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思考(院内)

时间:2019-05-12 02:0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思考(院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思考(院内)》。

第一篇:谈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思考(院内)

谈对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思考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庞健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 道德现状 思考

[论文摘要]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其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当代高职学生的道德现状令人困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业、经济社会的压力下,高职学生道德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思考。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跨越式大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7年在校人数达860余万,占据了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半壁江山。十余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多达1100万人,为各行各业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劳动者,特别是目前急需的面向基层职业岗位的技能型实务工作者,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企业界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修养引起了职场的普遍关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总体上来看,当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及价值观念的冲击,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高职学生中存在着道德素质低下、道德观念变异、徘徊于道德底线的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

当代高职学生的道德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道德现状有喜有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诚信观念严重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作为社会宠儿的高职学生本应该成为诚信的典范,但近年来,面对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关系多样化的形势,他们的诚信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令人担忧。

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作弊的方式更是无奇不有、防不胜防,作弊队伍不断壮大,作弊者的心态也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变得比较坦然。尽管各高校对考试作弊现象都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并没有被遏制住。

2.履历造假、背信违约频繁。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为了找一个好职位而在求职履历上做文章,如涂改成绩、虚构经历、购买或伪造荣誉证书等。同时,高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就业合同意识淡薄,背信违约跳槽现象频繁发生。2008年在广州批量招聘的大学生中,就业大学生中约有30%毁约,另据调查,在全国其他城市,大学生毁约率也都在20%~30%。

3.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学费。国家设立助学贷款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但不少受助学生恶意拖欠,使这项善举处于尴尬境地。据报道,大学生助学贷款运行几年来,大学生毕业后的还款率不甚理想。目前,大学生毕业后不按时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个别地方违约率达30%左右。与此同时,全国各大高校还面临着严重的学费拖欠问题。据对新疆部分高职院校的了解,2008年以前的学生欠费金额,各校一般都在几万至几十万元,而近几年,大部分院校学生欠费金额少则一两百万元,多则七八百万元,个别院校学生欠费率高达30%以上。

(二)社会公德失范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当代高职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应该成为良好公德素质的典范。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职学生的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很多问题。

1.基础文明素养较低。在大学校园里,一些学生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在食堂就餐不排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个人衣着考究,宿舍脏乱却无人打扫;对私人物品爱护备至,对学校公物却任意损坏;对旷课逃学、互抄作业习以为常;利用网络欺骗他人;不讲究学术道德,随意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等等。更令人担心的是,部分学生对文明标准的认识比较混乱。有的学生把穿着背心、趿着拖鞋出入公共场所视为生活小事;有的认为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着奇装异服是有个性;有的认为在宿舍内违章用电属于个人自由;有的把浪费粮食视为个人生活习惯。

2.缺少感恩意识。黑格尔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以礼待人。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含义。然而大学生中却有为数不少的不知恩、不回报者。

3.缺少拾金不昧的精神。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社会文化层次较高人群的大学生,理应成为这一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和典范,然而,现状却不容乐观。如校园中有同学丢失饭卡,可“拾主”很多动作“快捷”,大部分丢了饭卡的同学在报失前,电脑上都有被别人或多或少用过的记录。

(三)社会责任感缺乏,参与政治的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与以往相比有趋于平淡的态势。根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问题上,有35%的学生认为“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哪个党领导都可以”,有45%学生认为“不清楚”,还有20%的学生“不关心”。具体而言,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在政治价值取向上,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根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有39%的学生党员承认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就业的需要”,部分学生写入党申请书只是随波逐流,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婚恋观念畸形发展

20年前,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还很少见。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他们大学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伴的是,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越来越趋于

开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视爱情为游戏。中青在线上曾报道,重庆沙区某高校完成了一次“大学生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活动。结果显示,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30%左右的大学生“脚踏几只船”。他们乐于玩爱情游戏,即使获得自己期望的理想爱情,也不愿意给对方以承诺,以免被束缚。(2)道德底线失守。近年来,午夜陪聊、成人热线等行业大打学生牌,有不少大学生为了金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3)性观念过于开放。随着大学校门的逐步敞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经常出双入对,共筑爱巢,大学生同居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校园现象。据在西安、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大城市的一些著名高校进行的无记名问卷式随机调查显示,对婚前同居行为表示“可以理解”或持肯定态度的占48.5%,“说不清”的占27%。也就是说,几乎75%以上的大学生差不多“认可”或“不反对”同居这一行为。

