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程教育体系及其认证制度

时间:2019-05-12 19:5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国工程教育体系及其认证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国工程教育体系及其认证制度》。

第一篇:德国工程教育体系及其认证制度

德国工程教育体系及其认证制度

科学时报 2007-6-5作者:赵宇新 章建石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机构大体分两种类型:工业大学和高等专科大学。另外还有一些工程系科附设在传统大学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综合高等学校里。工业大学源于多科性技术学校,1870年多科性技术学校被提升为高等工业学校,使得德国的工程教育从此确立。它对于学生的培养注重研究,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大学文凭工程师。高等专科大学源于德国早期的机械制造学校、工业学校、工商学校等。

19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为解决工业界人才短缺和现有工业大学人满为患的矛盾,采取“教育向公众开放”的政策,在合并若干中等教育层次的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高等专科大学,并赋予其高等教育的地位。它对于学生的培养偏重实践应用,学生毕业后被授予高专文凭工程师。德国工程教育体系由此得到大规模扩展,形成了工业大学培养的偏重理论的大学文凭工程师与高等专科大学培养的偏重实践的高专文凭工程师的并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博士培养的两级工程教育的体制结构。此外,1889年德国创办了技术高中(后发展成为技术专科学校),以培养与职业直接挂钩的“生产工程师”,德国工程师教育体制分为两个分支:一个是高等学校性质的、侧重理论的高等工业学校,一个是介于中学与高等工业学校之间的偏向实践的技术高中。这实际上是在发展工程技术教育。

德国工科院校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包括基础学习阶段和高级学习阶段,学习时间平均在5年以上,且各阶段无统一的教学进度,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基础学习阶段一般在第1~2学年,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基础科学和基础工程学科以及4个月的必修工业实践环节,阶段结束时有结业考试。高级学习阶段在第3~4学年,并可以延长,学生可以在原有的专业方向和新的自己有兴趣的专业之间进行选择。主要课程包括专业工程学科、设计高级理论学科和工业实践。

在传统的工程教育领域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方案没有区别。大学的工学院特别是工业大学都把培养文凭工程师作为其主要任务,并注重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德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历来重视工程科学和工程技术教育,重视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工程师的“成品”。在德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硕士学位,即二级的层次结构长

期存在,直至最近才有一些与国外联合培养硕士的计划,针对部分专业授予硕士学位,但总体上规模很小。博士学位的授予是大学机构的特权,其学习形式是研究课题。原则上获得大学工程师文凭才有资格获得博士学位,但是目前对于有杰出成果的高专文凭获得者也可申请博士学位。在德国大学里,一般有14%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在继续博士学位的学习。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

德国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技术、尊重技术人才。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在对学生的工程训练方面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一方面,工科大学要求学生在入学前要有不少于12个月的在工业训练经历;另一方面,在校学习期间,有一半时间是在社会上的企业进行工业训练。德国工程教育中工业训练是直接在真实的企业中进行,具有更强实践性。

德国工程教育体系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以培养“成品”工程师为目标。尽管德国工程教育是多渠道、多层级的,但不论哪条渠道、哪个层级的工程教育都是完整的成才教育,以培养“成品”工程师为归宿,均授“工程师”的文凭或学位。工科学生一经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就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有资格独立从业。德国没有由工程专业组织颁发的工程师从业许可证或执照之类的东西,工程师文凭或学位实际上就是进入工程专业的通行证,甚至是唯一的通行证。

第二是教育与训练一体化。任何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必须具备学识、技能和经验。为此,工程师培养少不了大学教育与工业训练的协调与平衡。德国工程教育将这两段教育与训练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连续完成。例如,大学本科生须完成至少6个月的实习,分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各为3个月。高专学生一般要在工业学习半年到1年,有些州的高专还要求学生在入学前有两年以上的工业经历。这种大学教育与工业训练一体化的安排,即以联系学校教学的方式,适时适当地安排工业训练,有效地保证了“成品”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为使工科毕业生既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流动性和适应性,又有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具备足够的初始专业能力,德国工程教育十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取向。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要求教授要具有工业经历,积极谋求与

