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育人
突出实践育人加强中小学生基础道德建设
——丰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稿
一、贯彻中央八号文件主要工作和举措
(一)抓整体规划,提高德育工作主动性。
1、召开教育大会。今年9月,我区召开了教育大会,对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首都教育发展战略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明确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为背景,以各类教育基地和社区等文化教育资源为依托,突出实践育人,加强基础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文明素养、高尚道德情操、身心和谐发展的“四有”新人。
2、制定实施意见。区委区政府和教工委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3、以督评促发展,引导创新,推广经验,强化管理。今年督导中小学55所,占三分之一。
4、开展调研,全面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完成了多个方面的调研任务,全部形成调研报告,及时解决了调研中的一些问题。
5、走进校园,开展德育工作交流展示。云岗中学、北京十八中、丰台二中、北京十二中进行了德育工作展示;同时走进黄村一中、北京二十中学习交流德育工作。
(二)抓养成教育,加强基础道德建设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加强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一方面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另一方面是按照知行统一的原则,在道德教育中淡化说教,注重感悟和体验。
1、全区中小学开展《文民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礼仪”小品赛、学生装展示会、环保调查小分队、一日常规新童谣、“诵读古经书,学做儒雅人”、“家庭道德作业”、“二十二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等实践体验活动在各校广泛开展。
2、抓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发挥区域内历史文物、革命圣地、航天科技、现代经济发展等宝贵教育资源作用,整合各方面力量,分批命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基地。首批已经命名的30个基地,全部实行对学生集体活动免费开放。区政府和教工委教委分别制定了活动指导意见
3、充分利用首都和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与北京航天城共建,举行“庆神州、爱科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4、法制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并行,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在配备法制校长的基础上,确定并培训校内法制辅导员;启动全区中小学“律师进校园”工程。
(三)抓学科德育,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1、发挥“两课”作用。结合新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育人作用的同时,强调各门课程都要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培训和指导,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区校两级分别在干部和教师两个层面进行培训;分片开展研讨;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德育工作。
3、探索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历史课开进博物馆”,学生把博物馆当成大课堂,在参观学习的同时,演出历史剧和进行模拟考古活动,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育人的过程和学生的生活接轨,这就是我区在大堡台汉墓开展历史活动课的写照。类似的活动课程在区教委、区教研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已经逐渐丰富和成熟,丰台区科技馆建设模拟航天发射器,开辟了科技教育新领域;丰台二中的政治活动课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了南宫村;东高地一小思想品德课“小课大上”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社会等。
4.开发德育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我区出台了《校本教材开发指导意见》,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正逐渐走向规范化、多样化、特色化。目前,全区性的地方教材有《知丰台爱丰台》、《探索丰台》、《中学生安全教育手册》《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手册》,同时正在开发《中小学法制教育读本》;各校的校本教材众多,如十八中的《我爱我家》,首医附中的《花乡的花》,十二中的《形体艺术教育》,十中的《热土》等等,使教育更加贴近了实际,贴近了未成年人,突出实践育人特色,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抓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成立了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2、开展了全区性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3、启动了以32所学校为重点的新一轮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工作。
4、在市教委数字德育平台的建设中,丰台区成为三个试验区之一,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建设任务。
二、贯彻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精神的思路和设想
(一)工作思路
筹备奥运和丰台新城区建设为背景,以文明礼仪伴我行教育为主线,强化管理,突出实践育人,着力于基础道德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文明素养、高尚道德情操、身心和谐发展的新时代首都青少年。
(二)近期工作设想
1、强化行为规范,抓养成教育。加强常规管理,落实一规一则,规范学生行为;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树立十个文明形象,培养学生文明素养;研究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2、加强业务培训,抓队伍建设。开展德育工作交流研讨和专题培训;颁布《中学德育常规管理工作手册》;抓实践考察,走进校园,学习和交流先进德育工作经验;建立机制,评选丰台区优秀德育工作者。
3、突出实践育人,抓体验教育。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引导学校广泛开展30个教育基地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四个一”工程,促进道德知行统一;唱响国歌,建立集体活动唱国歌制度。落实军训要求,规范高中军训工作。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总结交流活动;推进“律师进校园”工程;加强不良行为学生管理,理顺工读招生办法。
5、培育德育氛围,抓评价导向。落实《市教委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方案》,建立有效评价机制;修订德育管理条例,加大德育导向力度;挖掘和培育学校德育工作典型加大宣传力度。
6.探索主体德育,抓德育研究。利用研究会平台,开展主体德育课题研究;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提高教育实效性;召开研讨会,研究网络德育模式,推进数字德育建设;建立家长教师协会试点.总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我区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抓住有利契机,依托丰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逐步形成丰台区德育工作的特色,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篇:实践育人
落实“实践育人”理念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党面临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校园不是真空地带,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同样面临着新的重大考验和挑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温总、钱老的发问,是对整个教育界提出来的,同样也应该引起我们高校学工系统的深思。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认同国体政体,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面对学生工作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常常感到:90后学生越来越难管了,现有的办法效果不理想,学生工作是越来越难做了。如何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高校学工系统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历来特别强调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对于我们创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每次面对大学生讲话都要叮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2008年5月3日总书记在北大叮嘱广大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本领……”。这里总书记阐明了知识、实践与本领的逻辑关系。2009年5月2日总书记在中国农大要求大学生“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总书记明确指出成长成才(能力、素质)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我们可以把胡总书记的思想称为“实践育人”理念。
今天,就我们对“实践育人”的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一些探索,向大家作 一汇报。这是学术研讨会,我讲的会比较直白,有些只是个人观点,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实践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证明
