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建促学风主持词
“党建促学风,我们在行动—— 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经验交流会”主持词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党建促学风,我们在行动—— 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经验交流会”的活动现场。为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前一阶段“创先争优”成果,深入开展党的启蒙知识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促进我院学风建设工作,我院党办特举办本次经验交流活动。今天是本次交流会的第一场。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今晚到场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另外,参与本次交流的还有XX系、XX系、XX系的新生代表们,欢迎你们的到来。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本次交流会由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承办。下面我宣布“党建促学风,我们在行动—— 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经验交流会”活动正式开始。
让我们用身边的人、身边的故事感动自己、教育自己。下面首先作报告的是XX系XX班的XXX同学,(XXX同学曾获得·····奖项),欢迎。
感谢XXX同学的精彩报告,XXX同学以自己·······(临场发挥),下面有请XX系XX班的XXX同学,(XXX同学曾获得·····奖项),欢迎。
·······················································
今晚的经验交流会正式结束,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刚刚X位同学做的精彩报告,在交流会结束之后,与会人员要把以上X位同学的典型经验进行全面消化理解,回去之后应把今晚交流会的典型事迹向广大同学大为宣传,以促进我院浓郁学风的形成。我宣布,第一场“党建促学风,我们在行动—— 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经验交流会”正式结束。谢谢,晚安。
第二篇:抓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
抓学生党建 促学风建设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切实抓好学生党建工作。
一、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符合党的工作精神,也符合大学生积极进步的实际需求,要按照“党员发展细则”,坚持标准,严格发展程序,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工作,把大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充实党的基层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并充分利用预备党员考察期,通过组织生活、理论学习、群众评议、主题活动、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加强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其中学习方面应作为预备党员考察的一个重要指标,要使每位党员都能意识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素质,始终注意在各方面体现党的先进性。
这样就会使那些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努力端正态度,勤奋学习,克服缺点,把自己注意力的重点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素质拓展上。同时,党的基层组织要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例如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帮扶结对等活动,促进在大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据调查显示,目前笔者所在省份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一般都是按照年级与专业设置,随着本科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年级提升,导致高年级党员过多、党支部过大。学生党支部出现少则有八九十名党员,多则一百多名党员,甚至拥有近二百名党员的情况。支部庞大,行动不便,党的组织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党员发展大会或者是支部换届选举大会。支部党员大会没有形成制度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
要按照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的目标,积极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工作面,特别是在学生党支部设置上,要适应形势更加灵活具体。党的组织要努力实践、调查研究,把学生党支部建在党员多、班风正、能力强的班级上,同时配齐配强支部领导班子,并加强教育和培训,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执行支部工作计划,注重加强指导与信息沟通,为 学风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学生群体中,学生党支部往往比教师党支部有着更大的热情和创造精神,更能够发挥其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坚持党支部建设规律,执行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要求党员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积极策划和设计主题支部生活会,主动邀请身边优秀大学生或杰出校友讲述其成功经验,带动其他同学与本支部党员一道学习优秀典型。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组织生活丰富多彩,也吸收其他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参与支部活动,熟悉了解党的组织和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党支部要经常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为学风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坚持民主评议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相互谈心,定点联系班级,相互帮助,共同发展,不断努力朝着向高素质优秀人才的目标迈进。
四、广泛开展党员主题活动,用党的先进性营造良好的学风
学生党支部要积极开展以学风建设和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推动党员提高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拓展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广泛展示聪明智慧和全面素质。学生党支部自身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要与其他学生组织一道,通力合作营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位,凝炼学校的优良教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形成教师求真进取的教风、学生积极向上的学风和干部职工敬业认真的工作作风为一体的和谐校风,这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也是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工程和质量工程的重要保证。
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创新是21 世纪的主题,在高校中,学生党员应该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通过创新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的理论教育工作力度不够
