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的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
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来源:作者:日期:11-01-25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沪府发〔2010〕3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政府同意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设立和运作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促进上海创业投资健康快速发展,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6号)、《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05年第39号令)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委发〔2009〕9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引导基金,是指由市政府设立并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引导基金主要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导民间资金投向上海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主要投资于处于种子期、成长期等创业早中期的创业企业,促进优质创业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向上海集聚。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及按照《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创业投资备案管理部门备案,并申请引导基金扶持的各类创业投资企业。
第四条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英文名称为Venture Capital Guiding Fund of Shanghai,英文缩写为VCGFSH),采取决策、评审和日常管理相分离的管理体制。设立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理事会,为引
导基金的决策机制,行使决策管理职责。引导基金理事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事务。成立独立的引导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引导基金投资运作方案进行评审。引导基金适时以事业法人形式设立,暂由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负责日常投资运作。
第二章引导基金的规模和资金来源
第五条引导基金主要资金来源:
(一)本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
(二)引导基金运行的各项收益;
(三)个人、企业或社会机构无偿捐赠的资金;
(四)其他各级政府资金;
(五)其他资金来源。
第三章引导基金的运作原则与方式
第六条引导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投资运作,积极吸引和集聚海内外优秀创业投资企业及其管理团队来沪发展,大力培养本土创业投资管理团队,优先配套支持国家和本市联合组建的创业投资企业。鼓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第七条引导基金投资运作可采用参股创业投资企业和跟进投资等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还可采用融资担保等其他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一)引导基金可参股投资创业投资企业,但不能成为第一大股东。
(二)引导基金可跟随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于创业企业,形成的股权委托共同投资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
(三)引导基金按照国家对创业投资企业债权融资有关规定,在适当的时候为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
(四)闲置资金的保值性投资(仅限于购买国债和银行存款及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金融产品)。
(五)经引导基金理事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八条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创业投资企业,操作程序如下:
(一)公开征集。按照引导基金理事会批准的引导基金年度资金安排计划,由引导基金理事会办公室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年度基金申报指南,拟与引导基金合作的创业投资企业或管理团队,根据指南要求进行申报。
(二)尽职调查。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对经初步筛选的申请人资料和方案进行尽职调查,提出拟合作项目的尽职
调查报告,并提出投资建议。
(三)专家评审。引导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创业投资企业提出的申请合作方案和尽职调查报告进行独立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和建议。
(四)媒体公示。经引导基金理事会办公室审核,对评审通过的拟扶持创业投资企业方案在有关媒体予以公示10天,对无异议的,将有关材料上报引导基金理事会。
(五)最终决策。引导基金理事会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和实际情况,对引导基金使用方案进行最终决策。
第九条引导基金对创业投资企业选定的创业早期项目,或需要政府重点扶持和鼓励产业领域项目进行跟进投资,操作程序如下:
(一)公开征集。按照引导基金理事会批准的引导基金年度资金安排计划,由引导基金理事会办公室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年度跟进投资申报指南。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根据指南,向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提交申请扶持方案。
(二)尽职调查。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上报的申请方案进行尽职调查,并提出引导基金跟进投资方案建议。
(三)专家评审。引导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创业投资企业提出申请方案和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的尽职调查报告进行独立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
(四)最终决策。引导基金理事会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和实际情况,对引导基金使用方案进行最终决策。
第十条引导基金可以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等方式,对创业投资企业进行投资。投资形成的股权可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和引导基金运作有关规定,采取上市退出、股权转让、股东回购及破产清算等方式退出。
第四章引导基金的扶持对象
第十一条申请引导基金参股扶持的创业投资企业及其管理团队,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新参股设立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资金规模原则上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新参股设立的主要投资于种子期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资金规模原则上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且全部出资在3年内到位,其中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认缴出资总额的30%,且所有投资者均以货币形式出资;
(二)管理团队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既有投资业绩;
(三)获得引导基金扶持设立的创业投资企业在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监管;
(四)重点投资于政府扶持和鼓励的产业领域中的种子期和创业早中期企业,且有侧重的专业投资领域;
(五)引导基金参股的创业投资企业优先投资于上海市范围内的企业;
(六)管理和投资运作规范,具有严格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控制机制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申请跟进投资的企业除满足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三款规定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跟进投资对象仅限本市重点扶持和鼓励的产业领域(由引导基金理事会办公室对外发布年度跟进投资申报指南),且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在本市的早中期创业企业。
(二)创业投资企业对申请引导基金跟进投资的项目已经选定且尚未完成实际投资,跟进投资价格不高于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价格,且申请跟进投资额不超过其实际现金出资额的50%;对种子期企业,跟进投资额不超过其实际现金出资额的100%。
(三)申请跟进投资的创业投资企业不先于引导基金退出其在被投资企业的股权。
