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原因探究及其矫正

时间:2019-05-12 21:5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原因探究及其矫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原因探究及其矫正》。

第一篇: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原因探究及其矫正

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原因探究及其矫正

论文http:///:本论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本站仅作合理转载,原作者可来邮要求删除论文。论文秘籍网· 《灰姑娘》中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nbs· 正确认识高中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手机媒介对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维护的正效用研· 人际关系在班级管理中的促进作用·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人际关系[论文作者:张立宏]一

当今的一部分中学生虽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与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虽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却大打折扣,甚至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报恩”。实质是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乘虚而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学生失去了感恩之心呢?家庭、社会、学校都难辞其咎。

(一)影响感恩意识缺失的家庭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被父母百般呵护,于是慢慢形成“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在他们的人生观里,“我”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便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社会的财富、他人的关爱,对他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只有冷漠。家长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知恩图报的人,长此以往,孩子认为父母奉献、自生索取乃理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意识和体验。

(二)影响感恩意识缺失的教育因素

现在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高考指挥棒和社会就业的压力,在“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好就业”的功利心态的驱使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多看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品德教育。在这种极端功利心态左右下,形成了“智”和“德”脱离,“人”和“才”脱节,中学生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三)导致道德缺失的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到挑战。人们普遍太关心自我,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因此一些不良现象、无德行为对中学生起着无形的浸染作用,久而久之使之人格素质降低,感恩意识丧失。各种媒体、网络给中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于是他们觉得“优秀传统是老古董了,无价值了”。同时,社会上各种腐败之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潮,不断侵袭着学生稚嫩的心灵,使他们的辨别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感恩并非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行为,特别是学校应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线,大力开展“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开展校园感恩文化教育活动”。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矫正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从认识方面培养学生感恩于心

感恩意识的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是大自然的给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毫无功利的给予。教师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蕴含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点拨引导学生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例如:我校举行的以班级为主体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诸如举办感恩诗歌朗诵会、感恩文化故事会,观看有关感恩的电影、电视,邀请家长召开别开生面的“家长会”等,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从情感方面陶冶学生感恩于情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制作感恩卡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例如:在学校举办家长会上,我们组织学生大胆表白感恩之情,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在校学生会的倡议下,要求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感恩卡,写感恩信等:感谢老师、感谢班主任、感谢学校领导、感谢同学、感谢食堂的师傅、感谢公寓管理员、感谢校园清洁工。整个校园充满浓浓的感恩之情,师生之情在此时得到了升华。封封载满了感恩之心的感恩信,迅速得到了来自各方的强烈反响。不少家长给学校打电话或者亲自写信,感谢老师对孩子的辛勤教育,感谢学校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有位家长这样说:“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书信这种传递爱的方式已经很少了,我十多年都没收到书信,今天收到了儿子的信,真的太激动了。”还有一个家长拿着信到学校,激动地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都不跟我们说话,前几天收到孩子的信,看了之后感触很多,孩子在信中对我们的教育方法、处事做人等提出质疑,我们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和我们有抵触情绪,也认真地给孩子写了回信,现在我们沟通得非常好,衷心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

(三)从实践方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超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既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首先,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进家庭、进校园。其次,号召学生主动将这种感恩之情化成日常行动。倡议“四个一”:每周主动打扫一次家里的卫生;洗一次碗筷;洗一次衣服;发一个信息等,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通过这些活动,一个个感恩至深的场景,一句句动人心弦的话语,一个个真诚会心的微笑,都成为“感恩”这首主题歌中最有力的音符。最后,学校还应成立环保活动小组,深入社会,广泛宣传环保,在校园积极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讴歌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之情。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构建。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激父母、感激朋友、感谢祖国、感谢人民,感慨人生、感慨人类,收获一个个美丽的春天。

第二篇:感恩缺失原因

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由一场感恩教育专场报告会引发的思考

岳阳市君山区第一中学 樊卧龙 副校长 中教高级

2007年11月29日下午二点半,镇影剧院座无虚席。台下是本校一、二年级近千名学生与老师,还有一百多名家长自备凳子坐在过道中间。在这里将要举行的是一场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周弘赏识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带给学生的感恩教育专场报告会。报告会随着《感恩的心》主旋律的响起拉开帷幕,在教育推广师李觅老师“感恩老师、感恩父母”的演讲里,师生互动、父母与子女互动的环节中,将报告会一次次推向高潮,在主持人慷慨激昂的言辞中而结束。整个报告会只听到李觅老师充满感情的演讲,只听到学生哭泣的声音。报告催人泪下,令人感动,给学生从心灵深处以震憾。

报告会后,备受感动的家长一次次地说,这样的活动要是每个月能组织一次该多好啊!是的,要是经常能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感恩教育该有多好!至少时常给学生以感动,而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但青少年感恩的道德品质仅凭一次或几次的感恩教育就能形成的吗?我在反思。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实竟争的残酷及商业原则引入生活领域,人们的行为越来越功利化了。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以及随着打工族的出现,留守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溺爱下成长,这样使当代青少年普遍缺少感恩的道德品质。因此,笔者试图从青少年缺少感恩的原因及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掌握青少年思想发展动态,便于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少的原因

