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建设在思想政治上的根本保证
1.社会主义建设在思想政治上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3.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5.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
6.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7.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中:稳定是前提
8.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10.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12.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1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4.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是在党的十二大
15.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度性质的社会
17.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18.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
19.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20.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依法治国主体是广大人民,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核心是确立宪法法律在国家管理中的权威
21.非共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外资经济
22.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形式有: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源分配
2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的原则,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4.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上
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是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6.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状况是:阶级斗争不再是我国
主要矛盾,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27.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相互关系:是辨证统一,实事求是必须为解放思想开辟道路
28.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30.实施科学兴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4.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
3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37.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论断的基本内容?
答;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
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
共同致富。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
断。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38.简述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答;1953年,党中央和毛泽东正式提出并完整表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即从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
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二者互相联系的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
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
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二者互相联系的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
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简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
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
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
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
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联系灯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谈谈你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
标的认识和理解。Zai shi juan
第二篇:思想政治上的自我鉴定
思想政治上的自我鉴定范文
思想政治上的>自我鉴定>范文
(一)时光荏苒,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又已接近尾声,默然回首,这一年来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在潜移默化中仍取得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成绩。为了发扬成绩,弥补不足,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特自我鉴定如下
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本人一贯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优良传统,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以一名新世纪团员的要求时刻鞭策自己。这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强不息,立志成材的信念,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努力配合班干的工作,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
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个人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懈奋斗。
三、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在心理方面,我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别人有困难我会热心帮助,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会勇敢的面对,不气馁,不报怨。我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另外就是交际沟通能力还有待加强。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我很积极,够乐观,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思想政治上的自我鉴定范文
(二)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党的正确领导,立志献身教育事业。自任教以来,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教学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对自身不断完善,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刻意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现总结三大点:
一。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要成个人永久职业,人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学习''终身教育'就成了它的主题。可以说,思想是主宰人类行动的将帅。因此要让自己为人民服务,献身于教育事业。首先必须端正思想,明确人生目标,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不断创新,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为社会作贡献的有用人才,有了这样的明确目标后,我们就不会再为环境,为条件而懊恼不已了。虽工作几经周折,我依然毫无怨言。有人说,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半个演讲家的口才,半个作家的文才,半个演员的表演艺术……绌于言词的我为了锻炼口才常常废寝忘食的学习。为了提到写作能力,我还自修了写作>培训。为了充实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我阅读了数十本理论书籍。总之,我努力朝着我的话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着永远清醒的头脑,时常新鲜的血液。
二。为教育事业,为培养人才做贡献。一名教师的广义目标是为教育事业做贡献,而狭义地说,实际目标就是教好书,培养出人才。对此,我近十年的教育生涯是最好的注解和补充。近十年来,我连续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平时将时间都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在执教中为教好书、育好人,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特别是这些底年级刚进学校的学生,他们一点也不懂,我下决心教好他们,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刚入学的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平时很注意自己班主任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同时对后进生和差生都进行了细心的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平时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经常鼓励他们,给戴红花。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和巩固他们和知识,经常叫他们谈谈心。为了使学生尽快地得到进步,我还利用双休日、傍晚、假日与家长取的密切联系,和他们共同教育好其子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后进生在我的精心教育下,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成绩也进步了。
平时为了使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我认真备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认真教学。课内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想的培养,让学生多动脑、提问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只有对祖国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才能教好书,管好班级。近十年来,我一直都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在工作中从不歧视差生。而是想方设法了解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贴心人。很多所谓的差生在我的教导下变得规规矩距,热爱学习,热爱集体。我所接管的班级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光有爱而缺乏课堂教学艺术是不能达到科学。高效的目的的。我从事>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根据目前学生接触媒体的实际情况,主张教学实践应紧随社会发展趋势,迎合社会发展需要,与理论紧密联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
