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总部经济发展刍议[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0:5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芜湖总部经济发展刍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芜湖总部经济发展刍议》。

第一篇:芜湖总部经济发展刍议

芜湖总部经济发展刍议

来源: 芜湖日报2009-02-19理论与实践

随着芜湖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中心城区功能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汽车、新型建材、电子电器等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近年来芜湖大规模城市建设与改造,方特、滨江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成与带动,芜湖作为安徽现代新型、皖江龙头城市,其辐射力、影响力和产业集聚力明显增强,再加上突出的区位交通优势和服务业的繁荣与发展,芜湖的总部城市特点和优势也逐步凸显。

芜湖市目前总部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存量资源的扩张型。比如海螺刚开始来芜其总部经济特点并不明显,随着其在全国各地的扩张和壮大,芜湖总部位置越显突出。第二种是本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成为总部企业。如部分原国有企业改制后为了扩张将原址退二进三,设立总部,在城郊或三县选址建厂,这在镜湖区还比较普遍。第三种是外地总部企业的迁入或者建立地区总部。但总体来说,我市总部经济发展数量不多,规模偏小,还相对滞后。

发展总部经济目的与效益

总部经济的经济含义在于通过功能和组织结构空间上分离(总部+基地模式),对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进行跨区域配置,从而达到成本最小化;对总部城市而言,总部扎堆可以带来诸多效应:税收贡献、消费带动、资本聚集、增加就业、产业重塑等。因此谋划发展总部经济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是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的需要,更是当前保增长、扩内需、增加就业的需要。

总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市区各级都应制定相关政策,要全面研究对总部企业、总部地产商、引荐人等在税收、房租、水电、产业、投资额等方面的奖励与扶持;当然,政策优惠应该是合理的优惠,并不是减免、优惠得越多越好,要与产业引导基金有机结合,形成“奖励+扶持+引导”的综合优势。二是环境优势。环境优势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交通区位,还应包括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等。三是金融等专业性服务的优势。专业性服务业是发展总部经济的关键,如:银行、法律咨询、中介服务,包括航运、物流、保险、信息等等。当然,我们芜湖的专业性服务与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比,还处于劣势,但我们要有这方面的考虑。在制定发展总部经济产业规划时,要把这一点作为重要支撑优势来安排。四是智力优势。智力优势也就是人才优势。芜湖的高校在安徽城市中相对较多,但跟南京比,又相差甚远。所以如何打造我们的人才优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比如建立培训中心,发展教育总部,发展文化产业,都要引入智力优势内容,要进一步完善芜湖市人才引进体制机制,要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五是商贸优势。镜湖区都市休闲旅游业示范区建设为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政府的有效管理与服务,对促进芜湖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消费市场环境有利于总部经济的发展。六是大企业带动优势。要千方百计扩大服务半径、培育市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要让企业自觉在芜湖发展总部(或把总部搬过来),如欧尚在芜湖设立安徽总部,国美、双鹤药业、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公司等均在中心城区设立总部。七是与国际接轨的环境优势。发展总部经济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服务环境,特别是在服务理念、技术、政策设置等方面要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惯例。

要统一规划,有序发展

在规划和发展总部经济时,我们要锁定目标总部企业,锁定目标产业,紧紧围绕如何降低总部企业成本、如何优化服务环境、如何形成产业集群等吸引总部企业入驻芜湖。发展总

部经济必须做到统一规划,通盘考虑,错位发展。我市有三县四区和两个开发区,其产业发展各有特点和优势,哪些区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哪些区域发展商贸经济总部,哪些区域发展金融等专业性服务业总部,都需要政府牵头、统一规划、明确功能、合理布局、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有序竞争,从而有利于整体推进总部经济发展,达到企业、政府、社会“三赢”的目的。

从发展总部目标来看,芜湖既要把目标瞄准国际性大型总部企业或国内知名总部企业,又要注重发展地区总部、二级总部。从产业发展来看,一是要把制造业总部作为发展的第一位。我市有很好的制造业发展基础,我们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多个省级园区,我们有奇瑞、海螺的龙头带动。二是要把商贸服务业作为提升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把商贸营销总部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三是要建立一个发展的平台。包括中央商务区(CBD)、都市休闲旅游区、购物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的建设,这些都是发展总部经济的平台。四是要把总部经济发展与楼宇经济结合起来。从规模上,总部经济主要有三种业态:第一是总部经济园;第二是总部地区或者总部花园;第三是总部楼宇。我们要首先对楼宇进行认定和规划,确认总部楼宇,制定相应政策。在顺序上要先发展总部楼宇,再发展总部社区(花园),再发展总部经济园区,这是我们发展总部经济的路径。作为镜湖区来说,就是要从发展总部楼宇开始,到发展总部社区。