第五章引导基金的决策与管理
第十三条引导基金理事会对市政府负责,由分管市领导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并由主管部门领导任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科委、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市财政局等部门各一名领导任理事。引导基金理事会根据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评审结果,对引导基金拟投资方案和有关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第十四条引导基金理事会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
(一)组织召开引导基金理事会会议;
(二)发布年度引导基金申报指南;
(三)组织召开引导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会议;
(四)执行引导基金理事会决议;
(五)承办理事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十五条引导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引导基金拟投资方案进行独立评审,以确保引导基金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评审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门、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和社会专家共同组成。其中,行业协会和社会专家不少于半数。项目申请单位人员不得作为评审委员会成员,参与对本单位项目的评审。
第十六条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负责日常投资运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执行引导基金理事会的决议;
(二)对合作方进行尽职调查并拟定具体投资方案;
(三)具体实施经引导基金理事会批准的投资方案,并对投资形成的股权等相关资产进行后续管理;
(四)根据需要,向参股支持的创业投资企业派驻代表,并通过派驻代表参与所支持创业投资企业的重大决策并监督其投资方向;
(五)承办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引导基金按照委托管理协议确定的标准,每年向引导基金管理机构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并结合引导基金考核情况,建立管理机构激励办法。具体办法,由理事会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可采取上市、股权转让、企业回购及破产清算等方式退出,退出价格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和引导基金运作的有关要求确定。引导基金参股创业投资企业形成的股权,在有受让人的情况下可随时退出。自引导基金投入后4年内转让的,转让价格可按照引导基金原始投资额与股权转让时人民银行公布同期的存款基准利率计算的收益之和确定;超过4年的,转让价格以市场化方式协商确定。引导基金跟进投资形成的股权,可由作为受托人的创业投资企业约定回购,转让价格以市场化方式协商确定。
向引导基金扶持的创业投资企业股东以外的投资人转让股权,或向受托创业投资企业以外的投资者转让被跟进投资企业股权的,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和引导基金运作要求,确定退出方式和退出价格,经引导基金理事会同意或授权,可按照市场价格直接向特定对象转让。
第六章引导基金的风险控制
第十九条引导基金应当选择具有相关经验的商业银行进行托管,具体负责引导基金资金拨付、清算和日常监控。托管银行应当定期报告资金情况。
第二十条引导基金不得用于贷款、股票、期货、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等投资,不得用于赞助、捐赠等支出,闲置资金只能用于存放银行或购买国债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金融产品。
第二十一条建立健全引导基金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引导基金运行安全。
第二十二条引导基金出资设立创业投资企业时,不得作为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不得干预所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的日常运作,但对所扶持企业违法、违规和偏离政策导向的情况下,可按照合同约定,行使一票否决权。
第七章引导基金的监督和绩效考核
第二十三条引导基金理事会负责对引导基金进行监管和指导。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将引导基金投资运作情况报告理事会。
第二十四条引导基金理事会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对引导基金管理机构履行职责情况和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督和绩效考核,并由审计部门对引导基金进行审计。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财政局
二○一○年十月十五日
第二篇: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天津银监局关于改善我市金融服范文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津政发〔2005〕111号 【发布日期】2005-12-20 【生效日期】2005-12-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天津市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天津银监局关于改善我市金融服务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
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津政发〔2005〕11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市发展改革委、天津银监局《关于改善我市金融服务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关于改善我市金融服务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国资厅评价函〔2003〕 327号)、《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津政发〔2004〕91号)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银监发〔2005〕54号)等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对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
(一)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把握行业、地区、企业支持的重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按照商业化运行和自愿的原则,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明确中小企业支持重点。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产品的市场保证及技术进步原则,重点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行业。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以及授信政策中明确限制或禁入的行业的中小企业,要限制或禁止发放贷款,不予以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在选择地区时,可以在经济环境、人才基础好,区域政策健全配套,还贷意识好、信用好的地区重点发展信货。在开发中小企业客户过程中,应把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以及我市经济发展规划的产业作为支持重点,重点关注能大量吸纳就业、技术含量高、产品有市场、节能降耗、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够出口创汇等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符合国家和我市目前积极引导和支持的科技型企业,为电子信息、汽车、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与环保六大支柱产业、重大工程项目提供配套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二)完善现有信贷管理方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特点,完善现有信贷管理方式,建立符合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制度。在加强信贷管理、集中信贷审批权限的同时,要努力形成符合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信贷营销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要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在评级指标的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效益性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评级体系,客观评定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要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授信制度,把企业发展潜力、前景作为重要考察内容。