(一)“实践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
胡总书记提出的“实践育人”理念有着雄厚的理论基础。实践,简单说就是人的亲身体验。
我国古代哲学家都非常重“行”。孔子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荀子也说,“知之不若行之”。明确以行高于知。这些思想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实践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主席也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胡总书记提出“实践育人”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教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追求实践理性的学问。当代著名教育学者底特利希·本纳提出的“实践的非肯定性教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概念这个基石上,是一种从基于实践、为了实践并向实践开放的教育学体系”,代表了国际教育思想的一种新发展。现代学习理论揭示,人类学习的最佳状态不是静态、被动地获得知识,而是全身心经历的探究世界与人生的过程。近三四十年以来,许多心理学家所做的动物实验也验证了现代学习理论,如克雷奇(D.Krech)、罗森茨韦格(M.R.Rosenzweig)的实验研究发现,动物尤其是初生动物的环境丰富程度(还是一种被动的刺激),可以影响动物感官的发育和成熟,也会影响大脑的重量、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影响智慧的发展。
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是否等于力量,答案是否定的。袁隆平说:“书本很重要,电脑很重要,但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知识只有在得到运用并解决了实际问题,才显示其力量,这就是“能力”。真正掌握并运用知识还需要一个不断实践、由浅入深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训练有素”,其中的“巧”“素”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后天培养的素质(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素”不光指能力的体现,还包括精神、品质。这里几个基本概念的关系是:知识是能力、素质的基础和载体,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而形成的,素质是知识经过持久的实践内化而形成的,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发达国家没有素质教育的提法,因此,我们讲素质教育不要理解偏了,不能忽视能力,更不能淡化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国际教育会议指出:“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以及学生参加劳动,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提供与外界包括与劳动界更多的接触,促进学生品格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使他们个人和集体加深对社会道德、教学和经济价值的理解,教育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向他们反复灌输尊重劳动者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我们40岁以上的人听起来是否很亲切,“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58年提出的教育方针,后来是做过了头,冲击了教育。可今天我们面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实践”“劳动”的阐述时又该如何想如何做呢?
(二)“实践育人”理念的实践证明
美国著名统计学专家、哈佛大学查德·莱特教授历经十年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五分之四发生在课堂外, 发生在课堂内的只有五分之一。北京科大一项调查也表明,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时间越多,对学校的满意度越高。清华大学一篇博士论文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直接影响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参加课外科技比较多的学生,今后从事专业科学研究的比例特别高;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比较多的学生,从商的比例特别高;参加学生事务管理比较多的学生,从政的比例就特别高。
现在不少人习惯地认为强化实践是中职、高职的事,学历越高需要实践的时间越少,需要理论学习的时间越多。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比如研究生培养,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搞研究的学生,理论课程一年左右,其它时间主要是做研究。研究就是实践,是创新性的实践。研究生比我们现在本科生的课时比例少得多。所以,学历高低不是实践时间少多的问题,而是实践层次高低的问题。有学者对100 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了深入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精湛的实验技巧是这些人共有的重要特征之一。被誉为文化素质教育鼻祖的杨叔子院士连续发表四篇文章论述《创新之根在实践》,他再三强调实践是创新的根本,没有实践就没有能力,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能力,大力呼吁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世界知名大学都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实践教育的发展。如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都制定了实践教育计划(practical education program)、学生科研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pprentice Program)等,这些计划不仅仅针对大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更是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发达国家高校开设的理论课普遍不多,而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却很多,比如耶鲁大学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4。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曾说:“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是耶鲁培养众多美国杰出人才的秘诀。即使课堂教学也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外做好大量准备,否则就无法参加课堂教学互动讨论,就不能有效地学习。(当然前提是必须实行“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小班化课堂教学”,通过小班化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外,最大的好处是能通过启发、互动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许多国家还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担任大学教师也必须要有相应若干年社会工作经历的要求。
温家宝总理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上说:“我最近常思考,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决定人生的东西老师那里学不来,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这里的“自己学习”可不是指知识的记忆、复述和做习题,因为“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温总理强调的“自己学习”应该理解为,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实践体验与内化,才能形成从老师那里学不来的决定人生的东西。(通过小班化教学主要可以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缺乏的问题,而大力强化实践环节与第二课堂主要可以解决学生实践体验与内化不足的问题,这是我们人才培养中的两个最大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出不了杰出人才的两个瓶颈。其它的教学改革应该围绕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我们经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国外学生18岁就可以不靠家庭资助,自己独立生存了,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学习比国外学生累多了,为什么社会责任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却比较差? 我们的结论:实践的磨练和体验在学生成人成才中发挥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们不能把它仅仅视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践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培养学生兴趣、发现学生特长,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第二课堂”重要性的认识浮浅。我们大多一般性地强调“第二课堂”的重要性,由于学生课外活动主要是团委在组织,不少高校会认为团委组织的活动,仅是为了丰富好动青年人的课余生活而已,或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基本处于从属地位。比较能说明问题的是,总书记每次面对大学生必讲实践问题,特别是今年5月2日总书记在中国农大提出的“实践育人”最新的科学论述以来,主流媒体仅作了常规性的报道,相关文件和有些领导讲话也没有突出总书记“实践育人”理念上的突破,网上搜索会发现不少高校领导在面对大学生的讲话中只字不提“实践”两字。也许大家真的习惯了----“说服、讲道理才是思想教育”,“上课灌输、死记硬背、考试就是教育”。大学里已经没有高考指挥棒了,我们对“实践育人”的认识到底还有多少差距?
