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2 20:1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

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由

【论文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心理健康 决策 新思路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2011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发生后,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目前,该领域的理论和研究主要涉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综述如下。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心理健康与否的判断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的。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概括为:智力正常,自我评价得当,情绪调控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学习动机明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从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也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因而,大学时期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笔者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处理、恋爱问题、性健康、性格和情绪调节以及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较广,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1.3 学业问题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和学习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恋爱问题则主要体现为情感的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如何应对失恋;性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恶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性格和情绪调节问题具体表现在抑郁和情绪失衡。

1.4 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1)网络群体。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扰。(2)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

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引起了心理的迷乱和失衡。(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之日,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3)大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4)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性格、意志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都有别于高中生和成年人,情感方面比较热烈,认知方面明显不足,具体为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和爱情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不完善,不成熟。同时,他们的柔韧性不够好,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做事喜欢随心所欲,缺乏长远目标,计划性不强。加之现代社会竞争和市场经济加强,各种形形色色的信息带来人们心理的复杂化,很多大学生经常感到压抑,但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心理方面知识的缺乏或顾及个人隐私等多方面因素,他们的郁闷没有得到及时释放,经过长时间的积聚和沉淀,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决策

3.1 学校方面的应对措施

3.1.1 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 高中教育以学业为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易被忽视,带着高中遗留下的隐性心理问题,加之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大学新生有可能在遇到一点小挫折后就将原先存在的问题加强化,以相应的症状表现出来。研究表明,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是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1.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环境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沃土,而校风建设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应加强团结友爱、奋发图强等优良学风的建设,让同学们在其影响下学会怎样与人和谐相处,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同时学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情绪特征。

3.1.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由于中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大学生普遍缺乏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鉴于此现状,校方很有必要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对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加强认知心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系统学习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3.1.4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 学校心理咨询体系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找到应对措施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而且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有心理健康档案,比较全面地记录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选择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对其大学四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归类,评价并记录在案,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3.2 家庭社会方面的应对措施

3.2.1 家庭教育模式的转变 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娇惯等原因造成了他们娇生惯养、依赖性强、适应性差、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一旦进入大学独立面对生活的考验时,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如同学关系紧张、不适应寝室集体生活、报复心理强、不关心他人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家庭,解决方法自然也得从家庭着手,现代社会的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过去那种全权代劳的呵护方式往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积累生活经验才是健全的家庭教育方式。

3.2.2 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自杀,近几年,高校学生因为各种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并不少见。巢传宣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在自杀意念的产生中可发挥缓冲作用,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好的学生相对而言产生自杀意念的机会较少。因此,在预防大学生自杀工作中,应考虑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3.3 学生自身方面的应对措施

3.3.1 学会自我保健,加强心理调节 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首先从认识上入手,学生要对自身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在大学里的位置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其次,应该学会自我调适消极情绪。正确的调节方法可以是通过写日记、听音乐、聊天散步购物等,以便及时释放负面情绪。此外,郝霞研究表明经常运用幽默缓解压力的大学生的抑郁和交往焦虑水平都较低,且自我效能和自信都较高,鉴于此大学生可以积极培养采用幽默方式来缓解压力的能力,以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3.3.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同样,由于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新思路

4.1 完善研究的操作方法,努力推进研究本土化 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经验的同时,大力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结合中国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研发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评估量表及问卷,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生心理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4.2 拓宽研究的视野范围,努力推进研究具体化 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学校这个大环境的影响还要将研究视野扩大到家庭及社会环境等领域,密切关注其成长过程中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细化和具体化。

4.3 扩大研究的文化维度,努力推进研究国际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留学生群体逐渐融入各大院校。对外国大学生来说,国外长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校方在着手研究中国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不得不重视起这些群体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对外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扩大研究的文化维度,从而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路文焕,徐炳亭.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49-450.

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7.

李淑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中国校医,2008,6:761.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王定福,陈福生.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4,5:185-188.

王鲁慧,张扬.认知心理教育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1:1203-1204.

杨彩云,潘素芳,刘建宏.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兰台世界,2005,7:59.

巢传宣,刘建平,付茶英.江西某大学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1:87.

郝霞.幽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9):84-85.