(三)改进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摆脱“贷大贷长”的放贷思维定势,建立有助于改进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差异化发展和特色营销。要调动各级信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鼓励信贷人员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信贷人员的工作绩效,在收入分配上应强调中小企业信贷人员收入与其业务量、效益和贷款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上不封顶。信贷员绩效指标应包括当月发放贷款的笔数与金额、当月新发展的客户数和新客户贷款金额、逾期率和损失率、贷款余额和发放笔数等内容。绩效指标中,贷款质量和当月新发放贷款应占主要比重。不能提出诸如新增贷款不良率必须为零等不切实际的要求,帮助基层信贷人员克服畏贷情绪,只要信贷人员认真按既定程序做到了尽职调查与审查,就要客观对待信贷风险与损失,从而形成有利于改进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权责利相一致的良性激励机制。
(四)建立优秀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对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评选出的优秀企业以及政府推荐重点支持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授信申请应当给予优先受理、优先审议、优先安排资金等融资便利,为优秀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快速通道。
(五)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贷款质量、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适当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应在收到书面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如延长答复时间,必须说明理由。中小企业授信调查报告应区别于其他授信报告,做差别化评审。对部分管理基础较好的分支机构进行适当授权,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效率。对单笔小额贷款的贷前审核,不要完全拘泥于财务报表,可通过现场调查,收集非财务信息和软信息,包括有关借款企业及其经营者家庭收支和信用情况的第一手信息;贷款主要以借款人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和个人信用为基础,并可以其已有可抵押资产和未来融资项下形成的资产和权益进行抵、质押;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可要求借款人提供有效担保。
(六)强化配套服务。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配套服务水平。积极组织或参加单向或多向的银企交流活动,摸索适应中小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信贷服务模式。在营销方式上,可单设中小客户的营销团队,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营销。在信贷管理方面,可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管理以及研究分析。在账务设置上,可以采取分账制,单独核算。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应当利用自身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全方位的中间业务服务。在信息管理方面,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统计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
(七)加强业务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注意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基础上,要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根据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和贷款需求“短、平、快”的特点,提供可循环使用贷款、封闭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贸易融资、银行承兑和票据贴现等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可通过理顺中小企业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锁定相关强势企业,推出买方付息票据、商票保贴、应收账款保理等金融创新产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探索开展股票股权抵押、保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其他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担保形式。必须引入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在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项目风险、综合效益、担保因素,本着高风险、高收益原则分档次确定利率水平,并在风险发生变化时,随时自主调整。
(八)发挥特色优势。国有银行要利用网点多、分布广和便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特殊优势,主动发现和培育中小企业客户,为其提供增值服务。股份制银行要把支持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防止贷款过于集中而潜伏新的贷款风险。政策性银行可依托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再担保业务。可以选择区域环境好的地区,通过政府倡导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等方式,实现政府增信,充分将政府的组织优势、民间的组织优势和银行的融资优势相结合,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依靠自身信息优势,突出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特色,尝试专业性市场集中授信等。天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坚持以“立足社区,面向农户、做社区型小的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通过建立信用共同体,支持个体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和城区经济发展。
二、强化风险控制,加强与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合作
(一)加强操作风险控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法、贷款通则以及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规定发放贷款并进行管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认真进行风险分类,对已形成的信贷风险,要全面弄清风险的状况和成因,提出相应的清收措施和办法,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同时,要根据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大力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检查稽核力度,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贷款中的违法违纪问题,有效保证中小企业的贷款安全。
(二)加强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拓宽担保方式。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政府注资的、长期配合良好的信用担保机构适当降低门槛,贷款由100%全额担保适当放宽比例。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明确主管部门,完善担保机构的法人治理机制,对注册资金不到位、变相撤资、利用资金搞短期投资、短期拆借等行为进行曝光,定期公开担保机构财务状况,定期向金融机构公布评级情况,督促担保公司依法经营、规范操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拓宽多种担保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贷款风险。积极争取由企业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相关利益者)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将借款人的有限责任和相关自然人的无限责任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可争取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财产抵、质押以及人寿保单质押等担保要求。