(二)“第一课堂”主渠道与“第二课堂”主阵地教育相互脱节。我们在认识上的差距,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滞后。虽然有的学校将有些学生课外文化科技项目列入了培养计划,但实施到位的不多。高校“第一课堂”主渠道与“第二课堂”主阵地相互脱节,不仅严重影响“第一课堂”主渠道的育人效果,也大大削弱“第二课堂”主阵地的育人功能。
(三)对中国大学生成长规律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前沿的研究不够。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以及受“应试教育”强大惯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落后,已经严重制约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参加实践对其品德、精神层面和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影响及其机理的微观研究更少,而大多是形而上的理论研究或是表明化的研究,缺乏直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今年九月我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了一个月,我们小班近20位高校领导有一天到北京某高校考察,其中有一领导的孩子(大学生)正在参加国庆阅兵群众方队的队列训练,这次对群众方队的要求比较高,训练次数也多。大家听了之后,多数高校领导认为对军人要求高是必要的,但对群众方队要求齐步走是浪费时间没意义。这位高校领导马上说,我开始也这么想,但是孩子参加了几次队列训练后,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我对他讲怎么爱国,他不爱听。现在倒过来了,他主动来给我讲如何爱国了!再如,大学生暑期军训日烈当头,我们杭州操场的气温高达40多度,教官严厉施教,对大学生们的意志品德、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的强化作用我们是否充分认识到了?只有短短的10天,与“严厉教官”离别的那个场面多感人呵,许多同学泪流满面,依依不舍,是什么东西让我们的大学生10 天就如此感动。这些应该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思考。西方道德理论各个流派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一致反对用灌输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是不是有其道理呢?
三、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理念,应着重处理好七个关系
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进计量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注重建设大学生“三自管理模式”,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单位、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浙江省大学生志愿者优秀团队、浙江省“挑战杯”优秀组织奖、浙江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并连续8年就业率名列浙江省属非师范类本科高校前5名。
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实践育人”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开创高校学生工作的突破口。这里结合我们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就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实践育人”理念,谈一谈应着重处理好的七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关系。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首要问题,是我们的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有阶级性的,但是道德还具有时代性和共同性特征。2008年温家宝总理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这也是对我们思政工作者的要求。
比如:西方道德教育理论非常注重微观研究、操作模式研究,而且许多理论家亲临一线指导实践;国外大学非常注重互动式、启发式、良师益友式的教育形式;在通识教育中提出让大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公民资格教育,从做一个合格公民开始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非常注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把国家至上的理念、社会核心价值观等,精心设计在各种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得到熏陶、内化……这些应该值得我们很好研究和借鉴。
(二)要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
1、在保证学生学业情况下,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我们的初衷是把学生课外花在上网玩游戏打牌等对自身成长成才无意义甚至有害的大量时间,引导、吸引到有组织、有意义的各种活动上来。当然我们要提高活动的普及性与趣味性。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特别强调,必须关注那些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如果成绩下降明显或出现挂科了,其课外活动的时间必须减下来,一定要保证学业的完成。这一点在目前的体制下,作为学工系统要把握好界限。
2、思想品德课与学生日常表现相结合。思想品德课本质上是一门实践课。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论证,我校在09级学生全面实施《学生行为考核管理办法》,首次采用《思想品德行为实践》课程的形式来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是传统思想品德课与学生日常行为的有效结合,为必修学分,并与学生的各类评奖评优、入党挂钩。该办法的考核主要采用积分的形式,建立“学生行为考评系统”,按评分标准计分,将每位学生在校的品行表现情况逐一记录在“学生行为档案”,每学年评定一次成绩,对出现不合格的,学生必须通过志愿者服务等公益劳动来弥补,不合格的不予毕业。
3、思政理论课与社会实践结合。以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对于社会实践不够重视,没有经验、没有积极性,基本流于形式;而团委主要抓重点,学生参与率低。从07级学生开始,我校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思政理论课,占2个学分,由团委和社科部共同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原有的问题,受益面扩大到所有学生,取得的效果也更好。2009年暑假,学校共有3000多名学生组成了400多支实践小分队奔赴祖国各地、各个行业开展社会实践。
4、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课外科技、社团活动有机结合。我校通过把专业性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的数量及获奖情况列入各二级学院的考核目标,出台《中国计量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从制度机制层面来保障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专业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所学专业在课外活动中学以致用。
5、合理研究制定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指导教师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成效影响很大,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承担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老师,必须合理制定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相关激励措施。
6、进一步推进导师制。广大教师特别是教授在课堂外对学生成人成才的引导意义很大,但这方面的效果不是太理想,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生师比相对国外而言太高,老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成长进行指导。