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来自学校的道德与行为教育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理想信念教育被忽视,父母无原则的溺爱、迁就子女,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因素造成青少年缺乏社会公德、缺少感恩之心。

1、学校道德教育乏力。

在两会期间曾有许多委员、代表呼吁: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冷漠的一代”,否则,我们的社会可能会失去起码的良心。

追溯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可以发现,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遵循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其中以学校教育为主。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级各类中小学仍然围绕高考、中考的指挥棒转,造成德育课时无法保证,德育教师不到位,明显背离了学校的职责和功能。

德育方面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德育成为了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未转化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青少年所缺乏的。

近年来道德教育的现实使我们在道德目标的定位上节节后退,甚至将一些文明习惯也上升为道德规范,而忽视了道德教育中信仰的地位与价值,从而导致道德建设上的“无根性”。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利益,在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下,理想信念教育被忽视,使行为规范教育逐渐取代了理想信念教育。

正因为道德教育的乏力及单纯的理论说教与德育的“无根性”,才使当代青少年道德滑坡,缺乏感恩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学校教育大多是“填鸭”式的知识教育,而德育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来给孩子做榜样,青少年养成的是茫然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及其德育没能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对身边的人与事感恩的种子,自然不懂得如何去感恩了。

2、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阻碍了感恩意识的萌生。

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忽视了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那么一些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则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萌生。

青少年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与家庭特别是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责任心密切相关。现在许多孩子的父辈们年轻时都受过苦,他们希望孩子比自己当年过得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尽一切努力为子女争取优越条件,宁愿苦自己而不苦孩子。实际上,如此成长起来的孩子感受的不是爱,而更多的是利益关怀。这些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而不知回报;只知索取,不懂得奉献;只知受惠,而不知感恩;只知接受,而不知责任„„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及祖辈无原则的溺爱,无原则地迁就子女,使孩子自然成为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为零。如此给孩子“爱”的泛滥,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与习惯。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大事,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同时,一些父母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而缺乏与子女的沟通;由于当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而丧失了对子女教育的良机。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与沿海转移,出现了相当大一部分的留守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大都是寄居在祖父、外祖父等亲戚家或学校里,替代监管的亲人因为年龄悬殊或责任心不强,只知道在物质生活上给予关照,而缺乏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使孩子缺失亲情,丧失责任,不利于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

3、社会现实中的不良影响,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

除了学校德育教育缺失、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因素也严重腐蚀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

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物欲化倾向明显,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企业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个人则奉行金钱至上。在社会大环境下,人人自危,更多的强调自我利益。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青少年是非善恶观念模糊,而在享乐主义思想影响下,使他们追求高消费的生活而又不愿意付出艰辛的劳动。

社会上一些人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和“自由”,认为人的自由就是单纯的个体化,将“张扬个性”扩大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信奉自由自在、无牵无挂,以为孝顺父母是文化糟粕的体现。道德滑坡与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的结果。

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情同手足,爱意融融。“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情中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你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所以开展“感恩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当代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

三、感恩教育应对措施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

1、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识恩、知恩。

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不求回报的给予。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2、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3、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具体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4、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跟踪评价体系。

一是爱国主义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爱国主义是人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认同感、道德良知感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与归宿,能够准确反映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和教育成果。

二是公德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公德是道德教育主体在接受道德教育后的一种行动表达,反映了道德教育的内化程度,是道德教育实际效果的重要体现。

三是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青少年犯罪说明青少年的行为已经突破了道德要求的最底线,表现为行为的非道德化,它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最低限度要求和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底线状态。

四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道德信仰、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反映了青少年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认可程度,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体现。

社会转型对学校德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西方的价值观和“自我”思想冲击着优良的传统意识,感恩教育既要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又要超越传统,要反对儒家感恩意识的扩大化,又要重视中西文化的优化融和。值得宽慰的是,社会舆论已经开始注意到感恩意识缺失的严重性,感恩教育已经受到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对感恩教育也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一些学校也在积极开展感恩教育。2005年8月,上海市教委正式颁发了第三次修改后的中小学学生守则,首次将“学会感恩”列入《中学生守则》第六条。相信这些做法对公民增强感恩意识,改善社会风气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感恩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家庭、社会要全力构建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愿感恩之花常开,感恩之树常青。

第三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即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制约了其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在于教师对教育理念理解与实践的不够深入,教材的编写与内容无法激发学生本应该有的创造性,学生知识储备与积累的缺少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改变当前这种状况,需要对传统课堂要有新的认识,倡导民主的、合作的、开放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能有新的改进,进行问题思维的训练,改变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等。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缺失,原因,解决对策

一、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历史问题” 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创造型人才素质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的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模式与习惯,在注重基本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意识的产生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石。只有通过意识到问题,架构了问题,才能唤醒学生内心的创造力。最具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是最善于、最勇于、最乐于触摸问题的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认为历史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要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获取大量信息,摄取有用信息,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人格情感,端正价值取向。而要达到这样目标的重要链条是发现问题。我们的教学应该首先把学生视为问题的发现者,然后才是问题的解决者。