工业企业的合作,包括研究与开发、继续教育、在工业企业度学术假期;二是把学生的工业见习作为其学业的一部分,安排工业实习学期,毕业论文要与工业实际问题相联系;三是基础内容教学要结合工程实例,专业内容教学要引入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使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德国工程教育的认证制度

德国最大的工程技术权威机构VDI(Association of Engineers)成立于1856年,已有150年的历史,是德国最大的工程师协会和工程技术的权威机构,也是欧洲最重要的工程与工程师组织之一,总部设在德国杜塞尔多夫。VDI汇集了众多的工程专业机构和部门,各专业分支的技术中心、知识论坛等皆汇聚于此。作为工程师的协会,目前拥有12.6万会员,其中1/4以上的会员是在校大学生和33岁以下的年轻工程师。

VDI特别强调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有牢固的技术技能基础,需要有团队工作的训练,需要有参加各种工作的真正的实际经验,还需要对经济、市场和商业问题有基本的了解。VDI不仅在德国,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工程技术和工程师的代言人,与德国国内以及国外的工程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络。由于VDI是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在政治和经济上保持相对独立。

德国工科专业认证机构ASIIN(the Accreditation of Bachelor's and Master’s Study Programs in Engineering,Informatics,Natura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简称ASIIN)则是德国唯一对工科、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本科教育项目、硕士教育项目的认证机构。ASIIN是在VDI的倡导下,由各大学、应用科学大学、权威的科技协会、专业教育和进修联合会以及重要的工商业组织共同参与建立的非营利机构。

ASIIN成立于1999年,2000年制定了认证准则和程序,并获得德国认证委员会的资格认可。2003年建立专家库,并在国际上获得华盛顿协议预备组织资格。2004年推行欧洲认证工程项目(European Accredited Engineering Project,EUR-ACE)。EUR-ACE是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区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是建立欧洲体系的工程教育认证。经过ASIIN认证的专业点的毕业生可以获得“欧洲工程师”的头衔。

ASIIN的会员大会由4个方面的会员组成,即大学会员组——(技术)大学协调组,应用科学大学会员组——应用科学大学协调组,工业会员组——工业联合会和工会组织的伞状组织(会员9个),协会会员组——技术与科学协会以及专业组织(会员26个)。理事会由每一个会员组提名3个代表组成,理事会下设总部。总部由总执行官1人、专业人员6人、秘书1人和实习人员2人组成。理事会另设工程与信息科学认证委员会和自然科学与数学认证委员会。两个认证委员会从专家库中聘任专家按学科分别成立14个技术委员会。两个认证委员会负责制订认证准则、程序和认证要求,提名各技术委员会成员和各审核小组成员,基于审核小组的审核报告发布认证决议。14个技术委员会分别负责拟订和改进与本学科有关的认证准则,提出审核小组成员的建议名单,审查审核小组的报告,对认证委员会提出建议。各审核小组是根据需要而建立的,每个小组4~5人,包括两类大学和工业界人士。现场访问前先听取简况介绍,然后审阅大学自评报告、访问大学(2天)、起草审核报告并与大学进行协调,将报告递交技术委员会和认证委员会。

ASIIN的认证标准主要涉及开设课程的理由、课程和内容的教学组织和要求、师资和物质保障、质量保障措施、与教学相关的合作项目等。德国各界人士对于工程教育的期望与要求以及国际工程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是认证标准制订的基础。

