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课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时间:2019-05-12 21:4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品德课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品德课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小学品德课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 四个一”评选材料

题目:

学科:小学思品

教师:大安区凤凰学校时间:二零一四年五月 文章李晓艳

《浅谈小学品德课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品德课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大安区凤凰学校李晓艳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从小学的品德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感恩教育是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感恩教育的内容被相机编排到各个年段,呈现出分层实施,螺旋上升的特点。那么,在品德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感恩教育呢? 结合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逐步的渗透教育。

一、感恩家人

家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港湾,每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背后都饱含着家人无数的心血,细看在爱的光环下成长的孩子们,刚入小学的孩子最爱因为各种小事告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特别害怕小孩子吃亏,有的家长从不过问孩子在校的学习、行为习惯如何,但是只要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相处吃了亏,就会马上兴师问罪。一个孩子往往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几重的爱,教育方法不统一,稍不注意孩子就宠坏,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这种情况,家里谁最疼他,他就最爱欺负谁。面对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将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的关爱、抚育的辛劳,学会初步的自立,具有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从而激发学生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教学《我的一家人》一课时,让学生课前调查家人的工作,观察收集家中的趣事,在课中我安排了“话说家中的故事”,“亲子活动”,“读懂父母的心”,“跟家人说说心里话”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让学生亲身的感受到家庭的快乐、幸福,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呵护,在我们得

到爱的同时,怎样对待家人,做一个懂得感恩回报的孩子,从自己的行动做起。在教材三年级上册“我的角色与责任”这个单元中,让学生明确在不同的场合下,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感恩教育不可缺失的一方面。在教材四年级上册《让爷爷奶奶高兴》和四年级下册《我爱我的家》都是很好的感恩教育题材,恰如其分的以活动为载体,能很好的让学生明理导行。

二、感恩集体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每个孩子每天的大部分活动时间是和同学,老师在一起。集体生活是培养一个人行为习惯和性格的载体,让学生融入这个班集体,乐于与同学、老师相处,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快乐,积极的学习,积极的为班级服务。反之有的学生就会出现性格孤僻,游离在班级之外,或者成为班级的捣蛋分子,天天惹事生非。在品德课中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学习关心同学,欣赏别人的优点,拉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如在一年级上册《新朋友、新伙伴》这一课教学中,学生在入学一段时间后对班级的同学从完全陌生到慢慢熟悉,让学生通过介绍自己,再介绍新朋友,说说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比比谁的朋友多,现场结交新朋友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对班级的同学有更深入的认识,启发学生应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激发学生有朋友才更快乐,激发学生交朋友的愿望,同时明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学习相互的关心,相互帮助。再如一年级下册《我和小伙伴》,二年级上册《你棒我也棒》、《我们班级趣事多》结合学生的认知、成长让学生学习在校园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爱与被爱,互帮互助的温情。真诚的感谢将会获得朋友更多的帮助。

三、感恩社会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努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就会越来越多,在社会大家庭中怎样去遵守社

会的规则,用什么样的道德准则要求自己,我们该怎样的和这个大家庭的人相处,在课堂让学生加深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懂得用自己的宽容心、关爱心去融入社会,感恩社会。在二年级下册“让家园更美好”这个单元中《我们的大地妈妈》、《美化家园》、《花草树木点头笑》、《我和动物交朋友》四课的教学都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善待我们优美的环境,善待动物,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热爱我们的地球妈妈。三年级上册《我生活的社区》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我们什么的环境,社区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可以为社区做点什么,怎样保护社区中的公共设施,怎样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的美丽。三年级下册《来自社会的爱》让学生走进社会亲身的调查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让我的生活更加的便利,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这个大家庭。在三年级下册“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的生活需要谁》、《叔叔阿姨辛苦了》、《说声谢谢》让学生在观察、参与中明白个人的生活中离不开别人的辛苦劳动,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懂得感恩别人的劳动。在四年级上册《伸出爱的手》、《我的邻里乡亲》、《大家的事大家做》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残疾人的励志故事,不歧视残疾人,伸出爱的手。怎么去和邻居和睦相处?同时放眼我们的祖国感恩社会,感恩我们的祖国,在五年级上册“我爱祖国的山和水”,“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两个单元中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从小爱到大爱,心存博爱,才能感恩社会。