(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银行业协会要推动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各会员单位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商联等有关部门以及中小企业代表定期召开座谈会,商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提出具体政策措施。要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收集银行业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掌握的企业信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放的信用评级体系,为银行提供中小企业全方位、多视角信用状况有偿咨询,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当好参谋。要尽快建立不良客户信息交换平台,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历史的监测,汇集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及其法人代表及实际控制人名单,形成银行间拒绝机制,不给逃废债企业可乘之机。
三、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创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减少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规定要深刻领会,辅导中小企业充分享受政策,依照政策引导,合理调配信贷资源。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取得银行信贷支持过程中,不得通过各种直接或变相的手段强令银行发放贷款,保证银行发放贷款的自主性。同时要避免为了地方利益,搞地方保护,损害银行利益。
(二)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特别是小企业贷款评估、担保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小企业辅导中心,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评估、财务辅导、融资设计等服务,指导和协助企业筹措、运用资金,同时企业也可通过融资辅导中心的服务强化经营与管理,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满足银行的信贷条件,及时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奖罚机制。对发展前景良好、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可建立“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名单;对还款记录良好的借款人,还可在贷款金额、期限、利率和担保条件上给予优惠;对于有骗贷或违约行为的中小企业,可在社会上予以通报。
(三)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层次的资金来源。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推动建立产业投资体系,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要与担保、典当、租赁以及投资机构组成一体化融资体系,探索进行股权投资,引进基金投资公司,增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能力。
(四)政府奖励和支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注册资金在200万元(含200万元)以下的个体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的财政扶持政策仍按照市财政局和人行天津分行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我市金融机构增加专项贷款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津财金〔2003〕 5号)实行。对新开办的贷款担保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贷款的抵押登记和公证手续予以简化,降低收费标准,减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
二○○五年十二月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丽水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科委关于
丽水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成果)
认定办法(试行)
(丽水市科委 二○○○年七月二十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决定》(浙政〔1999〕1号)和原地委、行署《关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地委〔1999〕32号)精神,建立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成果)认定制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由市科委、计委、经委、财政、地税等部门并吸收部分专家组成。下设专业评审组,负责对申报认定的内容进行审查和排序。认定委员会对专业评审组的审查、排序结果或直接对申请人的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和认定。认定委员会办公室设科委,负责日常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中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申请人必须是依法在本市登记注册的企事业法人。高新技术成果认定申请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成果)的认定属申请人的自愿行为。
第二章 认定依据
第四条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成果)的认定,主要 依据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并结合丽水市实际确定。
具体范围是:
(一)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品;
(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
(三)精细化工技术及其产品;
(四)新材料技术及其产品;
(五)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品;
(六)新医药技术及其产品;
(七)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及其产品;
(八)环保新技术及其产品;
(九)改造传统产业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及其产品;
(十)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其他技术及其产品。
上述范围,将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我市实际进行补充、修订。
第三章 认定条件
第五条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从事一项或多项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业务的经济实体。不包括单纯的商业经营。
申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和企业技术性收入(包括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出口、引进技术消化吸 收及中试产品销售等技术贸易收入)总和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40%以上。
(二)具有素质较高的科技队伍,大专以上学历或助师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5%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高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直接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6%。
(三)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企业总收入的3%以上。
(四)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第六条 高新技术产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高新技术设计、生产的全新型产品和用高新技术对其工艺、结构、材料、性能进行重大改进而生产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申请认定的产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认定的产品属于本办法第四条范围;
(二)知识产权清晰,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良好,利润不低于20%;
(三)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第七条 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是指申请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后续技术或产品开发技术并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能力,或主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生产设备,经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能力的项目。
申请认定的产业化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所生产的产品属于本办法第四条的范围;
(二)属新建项目或重大技改项目并已经计划(经济)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其资金、人员、设备已落实。
第八条 高新技术成果,是指属于高新技术范围,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产业化潜力,申请人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申请认定的科技成果必须具备上述条件。
