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第11章 附则(2010年5月考试学习笔记)

时间:2019-05-12 21:3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基础》第11章 附则(2010年5月考试学习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基础》第11章 附则(2010年5月考试学习笔记)》。

第一篇:《公共基础》第11章 附则(2010年5月考试学习笔记)

11.1 惩戒措施:对违反本职业操守的银行业从业人员,所在机构应当视情况给予相应惩戒,情节严重的应通报同业。

11.2 解释机构:本职业操守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11.3 生效日期:自2007年2月中国银行业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通过并正式颁布实施。

第二篇:银行从业公共基础学习笔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2012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学习笔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扭转财力过分集中向上的态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继续加大反腐败,反贿赂力度,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减少城乡差距,减少贫困;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建立全民节约型社会。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整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和领导和党的建设理论;国际关系到外交方针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是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不公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统一。

“十一五”时期(2006-2010)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体制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三个代表”:指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的特征: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它规定人们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它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具有普遍的约束性。法的作用:是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法的制定(即立法):指有关国家机关在法宝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立法程序:指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议论,法律的通过,法律的公布。法律渊源:指根据法律效力来源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法律类别。(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中国政府承认或加入的国际条约)

法的实施:指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指法、司法、守法)。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西方为“权力制衡原则”)。国家制度:指国体(关于国家的性质)和政体(关于国家的形式)。

31.中国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指一个国家权力划分及行使的体制结构,其内容包括国家权力如何划分,设立哪些机关行使这些权力;各机关应如何行使权力,以及各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等。33.政体的分类:有君主制政体,共和制政体。

34.国家结构形式:指一个国家整体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单一制、联邦制)。35.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宪法权利):指由宪法规定的为保障公民基本人权而必须享有的有关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必不可少的权利。

36.公民的基本义务(即宪法义务):指由宪法规定的为保障一个有序的社会而必须由公民履行的最基本的义务。

37.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有平等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特定人的权利。38.我国公民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统一各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国家财产,遵守劳动规律,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注:劳动和受教育即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39.国家机构: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40.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党务委员会(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对外代表国家);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41.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称(即: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2.行政法的特点:是没有统一和完整的行政法典,法律形式散见于各种法律规范之中,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且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变动性,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相融合。4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合理性、应急性。

44.行政法的作用:是保障行政权力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5.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46.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是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47.行政行为内容:赋予权益或科以义务;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变更法律地位;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48.行政行为的分类:按抽象行政行为分行政立法行为和制定规范性文件行为;按具体行政行为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收和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复议。

49.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相互之间或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过协商一致以明确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

50.行政指导:指行政主体在基职责、任务或其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现实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政策,在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管理目标为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51.行政程序: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空间以及时限的总和。52.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是程序法定、相对方参与、效率、程序公正。

53.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有资讯公开,公开调查,通知,说明理由,听证,时效,职能分离,辩论,回避,行政救济。54.行政违法: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法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序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55.行政责任分三类:一,行政主体承担: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利益;恢复原状;停止违法行为;履行职务;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和行政赔偿。二,公务员承担:通报批评;赔偿损失和行政处分。三,行政相对人: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接受行政处罚;履行法定义务;恢复原状、返还原物;赔偿损失。

56.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的名义制定的有关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7.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当。

58.刑罚的分类:分主刑和附加刑。59.主刑的种类:管制(3个月至2年),拘役(1至6个月),有期徒刑(6个月至15年),无期徒刑,死刑。(注:数罪并罚时,管制≤3年,拘役≤1年,有期徒刑≤20年)60.附加刑的种类: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61.假释:指对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的刑期以后,如果确有悔改的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62.犯罪的种类:有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职责罪。63.刑事诉讼: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追究犯罪人(含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64.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

65.民法: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而然之间、法人之间、自然而然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66.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有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

67.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有:人格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与名称权,名誉权,隐私权和荣誉权)和身份权(监护权,配偶权,亲属权)。

68.民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公平、诚实信用;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

69.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独立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70.法人的分类: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71.物权: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除人的权利。

72.债:指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请求一定给付的民事法律关系(引起债的原因包括合同关系、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缔约过失、单独行为等)。

73.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当事人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合同必须履行;合法合同受保护。

74.知识产权(智力成果权):指基于智力的创造活动而产生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基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

75.知识产权的分类: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其他科技成果。76.经济法:指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77.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本位,经济民主,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78.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从事经营性活动并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法律人格的组织。

79.企业的分类:1,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2,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4,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5,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企业等;6,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