ASIIN认证体系的目标:第一,是认证体系使得相关专业得以建立,有效保障已有专业的教学质量,并使相应专业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第二,认证体系旨在确保专业内容的起点标准,建立各类高校毕业证书在国内以及国际上的职业对应关系;第三,认证体系旨在促进工程科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的教育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ASIIN的认证程序从被评专业的申请开始,经过自评、认证委员会的实地考察、作出评估结论等过程,历时大约3~4个月,ASIIN的认证保持5年的有效期。ASIIN采用同行认证的方法,认证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专业协会的成员、工业协会的会员、大学的教授以及学生代表。认证过程力求严格、公正、透明和公开。在认证决议的制定上,ASIIN保证在参与决议制定的成员中综合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工业界的代表各占1/3,以保证力量的平衡,确保各方的利益。认证的标准根据工程教育的目标主要涉及开设课程的理由、课程和内容的教学

组织和要求、师资和物质保障、质量措施、与教学相关的合作项目等等。德国各界人士对于工程教育的期望与要求以及国际工程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是认证标准制订的基础。

ASIIN工程专业的一般认证标准由其下设的两个认证委员会之一的工程及信息学认证委员会负责制定。另外,由认证委员会授权的13个技术委员会分别制定各相关工程领域的专业标准,根据专业性质,对课程设置比例、学分等作进一步具体的规定和说明。ASIIN关于教育目标的阐述是,不仅要满足知识转移的需要,还要使学生能够获得在其所选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必要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申请认证的培养计划必须通过教授学生基础理论、专业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达到传递方法和技能的目的;必须让学生深刻了解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有机会获得必要的核心资质;还必须鼓励学生获得外语资质,从而在毕业后可以在国际环境中表现活跃,具有竞争力。

德国专业认证委员会由大学成员、高专成员和工业企业界人士3个部分组成,这样,就能比较有效地把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组织到一起,共同讨论教育教学和学生培养问题,从而将大学和社会的联系落到实处,使教育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认证过程是依据一定的准入标准进行的。认证委员会的专家会非常具体地讨论某个专业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和实践环节。譬如,某个教育项目中基础知识的学时分配是否足够,实践学习的安排是否合理,等等。讨论意见会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要求该教育项目在限定时间内满足委员会提出的要求,否则不予认证。这对于教育项目的质量得到基本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德国的食品质量认证体系

德国的食品质量认证体系

邢敬荣

香港国际安全食品认证中心

内容提要:简述德国食品质量认证体系由来及现今发展情况

一、德国产品质量保证与标识研究所认证体系(RAL)

德国产品质量保证与标识研究所(RAL)原名为德国产品交货标准委员会,于1925年3月23日成立,于1980年更名为德国产品质量保证与标识研究所。它是由132个注册的质量协会组成,这些协会涉及各个方面,诸如酒、渔业、饮食等,因此其标签囊括的产品也不局限于食品,还包括其他产品甚至服务。与其他认证体系不同的是,RAL不是对单个企业公司进行认证,而只是对有关质量协会进行认证,凡是达到其要求的协会,就会被收纳到RAL“质量标签”认证体系中来,而对具体的单个企业或公司的认证再由相关的协会进行。现在RAL体系中最大的一个有关食品质量认证的协会是德国农业中央营销协会(CMA),是自1972年开始被RAL授权为德国食品和农产品质量进行认证的协会,想要使用此标签的德国食品加工企业必须要向CMA申请,然后由CMA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来确定食品加工企业是否达到CMA标准,如检测通过,则可获得相应的质量认证标签。

二、质量与安全体系(QS)

欧盟的疯牛病事件和污染鸡事件发生后,德国商业公司和食品加工企业渐渐地认识到,必须将其质量保证方案建立在透明的基础之上,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证从农场到餐桌这一过程小的食品安全,防止由于相互独立的生产环节发现错误而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对于商业公司和加工企业来说,能够时时精确地跟踪初级产品到食品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质量与安全体系(QS体系)应运而生。QS体系是德国2001年10月由零售业、食品行业和农业自发成立的组织,成员有农业、饲料行业、屠宰和肉类加于、零售业等多个与食品有关的行业。它的任务就是发展一种中性的管理和制裁体系,将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全部环节联成整体,目的是在德国国内推行一个综合的、基本的食品质量保证规则。德国联邦政府已经规定将QS标签作为传统食品(有别于生态食品)的认证标签。