综上所述,我市发展总部经济应该是:以目标产业为主导(目前主要是制造加工业、高端地产业、零售百货业、酒店餐饮业、休闲文化业、教育培训业、生产性服务业、都市旅游业等),以重点企业为带动(这是我们的突破口,把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做长,是我们发展总部经济重要的切入点),以写字楼宇为载体(写字楼宇是我们发展总部经济的起点,我们应一个楼宇一个楼宇地认定,一栋楼宇一栋楼宇地建设),以优质服务为支撑(优质服务是吸引总部经济发展重要环境优势,是软实力)。总部经济是高端经济、首脑经济,休现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必然要求。作者系镜湖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

第二篇:外商投资企业总部经济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总部经济

我区外商投资企业总部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第一,当前在我区的企业总部主要是原来驻济企业或省内的企业集团、区域性总部,跨国公司或外省企业的总部入驻基本没有;第二,现有企业中,真正意义上的“总部经济”企业仍然较少,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总部经济,对外部企业集团形不成很强的吸引力;第三,受区域位置和市场的制约,有些企业已经或正准备将总部或主要分支机构外迁;第四,没有建立完善的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总部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引进外资总部企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外资项目储备不足,外资持续增长的基础不够牢固。缺少持续支撑增长的产业集聚。从投资方式看,特别是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和上市公司项目少,现有外商企业增资乏力,支撑近几年外资持续稳定增长的外资来源主要是房地产;2017年以前的新批外资企业其外资基本已全部到帐。现存外资企业规模小,经营状况一般,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60多家外资企业均无增资扩股的打算。

二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缺乏载体支撑。外资持续增长的基础不够牢固。从近两年合同利用外资项目来看,新注册外资企业从数量到规模都不理想,除3个房地产项目外,其他项目投资少,规模小,对我区外资贡献率微乎其微。三是承接项目的楼宇资源少、载体少。外资商贸服务类项目,一般意向选址洪楼商贸区,但洪楼商贸区目前房产呈饱合状态,可承接较高规格,面积相对较大的商贸服务业项目的房产比较少,载体建设比较滞后。

四是外资项目落地难度大。受国际流动资本减少、资金回流、土地指标限制、开发环节审批流程繁杂等因素影响,项目落地难、建设慢问题较为突出,导致招引外资难度增加。发展总部经济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发展总部经济的总体思路应该是,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总部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立足优势,围绕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产业布局、产业链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为突破,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着力培植、引进国外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类型企业的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营运总部或分支机构到我区发展,逐步将建设成为立足济南重要的总部经济集聚中心,并具有较强带动、辐射能力的现代制造业强区。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区总部经济发展,结合实际,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发展总部经济的紧迫感。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我市挖掘发展内涵,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城市辐射力、集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将对我区实现信息、资金、人才、服务、管理、技术等方面质的改善和量的增加发挥积极的作用。总部经济凝聚的巨大资源,有利于促进我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总部经济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总部经济的品牌效应,有利于增强我区经济的竞争力;总部经济的国际化水平,有利于我市经济与国际接轨。因此,应把发展总部经济当作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努力将我区总部经济发展推上新台阶。

2.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群。目前,我区已经确定了重点智能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械装备、高端物流,区域性金融经济等产业链,但就当前的产业发展水平和资金实力来看,重点发展的产业面过宽,摊子过大,如果平均投入资 源,在当前国内外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很难培养出优势十分明显的主导产业。因此对于这些重点产业群,要完善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在规划、资金、人才、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通过发展优势产业,在内可以培养出跨区域、甚至跨国的大企业集团,对外可以吸引相关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来落户,从而为总部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整合提升现有产业园区功能,搞好全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必须搞好我区的城市产业布局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空间,建设形成分工合理、功能突出、配套完善、优势互补的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调整理顺各个片区、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管理体制,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园区主导产业特色,加速重点产业成片聚集。

4.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针对当前我区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为本地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吸引外部公司总部入驻创造条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总部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研究解决总部经济发展中遇到困难和问题。

5.提升城市功能,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撑。工业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工业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内生环境,还需要良好的基础性环境的有效支撑,这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数字”。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教育信息化,构建多层面信息体系,为总部企业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资讯服务,不断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