历史学科具有不可再现性。我们在了解历史时,往往是通过大量的史料,在分析、舍取、辨别和整和这些史料的基础上找寻接近最真实的历史。而这样一个过程事实上是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人们可以从大量的的史料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

但是事实上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往往发现学生只重视史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忽视了如何提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问题。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掌握的仅仅是知识与方法,他们变得不会提出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勇于展示问题,问题意识在大量的知识与问题解决中逐渐地消失。综观人类发展史,一切伟大发明与发现、思想与观点的萌发,可以说无不从一个看似“简单”、“幼稚”、“反动”的问题开始。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 1

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有时候“提出一个好问题至少与回答一个问题一样重要。”

二、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虽然新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着,但往往存在一些仅仅局限于形式与手段上的改进,而对教育的目的、过程与本质等方面则没有从根本上把握。比如在教育目的上,还仅仅停留在过去的知识传授与解题方法能力的培养,而没有认识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即其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大量的史料、史实、史观中构建自己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构建中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有,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本质认识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我们的思想还是停留在过去上,认为课堂是传授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地方,没有认识到连接知识与方法的环节是问题,只有在课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是对知识的真正深入认识、对知识的真正运用。

其次,教材是制约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媒介因素。我们的教材在编写内容上(特别是高中历史教材)往往无法反映学科特点。历史教材过份强调理论,而缺少精彩详细的史实描写;过分地政治化,缺少生活化;过份地文字化,缺少图片的感官刺激;观点过份地固定化,缺少对立的史学观点及最新的史学趋势。学生在平淡与单一的模式下,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考,问题意识在逐渐淡化,创造力在不断消磨。

第三,学生知识积累的缺乏上制约问题意识发展的的基础原因。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通过与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教师交流中,往往发现农村地区或者学校建设比较落后的学生特别缺少问题意识。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知识的缺乏与狭窄。由于农村地区在硬件建设(如藏书)等方面的缺少,以及对外界信息接触与吸纳匮乏,缺乏应有的知识积累,从而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

第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单一化。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往往使历史学科的优势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而新课程改革中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则往往造成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足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问题意识也很难产生。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中寻找平衡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三、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解决对策

第一,改变传统课堂价值的认识。我们的传统课堂往往是教师建构、选定一个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解决问题,非常多的教师不乐于、不善于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问题。教师建构的问题与其说是保护学生免受搜索观念的沮丧之苦,不如说是剥夺了学生的创造过程。这严重到违背了新课程的要求,是对学生创造能力严重的抹杀。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描绘了他的教育观点,他认为学校应该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这一社会中,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他鼓励教师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并帮助他们探索重要的社会的和智力的问题。杜威的门徒克伯屈认为学校学习中应该把儿童分成小组,并让他们去进行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和选择。主体教育论要求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然而一切创造“始于问题”。

学生应该是课堂中问题的积极提出者、发现者与创造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价值观,必须做到创造一个充满善意、宽容与理解的课堂,对问题要表示友好的态度,积极、主动创设一个欢迎找寻和解决问题的课堂氛围。在学校的生活中,必须呈现给学生的一片热衷的广阔领域,他们可以在其中架构问题。

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学生产生强烈问题意识的前提。教师应创设宽松的、自由的、愉快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平时应积极注意学生的发问、和悦倾听,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探讨。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崇高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每一个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他们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学生在无意中产生思维情感和创新火花。这样,学生就会尝到学习的甜头和新发现的喜悦,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使历史问题意识逐渐成为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形成对历史问题意识的自我追求理念,学会历史地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升华历史问题意识,以利于终身学习。

第二,学生兴趣、好奇心与想象力的激发与培养。不可能存在天生的问题,但问题却天生与最深入的兴趣、最狂热的好奇心、最大胆的想象力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历史教学中不应该是史学理论的枯燥分析、史学观点的简单武断,而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好奇心的激发、想象力的养育。那些对历史充满兴趣、好奇与想象的学生往往更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具有创造性的问题与想法。

第三,教材编写的改进。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材编写应当引起学生产生问题。一般而言,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情景、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引起矛盾的说法、在理论上和实际中解决不了的事情中。我们的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简单的史实叙述,大量的理论分析;大量的文字叙述,少量的其它史料等状况。在教材的编写中要注意创设造成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如丰富的史料,不同的史学观点,史实中的相似事件等。

第四,问题思维的训练。问题意识的出现并非灵光乍现,而是脱胎于个的长期积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大量的知识积累。对历史学科来说,知识储备的缺少必然会制约问题的产生,想要孕育一个创造性的问题需要的是广泛长期的准备。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广博地摄取不同的思想观点,在内心不断的碰撞、冲突与矛盾中共融与升华,这才能为创造性问题的产生提供基础,发展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为了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基本史学能力培养的同时,可以设置一段时间或者一节课,鼓励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知识与联想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师要尽量去欣赏与理解学生的问题。比如“头脑风暴”法,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问题。(2)在平常的学习中,在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记录下来(可名之“问题手册”),集中时间,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评比出“伟大的问题”,并且进行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享受问题提出与解决的乐趣。

第五,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特有的历史魅力、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学生产生强烈问题意识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示范以方法和手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向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达到“无疑处生疑”,提高历史问题意识的学习功效。主体探索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学科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以历史学科本身特有的效力去吸引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历史美、欣赏历史美、再现历史美,进而达到创造历史美的境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可以不断得以形成,并达到习惯化。