QS体系主要包括3个监测系统:自行检查、外部机构检查、管理部门控制。首先,系统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义务对其所处的食品链环节进行内部的质量检查;然后,由独立的机构按照由技术顾问委员会制定的且适时更新的QS准则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这一准则比法律规定的有关从饲养、运输到屠宰加工整个过程的条款更严格、更复杂),上述过程都由管理部门进行宏观控制。在产品链的每一阶段,化学家们都要化验分析样品。

通过QS体系,商业公司和加工企业共同努力来保证消费者拥有一个涵盖食品加工全程的质量安全体系。一旦发生违反QS质量体系规则的情况,独立的制裁委员会就会采取行动并给予制裁。目前QS质量体系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覆盖范围也逐渐扩大。

三、生态食品印章与普通食品质量印章

(1)生态食品印章 是2001年9月初,由商业及各种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商定、向公众推出的专为生态农业产品所设计的新国家印章。这种印章非常清晰且易于辨认,它可让消费者很快且非常简单地将生态食品与其他食品区分开来。

根据欧盟生态食品生产的规定,获得这种印章的食品中必须至少有95%的成分是来源于生态农业,并且是按照欧盟生态农业的有关规定生产的。根据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的规定,一个企业欲加入AGOEL,将其产品作为生态产品销售,必须经过3年的完全调整时期才行。在3年的调整期内,企业主必须提供以下详细资料:产品是在哪块地上或哪个企业以何种方式进行生产的,必须将整个生产过程及生产所需的设备、原料、附加料记录在案,如购买种子、肥料、植保剂的名称、数量及来源等。由国家授权的检测中心对申请转入生态农业生产的企业进行检查,检查频率至少1年1次,此外也可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如检查不合格,则要延长调整期。

对已获得生态食品印章的农场和食品加工企业,政府授权的检查机构也要进行定期检查,在德国目前有22个协会负责执行这个检查任务。这种检查可以提前通知,也可以不作任何通知。检查内容包括生产、加工的全部过程,甚至还有最后的包装和贴标签过程。

生态食品印章的标识实行自愿原则。欧盟生态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中规定了对生态食品印章的正确使用以及相应的监督措施。2001年12月15日生效的生态食品标识法规从法律上给生态食品印章的正确使用提供了保障。为了防范错误使用生态食品印章,法规明确了相应的罚款和其他处罚规定。

在统一的生态食品印章实施以前,所有符合欧盟“生态规定”的产品,都允许标以生态标识。由于产品类型不同,故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生态标识,仅德国就有100多个生态标识,2001年9月5日全德国统一的生态食品印章是一个新的开端,德国消费者保护、食品及农业部长Kuenast说,它提高了德国生态食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它给消费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为经营者提供了新的机遇。

(2)普通食品质量印章 是由德国联邦政府提议,屠宰企业、肉类加工企业、农业、饲料业、商业和德国农业中央营销协会支持,为普通食品生产制定的一种质量标志印章,它是建立在“质量与安全体系(QS)”基础上的,目的是保证普通食品生产链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这种普通食品质量印章主要在肉类和肉类制品中采用,但在其他食品领域也可采用。具有这种质量印章的食品,其生产标准要高于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并且这些标准可以根据新的要求而不断做出调整。

第三篇: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

姜大源: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

[2005-10-13]