(三)要处理好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创新型人才要求大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对权威、书本、社会现象等要有质疑和批判精神,这可能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如50、60年代**频发,但现在比较平稳。这个值得我们研究借鉴。我们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必须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守法意识(宪法规定我国的政治体制)、国家认同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四)要处理好标准育人与个性化培养的关系
中国计量学院的办学理念是“计量立校 标准立人 质量立业”。“标准立人”主要体现:做人讲原则做事讲规范,培养一个完全的人。这是学生道德或行为规范的底线要求,做人的基本要求。但容易理解偏了,把学生给“标准化”了,这是我们特别要力求避免的。底线与基本要求的上面就是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分类、分层管理,严管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理念上、工作过程中以及政策制度层面,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更多杰出人才的环境。学校成立针对学生骨干培养的启明学院,增设《领导素质与艺术》课程和实践岗位,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无论在场地(划出1000多平方用于大学生的创业)和资金(初期20万已到位)上予以充分保障,增强对学生骨干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要处理好考试分数与社会对人才评价的关系
学历、高分不代表能力。目前我们评价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十佳大学生的标准中,学习成绩所占的比例过高,与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脱节。要研究更能能体现社会对人才评价的体系,重新修订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十佳大学生、入党等条件标准,使我们的各项评比导向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学生成人成才的正确方向。
(六)要处理好全员社会实践与学生安全的关系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言而喻,让每位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越多,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也就随之提高,学生安全问题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稳定,这是中国的国情。许多学校的担心是很正常的。我们认为首先学校要用一种积极的姿态来切实推进学生全员参加社会实践,仅抓几支重点,对广大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思政课程的新要求。二是政府、社会要制定相应的法规,营造有利于高校推进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氛围,特别是要建立社会对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保障机制,今年杭州推行的未就业大学生见习岗位的安全保险等措施就比较到位。三是学校自身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安全保障制度。我校在全面实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工作中,注重不断健全和完善责任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和安全教育,认真做好系统实施方案,要求每支实践分队至少一名带队老师,明确相关部门和带队教师的安全责任。
(七)要处理好长远整体规划与渐进重点推进的关系
创新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创造性工程,我们在实施中会碰到很多问题,首先是观念问题,包括社会、家长、学生,甚至我们的领导、教师;还有体制性问题,包括相关政策、经费、职责和校内外资源整合等等。有许多问题确实不是我们一时就能解决的,但是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特别是各级领导既要有改革精神,又要有大智慧,只要我们坚定正确的大方向,把大思路变成长远整体的规划,把规划变成若干具体目标,把目标变成各个可行的实施方案,找准突破口,先易后难,扎实推进,完全能够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新形势实践育人
新形势下实践育人效果探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现阶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纲领和实践指南,两个文献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为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了思路和视野。特别是明确提出了实践育人的理论,就实践育人的意义、机制和组织协调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将实践育人提升到新的高度。
实践育人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机延伸,作为学生在校期间主动踏入社会、检验自身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机会和手段,已倍受学校重视,得到社会认可,成为一项专门性、规范性的工作。实践育人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实践育人开展的好坏,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真正起到育人作用,都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甚至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
通过建立一些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我学院形成知识传授、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三大教育课堂的设置,在教学计划上加人社会实践教育环节的教育体系调整, 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划分了特设的社会实践教育“ 小学期”制度, 在教育目标上转向重综合素质、重创新精神、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 关于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研究探讨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它反映了高校教育通过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的转变而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自我完善。
在党中央新形势下,我学院通过完善一系列实践育人体系和实践育人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04年7月,团委组织学生代表赴沈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涉及参观、实习、校友座谈,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校企联谊活动等。整个过程组织有序、目的明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返校后,团委组织参与实践的学生认真反思讨论,总结经验,撰写实践论文,并编辑出版首版实践论文集《七月阳光》。机械学院
首次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2004的巨大成功,为学院社会实践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积累了宝贵经验,开辟了前行的航道。
2、2005年团委切实加强学院实践育人体系的理论探索和制度建设,制定了机械学院社会实践考核鉴定制度,对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科学全面的鉴定,进入学生学年综合量化考评表中。将涵盖学生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的考核制度与学生综合考评制度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又为学院社会实践从根本上提供了制度保障。成为机械学院当年社会实践工作的最大亮点。