第六,教学评价方式、手段及内容的多元化。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视基础知识与解题方法技巧的状况,改变只重视书面的状况,改变只重视结果的状况。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如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某些章节,然后就这些章节提一些问题;或者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内必须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等。甚至我们可以在平常的考试中出现让学生阅读了某段材料后进行提问的题目。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A·J·斯塔科著,刘晓陵、曾守锤译:创造能力教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聂幼犁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四篇: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真情实感相比较,新《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问题是这种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之作,我们所能看到的寥若晨星。

学生们这样那样的“缺失”,追究起来,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是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过多地强化了价值判断上的“一统”,第二,是教师对作文的“冷情批阅”导致了学生作文的“记忆创伤”。第三,集中体现娱乐功能的大众文化以其不挡之势侵袭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作文;真情实感;问题

与原语文教学大纲中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相比较,新《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很重要的规定。说其重要,是因为作文原本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是个性化的精神活动生成的产品应该是个性化的。新课标对写作的这一要求,正是遵循了科学的原理,体现的正是个性和创新的作文教学的时代精神。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写作是

现实生活的一种审美,一种创造。本应是相当高雅而又极富情趣的,可当代中学生却视之为畏途,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即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从客观方面看,主要是教育理念陈旧和教育评价机制落后;主观方面主要指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缺乏素材、生活感悟少、缺少写作兴趣。采取的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理念,变指导教学模式为引导教学模式;

二、在教育工作中关注学生自我,着眼学生个性发展;

三、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四、注意体验生活,积累活生生的素材,提高写作情趣;

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写作的热情。

关键词:素质与素质教育

个性发展

写作情趣

写作兴趣

成功写作

写作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一种创造,本应是相当高雅而又极富情趣和乐趣的,可当代中学生却视之为畏途,不想作文,一提起作文,唉声叹气者有之,抓耳挠腮者有之,敷衍了事者有之„„笔者曾对所任语文教学班级(初一)的68位学生进行过调查了解,其中不愿作文者(其中大多是害怕或畏惧作文者)竟达58位之多,占调查总数的85%,喜欢作文的同学仅有1位,仅占调查总数的1.5%。究其原因,虽是五花八门,但主要是无话可写和不知道如何写作,普遍认为学习是苦差事,作文更是苦中之苦,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情感苍白,空洞无物,干瘪枯燥,无病呻吟;或罗列优美的词句,或滥用各种修辞手法,即使偶尔有比较优

美出色的文章,也是仿照他人的模式,没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学生自我情感、自我形象严重缺失;或是为了获得高分而迎合评卷老师的意愿而写作的非真情文章。

当今中学生生逢盛世,本应是青春勃发,充满活力与激情,思维活跃而又情感丰富的,可写出的作文为什么却如此枯燥单调、没有激情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即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下面试一一分析之。

一、客观原因

1、教育理念陈旧。当今提倡素质教育,但由来以久的应试教育观念已在某些教师尤其是年龄偏大的老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一时还难以割舍老师在教学舞台中主角的地位,导致学生在进入中学后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一堂课教师不规定任务则不知该干什么。作文课上,老师不加以指导则不知该如何动笔。写出来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在《我的军训生活中》的作文课上,我曾说过,“同学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新生军训„„那么这中间必然有酸、有甜、有苦、有趣、有累„„不同的人感受不同„„”谁知交上来的作文开篇一律如此,让人看后啼笑皆非。还有的教师习惯于树立师道权威,对学生作文的好坏全凭自己个人的好恶来决定。对学生有“个性”的作文则视为洪水猛兽,一律封杀。我们习惯于听话的学生,因此,学生为获取高分,为博取老师的欢心或高分数而不敢创新,更不敢标新立异,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作文激情。

2、评价机制滞后。素质教育是我们当今倡导的教学理念,它有利于人的全面、均衡发展,是符合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的指导原则。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提出了“三维素质结构”的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强调广义的素质是个大系统,由三个维度构成:一是身体维度——体质;二是心理维度——品质;三是社会文化维度——素养。社会素养是人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个体素质结构的灵魂和动力,其目的是求善;文化科学素质是个体素质结构的认知基础,其目的是求真;审美艺术素质是个体素质结构的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求美;劳动技能素质是个体素质结构的生活蓐在,其目的是求业;心理品质是个体素质结构的精神基础;身体素质是个体素质结构的物质基础。三维度素质结构构成了人的德、智、体、美、劳、心、个性特长各方面基本素质要素,这些素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性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智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审美情操、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因此发展性教育评价必须依据三维度的素质结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才符合发展性教育评价三个发展宗旨的要求。但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各教育管理机构、学校和全社会都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考试(成绩)仍是衡量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为了在各类考试中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不可避免地要迎合评卷老师的“胃口”,符合当今社会的大趋势,也不敢稍稍差池,越雷池一步。导致学生作文流于大众化、平淡化,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为了拿名次而猜题,责令学生通篇背诵范文,使作文公式化,缺乏情趣和个性。

