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论述题选编
28078《学校德育概论》论述题选编
28078《学校德育概论》论述题选编
1、为什么说建立德育网络是德育现代化必然趋势?
建立德育网络是由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决定的,也是现代德育开放性特征的表现。
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社会,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一向,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因此建立一个德育网络,统合各方力量,发挥其中的积极因素的影响作用,防止,矫正、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
现代社会发展来看,变革速度快,变化幅度大,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传播快,从多方面影响青少年,客观上需要有一种统合各方面影响的组织形式。
现代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德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现代德育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组成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协调的网络体系,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各国自觉协调各种教育机构与力量,共同实施德育。从单纯 依靠课堂模式演变为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网络化模式。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特点
(1)、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发扬民主作风,计划决策组织用民主来实现……与被管理者平等交流……自觉接受被管理者的监督……)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开放性(a管理系统面向社会开放,建立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协调的管理网络体系;b主体系统和客体系统的开放性;c管理思想面向世界开放)
(3)、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科学性a要求按照教育管理规律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管理、不能仅凭直接经验。b必须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把握时代性,组织严密,发扬民主,讲究效率,改进手段。
3、
第二篇:2014《学校德育工作概论》知识点整理
2014《学校德育工作概论》知识点整理
2014《学校德育工作概论》知识点整理
1、品德发展规律的各种观点:
1、品德发展中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异性
2、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品德发展的动力
3、品德的发展是长期的积累的过程
4、品德发展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5、品德发展具有年龄特征,有关键期
6、品德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2、品德发展研究对德育工作和研究的指导意义
如重视主体与环境的互动,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德育目标和内容遵循阶段性,注重衔接,注重关键期,把握教育时机,自我教育终身教育,提高德育的科学化水平。
3、品德发展的时代特征产生的原因
首先,遗传虽决定了个体发育成熟的过程,但是遗传作用的实现有赖于后天的物质环境。(后天环境会影响某些生理上的特点,如性成熟的提前)
其次人类的思维能力发展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联系的。1)比上一代人 更早更多地接受社会信息的刺激2)早期教育的兴起加速了儿童思维判断能力的发展3)由于计划生育,直接与成人交往更多,作为独生子女的儿童出现成人化倾向和思想的早熟
4、当代中国青少年品德的特征
最主要特征:思想品德认识的主体性和认识结果的多样性,主体性 表现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不盲目“惟书”“惟上”不是不加分析得接受,而是十分注重 自己的直接经验和现实感受。一方面 把 政治思想道德的认识和选择作为一种发挥个性和自主性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现象具有多样性甚至矛盾,让青少年无所适从,转而相信自己的经验和感觉,但是由于认识水平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导致了认识上也有局限。多样性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遇到的观念上的冲突也导致了学生品德认识结果上的多样性,价值观多样,有时甚至有模糊矛盾,错误的认识结果如封建迷信。
5、认识青少年品德的时代特征的意义
1)使德育一般规律与特定时代青少年品德发展特征想结合,2)为具体规定德育的时代任务与方法提供现实依据(现代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现代人的德性)
6、德育目标的价值(在德育活动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这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一种德育活动措施都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服务的。德育目标支配、调节,指导,控制着整个德育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作用:
1、对德育内容、方法的导向作用,2、对德育活动的激励作用(明确而适宜的目标能调动积极性)
3、对德育实施的协调作用(家校社各方面力量协调一致努力的方向)
4、对教育评价的参照作用。
7、德育目标与内容的相互关系?