80.垄断:指经营者以独占或有组织的联合行动等方式,凭借经济优势或行政权力,操纵或支配市场,限制和排斥竞争的行为。

81.劳动法规定:1,工作时间≤8小时/日;平均≤44小时/周;休息休假≥1日/周。2,工资: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注:遵循按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180%的工资;休息日安排又不能补休的,支付≥200%的工资;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的,支付≥300%的工资)。

82.劳动合同的分类: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限的劳动合同。83.试用期的规定:1,约定次数(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交试用期);2,期限(合同为3月至1年,期限≤1月;合同为1年至3年,期限≤2月;合同>3年的和无期,期限≤6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或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84.政府职能: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85.政府职能的分类: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86.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素有:社会环境的变迁,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技术手段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影响。87.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有:1,外部转移(指政府与其他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职能的重新调整);2,内部转移(指政府系统

内部纵向层级之间和横向部门之间的职能配置与划分);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指政府行使职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各个方面)。88.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政企分开”。

89.“政企分开”的内容:是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职责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分开。

90.“政企分开”的措施:是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其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91.政府机构(即国家行政机关):(狭义上)指国家的行政组织,即依照国家法律设立并享有行政权力、担负行政管理职能的那部分国家机构;(广义上)指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92.机构编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机构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编制管理。

93.政府机构设置原则:是职能优先、完整统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权责一致,精简与效能,依法设置。94.政府机构改革动因: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95.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财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96.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97.公务员制度的管理原则:是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

98.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职务范围是: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99.录用公务员的原则: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

100.公务员考核:指国家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管理权限,对公务员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和工作态度,心腹廉政情况等所作的考察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公务员进行奖惩、任用、培训、晋级增资等依据的制度。101.公务员考核原则: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和依法考核。102.公务员定期考核结果等次:是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103.公务员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104.公务员行为规范是: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立法、团结协作、品行端正。105.社会主义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是: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出主意和用干部。

106.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有:1,首长制、委员会、混合制(按行政领导决策机构数的多少);2,集权制、分权制、均权制(按行政权力集中的程度);3,层级制、职能制、并用制(按业务性质与范围);4,分离制、完整制(按指挥监控职权和上级主体的情况)。

107.行政行长负责制:指行政首长全面领导本机关的工作,对机关的事务有最后决定权,行政机关所属各机构及工作人员都要对行政首长负责,行政首长对本机关工作负全部责任的体制。

108.行政领导职务序列: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领导者共有10个职务序列,分13个行政级别。

109.非领导职务设置规格:高有8个序列(即: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110.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有选任、委任、考任、聘任制。

111.行政决定:指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政府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依法拟定并选择或选择方案的过程。

112.行政决策的过程:阐释决策内容,获取广泛支持;细化决策方案,明确权责体系;执行具体计划,控制检查纠编;评估实施结果,总结经济教训。

113.行政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实施决策中发出决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职务行为。114.行政执行的手段:有法律、行政、经济和思想教育。

115.行政协调:指协商、调整行政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合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既定行政目标,提高整体的效能。

116.行政监督: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督导活动。117.公文(公务文件):指国家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规范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式和使用的具有法宝效用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指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118.公文的特点:是由法定作者制发,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具有规范的体式,履行法定程序。

119.公文的分类:1,通用公文、专用公文;2,对外公开文件、内部使用文件、秘密文件、机密文件、绝密文件、证明性文件;3,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4,规范性文件、领导指导性文件、公布性文件、陈述呈请性文件、商洽性文件;5,平件、急件、特急件;6,收文、发文。120.公文种类(公文名称):是用来表明公文的性质、适用范围、作者职能权限及制发公文目的的要求的。121.公文文种的分类:1,规范性文件(条例、规定、办法、决定);2,领导指导性文件(命令(令)、指示、批复、通知、通报);3,公布性文件(公告、通告);4,陈述呈请性文件(议案、请示、报告、调查报告);5,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122.文体(文章的体裁):有叙述、说明和议论。123.公文结构(即公文的组织构造):1,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2,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和印发说明。124.公文格式:指组成公文各部分的文字符号在载体(纸张等)上排列的规定。125.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版面的基本规范:A4(210×297mm),上37±1mm,左28±1mm,版心156×225mm(不含页码);公文正文3号仿宋,以3号字高度的7/8倍距离为一基准行,28字/行,22行/版;公文应左侧装订。126.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具体结构有:眉首、主体、版记。

127.公文的稿本(公文文稿和文本的总称)的分类有:草稿、定稿、正本、试行本、暂行本、副本、修订本、不同文字稿本。12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129.行文规则有:1,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2,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3,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4,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5,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6,行文前必须对有关问题协商一致;7,严格控制公文数量,简化行文手续。