二、主观原因

1、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当今中学生背负着各种各样的考试,为了应对考试而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课本知识,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时间紧,活动范围小,社会接触面窄,社会实践活动少,生活阅历不丰富,也是导致学生作文情感枯竭的原因。家长也要求其子女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各门功课上,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尤其中外名著的阅读更是少得可怜。本学期笔者曾就所在班级学生课外名著的阅读做过一次调查,学习们的阅读的课外书籍无非就是如下几种:小溪流、网络小说、西游记等,至于外国名著的阅读几乎为零,对外国文学的了解简直是一团漆黑。即使在他们所阅读的几种书籍

中,也只大略了解故事的内容与情节,以及最后的结局。很少去分析和体会文章或著作所反映的思想内涵,更不用说去学习其独特的写作技巧了。

2、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感受生活。作文时,我们的学生总是眉头紧皱,唉声叹气,咬着笔杆不知道写什么好。在他们的脑海中搜索不到与文章相关的材料,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没有仔细去揣摩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迹,再加上现在的中学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对他们的爱护是理所当然的,为我创造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是父母该做的。在《幸福》一文中,学生们都不同程度的写到了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生日时购买生日礼物,置办生日晚会;生病了父母亲心急如焚,夜以继日地照顾;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父母怎么帮助、鼓励自己„„没有一个同学提到过自己的父母是否因为自己的子女而感到幸福自豪。在他们那里,幸福的含义是不完整的。在如此心境下,我们的作文岂能有“丰富的情感”?

针对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对策:

三、思考与对策

1、更新教育理念,变指导教学模式为引导教学模式。

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放开手让学生大胆作文,善于接受和肯定学生作文中的叛逆思想与观点并对之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创新作文,走出陈规与常规的圈子,关注课本以外课堂以外的知识,多与社会接触,与不同的人交往,关注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变化。从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其趋势也是向流行化、热点化发展,如北京的考题是《隐形的翅膀》,源于台湾歌手王菲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湖南省的考题为《踮起脚尖》则要求我们的目光关注我国的国家大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对于当今中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也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书本知识,也要教社会与课外知识。

另外,教师也要对作文的硬性指导变为适当的引导,给学生更大的写作空间,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其写作的潜能。同时,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文章中某些写作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作文。例如,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基本上圆圆的脸盘,大的眼睛,一张会说话的樱桃小嘴,千人一面,没有特色,没有抓住人物的个性来描写。笔者在教授《一面》一文时,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头发根根向上竖起,”则抓住了鲁迅先生头发的个性特点,从而体现了鲁迅先生刚直不阿、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民族风格,寥寥数语,使人物的性格的刻画形象而生动,栩栩如生。笔者在分析文章时,突出了作者的这一写作方法的巧妙,重点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高明之处,让学生感悟体会。随后,笔者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布置了课外作文《父亲》,效果很好,有学生写自己的父亲如是说:“„„父亲用手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票子,我不经意看到了父亲的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暴起,血管卷曲,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我的眼泪顿时涌了上来„„”多美妙生动的描写啊,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平时的观察和体会真实而生动地用写“父亲双手”这一特定对象描绘了父亲的勤劳与生活的艰辛。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才气,而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2、在教育工作中关注学生自我,着眼学生个性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而教育艺术的全部复杂性,是要善于感觉到一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在文学创作中,“自我”才是写作者最大的宝藏,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近年来,许多中考或高考考生作文选择写“文化散文”式作文,一方面是受到众多“文化散文”式高考优秀卷(或满分卷)作文的影响;另一方面却是“自我”意识尚未苏醒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拥有只属于“自我”的生活经历、只属于“自我”的内心世界,只属于“自我”的对于这个社会、对于自然的想法、观点和感悟。关注“自我”,绝不仅仅是写身边的人、事、景、物,更重要的是要写出只属于“自我”的情感或感悟。具体到

写作实践中,就是多写“我认为”、“我觉得”、“我想”、“我需要”、“我希望”等。在2007年福建省高考优秀卷作文中,有一篇颂扬母爱的文章获得了阅卷教师的一致青睐。在文中,作者撷取的“细雨绵绵的午后”、“母亲亲手烹调的荷包蛋”、“在秋风中叫卖着蔬菜瓜果”的母亲“单薄的身影”以及“在门口等待的身影”等意象或细节,无一不是作者独特的情感经历,这就是作者“自我”情感的绽放。正是这样极具个性化的“自我”情感表达,实现了“自我”内在情感的倾吐与高考应试高分的“双赢”。因此,在写作教学上,作为教师必须唤醒学生的个体意识,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鲜明个性的机会和舞台。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都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要读得多,而且要读得精。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只读书中的故事情节,更要读书中的人物的灵魂、读文章的结构、读文章的主题、读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一本好书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影响无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很有成效的尝试。如要求班上每一位学生选取自己课余阅读过的自认为最好的书籍、文章或语句,在班上进行交流与同学分享。分析其精华与微妙之所在,感悟其触动灵魂深处的东西,可以不求甚解,但要求努力寻找感觉。这样,日积月累,形成比较全面而富有深意的写作感悟和素材。此外,还在班上设立了“图书角”,即要求每位学生捐献出自己所拥有的一本或几本课外书,注明书名、价格等书籍信息后,交给由同学们自己推选出来的“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其它同学均可通过一定的程序来阅读这些书籍,并定期交流阅读心得。这样,既充分利用了书籍这一种资源,又达到了增加学生阅读量的目的,积累写作素材,提高阅读和写作兴趣,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同时,要求我们的教师也要有相当丰富的文学素养,尽可能成为指引学生文学成长道路上的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书籍和个人藏书,对人民教师来说有如空气般重要。没有书,没有阅读的渴望就不成其为教师。阅读乃是教师思想和创造的源泉,乃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读书的需求,整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这足可见教师榜样作用的重要。