朱德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关系探析.中国科技财富,2009,8:97.

孙晓青,姚本先,王东华.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趋

势及启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6:414-417.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专 业:艺术设计 班 级: 学生姓名:李彤 学 号: 指导老师:刘建民 1203班

201300110303

摘要: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其个体素质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普遍性、扩展性、代写博士论文多样性和道德素质多元化等特点。为了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应从采信渠道、品质基础、外部机制、影响条件、现实途径等方面着力分析和寻找治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青年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普遍性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在高校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自1993来,几乎每个年级都有1名以上同学因失恋或其他心理问题导致精神失常而被迫休学、退学,或因其他心理障碍而离校出走、自杀或犯罪。1996年,陕西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课题组对西北地区八所院校4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高达31.13%,其中偏严重的占12.42%,严重者占0.81%。1997年,西安地区高校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规者占34.4%,心理有轻度障碍者占14.15%,严重障碍者占3.0%。1998年上海高校的大学生中有30.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大约在30%-40%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大学生约占大学生总数的10%左右。可见,心理障碍在大学生群体中已表现得相当普遍。

(二)扩展性

大学生中患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家教委或一些高校研究机构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1989年参加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0.23%,1992年参加抽样调查的4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为31.13%,1995年北京各高校的调查结果高达33.47%。患者人数百分率逐年增加的势头相当明显。

(三)多样性

在当今社会转型和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要面临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相当比例的青年大学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报道,据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有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六种不良心理状态。程度较轻的心理问题更是俯拾皆是,主要有:因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引起的心理焦虑,人际关系不良难以沟通导致的心理苦闷,消费上的相互攀比导致的心理失衡,性和恋爱问题及情感危机难以排除产生的心理困扰,择业和就业竞争带来的心理紧张,等等。胆怯、自私、嫉妒、执拗、过分依赖、自我中心等不良个性特征在很多大学生身上都有体现。

(四)道德素质多元化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势态。总体上看,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情操是积极向上的,但一些消极腐败的东西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高校中仍有一定的市场。另外,在人生价值取向上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在后物质主义(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言论自由等)越显理性的时候,实现“大我”(即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的精神和理想境界降低甚至缺乏。另一方面,学生不文明现象在校园内仍时有存在,各种各样的“课桌文化”、“墙壁文化”以及男女学生交往中的不文明现象也较为普遍,等等。以上资料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有量的积累和扩张,而且有质的多样;不仅有较低层次的情绪心理的异化,也有较高层次的思想观念的错位。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分析

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此严重、并呈进一步恶化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外部环境也呈现出多层次、复合型的发展态势。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重,由此引发的心理冲突越来越多,心理问题也愈加突出,这是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宏观背景;从中观背景上说,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也是问题的症结之一。随着改革的深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及与之配套的教育制度(如自主择业的分配制度、自费公费并轨制度等)逐步形成,这一切又必然与应试教育模式遗留下来的人才观和价值取向产生极大的反差,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期的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心理负荷日益加重;从微观条件上看,不良的家庭环境是滋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温床,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掌上明珠般的呵护使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少了许多风雨的吹打,这在一定意义上孕育着形成过分依赖、自私自大、自我封闭、心理基础脆弱等不良个性品质的可能性。此外,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也存在着生理、心理等内在的根源。综合观之,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一个综合交错的复杂体系,我们只有对这些因素作全面而深入的调研,才能对症下药,开出根治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良方”。

三、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

治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性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切实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情绪情感的气氛,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构建个性张扬的现实基础

现代素质教育是包括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在内的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个性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必然要充分尊重个性发展的一般规律。而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型且又极易受外界刺激的特殊群体,情绪情感是构成他们个性特征的主要心理基础。善于把握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变化,建立畅通的表达情绪情感的渠道,往往是进行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情绪情感关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发展、潜能开发、学习效率乃至生活质量。良好的情绪情感往往使大学生乐于行动,有兴趣学习和工作,有积极交往的愿望,也有助于他们开阔思路,集中注意力,激发创造力。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要求高校必须时刻关注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变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基层学生工作者要在学生中间做深入细致的了解工作,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年级辅导员、班主任是最容易深入到学生生活学习中去的一线学生工作者,理应成为了解和调适学生情绪情感的第一道枢纽。既要从微观上洞悉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在宏观上对学生群体的共同思想动态有总体把握;既要了解某一阶段尤其是某些特殊时期内学生的心理特征,也