同时感恩教育不但贯穿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要注意课前的铺垫和课后的延伸。通过班级主题队会、体验实践活动、学科人文渗透等渠道,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只有“用爱来交换爱”学生才会真正地学会感恩,快乐生活。感恩是一束金色的阳光,能化解冰雪,启迪智慧,产生力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感恩的心做人做事,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作为教师,我们也同样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更加倾注感恩教育,在学生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

第二篇: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 要: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将学生培养成知识型人才,更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摆在教学改革面前的重要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学生;教学改革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常常将思想品德课教学置于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将基础知识传授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常常采取“课堂上空讲大道理,课下学生识记要点”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教条内容,不知道这些内容在生活中有何用处,如何使用,甚至有些?W生在长期的学习中会产生这样一种误解: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与现实相矛盾,所学到的知识无任何用处,只需要对知识点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无需做过多探析。这种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知识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型人才,更是创新型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改革,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创新意识培养落实在教学的点点滴滴。

一、创新教学模式,改进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只凭着“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就可以将基础的知识内容“满堂灌”给学生,在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宰对学生发布命

令,学生只需要端端正正地坐在课堂上,将教师讲解的内容一一识记即可,无需做过多的探究。加之,一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习惯于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讲一些高大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常常在课上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教师在讲些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渐消退。如此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吗?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要怎样改善这种教学现状呢?我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有很多极具开放性的教学形式值得我们借鉴,如“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这些教学形式都注重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组织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因此,我们在开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不妨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需求采用诸如此类的教学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自由的进行自我表达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拉近师生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进而提高知识探究的兴趣,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进行“保护环境”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为了能呈现一个具有探究性的情境,我常常会利用小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课前准备一杯纯净水,一节废电池。当学生看到我拿着这些东西进入课堂的时候,纷纷猜想这节课要做什么,探究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2)教学伊始,在学生期盼的目光中,我将电池放到水里,并提出问题:这杯水被污染了吗?学生议论纷纷,整个课堂氛围很活跃;(3)随之问学生如何检验这杯水是否被污染,并允许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的探究兴趣愈加浓厚,有的提出用检测仪检测,有的提出看小鱼能否生存……(4)在学生情绪被完全调动的时候提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保护环境,并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兴趣,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在课堂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巧设疑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精心创设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正是创新发展的第一步。学生在进行问题讨论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加入学生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实现思维的碰撞,而且教师在讨论参与中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学生的创造火花,并对其进行及时引导。

比如,教师在组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提问,一旦遇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可以自主掌握思想品德的学习方法。而且,在就“怎么做”这一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的时候,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在讨论式的小组活动中思维高速运转,这种方式可以使创新、发现思维得到有效训练。

2.转变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的“教”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因素,认为“只要自己教好,学生就能学好”,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教法上,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研究,使得思想品德教学成了只有“教”、没有“学”的课程。事实上,学法是教法的出发点,也是教师教学的最终归宿。新课程改革不仅倡导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发生转变,还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的转变。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在思想品德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严格遵守思想品德学科发展的规律,在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尽管初中思想品德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但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对其他方法来说更适合初中生的学习。所以,我在组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除了向学生传授思想品德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之外,还会在课堂教学中将具有发现、探索、研究性质的认知活动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其未来的实践发展打下基础。

除了以上的教学方法之外,我在教学中还会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内容引入课堂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完“维护合法权利”这一内容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上当受骗的经历,然后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最后由同学们讨论应该如何解决,解决办法的提出正是学生知识结构与创造思维发展的结果。如此,不仅可以实现学以致用,还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基础。

总之,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向学生讲授基础知识,还要在知识讲解中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李玉兵.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编辑 任 壮

第三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走好人生路,常怀感恩心。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滴水之恩到涌泉相报,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也深深地滋养着一代代的人。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对感恩教育重视不够,在教育方式上,以往比较多的是事说服、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忽视利用身边最直接的生活现象进行道德。无论在学校的课堂还是在家里,孩子们接受感恩教育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通过书本,或者由家长讲个感恩的小故事,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孩子只是了解到看待一件事情可以有另一种方法,却没有切身感受到为什么应该感恩,感恩的心情是怎样的,感恩的人心情怎样。

父母在为孩子艰辛操劳、无私奉献的时候,有的孩子坦然接受关爱而不思回报,享用的心安理得;有的孩子能通过自己的劳动,用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忧愁。

所以感恩教育需要父母有意识一时的去教育孩子。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关爱,让孩子学会感恩,就是教他们懂得尊重他们,对他人的帮助实施怀有感激之心,而不是忘恩负义。从而让孩子生活的更富有,更美好。