第四章 认定程序
第九条 原则上每年认定两批,认定时间为6月份和12月份,申报时间为5月和11月份。
第十条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丽水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书》;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有关产品鉴定证书复印件;
(四)特殊行业生产许可复印件。
(五)环保检测报告复印件;
(六)上企业损益表复印件。
第十一条 申请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丽水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申报书》;
(二)有关技术成熟程度与知识产权认定文件复印件;
(三)特殊行业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四)环保检测报告复印件。第十二条 申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认定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丽水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认定申报书》;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项目可靠性报告及立项批准书;
(四)认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文件材料。
第十三条 申报高新技术成果认定时,应提供下列文件材料:
(一)《丽水市高新技术成果认定申报书》;
(二)有关技术成果享有权利的证明文件复印件(鉴定证书、专利证书、获奖证书等);
第十四条 申请人申报的材料由县(市、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或市直主管部门进行完备性和真实性审查,并征求同级财税部门意见(申报认定高新技术成果除外)后报送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办公室(一式十五份)。
第十五条 经专业评审和认定委员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高新技术成果由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颁发认定书。
第五章 优惠政策
第十六条 经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高新技术成果,享受原地委〔1999〕32号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十七条 经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 术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成果,优先推荐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成果。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对在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成果)申报认定过程中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高新技术(产品、项目、成果)认定证书的,由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撤销认定并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的责任。
第十九条 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办公室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项目)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发现不符合规定条件或严重违法行为的将取消其资格,并不得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 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合并、分立、转业、迁移或歇业的,必须在实施后一个月内报市高新技术委员会审核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高新技术认定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第四篇:市发展改革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发展改革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2013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是XX合作示范区具体规划建设的启动年,是筹备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上级发展改革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三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跨越升位,次级突破”战略部署,始终秉持“务实、创新、廉洁、和谐”的工作理念,坚持“思全局、谋大事、抓改革、促发展”,在超前谋划中抢占机遇,在把握形势中顺势而为,在务实打拼中奋争创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全力以赴抓大事,重大战略顺利推进
XX合作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经市编委批准,成立了“XX市区域合作办公室”,明确了人员编制、内设机构、主要职责,牵头草拟送审了《〈XX合作示范区(XX片区)建设总体方案〉分工方案》、《2013年XX合作示范区(XX片区)目标任务考核办法》等重要文稿,抓住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区域合作等方面,由对应部门具体负责,分块推进,整体联动,逐一落实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以及6大类19项支持政策的争取工作。随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省委办、省政府办、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专题汇报,衔接争取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XX合作示范区(XX片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3〕31号)文件于6月25日正式出台,明确了“三年初见成效、五年跨越升位、七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落实了“合作功能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合作基地建设、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完善区域合作机制”6项工作任务,给予了财税、投融资、产业、土地以及体制改革等5大项优惠政策,加强了省级层面对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随同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了省政协“推进XX合作示范区(XX片区)建设”提案办理协商会,会后认真梳理了王宁副省长及省级各部门的讲话发言,逐一加强对接,力争获得省级层面更多支持。结合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全市形成了“6+3+1”的竞相跨越发展新格局。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办、市绩效办等部门,扎实开展了XX合作示范区建设项目专项督查,快速启动滨江新区建设,加快和开工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扎实开展了邓小平发展基金设立的前期工作,掀起了示范区建设高潮。
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成功获批。经过艰苦的衔接争取,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关于四川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的批复》(发改西部〔2013〕660号)文件,正式批准同意设立四川首个“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明确了示范任务、主要目标、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承接产业布局等内容。积极加强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西部办的衔接沟通,顺利推进了示范区建设的前期相关工作,目前正抓紧编制《四川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送审。
区域发展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与重庆的合作,积极主动加强衔接联系,促进了两地党政领导交流,精心筹备渝广经贸合作领导小组第四次联席会议,草拟了2013年渝广合作计划。强化同渝广合作乡友顾问团、重庆XX商会的联系,不断扩大对外推介和招商引资成果。随同市政协主要领导等部门负人,赴漳州闽南师范大学参加了“中国经济大讲坛”等活动,商洽了XX与漳州等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合作建设有关事宜,进一步加强了对外合作方面的衔接和交流。
(二)围绕中心当参谋,加强经济运行管理