4、注意体验生活,积累活生生的素材,提高写作情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不管是琐碎细微的还是惊天动地的,都能触动我们灵魂深处的某根弦,引起我们的共鸣,成为我们写作中的最佳素材。苏霍姆林斯基说,“必须让少年去经常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生活。”城市学生有其自己的优势,但他们的生活圈子或生活阅历是相当窄的,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时候,可通过郊游、夏令营、参加综合节目等方式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以缓解学习压力,让他们感悟生活,与大自然亲近。生活在农村中的学生,也许他们的生活比不上大都市的多姿多彩,他们虽然不能亲身体验高科技的奇异与乐趣,更无法与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名人直面交谈„„但农村孩子也有他们的优势:春季来临,绿草如茵,百花盛开,梨花白似雪,桃花粉如霞,杜娟花或红或紫,开满山坡„„还有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也独自开放„„蜜蜂闹嗡嗡,鸟儿叫喳喳,牛儿哞哞,羊儿咩咩,狗儿叫,猫儿闹,鸡们跳„„夏天来了,下河塘戏水、采莲,到溪中摸虾,田中抓鳅,夜晚,伴着凉爽的夜风,在成片的蛙叫声中酣然入梦„„秋天收获金黄的稻谷,欣赏农民伯伯们脸上的笑容,烤红薯,剥花生,摘豆角,采野果„„冬天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橇„„传统节日放鞭炮,看舞龙耍狮,包棕子,听奶奶叙说天狗吃月亮„„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情景岂不美妙?怎会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生活灵动的一瞬,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的作文怎会无话可写?又怎会苍白无力呢?

5、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写作的热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

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这样讲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之乐于作文,把写作当成是一件渲泻情感,歌美贬丑,感悟生活的美好事情。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兴趣确实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首要条件。显然,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他们爱写作文、乐写作文的兴趣。笔者曾对此作出过一些尝试。

(1)创造游戏氛围,唤起写作兴趣。游戏的方法能够提高孩子们的作文能力,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步骤可概括为“玩玩、说说、写写”三步。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在适当时期,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再口述游戏的内容及个人感受。最后把口述的内容整理成文章。这种方法学生兴趣高涨,游戏本身又为作文提供了素材。譬如进行成语接龙,如果是单纯的一个接一个地请学生出来回答接龙的成语,那只是简单的重复,是没有任何游戏性质的。但是,我们只要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说一个,看哪个小组最先词穷,就算输!”立刻,游戏的意味产生了。这里的成败输赢的刺激,使学生感到了游戏的紧张、小组的荣誉,一种竞争并且希望获得胜利的心理,马上达成,而这种心理活动的出现,正是搞好这次游戏活动的基础和关键。又如:写四分钟的“随笔”,老师一旦命令开始,学生就必须开始伏案写作,不得停笔,哪个停笔,就被开除出局!同样,竞赛的出现,使学生忘却了这是在写文章,而是它错误地当成了一个游戏。游戏就是玩,玩是轻松而愉快的。于是,作文的艰苦和困难在游戏的外衣下变得温和起来,变得被学生接受了。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不就被唤醒了吗?

(2)写作联系生活,激发写作兴趣。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受兴趣的影响,因而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去诱发兴趣,利用生活作文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多数学生作文时感到最难的是提起笔来无话可说,没材料可写,不仅是因为缺乏兴趣,还缺少生活体验。教师就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写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这是写作客观规律决定的,没有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学生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春游活动》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没有老套的按习作要求去指导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春游前推荐春游的地点,把推荐理由写具体、写明白;地点确定后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春游的路线,把游览顺序和旅游点简要写下来;可以制定春游的安全和卫生守则,让班会讨论通过;可以设计几项在草地上做的游戏,以书面报告形式征求同学意见;也可以写一个表演节目单等等。春游后的作文也不一定非要描写景色,可以写春游时某人的表现,春游中发生的高兴的、有趣的、尴尬的、伤心的事情,出一期有关春游的小报,为春游所拍的照片配上说明等等。设计了这样的春游作文教学方案,学生玩得痛快,写得真实,既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教给学生方法,提高写作兴趣。学生初学作文,都觉得作文无规律可循,困难重重,从而影响了学作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规律,总结经验,寻找化难为易的途径,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我们知道,作文虽无定法,但也有规律可循。学生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写记叙文注重“六要素”,但“六要素”不一定要求齐全;写说明文注重有一个恰当的说明顺序;写童话、寓言必须能说明一个道理等。二是在遵循这些基本规则后,为了使文章写得更生动、更形象、更简洁、更具有感染力,要运用一些“锦上添花”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找出文章的规律,传授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作文的兴趣。例:在要求学生完整、通顺、具体、生动地“记一件事”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要教给学生“基本规则”,要求学生审清题意后,明确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然后要求学生想想,自己写的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什么会