高校在上世纪90 年代末扩招以来,学生人数剧增,教育资源日益紧张,加上学生的思想多样性、复杂性和易被煽动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的难度,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引导大学生处理好政治与业务、集体与个人、学习与成才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部分基层党组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的理论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对学生入党前的思想引导不够及时,且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入党后缺少教育引导,以至部分党员入党后出现思想放松的现象,影响了党员素质的提高。
(二)党支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部分基层组织的党员发展标准和发展工作流程未能与时俱进,如偏重业务能力素质或学习成绩,而淡化思想品德素质,偏重入党前的教育而轻视预备期的考察;部分高年级和毕业班的学生党支部管理欠规范,忽视了党员的教育和使用;部分党务工作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能力未能很好适应新的形势,导致党建工作缺乏实效;党支部的委员未能很好履行职位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削弱了党支部的战斗力;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去开展党建工作的党务工作干部还不多;等等。
(三)党员评价考核工作和党员的再教育未得到有效落实
部分基层组织的党员评价考核制度未建立健全或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且考核工作存在滞后的现象,未能充分体现党员考核制度评先促先的积极导向作用;偏重于发展新党员,而对党员的再教育工作相对重视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责任主体的职责不够明确、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质量有待提高、人财物等保障措施不够到位等问题。
二、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前提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前提。当前应当确立和强化以下几个观念:一是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的观念。现阶段高校党组织必须要服从全党工作的大局,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必须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并把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培养人才的重点,以党建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观念。高校党委应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办学,在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同时,必须健全党内民主,拓宽党内民主渠道,用党章和党规来规范党的各项工作,确保高校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三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要发扬党的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通过及时、具体、深入的思想工作,为党员、学生解开思想疙瘩,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创造条件,使党组织真正成为能团结、凝聚学生,能激发广大
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政治核心。
四是开放管理理念。在新的形势下,党务管理系统多职能、多要素、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属性更加明显,应实行更为开放的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和推进党务公开。
(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着力点
在高校党建工作的诸多要素中,工作方式方法与党建工作成效具有最直接的关系。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工作方式方法也必须不断变革,要在继续坚持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基础上,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进一步创新高校大学生的理论灌输教育和党员的再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党员整体素质
高校学院党委(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不能单靠学校党校次数不多的培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主动加强对非党员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引导教育,让他们对党的历史和理论有更深的认识,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学生党员是学生当中比较优秀的一群,如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一种党组织和党员的荣誉感,将会大大地提高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针对部分党员在入党后出现思想放松的现象,必须加强对党员的再教育工作,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支部活动和党内组织生活以及分配适当的工作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党员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民主生活会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及时反省自身的差距与不足,督促学生不断进步,提升学生党员整体素质。
2、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创新管理考核体系
对原有的工作制度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如健全对低年级学生入党前的引导教育工作制度,帮助要求入党的学生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做到早教育,早发现;健全团内推优制度,严格制定推优标准,认真落实,切实做到早选苗、选好苗;健全党员联系积极分子制度、谈话制度、汇报制度和培养人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早培养、早考察、早成熟;健全党员发展公示制度和预备党员转正标准,严格保证党员质量;健全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和学生党员全程培养制度,对学生党员分配适当的工作任务,让他们在低年级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的素质。
创新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前导性制度创新,如制定党员公约或素质拓展计划等,实行学生公寓党员责任区制、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制、定期群众评议党员制等,以加强对党员的正面引导和监督;健全党内民主评议制度,创新党员考核制度,如每个学年对每个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和严格的考核,评议工作以党章为准绳,结合大学生党员的自身特点,把自评、互评、党内外群众评议和组织评定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组织生活考勤、思想汇报、学习成绩、综合测评等客观指标进行适当量化赋分,奖励高分,批评低分,使学生党员在评议中真正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3、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增强党支部的活力
高校的学生党支部是一群有共同追求的有志青年在一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平台,我们需要做好党员的监督考核工作,使支部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