3、2007年暑期,机械学院团委按照校团委《关于组织开展2007年吉林大学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院教学发展的实际,总结历年成功经验,组建 “沈阳行社会实践代表团”,奔赴中国老工业基地沈阳开展社会实践。特别值得一体的是,本次的实践代表团由两支队伍组成,一支在沈阳机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支前往沈阳远大集团开展社会实践。
4、2010年暑期,为深入贯彻我校“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文件精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我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实际行动上实现新的转变,真正以科学的理念、和谐的方法,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来谋划,一切以学生利益为宗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改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完善,人们思想的日新月异,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深刻转变,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新时期亦面临着再认识、再改革、再创新的问题,要逐步使大学生社会的实践活动走向规模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观念创新,树立现代人才观
学校领导和广大学生都需要转变传统思想,更新自身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性人才的必要过程。自1999年“扩招”政策出台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大众化时代的来临,也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最为突出的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毕业生就业问题,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综合素质好、有专业技术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尴尬。尽管政府和高校都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大学生就业还是存在很大的障碍。这种障碍很明显地存在于大学生就业前后。表现之一是:由于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脱节,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而造成不能顺利就业。这样一来,拥有现代人才观对实践育人的成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规范制度,建立完善考评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规章制度。要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把高校、社会、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使社会实践教育健康、有序地进行。为建立良好的社会实践运作机制, 我院应及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制度应明确规定社会实践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经费、评估、基地建设, 以及学校、学生、社会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使社会实践教育有据可依。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社会实践的深化,离不开学校的重视,离不开社会实践相关制度的完善,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管理办法,需要学校加强对个人社会实践的顶层设计,从方案征集到立项,到实践的培训,到实践的过程指导,再到社会实践的总结、表彰、宣传等,加强社会实践氛围的营造,在社会实践的考核上,每一名学生都必须在团支部进行汇报总结,将考核结果记入个人当年社会实践成绩,不合格的在当年寒假或者第二年暑假进行补修。
3、整合资源,实现实践基地化
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按照“ 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 根据社会需求和群众的意愿, 因地制宜, 建立一些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通过实践基地
建设, 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形成长期的阵地依托, 同时积极发挥实践活动的桥梁作用, 把学校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进一步动员起来, 与地方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探索实现社会实践基地与生产实习墓地、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基地“ 一体化”路子, 建立起高校和地方的长期合作关系, 共同发展。学校既可以用有限的经费,借助实践单位的支持, 完成社会实践教育的任务, 又可以检验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接收单位可以借助学生的实践, 开展技术服务, 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培训有关人员, 掌握技术和市场信息。这种实践单位与高校教育的互利双点关系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也是高校争取社会资助、发展横向联系的重要条件。
总的而言,当下大学生从大学校门走出社会这一过程,需要在大学里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使大学生能尽快融入社会,找到社会角色,大学的实践教育就是最好的途径。实践育人将在长时间里作为培养优秀人才、为国家输送栋梁的必要和重要的手段。
第四篇:实践育人发言稿
实践育人,是我们神圣的职责
--2012年“蓝天工程、社会大课堂” 资源单位走访调研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上午好!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做重要讲话,其中对广大青年提出三点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三点希望,从青年的人生方向、成长道路和发展目标方面,引导青年思考和把握人生,既体现了党对青年一代的一贯要求,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这些对青年的希望同样也是对中小学生的期望。规划展览馆作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几年来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第二课堂,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次,为配合北京市教委做好推广“社会大课堂”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来我馆参观学习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效果,我馆专门组织成立了“社会大课堂”教案编写小组,根据我馆展示内容,编写完成了4万6千多字的“社会大课堂”教学方案。目前该教学方案已报市区两级教委,并得到了好评。
规划展览馆开馆8年来,成功接待世界上90多个国家及