二、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缺陷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加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当前,社会腐败现象的孳生、蔓延,受市场利益驱动而大量出现的重利轻义行为,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漠等,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而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市场规则还不够完善,惩罚机制还不到位,使一些诚信素质较低的社会成员在现实生活中把不诚信当做一种谋生手段,甚至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些对大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生自我要求不高,家庭教育不当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层次良莠不齐,许多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对思想道德的自我要求不够。另外,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书本知识,疏于对孩子“做人”的熏陶。有些家庭物质条件较好,但成长的环境不理想;有的父母不管孩子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父母好开“空头支票”,甚至有的父母还经常在孩子面前宣扬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和信息。这些都势必从客观上导致许多高职大学生虽“成了才”,但“成不了人”。

(三)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冲击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网络因具有全球性、开放性等特点和集文字、声音、图片为一体的表现手法,加之传输内容涉及全球各个领域,正在广泛地被高职大学生所接受。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不确定性,使它在给人们带来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给青年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和道德问题。

另外,网络行为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国家政府部门对网络公民的行为难以加以确认,监管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使得网络色情无法杜绝,各种色情广告铺天盖地,各种以交友、商贸等为名的欺诈行为随处可见,有许多高职学生在网上欺骗他人,也有很多人受骗上当,造成了他们道德人格的严重失衡。

三、加强高职学生道德修养教育的思考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规范的将道德修养教育纳入综合素质教育中。

道德修养教育在国内外行业实践中的重要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尤其是职场对高职生的职业品德素质提出越来越

高的要求的情况下,高职教育领域必须尽快的更新教育理念,充分的认识到当代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素质的高低源于“德”的教化,这个“德”就是做人做事的“德”,这应当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道德修养教育。而是应该将其规范的纳入教学计划,并根据经济竞争的现实和专业的特点,在重视专业主干课的同时,对道德修养教育给予应有的关注,真正而圆满的实现职业教育“既教书又育人”的宗旨,有效的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创造职业环境或情景模拟,培养学生道德修养。

几年来,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为了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有的院校已经陆续实施在校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便使学生进入了职业环境中,为培养其道德修养提供了真实的环境。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在实习动员中要给学生提出培养道德修养方面的具体要求,亦可倡导其以企业模范员工为榜样,提升自己。此外,在思想品德课中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巧妙的创设思考情景,如组织参观、行业考察、影视观摩、多媒体运用,课堂小品,职岗模拟等,让学生置身其境,引起其认知冲突,感情碰撞,从而更好的提升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思想。

通过学生中的共青团组织、社团组织等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如向敬老院、孤儿院等开展献爱心活动,植树活动,警民共建文明一条街活动等等,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熏陶,逐步培养其吃苦耐劳的作风,勇于奉献的精神和热忱服务于社会的思想。合理设计,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

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精神方法颇多,就基本途径而言,不外乎于在解决好认知问题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内化问题。要解决认知问题的一般做法:一是坚持把培养团队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将培养工作贯穿于整个思想品德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二是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中,适当加强或增补与团队精神相关的教学信息。三是积极开展专题活动,举办以团队精神为主题的讲座,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而解决内化问题可采取的途径:一是精心设计、灵活开展以增强团队精神为目标的各种集体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感受团队精神对现实目标的重要性。二是加强班级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班风,使大家彼此关心,互相爱护,班级成员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将现实班级目标内化成实现自身目标的动力,同时获得达成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成就感。

当代高职大学生是21世纪的应用型科技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然而,当今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却存在着令人困惑的现状,认真分析其成因,对于积极探索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会玲.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重塑[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6).[2]许振华.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障碍及排除[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

(1).[3]薛丽,张琳琳.浅谈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4(5).[4]赵素珍.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黄山学院学

报,2005(5).[5]李惠荣.关于大学生同居的一些思考[EB/OL].http://www.xiexiebang.com/,2007-04-03.[6]刘艳军,张盛楠.现实、守望、游戏,还是追求完美与另类——解读与透视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J].教育艺术,2004(6).[7]叶松庆.守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J].青年研究,2003(6).[8]李庆祝,钟瑞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及确立正确道德观的路径[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1).[9]郑志刚,唐丽.对高职学院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第二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调查问卷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调查问卷

1、爱岗敬业方面:

你认为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你认为当前某些职业领域出现的“跳槽热”是利或弊。

参加工作的目的是为社会和他人服务。

你认为凡是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是否都有职业责任。

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

2、诚实守信方面:

市场经济是否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的法则是否诚实守信

你认为现在的员工能否做到诚实劳动。

你认为从业人员能否做到维护企业信誉。

你认为作为所属企业的职工是否都有义务和责任保守企业秘密。

3、办事公道方面:

办事公道是否从业人员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你认为在企业中能否做到办事公道。

你认为从业者是否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真理。

你认为如果自己参加工作是否能够做到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4、服务群众方面:

服务群众是否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你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应该成为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对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产生了很大冲击和比较大的冲击。

你认为市场经济是否就是服务经济。

你认为全社会是否应当树立“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观念。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是否仍然应该加强人们的为人民服务教育。

5、奉献社会方面

奉献社会是否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最好体现。

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仍然需要发扬奉献精神。

你是否赞同“无私奉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

你是否认为只有提高职业技能才能多为社会奉献。

你认为市场经济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你是否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强调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此时再谈论集体主义不合时宜。

6、文明礼貌方面

文明礼貌是否从业人员的首要素质。

你是否认为文明礼貌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你是否认为文明礼貌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你是否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文明用语方面不太文明。

你认为文明礼貌是否大学生求职成功的第一步。

7、勤劳节俭方面:

你是否认为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你是否认为现在的人们要想致富必须勤劳。

你是否认为现在的人们要想致富必须节俭。

你是否认为勤劳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

8、遵纪守法方面:

你是否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从业人员应该自觉遵纪守法。你认为遵纪守法是否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

你认为假如自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当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自己是否会首先想到用法律的手段解决。

你认为单位是否应当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9、团结互助方面:

你是否认为团结互助充分体现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你是否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你是否认为与同事应当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10、开拓创新方面:

你是否认为在事业上要想成功必须具有开拓创新意识。

你是否认为自己开拓创新精神不足是因为没有忧患意识。

你是否认为实事求是是开拓创新的基础。

11、职业道德教学方面:

你是否认为职业道德课是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的主渠道。

你是否认为自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需要引导。

你是否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原因主要是,感觉内容离自己比较远;教学方法不太适应学生的个性等。对学校开设职业道德课的看法:很有帮助,没有帮助,无所谓;

你认为职业道德对学生成才的作用时,有重要作用;作用一般;没有作用课外时间你是否阅读过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中外原著时,经常阅读;偶尔阅读;没有阅读;

第三篇:谈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谈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面对着一个崭新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竞争时代,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着眼于人才的培养,是各国走的共同之路。因为人类面临的诸多竞争其本质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毋庸置疑,决定21世纪各国命运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培养人的素质问题。同时,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作为培养年轻一代高级人才的高等学 校,更应该责无旁贷地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从最近的日本地震导致核辐射泄露的事件中可以深切体会到日本的民族精神,而这正是日本在道德教育上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这也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大学是学校教育最后的阶段,大学生此时开始思想趋向于定型,所以在校时期是培养和形成各种人生观,道德意识最重要的阶段。德素养的培养要从小事身边的事开始作起。要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标准。切忌道德教育说空话,讲大道理,作虚事。道德品质影响着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拥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将决定着一个未来的路会是怎么样的。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成员,他们的道德品质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 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造成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 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 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另一方 面,党风、社会风气不正,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也极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消费产生不平衡心理,荣辱观发生倒置性变化。在这些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下使部分青年学生走上了躬行践履的道路。

2、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校园中大学生重人情、轻法度的现象也从另一方面加 剧了道德文明的偏离。

3、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 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4、大学生道德心理的不成熟。不少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甚至我们从中还可 以观察到某些儿童时心理的残留,如有意试探纪律的边界,明令禁止的却偏

要去做等。另外,在当前形势下,许多 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

道德观念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认识和看法。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 观念是道德意识最基本的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着指导作用。道德观念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处世 态度,对一个人有着极大的作用。然而,许多大学生却越来越关注个人利益,对他人索取,道德目标变为“多奉献多索取”。大学生对道德价值信仰的终极目标变得越来越淡薄,而对自我发展和个人目标表现出执着 的态度。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的脑中已经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狄德罗曾说,如果道德败坏,趣味也会堕落。一味地追求自我利益只会将自己推入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泥淖中去,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行为。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2)道德内容的多样性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使道德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现在却与道德产生了联系,如环境污染、动物保护等问题。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自己的 道德观念去判断,从而形成了新的道德规范。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思想的解放,西方的各种文化流 入国内,不同文化下道德的内容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大学生面对的道德内容呈现出多样性,而对其中正确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成了大学生要面对的问题。许多大学生能按照自己过去形成的道德观念去辨别,选择。学习新增的积极的道德品质;有些大学生拜倒在消极思想中,沉迷于享乐主义等中,丢弃了自己原有的道德品质;还有些大学生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陷入迷茫和迷惑之中。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 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 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生活追求 新潮,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 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 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1、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坚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从而锻炼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责任。

