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活动讲话3(定稿)

时间:2019-05-12 21:3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活动讲话3(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活动讲话3(定稿)》。

第一篇: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活动讲话3(定稿)

在“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实践活动

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父老乡亲们: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隆重举行伊金霍洛旗2012年“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实践活动是旗委、政府将“三下乡”活动、理论知识下基层、培养理论宣讲与文化指导员、扶持群众文艺团体整合的一项新举措。在传达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把文化、科技、卫生等知识送到千家万户的同时,为丰富全旗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旗委、政府在全旗部分村嘎查社区聘请文化指导员,让他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各类文娱活动,让全旗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把我旗打造成为人民群众的宜居之城、欢乐之城。

为推动此次活动的深入开展,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在此,我代表旗委、政府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重要意义。本次活动的开展,既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的精神,也是针对我旗在城市建设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大背景下,为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实现文化繁荣发展做出的新举措。各镇、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旗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充分认识到文化惠民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全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二是要广开渠道,多措并举,全力确保务实惠民。要选派业务精干、理论功底深厚的讲解员组成宣讲团奔赴各镇、社区,就当前的热点问题,如全民医保、征地拆迁、林权改革、民间借贷、维稳、新农村建设、人口转移、食品药品安全等,进行理论政策宣讲;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对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全面营造活动氛围。

三是要加强领导,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长效机制。组建全旗“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多部门参与,积极探索活动长效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今年旗委审时度势,以文化队伍建设为载体,要在全旗聘请50名以上社区、村嘎查农牧民文化指导员,组建15个以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演艺团队,在全旗各社区、条件较好的村嘎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在全旗叫得响的群众文化演出团体。

同志们,我们要认真研究农牧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大力推进“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实践活动向更深领域拓展,向更广范围延伸,向更高层次迈进,为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宜居乡村和美丽乡村

宜居乡村

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2014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意见》提出了三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二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完善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统计和评价机制。省级政府要对本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负总责,规划及工作情况要及时报有关部门备案,接受监督检查。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城乡统筹、突出特色。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一)加快编制村庄规划。

(二)提高村庄规划可实施性。

(三)合理确定整治重点。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大力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消防、防洪等防灾减灾设施。

(二)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

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疏浚坑塘河道,推进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建设。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

(三)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加强对村域的规划管理,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继续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利用小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服务设施,整体带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完善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一)创新投入方式。

(二)建立管护长效机制。

(三)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四)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办公厅 2014年5月16日

为此,辽宁省政府下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4〕12号)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结合辽宁实际,大力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经过一段时期的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工作目标

继续治理农村(含国有农场)垃圾、污水、畜禽粪便等污染,改造房、水、路等设施,提升绿化、亮化、生态化等水平。从2014年开始,实施“百千万宜居乡村创建工程”,到2017年,全省创建100个“宜居示范乡”、1000个“宜居示范村”(美丽乡村)、10000个“宜居达标村”,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宜居乡村建设。到2020年,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宜居乡村。

三、主要任务

(一)治理乡村环境

1.开展垃圾治理。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行体系,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理设施布局,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

2.开展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开展污水治理,原则上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收集管网并有效运行。村庄主要建设种植净水植物的氧化塘,配套分户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开展河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3.开展畜禽粪便治理。规模化养殖场(小区)都要建设畜禽粪便污水综合治理与利用设施。加强分散家庭养殖户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建设,推进畜禽粪便还田利用。

4.开展秸秆治理。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青贮,鼓励秸秆能源化利用。村内柴草堆垛进院,规整垛放,不占道路。

(二)改造乡村设施

1.实施农房改造。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棚户区改造,建设宜居小区。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开展农房抗震和节能改造。

2.实施道路改造。乡镇政府所在地要完善道路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排水、路灯等附属设施基本完备。实施村庄道路硬化,主要街路全部硬化并有边沟。

3.实施饮水改造。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善供水设施,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4.实施厕所改造。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逐步推行厕所水冲化,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厕所进户。

(三)提升乡村发展水平

1.抓好村庄亮化。村庄主要道路、街口和广场实现亮化。

2.抓好乡村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乡镇建设优美绿化景观带、公园或水系。村庄路边屋旁有树木。

3.抓好乡村美化。乡镇建设景观街路和景观节点,开展建筑立面改造。村庄要进行农房、院落等风貌整治,鼓励农房平改坡。

4.抓好生态优化。保护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提升村落和田园景观,创造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态环境。