教育目标、德育目标与内容是内在一致,有共同特征,1)都具有历史性,阶级性。都是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必然有不同的德育目标与内容,没有普遍适用的。三者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都具有阶级性,都是人规定的,体现一定的阶级意志,反映一定阶级培养人的要求。2)都具有超前性或理想性 教育目标,德育目标都是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设想。目标和内容都要立足当前社会发展,又要面向未来,为未来社会培养人,体现超前性,高于现实,但又可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3)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德育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确定的,德育目标对德育内容的选择起着导向作用。(自己添加)
8、确立德育目标、内容的方法论原则
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致,要把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统一起来。初级阶段的社会特点和国情,历史任务、基本路线是规定和理解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是确定学校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最直接依据。2)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适应性即目标内容要适应急速变化的社会,在现实基础上的超越性,是起导向作用,走在社会实际生活的前面,走在人的发展前面。3)传统美德于时代精神的统一。4)民族性与全人类优秀文化因素相融合。
9、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精神实质(中小学德育目标基本精神的理解)
1)德育目标的组成部分更加完整(1)改变了以往片面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忽视基础文明和道德教育的情况(2)把心理品质的发展列入了德育目标要求,改变以往单纯规定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目标的状况。(3)改变了以往只重视思想准则,道德规范的教育和与培养,忽视培养和发展道德能力,这些变化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更符合现代德育发展性的要求。
2)具有层次性,是在总结了过去脱离我国社会实际和受教育者发展实际,要求过高,过空的状况,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的。在德育目标上区分层次,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既体现了从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又体现了引导性,超前性,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
3)注重按中小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水平提出要求,改变了过去忽视教育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充分顾及了年龄特点的差异性。
10、中小学德育内容及实施体系
1)德育内容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德育内容的主旋律(体现在两史一情,国家观念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际友好合作教育等)2)基本文明规范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基本的道德和文明修养3)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思想和道德的培养主体意识,创新意识 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制意识,创业意识,时效观念;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网络道德等。4)培养现代人的心理素质5)培养和发展思想品德能力(道德思维,道德判断,道德践行能力)6)青春期性道德教育。
11、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与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区别:
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灌输,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顺从性和德育活动的纪律性、惩罚性,强调德育内容的传统灌输,以权威管理和灌输行为规范为主要特征。
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是探究,道德教育的过程是鼓励儿童不断进行了批判性探究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道德分析,促进思考的自主性、自我制约或精神自由的获得,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理解力,更加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力已成为当代学校德育的重点,特别是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成了当代学校德育的转折点,实现了时代性转型。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彻底改变了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判断、思考能力的做法,客观上实现了从灌输向促进认识能力发展的转变,确立了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12、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结合德目主义主义的传统教育不断受到批评和否定(杜威)一方面由于德目容易脱离现实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忽略了道德的价值主体性特征,以规范约束取代了它固有的应到性和创造性,从而最终把道德规范变成了一种纯外在的,消极被动的约束性概念。全面主义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一切机会,去养成学生的道德品质,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但在实施中也暴露一些问题,如各环节协调一致发挥整体性教育的力量,不是轻易能做到的,人人负责德育可能变成无人实际负责,成果难以量化,容易流于形式。
所以总的来说两者正趋向结合,加强道德课教学的同时,把德育目标作为各科教学,全部学校活动,教师工作的总目标。避免单一道德课的缺陷,又弥补了全面主义的不足。
13、认识性德育课程的特征
1)认识性德育课程,具有教学活动的独立性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是德育的基础课程
有专门教师,教材,规定的教学时间,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的知识,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
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特征在于,教育性或思想性是它的第一要义。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是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德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其着眼点应该始终放在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品德要素的协调发展上。
14、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最主要功能就在于传授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识能力。它重立志,尚系统,注重道德行为中智慧的启迪,诉诸学生的理解,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促进其道德认识,道德观念,直至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15、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优化
1)要把德育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而不是简单背记某些规范、原则。注重对推理的训练,代替以往的知识型或美德型的德育模式。2)要大胆吸收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讨论法及问题教学法来改进课堂教学。3)加强德育教师培训,使他们对各种德育理论有深刻的理解,能熟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探究与讨论活动4)优化认识性德育课程,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16、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内容
主要有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1)各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各科教学和思想品德培养都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室的环境、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方法、师生交往形式都是隐性教育因素,教师的个性、思想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都感染着学生,充分利用各科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水准)
2)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首先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其次要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第三开展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班集体建设,1对学生明确地提出要求、2培养学生积极分子、3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4积累集体的优良传统。
17、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隐性德育课程对人的个性形成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不但具有德育功能,而且也有益智、审美、健体方面的功能。这里主要指德育方面的(1)陶冶功能(2)导向和激励功能(3)规范、约束功能。以上都是从积极方面说的。其实隐性课程的功能具有两重性,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效果来说有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可能有四种类型 :正向显性、负向显性,正向隐性、负向隐性,要追求一、三效果。
18、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组织和编排原则:
1)活动的完整性,个性的成长具有完整性和多方面性,个体的一切特征和品质都是在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中同时发展和形成的,不仅要增强道德意识,还要培养相应的道德行为。
2)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课程对儿童道德发展的效果大小取决于儿童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对待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
19、社会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有那些?
主要有:(1)组建校外德育队伍,使校内外德育队伍组合成整提德育力量。(2)建立校外德育基地,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3)争取社会对学校德育提供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改善学校德育条件。
20、建立德育网络的必要性是什么?