作为父母我们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感恩品德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孩子知道人人都是平等的

父母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品德的力量,逐渐使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人格,进而道道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2、让孩子学会自理

让孩子学会自理能力,杆一些利索能及的活儿,体会到劳动是辛苦的,享受劳动成果是快乐的。

3、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

感恩之心产生于理解,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狂妄自大的人事不会有感恩之心的,;一个不能正确理解他人善意的人也是不会有感恩之心的;一个不能够正确理解他人的人也是不会有感恩之心的。

4、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是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个性。他们自负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因此,培养孩子感恩的品质,就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现有的一切都是父母劳动得来的。

5、多用“谢谢”这个词

在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应该是“谢谢”,父母应该让孩子感谢身边值得感谢的一切,即使是递纸条这么简单的事情。“谢谢”这个词,每位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学着去多说。

6、学会分享给予 我们常说:“施恩于人共分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分享给予,养成互爱互助行为。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不仅要求孩子孝顺父母,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忘恩负义。让孩子知道以友善之心对待任何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才更快乐。

感恩是一种交往的哲学。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就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父母要教育孩子感谢生活,感激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并且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遇到困难、遭到不幸的时候,仍然要感谢生活,做个生活的主人。

各位家长,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塑造快乐、健康的自我,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一起行动起来吧!

第四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浅谈感恩的道德价值与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

论文关键词:感恩 道德价值 大学

论文摘要: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感恩的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异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当代大学应从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以及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等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一、感恩的道德价值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由衷认可,并试图加以回报的行为。我们能得到他人的恩惠与帮助是出自他人的仁慈与爱心,“恩者仁也”…。斯宾诺莎说的更具体,“感恩或谢忱是基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同样的爱的情绪,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可见,“恩”是人类之爱,感恩是对爱心的回报。所以,古人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极为推崇。这些格言不仅对人们的感恩行为提出要求,同时给人们的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首先,感恩益于修德。感恩是对恩惠的敬意与感激。儒家对“恩”的解释是“仁”,“仁”始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诗经则有“洵美且仁”,意义做“仁爱”“仁慈”解。到了孔子那里,“仁”的意义进一步深化具体,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则有不同的意思,形成了一套知仁、行仁的道德体系。如何实现仁呢?儒家指出两条路径:一是由里及外、推己及人的情感类推法。儒家所讲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是仁的出发点,人首先要感恩父母、亲敬兄弟。在此基础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人,将心比心,把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向外推延,从而从爱父兄到爱他人,从爱个体的人到爱群体的人和社会,最终成为道德的圣人。二是自外向内、克己复礼的修德之道。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制一己的欲望,用礼(道德)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仁。为什么要尊礼克己呢?因为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果内心没有对礼的敬畏与感恩情感,礼的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求人以这种方式和规范来培养内在的道德情感。两条途径殊途同归,其共同点是要求都具有感恩的情感,并不断与负恩心理做斗争,不断克服并超越之,从而实现仁。可见,一个人对父母兄弟、他人社会乃至道德规范心存敬意、心怀感恩,就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其次,感恩益于为学。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的教诲,长者的提携,“片言之赐,皆吾师也”。所以,君子当“隆师而亲友” “事师之犹事父也”。为何尊师感恩如此重要,甚至葛洪指出“明师之恩,诚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无非说明尊师感恩益于为学。尊师感恩益于为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益于学问之源的获得,“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荀子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二是能淳朴学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相反,“师道之不传”必然导致“欲人之无惑也难”。可贵的是,古人强调尊师感恩是坚持“师道”而非“师人”的标准:只要能增进道德学问的皆可以为师,而不必在意对方年龄的长幼,社会地位的贵贱;相反,不利于道德学问的即使为师我们也应加以批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也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亚里士多德则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再次,感恩益于敬业、成业。只有心怀感恩的人才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诸葛亮原本“布衣”,只因心感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就一番事业,留下千古佳话。

我们普通人虽无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但我们也应感谢衣食之恩、机遇之恩。我们不但要

感恩顺境,还要对所遭遇的挫折和失败心存感激。挫折与人如影相随,“逆境是常态,顺利是意外”。感恩挫折就是要明白挫折在人生走向成功时所扮演的角色,激励我们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屡败屡战的精神。孟子亦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只有经历过心智之苦、筋骨之劳、体肤之饿,才能认识到生活之不易、事业之艰巨,才会感恩已有之条件并转化为事业之动力。