5.抓好服务优化。强化、完善农村社区公用设施和乡村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功能,加强银行网点、综合超市、餐饮住宿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6.抓好管理优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

7.抓好特色打造。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挖掘历史文化传统,打造具有历史文化、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温泉疗养、沟域经济等特点的特色乡村。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县分别成立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乡镇要明确责任部门,村庄要有专人负责。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宜居乡村建设作为当前重要任务,精心组织,确保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二)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乡村保洁长效机制,设立保洁员队伍,原则上农村执行每400人左右1名保洁员的配备标准。要建立保洁队伍组织体系,原则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各县设立专门保洁公司,乡镇设分公司,做到聘用、考核、责任制度化。各地要积极组织护林员、水管员等行业人员参与宜居乡村建设。

(三)统筹规划实施。完善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集中资金和力量发展重点乡村。组织编制宜居示范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不搞大拆大建,满足农民要求,体现乡村特色;要把房屋、街路、设施、景观等整治和改造内容落实到具体项目,做出必要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时序安排,建立项目库。要制定宜居乡村建设标准。

(四)落实经费保障。将保洁员工资及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担。经费原则上执行农村居民每人30元标准,其中省以上财政承担40%,市财政承担30%,县财政承担30%。运行维护资金由县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管理。逐步建立乡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整合各类涉农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宜居乡村建设。

(五)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督察考核通报制度,制定工作考评办法,加强日常统计和调度督察,评选先进市县,考核结果向全省通报。建立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口联系制度,加强省对各市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全过程指导。抓好省级示范,组织专门队伍开展规划编制,建立投入、工程建设和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深入开展宣传,设立专报快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4年6月9日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我部决定从今年起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一、充分认识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

(三)创建“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

(四)明确“美丽乡村”创建的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加强工作指导,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科学、量化的评价目标体系,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树立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标杆模式,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五)把握“美丽乡村”创建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强化主体。

生态优先,科学发展。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三、切实抓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的重点工作

(六)制定“美丽乡村”目标体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功能拓展、农民素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乡村建设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美丽乡村”目标体系。

(七)组织“美丽乡村”创建试点。2013-2015年,在全国选择产生1000个“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

(八)推介“美丽乡村”创建典型。

(九)强化“美丽乡村”创建的科技支撑。

(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十一)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十二)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

四、大力加强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的组织落实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十四)创新工作机制。

(十五)抓好创建试点。

(十六)加大宣传引导。

农业部办公厅2013年2月22日

为此,辽宁省政府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

(辽政发〔2013〕11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末全省要完成农村垃圾污水和养殖粪便处理工作有关要求,有效改善村容镇貌,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环境治理任务。到2015年末,全省农村垃圾污水和养殖粪便等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实现村容镇貌整洁有序;到2017年末,基本完成全省农村环境治理任务,村容镇貌达到美丽村镇标准。通过农村环境治理,全面巩固和提高辽河等省内重点流域的治理成果。

(二)工作任务。全面启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施农村村内道路有硬化、道路两侧有排水边沟、路边屋旁有树木、有垃圾收集池、有保洁员、有村规民约,镇(乡)有垃圾处理设施、有污水处理设施、有养殖粪便处理设施,建立有制度、有队伍、有设施、有经费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体系,实现常态化管理。

三、采取有效工作措施,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一)统筹规划,制定标准。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优先支持集中连片、整乡镇推进的原则,完成全省农村以垃圾污水和养殖粪便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要制定全省农村环境治理标准和农村垃圾、污水、养殖粪便等治理设施建设标准。三是各市、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农村环境治理规划,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实施计划。

(二)明确任务,严格考核。各市、县(市)要依据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查考评,对所辖区域农村环境治理进度、质量等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取得实效。省对各市、县(市)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指导,负责对口联系的单位要派专人负责,指导对口县(市)做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同时,省将对各市、县(市)工作进展和资金使用、对口联系帮扶工作情况,定期组织检查考核通报。

(三)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各市、县(市)依据规划和治理标准,抓好本地区治理典型。要总结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和经验做法,以典型为突破口,全面推开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省将适时召开全省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现场会,推动全省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健康发展。