(一)构建德育网络符合青少年品德形成规律,也是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
(二)改变“教育孤岛”状况,使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三)适应现代德育时空结构变化,发挥课外生
活发展性功能。
21、德育网络的功能
1)保证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教育影响的一致性2)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
3)优化学校的外部环境(动员各单位力量,齐抓共管)4)通过信息筛选,保证教育目标的事实(不是简单拒斥,而是通过比较、对照、鉴别,提高受教育者辨析能力,自觉地排斥)
22、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有利条件
学校是联络整个德育网络的支点,是各种社会文化思想产生和发散的中心(1)学校具有文化的传递,继承,发展功能,各种优秀的文化道德思想的集中地,学校对各种社会影响能进行筛选、吸收,调节,整合(2)在社会上,学校成员扮演着价值观导向者的角色,是榜样
(3)学校的科学思想,精神,思维方式对当地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4)在社会文化薄弱地区,学校的文化活动往往是当地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
23、学校在德育网络体系中的作用和作为
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有利条件,决定了它在网络中的地位以及它所可能具有的主导的、积极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1、通过在网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方向。
2、利用学校的优势,提高德育网络中成员的教育水平和活力。
(二)调节作用,学校在协调三方教育影响,长早良好教育氛围方面具有更大责任。要主动是三者发挥各自优势和长处,使之有机合成一体化的教育共同体,发挥整体效益。
(三)精神文明辐射作用
1、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
2、文化宣传、政策宣传作用
3、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24、德育方法种类有:
常分为说服教育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实践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六种基本形式。或者根据德育工作对象的共性,特征,个性分为划一教育法、类别教育法、个别教育法。或按心理机制分为 明示教育法、暗示教育法。
传统的德育方法的分类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忽视了受教育的积极性,是他律的。
25、现代德育方法论的基本认识:
现代德育方法论是以培养自主人格、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意识联系在一起,以促进自律,发展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识,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为特征,显示出对道德主体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从根本上乃是对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由、自觉特征的重视。它要求主体为自我立法,而不是依附于某种抽象的道德法典;它呼唤人们通过自己的理性探究,审视即定的规范系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开辟新的道德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自觉负起自己的道德责任,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奉献、创造之愉快,尽责之崇高,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道德价值。
26、(美)里考纳 提出了12条建议:
1、教师应成为关心者、榜样和学生的良 师益友
2、创设教室内部的道德交往
3、实施道德纪律
4、召开班会
5、通过各科教学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
6、利用合作方式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
7、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8、鼓励道德反应
9、教会学生解决冲突
10、促进对世界环境的关心
11、建立积极的校内道德文化
12、学校、家庭和社区配合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
27、西方几种主要德育模式:
1)价值辨析模式(美国拉思斯,哈明)选择——赞赏——行为 三阶段
2)认知发展模式(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3)体谅关心模式(英国麦克菲尔在《生命线》《学会关心》中提出)
4)社会行动模式(美国纽曼 让学生有目的的参与民主生活;决策,改变能力)
5)完善人格模式(美里考纳)
28、德育管理结构:
是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1、现代学校德育管理主体(管理者)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客体(人,财,物,信息四要素)
3、德育管理指挥系统
4、德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手段(或管理技术)
5、德育管理职能(作用,功能和职责)
6、德育管理目标
29、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意义
首先,德育过程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要使德育工作合理运行,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其次,德育工作的内隐性和分散性给管理带来限制和宽难,且容易造成对德育管理的忽视,加强德育管理是德育工作的显示要求;第三,加强德育管理是提高学校德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第四,现代学校德育管理,是管理主体在德育实践中的能动作用的体现,表现在1)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2)发挥德育组织的功能3)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30、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任务
1)德育思想管理2)德育组织管理3)德育目标管理4)德育计划管理5)德育制度管理6)德育环境管理。
31、班级德育管理的任务
1、全面理解班级德育管理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学校德育管理协调统一。
2、重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最大限度使其成为班级德育管理的参与者和自我管理者
3、优化班级德育环境,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避免外部不良影响因素,与社会,家庭形成合力。
32、现代班级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民主,开放,科学)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要讲究针对性,讲究激励性,长短结合外,还要渗透现代意识(公平,民主,效率,服务,法制时间等观念)2)、建立选拔的班集体干部上重复发挥学生的民主参与精神3)、培养良好的班风 和健全班级制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班集体建设中正确认识并合理对待班级里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积极引导,充分利用。总之 柔性,情感,不是突出权威,最终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33、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
①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②有组织健全、团结一致、权威的领导核心和骨干队伍,③有统一的班级常规和严格的纪律,④有正确的占主导地位的班级舆论,⑤有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劳动、集体荣誉感等班风和勤奋好学的学风。
34、现代德育评价具有了与传统德育评价完全不同的特征。
(1)现代德育评价主体具有多样性。(传统单一性)(2)现代德育评价具有更大程度的客观性。(传统评价方法主观性)(3)现代德育评价,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手段,同时客观地解释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4)现代德育评价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性,(5)现代德育评价更加重视形成性评价,注意诊断性、分析性。(传统的目的在与鉴定和选拔,注重的是终结性评价)
35、德育评价的意义
1)对加强和改善我国德育工作有重要意义。我国德育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如何才能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而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就是对德育的实际情况十分清楚的了解。就不能不运用正确的德育评价方法。2)德育评价是实施某一具体德育任务的反馈环节但它对整个德育过程起着一种调控作用3)科学的评价能为德育目标的制定,内容方法的正确选择和运用提供依据,4)能让德育的效果和价值得到外化,得到社会承认。德育评价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德育过程的优化控制,德育效率的提高,效果的增强都具有重要意义。
36、观察法注意事项:
1)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目的、中心和范围2)选择观察的具体方法3)选择与准备好观察手段,从控制程度分:自然观察法,实验观察法,从观察者是否参与:参与性观察,非参
与性观察,从取样角度:时间样本 情境样本。
37、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性观、德性观:
(1)超自然的外在决定论的观点a神学觉得论的观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b精神觉得论的观点黑格尔
(2)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荀子
(3)内在决定论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孟子
(4)马克思主义实践决定论的观点
第三篇:法学概论论述题
试述法律的特征
答:法律的阶级性和社会统一性是法律最本质的属性和最重要的特征,但它并不是法律全部和唯一的属性和特征