姜大源(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

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既需要高素质的制造工人,又需要高水平的制造工程师。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制造中心”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世界制造业强国之一的德国,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为此,需要对德国教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是由联邦形式的国家体制来决定的。国家的概念涉及联邦及州两个层次。根据德国基本法,各州享有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主权,故各州政府有权自行确定教育机构的形式并有相应立法权。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均由州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类学校属于州一级的国家设施。但国家对职业教育有主导权。所有学校外的职业教育,都属于联邦政府的职权范围。尽管德国没有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提法,但德国联邦劳动署每年编制的对中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职业现状》一书中所涵盖的职业类学校,不仅包括中等教育领域里的“双元制”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等,而且包括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职业学院和专科大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国高等教育的范畴已包括了高等职业教育。

一、教育体系简况

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其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如下所述(图一):初级阶段教育指学前教育,幼儿园为主要形式,年龄段3-6岁。然后是第一阶段教育,即初等教育,小学四年(仅柏林州为6年),年龄段6-10岁。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进入第二阶段教育。第二阶段I 级相当于初中,分流为三类学校:实践能力强的者进入主体中学(5年),文理知识强的者进入完全中学(旧译文理中学,若将第二阶段II级计入,其学制西部地区9年,东部地区8年),智力类型介于两者之间者进入实科中学(6年)。分流后的三类中学在校生比例大致为3:1:2(2000年)。另有一种将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合校的“总和中学”。学生年龄段10-15岁或10-16岁。第二阶段II级相当高中,初中后进行第二次分流:一部分进入普通类高中,即完全中学高中及总和中学高中,毕业后直升综合大学;一部分进入职业类高中,主要有就业导向的“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以及具有“立交桥”功能的职业类学校,如专科高中,职业或技术高中,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年龄段为15-18岁或16-19岁。分流后,16岁至19岁年龄组中普高与职高在校生之比为29:71(2000年)。第三阶段教育为高等教育,此时是第三次分流,即高中后分流。18至21岁年龄组中就业者与进入高校学习者的比例约为72:28%(2001年)。高校有3种类型:综合大学(5年),专科大学(又译专科学院、高等专科学校,3-4年),职业学院(3年)。分流后综合大学与专科大学招生比为2:

1。第四阶段教育为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也有3种主要类型:普通与政治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科学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中最重要的学校是专科学校,包括技术员学校和师傅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双元制”职业学校毕业生,一般具有2至5年职业经验,培养目标为技术员或技师,是一种高中后非高等教育机构。

二、职业教育简况

德国以职业教育立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及世界三大经济强国之一。其职业教育的成功为世界所赞誉,被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高中阶段的职业类学校有两大类:

一类是就业导向的职业类学校,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双元制”职业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学制3-3.5年,采取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形式,70%时间在企业,30%时间在职业学校,是德国技术工人的摇篮;其二为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学生也主要来自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学制1-3年,毕业后就业。

另一类是“立交桥”式的职业学校,主要有三种:其一为专科高中,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学制一般为2年,其中实践与理论课程各1年,毕业生直升专科大学;其二为职业或技术高中,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或已接受过职业教育者,学制2年,全日制理论学习,毕业后升入综合大学(有专业限制);其三为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学制3年,毕业生直升综合大学。

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的“立交桥”极为畅通。

三、高等教育简况

1.综合大学(Hochschule):为科学型大学,包括大学(Universitaet)和技术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aet),还有医科、音乐、艺术、宗教、师范、体育大学等。2001年德国大学的总数为175所。培养目标为研究型、开发型人才,学习年限至少为5年。

入学条件有两种:一种是无专业限制的入学者,主要是完全中学高中毕业生及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中同等学历者,包括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毕业生中掌握第二门外语者。另一种是有专业限制的入学者,主要是来自职业类高中,如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和职业或技术高中“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以及在专科大学学习过两年基础课并已通过中间考试者。但以普通类高中毕业生为主。2000年综合大学新生中来自职业类高中的毕业生只占18%。在18-21岁年龄组获得综合大学的入学资格者中,普高与职高毕业生的比例为8:1。