130.公文语言的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和规范。131.公文写作的程序是:准备,撰拟,审核修改。

132.领导指导性文件有:决定、意见、通知、通报和批复。

133.请示的主要特点是:使用范围广,各机关对自己无权或无法决定与处理的问题,均应制发请示公文,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请示具有强制回复的性质,接受请示的机关务必针对请求事项表明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

134.报告:是用于向领导机关反馈本机关的工作信息,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意见与建议,为领导机关制定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135.报告的特点:受报告制造的影响,为各机关普遍经常使用;一般可制发于事后,也可制发于事前或事中;不具备强制复文的性质。

136.报告类型有:工作报告、总结报告和调查报告。

137.行政系统的函:指用于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138.党的机关使用的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139.函主要的特点:是灵活简便,不受作者职权范围与级别层次高低的制约,也不受内容繁简轻重差别的严格限制内容较单纯,一般为一函一事;同样具有公文的法定效用,可着重表示法定作者的意志与权威,对受文者的行为有强制性影响。140.函的分类有:公函、便函;发函、复函。

141.函的撰写要求是:行文郑重,平等、坦诚精神,相互尊重,不强加于是,同时又不过于委婉;表达应概括、简约、明了;正确使用专用词和惯用语。

142.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贯彻会议主要精神与议定事项。

143.会议纪要的特点:是对会议情况与议定事项完整而系统的记载,一般制成于会议后期或会议结束之后;所记载与传达的会议议定事项,反映了主持单位与与会单位(人员)的共同意志与法定权威性。

144.会议纪要的分类:1,带议定事项的议决性会议纪要(导语、议决的事项、提出号召、要求);2,消息性会议纪要(导语、提出号召、希望、展望)。

145.公文处理(对公文的创造、处置和管理):在公文人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造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146.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有及时、准确、有效地创制、加工、传递、保管、处置公文,为公务活动提供适用的信息。147.公文自理的基本原则有:法制、实事求是、全面质量、时效、集中统一、党政分开、保密、简化原则。148.收文处理:指对来向本机关外部的公文所实施的处置与管理活动。

149.收文的处理程序:签收、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编、拟办、批办、承办、注办、组织传阅、催办、查办、处置办毕公文。

150.发文处理:指机关内部为制发公文所进行的创制、处置与管理活动。

151.发文处理的程序:拟稿、会签、核稿、签发、注发、缮印、用印或签署、分装、发出,处置办毕公文。152.处置办毕公文的主要活动是:清退、销毁、暂存、立卷归档。

第三篇:《公共基础》第9章 概述及银行从业基本准则(2010年5月考试学习笔记)

9.1 《银行业从业人员操守》概述

9.11 宗旨:为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建立健康的银行业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维护银行业良好信誉,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职业操守。

★职业行为: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履行特定岗位职责的行为。

★职业操守:职业行为规范的总称。

★2007年2月9日,银行业协会全体会员大会通过《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

★注意:是整体的概述,不是内容的概述。

9.12从业人员: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指在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及货币经纪公司也适用)工作的人员。劳务派遣或外包公司委派到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工作的人员也属此范畴。

9.13适用范围:银行业从业人员应遵守本职业操守,并接受所在机构、银行业自律组织、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注意:这就是监督,约束机制。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在从业生涯中恪守诚信、合规、尽职的职业价值理念。

9.2银行业从业基本准则

9.2.1 诚实信用: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以高标准职业道德规范行事,品德正直,恪守诚实信用的原则。

9.2.2 守法合规: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中国银行业自律公约》、《中国银行业反商业贿赂承诺》及本职业操守等)及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

9.2.3 专业胜任: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格与能力。

9.2.4 勤勉尽职: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勤勉谨慎,对所在机构负有诚实信用义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维护所在机构商业信誉。

9.2.5 保护商业秘密与客户隐私: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守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保护客户信息和隐私。

9.2.6 公平竞争: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同业人员,公平竞争,禁止商业贿赂。

第四篇:《公共基础》第10章 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相关规定(2010年5月考试学习笔记)

10.1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客户

10.1.1熟知客户: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熟知向客户推荐的金融产品的特性、收益、风险、法律关系、业务处理流程及风险控制框架。

★银行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对一些重要的业务岗位或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来说,具有广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以及相当的从业经验更是履行其职责的前提条件。

★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从业技能,是银行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10.1.2 监管规避: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在业务活动中树立依法合规意识,不得向客户明示或暗示规避金融、监管规定。