(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所调整的亦即法律所调整的是人们的行为。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法律规范成立的两种不同方式,也是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特征之一。(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4)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论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与法律都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法律与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起着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
(2)法律与道德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1.存在的时间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而道德则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调整的范围不同。法律调整的只限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予以保护的那部分社会关系,而且通常只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而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泛的多。3.实施所凭借的力量不同。法律的实施凭借的是国家强制力;而道德的实现则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4.表现形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道德一般没有固定形式。5.体系不同。法律体系只有一个,即是一元的;而道德体系则是多元的。 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
(1)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权利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2)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要具备权利能力。权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3)法律关系的主体要以自己的行为参加到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去,还必须具备行为能力。所谓行为能力,是指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资格。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主体大体上有:1.公民;2.作为整体的国家;3.各种国家机关、企业单位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4.一些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试述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1)法律和国家同时产生。
(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3)不断的从个别调整上升到一般调整。
(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
(5)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总之,法律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文化的进展,逐步从粗陋、蛮荒、落后状态,趋向文明化。
论述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因为: 【1】社会主义法治是随社会主义民主而产生的。
【2】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由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的。【3】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发展取决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因为:
【1】社会主义法制把人民通过斗争而争取到的民主地位固定下来并予以确认。【2】社会主义法制通过本身的指导作用,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指明,怎样做是符合民主要求的,怎样做是违反民主要求,从而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实现。
【3】社会主义法制通过惩罚各种违法和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维护民主制度。
论述正确掌握各种规范性文件相互关系的原则(1)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2)同位法中特别少的效力优于一般法。(3)同没法中新法优于旧法。不溯及既往。
(4)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经济特区根据授权制定的变通规定,优先适用。(5)法律冲突的解决;
【1】新的一般法与旧的特别法的冲突:如属于法律之间的事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如属于其他的同一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之间的事项,原则上由制定的机关裁决。
【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的法律冲突,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如果国务院认为应适用地方性法规时,国务院可以裁决;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法律冲突,由国务院裁决。【4】授权立法与法律之间的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论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依法治国是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是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需要,是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需要。
(4)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制定法律;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论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主义性质
(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广泛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公民享有权利的范围是广泛的,包括人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以及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等。二是权利主体的广泛性,既包括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全体人民,还包括极少数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公民权利的真实性。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有物质保证和法律保障的,因而是真实的。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其一,表现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是统一的,即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法律规定权利的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其二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保证了公民权利的实现,激发了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同时,公民只有认真履行义务,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实现公民权利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表现为公民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不因名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论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人民之间大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
(6)宪法还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论述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
(1)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以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刑法规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3)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以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均应适用我国刑法。
(4)外国人在我国领域以外对我国国家或我国公民犯罪,如果所犯之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其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且按照犯罪的法律也应受处罚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5)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的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 论述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除以上各项外根据《刑诉解释》的规定,下列行为也不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1)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2)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3)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4)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4)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论述我国选举制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选举权的普遍性。我国选举法规定,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门外,凡年满十八岁的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项规定表明了我国享有选举权的人的广泛性。