2、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大 学的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大庭广众之下,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等。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首先要提高认识。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其次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

施,容易流于空对空,文明习惯、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不容易养成。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觉性,而管理则是使这种自觉性形成习惯,使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只有形成文明的习惯,社会公德才能形成。实践证明,公德教育就应以社会礼仪常规教育为起点,进行养成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再次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教师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不仅要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青年的人格,而且要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为人处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更要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千百年来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首 先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里磁力,才会吸引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作为高校,应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对教师进行正规化培训,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信心和信念。教师应自觉提高自己的师德意识和育人能力,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应弄清道德素质发展的特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国处于各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各种各样的因素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学校,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新的教育条件、新的学习生活条件、新的评价标准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活动比以前更复杂,且已成为一种社会义务,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素 质;另一方面,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必须服从和适应班集体、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我认为在当代,(1)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大学生学会做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四有”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就是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当今教育的首要目标。

(2)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大学生学会做人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家长的过度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又缺乏对真正的学习与生活意义的理解,面对严酷的现实,滋长着各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和不良行为。长时间以来,学校德育已异化,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内在需要,成了一种单向的强制性的灌输过程,学生完全被塑造成客体。只需要听话、服从,其效果是外在和短暂的,因为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必然导致学生的厌烦和表里不一的双重人格。培养的学生“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而是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却仍然不这么做”。因此,在现代发展性教育中,必须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策略,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充分让每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发展机遇,让学生获得一种基本的观念、方法和能力,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去运用和适应。每个人从自己的事情开始作起,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良的与人相处的方式、不良的语言习惯、思想中过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倾向等等,有大量的细碎的事情要作。道德是群体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规范,但必须每个人都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才会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外部环境。人对道德的认同和价值取向实际上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素养和教育水平。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这才是完整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始终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必须弄清形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内在原因。如身体原因、心理原因、认识原因、能力原因、个体集体原因等等,只有弄清了这些原因,教育者才能对症下药,改变现状或维持现状。好的环境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起促进作用,差的环境则对其起阻碍作用。教育者应该认真研究大学生的环境,充分创造和利用积极的环境因素,克服消极的环境因素,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空间。大学 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教育者要认真研究社会环境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找到过去的社会环境中,哪些因素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过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并结合具体 情况,做到“古为今用”。而且,要预测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指导。教育者还要研究国际环境,吸收其先进经验,使两者结合,做到“洋为中用”。

第四篇: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模式守旧、思想教育政治工作不到位、学生后勤缺乏保障等问题,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意见,以期能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性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分迅猛,但随着高职院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成效果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妥善化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业已成为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

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各类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目标。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缺乏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基本上沿用传统模式,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对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种管理还没有摆脱传统管理把学生只当作管理对象的缺陷, 尤其是没有真正把握高职学生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 学生管理实施方法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性, 学生管理仍然是处于金字塔管理系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向下传达精神、向上汇报工作。可以说, 基本上是进行外部控制, 而不是主动地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或经验指导和帮助学生成才, 更不能唤醒学生内在的创新之魂。这种管理只是告诉学生“不准做什么”, 而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做, 如何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成为人才”, 从而使学生产生茫然、抵触甚至逆反心理。现有的管理模式忽视了高职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除了少数学生干部有机会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外, 绝大多数学生几乎被剥夺了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的机会。在这样 的管理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缺乏创新精神, 依赖性强, 这样的管理理念已经与时代的发展特征不相符, 也是学生对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认可的重要原因。

2.缺乏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中的班主任(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是把班级管好、管活的关键, 也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现实中, 许多高校虽然按学生比例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辅导员(班主任)来管理学生, 但效果不佳, 作用不明显。实践证明, 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 又融于课堂教学的专业课教师担任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效果比较理想。但目前, 由于学生数量猛增, 专业课教师数量有限, 即便所有的专业课教师都担任班主任工作, 仍不能满足辅导员(班主任)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的需要。