要知晓学生情感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信息的获取上要采取直接介入与间接听取相结合,以直接为主、间接为辅的方式,广泛调查,深入把握,及时调适,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不良心理倾向,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其特征、性质及成因,并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纠正、引导,使之最终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要积极开辟大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渠道,为其渲泄情绪情感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高校必须为学生广辟释放情感的渠道,除了要继续加强班会、代写博士论文课堂讨论、文娱活动等常规途径的采信功能外,还要对寝室文化、课桌文化、另类文化乃至厕所文化等非主流领域内的情感信息给予适当的包容,以达到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深刻把握;针对新生环境适应能力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的特点,建议在他们中间加大心理咨询的工作力度,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激发他们自我教育、自我鞭策的主动性,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形成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之间的多边交流机制。高校管理应在贯彻科学原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精神。各种管理制度也应体现对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推行,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能保证学生、教师、管理者三方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无阻。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对各方面反映出来的学生情感动态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加工、整理,总结各个阶段思想动态的不同特点,把握问题的实质,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采取引导学生情绪情感良性发展的具体措施。

(二)注重加强责任感、毅力、习惯、自我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育有利于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品质基础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学习、工作态度,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从而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勤奋、毅力的培养能使人弥补先天的智力方面的不足,以坚强和百折不心理教育论文挠的精神争取事业的成功;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的方式,提炼应付事物的稳定心态和科学精神。在美国的现代人才素质观中,要求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个人品质,即热爱工作、有敬业精神,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有自制力,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准则,能正确评价自己。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保证。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必将促进大学生对自身的气质、性格、能力、需要与动机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认识,并促使他们不断地改善、调整自我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因此,要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来观察自己,解剖自己,自觉地进行自我批评;要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在成功面前能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失败面前能保持冷静,并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要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在培养青年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上,养成教育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养成教育就是根

据教育对象心理不够成熟的特点,将某些良好的行为规范硬性规定让他们去做,以培养其良好的习惯。通过外在的规范力量,使一些良好的操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内化为主体的心理惯性,从而成为其赖以形成良好心理结构的品质基础。(三)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与交往,引导人际关系的和谐运转,建立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外部机制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大多数源于人际关系冲突,人际关系障碍也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一方面,大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心理发展处于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渡期,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定型:表现在与上代人的关系中,其思想观念中既有对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传承,又有对新事物的磨合和吸纳;在与教师的关系上,主要表现为对从教师为主体到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转换的心理适应和相应的学习观念及方法的调制;在与同学及异性的关系中,主要表现为应对生活空间扩大化、人际关系多元化的处事观念及交际技巧有待逐步进化。另一方面,大学生身处的生活学习环境,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远超出了中小学时代,师生关系的相对疏松,同学之间生活习惯、家庭条件、兴趣和爱好、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与异性接触机率的增大及关系的定位,社会信息接触面的扩展,等等,都将成为心理处于转型期的青年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不能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和比较成熟的思想观念去应对,势必造成人际关系的不良冲突,引发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而实践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中,人际关系障碍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与父母存在着明显的代沟;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紧张;与异性交往的障碍;恋爱发生矛盾;自闭于社会之外,等等。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有效适应社会的标志,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使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承担大学生社会责任,进而促进其社会化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使大学生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和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自己恰当的社会位置,并选择更为恰当的行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深化自我意识,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为了成功推行心理素质教育,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学生个体活动的领域,引导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家庭、社会之间健康、和谐关系的建立,并帮助学生挖掘潜力,使其通过学习、活动和交往而形成自由、和谐发展的个性。高校要有意识地加强校园社团活动建设,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参加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扩大交往、交流信息、发展能力、增长才干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活动条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蓬勃开展。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在日本,大学生大多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一般情况下,学生读书期间额外的零用钱都由自己负担。日本的国情虽然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但通过参与社会,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与人相处,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却是不争的事实。因而,高校要为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锻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四)发挥教师良好的个性影响力,垂范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优化