综合大学学位包括:自然、工程、经济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由学校授予“学位(DIPLOM)工程师”或其他相应专业学位;语言、文学及部分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授予硕士学位,如语言学硕士、文学硕士等等;师范、法律、医学、药学、营养及神学专业则以参加并通过“国家考试”作为毕业标志,颁发相应证书。根据中德国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我国视德国大学毕业证书为“硕士”学历。

德国只有大学具有博士授予权。博士生一般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时间在三年以上。

2.专科大学(Fachhochschule):是典型的应用型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1968年,为消除高校过度集中的情况,使高校的区域布局更趋合理,德国各州达成建立专科大学的协议。1969至1971年,原联邦德国工程师学校、学院及工业设计高级专科学校、社会服务专科学校、经济高级专科学校改建为专科大学,其三大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为技术成果转化做贡献,为培养接受过科学方法训练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做贡献。因此,专科大学是在职业教育机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其法律地位和培养目标而产生的一种大学。

2001年全德共有专科大学249所,数量超过大学,占高校总数的59%。2000年专科大学在校生数约42万人,占全德高校在校生总数161万的26%。不计艺术类大学,综合大学与专科大学的招生数之比为2:1。18-21岁年龄组获得专科大学的入学资格者中,职高与普高毕业生的比例为1:8,正好与综合大学的比例相反。

专科大学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主要是工程师、经济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德国机电工程师的三分之二,企业经济师的三分之二,计算机工程师的二分之一,都是专科大学的毕业生(见表一)。所以,专科大学是德国工程师的摇篮,受到经济界普遍欢迎,就业前景非常好。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风行欧美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在德国几乎无一例外地在专科大学而不是在综合大学举办。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权威咨询机构----德国科学审议会指出,专科大学是德国在新世纪发展的主要高校类型。根据联邦教育部数学模型预测,至2010年,专科大学与综合大学招生之比将上升至0.8比1。

专科大学生源主要来自职业类高中----专科高中以及补习高中课程的其他职业类学校,如专科学校或职业专科学校。所有符合大学入学条件者,自然具有进入专科大学学习的资格。2000年来自职业类高中的新生占专科大学新生总数的70%。

专科大学的教学是实践应用导向的,基本学制为3-4年。学生在开始学习前要接受

1.5个月至1年的专业“预实习”。若学生入学前已接受过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则可免去“预实习”。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学习阶段,结束后有一次中间考试。第二阶段为专业学习阶段,按专业方向学习。与综合大学不同的是,专科大学采取跨学科与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不强调对学科知识的理论探索和分析。4年中专门安排了两个学期实习。已完成职业培训或有职业经历者,只需实习1个学期。学生一般选择到那些与今后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或部门实习。一个重要的趋势是采用“双元制”模式,即在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替学习的专科大学越来越多。

在专科大学任教的教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及五年且至少有三年在高校外的技术、工程或管理领域的职业经历。

专业设置重点为工程科学,特别是建筑、电气、机械工程以及经济、信息、社会(公益事业)科学和工业设计等领域,涉及18大类。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实践性、应用性,且以工程技术专业为主。由于专科大学前身为职业教育领域里的专科学校及工程师学校,故现有专业设置依然保留原有的职业特色。第二,不同地区的专科大学,其专业设置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体现了“区域性”、“属地性”原则。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且考试合格后由学校授予“专科大学学位工程师”或其他相应的学位。目前“专科大学”学位共26种。根据中德“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德国专科大学证书相当于我国学士证书。专科大学的毕业论文选题与经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工程科学毕业论文的选题60%至70%来自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使

德国高校毕业证书“世界通用”并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1998年修订的德国“高等学校框架法”决定引入学士和硕士学位证书并于1999年实施。引入这一模式并非要改变专科大学的原有特色,而是教育证书国际化的必要措施。

专科大学没有博士授予权。但1992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通过决议,允许成绩特别优秀的专科大学毕业生无需取得学术性大学学历即可攻读博士学位。

