钗》再到《归来》无一例外。毕竟,迫于某些因素,历史是不能太过直白地去批判,文革是不能太过直接地抨击。虽然剧中轻描淡写地将文革一笔带过,但此处无声胜有声,导演对当时社会人性被摧残的哀悼与鞭挞却尽显淋漓尽致。
《归来》是值得花时间去细细品的佳作。导演没有深刻描述时代背景,却写出了一个时代的悲惨共鸣;没有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却写出了扣人心弦的感动;没有繁琐的情节累述,却以无声般的细节表演战胜千言万语。感动之余,也会深思,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难道只有一个“陆焉识”吗?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不得不造就这样的结局。
翘首盼归来,归来不识焉。
雨夜归来,一墙之隔,一把锁阻断了重逢,却锁不住相爱的心。长桥寻人,撕心呐喊,明明相见不能相拥,凄美缠绵。陆焉识的出逃,只为这久违的重逢,千里迢迢,就算最后换来的只是远远一瞥。
平反后的陆焉识颤颤地推开阔别多年的家门,拖着沉重的步子,没有多余的语言。当看到桌子上陈旧的照片,泪湿眼眶,二十多年的忍耐,二十多年的坚持,二十多年的屈辱,只为了能够回来,回到自己的家,一瞬间百感交集。有人会说归来的情节发展太慢,太煽情。殊不知也是这越平淡的故事,越让人刻骨铭心。面对失忆的婉喻,陆焉识没有放弃,想尽一切办法相伴左右,修琴,读信,只为照顾她,唤醒她沉睡的记忆。而她也以她自己的方式爱着焉识,几十年的等待,几十年的期盼,还有后来无数个5号风雨无阻的坚持。
电影中,谋导也并未将所有的故事娓娓道来。多次被婉喻提到的方师傅,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言而喻。后来方师傅妻子当街谩骂,恐怕也称得上是电影中的一处“妙笔”,谁错谁对,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雪中,她依然盼着记忆中的焉识归来;雪中,他依然默默相伴,虽然她早已不识焉。他们都在等,在等待中一起慢慢老去。
翘首盼归来,归来不识焉,相濡以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