第三篇:高中思想政治上学期工作总结
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高中思想政治上学期工作总结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间今年的工作已经结束。本担任高二四个班的政治课教学任务,兼任备课组长,满工作量。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教育部“十一五”课题子课题《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学习》---《探索者》政治专刊;撰写的论文《思想政治课教学激趣艺术探析》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心理咨询师培训,顺利获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此外,积极参加济南市、章丘市教研室组织的课堂研讨等教学活动,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
在济南、章丘两级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些许的不足和遗憾。现将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年学校大力推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各学科建立具有本学科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套路,实现了课内外教与学的紧密衔接、递进和统一,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要作用转化为如何提高教学效益、如何解决问题,它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学思想的转变。作为政治备课组长,引导本组老师积极探索政治课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课前预习---情景导入-----学案反馈-----问题解决-----巩固提升---课后(周末)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实现,积极性高涨,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讲《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复习课时,根据“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整个教学流程按照“课前预习-----情境导入(体现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学案反馈----问题解决----巩固提升---课外训练”等环节进行设计,学生预习充分,课上侧重问题解决,课下及时进行了巩固训练,从整体上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过,在如何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升华,如何更合理的安排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等方面有些不足。
现代的教学是需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这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我们深知,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教师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将先进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关键的一步是要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而政治课本身理论性强,趣味性少,如果不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感觉枯燥无味。思想政治课如果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一节课的方式进行,必然要被淘汰。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反思“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其科学新和有效性已经不容置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学校推进的教学模式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问题。有时感觉在“情景导入”环节之后,对学案进行反馈矫正这一环节显得有些突兀,不是很顺畅,难以体现政治课的教学特色。再就是小组捆绑式评价的运用方式上还比较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基础薄弱的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课上参与不积极,出现少数优秀学生“独霸”课堂的状况,在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参与课堂值得进一步探索。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探讨并加以解决,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
常态决定结果。优异的成绩来自每堂课的优质。平时常态教学要坚持使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而不能只在讲公开课时用。模式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灵活运用,为教学内容服务。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己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作为老师,应该懂得欣赏学生,发现学生,尊重学生,要知道在学生的心目中任何老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老师的不轻易的一句话往往可能影响
学生的一生。用“每个学生都是最好的”这种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能为我们的事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在实践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看到所谓的差生之所以差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某个阶段的培养和教育环节上出现了问题而没有及时解决而导致的,许多研究资料都表明,人与人之间就智力而言天生条件几乎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因此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都是有潜力可以挖掘的。政治课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有利的平台为学生树立好自信心、进取心、自尊心发挥最大的功能。
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要勇于实践,不断加深自己对政治新教材的认识,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并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更广泛的教学资源,使新教材所内容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以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全员素质提升工程”,是学校永不竣工的战略工程。作为一名教师,要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终身奋斗的责任和动力。要进一步提高境界和觉悟,增强奉献意识;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本学期在章丘市举行的政治优质课评选中,李翠新、刘宁老师分别获得优质课一、二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在全省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力争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方面取得进步,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四篇: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公开课教案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公开课教案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标要求】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知识梳理】
邓小平理论
一、酝酿、准备阶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问题设置1]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想一想:1.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导火线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2.这一讨论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导火线:
2、实质:
3、影响:
二、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2)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继续”左”倾错误.(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2、时间:1978年的12月召开
3、内容:破旧立新思想路线批判“两个凡是”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4、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二、形成——十二大到十三大
1、背景:(1)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3)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
2、主要内容:(1)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问题设置2]
材料一: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1986年1月)材料二: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否则,不可
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材料三: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邓小平文选》根据材料回答:80年代的邓小平还提出了哪些重大的理论?
1、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2)十三大(1987)——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问题设置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三、深化:——南巡讲话、十四大[问题设置4]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邓小平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南巡之旅的?
2、《南方日报》和《深圳特区报》均以“东方风来满眼春”来报道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南巡讲话有何意义?