10.1.3 岗位职责:遵守业务操作指引,遵循银行岗位职责划分和风险隔离的操作规程,确保客户交易安全:

(一)不打听与自身工作无关的信息;

(二)除非经内部职责调整或经适当批准,不代其他岗位人员履行职责或将本人工作委托他人代为履行;

(三)不得违反内部交易流程及岗位职责管理规定将自己保管的印章、重要凭证、交易密码和钥匙等与自身职责有关物品或信息交与或告知其他人员。

10.1.4 信息保密: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妥善保存客户资料及其交易信息档案。在受雇期间及离职后,均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所在机构关于客户隐私保护的规定,不得透露任何客户资料和交易信息。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80年制定了个人隐私保护的八项基本原则:信息收集限制原则、数据质量原则、表明目的原则、使用限制原则、安全保护原则、公开性原则、个人参与原则、负责任原则。

10.1.5 利益冲突: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坚持诚实守信、公平合理、客户利益至上原则,正确处理业务开拓与客户利益保护之间关系,并按照以下原则处理潜在利益冲突:在存在潜在冲突情形时应向所在机构管理层主动说明利益冲突情况及处理利益冲突建议;银行业从业人员本人及亲属购买其所在机构销售或代理金融产品或接受其所在机构提供服务时,应明确区分所在机构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得利用本职工作便利以明显优于或低于普通金融消费者条件或价格与其所在机构进行交易。

10.1.6 内幕交易: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应遵守有关禁止内幕交易的规定,不得将内幕信息(所在机构为上市银行时获知本机构内幕信息;在履行基金托管、账户托管或其他义务过程中获知内幕信息)以明示或暗示形式告知法律和所在机构允许范围以外人员,不得利用内幕信息获取个人利益,也不得基于内幕信息为他人提供理财或投资建议。

10.1.7 了解客户: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履行对客户尽职调查的义务,了解客户账户开立、资金调拨的用途及账户是否会被第三方控制使用等情况。同时,应当根据风险控制要求,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业务状况、业务单据及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10.1.8 反洗钱: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反洗钱有关规定,熟知银行承担的反洗钱义务,在严守客户隐私的同时及时按照所在机构的要求,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

10.1.9 礼貌服务:在接洽业务过程中应衣着得体、态度稳重、礼貌周到。对客户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对暂时无法满足或明显不合理要求应耐心说明情况,取得理解和谅解。

10.1.10 公平对待: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公平对待所有客户,不得因客户的国籍、肤色、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残障及业务的繁简程度和金额大小等的差异而歧视客户。对残障者或语言存在障碍的客户应尽可能为其提供便利。但根据所在机构与客户间的契约而产生的服务方式、费率等方面的差异不应视为歧视。

10.1.11 风险提示:向客户推荐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应根据监管规定要求,对所推荐产品及服务涉及的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及市场风险等进行充分的提示,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答复,不得为达成交易而隐瞒风险或进行虚假或误导性陈述,不得向客户做出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所在机构有关规章制度的承诺或保证。

10.1.12 信息披露:银行业从业人员应明确区分其所在机构代理销售的产品和由其所在机构自担风险的产品,对所在机构代理销售的产品必须以明确、足以让客户注意的方式向其提示被代理人的名称、产品性质、产品风险和产品的最终责任承担者、本银行在本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等必要信息。

10.1.13 授信尽职:银行业从业人员应根据监管规定和所在机构风险控制要求对客户所在区域信用环境、行业情况及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担保物情况、信用记录进行尽职调查、审查和授信后管理。

10.1.14 协助执行: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熟知银行承担的依法协助执行的义务,在严格保守客户隐私的同时,了解有权对客户信息进行查询、对客户资产进行冻结和扣划的国家机关,按法定程序积极协助执行机关的执法活动,不泄露执法活动信息,不协助客户隐匿、转移财产。

10.1.15 礼物收、送:在政策法律及商业习惯允许范围内的礼物收、送,应当确保其价值不超过法规和所在机构规定允许的范围,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不得是现金、贵金属、消费卡、有价证券等违反商业习惯的礼物;

(二)礼物收、送将不会影响是否与礼物提供方建立业务联系的决定,或使礼物接受方产生交易的义务感;

(三)礼物收、送将不会使客户获得不适当的价格或服务上的优惠。

10.1.16 娱乐及便利:银行业从业人员邀请客户或应客户邀请进行娱乐活动或提供交通工具、旅行等其他方面的便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属于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以内,并且在第三方看来这些活动属于行业惯例;

(二)不会让接受人因此产生对交易的义务感;