教师是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授与者,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往往成为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优秀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深切热爱、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开拓进取与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在面对各种教育难题所表现出来的果断与智慧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个性修养,以自己良好的个性形象和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自我优化的榜样;在知识修养上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和传授技能,而且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积累,有意识地提高自己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将自己认同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品质类型通过自己高超的教学技巧默化为学生的个体心理基础;为了迎接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的竞争,高校教师还必须具备充满时代活力、并能将学生引入新时代的未来精神,要求教师对未来时代的气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职业情操,要具有汲取和传授新知识的能力,要能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困难,以健康的心理素质示教于学生。高校要加大提高教师素质的力度,加强师德教育。要从管理制度、资金投入、机构运作等各个方面建立健全增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机制;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可以对每门课程任课教师的思想作风、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师德修养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将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岗位轮训制度化,培训内容上加大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学、教学法、教学艺术等方面素质培养的份量;制定并推行学校德育制度,将学校的德育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

现代教育要发展,必须摒弃传统教育模式下狭隘的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必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贯穿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去,必须根据教学系统和人的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认识到教学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内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创造力和个性健康的人。具体的教学过程要注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持续发展,积极创造主体活动空间,勾通人与环境不断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觉打造自我完善、自主创新的心理基础;主导教学过程的教师要真正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心心理教育论文理咨询活动,是观察、调适大学生心理问题,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辅导,可以直接与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方面的交流,集中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与治疗,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认为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点:第一,要帮助学生转变不良观念。必须切实帮助大学生扭转寻求咨询可耻的观念,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心理咨询是一项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益活动,增强他们进行心理咨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要有组织地进行。成立心理咨询委员会,并从各院、部、系到各年级逐层建立分委会,形成覆盖全校的组织教育网络;第三,要经常化、制度化。青年大学生心理状况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总是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因而,高等教育中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在内的心理健康教

育必然是一个经常性的持久过程,要把心理咨询纳入常规教学活动的统一轨道,通盘考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制度建设,建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第四,要组织心理学专家、心理医生问诊,举办心理讲座,提高心理辅导的档次和有效性;第五,要有较高的着眼点,以促进个体最大限度发展为目标。学校的心理辅导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促进其成长和发展,使人的潜能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完善,以利于在未来的发展中能适时调整心理状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协调。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给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成功推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须立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培育健康心理素质这一中心,正面教育与侧面引导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统一,利用多种渠道,创造一切条件,将优良心理素质教育的观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形成利于大学生自觉进行内心评价和自我心理优化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成银,等,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2]崔景贵.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 [3]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

总述:

一、大学生集体宿舍心理分析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三、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五、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摘要: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予了他们激烈的竞争,开阔的视野和成功的机会。他们正处于一个开放的时代,传统与现代的磨合,中西方的交融为大学生搭建出广阔的舞台。现代社会对于他们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竞争,同时也提供了诸多机遇。与此同时,面对社会的变革与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交往、自我角色等方面的改变,许多大学,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对当前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新生表现出不适应的状态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助于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有内部和外部种种压力,大学生要学会积极地应对压力和调适自己的身心状态,学会用健康的行为方式应对一切压力和挑战。应对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分析与引导。

一、大学生集体宿舍心理分析

当代大学的教学方式都是比较宽松灵活的,老师不是固定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因此学生们自身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也相对灵活的。

大学是一个聚集四方学子的大家庭,刚进大学的他们懵懵懂懂,面对新的人,新的环境,首先,他们要融入的是大学生活的集体宿舍。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宿舍就是一个小家。他们大部分都是首次离家、首次离开父母的身边,首次聚首是在宿舍,有四人间和六人间,由此,他们各自的小家就慢慢形成了。