3.缺乏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协调高职院校与社会之间最突出的矛盾是后勤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 是为了减轻院校建设成本负担, 相对解脱后勤对教学的冲击。然而, 目前多数学校尚未解决一系列权、责、利等有关问题, 有时问题还表现得相当严重。由于后勤供应商的过分逐利, 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后勤服务质量低下, 由此发生学生对学校的“住宿条件太差”、“食堂饭菜差, 服务质量低”等诸多投诉现象。这说明高职院校在抢抓机遇, 迅速发展的同时, 没能很好地做到在校生人数与学院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学院的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问题不断的外因。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 引起了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以及利益关系多样化, 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同时也冲击着高校, 特别是影响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由于高职院校与市场关系十分紧密, 受社会的影响程度很大, 尤其是高职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去选择和接受各种思想文化, 其社交、娱乐, 甚至学习、社会工作都呈现出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的趋势。他们会主动或被动地踏足社会, 以打工、实习等方式去体验社会, 不断增强与社会的联系, 从而使许多学生问题开始 2

与社会问题连在一起, 并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另外, 网络给广大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许多黄色的、反动的网站冲击着青年学生。据调查, 相当多的大学生上网是在闲聊、玩游戏或浏览黄色、反动的网页。有关青年学生不遵守网络规则在 BBS 上留下色情或反动言论、会见网友上当受骗甚至受害、上网成瘾不可自拔导致学业荒废等事件, 频频见诸于媒体报端。这些无疑都给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 影响甚至改变着大学生成长的氛围。

2.高等教育转型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受转型期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等的作用和影响, 当今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学生与校方的关系已步入由身份到契约的转轨时期, 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民族状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 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特困生、心理障碍生、学习困难生等特殊群体, 各类学生的学习目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等思想认识问题自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学费由以前国家统包到现在按教育成本收费, 增加了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转化。学生就业, 也由以前国家统一分配转向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因此,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的转型中正发生着急剧变化。另外, 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国家取消了高考年龄的限制, 不仅已婚的成年人可以走进校园, 那些大龄的青年人更是将成批地涌入校园,有 20 岁左右的青年人, 有 30 岁左右的成年人, 也会有 50 甚至 60 岁左右的准老年人。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将变得多样化, 无疑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创新

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都是从中等专科学校升级而来,因此各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工作过程中既不能因循守旧,承袭以往中专的管理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而应当不断摸索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作为高职管理者,要培养出“以学生为本”的这种意识。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得问题是什么。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 3

识,变管理为“服务”。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服,一切为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全面的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高职的学生管理者,不可能时刻与每一位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中坚力量,为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调动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学生干部主要是通过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比较容易把广大学生团结在自己周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由于现在高职的扩招,大多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思想素质高低不一,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仅仅只靠辅导员、任课老师及学生工作者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只有通过学生干部掌握信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的矛盾及时进行分解和沟通。发挥好这种带头的作用与老师做好协调管理,提高学生管理效果。

2.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逐步改变管理模式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也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绝对不能成为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桎梏。换句话说,建立学生管理制度的立足点不应是控制、约束,而是对学生的引导和尊重。其次,真正落实院系二级管理模式,逐步由原来的集中、封闭、单一的管理模式过渡到和普通高校接轨的系、部自主管理模式。各系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学生管理方法和措施。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种考评工作都以系、部为单位进行,充分调动系、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合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管理上几乎都推行校院级的“二级管理”体制, 学生工作职责分布于系、部、院、学生处、团委等几个部门, 部分职责还分布于党委的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部门, 虽然要求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但实际上, 由于职能重叠, 职责不清, 责任不明, 权力交叉, 在一些具体工作中相互扯皮、推诿, 办事效率低下, 不能很好地发挥齐抓共管的优势和形成合力, 这些都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学生工作干部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工作水平的提高。高校应该建立一个统一专门的学生工作机构,统一行使学生管理工作职能, 形成点面结合的学生工作网络系统, 负责对高校各年级学生的专业工作进 4

行统一领导, 组织协调, 指导检查, 考核评估。建立这样的机构, 可以使高校学生工作精简统一, 职责明确, 运转协调, 达到有效管理, 也可以为高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