(三)根据行业惯例,这些娱乐活动不显得频繁,且价值在政策法规和所在机构允许的范围以内;

(四)这些活动一旦被公开将不至于影响所在机构的声誉。

10.1.17 客户投诉:银行业从业人员应耐心、礼貌、认真处理客户投诉,并遵循原则:

(一)坚持客户至上、客观公正原则,不轻慢任何投诉和建议;

(二)所在机构有明确的客户投诉反馈时限,应当在反馈时限内答复客户;

(三)所在机构没有明确投诉反馈时限,应遵循行业惯例或口头承诺的时限向客户反馈情况;

(四)在投诉反馈时限内无法拿出意见,应在反馈时限内告知客户现在投诉处理的情况,并提前告知下一个反馈时限。

10.2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事

10.2.1 尊重同事: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同事,不得因同事的国籍、肤色、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身体健康或残障而进行任何形式的骚扰和侵害。禁止带有任何歧视性的语言和行为。尊重同事个人隐私。工作中接触到同事个人隐私的不得擅自向他人透露。尊重同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成果,不得不当引用、剽窃同事的工作成果,不得以任何方式予以贬低、攻击、诋毁。

★相互尊重是保持良好同事关系的前提。

10.2.2 团结合作:银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树立理解、信任、合作的团队精神,共同创造,共同进步,分享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10.2.3 互相监督:对同事在工作中违反法律、内部规章制度的行为应当予以提示、制止,并视情况向所在机构或行业自律组织、监管部门、司法机关报告。

★本条是银行业从业人员举报违法毛糙的义务性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内部指舞弊及犯罪案件的发生。

★保护举报者机制的建立十分重要。

10.3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所在机构

10.3.1 忠于职守: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中国银行业自律公约》、《中国银行业维权公约》、《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公约》、《中国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公约》、《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流动公约》、《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道德行为公约》六大公约及《中国银行业反商业贿赂承诺》)和所在机构的各种规章制度,保护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自觉维护所在机构的形象和声誉。

10.3.2 争议处理:银行业从业人员对所在机构纪律处分有异议时,应按照正常渠道反映和申诉。★当银行业从业人员受到所在机构给予的警告、降薪、扣发奖金、降职、撤职、开除、辞退等内部纪律处分有异议时,应当按照正常渠道反映、解决,不造谣滋事,不诋毁诽谤,不进行人身攻击,同时,尽量避免滥用诉权。

★目前,专门针对单位内部纪律处分的法律救济手段尚无明确规定,通常的做法是参照行政处分的相关救济性规定。

10.3.3 离职交接:银行业从业人员离职时,应当按照规定妥善交接工作,不得擅自带走所在机构的财物、工作资料和客户资源。在离职后,仍应恪守诚信、保守原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

10.3.4 兼职: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所在机构有关兼职的规定。在允许的兼职范围内,应妥善处理兼职岗位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得利用兼职岗位为本人、本职机构或利用本职为本人、兼职机构谋取不当利益。

★利益冲突是指本职岗位和兼职岗位存在竞争关系,顾及一方利益便会损害另一方利益。

★利益输送是指利用本职为本人或兼职单位谋利,或者利用兼职为本人或本职单位谋利。

10.3.5 爱护机构财产: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妥善保护和使用所在机构财产。遵守工作场所安全保障制度,保护所在机构财产,合理、有效运用所在机构财产,不得将公共财产用于个人用途,禁止以任何方式损害、浪费、侵占、挪用、滥用所在机构财产。

10.3.6 费用报销:银行业从业人员在外出工作时应当节俭支出并诚实记录,不得向所在机构申报不实费用。

★每个机构都有关于费用报销的财务制度。

10.3.7 电子设备使用:银行业从业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及所在机构关于电子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规定及有关安全规定,并做到:

(一)按照有关规定安装使用各类安全防护系统,不在电子设备上安装盗版软件

和其他未经安全检测的软件;

(二)不得利用本机构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浏览不健康网页,下载不安全的、有害于本机构信息设备的软件;

(三)不得实施其他有害于本机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的行为。

10.3.8 媒体采访: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所在机构关于接受媒体采访的规定,不擅自代表所在机构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或擅自代表所在机构对外发布信息。

★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重视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10.3.9 举报违法行为:银行业从业人员对所在机构违反法律法规、行业公约的行为,有责任予以披露,同时有权利、义务向上级机构或所在机构的监督管理部门直至国家司法机关举报。

★对于举报者,相关机构应予以保密和奖励。

10.4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业人员

10.4.1 互相尊重:银行业从业人员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不得发表贬低、抵毁、损害同业人员及同业人员所在机构声誉的言论,不得捏造、传播有关同业人员及同业人员所在机构的谣言,或对同业人员进行侮辱、恐吓和诽谤。