以学生们自身出发,我认为到了大学生活的凝聚点不在班级,而在这一间间小小的宿舍。学生们的时间几乎同步,课余交流也局限于他们各自宿舍的小团体。进而显现出非常多的问题:慢慢的他们宿舍核心越来越浓重,各种各样的不满抱怨在各自宿舍积聚升温,开始发现班级凝聚力不强,同学之间交流过少,班级不团结,同学们对课余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面对这类问题,辅导员及各班干部应该积极采取相对措施解除同学们之间的零触感。多开办班级交流大会;课余时间尽可能的组织一些出游活动;平时宿舍与宿舍之间的同学们可以相互间多走动(这局限于同性宿舍之间);学生们各自积极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进而加强班级同学的交流与联系,加强班级的凝集力,团结同学,凝聚班级力量,一起努力攻破只以宿舍为核心的大学生活,积极迈向班级团结,以班级为核心积极发动同学们参与各系承办的活动及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进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自主消费成为主要模式,然而自主理财能力却有待提高,消费目标不明确,生活消费不计划,日常的消费观越来越模糊。

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大学生的消费观发展往往超前于社会,引领着社会的消费潮流,映射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大学生消费观念不仅对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人格和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多方面影响社会、家庭甚至老师和同学。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中精神价值的缺损;消费中欲望对需求的背离。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加强正确的引导,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和培养,家长应关心和引导子女的消费,不能应求所需,不闻不问便应予子女的生活费,应该加强社会教育中的消费观教育和消费行为的引导。

联系自身的消费观而言,确实需要一个合理的消费观念来引导自主消费,自主理财,生活节俭,不挥霍浪费,不相互攀比,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自立,勤俭节约。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塑造优秀的大学生形象。

总之,对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的培养,需要教育者的正确诱导,需要大学生本人的自省,也需要家庭、社区的有效配合。大学生消费观念上的成熟正是大学生成人和成才的重要环节,全社会应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

步入大学,许多的同学都步入了大学恋爱这一人生事业当中。大学恋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已经从现象转变成了潮流,就像许多同学说的那样,在大学恋爱是正常,不恋爱才是不正常,因此,大学生恋爱是个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大学生恋爱,除具有一般青年恋爱的特性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1)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2)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3)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4)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

大学生恋爱的利弊并不是恋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关键取决于对待恋爱问题的态度,以及是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否正确选择恋爱时机,是否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等因素。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因人而异的。处理的当,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努力学习,成绩上升。而处理不当,则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滑。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关键取决于自己,而学校则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当今时代就业的压力非常紧张,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同学不能够正确面对现实,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产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确认期,他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现实中的种种客观因素常阻挠理想自我的实现。目前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使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的同学由于不能对社会、对自己产生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在就业失败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而导致情绪低落自卑,有的同学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对前途失去信心,认为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此长期处于紧张、烦躁、焦虑的状态,从而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

作为当事人的,面对“就业大众”的趋势,当代大学生应该以长远、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求职,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为社会的优质人力资源,更应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当代大学生也确实具备这种能力,关键是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理,发掘自己的心理潜能,自信的迈向未来的生活。

五、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人士追求成功的首要建构要素,它不仅仅是健康人生的基础,也是成功人生的起点。优秀的心理素质意味着需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情商的人,具有稳定的情绪,越来越奋的毅力,良好的心态和进取心。优秀的心理素质不仅包括气质等个性因素,还包括自己的修养和思维等后天磨练的因素。然而,在当今时代的要求下,只有真正心理上健康的人,才能一步步登上成功的顶峰。

当代的大学生应该铭记:年轻时多一分磨砺,少一分安逸,在今后的岁月里就会少一分懦弱与无能,多一点坚强与自信,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令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富有成就!

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事事顺心,但如果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怀着一份感激的心情去面对这个世界,就一定会使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快乐!

因此,当代的大学生应该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勇敢的迈向人生,创造属于的未来。

(参考文献: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之《当代大学生心理学》图书馆借)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与艺术系10传媒班(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姓名:彭兴芹(心理委员)

学号:1004007029

总述:

一、大学生集体宿舍心理分析二、三、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五、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激烈的竞争,开阔的视野和成功的机会。我们正处于一个开放的时代,传统与现代的磨合,中西方的交融为大学生搭建出广阔的舞台。现代社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竞争,同时也提供了诸多机遇。与此同时,面对社会的变革与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交往、自我角色等方面的改变,许多大学,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对当前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新生表现出不适应的状态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助于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有内部和外部种种压力,大学生要学会积极地应对压力和调适自己的身心状态,学会用健康的行为方式应对一切压力和挑战。应对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及时的进行分析与引导。