随着高校的扩招, 学生人数大量增加, 现有的班主任、辅导员严重短缺, 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普遍存在着不齐、不力、不稳的现象。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就必须从源头抓起,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 把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学生工作队伍结构要合理。本着/专兼结合、新老搭配、层次交错的 原则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专兼结合就是要求各院校根据本校学生工作 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比例的专职和兼职人员,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协调开展学生工作。新老搭配就是要注意学生工作队伍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比例构成,有利于在实践中保证学生工作的传承,保证学生工作队伍的延续;也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需要。层次交错,则要求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队伍要以多样知识结构、多样学历层次的人员组成。其次,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提高。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选拔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较高个人素质的人才加入学生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聘请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工作,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

5.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校园 文化建设中注重用世界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来熏陶青年学生, 把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与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相结合, 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例如举办专门的“科技节”、“艺术节”、“专家论坛”、“学者讲座”, 组建大学生艺术团等社团, 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 使青年学生尊重文化、欣赏文化和创造文化;要通过抓好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治安和整顿校园周边环境, 建设良好的校风、教 5

风和学风, 切实形成一个有正确的舆论, 良好的教育机制, 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 真正做到用先进的文化陶冶人, 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

三、结束语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而温和的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覆盖到每一个过程,控制到每一个环节,规范到每一个步骤,具体到每一个动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员。具体来说要做到:培养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管理工作责任化与人性化结合。面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做到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切实抓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学生工作者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第五篇:浅谈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

杭红霞(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 214151)

摘要: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由于学生年龄偏小,是非辨别能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等原因,部分学生在遵守学校纪律,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等方面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但他们具有学制较长,可塑性强的独特优势。如何根据五年制学生的身心特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努力探索培育五年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与方法,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行为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的行为表现。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立志成才。五年制高职高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因素,探索独特的学生管理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

1、信心不足、缺乏目标

学生普遍对未来的前景感到担忧,而自身又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惰性。他们一方面放松学习的懈怠情绪,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前途的迷惘、因惑,而产生焦虑的情绪。

2、文化基础薄弱

学生虽来自不同类型的学校,但学习状况却大体相似,除少部分同学的成绩处在原班级的中上等,其余属中等或偏下,学习能力和文化基础较薄弱。

3、行为习惯养成较差

由于长期得不到老师指导,学生处在自由生长状态,学生的身心、尊严或人格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学生在较长时间内遭受老师的白眼,心理已发生严重扭曲。具体表现为:①缺乏应有的自制;②做事没有毅力;③固执;④脾气大;⑤注意力不易集中;⑥遇事紧张;⑦与人少交流;⑧缺乏自信。有个别人已达到封闭自己的状态。

4、综合能力较差

被选上班委的同学只有热情,没有能力,在班集体中无表率和榜样作用,缺乏号召力与凝聚力,业余时间大都放在了看电视、玩、看课外书、逛街、打游戏、体育活动、上网等活动上。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学生个人素质差外,还与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有较大关系。

二、五年制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

1、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偏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重视不够。叶圣陶先生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强调:“教育往简单方面说, 只须一句话,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学校和教师往往偏重于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和理想信念、人格道德、意志毅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成绩好的学生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的青睐;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学校的歧视和教师的疏远,其结果是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妄自尊大,成绩差的学生则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都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这种不良认知如未及时得到学校和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引导, 久而久之就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2、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不谐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与义务。目前,在校的五年制学生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生长于改革开放年代,由于社会转型时期,体制不健全,学生深受社会上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极力仿效,出现了吸烟酗酒,打架骂人等不良行为习惯。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父母的思想修养、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好坏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的家长只重视子女的学习,而对子女如何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则重视不够,甚至有的家长将子女的吃、穿、住、行全部包办,导致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太强;有的家庭因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过早去世、或者父母间经常打骂等原因,导致有的学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到别处寻求欢快时而沾染上恶习。五年制学生好奇心强,识别真与假、美与丑的能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社会和家庭中的种种错误思想、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3、德育队伍的素质。班主任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近年来,教师队伍日益年轻化,青年教师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工作也很投入,但同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虑问题往往偏重于横向比较,不善于纵向比较,思考问题易产生片面性,处理问题易走极端;二是有的教师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不强,其言谈举止离为人师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有的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的参差不齐,致使学校德育教育的深入不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未能得到及时的分析和矫正,效果甚微。