★银行业同业人员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共同维护银行业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10.4.2 交流合作:银行业从业人员之间应通过日常信息交流、学术研讨会、专题协调会、同业联席会议及银行业自律组织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行业内信息交流与合作。

★前提是在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所在机构内部保密规定。

10.4.3 同业竞争: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同业间公平、有序竞争原则,在业务宣传、办理业务过程中,不得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

★同业竞争主要体现在业务宣传、办理本外币存款、借贷、结算、银行卡、资金交易、证券业务以及服务收费过程中。

10.4.4 商业保密与知识产权保护: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业人员接触时,不得泄露本机构客户信息和本机构尚未公开的财务数据、重大战略决策及新的产品研发等重大内部信息或商业秘密;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刺探、窃取同业人员所在机构尚未公开的财务数据、重大战略决策和产品研发等重大内部信息或商业秘密;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业人员接触时,不得窃取、侵害同业人员所在机构的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10.5 银行业从业人员与监管者

10.5.1 接受监管: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监管机构坦诚和诚实,与监管部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接受银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

★接受国家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定义务,相关法律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注意:如果认为监管过度或面对监管者明显不合理的私人要求,可以寻求政策支持以及予以拒绝。10.5.2 配合现场检查:银行业从业人员应积极配合监管人员现场检查工作,及时、如实、全面地提供资料信息,不得拒绝或无故推诿,不得转移、隐匿或毁损有关证明材料。

10.5.3 配合非现场监管: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按监管部门要求的报送方式、报送内容、报送频率和保密级别报送非现场监管需要的数据和非数据信息,并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证所提供数据、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10.5.4 禁止贿赂及不当便利:银行业从业人员不得向监管人员行贿或介绍贿赂,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监管人员提供或许诺提供任何不当利益、便利或优惠。

第五篇:公路工程试验员公共基础学习笔记

1、实验室评审三步骤三考核组:1)受理、初审、现场评审;2)档案材料组、硬件环境组、技术考核组。

2、质监总站不定期举行比对试验。

3、信用评价不包含施工管理。

4、需专柜保管:操作手册、原始记录表、说明书。

5、基准:分主基准(一级)、副基准(二级)、工作基准(三级)。都需经国家批准。

6、副基准平时用来代替国家基准使用或验证国家基准的变化。

7、认可(不是认证)是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或个人有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

8、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不是综合水平)的一种方法。

9、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10、计量检定系统即量值传递系统。

11、溯源性是计量学的基本概念。

12、测量结果是按规定的测量程序所获得的量值。(测试结果是特性值)

13、校准实验室从事校准工作,检验实验室从事检验工作。

14、有证标准物质是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

15、实验室程序文件可以内部制定,也可以来自外部。

16、当实验室由于某些原因需将工作分包时,应就其分包方(由客户或法定管理机构指定的分包方除外)的工作对客户负责。

17、实验室应对纠正措施的结果进行监控,以确保所采取的纠正活动是有效的。

18、实验室应建立和维持识别、收集、索引、存取、存档、存放、维护和清理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程序。

19、实验室所有记录应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记录可存放于任何形式的载体上(如书面文件、硬拷贝或电子媒体)。

20、质量或管理记录:包括来自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报告及纠正措施的记录。

技术记录:原始观察记录、导出数据、开展跟踪审核的足够信息、校准记录、员工记录以及发出的每份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副本。

21、实验室选择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时,优先(不是必须)使用以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的最新方法。

22、实验室应对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设计(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

23、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通常不考虑被检测和校准物品预计的长期性能。

24、检测结果以书面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硬拷贝或电子表格传输的方式发布。

25、构成不确定度的来源: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测物品的性能和状态、操作人员。

26、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声明。

27、检测报告通过与客户直接对话来传达意见和解释,简单方便,需有文字记录。

28、当检测报告包含了由分包方所出具的检测结果时,结果应予清晰标明。分包方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结果。

29、某些标准目前尚不能严格按照SI单位进行溯源,校准应通过建立对适当测量标准的溯源来提供测量的可信度。

30、实验室检测的参考标准在调整之前或之后均应校准。

31、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误差的来源:装置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方法误差。

系统误差:1)仪器误差 2)人为误差 3)外界误差 4)方法误差 5)试剂误差

32、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异,反映测量的准确度,同时含有精密度的意思。

相对误差指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百分数表示。反映准确度又反映精密度。相对误差能表示测量的精确程度,因此,通常采用相对误差表示测量误差。