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丰富支部生活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素质。支部学习讨论会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经常利用组织生活对国内外时事热点、社会难点和身边的事进行讨论学习,引导学生党员正确看待党内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的形势;每个学期可对每位党员提出“读一本书、写一篇体会、参加一次党日活动、和几名入党积极分子谈话”的要求,凸显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先进性;组织党员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革命纪念地接受教育;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投身社会实践,努力使党支部活动走出学院,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党建调研,在实践中了解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创新党支部的设置运行机制。目前,班级是学校主要的教学单位,也是学生管理的主要形式。所以党支部建在班上能够很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果实行完全学分制,它的主体课程是通过选课制来实现的,这样就为大学生创造了一种自由选课、跨年级听课和允许提前毕业与延迟毕业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让学生群体在宿舍(公寓)、社区或社团进行活动。因此,高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做法,快速高效地把党支部的建设准确定位,从而使党建工作更好地体现出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的指导作用。
尝试建立公寓学生党员接待室,拓宽学生党员的教育渠道。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员接待室,为公寓学生提供入党程序和党的基本知识咨询;提供党建报刊杂志及理论学习资料借阅服务;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服务;设立支部书记接待日,现场办公,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提供电视、VCD、录放机等电教设备和爱国主义影视片;鼓励班级团支部将团日活动安排到学生党员接待室开展,积极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
4、创新党务工作者培训制度,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
高校党委应定期给予党务工作者培训或研讨的机会,创新党务工作者培训制度。如将培训作为制度进行固定,要求不同职务的党务干部在一定任期内必须修完多少学分;开展定期的工作培训和交流研讨,以利于党务工作者开拓思路,等等。另外,大部分高校都是由政治辅导员兼任党务工作者,由于辅导员事务性的工作较为繁琐,必须要让兼任党建工作的辅导员摆脱“救火员”的角色,这样政治辅导员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和研究与党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高校要在政策上给予兼任党建工作的政治辅导员有别于其他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相关待遇,使这部分同志更加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
5、探索管理新模式——建设电子党务,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青年学生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它既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抓住学生关注网络信息的心理,充分发挥网络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将党建工作延伸到网上。党务工作者应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工作,如建立“党旗飘飘”、“永远的党支部”网页,开设“红色牧师”的博客,设立“学生党员之家”的论坛等,将组织生活、学习讨论会、思想交流放到网上进行,收集党员的声音,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随时随地进行理论讨论和思想指导,更有针对性地给与引导和答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党建工作的意义在网上得到延伸。
另外,鉴于党员的发展材料比较多、准备时间比较长、整理有一定的困难的情况,可将党员的发展工作尽量放到网上,每位递交入党申请的同学,经管理员(支部委员)审核将发放一个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同时支委会将针对同学的实际情况指派党员负责联系和培养,以后发展的过程,培养对象将通过指定的用户权限递交思想汇报、自传、转正申请以及填写推优表、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和入党志愿书等材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化管理党员材料,从而提高发展党员的工作效率和实现发展材料规范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比例不断提高, 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大多数高校实现大学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新局面。随着大学生中党员人数的日益增多, 在学生党员这个先进群体中如何加强党员的有效性教育, 以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增强工作能力,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课题。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及开展经常性教育面临的问题
高校党建和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受到普遍重视, 总体状况是好的, 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党员先进性有良好基础, 但也应该看到高校党员经常性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 入党动机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功利化。入党动机是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真实目的和内在驱动力, 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党员的质量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先进性。大多数学生党员都具有比较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比较正确的入党动机, 然而, 在相当部分学生党员中, 也存在着入党动机的多样化、功利化的趋向。有的学生要求入党不是为人民服务, 也不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而是为了对自己毕业找工作和未来发展有好处。高校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存在的多样化、功利化的现实及趋向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 对学生党员教育表现出“前紧后松”现象。整体上看, 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视, 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业余党校教育教学系统和党员管理体系, 但个别基层组织也存在着对学生党员“重发展, 轻教育”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重发展前的教育、培养、考察, 轻发展后的继续教育和严格管理, 致使一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表现迥异, 一旦入了党, 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有的甚至不愿参加党组织活动, 不能发挥先进示范作用, 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 学生党组织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存在着具体困难。学生党支部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学生党支部自身的特殊性相关。其一, 支部成员年龄层次较低, 都是新党员, 且预备党员人数较多;其二, 他们富有朝气, 对党的感情质朴, 但受党内教育较短, 思想磨练不够, 党性修养需借助外力;其三, 他们比一般学生政治敏感性强, 也更有激情, 但社会经验、政治鉴别能力欠缺;其四, 支部存在周期较短,工作积淀不深。此外, 当前大学生学业负担重、竞争压力大、就业难等因素, 也增加了支部对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难度。