(2)选举权的平等性。我国选举法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这表明我国已实现了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采用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4)无记名投票。保证了选举的公正性。
(5)代表向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负责并受其监督。选举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向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负责并受其监督,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6)从物质上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论述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论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之间的关系
论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保障宪法实施中的作用(1)在保障宪法实施中,关键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负有遵守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直接责任。
(2)保障宪法实施,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一切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都不能同国家宪法和法律相抵触,这是宪法得以实施的最根本保证。
(3)党还要领导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宪法,通过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宪法家喻户晓,成为全体人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4)体现了全体人民意志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的新宪法,又由全体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努力来保证其实施,就一定能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伟大的作用
论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
(1)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适用的作用。制定任何一项法律,都要依靠法律意识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产物。同时,由于法律的规定具有概括性的特点,执法人员在适用法律时,就需要运用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做到公开、公正、廉洁和效能。特别是在立法还不完备的情况下,法律意识对于司法人员正确处理案件就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对社会主义法律遵守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律之所以能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是与他们的法律意识密切联系着的。一个公民如果不知法,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就不可能指望他会很好地遵守社会主义法律。
(3)对清除旧法律意识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本质决定了它毖然要积极地引导全社会去同轻视法律、以言代法、以权抗法、有法不依等剥削阶级法律意识作斗争,清除旧法律意识的影响,以巩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统治地位
论述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律适用原则
(1)这项原则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无论是谁,只要违反了法律,都要平等地受到追究。这就是说,凡属我国公民,无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有何差别,无论其家庭出身、本人成分、社会地位和政治历史有何不同,执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2)公民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同社会主义法律的阶级性是完全一致的,因为,社会主义法律作为打击敌人、保护人民和保障国家经济建设的工具,其本身就具有十分鲜明的阶级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要能够不偏不倚地对每个公民平等地适用法 律,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法律的阶级性。与此相反,倘若借口坚持法律的阶级性,对于同一性质的案件,因人而异地适用法律,势必破坏法律的统一标准,还会给特权思想和各种枉法行为甚至给一小撮敌对分子的破坏捣乱大开方便之门
论述政权组织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1)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的关系是内容(国家性质)与形式(政权组织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
(2)有什么性质的国家,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否则,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就无法行使其国家权力,实现阶级统治。但政权组织形式对于国家本质的反映并不非消极的,形式不当或不完备,就不能正确地表现国家的阶级本质,就会影响统治阶级实现其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任务。所以,任何阶级在取得政权后,为了实现自己的统治,都要采取与其政权的本质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并不断加以完善。
(3)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政权的组织形式。但阶级本质相同的国家其政权组织形式也有可能不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政权组织形式除取决于国家的阶级本质外,还受该国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革命特点、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传统、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然而,不管政权组织形式怎样,都必须与其所表现的国家本质相适应,即必须有利于该国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归根到底,政权组织形式仍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试述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1)遵循宪法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其他一切立法的最终法律根据(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法制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和法律权威的体现,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和保证。
(3)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的原则。这项基本原则的精神在于如何在立法过程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4)科学和合理地规范社会关系的原则。(5)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立法的原则。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原则除上述立法法直接规定的立法的基本原则外,还可以总结和推导出以下几项派生的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的立改废相结合的原则;现实性和纲领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篇:毛概论论述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有哪些?你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答案要点: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第二,优化教育结构;
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一,完善基本养老制度。
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第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一,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第二,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
第四,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降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大学生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略)
二、2010年中国GDP总量成为世界“老二”。随着中国的崛起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对于中国的外交政策,现在出现了两种倾向:国内有人认为中国外交软弱,而外界不少人却常指责中国外交变得更加强硬。
请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是软弱,还是强硬,抑或是其它?