33、在误差分析时只考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34、通常采用的消除误差的方法是用来消除系统误差。

35、在测量或计量中取有效数字的位数的准则:对不需要标明误差的数据,其有效位数应取到最末一位数字为可以数字;对需要标明误差的数据,其有效位数应取到与误差同一数量级。

36、测量数据0.005020的有效数字有4位。

37、加减运算:它们的小数点后的数字位数及其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即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为依据。可以对所有数据多保留一位数字进行运算。

例1:1.03+30.212+2.06783,其中1.03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结果1.03+30.2+2.07=33.31 例2:2.5+3.88+0.0357,结果2.50+3.88+0.04=6.42,结果中第二位小数称为安全数字。乘除运算:参加运算数据所保留的位数,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标准,其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也依此为准。

例1:0.0121*30.64*2.05782,其中0.0121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少(3位),所以,其余两数应修约成30.6、2.06与之相乘,即,0.0121*30.6*2.06=0.763。

例2:4.231*0.02*1.5672,其中0.02的有效位数最少(1位),其他数取1位,积也取1位,即,4.2*0.02*1.6=0.1

38、如果 a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 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且a>o,a≠1,N>0。

对数运算,结果所取对数位数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等。

39、表示精度一般取一位有效数字已足够,最多取两位有效数字。

40、在所有计算中,常数e、π和因子√2等数值的有效位数,可认为无限制,需要几位就取几位。

41、极差由于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仅适用样本数量较小、一般n<10的情况。

42、总体的平均值即为真值,样本的平均值为真值的近似值。

43、频数指特定事件发生的次数或观测值的个数。频率指各组频数与总体单位总和之比。频率在某一定值P附近摆动,具有稳定性,把频率的摆动中心P作为事件A的概率。通过大量反复试验,把其频率视作概率的近似值。

44、一组样本数据分散程度越大,标准差就越大,其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偏差不一定越大。

45、常用数理统计工具有4种:

一、调查表;

二、分层法;

三、因果图;

四、直方图。

一、调查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

常用格式有:1)、不合格项目分类统计调查表;2)、工序质量特性分布统计分析调查表; 3)、调查缺陷位置的统计分析调查表。

二、分层法:是数据分析的一项基础工作。

三、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或树枝图。是逐步深入研究和讨论质量问题的图示方法。

四、直方图:有频数直方图和频率直方图,频数直方图使用较多。

绘制直方图步骤:收集数据—数据分析与整理—确定组数和组距—确定组界值—统计频数—绘制直方图。

46、绘制直方图,为避免数据恰好落在组界上,组界值的数据要比原数据的精度高一位。

47、肖维纳特法判别可疑数据舍弃的标准为:︱xi – x平均︱/S≥kn(肖维纳特系数)。

48、一元非线性回归可以通过坐标变换转化成线性回归问题来处理。

49、可疑数据取舍方法:拉依达法(3S法,S为标准差)、肖维纳特法、格拉布斯法。

50、采用3S法进行数据的取舍,当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2S,则该测量值应保留,但需存疑。若在生产、施工或试验中发现存疑数据变异时,该值应舍弃。

51、精密度描述随机误差,准确度描述系统误差,精确度综合描述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52、根据测点绘制曲线时,不能用折线连接测点,用移动曲尺时,应顾及曲线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

53、相关系数r是描述回归方程线性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r的绝对值越接近1,x和y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好。

54、在一般工程测量中,真值也可以用测量值代替,这时,相对误差称为示值相对误差。

55、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它是相对于仪表满量程的一种误差,测量的绝对误差与仪表的满量程值之比,称为仪表的引用误差,它常以百分数表示。引用误差=△X / Xb,Xb为基准值或基值,称为引用值,可以是仪表的量程,也可以是测量范围的下限或其他值。这个值在产品标准或检定中给出,只有当仪表读数接近其限值时,引用误差才反映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

56、引用误差(不是示值误差)是相对误差的简便实用形式,在多档或连续刻度的仪表中广泛应用。

57、批量:批中产品的数量。是指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通常用N表示。

58、按随机取样的方法确定被检测的路基横断面时,不用随机数表中C列中的数。

59、从批中抽取用于检查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样本单位的全体称为样本,样本中所包含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大小。

60、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大小,用n表示。

61、为判断每个提交检查批的批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进行的百分之百的检查或从批中抽取样本的检查,称为逐批检查。

62、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或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结合在一起,称判定数组。63、样本大小或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方案。64、质量检验按性质可分为生产检验和验收检验两大类。