第四,感恩益于社会和谐。感恩有益于修德,而人类道德的提高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因为:“民主法制”的基础是道德,道德不但为人们的守法执法提供内在的保障,还可减少社会的控制成本;“公平正义”则取决于对责任意识和行为效果的正确把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则体现了社会交往的和谐,它是人们对交往理念和交往价值的取向的把握及其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意义上来说就是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良好道德关系的延伸。

和谐社会不一定要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却必然要求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要求道德,而道德建设则呼唤我们感恩。

二、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

在中国历史上,感恩作为一种美德,有着悠久的传统,但传统的感恩教育又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局限。从总体上看,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感恩教育缺乏对“恩”的伦理反省,对“恩”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认识不够。恩德与其他传统道德一样建立在主体身份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君臣、父子和夫妇其政治地位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君主对臣民之恩并非都是(有时也可能)出自仁爱,更多的时候是基于一种笼络民心的治国之术。所谓的“皇恩浩荡”、“每饭必思君恩”等“恩惠”就成了子虚乌有的恩德,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人质爱上绑匪”的幻觉,其道德具有一定的虚伪性。此外,统治者一方面指出恩是“仁慈”、“仁爱”,提出“受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统治者自身奉行的却是“施恩图报”、“受恩不报”的非道德原则。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惠则足以使人”就统治阶级而言,“施恩图报”才是其施恩的真正动机与动力;“受恩不报”反而成了其行为常态,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清官”情结正是对统治阶级受人民供养而“知恩不报”的反证。这里,统治阶级自身对恩惠的理解与践行同他对被统治阶级的说教与要求是不一致的,道德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暴露无遗。

其次,从教育方法来看,传统感恩教育重灌输轻讲理,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特征。在三纲五常的道德框架下,既无“君臣、父子、夫妇”的平等,也无“臣、子、妻”的独立人格,这种不平等的地位造就了强者的“主人”道德心理和弱者的“奴仆”道德心理。在强者看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弱势一方则视一切所得为统治者的恩赐,时刻“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与此道德模式对应的感恩教育则是强制性的灌输和绝对的服从。教育者把被教育者视为“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柯尔伯格语),道德教育采用的是“讲大道理、靠思想灌输,靠榜样引路等基础性方法,缺少较为具体的操作性程序和启发性机制,它常常是对某种思想观念的笼统式灌输和规导,缺少对受教育者微观心理、情感和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主体因素的科学把握”。灌输的教育方法对一个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妨碍或阻止了任何个人都有权自由地或自主地进行理智思考的过程。”纠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这种灌输的教育方法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应考虑到处于冲突中的价值审判;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育要考虑到被教育者的推理能力

和他们对教育内容的评价能力。再次,从教育结果来看,自觉自为的感恩演变为强制要求的报恩,感恩的道德价值发生了变异,偏离了感恩教育的德性目的。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感恩道德观,形成一种稳定的德性品质,过一种高尚的德性生活。而强制的感恩扼杀了被教育者的理性认识,使得感恩的心理层面被阉割,感恩成了简单的“报恩”要求。应该说,报恩是对他人施恩的道德回应,体现了应有的道德责任,这也是我们今天依然强调报恩的原因。但中国传统的“报恩”和“报仇”,其本质是基于“情仇”的报文化,这种报文化具有封闭循环的特点,有其自身的道德局限性。中国人早有对“循环仇报”问题的批判,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就是对这种“循环仇报”的质疑,却对“循环报恩”的局限性缺乏清醒认识。在我们看来,循环报恩存在着三方面的道德局限性:一是循环的报恩容易扭曲施恩者的施恩动机,偏离恩惠的真正价值。二是循环报恩容易对报恩者形成巨大的压力,产生各种极端的报恩行为。如“公报私恩”——即以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来偿还私人之恩——就是以道德的之名行不道德(违法)之实。三是循环报恩抑制了主体道德完善的需要,难以形成无私的“慈善”行为¨。正是由于传统感恩教育的失误,感恩的道德价值被遮蔽甚至被扭曲,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就成为今天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当代大学感恩教育的路径

传统感恩教育由于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背离了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被教育者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在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的结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在吸取传统感恩道德之精华的同时,还应有新的思路。