6.构筑人才高地,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智力支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尽快编制出台我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尤其是要根据我区产业发展,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有序衔接。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和管理等环节的市场化运作,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切实落实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有关人才的支持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氛围,为人才队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使我市成为区域性的人才集聚中心、人才信息中心和人才配置中心,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第三篇:滨江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

滨江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成效、存在问题及我县可借鉴做法

一、滨江区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成果

1、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

该区集团总部产业起步于1998年,是在“工业进园区、农民进小区、总部进城区”的规划建设目标的指导思想下确立的;发展于2002年高新区、滨江区两区管理体制调整后,发展模式以园区的业态为主。整个园区位于滨江区政府东西两侧区块、沿江区块及沿江南大道地块,总用地面积680亩。

⑴、总部园区企业入驻情况

目前,已正式入驻高新区(滨江)集团总部区块的集团总部共有38家,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园区内主要由五大类企业构成:一是原区内企业,主要有萧宏、威陵、兴耀、东冠、网新、信雅达等6家;二是具有国有股份性质的或背景的企业,主要有新大、农资、省邮电、市邮政、富兴电力、华龙、省交通、香溢、新联通等9家;三是省内民营企业总部,主要有康恩贝、苏泊尔、吉利、雪峰、中财、海越、盾安、凯恩、华达、辛迪、盛世高登等11家;四是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主要有汉氏、峰明等2家;五是房地产企业。主要有萧山丽晶、紫晶、中奥建设、绍兴锦盛、义乌银通、华图置业、三江房产、龙鑫投资、翱鹰实业、卓冠置业等8家。

⑵、总部大楼建设情况

目前已有17家单位正式投入使用,分别为新大、农资、苏泊尔、威陵、兴耀、雪峰、萧宏、华龙、省交通、康恩贝、新联通、盾安、市邮政、中财、富兴电力、海越、东冠集团等;在建16家,分别为省邮电、香溢、浙大网新、信雅达、华元、丽晶、辛迪、华图、银通、龙鑫、三江、紫晶、汉氏、峰明、卓冠置业;其余5家正在进行开工前期准备工作。

2、楼宇经济发展现状

该区的楼宇经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业态:一是以康恩贝、东冠、盾安等集团大楼为代表的总部楼宇;二是以“天堂软件园”等十大产业园和“白马湖模式”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楼宇;三是以在建的星光大道步行街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楼宇。

⑴、总部楼宇。目前集团总部园区内17家单位已投入使用,已建成面积32.7万方,已使用面积22万方,待招商面积10.7万方。目前正式投入的总部大楼入驻率基本上达到70%以上。

⑵、产业楼宇。目前该区拥有天堂软件园、杭州高新节能环保科技园、杭州西湖数源软件园、杭州东部软件园、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杭州高新东方科技园、杭州拓峰科技园、杭州西溪软件园,中国科学院杭州科技园,华业高科技产业园等十大特色产业园,入驻率达90%以上。

⑶、星光大道。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分A、B、C、D四区块,其中A、B区块占地39.579亩,计划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C、D区块占地39.8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C、D区块商业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C、D区块已开街,第11届西博会开幕式晚会就在星光大道星光国际广场举办,目前已引进韩国易买得超市、舒适堡、肯德基、星巴克、好味当快餐等商家。

3、发展成果

截止目前,已入驻的总部企业在该区新注册企业74家,注册资金54亿元,其中外资

1.6亿美元,投资生产项目12个。从行业分布看,有房地产开发及服务业24家、制造业12家、贸易业9家、技术服务业15家、投资及管理机构8家、建筑业2家、咨询、广告、运输、旅游各1家,整个园区内共有上市公司12家(康恩贝、苏泊尔、吉利、网通、网新、信雅达、凯恩、省邮电、盾安、海越以华联控股的2家上市公司)。2005年、2006年、2007

年、2008年、2009年(1—9月)总部企业在该区纳税分别约为1.37亿元和2.3亿元、2.9亿元、3.2亿元、3.2亿元,对该区的财政贡献呈较快的递增趋势;特色产业园园内共有高新区企业520家,2009年完成税收收入8.95亿元,其中区财政收入2.85亿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强化招商是关键。引进和发展楼宇(总部)经济,招商是关键。该区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把握了以下一些环节:一是实施专业化招商。以区外经贸局(招商局)为主负责楼宇(总部)项目的招商,确保招商工作专业化水准,提高招商工作的有效性。二是实施定向招商。及时跟踪民营企业500强、上市公司和省属企业的投资动态,实行定向上门招商,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实施以企引企招商。认真做好对现有总部企业的服务,充分发挥它们以企引企的作用,还对楼宇内的相关人员进行招商业务知识培训,建立起了总部企业的招商队伍和工作网络。四是实施专题招商。通过举办招商说明会和签约仪式,实施专题招商。据统计,2009年该区新引进入驻楼宇企业262个,其中外资项目32个;到位资金17.25亿元,其中外资到位1.01亿美元。出租面积92000平方米,楼宇招商进展平稳。