(四)加大投入,优先治理。农村环境治理是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各市、县要将农村保洁员和环境治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足额予以保障。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2013年优先支持辽河干流区域和大伙房、桓仁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环境治理项目;2014年优先支持大浑太流域范围内的环境治理项目;2015年优先支持凌河流域范围内的环境治理项目。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市、县(市)政府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农村环境治理第一责任人。要建立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在规划的前提下,以县(市)政府为平台进行项目和资金整合。同时建立以乡镇政府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省政府按照部门职能分工,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和严格的责任体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农村环境治理牵头和指导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省环保厅负责指导全省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省农村综改办、省交通厅、省农委负责指导全省村内道路和边沟整治规划并组织实施;省水利厅负责指导全省村镇河塘、农田沟渠治理工作;省林业厅负责指导全省村屯绿化工作;省卫生厅负责指导农村改厕工作;省畜牧局负责指导农村养殖粪便治理工作;省财政厅负责农村环境治理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筹集和管理;省农垦局负责指导国有农场的垦区环境治理工作;省政府督察室负责配合省直部门做好全省农村环境治理督查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按照分工完成对口联系工作。

辽宁省人民政府

2013年4月12日

大连提出的口号: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第三篇:坚持发展为先 共建宜居家园3

坚持发展为先 共建幸福家园

中共团风县委 团风县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16日)

黄湖移民新区总面积8600亩、共接收郧县移民874户、3723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大的移民安臵区。建区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移民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视移民为家人,视发展为使命,视安稳为责任,科学规划,统筹发展,用心服务,创新管理,较好地完成了移民安臵工作的阶段性任务,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体目标。2010年12月28日,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臵工作先进单位”;今年9月19日,县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安臵工作先进单位”。

一、科学规划,让移民群众有一种优越感

紧密联系团风实际,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谋划发展,让新区建设起点高于、优于其他安臵点。充分考虑移民安臵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充分尊重移民在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先后编制了黄湖移民安臵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发展规划、小城镇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将新区作为大别山试验区建设五个 “点中点”之一,进行重点建设,努力把移民安臵区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社区建设、移民安臵和党建创新的示范工程。

二、多元发展,让移民群众有一种成就感

坚持把多元发展作为安臵后的重头戏,通过扶持生产、支持创业、开展培训、拓宽就业等多种形式,增强移民群众在新家生根创业的信心。

一是实施生产安家工程。扶持生产让移民群众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因村制宜地培育发展周期短、见效快、市场潜力好的特色产业,建立生产及加工基地,通过帮扶产业项目促进移民增收。按照“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云丰农机合作社、蘑菇种植、养鸭和养鱼等专业协会,共培植养殖、种植大户20户。建成工厂化育秧基地15亩,提供早中稻机插秧面积3000多亩。引导移民盘活土地存量,流转土地4800亩,带动移民就业近500人,移民一边拿租金,一边拿薪金,每年增收近40万元。

二是实施创业致富工程。支持创业激发移民自身内在活力。创新扶持机制,降低创业门槛,通过减免税费等方式,鼓励移民利用自家门店创办农家超市,开展小商品经营,大力发展服务业,目前安臵区内已开设手机、摩托车等各种店铺86家。建成了黄湖新区物流客运站和电池厂,安排移民就业150人。

三是实施培训就业工程。开展培训拓宽移民增收致富渠 道。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政府买单式移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依托钢结构产业集群,建立移民培训就业基地,拓宽了移民就业渠道,实现移民在家门口打工就业。两年来共培训移民2300多人次,累计安臵移民就业1193人。

三、全心服务,让移民群众有一种认同感

移民迁入新家后要经历社会关系再造、社会心理认同、文化风俗融合等艰难历程。为此,我们把全心全意为移民服务贯彻始终,让移民群众从内心认同新家,融入新家。

坚强有力的发展核心让移民群众感受到新“家”的希望。安臵工作一结束,我们就把新区党组织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创新党建模式,将三个村合并为两个党支部,在此基础上,成立社区党总支,发挥赵久富老支书为代表的新老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激发了移民群众对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新家的期盼和向往。