专科大学从事面向职业实践的研究和开发:一是需求导向的课题,解决来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二是应用导向的课题,完成与技术和工艺紧密相关的科研成果的转化任务。基于应用导向与职业导向原则,研究重点涉及与知识和工艺紧密相关的创新产品与方法的开发,如工程科学领域的重点为产品研究、工艺过程研究;经济科学领域的重点为向企业提供可直接付诸实施的经营过程分析与咨询;社会科学领域则注重实际社会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方案的制定。科研经费主要来自经济界(企业)资助、国家(联邦及州)拨款和社会捐赠。

科研活动依靠两类研究机构,一是全部依靠国家拨款建立在公法基础上的校内研究所(In-Institut),二是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建立在私法基础上的“挂靠”研究所(An-Institut)。后者是专科大学为适应市场机制而创立的一种积极而成功的科研组织模式。

3.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是典型的职业型高校,是“双元制”模式在高教领域里的延伸。2001年全德职业学院为38所,成为除大学、专科大学以外的另一种新型高校。但目前在校生人数仅2.5万。其培养目标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相同。

职业学院的诞生是企业需求驱动的结果。1972年,德国经济最活跃的巴符州一些著名企业,如奔驰公司、博施公司及谢尔公司认为,70年代教育改革使德国工程师学校和高级专科学校无一例外地升格为专科大学后,在就业体系的中间层次出现了一个所谓的“能力缺口”或“职业断层”。这里主要指缺乏应用型高级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特别是技术领域里的工艺型人才。由于原有教育机构不能大量培养这种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职业人才,因此面对教育供给和就业需求之间出现的这一差距,职业学院应运而生。1995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273次会议的决议宣布,职业学院毕业证书为德国高校毕业证书并与专科大学证书等值。这意味着职业学院毕业生具有本科学历。

职业学院的教学是企业需求导向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其基本特点是掌握较广泛且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工艺和方法;具有整体与联想的思维结构;具备复合型的职业能力;具有群体意识与协调工作的能力。

入学条件主要为完全中学高中毕业生。职业或专科完全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只能进入开设有相关专业的职业学院。有些州允许符合专科大学入学条件者入学。同时,学生必须与培训企业签订学习合同,凭合同在职业学院注册后方能开始学习。在整个学习期间,企业给学生发放生活津贴。

基本学制为3年,分为2级。第一级2年为基础学习阶段,第二级1年为专业学习阶段。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为1∶1。每学期12周在职业学院学习理论知识,12周在培训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即每三个月轮换一次。

教学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授课方式。兼职教师一般都是大学、专科大学、专科学校的教授、讲师和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专家。

专业设置集中于经济工程、工程技术、社会服务三大领域。经济工程领域开设银行、数据处理、贸易、手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媒体与信息经济、国际市场、公共经济、运输、税收和审计、旅游经济、保险、经济信息等课程。工程技术领域开设电气技术、机械制造、工程信息技术、木材加工技术、环境与射线保护技术等课程。社会服务领域开设老年人、残疾人和具有心理障碍及嗜好癖(怪癖)人群的社会服务、家庭教育、儿童和青年工作、涉及卫生和社区服务等课程。

学位分为2级。一是基础学习阶段(2年)结束后,通过国家考试者可获得“经济助理”、“工程师助理”或“教育工作者”称号,相当于“专科”毕业。二是基础及专业学习阶段(3年)都结束后,通过国家考试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可授予冠以“职业学院”的经济师、工程师或社会教育工作者称号,相当于“本科”毕业。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在3类高校中最好。

第四篇:体系认证

体系认证

C-GMP(中国体系)

ISO13485(欧盟体系)

QSR 820(美国体系)

CMDCAS(加拿大体系)

TGA(澳大利亚体系)

J-GMP(日本体系)

医疗器械认证服务 > 体系认证 > C-GMP(中国体系)