首先,要从理论上说明恩惠的道德本质,奠定感恩教育的理性基础,避免感恩教育的庸俗化倾向。大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不能把大学生看成是道德接收的容器来进行灌输,而应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恩惠,弄清楚恩惠的本质,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前文已述恩惠的本质是仁慈与爱,“仁慈”与“爱”是判断和接受“恩惠”的指导原则。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知恩”,即要认识和鉴别施惠者是否出自仁慈而施惠,或者说施惠者是否为了道德而行善,符合道德的恩惠加以接受,不合道德的予以抵制。只有做到“知恩”,才可以避免一切以“恩惠”形式表现出来的伪道德和反道德行为,如封建社会的“皇恩”,以及由这种皇恩演化而来的“权恩”,其本质不过是基于权力的交易,是一种虚伪的恩惠。可以说,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感恩多数属于这种庸俗的感恩。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和揭示恩惠的本质,才能保障感恩教育不至于陷入庸俗化的传统误区。

其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倾向。感恩是一种美德,而美德学习“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其核心或根本是态度学习”。所谓态度学习就是指在教育中形成某种稳定的处事方式或信念。可见,感恩德性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耐心与爱心,感恩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美德的获取需要相关道德知识的传授,却又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品质是在他人的榜样、表情、言语、劝诫和约束的影响下,通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对各种行为规范学习、接受并逐渐沉淀下来而形成的。所以,感恩教育就要采用多种手段、运用多种方法。目前多数论者提出的吸取传统感恩资源,营造感恩氛围,开展感恩实践等办法,正是基于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和长期性而提出的。利用传统感恩资源就在于为我们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树立道德学习的标杆;营造感恩氛围则在于创造道德教育的环境,引导并形成道德态度;开展感恩实践是为了强化道德品质,形成稳定的道德德性。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而不拘泥于形式。过度拘泥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感染力只能让学生感动一时而不能具有深沉的感恩情怀。

再次,开展有层次的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提出不同的感恩要求。这里所说的感恩教育的层次性包含了伦理关系和道德境界两个方面。作为美德的感恩就伦理关系而言,包含了人与

人、人与社会(组织)和人与自然三重维度。处在这三重关系中的恩惠有大有小,他人物质利益或精神的帮助是原始阶段,是小恩;社会的帮助,自然的给予,是大恩。小恩小惠容易识别,大恩大德反而容易被忽视。大学生不仅要做到识“小恩”报“小恩”,更要认识到社会和自然的大恩,只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大恩大德”,才能识大局,明大义,对自然、社会、生命万物常怀感激之情,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先,才能使感恩教育成为为社会服务的手段。作为道德境界要求的感恩包含了报恩和施恩两个层次。报恩是对他人的帮助给予回报,体现了受惠者的基本道义责任感。《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以德报德、知恩图报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感恩的底线伦理。大学生懂得报恩的同时,还要善于报恩,即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后要及时地采取适当的方式表示谢意。这种谢意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行动,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也可以是无声的祝福,但求对方能体会到你的感恩之心。“接受恩惠的时候,一个人应该毫不吝啬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果一个人接受馈赠的时候都毫无反应,谁还能指望接受之后心存感恩?”其二是提倡大学生追求施恩道德。

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只懂得识恩和报恩是不够的,还应提倡和鼓励他们积极施恩。施恩是主动地付出,相对于报恩是一种更高境界的道德行为。报恩是基于他人恩惠行为的道德回应,回报的是原施恩人,是对道义责任的承担,本质上是“自爱”,体现的是较低层次的道德价值。施恩是境界提升后的报恩,他回报的不是特定的施恩人,而是爱心,是一种开放式的报恩,本质上是“爱人”。所以,施恩应不求图报,它体现着个体的道德修养境界。“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1就是从这个角度提出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他们不仅仅是社会文明的传承者,同时还应该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

第五篇:关于感恩意识及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

关于感恩意识及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

陕西省镇安县永乐镇结子初级中学 李瑜芝

在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中,郎铮被救出时的一个军礼,他感激子弟兵给自己获得新生;唐山孤儿的巨额捐款,他感谢政府对自己多年来的养育子恩;无数子弟兵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救援行动,他们感恩社会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从这些事例中,人们不难理解感恩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感恩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恩惠和方便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就是感恩意识。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我们的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古代文化中:“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鹿乳奉亲”,它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淳朴民风,在家庭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百善孝为先”感恩意识的培养首倡感恩父母。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附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又尽心血哺育我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最多的是父母。孝的源泉是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人类最朴素、最自然的情感。因此,我们应该孝敬父母。从爱惜自己的生命,理解服从、努力认同、立身行道、扬名后世到生前侍奉丧葬祭祀、慎终追远都是感恩父母。对父母的感恩是儒家精神的