1、南巡讲话(1)背景:1992年初,中国改革走到了关键时期,人们对是否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2)意义:①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②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断深入人心。
2、十四大(1992)——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四、正式确立:——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依靠力量祖国统一领导力量
三个代表思想
一、提出条件:(1)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2)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主要内容:(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3、作用:(1)“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2)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3)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4)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特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5、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XX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列入党章。总结:
1、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的回答:解答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相互关系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一
脉
相
承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不动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与
时
俱
进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思想体系创立者解决问题思想精髓历史作用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3、正确的理论对革命和建设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呢?错误的理论对革命和建设造成了哪些危害呢?正确的思想对革命和建设的积极影响:(1)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人民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健康发展。错误的思想对革命和建设造成的危害:(1)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导致国民大革命的失败。(2)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3)毛泽东晚年的“左”倾导致“文革”的发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4)“文革”后,“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两年“徘徊”局面。
第五篇: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材说明: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头绪较多,内容烦杂,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学起来将会很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理清,而且必须弄透造成曲折的原因。
本课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探索、曲折、发展四个方面展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前提,探索中的失误是曲折的原因,探索中能够纠正错误又是发展的原因。中共八大制定的政策是正确的,它符合中国当时国情。以后的史实证明了什么时候依据八大方针政策办事,什么时候就发展快,离八大方针越远,对我国的经济造成的危害就越大。真正理解了这一特征,就为下一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我国三大改造的内容、实质和意义的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征,分析其危害;知道“八字”方针及其作用;了解“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
过程与方法:
1. 教师提供大量图表和文字材料,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和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2. 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让学生学会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思维方法。
3. 通过小组(四人为宜)讨论,让学生学会参与、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图片,让学生体验到“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疯狂”,使学生体会正确分析国情、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2. 通过对错误到正确的纠正,使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教学重点: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第一步,是制定经济建设方针。故而应该把中共八大制定的正确政策。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发展的十年。.教学过程:
环节1:提出问题导入:
教师活动1:制作一张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图,设问:
谁能说说这条曲线反映了什么现象?(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曲折历程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去了解四五十年前充满激情的人们所走过的既新奇又茫然的探索。
设计意图:使学生直观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的曲折,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环节2:新授课:
教师活动2:明确本课标题的含义:①社会主义建设②探索故而必有曲折 ③虽然曲折但总体是发展的从1956年起我国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那么社会主义制度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师活动3:回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结构并展示材料:
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虽然掌握着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命脉,是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但在国家经济中还未占据优势地位,还广泛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和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材料看,当时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如何?
学生活动1:思考并回答:小农经济、手工业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国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
为了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和政策?
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教师可通过展示材料,如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图和文字材料说明资本家的私有制墨迹转变成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学生活动2:看教材图片《农民踊跃报名入社》图片并据一些数据: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占农户总数的96.3。得出:小农经济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看黑龙江孙吴县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数据:1956年1月,对全县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镇内组织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6个:铁木社(34人)、被服社(11人)、工艺社(11人)、皮革社(6人)、调味社(7人)、食品社(9人);另有参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村工匠6人,计84人。占全县手工业工人总数的97.7%。得出:手工业者通过生产合作社的形式使个体经济转变为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
教师活动4:归纳: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到了。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想想看,根据你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解,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活动3:看展示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封建地主阶级,除个别地区以外,也已经消灭了。富农阶级也正在消灭中。原来剥削农民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
广大的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它的队伍扩大了,它的觉悟程度和文化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
知识界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材料反映的我国怎样的历史现象?(剥削阶级已经基本被消灭,所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就基本解决了)。
那么国内的主要矛盾又将是什么呢?为此,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八大会议。
材料: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共八大报告
根据材料指出中共八大对我国的主要矛盾作怎样的分析?
材料: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中共八大报告
主要矛盾必然决定主要任务,根据材料看,中共八大规定了怎样的任务?
请你给这次会议作个评价。(分析形势正确,故而主要矛盾抓得准,从而主要任务明确而准确,据此得出结论,这次会议表明“经济建设”成为党的主要任务,是符合国情的,因而是正确的会议)。
从曲线图上看是否印证了这次会议的正确性?
