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棚学区初级中学音乐课程评价总结
茶棚学区初级中学音乐课程评价总结
科组的新课改的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使我们课改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难》,又在音乐学科范围内做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课程标准实验,研究。
1.验证音乐学科课程标准。科组学习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实验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多次研讨课进行实践活动。2.检验教学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教材改革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学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4.实验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实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认知发展的适切性。实验教材主题式的课程体系、语体风格、呈现方式与学生的适切性的深入体现。
二、教学改革与课程评价研究
1.评价内容:(1)学生方面: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2)教师方面:评价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
2评价方法:(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3.评价流程:档案纪实、分项积累:发挥特长、强项评价:鼓励为主、综合评定。
三、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提供了必要的音乐教学设施,保证了课程目标的实现;(2)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拓宽音乐教学容量;(3)加强学科整合,构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2.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3.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一)创新程度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2.鼓励探究式学习。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3.发展性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目的中从四个层面强调。5.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6.体现了学科功能即音
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功能、有陶冶情操培植学生品质的功能、有健身育心的功能、具有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功能。7.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二)应用价值 1.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了综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音乐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茶棚学区初级中学2014-2015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茶棚学区初级中学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以习惯养成教育和班级管理为德育工作主线,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入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生命与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明晰德育理念,丰富德育内涵,不断探索德育新途径,拓展德育新领域,促进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要求:
1、常规管理目标:(1)安全无责任事故;(2)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3)学生行为规范、文明素养高;(4)学生学习、活动、生活秩序井然,班风学风浓厚;(5)校园环境整洁怡人。
2、队伍建设目标:(1)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搭配合理的德育骨干教师队伍;(2)加强学生干部和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3)进一步推进德育导师制,积极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
3、德育创新目标:(1)创新德育新角度,创新常规管理新手段;(2)打造班级文化建设新特色;(3)学生社团管理有新亮点、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有新突破。
三、主要措施:
1、进一步强化德育队伍建设。一是各年段在德育处的指导下,以各年段的工作目标为导向,创建德育合作团队,不断深化常规管理的考核、监督力度,细化考核内容,规范考核操作。二是提高三个年段每周的班主任例会的质量,例会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总结交流上周的情况;二是布置本周的工作任务;三是每次让1-2位有经验班主任就一个问题进行主讲,分析问题的成因,探讨应对的措施和策略,使班主任例会更具实效性。二是试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加快推进学生成长导师制,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行为后进生、学业后进生、经济困难生、心理问题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做好问题生与边缘生的转化与推进工作,建立帮助、跟踪、谈心的档案。
2、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一是抓好环境卫生工作,做好教室、卫生责任区、宿舍、楼梯的卫生打扫工作,落实好卫生打扫和卫生检查评比制度,进一步完善值日班制度,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乱抛乱扔现象。加深学生“己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认识,进一步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二是通过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准。在开学第一周就对全体学生进行日常行为
规范教育和礼仪教育,组织规范养成训练和督导,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三是建立班会听课制度,让班会课成为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做到宣讲内容贴近实际,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四是扎实有效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继续做好爱心助学帮困活动,积极联系各届校友、社会团体、爱心人士资助我校贫困学生及优秀毕业生。以三月学雷锋活动的契机,组织学生关心弱势群体,各班从关心身边的贫困学生开始,让关心帮助弱势群体之举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五是重新组织修订《茶棚学区初级中学学生学习生活常规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品质,提高学习效率,督促并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