一、大学生集体宿舍心理分析

当代大学的教学方式都是比较宽松灵活的,老师不是固定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因此我们自身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也相对灵活的。

大学是一个聚集四方学子的大家庭,刚进大学的我们懵懵懂懂,面对新的人,新的环境,首先,我们要融入的是我们大学生活的集体宿舍。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宿舍就是一个小家。我们大部分都是首次离家、首次离开父母的身边,首次聚首是在我们的宿舍,我们有四人间和六人间,由此,我们各自的小家就慢慢形成了。

以我们自身出发,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大学生活的凝聚点不在班级,而在我们小小的宿舍。我们的时间几乎同步,课余交流也局限于我们各自宿舍的小团体。进而显现出非常多的问题:慢慢的我们宿舍核心越来越浓重,各种各样的不满抱怨在各自宿舍积聚升温,开始发现班级凝聚力不强,同学交流过少,班级不团结,同学们对课余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面对这类问题,辅导员及各班干部应该积极采取相对措施解除同学们之间的零触感。多开办班级交流大会;课余时间尽可能的组织一些出游活动;平时宿舍与宿舍之间的同学们可以相互间多走动(这局限于同性宿舍之间);我们各自积极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进而加强班级同学的交流与联系,加强班级的凝集力,团结同学,凝聚班级力量。我们一起努力攻破只以宿舍为核心的大学生活,积极迈向班级团结,以班级为核心积极发动同学们参与各系承办的活动及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进而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自主消费成为主要模式,然而自主理财能力却有待提高,消费目标不明确,生活消费不计划,日常的消费观越来越模糊。

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大学生的消费观

发展往往超前于社会,引领着社会的消费潮流,映射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大学生消费观念不仅对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人格和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多方面影响社会、家庭甚至老师和同学。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中精神价值的缺损;消费中欲望对需求的背离。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加强正确的引导,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和培养,家长应关心和引导子女的消费,不能应求所需,不闻不问便应予子女的生活费,应该加强社会教育中的消费观教育和消费行为的引导。

联系我们自身的消费观而言,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合理的消费观念来引导我们自主消费,自主理财,生活节俭,不挥霍浪费,不相互攀比,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自立,勤俭节约。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塑造优秀的大学生形象。

总之,对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的培养,需要教育者的正确诱导,需要大学生本人的自省,也需要家庭、社区的有效配合。大学生消费观念上的成熟正是大学生成人和成才的重要环节,全社会应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

步入大学,许多的同学都步入了大学恋爱这一人生事业当中。大学恋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已经从现象转变成了潮流,就像许多同学说的那样,在大学恋爱是正常,不恋爱才是不正常,因此,大学生恋爱是个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大学生恋爱,除具有一般青年恋爱的特性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1)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

(2)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3)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

(4)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

大学生恋爱的利弊并不是恋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待恋爱问题的态度,以及是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否正确选择恋爱时机,是否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等因素。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因人而异的。处理的当,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努力学习,成绩上升。而处理不当,则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滑。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关键取决于自己,而学校则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当今时代就业的压力非常紧张,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同学不能够正确面对现实,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产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确认期,他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现实中的种种客观因素常阻挠理想自我的实现。目前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使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的同学由于不能对社会、对自己产生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在就业失败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而导致情绪低落自卑,有的同学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对前途失去信心,认为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

此长期处于紧张、烦躁、焦虑的状态,从而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

作为当事人的我们,面对“就业大众”的趋势,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以长远、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求职,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为社会的优质人力资源,我们更应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具

备的能力,当代大学生也确实具备这种能力,关键是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理,发掘自己的心理潜能,自信的迈向未来的生活。

五、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人士追求成功的首要建构要素,它不仅仅是健康人生的基础,也是成功人生的起点。优秀的心理素质意味着需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情商的人,具有稳定的情绪,越来越奋的毅力,良好的心态和进取心。优秀的心理素质不仅包括气质等个性因素,还包括自己的修养和思维等后天磨练的因素。然而,在当今时代的要求下,只有真正心理上健康的人,才能一步步登上成功的顶峰。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铭记:年轻时多一分磨砺,少一分安逸,在今后的岁月里就会少一分懦弱与无能,多一点坚强与自信,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令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富有成就!