答案要点:
1、中国外交并不软弱
第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二,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中国每一届政府,在制定其外交政策的时候,总会给予一系列新的观点或新的补充,但是有一个总原则始终没有改变过,就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举例说明)。
2、中国外交也不是强硬
第一,中国没有对别的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相反,我们的外交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我们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第三、我们在处理国家国之间关系的时候,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的。
第四,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是要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外界一件事、一句话就按捺不住,乱了方寸,那样做可能正是敌人所希望看到的。
3、中国的外交不是软弱也不是强硬,而是占“理”
这个“理”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已任。凡是涉及到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的时候,我们寸土不让,这不是强硬,而是在讲道理。
三、一方面,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人均收入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另一方面,中国却出现了“未富先奢”现象,据报道中国已跨进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仅次于日本。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介绍
2、对“未富先奢”这一现象的看法(由这一现象想到的)
3、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2005年我国GDP达到18.23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
据《学习时报》340期刊登由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执笔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指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为0.46,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
材料2:
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人均GDP,西部与东部由1:1.92扩大到1:2.59,中部与东部由1:1.53扩大到1:2.03,区域差别还在拉大。
城乡差别拉大不仅仅体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还突出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越发明显。贫富差距拉开的直接的结果:
一是社会贫困问题出现。城镇中有1200万人处于相对贫困中,人均年收入1059元。月收入比全国平均收入水平低54.7%。2004年,按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10万。
按人均纯收入669—924元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一是社会公平问题凸现。在多数人收入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的同时,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上升很快,分配不公现象出现。群众对劳动致富正当经营造成的收入差距,有一定承受力,但对分配不公造成的差距,对违法、贪污、犯罪致富现象,对不正当收入,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心理不平衡,十分不满,反响强烈。
中央党校调查组对学员问卷调查显示:在学员心目中,2004年最为严重的三个问题依次是“收入差距”(43.9%),“社会治安”(24.3%),“腐败”(8.4%);对2005年的改革,72.9%的学员关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摘自《学习时报》第298期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案要点】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多数人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的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贫富差距在扩大,分配不公现象严重,社会十分关注公平问题。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前瞻性。具体说来,主要是因为:第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第二,从国际和国内看,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客观分析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从五个方面着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材料1: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
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材料2:
199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3: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
(2)比较材料3和材料1、2,说明我们党在依法治国方面的进步。
(3)结合三个材料,说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继承了毛泽东高度重视民主的思想,肯定了民主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另一方面,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又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民主的思想,提出了把民主同法制结合起来的观点。这是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认识上的一大突破。只有使社会主义民主形成、上升为法律,并使这种法律和制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获得切实保障。
(2)与以前相比,我们依法治国的目标更加明确,依法治国的措施更具体和具有可行性,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提出了要依法行政,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遵守法律,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六、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答案要点:
1.相关的理论阐述。
(1)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必然形成的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
(3)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意义
有利于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要求;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2.联系中国社会及其自己的实际进一步进行阐述。(略)
七、案例分析题:《回望毛泽东》(共20分)
毛泽东逝世己32年了,但是伟人的身影始终矗立在人们视野的地平线上。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人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广泛、长远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并给整个世界强烈的震撼。他是20世纪中国的旗帜、象征和灵魂,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奋斗了一生,多次使中国革命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不了解毛泽东就不了解20世纪的中国。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在于,他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经验和智慧,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气魄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有人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批判了“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正确的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回答外国记者时明确指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是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不能丢。我们绝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往事已矣,巨人长眠。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解放战争的千里决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头的探索,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历史,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发端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以及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毛泽东超越了时代,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12页)
案例讨论:
(1)“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2)为什么说毛泽东是伟人?(材料中有相关论述,可用横线标出)
(3)评析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答案要点:
邓小平曾经坚定地说:“我们要对毛主席的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全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
献。
第五篇:企业管理概论论述题
企业管理概论论述题(有答案)
论述题
1、试述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
2、试论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3、试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什么是企业管理的二重性?研究它有何意义?
5、建立企业组织机构应遵循哪些原则?
6、试述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
7、试论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8、试述制定经营战略的程序。
9、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应遵循哪些原则?
10、试述企业战略综合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11、试述对企业外部战略环境调研的内容及其必要性?
12、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13、试述企业经营计划的作用与特点。
14、试述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
15、制定劳动定额有哪些要求?劳动定额如何贯彻和修订?
16、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应抓好哪些主要环节?
17、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8、试述市场开拓策略及选择。
19、试述顾客的购买规律及生产经营者的销售规律。研究这两方面的规律有何意义?