中国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标准YY/T0287,它是ISO13485等效采用的中国行业标准。对于医疗器械,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取得二、三类产品注册的必要条件。有两种方式建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1)通过药监局组织的体系考核;

2)通过YY/T0287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第一种方式比较适合于新创办的医疗器械企业初步创建质量管理体系;第二种方式比较适合于从一般行业的ISO9001体系扩充到医疗器械行业的YYT0287。

许多企业为提高医疗器械招标的竞争力和提升内部企业实际管理水平,还常常在通过药监局体系考核后再进行YY/T0287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相应的法规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2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以下是YY/T0287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情况介绍: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条件

1.申请组织应持有法人营业执照或证明其法律地位的文件。

2.已取得生产许可证或其它资质证明(国家或部门法规有要求时); 3.申请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企业标准),产 品定型且成批生产。

4.申请组织应建立符合拟申请认证标准的管理体系、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还应符合YY/T 0287标准的要求,生产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它类型的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间不少于3个月。

5.申请组织至少进行过一次全面内部审核及一次管理评审。

6.在提出认证申请前的一年内,申请组织的产品无重大顾客投诉及质量事故。

第五篇:医疗器械体系认证

医疗器械体系认证怎么办理? 常见的体系认证一般有:ISO/PAS28000:2005供应链安全管理(反恐认证)、ICTI国际玩具业协会商业行为守则、SA8000:2001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QC08000危险物品进程管理系统要求、ISO/TS16949:2002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2005与HACCP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2004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0: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FSC森林体系认证等等。(奥咨达医疗器械咨询)

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材料要求:

1、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格证明;

3、产品技术报告;

4、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5、适用的产品标准及说明;(应有检测机构签章)

6、产品性能自测报告;(只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

7、有承检资质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注册检测报告;(原件)

8、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料;(原件,具体提交方式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12)

9、医疗器械说明书;

10、产品生产质量体系考核(认证)的有效证明文件;(原件)

11、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另附:附件

1、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产品标准复印件、临床试验资料复印件(内容分别与资料编号1、5、8相一致);附件

2、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及包装标识备案内容表;附件

3、真实性核查文件;附件

4、授权委托书;附件

5、电子文档(包括:①注册申请表;②注册产品标准;③说明书;④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及包装标识备案内容表)。

下载德国工程教育体系及其认证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国工程教育体系及其认证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各种体系认证过程

    HACCP体系的审核与认证 根据FAO/CAC的有关法规,建立HACCP计划可分成十二个步骤,分别是: 第一步 组成HACCP小组 第二步 进行产品描述 第三步 确定预期用途 第四步 绘制流程图......

    体系认证总结报告

    XXXXX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体系认证 总 结 报 告 2012年12月28日公司体系认证贯标,50430、19001、18001、14001,这几个标准在国内范围内广泛应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通用性......

    诚信体系认证

    陕警院教师 金路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祖华 一、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意义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缺失会使交易成本提高,甚至会导致交易链的中断,影响经济发展的......

    体系认证个人简历

    体系认证个人简历范文 要么就在个人简历里填写面议要么就提供一个具体的薪水数字或者一个大致的范围,而不能写了一堆废话让人不知道你到底在说什么东西。 个人信息 fwdq 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简介范文合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单来说就是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是否能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可,其认证基础是《华盛顿协议》。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程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程序 第一步:申请和受理 10月31日前 申请 11月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申请,向秘书处提出是否受理建议12月 认证协会下发受理认证申请的通知 工程教育认证工......

    德国教育

    一、二战前德国教育的演进 1.帝国时期以前 在16世纪以前德国教育还比较落后,学校都由教会控制,以教堂学校为主。 16世纪后半期一些公国就开始颁布强迫教育法令。至1763年普鲁......

    德国教育

    德国教育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35.6万平方公里。人口3.8亿左右,居民大多为德意志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通用德语.德国的教育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就开始了宗教教育,8世纪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