根本性意识,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境界。《论语》、《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以自然性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为基础,进而赋予了“孝文化”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和意蕴,无可置疑地将孝推崇到教育理论的范畴而存在。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

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石。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祖国给了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尽忠报国。今又涌现出无数象孔繁森、徐虎、徐洪刚、李向群等的好干部、好工人、好战士及历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这样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们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还有多少华罗庚、钱学森等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丰厚利禄,而冲破重重险阻,依然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古往今来,和谐社会离不开这些有责任心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很多中学生,在校生活奢侈,挥霍浪费,对父母的说教“横眉竖眼”,甚至打骂,他们只知索取,不知努力学习去回报。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孝心在自己的心目中已打折扣;也有许多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唯“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享受别人带给自己的

快乐,不知感恩戴德。众所周之,曾以13年的心血,资助过40名贫困学生的老人,当他双眼失明,卧病在床时,却从未收到过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生们的来信。深圳歌手从飞,耗资300万元,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当他离开人世之前,又有几个受其恩惠的学子去看望过他?更有诸多学子们,在祖国滋养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却总觉得外国的月亮圆。他们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只是接受,不知责任„„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程度。他们为何忘掉恩人?到底是什么使学生们失去了感恩的心呢?

感恩意识的缺失,家庭、学校、社会难辞其咎。

首先,家庭极少数孩子们感恩。在家里,子女是家人们关注的中心,他们享受的权力无限,尽的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盯的只是孩子的学习,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重要,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孩子们处在宠溺的家庭环境中,受人恩惠不懂得知恩图报。这种感恩意识确实的深层根源关键是“爱”的泛滥所致。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宁可自己千辛万苦,再穷也不穷孩子。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我为中心,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

其二,学校教育又都是“填鸭”式的知识教育,而在德育上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来给学生做榜样,孩子们养成的是茫远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没有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播下对身边的人或事感恩的种子,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

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其三,当前社会正处在转轨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现代意识强调的是权利义务关系、契约关系。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蚕食了人们的良知。人们普遍太自我关注,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不在意别人的发展。感恩意识在现代发展观中势必被削弱。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情同手足。“恩情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接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撑起一个社会”。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感恩意识的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

培养感恩意识,需要教会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意识培养的前提是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从父母的培养、师长的教导、同学的帮助和付出,到大自然的恩赐,安定的社会氛围及国家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点点滴滴,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获得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教育者可通过课堂教育进行渗透,也应在课外活动中,通过讲故事,唤起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让他们逐渐克服耍性子、挥霍浪费、顶撞师长、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逐步成为懂得感恩的无私奉献的社会人。

培养感恩意识应注重知恩于心。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情感入手,让学生体会,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

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蓬勃的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是一片荒原。“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活着”。这情中之一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人们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感恩意识的培养是一种情感活动,教育者应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得到的情感,逐步使学生感到他人的恩惠并产生欲求报恩的感念行为。教师应通过开展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等活动,激发学生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而成为和谐社会中应具备一定道德素养的公民。

培养感恩意识应关注感恩于行,培养感恩意识要从空间角度去引导。在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教育者仍忽略了应试教育所略去的“纪念革命烈士”“走向军营”“为敬老院献一份爱心”“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的实践空间。感恩意识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感恩道德意识,而“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一周节约一元钱”“实现半期的学习目标”“爱绿化标语一则”,将感恩培养落实到日常行动中。教育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在社会教育转型期,道德教育、感恩教育的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实施,局部地区将“学会感恩”列入《中学生守则》,这些做法对公民增强感恩意识,改善社会风气将起

到积极的作用。愿家庭、学校、社会能齐心协力共同营造培养感恩意识的良好环境,让感恩意识走进生活,走进和谐社会。

下载浅谈小学品德课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品德课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大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蔡兆宁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陈......

    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自我认识意识的培养(合集)

    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自我认识意识的培养 任怡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创办了一所学校,在这个学校的门口 立着这样一块牌子:“认识你自己。”仅仅五个字,道出了一个千百年来困扰......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内容摘要】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往往只会简单模仿,不思考:为什么这样操作?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换个操作形式,学生就无从下手......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创新。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培养创造性人才尤为重要。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其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江苏省响水县周集实验学校 张明 邮编:224600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白水镇座棚小学顾小燕 新的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只铅笔》的教学思考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段的学生应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