学生活动4:学生读图表,得出结论:是的,因为1956年后的二年里,工农业生产总值呈迅速发展趋势。
那么为什么58年到60年呈下降趋势呢?那是因为195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始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展示一组“你相信吗”的图片,设问:你能从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得出中共当时犯了哪些错误?反映大跃进运动中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错误。
展示材料:1958年8月上旬,在河北视察时,毛泽东来到徐水县,当听到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汇报说,全县秋季收粮可达11亿斤时,毛泽东很高兴地问道:你们全县31万多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粮食? 应该考虑到生产了这么多粮食怎么办的问题。他同时提出
搞人民公社的问题。8月5日,当张国忠在全县“共产主义思想文化跃进大会”上作《向共产主义进军》的讲话时,即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要求全县成立人民公社,向共产主义过渡。几天之内,全县2 48个农业社宣布转为人民公社。
教师活动5:讲述:从材料看出,浮夸风带来了共产风,人们憧憬着共产主义的到来,于是,按需分配形式之一的“大锅饭”现象蔓延了。
展示图片:1958年,河北人民公社社员中“大锅饭”、贵州“农村公社食堂越办越好”。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展示材料: 就工业而言,正如副总理薄一波所说:“一九五八年的工业生产增加百分之六十六,看起来这象是大跃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这百分之六十六的内容就知道……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这能算大跃进么?”至于一九五八年生产的“一○七○万吨”钢里,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也没有。薄一波一九五九年说的“一九五八年炼出来的三百万吨土钢,至今还埋在草里”(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一九八三年《中国统计年鉴》)
请你从材料中概括出两大运动所带来的后果。——通过从“花费„„材料”、“制造„„废品”、“什么用处也没有”等信息中得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
师生互动1:我们一起来分析下是什么原因使党中央犯这样的错误呢?
分析:①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众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②人们急于求成思想指导
展示材料:
“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
——毛泽东
毛泽东在一九五八年宣布的“三年基本超过英国,十年超过美国,有充分把握”。
再展示曲线图,1961年以后为什么经济出现上升趋势?
讲述:经济的破坏终于引起了党中央的注意。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展示材料,解释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大力加强农业战线,缩小基本建设规模,压缩重工业生产,大量精简职工,使积累率由40%下降到20%以下。巩固,指国民经济发展
中所取得的经济成果,肯定已有的成绩,并使其向纵深发展。充实,指以少量的投资来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成龙配套,以便收到更大的经济效果。提高,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讲述:这样,我国国民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就由“以钢为纲”、全面“大跃进”,转向了调整,使纠“左”的工作继续进行,使失调的国民经济得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总结十年来的建设,看出,尽管在探索中出现曲折和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在发展。
三、“十年**”中的国民经济
展示材料: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再次展示曲线图,1966年以后工业生产出现了怎样的态势?为什么?
师生互动2:回忆必修一所学的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知识。并展示图片,如对各级领导人的批斗、全面夺权斗争等,目的是要说明当时政局混乱,大批领导人被打倒,工人离开工厂离革命,使国民经济计划因无法执行而被废置,经济工作的指挥高度和管理系统陷入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混乱的局势,涉及到交通运输、物资供应、工厂生产、产品质量等等,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文革十年,又给我国的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
展示数据材料:材料一: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建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
陈晓卿《百年中国》
依据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十年内乱,给中国经济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师生互动,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要求,取得预期效果。
环节3: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6:综观1956年以来二十年经济建设,你可有启示?综观这二十年来的政策,你对中国共产党又有怎样的认识?
学生活动5:可以自己思考,也可相互讨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经济建设要“稳”当先;经济建设必须符合建设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要以经济建设为纲。敢于承认错误,更敢于纠正错误,故而伟大)。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可对本课知识加深印象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环节4: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7:设计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
1.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三大改造完成后
C.中共八大召开后D.:大跃进运动开始后
2.下列属于中共八大内容的有① 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认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③认为当时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④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A ①②④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3.关于“大跃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一种“左”倾错误B 是急于求成思想指导下发生的C 给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D 发生在中共八大之前
4.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人民公社化运动②社会主义改造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实施④中共八大
A ②④①③B ①②③④C ④②①③D ②④③①
5..“文革”爆发后,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有①国民经济计划因无法执行而被废置②经济工作陷入瘫痪和半瘫痪状态③交通运输堵塞④市场供应紧张,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学生活动6: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