2、加大宣传是手段。该区制作了总部地块招商手册,将总部区块环境介绍以及剩余规划地块作了说明,并配合杭州市有关部门搜集整理列入“831”工程重点楼宇资料图片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高新区(滨江)新的楼宇招商手册,将该区的楼宇图谱、重点楼宇以及楼宇政策介绍相结合,向投资客商全方位展示高新区楼宇全景。

3、完善布局是思路。依托现有优势产业的布点,根据滨江新城和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的规划思路,一是整合优化总部招商资源,完善六大总部区块的用地功能,以满足不同类型总部的需要。按综合办公用地、研发用地和工业用地三大类别,以团队开发、合作开发,单独实施、联合建设等多种方式,切实解决了总部项目引进过程中的用地成本过高、产权分割困难等矛盾。二是深化六大总部区块(公建中心区块、浙商总部区、通信、安防研发企业总部区、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区、软件、服务外包、数字电视总部区、网络游戏、动漫制作、文化创意总部区)的城市设计,按商务办公总部、研发总部、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等不同功能总部楼宇的设施规模、设施定位、交通组织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超前规划。

4、健全政策是基础。为积极发挥政策在楼宇(总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政府主导力带动业主主体力和市场配置力,该区在今年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新40条(包含楼宇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修订新的政策,并专门赴下城、拱墅等老城区的对口部门学习取经,学习发展、培育楼宇经济方面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充分调动楼宇业主、入驻单位和社会各界等一切积极因素,既注重了对总部企业的扶持,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对总部高管、人才的激励,达到政府与企业高管互动,企业与人才互促,政府、企业和人才“三赢”的最优效果,使该区的高新产业楼宇经济成为杭州楼宇经济的一大亮点。

三、存在问题

通过实际参与与调研,发现该区集团楼宇(总部)尽管发展较早、基础较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

一是总部经济的发展特色有待彰显。总部产业的指向度不明显,这从入驻滨江总部园区五大类企业的构成即可见一斑。而且该区总部经济基本上还处于传统型经济模式,技术服务行业经济贡献较低,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总部缺乏,国内外一线 企业的高端总部处于空白。二是总部经济产出规模有待提高。尽管总部企业对滨江区的财政贡献逐年提高,但其经济产出占该区经济总量仍然偏低。2008年,总部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税金和利润总额三项指标比上年同期增长20.9%、64.3%、319.8%,占该区比重的22.6%、5.3%、2.3%,2008年总部企业营业收入为328亿元,与该区1625亿元目标相比,其规模仍然偏小。而且由于总部区块生活、居住、消费氛围没有主城区浓厚,集团总部企业中消费带动效应还有待时日。三是楼宇经济贡献效益有待提升。该区的商务楼宇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由企业自身

需要建设商务大楼,投入使用后除了自用外由大楼物业管理部门对空余楼层进行招租;另一种由开发商直接通过市场取得土地后进行建设,投入使用后买断给各个业主,再由大楼物业管理商提供物业服务,楼宇内部套间的租赁、买卖则由各业主自行通过中介等渠道推向市场。以上两种情况,特别是第二种情况使楼宇的动态信息变得难以掌握,给招商引资带来很大的困难。业主单位以租金效益为前提,在引进企业的同时很少关注企业是否落户该区,造成该区入驻楼宇的企业注册率低下。

四是楼宇经济资源环境有待升级。滨江作为新城区,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老城区相比,还存在着人气不旺、商业氛围不浓等制约楼宇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各楼宇的硬、软环境参差不齐,从发展角度看还存在部分楼宇停车泊位紧缺、楼宇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在特色产业园区标准厂房招商方面,园区内部管理服务水平和硬、软环境较差,整体功能还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

五是楼宇(总部)经济后续发展有待拓展。该区总部经济的发展优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规划起步早和土地定向招商,自2005年国家土地政策调整后,经营性用地挂牌不能再设置定向条件,房地产商也参与综合用地的竞买,使得综合用地成本大幅提高,2010年9月挂牌的杭政储出34号地块(江滨9号西侧),最后成交价格达到每平方米6632元,每亩达到1604万元,这使得部分意向总部企业望而却步,一些总部项目难以顺利落点。房地产开发商取得土地后以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大多将大楼建设成产权式酒店或单身公寓进行出售,给该区楼宇(总部)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我县在发展总部经济中可借鉴举措