科学编制计划。根据中省经济工作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下达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草拟完成了《关于XX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顺利通过四届市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牵头抓好了全市经济工作“开门红”督促考核,会同市绩效办草拟送审了《关于审定2013年全市经济工作“开门红”考核结果的请示》。2013年上半年,预计全市GDp实现390亿元,同比增长11.5%。
抓好经济运行分析。针对今年全市经济运行形势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创新驱动、“6+3+1”等发展战略,抓住工业经济、重大项目、农业农村、服务业发展、区域合作、价格调控等热点难点,定期深入基层调研,认真开展了全市经济形势分析,草拟了“国民经济运行、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建设的情况分析及措施建议”等调研文章,配合市委政研室充实完善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代市委、市政府草拟了《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推进XX合作示范区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关于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新型住宅产业化的意见》等重要文稿和文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草拟了《XX市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分析报告》,“对2017年全市经济总量力争突破2000亿元,成为川东北经济区重要增长极,进入全省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等奋斗目标进行了科学分析预测,提出了确保目标圆满实现的工作措施建议。
扎实开展节能减排。按照中、省节能减排工作部署,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预计能按时间进度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严格固定资产节能评估工作和万家企业节能工作。2013年以来,共完成节能批复2件、节能登记备案13件。组织开展了“践行节能减排,建设美丽XX”节能减排宣传周活动,大力普及生态环保理念,营造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
(三)狠抓项目促投资,大力争取中省支持
项目资金争取成效显着。准确把握中省预算内资金投向,逐一跟进落实规划、上报、审批等重点环节,加大争取协调力度。2013年以来,共争取到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实施、城镇供排水设施、公检法司、廉租房建设、堤防工程、石漠化治理、基层医院能力建设、农村学前教育、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产业发展和节能示范、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134个,到位资金53426.4万元,同比增长30%;其中,城建基础设施9409.4万元、公检法司3567万元、交通能源26701万元、社会事业4162万元、农业农村4010万元、产业环保3602万元、以工代赈3415万元,综合类300万元。牵头组织世行项目专家多次赴我市进行项目鉴定和专题培训,世行贷款项目进展顺利。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奋斗目标,深入各区市县和有关部门调查研究,编制完成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及时分解下达目标任务。紧密跟踪对接当前国家投资政策动向,精选项目,积极申报,跟踪衔接,全力争取。严格执行中央投资项目管理各项规定,规范实施,快速推进。积极配合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门,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认真开展了1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013年拟争取中省支持重大项目的专项督查,指导督促,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按季分析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确保了投资项目加快进度。2013年1-6月,预计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5.3亿元,同比增长28%。
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年初及时分解下达全年和“一季度”项目推进目标任务,6月牵头协调组织了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项目145个、总投资962亿元。随同市委、市政府领导赴省进京,积极衔接落实供电、用气等重大问题,深入项目现场,帮助协调解决各种困难。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办等部门,扎实开展了新开工项目的专项督查,每月通报、每季分析,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随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省专题汇报争取,XX鼎恒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纳入了全省50个重点推进项目,渝广合作共建机电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XX渠江航运工程、XX气盐结合系列项目等3个省重点项目纳入了全省100个重点支持项目,总投资92.5亿元,年计划投资13亿元,申报用地指标120公顷。2013年上半年,全市1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2亿元,占年计划的60.7%,345个1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62.7亿元(含150个重点项目投资),占投资计划58.5%。
加快推进献礼工程进度。2013年1-6月,兰渝铁路建设完成投资2.6亿元,铺轨73公里,目前已铺轨至华蓥市高兴站附近。XX南站站房建设进展顺利,施工单位已进场。站前广场设计已委托重庆市设计院进行,目前正抓紧征地拆迁。随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前往北京、兰州、成都等地,积极衔接成都至XX动车组开行和华蓥高兴站货站建设工作,目前成都铁路局已编制了动车开行可行性和风险评估论证报告,正在内部审定;重庆铁二院交通规划研究院已完成XX站、XX南站、高兴站客货功能定位及运量研究报告,并上报中铁总公司审批。加强同四川铁投集团的衔接,进一步商讨细化了投资方案,抓紧做好了高兴至洛碛铁路的前期工作。完成渝西客专规划研究修改报告,积极开展了渝广达城际铁路项目的规划研究。遂广、巴广渝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XX花桥至岳池罗渡、岳池九龙至XX枣山快速通道建设项目已完成可研批复等前期工作,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华蓥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按规划有序推进,资金1500万元已下达投资计划,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省发展改革委审查,年内开工建设。
(四)提速增效强监管,着力规范项目建设
高效办理行政审批。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实施办法”、“重大项目建设消极作为问责办法”,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全程跟踪服务。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项目的实施管理,严格实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管理。2013年以来,高效完成行政审批39件,其中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审批12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20件、收费许可证申领和年检7件;共办理并联审批项目6件,所办结审批事项满意度达100%,无超期件,无违规设立审批事项或咨询机构、行业组织或中介组织进行变相审批等情况。
加强招标监督管理。会同市招监办及时出台了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四川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办法〉的决定》的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固定价比选、招投标投相关工作。严格执行“市政府投资项目BT、BOT建设方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投标企业诚信库,全力推行电子化招投标,组织编制规范统一的电子化标准文本。高效优质服务,严格执行招标和比选文件备案相关规定,认真履行招投标监管职责,强化对市本级项目招标文件、比选文件的审核、备案工作,加大对市本级项目招标、比选活动的现场监督和执行监督等。2013年1-6月,市本级共有12个项目完成依法招标,财政评审金额为16758万元,中标金额为14967万元,节约资金1791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0.6%。严格执行“业主自主招标、专家独立评标、部门依法监督”招投标制度,派员参加了现场监督25人次,现场纠错10余次。依法妥处各类投诉,加大招投标违规行为的查纠力度,确保了招标投标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切实强化项目稽察。科学拟定稽察工作要点,并报经市政府批准。按照“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的要求,完善“项目约谈”等制度,围绕立项、可研、招标、建设等各个环节,先后对政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商贸流通、社会事业、基础产业类的7个中省投资项目和4个市县本级投资项目进行了全面稽察,对项目稽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督促整改,对违规问题进行了行政处罚,促进了项目规范化建设。按照省政府提出的“2012年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的项目2013年6月底前开工,2013年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的项目9月底前开工”的工作要求,对2012-2013年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开工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察,认真分析了项目未按时开工的原因,并提出了确保项目按期开工的建议,切实加快了中央预算内项目计划执行进度。