第四, 保障措施不到位, 活动经费有困难。党员的教育需要有经费作保障。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开展, 如请专家学者或知名人士上党课、做报告, 到教育基地参观, 组织党员到校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评比表彰先进等都涉及到经费开支。由于经费原因, 党支部活动往往是“看菜吃饭”,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的开展活动开支超出计划就无法报帐。经费问题是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对策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高校党组织要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接班人的高度,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
(一)强化立制建档, 完善学生党员的管理体系
构建学生党员的经常性教育机制, 建立组织管理机制是基础。首先是健全组织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 配足人员。其次要从制度上得到保证, 用制度来激励和督促学生党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于党员行为规范的制度体系应包括: 全面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预备党员考察制、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根据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制定目标管理制度, 明确目标完成的期限, 明确专人负责考评,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考核;完善融育人、管理和监督于一体的党员考核制度, 充实考核内容, 改进考核方法, 提高考核效果;健全党员理论培训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继续考察度等再教育制度;建立毕业生党员跟踪查制度, 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教育, 通过毕业党员走上工作岗位的情况反馈, 检验组织发质量和先进性教育成效, 以达
到不断完善和进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目的。再次是支部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育管理档案。如建立《党课教育登记簿》、《党费收缴簿》、《支委会会议记录簿》、《每学期党员理论学习计划簿》等, 努力规范本支部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此外, 还要建立健全学生党员个人档案, 把每一名党员在校期间的思想汇报、理论学习心得和每学期的计划与保证等材料收录其中, 加强学生党支部对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 便于支部了解每一名党员在不同时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情况, 同时也使支部对党员的考评更为客观、准确。
(二)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学分制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应该是系统学习理论, 锻炼党性, 提升自我修养。构建以综合学分制为基础, 建立起包括考评监督管理机制、系统教育培训提高和自主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理论学习体系是比较科学和有效的。例如: 中北大学党委组织部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学分制, 学分包括: 参加党员活动日学分、参加党校经常性教育学分、理论学习学分和自学学分。党员经常性教育学分制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效果。
(三)开展主题教育, 增强党支部活力
主题教育使学生党员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考验, 是开展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好方法、好途径。定期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 不但广大学生党员乐于接受和参与, 而且能使学生党支部发挥作用, 让每位党员在班级中、在宿舍中、在广大学生中发挥作用, 树立党员良好形象。例如: 在党员中开展“党员一帮一”、学生党员挂牌上岗等主题的活动, 实施一个党员联系一个新生宿舍, 真正做到学生有“有困难、找党员”, 鼓励、要求学生党员为新生做实事、做好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
(四)加强民主评议, 构建监督机制
加强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 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是保证。建立党支部、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考核制度。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将党内教育与群众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把群众监督作为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每个学生党员都生活在学生中, 发动学生参与对党员的教育和监督, 能够弥补党组织教育管理的“疏漏”和不足, 起到全时空管理、监督的作用。在民主评议党员中, 应改变过去单纯党内评议的办法, 积极发动普通学生参与, 坚持把群众监督贯穿全过程。围绕理想信念、模范作用、履行职责、奉献精神等方面, 可以组织团员、普通同学对学生党员进行评议, 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测评, 评议情况和测评结果都如实反馈给党员本人, 使其明确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在群众评议基础上, 应组织开展谈心活动, 召开党小组会和支委会, 展开思想互助。本着对同志认真负责的态度, 提问题不绕圈子, 不讲虚话。被评议的同志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虚心接受大家帮助, 彼此之间坦诚相见。
总之, 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只有充分认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的必要性, 努力探索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高校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 并使之身体力行, 自觉实践, 才能达到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 才能真正使他们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第三篇:党建促学风,党员当先锋范文
党建促学风,党员当先锋
近日,学院早上学风检查出现了一批新面孔,他们是主动报名参加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的学生党员和建党对象。他们统一挂牌、佩戴“学风监督员”红袖章,放弃了早上能多睡一会儿觉的机会,利用无课时间,参与到学风检查工作中,引导同学自觉学习、避免迟到。“党建促学风,党员当先锋”的主题动员会也于近日在5号楼311教室召开,学院学工部副部长杨雄,学工部徐雅,“阳光学风”工作组以及部分学生党员和建党对象参加了会议。
学工部副部长杨雄做动员讲话。他强调了我院目前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现阶段我院学风上的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迟到现象较突出等情况,提出只有正视不足才能抓好学风建设的观点。同时,他也从严要求加入到学风建设战线中的党员学生们铭记党员的先进性,加强自身模范建设,树立“正气”、“正义”、“正直”的形象,起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学生中的学习先锋、服务先锋、精神先锋。