地区的首脑、贵宾,以及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参观者300多万人。展览馆高度重视“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和“北京市青少年蓝天工程精品课程”资源单位的公益教育工作,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主题展览为平台,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宣传、培养和教育的职能,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丰富的展示内容,力求能为来馆参观的每一位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反映北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规划展示内容,让孩子们通过参观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达到知北京、爱北京,爱祖国,提供给孩子们寻找自己兴趣爱好的场所,长大后从事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为北京、为祖国、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贡献,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国古代哲学家非常重“行”。孔子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荀子也说,“知之不若行之”。明确以行高于知,这些思想至今仍有启发意义。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也曾说:“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是耶鲁培养众多美国杰出人才的秘诀。因此展览馆对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并非填鸭式的我说你听,而是还他们一个发挥与想象的空间,深入到环境中去探索未知世界,而我们只做引导式的带领。
在2006年的4月4日,展览馆在非免费接待日免费接待外地打工者子弟学校——北京市朝阳区繁星学校的150多名师生,这是一所这是一次特别的接待,讲解员将主动权交与孩子们。用
提问互动的方式和孩子们交流,我们更愿意说这是一次与孩子们的游戏,在提问中很多孩子从一开始的害羞、怯场到最后你争我抢,场面十分热闹。这种方式让孩子主动的去思考,既没有课堂的紧张也不同于一般普通的参观,引导孩子通过思考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一个孩子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知识、长本领,长大后也像爸爸一样,为北京的小朋友盖漂亮的房子,让更多的小朋友看到美丽的北京,我以我的爸爸为荣。”是的,孩子的世界纯净而热烈,关心他们,是在暖一个群体的心,也是在暖一个民族的心。
对于这次接待,展览馆领导都非常重视,安排了我馆最优秀的讲解员给孩子们讲解,解答他们的疑惑,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收获,展览馆领导也是全程陪同,以接待世界各国的元首、贵宾的规格接待这群孩子。结束后,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展览馆的感谢,在老师的带领下150名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用手语唱起《感恩的心》,没有华美的舞台、悦耳的伴奏,漂亮的服装,可是这却是我看到的最美丽的舞蹈,稚嫩的嗓音如天籁般悦耳,当孩子们唱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时,在场的人眼里都饱含泪水,和孩子们一起唱了起来,我们也要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感动。
还记得在2011年4月27日,海淀区红星子弟学校的210多名师生及志愿者来展览馆参观。在可以容纳180人的多媒体影院里,座椅和台阶上都坐满了孩子。我给孩子们讲故事,鼓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很多个子矮的孩子伸着脖子全神贯注的听着我讲故事,那种专注的气息只有孩子才能散发出来。其中有个学生很认真的说:“谢谢您,赵阿姨,我也要像您说的那样,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做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也许只是一声普通的感谢,也许他对于“有价值、有意义”的含义并不那么明白,却触及了我的心灵并深深的吻了这个孩子,孩子的感恩总是能轻易的敲人心扉,因为真情是会传染的!带队的老师也对我说:“这些农民工的孩子们一直是生活在农村和大城市夹缝中的特殊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怀,非常感谢展览馆能够提供这次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我们相信,也许多年以后他们可能会忘记曾经来过展览馆,但是他们对于建设美丽北京的愿望是不会忘记的。
另外,我们还根据北京市各个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配合各中小学校举办一系列活动,曾与北京市十三中分校合力组织参观活动,针对展示内容专门为学生们编写了参观学习问卷作业,学生们根据参观内容填写答卷。问卷涵盖了北京建城史、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等丰富的内容。学生们在展览馆工作人员的组织和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观看数字影片、查询电脑触摸屏,感受城市规划沙盘等多种方式来寻找答案,并最终在讲解员的启发帮助下,找到了准确的答案。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说:“这样的活动真有意思”。老师们也说:“这样的形式让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学习到了知识,学习的效果极好,学习效率也极高,是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真的感谢你们!”
北京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北京市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将北京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目标。世界城市的建立不仅仅是国际政治中心的确立、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建立,旅游业的兴旺,也是人与人之间友好往来的情感回归。开馆的8年来,展览馆每年都接待很多港澳台以及国际学校的学生们。邓小平曾说教育从娃娃抓起,感情的培养也应从娃娃抓起。
展览馆曾接待北京多所国际学校的学生们,从幼儿园到高中生。这些国际学校将规划展览馆的展示内容事先装订成作业,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参观。我们安排优秀的讲解员为学生们用英语讲解后,和孩子们一起席地而坐,耐心辅导他们完成作业,孩子们围在老师和讲解员周围,兴奋的用英语说:“北京很漂亮,我爱北京。”此景此情温馨感人。还有的学校的学生背着画板而来,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展览馆里的美丽风景,用他们的独特视角描绘着不一样的北京,这样的北京才是世界的北京。面对这些国际学校的孩子们,我们希望通过展览馆向他们传递北京的美、北京的友好,用“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感染他们,将这个民族的友善印于孩子们的心扉,用我们真挚的感情去打动他们。
新一届市政府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学习型的社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民族才是有灵魂的民族。我们开馆8年来始终坚持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学习乐于奉献的精神,学习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因为只有我们自身具备正确的人生态度,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去影响和教育孩子们。我们先后
举办了《传承精神、承担责任、分享社会——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学习雷锋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人,只有在奉献时才有价值》,为他人、为家人、为社会奉献自己,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是最美的人;《做最好的自己》,培养和引导大家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等活动。我们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提升员工的自身修养,道德素质,鼓励和激励着展览馆的员工们。展览馆每年都组织表扬好人好事,向拾金不昧的同志发放证书,还有三名同志被评为爱心大使,以此来激励馆里的其他员工们向他们学习,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放弃个人利益选择集体利益。我们始终相信,想要有一个示范作用就一定要自己先做到。对于孩子们,我们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一份值得骄傲的工作,我们尽自己的努力使这些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得到了快乐,也充分体现了“蓝天工程、社会大讲堂”资源单位的社会价值和我们投身这些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更体会到那份独有的感动、自豪和成就!