20、试论产品品牌及其重要作用。
21、营销计划的编制应做好哪些工作?
22、当前,我国企业怎样才能提高资金筹集的综合经济效益?
23、试论成本控制的作用、步骤和组织要求。
24、利润分配应遵循什么原则?按照什么程序分配利润
1、试述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
工业企业是从事工业性产品生产和劳务活动的企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大规模采用机器或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是同手工业生产的重要区别。在手工业生产条件下,劳动者使用的是手工工具,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经验和技艺。在现代工业企业中,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技术装备与工艺的先进性以及劳动者能否有效地使用它。
B、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
C、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
比例性:各种机器设备之间的、在生产能力上要相互协调,具有严格的比例性;
D、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
2、试论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两权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原因为——A、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
B、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股权的分散化。
两权分离,一方面改变资本所有权,所有者享有相应权益,保持着对经营者的最终控制;另一方面,切实保障作为经营管理专家的经理人员有职有权,让他们放手经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政企分开、专家经营的原则。
3、试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什么是企业管理的二重性?研究它有何意义?
A、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
B、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
5、建立企业组织机构应遵循哪些原则?
A、任务目标原则——以企业的战备任务和经营目标为依据。
B、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原则——注意的几点有:(1)分工要适当,不是越细越好;(2)简单地合并科室不是良策;(3)加强协作,使组织内部有良好的横向协调。
减少“扯皮”的措施有——
a、实行系统管理;b、设立临时的或常设的委员会、小组、会议等,以实现协调;c、采取矩阵组织结构,加强科室之间的横向联系;d、制定管理工作流程,完善规定制度;e、创造协调的环境。
C、指挥统一的原则——机构设置应当保证行政命令和生产经营指挥的集中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1)实行首长负责制(即一个人全面负责、全权指挥);(2)正职领导副职;
(3)一级管一级(逐级指挥、负责,形成“指挥链”,不得截止级指挥);(4)实行直线—参谋制。
D、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有效管理幅度,是决定企业设置几个管理层次的一个基本因素。(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
E、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有:
(1)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与权力;(2)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要一致;
(3)责任制须同相应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
F、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指企业决策权的集中化与分散化。
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有——
(1)企业规模(规模大,分权应多);(2)生产技术特点;(3)管理专业工作的性质(即人权、财权、规划权宜于集中,专业工作等权限宜于分权);
(4)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干部素质。
G、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增强组织机构的适应性。
H、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开设置的原则;
I、精简机构的原则——基本的两条为:
(1)必须在保证完成企业任务、目标的前提下讲精简,不能为精简而精简;
(2)取得精简机构的成功,关键在于加强人员培训和改进管理工作。
6、试述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
作用——A、灵魂作用;B、凝聚作用;C、约束作用
意义——把两个文明建设一齐落到实处;更有效地进行职工队伍建设;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旺盛的活力。
7、试论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其目标是:逐步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8、试述制定经营战略的程序。
一般程序为——
1、形成战略思想;
2、进行环境调查;
3、拟定、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
4、战略方案的落实和在实施中修改完善
9、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应遵循哪些原则?
战略实施应把握的原则——
1、目标分解,任务合理的原则;
2、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原则;
3、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
4、适应变化,机动灵活的原则。
10、试述企业战略综合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内容——
1、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风险的分析;
2、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目的——为经营战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1、试述对企业外部战略环境调研的内容及其必要性?