发生这事?有哪些人参与?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通过师生讨论,学生就能完整地说出这件事的六要素。第二步教给学生用“分解事物法”,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这件事一步一步分解开来。如:写“种树”这件事,可把它分成挖树坑,放苗,填土,提苗和浇水等几步,使之通顺、有条理。第三步教给学生用“步步联想法”把种树过程中的环境,种树的每一步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以及碰到的困难和怎么克服困难等有关细节加以细致描绘,达到写具体的要求。第四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修辞和精彩优美的词、句,给文章中的语言加以修饰,达到生动的目的。这样指导,学生都能写出比较完整、通顺、具体、生动的叙事文,都觉得先依据文章的基本规则,再恰当地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来写作文,易写并写得好。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这是记叙文的顺叙法,还有倒叙法、插叙法、散叙法、概括细叙法等等,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文章的中心,写出更多的创新作文。这样学生会觉得在学到写作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写作世界的无穷乐趣。同时,因精彩的范文有较强的示范性,教师应精心挑选范文,引导和点拨学生分析和理解范文内容,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让学生真正懂得写作文有章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简单、有趣,从而提高写作文的兴趣。(4)精心评改作文,增强写作兴趣。写作兴趣是学生积极作文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重要心理因素。有兴趣就有写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写作文的潜力。精心评改学生的作文,是培养学生爱作文的重要一环。在这里强调两种评改方法:教师评改和学生自改。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作文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评价的目的在于唤起儿童对艺术的热爱,激发儿童的写作愿望。在孩子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评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学生的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得到信心。评语便是教师的观点,这观点对学生是具有导向作用的,有影响力的。因而,我们要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学生所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意、所运用的语言、方法等,要看到他们的突出成绩或个性。我们只有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审视他们的作文,把握他们的知、情、意、行的脉搏跳动,才能有分寸有说服力地批改他们的作文。在批改作文时,我们要时时处处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带着一种“找宝”的心情,一种准备欣赏精彩节目的情绪去“读”学生作文,用心去体会。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使学生在对作文评析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不断得到赞许,这些都会使他们期望在下一次的作文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成为他们写好作文的需要。

以往,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几乎成了传统作文教学天经地义的事。我认为,作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因此,教师只有大胆放手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自改过程中得到炼意、炼句、炼字的反复训练,通过自评自改,让学生在具体材料面前,根据教学目标,在修改的实践中去认识正误,分辨优劣,得到习作的审美感悟,达到提高认识和写作能力的目的。这一作文教学活动改变了以往只重教师批改的单边教学模式,将评改放在课堂这块主阵地上,把批阅、修改、讲评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每次习作后,要求学生把文中不具体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多余的词句删除,把不合适的地方修改过来,把错乱的段落与层次整理过来。要求学生做到:评---评出主要问题;改---改的有方法,懂门道。当学生看到自己修改的作文通顺了,流畅生动了,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有了满足感,也就增强了写作兴趣。

另外,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侧重于评改方法的推介,如符号圈点、批注、谈看法、查反馈等,快捷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方法。评价活动中,问题的发现、解决的办法、成功的经验、内心的感受都融汇到了一起,有启发,有支持,也有批评。通过师评、生评、师生共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的运用,唤醒了学生自写、自改、自评和自悟的意识。这为再创造提供了鲜活、动态的写作环境。

(5)充分体验成功,巩固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

量。”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以满腔的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开展作文竞赛和评选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巩固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在竞赛、评选中学习探索,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和荣誉感,磨炼学生的意志。针对作文方面存在的审题不清、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确等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让学生都有获得胜利和成功的机会。具体做法:一是仿效电视台举办知识竞赛的方式,以笔答、必答、抢答、抽签回答等形式,每两周举行一次“作文知识竞赛”;每月举行一次“命题作文竞赛”;二是,为使每个学生均有获奖机会和参与整个活动的始终,评委由任教老师和学生轮流组成。个人评优分三个等级,设“最佳”、“优秀”、“进步”奖。在公布个人竞赛结果时,重视鼓励暂时成绩稍差的学生,使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在某一个方面写好一点就能超过对方,同样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从而变过去“要我写、厌恶写、惧怕写”为“我要写、愿意写、喜爱写”的喜人局面。三是集体评优将全班分为四组,按小组累计成绩,得出竞赛结果。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会使学生不甘落后,思维活跃,竞争异常激烈。

这种教学尝试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和配合,效果出奇地好。学生对作文课充满了期待,作文成绩大大提高。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本班学生作文成绩明显好于其它班级。

结论:当代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多方探讨,不回避问题,要面对现实。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事的原则,我们就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多途径地创新和尝试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可能培养的,写作水平是可以提高的。我们都期待着中学生写作水平改观的那一天。