09土木工程三班的陈煌代表学生党员自愿者们上台发言,他表示,响应学院号召积极投身到学院学风建设中去,是所有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党员志愿者们的共同心愿,他们会做好领头羊、排头兵的角色,起到表率作用。
紧接着,负责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的学工部科员徐雅针对学风检查工作中的其他问题做了补充。她同时肯定了党员学生们对于学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指出学风检查工作是艰苦的,尤其是早上的迟到检查工作,甚至有时不被迟到同学理解。但学风建设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员参与、不懈努力,接下来还将针对学生党员开放一系列的学风服务活动。
今年是学风建设年,在“党建促学风”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学院学工部亦紧跟时代的脚步,充分利用在学生中广为流行的微博、人人网等网络载体来加强学风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同时利用学院新设置的LED屏播放温馨提示语和学风通报,开展各项新形式的学风活动,让学院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深植优良学风观念,全员投入学风建设。
第四篇:促校风学风
促校风学风
学风是一缕清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它犹如宁静的蓝天,庄严而凝重;它仿佛飘逸的白云,清雅而透彻。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虽然在校园和社会中都有各种各样的挑战,机会和诱惑,但学习依然是我们最本职的工作。只有在校园里学习了专业知识,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在未来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优良的学风,则是促进学习活动的基本保障。学风,顾名思义,就是治学之风,读书之风。而我认为,学风还是做人之风,也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优良学风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每年的9月,都有大批学子怀揣着梦想、希望,满怀激情走入理工的校门,每位同学都希望自己十二年寒窗苦读考入的大学是一所环境优美,气氛融洽,学术气氛浓厚的大学,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有优良的学风。“厚德达理,励志勤工。”这八个字作为四川理工的校训被每位理工人铭记于心,可是,让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这八个字呢?校园里,不时有同学因为一点点擦而发生争执,完全把“明理”二字抛到了脑后,也有不少同学经常逃课旷课,在考试中也有个别同学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答案„„这些同学们觉得无所谓的小事,积累起来,成为了学校学风建设的一大障碍。请记住,优良严谨的学风,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优良严谨的学风,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阳光;优良严谨的学风,是我们每时每刻呼吸的空气;优良严谨的学风,是我们滋润成长的雨露。它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每个学子奋勇向前,因此我们有责任来建设它,完善它!维护它,遵循它!因此作为一名理工人,我们要树立“创优美环境,树优良学风,先从自己做起”的意识,明确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以创建优良学风为己任,从严要求,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大学生。我们同时也要培养文明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规范行为举止,强化日常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宿舍、班级环境。也就要求我们从日常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提高自身素质,不怕挫折,磨砺意志,提高适应能力,树立起同学们的榜样,带动更多的同学,形成互帮互助,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形成优良的学风,让自己在其中受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大家才有小家。
我们每一个理工人都要为建设四川理工大学而为之奋斗努力,以之树立自我,完善自我。
在学风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依然可见:在操场上,在树林中,在后山上,冒着刺骨的寒风,书声琅琅,其刻苦精神令人敬佩。夜晚,月上梢头,学校外一片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有那么多么多同学,在安静的图书馆在冷清的教室里埋头苦读,丝毫不为外界诱惑所动„„他们是学习的标兵,是我们的榜样!“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我们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音符。抛弃迷茫,扬帆起航,我们共同努力,让优良学风吹进书声朗朗的课堂,让文明之花香飘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第五篇:学风促教风
主席、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正可谓“名不顺,言不顺”,我们需要明白,何为“学风”,是学校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从狭义上讲,学风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广义上讲,是指学校师生员工治学的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大学校园,洋洋洒洒几千学生,整个学习氛围,都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学生的学习风气的不断升华,便不断要求与之匹配的教风,进而进一步提高教风,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学风促进教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
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孟子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教师岂能无惑也?教师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进取,不断自我充电来迎合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载体,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底蕴和教育水平,进而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风。
2、大学校园是一个文化杂糅的小社会,每个人的文化底蕴都不在像从前那样浅薄。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就很特殊,他要求学生有自主创新、自主探索、自问自答的精神。大学不应再是中学时代被老师耳提面命、教什么,就学什么;教多少,就学多少的填鸭教育的延续了。大学要求大学生们要贪学、肯学勤学,要学而知不足。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大学生们不断学习,从而营造出不同的校园学习风气。有那间大学的学风不是从学生群体的积极向学中迸发出来的。大学生以学生为主导,一大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而学风的营造同样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的作用仅仅应该是“师傅进门”,而修行还是要考学生自己。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根据学风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及态度,从而影响了教风。
3、教风的提高是多方面的,而学风的提高则主要是靠学生,教风具有教师主观色彩,即使有再好的老师,如果遇到一个无心向学、思想涣散的学生,无非只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理无处说的结果。只有学生的心态得到了提升,治学的态度才能有所改善,教育的力量才能得以凸显,不可不谓是“学风促进了教风”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