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事事顺心,但如果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怀着一份感激的心情去面对这个世界,就一定会使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快乐!

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勇敢的迈向人生,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参考文献: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之《当代大学生心理学》图书馆借)

第五篇:浅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其健康成长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其健康成长的方法和途径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第59期培训班_09_北京协和医学院李冀

当代大学生面临诸多的压力和困惑,学业的压力,就业的竞争,情感的困扰,人际关系的交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处理其中的关系,如何让自己的心态心理能够健康的成长,使得当今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性格、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如何能够更好的融入大学这个环境,人际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时,它会给人以愉快、充实、幸福、成功、欢乐,而当人际关系紧张、失调时,它又会给人带来烦恼、痛苦、失望、忧伤和阴影。大学生由于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紧张、敏感、不适或障碍,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和健康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心理咨询的实践告诉我们,人际交往问题在大学生来访者中占第一位。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直接或间接地与人际关系不适有关。

从“云南的马加爵”事件,到“吉林的郭力维”事件,再到“北京科技大学的段晓宇、赵秋瑞”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反思,从“马加爵事件”来看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说我们失去的是五个优良的学生,或许有人不认同我把马加爵说成优良学生,但是我觉得这一切社会要负的责任远比他本人多,性格不是先天形成的,是后天的环境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给他们足够的帮助和关注的话,也许就不会痛

失5个有为青年。这个事件把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放大了,其中主要的问题包括: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问题及人际关系的交往和处理。

贫困和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是校园里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在一个班,有人用钱大手大脚,追求“卓越时尚”的现代贵族生活,而另一些同学却交不上学费,生活拮据,常常省吃俭用,还要四处勤工俭学。虽然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更容易忍耐,但更容易让人产生复杂的心理压力。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不可忽视,给贫困生物质的帮助,是对他们心理引导和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进行调适的基础,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助学解困体系。让奖学金和助学金真正对贫困生的生活起作用,使他们避免流于形式。开设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生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免学费。

据社会不完全统计,影响贫困生心理症状的因素有人格特点、自尊、健康信念。另外,社会支持可能通过其他心理因素影响贫困生的心理症状。人格特点较其他影响心理症状的心理因素稳定,一旦形成不易改变。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完善的重要阶段。在这里他们可以过滤掉以往生活的不良影响,为进入社会作准备。因此,在大学阶段,塑造和完善大学生、尤其是完善贫困生的人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高校可开设人格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等课程,促进大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当代的高校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在校内建立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为

求询者提供了更加积极的方法和态度对待自己、他人和环境。对于心理行为正常的人,心理咨询所提供的新经验可以帮助他们排除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从而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不适应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学会新的适应方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开设团体辅导、个体咨询、讲座等方式,正确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他们各自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应地给予帮助,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通过不断的工作,健全他们的心理,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自信是面对生活,取得成功的基础。良好的同学关系十分重要,通过学习、课余活动等增强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同学间的相处制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改善大学生的生存环境,根据大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制定切实有效地教育和预防措施,增强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下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的实现论文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0985011 12贾鑫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 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 发生了快速发展和深刻的变革; 同时, 也出现了社会成员个......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此调查问卷不需注明姓名,结果不会对您有任何影响,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这份问卷。 1 . 进入大学后,发现与自己理想的大学生活有差距( ) A.仍要......

    浅谈当代大学生同性恋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 年 论 文 题目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问题 姓 名 学 院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年论文 浅谈中国当代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有关问题(5篇)

    当代大学生有关问题 09级电气朱麒任2094021502 李欢2094021503 当今大学生早已经不是什么天之骄子,原本大学生是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关于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 学习动力不足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因素也呈现出多样化。为了增强和激发大学生的学......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共5篇)

    期刊文献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 建 (西安文理学院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当前大学生在心理素质上普遍存在适应能力差、情......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题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题与分析 毕业生就业是现在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解、掌握大学生就业心理,帮助、指导大学生的就业,最近,我们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