4、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性不强。由于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 决定了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有别于本、专科学生,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五年制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从教育理念到具体行动都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管理制度从学校到各系、各班没有结合实际很好的细化,制定实施细则;学生培养的标准与目标不太明确;有的教材不符实际,要求过高,学生难于接受;有的教育管理者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落实,关爱学生不够;学生活动较少,针对性不强,教育引导力度不够等方面。五年制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自制力不强,进入高校宽松式的教育环境后,如没有规范、严格、耐心、细致的教育管理,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不仅得不到转化,甚至还会沾染上新的不良习惯。

三、五年制学生行为习惯的培育及对策

培养习惯的方法和途径可由定向开始,通过计划、开导、实践、控制、疏通、坚持,最后达到习惯自动化而告结束。

1、定向

根据习惯的趋向性,首先应确定所培养的好习惯指向的目标方向。即培养什么样的好习惯,或品质方面自我批评的好习惯,或学习方面勤查工具书的好习惯,或身体方面每日晨跑的好习惯。

2、计划

培养学生某方面的好习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间包含着众多的内容,培养又须按一定步骤。教育者必须在事前拟定具体内容和详细步骤,这样才能胸有全局,不至临事而迷,不知所措。

3、开导

教育者应该用道德启发引导学生,使之明确习惯在人生中的巨大作用,提高认识,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欲望,主动自学配合。

4、实践

行动是培养好习惯的重点,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起步。行动培养习惯,习惯培养性格。

5、控制

根据习惯的稳定性,过去不良习惯的惯性常会使人不由自主地按照过去习惯所指的方向行动,偏离培养好习惯的正确轨道,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没有约束就不能打破旧习惯的定势,没有约束就不能建立好习惯的阵地。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控制其方向和速度。控制的方法不仅要从时空上考虑,而且要从多方面调动一切积极有利因素进行调控。

6、疏通

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增加活动中的愉悦性,引导学生体验自我放纵,体验自我原谅。因为学习不仅仅是肌肉反应,而且也使人们产生一种感情和喜好。

7、坚持

克服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坚持不懈,严格要求。坚持有助于减弱坏习惯的强度,增加好习惯的质量,扩大巩固好习惯的阵地。坚持能避免好习惯的培养前功尽弃和坏习惯的卷土重来。

8、自动

好习惯从被动到自动,从依赖到独立,从自觉到无意,从痛苦到愉悦,从脆弱到稳定,从量变到质变,最终产生了一个飞跃,这就是好习惯培养的最高境界。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成才所受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最主要方面,所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一生有重要作用。“润物细无声,教育即生活”,教师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向兵,李立国.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科技信息.2010(23)

[2] 祁顺生.以价值为基础的要素与企业——关于价值均衡的理论探讨[J].经济研究.http:///book/main/index.php.2001(02)

[3] 张振川.现代企业风险价值管理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4(03)

[4] 汤谷良,林长泉.打造VBM框架下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J].会计研究.2003(12)

[5] 胡笑寒,万迪昉.战略控制方法与管理控制方法的比较及发展研究[J].广东科技.http:///news/class/.2002(04)

[7] 刘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公允价值与市场价值[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2)

[8] 德国胜.提高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途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9] 王春美,闫彩英.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生产力研究.2001(06)

[10] 袁改莲,芦震.220kV小店变电站2号主变差动保护跳闸的事故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http:///xyfm/class/.2008(01)

[14] 侯晓音.地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5)

[15]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http:///xyfm/class/.2006(06)

[16] 益瑞涵.美国大学的品牌管理及启示——以马里兰大学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17]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http:///.2006(09)

[18] 刘志彪.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下载谈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思考(院内)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思考(院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定位问题现状及对策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定位问题现状及对策 吴 薇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工程系,江苏 太仓215411)摘 要: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尽管主要存在着“人找岗位”的现......

    谈乡镇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谈乡镇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摘要:生物学实验教学在整个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没有生物实验教学,生物教学犹如无源之水。本文对乡镇中学的现状及普遍存在......

    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 :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道德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致使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了模......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大全五篇)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能否做好学生的......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陆 文 (山东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摘要: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教育现状入手,针对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主要分析了高......

    大学生道德素质论文: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道德素质论文: 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摘要】道德教育是大学思想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意义深远。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具有较高的道德操......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通过对40名各个系,各个年级的同学调查完成了此次的社会调查报告. 道德作为公民内在的观念系统,无疑是个体选择行为和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

    谈高职体育教学方法

    谈高职体育教学方法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不断得到国人的重视,现在的中国再不是曾经那个被人嘲笑的“东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