一、企业外部环境调研的必要性
1、保证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保证战略决策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3、提高战略决策的稳定性和效益性。
二、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内容的调研
(一)政治环境分析——
国内政局、国际政局、国内政治经济任务和政策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1、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
2、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育情况分析
3、国家产业政策分析;
4、国际经济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
(三)社会、文化、技术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分析、文化环境分析、技术环境分析
(四)资源环境分析:
自然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调研;资源供应情况分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情况分析。
12、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13、试述企业经营计划的作用与特点。
经营计划——是根据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有关目标的要求,对方案实施所需的各种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上所作出的统筹安排。
特点——A、决策性;B、效益性;C、开放性;D、全面性;E、长期性;F、灵活性。
作用——
1、对经营战略决策方案在有关单位的落实起着协调作用;
2、对方案所需资源起着合理分配作用;
3、对方案的顺利实施起着保证作用
14、试述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
价值工程的程序包括3个基本步骤和12个详细步骤,顺序回答和解决7个问题。
一、选择价值工程对象
一般应选择以下两种情况的产品:
1、改进功能和降低成本的潜力比较大者;
2、生产经营上迫切要求改进者。
选择方法有——ABC法;产品寿命周期法、用户评分法等。
二、收集情报资料
如对象为某一产品,通常要收集的资料有——
使用方面的资料;市场方面的资料;技术方面的资料;经济方面的资料;本企业方面的资料等。收集的情报,关键在于可靠性。
三、产品功能分析
产品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活动的关键五一节。目的:为了明确产品的必要功能,搞清产品各功能之间的关系,确定产品合理的功能结构。四项内容——
A、明确功能要求;B、功能定义;C、功能分类;D、功能整理。
四、产品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值——就是定时地控讨功能的价值。
用某些具体方法找出实现某一功能的最低成本(或必要成本),以此作为功能评价的基准(称为功能评价值),用实现该功能的目前成本相比,其比值就是评价这一功能的价值系数。价值系数小于1的功能,应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求功能价值系数的具体步骤为——
A、计算目前成本;B、确定功能评价值;C、确定价值系数;D、计算成本降低幅度。
五、提出改进设想
六、分析与评价方案
方案评价和选择的方法有:公有制点列举法、直接打分法、加权评分法、组合法等。
七、试验与定案
八、检查实施情况,评价活动成果。
方案完成后,要评价经济效果,反映经济效果的指标有:全年净节约额、节约倍数、节约百分数。
15、制定劳动定额有哪些要求?劳动定额如何贯彻和修订?
1、劳动定额的制定:
总的要求是快、准(是关键)、全。方法有: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汉、类推比较法、工时测定法、定额标准资料法。
2、劳动定额贯彻:
——指制定和修订后的劳动定额通过行政部门颁布,使劳动定额得以实施的过程,要做好的工作——
A、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B、及时将劳动定额下达到班组和个人;
C、实现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D、建立健全劳动定额的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定额工作人员。
4、劳动定额修订——指由于生产技术条件的变更,以及生产水平和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对现行劳动定额所作的修改。
16、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应抓好哪些主要环节?
1、明确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
2、分配和落实质量职能,完善质量文件;
3、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
4、建立一套高效灵敏感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5、按照PDCA管理循环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转;
6、在运行中应加强各部门和各项活动的协调工作以及定期体系审核。
17、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满足用户需要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2、其所管的对象是全面的;
3、所管的范围是全面的;
4、是全面参加的管理;
5、所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8、试述市场开拓策略及选择。
(一)产品市场定位的三种策略:A、避强策略;B、雷同策略;C、超强策略。
(二)进入市场的空间的三种策略:A、先近后远;B、先远后近;C、齐头并进策略。
(三)进入市场的时间的三种策略:A、提早进入;B、适中;C、较晚进入市场。
(四)进入市场的方法的策略:广告、公关、商标、包装、人员推销、营业推广策略等。
19、试述顾客的购买规律及生产经营者的销售规律。研究这两方面的规律有何
意义?
20、试论产品品牌及其重要作用。
品牌——指产品的牌子,是生产经营者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品名称。包括:名称、标志。
21、营销计划的编制应做好哪些工作?
1、进行产品的营销形势的预测和分析;
2、收集和掌握编制营销计划的基础资料;
3、正式编制营销计划;
4、进行综合平衡。
22、当前,我国企业怎样才能提高资金筹集的综合经济效益?
1、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控制资金投放时间;
2、确定有利的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果;
3、认真选择筹资来源,力求降低资金成本;
4、适当安排自有资金比例,正确运用负债经营。
还应注意筹集资金的合法性,维护有关各方面的权益。
23、试论成本控制的作用、步骤和组织要求。
作用——
1、可及时限制各项成本和费用的发生,使成本和费用不超过事先制定的标准,促使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2、对成本和费用进行日常控制,按计划支出,保证企业更好地完成成本、费用计划。
二、成本和费用控制的步骤和组织要求
步骤——即制定成本和费用控制标准;执行标准;确定差异,分析原因,消除差异;考核奖励。
组织要求——建立成本和费用控制体系,实行成本和费用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具体包括两项内容——
(1)从纵向上明确从厂部到车间、班组以至个人在成本和费用控制方面的内容;
(2)从横向上明确各个职能部门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内容。
24、利润分配应遵循什么原则?按照什么程序分配利润
1、原则: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即要兼顾国家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润。
2、程序:先按国家规定作相应调整,然后按税法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A、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B、弥补企业以前亏损;
C、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D、提取公益金;
E、向投资者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