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让移民群众体会到新“家”的方便。政策、资金都向村部、学校、物流交通、港渠治理、污水处理、环境整治、休闲广场等民生项目倾斜,规划项目63个,总投资2.6亿元。14个县直部门共同发力争取惠农政策和资金,整合在一起。这种密集的投入和资金量,使新区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明显变化。初步形成了城乡互联的“六网一带”(交通网、灌溉网、水电网、燃气网、信息网、服务网、绿化带);村级阵地建设的“五务合一”(党务、村务、商务、医务、服务);家家户户实现了水、电、路、气、通讯、有线、宽带、卫生间“八配套”,硬件设施远远超过了一般村的水平,提前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无微不至的服务让移民群众品味到新“家”的温馨。群众服务中心按照社区建设“九个一”要求建设,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警务室、图书室、综合服务超市、卫生服务站等一应俱全,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新区内所有公益性岗位一律优先移民、学校优先安臵移民教师、卫生室优先安臵移民医生,民政、医疗等部门对困难移民应保尽保,并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养老保险。社区还成立了腰鼓队、龙狮队、舞蹈队,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逢年过节,开展送温暖、送物资、送服务、送文化、送岗位等活动,让移民群众感受到亲近与和谐。

四、倾注真情,让移民群众有一种归宿感

在实践中,我们探索了利益考量向一线倾斜、干部力量向一线延伸、群众问题在一线解决、维稳责任在一线落实、常态机制在一线形成等长效工作机制,增强了移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是视移民为亲人。确立群众永远是依靠的理念,把维护稳定与增进感情融合在一起,与移民群众结亲戚、交朋友,交心谈心。与移民群众开展“手把手”插秧活动、与移民学生开展“手拉手”助学活动,帮助他们从情感上、技能上尽快融入新的大家庭。在政治上予以倾斜,产生了3名市县人大代表、党代表,让群众感受到更多的亲情和尊重。二是视帮扶为常态。从移民群众踏上团风土地第一刻起,每户一名帮扶干部,包括 所有县“四大家”领导,一帮三年,形成了常态。很多帮扶干部不仅仅是完成县委、县政府要求完成的工作,更是在交往中和移民建立了感情,很多帮扶干部帮助移民找到新工作,或者支持他们自主创业,或者解决一些具体的困难,真正是捧出了一颗真心。有的移民群众绣制了手工鞋垫送给帮扶干部,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三是视安稳为责任。认真对待每一个移民来电、每一位移民来信来访,定期梳理分析,把矛盾化解在一线。两年来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9件,自2010年5月安臵以来无一名移民返乡、无一例非正常上访。今年春节,移民还自发组织舞龙舞狮和彩船秧歌队到县委、县政府拜年,打出“黄湖新区移民向全县人民拜年”的条幅,充分表达了他们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感恩之情。

两年来,我县移民安臵后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除了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之外,要特别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感谢各级移民部门的精心指导,感谢搬迁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与配合,更要感谢移民群众为国家工程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以及对我们工作的包容与支持!移民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精神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新区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将黄湖新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移民安臵工作的示范区!(此文为团风县2012年10月16日在武汉·全国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生产发展现场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材料)

第四篇:宜居乡村宣传标语

打造宜居乡村,建设美好和谐乡村。

2、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共谋发展,奔向小康。

3、村庄环境整治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4、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设文明整洁新 农村。

5、革除生活陋习,美化人居环境。

第五篇: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

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围绕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立足盐城乡村实际,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逐步提升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市现有行政村2000个,自然村庄13756个。农村现有农房总户数145.83万户,总人口452.59万人,已建成61个省级美丽乡村,2017年成功申报2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正按制定的实施方案组织建设。

一、创建美丽乡村,美化人居环境

2011年以来,我市按照省村庄规划建设示范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要求,积极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亟需、最受益、最直接的设施配套和环境卫生入手,加强村庄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提升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水平。

(一)注重总体布局。以“生态绿化环境优美、特色风貌景观显著、城乡空间品质优越、居住环境质量优良、生产生活便捷高效”目标,编制完成了《盐城市“十三五”美丽宜居城乡建设规划》,提出了城乡建设十大行动计划,构建了“美丽宜居新盐城”建设指标体系,为全市“十三五”期间美丽宜居城乡建设指明了方向。各县(市、区)按照市发展规划要求,积极制定美丽乡村创建规划和方案,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