1、对我县楼宇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总部经济的基础和载体主要是楼宇,楼宇经济是总部经济中税收贡献率最大、产业联动效应最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部分。我县楼宇情况不明是目前发展楼宇经济的主要障碍,2011年,建议由县招商部门牵头,县商务局、经贸局、开发区管委会及各乡镇配合,对全县范围内已建、在建、拟建楼宇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基本掌握全县的楼宇资源总量,为楼宇招商拓展空间。

2、建设楼宇信息系统。由县信息办主导,县招商部门配合,将统计好的全县楼宇信息在黟县政府网上予以发布,以供企业需求。建设楼宇信息系统主要突出体现三大功能,一是体现楼宇供求信息,主要由出租及出售、求租及求购和园区推荐等内容组成;二是租、售楼宇的配套服务功能,即为楼宇的使用、交易、租赁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标准文本下载以及信息公告等服务,尽可能为楼宇经济参与者提供便利;三是建立工商、税务、财政、发改和招商局的信息共享机制或平台,实现楼宇信息的动态更新和掌控。

3、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根据2010年招商引资的差距,在2011年将主要抓好项目扑捉、跟踪零表项目,抓内外资的引进和实际到位工作。根据市对区县内外资考核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联系企业,主要抓好现有在建项目的投资情况,积极鼓励业主利用市外资金进行投资,挖掘有效内资,切实完成2011年考核指标;同时想方设法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发商务楼宇,下大力气抓好商务楼宇企业入驻,着力吸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在黟县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加快形成一批特色楼宇、专业楼宇和总部楼宇,以存量带增量,就是以存量楼宇的消化来带动增量楼宇的建设。以招商带管理、带更新、带建设、带规划。

4、抓协调服务工作的进一步优化。要继续加大服务力度,一是积极主动上门联系企业,不定期的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听取企业发展的情况,同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所碰到的问题。二是积极帮助新入驻企业办理各项工商、税务登记手续,做好企业后续服务工作。三要推进创新服务。鼓励引进优质物业公司参与楼宇管理,搭建商务区数字化政企沟通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努力为楼宇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第四篇:关于支持和鼓励总部经济发展暂行规定

关于支持和鼓励总部经济发展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鼓励和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决定》(南发〔2010〕27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总部企业,是指根据我市总部企业认定办法要求,经规定程序认定的总部企业。按有关规定,总部企业分为综合型总部企业、职能型总部企业和成长型总部企业。

第二章 资金支持

第三条 从2010年开始,每年安排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本市设立总部,支持和鼓励总部企业持续加快发展,补助总部企业在本市购买、租赁总部自用办公用房,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奖励或补助资金按财政隶属分担。发展总部经济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投资促进局另行制定。

第四条 鼓励新设立的总部企业加快投资。鼓励企业按投资协议完成投资额度,自签订投资协议起三年内,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出让金,下同)达到一定额度的,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亿元及以上的,每个企业给予500-1000万元奖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亿元及以上、10亿元以下的,每个企业给予300-500万元奖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亿元及以上、5亿元以下的,每个企业给予100-300万元奖励。

第五条 鼓励现有总部企业在本市扩大投资。每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出让金,下同)达到一定额度的,给予资金奖励。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亿元及以上的,每个企业给予100-300万元奖励;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亿元及以上、5亿元以下的,每个企业给予20万元-100万元奖励。

第六条 对本市现有总部企业,予以连续不超过5年的纳税奖励。奖励数额参照该企业上纳税实际缴入本市地方库、构成本市一般预算收入部分中相对前一增量的25%核定。综合型总部企业的纳税奖励每个企业不超过500万元,职能型总部企业的纳税奖励每个企业不超过300万元,成长型总部企业的纳税奖励每个企业不超过200万元。新引进的总部企业从产生税收收入达到《南宁市总部企业认定办法(试行)》中,同一类型现有总部企业纳税额考核标准的次年起享受本政策。期间如国家财政税收分配政策调整造成企业纳税的增减,则按同口径计算增减量。

第七条 新设立的总部企业,租赁的总部自用办公用房(不包括附属和配套用房,下同),按租金市场指导价的15%-25%给予一次性12个月的补助。如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租赁价格低于房屋租金市场指导价,则按其实际租价的15%-25%给予一次性12个月的补助。综合型总 1