(五)加强调控惠民生,营造良好价格环境
科学实施价格调控。按照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征收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征收入库价格基金1063.2万元。严格执行市级天然气价格调节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征收管理细则”,2013年1-6月已征收天然气价格专项调节金626万余元,现正对XX区上报的2012年天然气价格补贴方案进行审核。全面推进权限范围内调定价格和收费的成本监审工作,对XX职业技术学院新设专业、友谊中学实验学校初中生教育培养成本,以及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人民医院325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进行了监审,核减幅度达到41.59%。按时、高效完成了农产品和重要商品成本调查工作。
稳步推进价费管理。随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省级相关部门汇报衔接,7月1日起,XX区、武胜县、邻水县地方电网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与四川电网实现同价,惠及广大基层群众。积极争取XX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电价,实现与工业用电同价。按工商同价要求改革完善销售价格分类,提高特种用水价格,促进资源节约。强化成品油价格监管,稳妥做好道路旅客运输价格管理,加强住房价格监控,实施价格公示制度。严格贯彻落实中省制定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降低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标准。开展了驾驶员培训收费、前期和中介物业收费等专项调查,及时查处了各种乱收费行为。对全市48个系统主管部门、138家单位、147个收费项目的执收情况,严格按要求进行了审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涉农、涉企、教育、卫生收费管理,及时公开了收费标准明细。草拟送审了“调整XX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取标准的方案”。
认真开展价格服务。围绕节日市场、粮油蔬菜价格、春耕期间农资价格、教育收费、医药卫生服务价格、商品房销售、停车服务、驾驶员培训与维修行业收费等重点,大力开展价格检查,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稳定市场物价秩序。坚持每周开展重要商品价格监测,特别是重大节假日、“4.20”芦山地震等特殊时期,积极主动开展应急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督,及时提出措施建议。2013年1-6月,全市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起;受理并办结“12358”价格举报咨询36件,答复满意率100%;完成涉案、涉税、道路交通事故车辆物品损失价格鉴定、评估和认证387件,结案率100%,错案率为零。
(六)优化作风树形象,机关建设成效显着
抓好班子队伍建设。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和谐繁荣美丽XX”等主题教育,深入宣传发动,精心安排部署,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三联五帮”的联系村开展了“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2013年以来,积极参加国省发展改革委、市纪委、市委党校、市直机关工委等组织的业务培训、县干班、科干班等学习活动、专题培训10余人次。委领导班子和衷共济、心齐气顺,能够坚定不移地服从服务于工作大局,千方百计完成上级交办的急难险重任务。积极选录优秀青年干部充实队伍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1名、从基层考录选调干部3名。加强内部轮岗交流,促使干部多岗锻炼、尽快成长。干部职工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班子队伍讲纪律、能吃苦能战斗的形象进一步提升。
切实转变机关作风。认真落实中、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制定出台了全市发展改革系统“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十项规定”,和“6个从简、22个一律规定”,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杜绝铺张浪费。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机关行政效能问责、责任追究和绩效考核,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等规定和廉政风险防控。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制度管理,完善项目审批、招投标、稽察监督、项目约谈、价格检查等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全委无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扎实开展惠民帮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认真落实省、市民生工程“改造农村电网线路80千米”的目标任务,目前,800万元项目资金已到位,正抓紧同XX供电公司和相关地方电力企业衔接,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项目实施方案,确保年底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认真开展了新一轮“挂包帮”帮扶工作。委领导带队深入前锋区龙滩乡伍山村,采取实地踏勘、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认真向村组干部和群众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约发展的原因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困难,根据伍山村实际和计生“三结合”工作要求,牵头编制了《前锋区龙滩乡伍山村挂包帮帮扶总规划》。全力抓好我委定点联系武胜县三溪镇驴子岩村、鼓匠乡新观村、高石乡新民村三个贫困村帮扶工作。积极向上争取以工代赈项目资金60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力争通过帮扶,使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有所改观,村民收入持续增加,群众素质不断提升。
同时,还认真做好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办理、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维稳、综治、防邪、信访、普法及依法行政、绩效考核综合评价,以及市委、市政府各项交办工作。
通过上半年的努力工作,确保了全市经济运行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向上争取工作成效明显,项目建设有效规范,市场物价平稳有序,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下半年工作要点
下步工作中,我委将进一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克难攻坚、奋力争先,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科学谋划重大战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XX合作示范区(XX片区)建设总体方案”、“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迅速推进“两个示范区”各项政策和项目的争取落实等工作。牵头做好XX合作示范区建设重大项目的督促检查工作,定期收集汇总分析进度、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筹备召开渝广经贸合作领导小组第四次联席会。
(二)强化经济运行管理。准确把握中、省经济政策和宏观形势,做好经济形势的监测预测和重大问题研究,牵头督促检查201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推进落实。围绕“6+3+1”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开展、示范区建设等市情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形势、投资形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分析,提出合理的措施建议,确保地区生产综治、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全年目标圆满完成。突出抓好重点领域、行业、企业节能减排,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三)全力抓好向上争取。抓住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等机遇,围绕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项目,针对中、省预算内资金主要投向,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加强汇报衔接,落实专人跟踪申报和争取进度,确保工作实效,力争超额完成项目资金争取的目标。