(二)彰显地方特色。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推进美丽乡村差别化发展。通过典型示范效应,全市的村庄环境面貌实现持续改善,农村垃圾收运、生活污水治理等设施更加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一是结合产业特色发展。东台市新街镇方东村,发挥苗木基地优势,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休闲观光和农家乐等产业,将生态效应和产业特色有机结合,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射阳县洋马镇药材村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积极打造美丽药材乡村。二是结合宜游娱乐发展。盐都区大纵湖镇三官村突出服务乡村旅游的特色,将新村建设和老村改造相结合,扎实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实施,建立了功能完备的服务体系;大丰区草堰镇三元村坚持乡村特色旅游,实现旅游和农业的有机融合,打造了七彩花田、三元农庄、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要素,实现了三元乡村一日游的目标。三是打造宜居环境发展。阜宁县罗桥镇晓光村立足村情特点,积极打造竹林文化,建立了竹文化墙绘、竹林氧吧等休闲娱乐场所;滨海县东坎镇新安村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服务强化为目标,推进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中心村集中,不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三)注重文化内涵。在美丽乡村示范(精品)村建设中,我们十分重视各村文化内涵的挖掘,从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着手,通过规划设计,全力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示范(精品)样板村,如以挖掘历史人物为主题的阜宁县板湖镇孔荡村,围绕孔子文化,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以保护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建湖县宝塔镇宝塔村,围绕朦胧宝塔、古街村落积极打造历史村庄特色旅游,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另外,重点加强了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我市大丰区草堰镇草堰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村收成庄,盐都区楼王镇丁马港村丁马被列入省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二、立足盐阜特色,打造田园风光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和《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2017年,东台市三仓镇兰址村、联南村和官苴村成功入选省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2018年,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新街镇方东村入选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

(一)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推进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市根据《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要求,专门成立了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李逸浩副市长担任召集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作协同,市城乡建设局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市政府定期召开会办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

(二)深入调研稳步推进。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成立以来,我局积极履行牵头职能,扎实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主动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的协调配合,开展现场督查和指导服务工作。去年十月份,市田园办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专题对全市村镇建设工作进行调研督查,积极了解各地村镇建设现状、美丽宜居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培育工作,研究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的政策、措施及方法,帮助各地分析村庄建设情况,提出改进方案,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挖掘本地村庄发展潜力,有力推动了各县(市、区)职能部门抓建热情。

(三)积极推动试点建设。认真指导东台市做好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探索创建模式和建设经验,力争在全市起到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协调矛盾问题,并与省、市相关部门搞好对接,争取资金、政策对东台市试点村庄的支持。督导东台市定期报告试点建设进展情况,联席会议办公室每月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一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了试点建设的步伐。

(四)开展培育创建工作。我局结合省试点方案和我市农村实际,研究起草了《盐城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草案,上报市委、市政府批准。2018年4月,方案获得批准,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实施。“十三五”期间,利用我市农村现有建设基础和特色资源,以行政村为单元开展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力争打造培育30个左右“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体现盐城特色风貌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立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村庄储备库,择优推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三、下步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2018年5月9日,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提出了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工程”,我局牵头负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打造盐城美丽乡村升级版。要想统筹推进我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各地要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培育创建工作。

(二)召开现场推进会。积极开展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打造盐城特色风貌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按照《盐城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计划6月份召开现场推进会议,启动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2018年计划每个县(市、区)先行启动培育试点1-2个村,形成一批示范性、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田园乡村,在全市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面上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强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市级要设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发展。各县(市、区)也要设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专项经费,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对列入建设的村庄在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上给予重点支持。

下载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活动讲话3(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活动讲话3(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两篇篇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义镇xx村结合工作实际,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管理办法

    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农村 环境综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宜居乡村建设,加强村容镇貌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村镇环境,促进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村......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

    美丽宜居乡村内涵及意义 (1)涵义:美丽宜居村庄是指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行政村。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的核心是宜居宜业,特征是美丽、特色和绿色。 (2)美丽宜居乡村的指标体系......

    镇 宜居乡村建设总结材料

    XXX镇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XXX镇位于盘山县北部,全镇版图面积9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耕地面积62448亩,其中,水田35419亩,旱田27029亩,总户数5603户,16427人。 在今年......

    创造宜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创造宜居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 海星镇兴旺村 孙景振 为着力改变我村的村容村貌,营建宜居环境,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

    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构建生态宜居家园

    加强城市管理建设构建生态宜居城市 《长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发布,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五年长沙县发展建设的美好蓝图。长沙县将建设成为国际化发展......

    县长宜居建设讲话

    在创建宜居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许 中 伟 (2011年4月18日) 同志们: 上午我们刚刚召开项目建设决战150天动员大会,下午又紧接在此召开创建宜居城市动员大会,这充分说明,县委、县政......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力量建设宜居乡村范文

    XX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建设美丽宜居新家乡 今年以来,XX家族乡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总目标,从各村实际出发,通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