3、进一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一是以“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成人仪式”“入团宣誓”“红歌合唱”等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和主题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把爱党爱国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引导学生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在家爱家、在班爱班、在校爱校”的良好风尚。二是推行和落实学校《关于加强校园秩序及安全的规定》,各年级、各班级要按照德育处的统一布置,系统地利用班会保质保量地做好宣传学习,进一步巩固养成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三是进一步推进感恩教育。德育处将结合三·八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重大节日,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以“心存感恩,成就人生”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教育活动达到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就会勤奋学习,珍爱自己,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4、进一步加强安全法纪教育。继续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和“平安先行学校”创建工作,把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一是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实行责任追究制,安全教育警钟长鸣。二是下年级行政人员、班主任、任课老师都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一岗双责。要确保人际关系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物品安全、用电用水安全和心理健康安全等。三是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黑板报、班级专刊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不断增强我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勤廉意识等。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精心组织三月份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和福建省安全主题教育周(3月份最后一周)各项活动。将安全教育与禁烟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有机整合,丰富学生的生命教育内容,将安全教育与加强法律纪律教育紧密联系,杜绝校园暴力,消除安全隐患。
5、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特殊学生的心理帮扶工作。以学科教学渗透和心理健
康教育课为抓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咨询室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值班辅导咨询,要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和调动更多教师积极参与,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要进一步办好心育刊物《怡情》和心理网站,并做好个案的研究、资料的积累工作。要加强青春期教育,尤其是要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帮助学生认识早恋的危害,消除学生对异性的神秘感,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和健康的环境,使学生各种朦胧的感情得到约束和自制。同时,要对本班留守、单亲等家庭的学生及外宿生进行摸底跟踪,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心理困难生跟踪调查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巩固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成果,争创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6、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体系。一是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规范家长学校管理,引导和帮助家长增加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提高家长学校教育功能,及时给学生家长提供信息,更好发挥家长学校作为父母的学习课堂、专家咨询窗口、家校联系桥梁、师生互动平台的四大功能。三是以共建和联建等形式,与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实现课内外、校内外教育联动、各方共同促进的工作局面,真正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重点推进工作:
1.试行德育导师工作,实现全员育人
根据市教育局德育工作重点工作安排,制定《茶棚学区初级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工作小组职责分工》,为实施德育导师制工作做好管理和考核保障。要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理解全员德育的工作意义,通过启动仪式和阶段小结会议,加强推进过程中的检查和反馈。结合教务处和德育处的各类培训,在方法上对德育导师开展指导。
2.探索自主学习,培育新型人才
制订《茶棚学区初级中学自主学习实施方案》,通过自主学习方案的贯彻和实施,使学生自觉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学习小组和评价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目标制定、方法选择和过程监控、结果评估等过程,使学生具有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意识。培养 “会学习、会创造、会生存”的终身学习型、创造能力型、个性化发展型的智能人才群体,从而加速我校“提升发展内涵、创建品牌学校”工作目标的实现。
3.开展社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育人功能。通过广播站、绿源文学社、学生会、少年宫等
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演讲会、辩论赛、校园主持人大赛、影(视)评活动等;要结合相关学科教学继续开展征文、知识竞赛、球赛、书画比赛、小制作比赛等活动;继续抓好校合唱队、艺术团的训练工作,重新组建校管乐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综合素质。
4.建设班级文化,发展德育特色
为彰显班级个性,落实“以特色促养成,以特色树榜样,以特色求创新,以特色带实践”的目标,评选“特色班级”、“班级之星”、“年段之星”,更好地开发班主任与学生的潜能,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班级和学校的美誉度,让班主任能更好地向专业发展。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既是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新探索,又能鼓励各班级根据学校德育目标,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开展创造性活动,从而提高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抚宁县茶棚学区初级中学 2015年3月10日
附:德育工作月历表 三月份:常规管理月
1、收缴第一学期寒假家访记录,统计住校生人数,做好住校生入住准备工作。
2、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完成上学期表彰材料的汇总工作