开馆八年来,展览馆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和“北京市青少年蓝天工程精品课程”资源单位。以及“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文明诚信(窗口)单位”等省部级以上奖牌85块,且获得市
级以上个人荣誉称号的有63人次,这些荣誉不仅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它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做好服务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工作。
然而孩子的教育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难题,展览馆曾经接待了北京某中学的近三百名学生参观。部分参观学生不遵守公共场所参观的基本秩序,有的在馆内奔跑和喧哗;有的围在我馆钢琴演奏员周围乱按琴键,严重干扰了的正常演奏;有的学生甚至越过围栏,跳入北京规划大模型区域,将精致的建筑模型踩踏压坏,整个展览馆变得嘈杂混乱,致使正在参观的日本众议院议长代表团在来馆不到半个小时就不得不临时取消参观而提前离开,造成不好的影响。针对此情况,展览馆召开专题会,认为“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的培养要从孩子抓起,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希望,要帮助他们及时改正不当习惯,让孩子们在公共意识和思想道德方面获得教育和提高,作为“蓝天工程、社会大讲堂”资源单位,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特意给该中学校长写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希望重视孩子们在公共场所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此后,我们专门制定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学生团体参观注意事项》,每当接待学生们参观的时候,我们都在参观前将注意事项发给学校,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来馆参观前,首先由接待服务人员再次耐心的向孩子们宣传公共场所行为规范,说明参观注意事项和纪律要求,通过老师和我馆讲解员共同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应当具备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并且倡议结合“蓝天
工程、社会大讲堂”工作,制定统一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细则,通过各级教委、“蓝天工程、社会大讲堂”办公室、学校和社会大讲堂公益资源单位的共同配合,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蓝天工程、社会大课堂”将持续成为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孩子是一个民族兴衰的关键所在,孩子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这是一场关系祖国未来的伟大博弈,为我们的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职责所在,展览馆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员,在党中央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实践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影响和教导我们的后辈们!
谢谢大家!
2012年7月
第五篇:实践育人资料
人的一生是不断发现自我、不断自我成长的一生。而青年时代是自我成长的黄金期,人生观、世界观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北京工业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成长、成才,紧紧抓住人生的黄金期,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路径和土壤。
志愿服务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相统一”,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自2008年奥运会以来,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志愿者,他们能够协助重大活动、重大赛事的完成。同时,他们自身的能力也在志愿服务中得到极大的锻炼。赴德国志愿者项目,更是一种实践育人的有益探索。国际志愿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实践、锻炼机会,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全面、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学校将继续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让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育人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与奉献中磨砺品格、成长成才。
国际志愿服务是学校开放办学战略的重要体现。在北京工业大学“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中,北工大部署实施了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到2020年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无论是开放办学战略还是建设国际知名大学,都需要具体的工作来一步步实现。国际志愿服务虽然是其中的一小步,却是学生个体成长的一大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希望有三分之一的在校生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希望他们成为国际化人才。国际志愿服务项目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机会。在与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青年人朝夕相处、共同工作后,学生的技能、语言、思维方式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会影响他们一生。为学生提供国际志愿服务机会也是一所大学应具备的能力。
国际志愿服务是学生成为世界公民的重要契机。学生在志愿工作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比如把德国人的严谨带到自己的工作中。同时,学生也会深刻意识到什么是爱国,对祖国会有更强烈的责任感。因为国际志愿服务是一种“民间外交”,这种文化的外交更能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积淀,此时,一个青年学生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民族使命感会油然而生。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有世界胸怀的青年人才。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具备有国际文化素养的世界公民。国际志愿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成为世界公民的契机,只有走出去,才能更了解自己。
北京工业大学赴德国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坚持了4年,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育人”效果。志愿活动是一个结合知识、实际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平台,它会对志愿者的人生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每个志愿者在奉献的同时收获了成长,那么志愿服务的价值就远远大于它本身。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自建校以来,充分发挥石油化工国家支柱产业办学的优势,坚持面向企业、服务基层,始终把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形成了“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坚持走实践育人之路”的鲜明的办学特色。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实践育
人的理念固化在办学指导思想中,内化在师生教育思想观念里,落实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体现在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上,显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鲜明的实践育人特色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秉承传统,发挥优势,实践育人成理念
从1978年建校至今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实践育人理念经历了初步形成、基本成熟、牢固确立三个阶段。27年前,学校在国家特大型企业――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厂区内成立,实行校企紧密结合的办学体制,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办学历程。全国著名化工专家臧福录教授任校长。为搞好学校建设,企业选派了一批具有深厚的工程实践背景和高等教育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学校还从清华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引进了不少优秀人才,燕化公司有关部门也在提供实验设施、实习场所、实习师资等方面给予了充分保证,密切配合学校搞好实践教学,这些条件使学校自成立伊始就拥有了较强的实力。在办学实践中,臧校长认为:我们这样主要为企业培养工程师的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工艺训练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紧密结合燕化公司的生产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987年,我校办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易县会议”明确提出:“加强实践环节,努力做到工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周数一般不少于总周数的三分之一;要注意结合专业,不断向学生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要坚持改革,专业质量要根据生产实践需要确定。”这标志着学校实践育人的理念初步形成。
1990年学校迁址大兴后,继续依托石化行业办学,不断夯实办学基础,增强办学实力,并不断探索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道路,明确了适应企业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向。到1999年11月,学校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隶属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等办学特色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组充分肯定,实践育人的理念基本成熟。