部企业的租房补助每个企业不超过100万元,职能型总部企业的租房补助每个企业不超过50万元。

第八条 新设立的总部企业购置总部自用办公用房的(不包括附属和配套用房,下同),按每平方米200-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综合型总部企业的补助每个企业不超过200万元,职能型总部企业的补助每个企业不超过100万元。补助分3年支付,每年支付三分之一。

第三章 规划与用地

第九条 保障总部企业用地。在每年新供用地中,提供一定比例的用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方式,按规定程序提供给总部企业,以满足总部企业办公用地(不含配套等其他用地)需求。

第十条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建设若干总部基地,分门别类相对集中安排总部企业用地。在规划企业用地的同时,规划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持鼓励在总部基地或其他具备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总部楼宇,为总部企业提供总部办公用房。第十一条 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申请单独或联合建设总部楼宇。总部企业单独建设或联合建设总部楼宇的建设项目用地,土地供应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并在出让公告中列明规划设计要点及竞买资格条件;总部企业单独建设或联合建设的总部楼宇,自用办公用房的建筑面积应不少于总建筑面积的70%。

第十二条 多个总部企业需联合竞标取得土地使用权建设总部楼宇的,各总部企业应当签订联合竞买协议,协议要规定联合各方的权利、义务,并明确签订《南宁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公开出让成交确认书》、《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的受让人。

第十三条 总部企业单独建设或联合建设的总部楼宇和购买政府投资建设的总部楼宇物业,已经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未经批准不得出售或转让,不得改变用途。总部企业租赁政府投资建设的总部楼宇物业,不得转租,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第十四条 定期对购买或租赁政府投资建设总部用房的企业进行评估,依据总部企业的成长性和在本地纳税增长情况对其购买或租赁的自用办公用房面积进行动态调整。

第十五条 用地审批中,在必备申报材料具备、其他前置条件承诺在一定时限内补齐的前提下,先行通过总部企业用地预审。

第四章 政府服务

第十六条 为总部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比照本市重大招商项目有关规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第十七条 总部企业在本市内开展连锁经营,设立全资或控股的配送中心和门店,可凭总部营业执照复印件,直接到经营地工商登记部门申请登记注册。

第十八条 对总部企业高管人员给予优惠政策。对总部企业副职以上(含副职)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享受全市人才引进的相关优惠政策。在本市工作且居住一年以上的,对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有意向办理本市城镇非农业户口的,办理出国出境证件的,给予优先办理。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为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便利,子女入学的,享受本市城镇居民待遇;需要就医的,享受优质方便的医疗服务。

第十九条 市人事、外事、公安等部门应当在权限范围内,为在本市的总部企业人员因公出国(境)申请予以优先办理;为其聘用的外籍一般管理人员及其家属办理一年居留许可、为其聘用的外籍高层管理人员及其家属办理一至五年居留许可等事项提供便利。

第二十条 积极支持、统筹安排总部企业、总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为总部企业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水、电、气等公共服务。

第二十一条 总部企业在建设期内,按规定由本市收取并支配使用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在本市权限范围内能免则免,不能免的按最低限额收取。配合做好通关协调服务工作,为总部企业及其下属企业货物进出关和开展服务贸易提供便利。

第五章 管理与调整

第二十二条 总部企业可申请享受本市其他优惠扶持政策,但本规定的扶持政策和其他同类型的优惠政策,不得重复享受。企业可自行选择其中一种优惠政策,选定后原则上5

年内不得更改。

第二十三条 总部企业应按要求向统计部门报送本企业总部情况统计资料。

第二十四条 总部企业弄虚作假,采取欺骗手段获得财政补助或奖励的,撤销其补助和奖励,责令退回补助和奖励所得,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触犯法律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六章 其他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所列优惠扶持政策具体执行办法由市投资促进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条 各县、城区、开发区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或区域发展总部经济的优惠扶持政策。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广州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实施办法

附件

广州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我市总部经济发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总部企业是指在我市范围内依法登记注册和纳税、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各类商事主体,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分公司,合伙企业、非公司制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等。

第三条 按照“鼓励增量、留住存量”以及“引进来、留得住、可发展”的思路,综合考虑营业收入、经济社会贡献等因素,分类型、分行业、分标准为各类商事主体集聚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培育、壮大和吸引一批总部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群。

第四条 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实行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工作机制。各区政府是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工作的主要实施主体。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统筹全市总部经济发展工作;市商务部门负