3、召开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布置本学期工作。
4、第一次全校大扫除
5、开好一个开学主题班会(各班主任)
6、完善班级量化考核方案
7、组织学生重温《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8、植树节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
9、整顿宿舍,学生宿舍管理专题调研。
10、班主任工作会议,对三月份工作进行总结,布置下阶段的工作。
11、“学会怎样做人”德育教育系列活动之——学习雷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检查学生行为规范、仪容仪表等情况。
13、“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月评(三月)。
14、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四月:法制与安全专题教育月:
1、开展“两远离”和“三防”安全教育;
2、加强法制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3、配合教务处做好高三和基础年级期中考试工作,加强考风、考纪教育。
4、班主任工作会议。
5、“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月评(四月)。
五月: 爱国主义教育月
1、组织革命歌曲大合唱活动。
2、班主任工作会议。
3、“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月评(五月)
4、“学生怎样做人”德育教育系列活动之三——庆祝“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 六月 :理想前途及责任教育月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2、期末考试动员,考风考纪教育
3、“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月评(六月)。七月:“七彩假日”暑期教育实践活动
1、德育工作总结。
2、班主任撰写评语、寄发学生成绩报告书。
3、班主任写好工作总结。
4、暑假安全教育工作。
第三篇:课程实施评价总结
榆中县黄坪学校
2010——2011学课程评价工作总结
二0一一年七月
课程评价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课程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1、保证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推进。
根据学校对课程实施评价的要求,学校领导对我们如何扎实开展课程实施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部署,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组织指导开展课程实施工作。为使课程实施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做到课程实施领导成员职责明确到位,分工合作。
2、开展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成员“随堂听课”活动。坚持经常性随堂听课,了解真实的课堂教学现状,掌握课程实施工作实施情况;同时紧扣课程实施精神和要求,对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及其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及实验教材的能力。注意鼓励和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实施工作热情,增强教师课程实施的工作信心,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实施工作积极性,为全面课程实施工作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管理
1.为确保学校顺利且有效地实现课程实施,我校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对新出炉的课程理念,学校通过会议进行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能够紧紧围绕先进的教学理念,施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最大努力地体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有自己学校规划、工作计划和总结。
2.教师队伍建设上,努力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每位老师都兼代多门课程,保证了开齐课程。教学设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争与现在的教学要求平衡。3.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右针对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许多老师的教研论文发表,参与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评选。
4.立足学生的发展,谋求高标准的课堂效率。创新了备课。要求教学流程不走过场,教学过程设计理念要新站在学生的角度,将导学案和学法指导有效整合,更加有利于注重师生双边互动质量,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
5.教师上课,备课上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安排适当,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采用“自主学习,快乐高效”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中心,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分层次培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设置和批改有记录分析,及时矫正,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6.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创设积极的氛围、充分开发课堂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积极利用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内在需求,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自己的个性尽可能充分发展。
三、严格控制课时量及学生用书,统一把握教学进度。
我们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课时量,坚持“不增加课时,不组织补课,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的原则,做到执行规定不含糊,同时教导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做好教学过程的管理。
拒绝各类资料的征订,杜绝教师为学生集体订阅学生资料以防题海战,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开放阅览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坚决杜绝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和平时加班加点。
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做到不让别人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学生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通过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继续得到巩固,学习的兴趣有了一定提高,学习品质有了明显提高,直接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第四篇:课程评价制度、总结
东草芦中心小学 课程实施评价制度与总结