65、实验室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确定实验室检验或校准能力的活动。66、样本单位的全体(不是大小)称为样本。67、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68、期间核查的目的确认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状态。69、管理体系构成:

第一层次—质量手册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

第三层次—作业指导书 第四层次—其他质量文件(记录、表格、报告、文件)70、2013年版考试办法: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在报考及考试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严格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保部令2011年第12号)相关规定处理。71、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72、质量体系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过程)、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73、格拉布斯法根据(顺序统计量)确定数据的取舍,判别标准g≥g0。

74、计量基准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置等。

75、主基准也称作原始基准,是用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的计量器具,经国家鉴定批准,作为统一全国计量单位量值的最高依据。因此,主基准也叫国家基准。

76、计量认证的专业类别代码:P-交通,R-建设(建材、城建、建工),N-铁路,Y-计量,Z-其他。2008P代表该机构2008年通过计量认证,属于交通行业的检测机构。77、报告和证书的格式应设计为适应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和校准的类型。78、批质量是单个提交检查批的质量,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表示。

79、计量标准器具的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的,用于检定其它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80、在进行能力验证结果的评价时,当Z比分数︱Z︱≤ 2,为满意结果。

Z比分数:︱Z︱≤ 2,满意结果;︱Z︱< 3,有问题;︱Z︱≥ 3,不满意或离群的结果。En值:︱En︱≤ 1,满意结果;︱En︱> 1,不满意结果。

81、测量数据常用的表达方法有:A.表格法、B.图示法、C.经验公式法 82、质监机构对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83、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的准确度。

8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量值不一定要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测量无法溯源到SI单位或与之无关时,要求测量能够溯源到诸如有证标准物质、约定的方法和(或)协议标准。

85、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等于误差减去系统误差。86、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是计量工作的重要特点。

87、对计算机、空调、打印机等一般不必检定的设备,均应使用黄色准用标志。分合格/准用/信用。88、实验室不能使用的报废仪器设备应使用“停用(红色)标志”。此题错,不能使用的报废仪器设备应予清理,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89、不合格品也可分为A类、B类、C类;A类最为严重、B类次之、C类最为轻微。90、测量结果的有效位数反应结果的不确定度,有效位数不同,测量不确定度也不同。

91、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分类,抽样检验分为计数抽样方案和计量抽样方案;按检验数量分类有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92、扩展不确定度有时也称为展伸不确定度或范围不确定度。

93、超然性是指测量仪器不改变被测量对象的能力,天平和红外温度计具有超然性。94、适用于公路工程的随机取样的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95、样本的抽取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段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

96、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稽察特派员,对国家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97、国务院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国家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监督检查。98、质检机构人员配置应根据所进行的业务范围进行,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以上人员,不得低于20%。

99、检测事故发生后(3天)内,由发生事故部门填写事故报告单,报告办公室。100、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最小二乘法确定的回归方程偏差最小。101、抽样标准是指抽样检验采用随机抽样。

102、样本大小或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方案。而判定数组是指由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或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结合在一起。103、质量记录应包括来自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报告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记录。

下载《公共基础》第11章 附则(2010年5月考试学习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基础》第11章 附则(2010年5月考试学习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邓小平理论

    公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产物。 近代......

    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第一章笔记

    2012年4月2日星期一 公共基础 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PBC)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行使被确定下来。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2013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精华笔记:第九章

    2013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精华笔记:第九章第9章概述及银行业从业基本准则 9.1《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概述 9.1.1宗旨 为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中国银行业从......

    华图面试笔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情如纸张张薄,处事如棋局局新。 僵化——固化——优化——个性化 和谐:美人这美,各有其美;美这与共,天下大同 一 人际关系 一、特点 1、特定情景......

    二〇一一公文改错公共基础后附答案

    公文改错题(共10分) 请将下面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每小题1分) ××市人民政府文件 ×府发[2004]第11号关于表彰市××厂实现“安全生产年”的通报市属各企业: 为确保企业生产......

    公共管理学笔记

    1. 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和非政府等管理主体,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 品和公共服务,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2. 公共管理的特征:1、其主体具有多元性 2、其目的......

    公共行政学笔记

    公共行政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述 一、公共行政学的含义 1、什么叫公共行政? 是指政府依法已一定的组织形式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指国家行......

    第一学月考试作文

    优秀作文 没想到我如此幸福 蓦然回首,总有一份珍藏的记忆诱发着我们的情愫,历久弥新,足堪玩味,让我感到自己如此幸福。和煦的三月暖阳 我想起了热腾腾的豆浆,那天一大早,姥姥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