2000年初,学校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理重新划转到北京市管理,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来和学校管理体制转变带来的新挑战,学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践育人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专门制定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五”时期发展规划》等文件,把加强实践教学写入学校的发展政策之中。在2005年开展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中,更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把建设“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高等学校”作为办学目标,把实践育人作为“特色兴校”之路。实践育人理念牢固确立。
深化改革,强化保障,实践育人落实处
学校一直在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实践、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多个环节上下功夫,努力将实践育人的理念贯彻下来。1995年以来,学校先后三次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提高实践环节课时比例,并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规范纳入到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不断得到强化。学校1995版教学计划、2001版培养方案、2004版培养方案,都突出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其中2004版培养方案,更引起了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注,成为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专业规范的重要参考。
多年来,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2000年以来,在校内立项的教改课题中80%左右以实践教学为主题或与实践教学的内容相关,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学校对化工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整合,将教学内容分为实验、实习以及设计三个模块予以整体性建设。在国内高校较早使用ChemCAD网络教育版,自编了部分化工原理实验仿真软件,并引进了Aspenplus、ChemCAD、Polymer、Materials-simulation、Gauss03等多套利用强大数据库支持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仿真软件,贯穿于化工教学环节之中,构建了以设计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还面向非机类专业开设的机械基础课程,增设综合性课程设计和科研方法训练课程。
――强化工程实践教学 学校成立工程实践教学部,统筹全校工程实践教学,建立了面向全校各个专业的多模块、分层次的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工程基础实习与工程技能训练和创新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集中与开放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加强人文、经管类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在重视工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同时,不断加强人文、经管类的实践教学改革。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实践教学课,特别增加了2周的社会调查实践环节;学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以计算机过程模拟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股票交易、财务报表等系统训练,等等。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自办学之日起就注重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学校的历届主要行政领导均有在国有大型石化企业工作多年的经历,目前在全校教师队伍中,有过在生产企业工作经历的占教师总数的15%。学校还专门针对工程实践教学部工作任务,调入两名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管理经验的技术副厂长,充实到工程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中去。教师的实践能力主要以在职培养为主、脱产培养为辅的形式,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及产学研合作的优势,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2003年学校在人事制度改革时设置了工程实验技术系列岗位,明确了岗位职责,充分保证工程实践教学的需要。目前学校有专门从事实践教学辅助工作的人员共56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的13人,具有中级职称22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22人。学校还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实践教学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聘请北京燕化公司等单位高级工程师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聘请生产管理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实行“一对一的帮代制”,指导学生实习。
学校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建设了多套先进的大型试验装置,让“生产装置走进实验室”。如,化学工程系先后设计安装了浆态鼓泡床反应试验装置、催化裂化试验装置、催化重整加氢联合试验装置等,开出了石油评价、加工等大型综合实验。学校拥有稳定的实习校区和校外实习基地,燕化公司一直以来是学生的主要实习场所。学校还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大力开拓校外实践新基地,相继在亚洲最大的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等14个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同时还建有多个学生德育社会实践基地。目前,学校有各类功能完善的教学实验室(中心)17个,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设施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基地17个,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1万元。
学校先后制定了多个专门文件对实践教学类课程指导教师的资格与工作职责、成绩评定与考试环节等做了明确规定,明确了学生在参加各类实践环节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加强了对实验室和大型设备的管理,同时对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学分获得等做了详细的规定,保证了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实践育人结硕果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实践教学不但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还获得了各种奖项,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教学结出了硕果,培养的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实践教学成果不断涌现。“机泵拆装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与“化工过程控制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分别获得1993年与199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教程》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电工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课外实践活动也成果丰硕。通过实施URT计划,累计有学生153人次公开发表论文112篇,83人次申请并获得创新学分。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其中校级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共培养了多个学生科研小组,完成15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0多篇,先后研制出喷水灭火机器人、语音迎宾机器人等产品,豆腐干轧花机等2项产品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学校获得“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关注西部发展、情系西部教育”社会实践团队获得2003、2004年首都高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社会实践基地获“2003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称号„„
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屡屡获奖。仅2002年以来就曾连续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奖,在各类中国足球机器人大赛中取得不凡成绩,并在首都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中获得多个奖项。
学生能力得到社会认同。学校毕业生以工程素养高、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见识广、使用过多种大型仪器设备和先进的设计软件而广受用人单位好评,许多毕业生参加工作不久就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化工机械专业82届毕业生孙刚,现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主持过多项国家重点工程,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化学工程专业83届毕业生苏洪,现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主持建设的工程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质量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27年来,“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坚持走实践育人之路”,已经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继续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高等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