评价是为了教育更好地发展,科学的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突破口。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多元化,考虑学科课程的特点和学科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建立起新的适应学科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为深入贯彻实施教体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任务,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以教育工作绩效为中心的质量指标体系和评价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诊断等作用。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对教育评价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创新,尝试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科学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现把实施情况做一下总结:
一、实施多元评价制度
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是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随机评价,主要用以诊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性评价(分期中、期末两次评价)是某一教学活动后的结果评价,重在评价学习成效。大力加强形成性评价,可以强化评价的反馈和调节功能,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为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依据期末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答问、作业完成、单元测查、分项考核(语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数学(口算、一益智题)、其他科目(如:体育、音乐)的理论与技能测试、日常观察等形式。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而且使教学评价成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评价,以评比学生在集体内的相对位置。定性评价是检查评定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既定的学习目标之间有无差距。定性评价是以某种目标为基准的评价,评价的是目标的达成度或标准的满足度。定量评价容易造成学生内部激烈竞争之后的两极分化,使暂时后进的学生焦虑自卑,不利于全体学生的持续发展及素养的提高。定性评价以某种预定的目标为标准,激励全体学生向着学习目标不断迈进,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3、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甚至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处,相互尊重理解、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完善
二、重视分析 加强诊断制度
我校落实“堂堂精、堂堂清”的教学要求,各位教师进行单元反馈练习后、阶段学情测评后,利用大集备时间,同学科教师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分析诊断和调控。认真进行阶段性检测的有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做好分析和诊断工作,及时讲评,及时反馈矫正。讲评和诊断的重点是: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成绩与问题的原因、提高质量的措施,要求在讲评和诊断中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师生自我纠正达到自我完善,促进了各学科教与学的良性发展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确方向,引导学校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
除单元反馈练习、期中的阶段性抽测和期末的终结性考查外,针对教研工作重点、难点以及本镇的教学薄弱环节,我镇小学又加强了工作中的过程性考核,定期组织学科专项抽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同时抽测成绩作为过程性考核纳入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考核中,使新课程标准更好地得到了贯彻落实,具体抽测内容如下:
(一)语文单项抽查内容和要求:
1、朗读和背诵。
朗读内容是本学期学过的语文教材,背诵内容包括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词语积累、片段、以及课外阅读必读书目,规定统一时间,抽查每班3-10名学生。
2、作文竞赛3-6年级评选出各个年级的“习作小明星”,给他们颁发学校证书并在学校统一活动时表彰,激发了同学们参与习作的积极性。3、1-6年级进行识字测评。老师把1——4单元所学生字词语统一整理,听写批阅,并改正。评议学生的识字准确率和书写水平。批阅过程中评选出准确率高,书写美观的同学给予他们奖励。
(二)数学单项抽查内容和要求:
1、口算。主要培养学生的敏捷性,体现数学的工具性的特点。在阶段性检测前10分钟考查。
2、数学竞赛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逻辑思维能力。由学校统一命题,选取15-20道进行测试。
(三)英语单项抽查内容和要求:
1、英语单词背写。每学期组织1次,三至六年级全部参加,学校统一命题每课每单元分成几组抽测其中一组10单词。
2、朗读、听力竞赛。
三、四年级课任教师组织本班学生的朗读、听力竞赛。
四、注重评价的方式
1、按照“人人均是评价者、事事均可评价”的原则,发现学生好的行为、好的习惯、好的成绩、获得的荣誉等一切有利于引导学生进步,促进学生发展的方面,均可对学生进行评价。
2、要根据不同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设计评价的工具
评价的工具至关重要,就像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教具,设计得好,运用得妙,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目前看来,各科任教师在评价工具的设计上颇具匠心,种类丰富多采,形式灵活多样。较常用的有:喜报、作业评价本、成长记录袋、各类检测单、调查表、记录卡(写字卡、听写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小论文、手抄报、作文集(日常作文、随笔、读后感、小论文)等等。
总之,我校在深化课程教学多元化评价改革,落实“有效教学”理念,树立“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提高” 的思想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为推进全镇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多元化的科学评价,规范了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引导教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形成新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同时也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下一步,我镇小学将继续探求等级评价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人文素养的描述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以及过程性抽测和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音乐鉴赏课程总结
音乐鉴赏《课程总结》