责总部企业的引进和服务等相关工作;市工信、科创、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统计、国资、知识产权、审计、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按职责做好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工作。各区政府做好总部企业引进、培育及服务工作,促进各区总部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章 总部企业主要条件

第五条

广州市总部企业应达到以下条件:

(一)农业

1.涉及生物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农业:(1)上一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

(2)上一在我市纳税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3)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

2.除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外的其他农业:(1)上一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

(2)上一在我市纳税总额不低于1亿元;(3)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

(二)工业和建筑业

1.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

(1)上一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

2(2)上一在我市纳税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3)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

2.除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外的其他工业:(1)上一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

(2)上一在我市纳税总额不低于1亿元;(3)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3.建筑业:

(1)上一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

(2)上一在我市纳税总额不低于1亿元;(3)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

(三)服务业

1.现代物流业、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上一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

(2)上一在我市纳税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3)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

2.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上一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

(2)上一在我市纳税总额不低于1亿元;(3)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3.房地产业:

3(1)上一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2)上一在我市纳税总额不低于5亿元;(3)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

(四)本办法所称“上一营业收入、纳税总额”是指企业及其下属控股企业和分支机构上一个纳税汇算清缴完毕后在我市形成的营业收入、纳税总额。下属各级控股企业是指持股比例在50%以上的下属各级公司。纳税总额是指由企业自身产生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全部税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海关关税除外;企业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可以以单个企业本身数据计算,也可将企业及其下属各级控股企业和分支机构的有关数据合并计算,但不得重复计算。对分公司、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法律法规规定不需要注册资本的商事主体,不以注册资本作为条件。

第六条

市委、市政府重点引进,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企业,可以直接认定为总部企业。

第七条 各区要加强培育总部企业的工作,构建从“种子企业”到“总部企业”的良性发展梯队。建立年纳税总额200万元以上且近两年连续增长20%的培育型企业信息库,对符合产业导向、成长性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培育型企业要出台扶持政策,提供用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和优质服务。

第三章 扶持政策和服务

第八条 市、区两级政府要积极发挥总部企业认定成果的作用,切实做好引进、培育和跟踪服务企业各项工作。各区要建立本地区总部企业、培育型企业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建立完善市区企业信息共享机制。

第九条

加大总部企业奖励和补贴。根据产业分类、经济贡献情况、落户年限、注册资本等不同情况,对新引进的总部企业,自认定起,连续3年每年给予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等不同档次的奖励。对租赁办公用房的总部企业,自认定起,连续3年每年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办公用房补贴;对购置办公用房的总部企业,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办公用房补贴。对年工资薪金应税收入60万元以上的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每年给予一定数额的现金奖励;对在我市无住房(以家庭为单位)的总部企业人才,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租房补贴。对总部企业并购重组国内外上市公司并将其迁回我市的,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并购重组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广州市总部经济集聚区,每年给予每家集聚区50万元财政补贴。

第十条

总部企业可享受的政策和服务:

(一)荣誉表彰。市政府向总部企业颁发“广州市总部企业”证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由市政府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

(二)协调服务。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建立完善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各区政府、市有关部门按照分工积极主动协调总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属于区级权限内的事项,由各区给予协调解决;属于市有关部门权限内的事项,由市有关部门给予协调解决;需跨部门综合协调解决的事项,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汇总后分类提请分管市领导或市政府协调。

(三)用地支持。市国土规划部门负责整备、拓展总部企业用地来源。强化土地精准供给,对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等重大功能片区产业项目用地应储尽储、连片储备,在城市规划、用地、城市更新等方面,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总部企业集聚区。对上一在我市纳税总额不低于1亿元,在我市无自有办公用房的总部企业或企业联合体,按程序批准后,可以独立或联合建设总部办公大楼。

(四)重点建设项目支持。市、区两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投资基建项目纳入重点建设项目绿色通道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投产。

(五)人才户籍、人才绿卡和集体户支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区应按照相关规定负责解决总部企业相关人员及配偶落户问题。重点解决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配偶、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及配偶的落户问题;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为总部企业中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发放人才绿卡。市公安部门负责解决总部企

业开立集体户问题,总部企业集体户按照一般居民户籍政策同等对待,可办理婚姻登记、计生、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户口挂靠等。

(六)子女入园入学。各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指标协调解决本辖区内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子女入读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问题。市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各区落实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子女入读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区政府给予积极配合;市教育主管部门会同相关区、市直相关部门加大对外国语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中外合作学校的建设和指导力度,建立与区域总部经济中心相匹配的国际教育体系。