参考书目

1、《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实践蒋建洲

P28-29

2、《语文课程标准》 张新光

P50、108、154

3、《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

李白坚

P14、15

第五篇: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今中学生的作文还存在很多问题,写出的作文大多进不了“好“的档次,究其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是作文中缺乏真实的情感,或无病呻吟,或情感造假。这种情感的缺失直接影响了作文的质量。那么,作为中学生,他们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也有丰富的情感,为什么在作文时却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我认为有这样一些原因:

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当今中学生背负着各种各样的考试,为了应对考试而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课本知识,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时间紧,活动范围小,社会接触面窄,社会实践活动少,生活阅历不丰富,也是导致学生作文情感枯竭的原因。家长也要求其子女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各门功课上,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尤其中外名著的阅读更是少得可怜。朱熹曾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就好比是“渠”,而阅读就好比是“源头”,没有了“源头”,哪得“清如许”呢?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要有广泛的阅读和吸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它能为文章提供了原材料;离开了生活,文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丰富的生活经历对于我们写好作文也大有作用,学生对生活中的很多东西缺乏足够的了解,更谈不上体验。没有体验何来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内容感受很少,想写出真实的情感也就难了。再加上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爱护下生活着的,能感受生活的机会也少了。没有真实的感受哪有真情的文章?写起文章也只有虚构了。文章缺乏真情,“假大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主观情感缺乏。作文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个人的主观情感活动,是一种书面的表情达意,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所以,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让学生有一颗敏感而富有人情味的心,成为一个“多情”的人、“善感”的人。没有多情的人哪有多情的文章?写作个体没有丰富的情感是写不出富有真情的文章的。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也会对生活处处充满激情。中学生要想写出富有浓浓情感的文章,首先他自己也要是个多情的人。而当今的中学生处于学习压力大,生活单调的环境中无法让他们产生激情。他们始终以一种冷眼旁观的神态关注自然万物和身边人事,主观情感也因此淡退而缺失。那么,怎样才能让中学生情感丰富起来,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多读书,读好书。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其精华与微妙之所在,感悟其触动灵魂深处的东西,可以不求甚解,但要求努力寻找感觉。这样,日积月累,形成比较全面而富有深意的写作感悟和素材。同时,要求我们的教师也要有相当丰富的文学素养,尽可能成为指引学生文学成长道路上的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书籍和个人藏书,对人民教师来说有如空气般重要。没有书,没有阅读的渴望就不成其为教师。阅读乃是教师思想和创造的源泉,乃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读书的需求,整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这足可见教师榜样作用的重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不管是琐碎细微的还是惊天动地的,都能触动我们灵魂深处的某根弦,引起我们的共鸣,成为我们写作中的最佳素材。苏霍姆林斯基说,“必须让少年去经常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生活灵动的一瞬,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的作文怎会无话可写?又怎会苍白无力呢?

让学生自主写作。要想使中学生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还必须给他们创造一个自主写作的空间,给他们多一点写作自由度。在大的要求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教师不作过多具体要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写作训练题目时可以选有一定的宽度,有一定写作自由度的题目。这样能够让那些有丰富情感的人吐露心声,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写什么,怎样写,用什么方式写,都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只要作文的大要求不违犯,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而不去干预。自主写作反对的是要求过于具体,过于死板,学生没有可选择的灵活性。那种让学生硬模仿,只准歌颂,不准批评的写作方式是我们应该反对的。教师要善于用真情感染学生。教师平时与学生相处时,交流谈心要体现真情,举手投足也要体现诚意,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次微笑都要将真情关爱注入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可用生动鲜活、富有激情的语言、用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

总之,当代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不断寻找原因,及时发现,认真指导。只要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种情感缺失的现状还是可以改变的。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感悟生活,努力培养自我情感,相信饱含真情的文章将会不断出现。中学生作文明天的状况将更美好!

下载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原因探究及其矫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原因探究及其矫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1、 局部抄袭,请修改 2、 标点符号很多不规范,我已标出局部,请修改 3、 文章要有参考文献,要把参考书目标出,还有文章如果直接引用他人文字的,请用引号标出,并在参考文献中体现出来......

    浅谈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5篇

    1、 局部抄袭,请修改 2、 标点符号很多不规范,我已标出局部,请修改 3、 文章要有参考文献,要把参考书目标出,还有文 章如果直接引用他人文字的,请用引号标出,并在参考文献中体现出......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的多姿多彩使我们感受着写作的乐趣。写作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和创造,本应是相当高雅而又极富情趣和乐趣的,可当代......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的多姿多彩使我们感受着写作的乐趣。写作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和创造,本应是相当高雅而又极富情趣和乐趣的,可当代......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123

    浅谈农村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蔡晓芳 指导教师:陈斌 【摘要】: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的多姿多彩使我们感受着写作的乐趣。写作本应是高雅而又极富情趣的,可当代农村的中......

    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缺失原因分析与对策

    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缺失原因分析与对策 著名企业家山姆〃托伊一句话,道出了企业成功的奥秘所在,这种“归属之心”、“精神力量”就是主人翁意识,就是发挥全体员工积极性的......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1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摘要】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中学生作文写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写作情感......

    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一、调查问题的提出近些年来,一部分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甚至成人都存在感恩意识缺失、感恩传统淡化的现象,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危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