音乐是反应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大致结构主要分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中国古典民族音乐,第三部分是华语流行音乐,第四部分是欧美的音乐,第五部分是不同时期的音乐,第六部分是器乐作品。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旋律,又叫做曲调,音乐的首要元素。它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被称为“音乐的灵魂”。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旋律是由许多音乐基本要素,如调式、节奏、节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而成。和声,是指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构成和弦的进行结构的功能体系。具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节拍常用4/4拍,强弱拍交替给人以听觉上非同一般的享受。节奏虽然打破了音乐的节拍,但并不会打乱节奏。我们也欣赏了《饮酒歌》等作品来感受音乐的节拍与节奏。最早开始产生的调式是La,在小调式中,以La为中心音。大调式中,以Do为中心音,我们的国歌就是一个典型的大调式。调性代表中心音的高低。不同的物体、材质、大小发出的声音不同,这就产生了不同的音色。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也应当仔细感受,而不能只是单纯的听,更要思考和感悟。
第二部分:中国古典民族音乐。民歌就是指人民的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即兴创编、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教育和传唱功用,人生礼仪功能,祭祀和驱邪作用。它带有强烈的地方热民族特色。汉族民歌又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例如湖北民歌《催咚催》,展现了欢快的劳动场面,同时也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小河淌水》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表现出少女的纯情与活力。少数民族的歌舞中,例如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据说其原曲是一首古老的酒歌,一般用于宗教的仪式;壮族的民歌非常发达,如《日落西山岗过岗》。就我个人理解,民歌不简单是歌谣,更是古人思想、情感和文化的传递,现在民歌在逐渐衰落的同学,也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将民歌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坚守在艺术的阵地,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尊敬。我们的中国古典民族音乐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和”的精神中和、简约、适度;“虚”的境界有含蓄、空灵的美;“线”的形态从欧洲重立体感与独树一帜的中国“线”的艺术展开。我们的民族乐器主要有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这节课主要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欣赏。鉴赏了《楚商》、《紫竹调》、《小刀会序曲》等等。
再说到戏曲,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全国性的剧种有昆曲和京剧。
第三部分:华语流行音乐。华语流行音乐泛指华语歌曲、国语歌曲、普通话歌曲,是泛指用华语、国语、普通话或其他北方方言演唱的流行歌曲。它是中文流行音乐中商业性中文音乐类型之一。主要流行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其他通用华语的社区,且在华人社区外如韩国、日本等地也有一定影响力。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地出现流行音乐,1949年以后转到港台地区发展。1977年起,随着对外开放的先声,港台流行音乐开始进入内地,并逐渐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核心。21世纪形成了港、台、东南亚和内地的华语流行音乐呈现一种融合、渗透、互相影响的状态。流行音乐是一种商业化的歌曲。它的历史沿革主要有三个阶段:港台东南亚的独立发展、中国大陆的重新发展、华语乐坛的全面融合。中国内地音乐代表人主要有李谷
一、毛阿敏、杨钰莹等等。香港乐坛有许冠杰(《浪子心声》)、罗文张国荣等。上世纪末期台湾音乐代表人物有邓丽君、罗大佑、齐豫,现代台湾音乐代表人有周杰伦,杨丞琳等。新马乐坛:林俊杰、孙燕姿、梁静茹、蔡健雅等人。
第四部分:欧美音乐。索尔音乐和说唱音乐。索尔音乐,为英文Soul的音译,又译“灵敢灵魂乐”。是一种自由的,讲究即兴的黑人流行音乐。1969年,“公告牌”用索尔”来代替原来对“节奏布鲁斯”的称呼。它是由布鲁斯、摇滚乐与黑人福音歌混合而成的一种黑人流行音乐,演唱时较少演奏乐器。说唱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黑人音乐根源中吟咏的段落中,到了70年代说唱乐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其中最主要的功劳要归根于当时流行的迪斯科舞厅中的DJ们,他们将黑人当时正在风行的FUNK节奏混入流行的迪斯科节奏中,并且在唱片机上反复重复同一张的唱片的内容,做自己的LOOPS,随着那些在现在广为人知和DJ们普遍应用的“打碟”法出现,说唱开始被街头黑人文化所流传,并且街生出相当丰富的分支。
第五部分:各个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1600年-1750年)。这个时期文艺复兴带动了艺术的发展。此时正是社会转型时期,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大协奏只存在于这个时期。此时音乐特点为:构思宏大、结构严谨,感情表现单一而强烈。旋律流畅、气息宽广、乐句长度不一,音量宏大,强弱及音乐对比鲜明,有许多装饰音和模进音型。此时的乐队人数按照从少到多排列依次为:双管制乐队;中型乐队(三管型乐队);四管制乐队(19C中后期——20C初出现的最大型的乐队)。这节课我们欣赏了《G弦上的咏叹调》、《哈利路亚》等名作。古典主义时代(18C中叶的欧洲)。此时音乐的风格特点为:语言朴素、精炼、亲切,形式结构严明清晰、严谨、匀称,节奏、速度灵活多变,优美动人。我们听了海顿的《告别交响曲》,它讲述了一个和伯爵的爱情故事,还有《惊愕交响曲》,给人一种焦急不安的感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19C中期为全盛时期)。欣赏的时候要让自己的性格与音乐相融合,相互补,往相反的方向去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舒伯特的《小夜曲》、《军队进行曲》等,其抒情性较强。门德尔松17岁时创作的《婚礼进行曲》。舒曼的《梦幻曲》以及肖邦根据自己的情绪去演绎的《夜曲》。晚期(19C末)我们主要欣赏了一些作品:马勒的《第一交响曲》(个人的悲剧因素较多)、《第八交响曲》(较恢弘、博爱、欢乐和幸福);理查斯特劳斯的《堂吉诃德》等。
第六部分:器乐作品。器乐曲的体裁形式,分为舞曲、特殊乐曲、大型器乐曲及器乐套曲。舞蹈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一开始就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舞曲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舞曲是乐曲体裁之一,是以舞蹈节奏为基础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舞曲皆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还具有各自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舞曲种类、形式多样,流行于欧洲16、17世纪,特色鲜明,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无论时代怎么变换,但艺术是永恒的,无论经过多少年的岁月沉淀,依旧熠熠生辉。大型器乐曲及器乐套曲包括交响诗、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的音乐体裁。交响诗的代表作品有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电影《加勒比海盗》、《星球大战》、《阿甘正传》中那些动人心弦的配乐都是有音乐家创作的交响乐,如同写一本书,富有情感与生命。
以上就是我通过学习音乐鉴赏这门课程所获得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