(七)人才公寓支持。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市住房保障部门)负责向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提供一定数量人才公寓和公租房。市城市更新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在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中,预留一定比例用于建设人才公寓。

(八)居留许可。总部企业所聘用的外籍人员需在穗常住的,在提供《外国人就业证》或《外国专家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后,可向市公安部门申请居留许可。总部企业的外籍人员可申请办理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外国人居留许可,其配偶及未满18周岁子女,可以申请相同期限的外国人居留许可。以上居留许可期限不得超过其护照有效期。总部企业外籍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按有关规定可申请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九)粤港、粤澳通行。市公安部门负责协调省有关部门为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办理粤港、粤澳两地车牌;负责为总部企业员工在穗办理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签注等提供便利服务。

(十)医疗服务。市卫生计生部门负责把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纳入市属各级医院绿色通道管理。

(十一)汽车牌照支持。市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市公安交警部门为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实施中小客车购买指标优惠措施。

(十二)办税(地税)绿色通道服务。市国税部门、地税部门负责在各办税服务厅设立专窗,实现总部企业及其控股企业国税、地税前台业务专窗受理、全市通办。

(十三)人才服务便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在企业人才的社会保障(市民)卡中加注或共享企业人才身份信息。各区政府、市各相关部门根据社会保障(市民)卡信息办理相关政策便利手续。企业人才凭社会保障(市民)卡办理本办法规定的各种优惠便利手续以及领取人才资金奖励。

第十一条 市、区要形成合力,加大对企业的培育力度。各区参照市层面政策,出台措施扶持培育型企业,并定期将辖区内培育型企业库信息报市发展改革部门。市直有关部门应在人才入户、人才公寓、居留许可、出入境、医疗服务等方面配合相关区做好培育型企业的服务工作。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定期通报各区政府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企业奖励资金核拨全过程信息公开和留痕管理,主动向社会公开非涉密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监督。

第十三条

总部企业在享受政策支持过程中有弄虚作假的,拒绝配合资金绩效评价和检查的,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2005〕第 427 号)进行处理,按规定取消或收回资金,并将该企业录入诚信黑名单,取消其在我市申请各类资金支持资格5年。对涉及违法、违纪的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四条

市属国企或市国有控股企业原则上不得将工商注册地和税收户迁离我市,或者将主要业务和主要经营环节从我市剥离,确有当地市场需求原因的除外。市属国企或市国有控股企业确需将工商注册地和税收户外迁的,应提前向市国资监管部门报告,由市国资监管部门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并抄送市发展改革部门。对已外迁的市属国企和市国有控股企业,由市国资监管部门负责督促其限期迁回我市,确有当地市场需求原因的除外。

第十五条

市属、区属国企或国有控股企业(股比50%以上)不在本办法财政资金奖励范围内,但可享受其他政策和服

务。

第十六条 总部企业若同时满足我市或区同类型资金奖励补贴条件的,按“就高不就低”原则,自行选择最有利的一项,但不得重复获得奖励补贴。

第十七条 总部奖励补贴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市、区两级财政在同一对同一总部企业的奖励补贴资金总额,不得超过该企业当在我市形成的地方财政贡献总额。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解释。本办法中所称“以上”、“以下”、“不超过”、“不低于”均含本数。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的通知》(穗府〔2013〕14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穗府办〔2015〕8号)同时废止。

下载芜湖总部经济发展刍议[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芜湖总部经济发展刍议[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朝阳区总部经济发展情况及相关措施研究

    朝阳区总部经济发展情况及相关措施研究 2008-05-29 朝阳区位于北京城市中心区与东部发展带的衔接点,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和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随着近......

    芜湖经济发展的软肋(五篇范例)

    破解制约芜湖经济发展的软肋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4-11-29 15:21近些年是芜湖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几年,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促进步。但是,今天的芜湖......

    郑州市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激励暂行办法

    郑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总部经济发展 激励暂行办法的通知 郑政〔2011〕109号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 闽政〔2011〕75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快我省总部经......

    关于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东莞

    关于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东莞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

    广州市东山区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若干意见

    广州市东山区委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 展的若干意见》 2003年7月15日(试行)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郑州市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激励暂行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郑发〔2011〕35号)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部企业的认定 (一)认定条件 本市认定的......

    南昌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暂行办法(共五则)

    南昌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暂行办法 为鼓励和促进我市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总部经济规模效应,提升城市服务能级,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我市加快打造带动全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