(四)着力推进项目投资。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36个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献礼工程、345个1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37个拟向中省争取支持的重大项目,作为2013年拉动投资的重要载体,明确目标,狠抓落实。重点加快兰渝铁路XX南站站房和站前广场建设,确保兰渝铁路年内通车,力争2014年开通成都至XX动车组。快速推进市民广场、邓小平缅怀馆、邓小平故里创5A基础设施建设等献礼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省预算内项目计划执行进度。
(五)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按照“XX市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实施办法”的要求,切实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高效、规范、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规范招投标行为,加大电子招标推广力度,编制完善电子化标准文本,推进计算机辅助评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和诚信体系,构建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招投标市场。强化项目稽察检查,将中、省、市、区县各级投资项目纳入稽察目标,围绕农业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关系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抓住前期工作、建设的质量、进度、财务管理、项目后评估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稽察,确保项目规范建设。
(六)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继续推进和规范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建设。做好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水平挂钩联动工作。认真开展保障性住房等社会关注的热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成本调查工作。大力争取天然气价格下浮等各项省级政策支持。认真做好水、电、油、气、食盐、药品、粮食等价格监管。切实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围绕驾校培训收费、中介服务收费、商品房销售等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查处价格违法行为。规范运行“12358”价格监督举报热线。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科学分析价格形势,提出合理化建议。高效开展价格鉴证、认证等服务工作。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省下达目标内。
(七)认真做好其他工作。围绕工作目标,结合我委职能,突出工作重点,增添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城乡环境整治、创建文明城市、惠民扶贫等、综治信访维稳等目标。认真办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类事项和任务。
第五篇:西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关于西安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西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关于西安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西安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关于西安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政发〔2008〕59号 2008年6月3日
市财政局报送的《西安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西安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西安市财政局 2008年5月30日)
第一条 为加强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管理,规范大型活动经费开支,确保大型活动顺利开展,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西安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大型活动包括:
(一)经市委常委会或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由市委或市政府主办(承办),大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的大型活动;
(二)经市委或市政府批准,由市级有关部门牵头、使用财政资金50万元以上的大型活动。
第三条 大型活动专项资金包括:财政拨款、财政借款、捐赠收入、大型活动经营收入等。
第四条 大型活动所需资金应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为主”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并遵循“公开透明、合理使用、专款专用、规范节约”的原则使用大型活动资金。
第五条 为便于资金管理,筹办大型活动的牵头部门(以下简称“牵头部门”)应为一级预算单位,因筹办大型活动而成立的临时机构其财务核算工作应挂靠一级预算单位。
第六条 财政补助或预借专项资金的申报、批准程序:
(一)市委、市政府决定财政给予补助的大型活动项目,应由牵头部门根据市委或市政府批准的大型活动安排对计划规模、活动具体内容、费用项目等进行实地考察,制定大型活动实施方案,并提出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制定明细预算并附有关依据资料,报市政府审批。市财政局根据市政府审批意见,安排专项资金。对属于多渠道筹资安排的大型活动,在申报前须落实其他资金来源。
(二)对市场化运作的大型活动,为保证其前期筹备工作顺利开展,按照财政补助申报程序经批准后,市财政可预借部分资金。牵头部门要出具保证还款承诺,待大型活动结束后及时归还市财政。
第七条 大型活动要严格执行有关开支标准,节约活动经费。开展招商引资的大型活动项目,其财务开支要严格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财政局经贸洽谈会、展销会经费管理意见的通知》(市政办发〔2007〕61号)、《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安市招商引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市财发〔2006〕603号)要求执行。大型活动期间的会议、住宿等开支标准,要严格执行《西安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市财发〔1998〕101号)、《西安市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市财发〔2008〕123号)。
第八条 牵头部门负责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的管理。大型活动专项资金应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格遵守有关财务制度,保证账目清楚,凭证齐全,账证相符;大型活动专项资金结余,统一上缴市财政。对连续性大型活动的资金结余,市财政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第九条 市财政局负责对大型活动资金的日常监督管理,并对大型活动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 大型活动的资产管理:
(一)大型活动所需配置资产应向市财政局申请,经市财政局审核后,先从现有资产中借用,如现有资产不能满足需要确需购置的,按照审批程序办理。
(二)购置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内的资产,应按照规定实行政府统一采购。
(三)大型活动结束后借用的资产要及时归还,购置及捐赠形成的固定资产,由牵头部门负责分类登记,统一交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根据《西安市市级部门临时机构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市财发〔2006〕277号),统一管理、调配使用。
(四)牵头部门要加强大型活动的资产管理,对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资产或使资产受到侵害的行为,一经查实,责令改正,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大型活动结束后,应由审计机关或由审计机关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审计经费列入大型活动经费预算。属于市委、市政府主办(承办)的大型活动,审计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并报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备案。其他大型活动的审计报告报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备案。
第十二条 对大型活动的结余资金上缴、资产归还和审计等,均应在大型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