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的应用对情报传递原理的继承与发展

时间:2019-05-12 21:3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Web2.0的应用对情报传递原理的继承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Web2.0的应用对情报传递原理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篇:Web2.0的应用对情报传递原理的继承与发展

Web2.0的应用对情报传递原理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情报传递原理。利用情报传递的原理、规律等相关知识, 对web20 的特点和典型应用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关键词】web2.0情报传递原理情报传递情报交流

一、情报传递原理概述

情报学的基本原理体系包括3条基本原理:情报产生原理、情报传递原理和情报转换原理,它们分别描述了情报场的时间维、空间维和熵,构成了情报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情报传递是一种客观现象,传递性是情报的本质属性,通常也称为情报交流。情报传递中的客观现象和基本规律一直是情报界重点研究的内容,它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价值。情报传递原理可以简洁地表述为:情报的传递是情报价值转化为实用价值的方式和过程。情报或信息的传递由信源开始, 通过信道, 到达信宿。情报或信息的传播交流主要有4 种形式: 信息的自我传递、信息的个人间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以及由信息的网状传递。其中信息的大众传播是指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或大型会议、讲座方式, 向社会中的大量读者(新闻报纸、杂志)、观众(电影、电视、录像)、听众(无线广播)传播信息。情报交流可分为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非正式交流是指情报生产者和利用者直接进行的情报传递。在非正式交流中传递的情报一般是零次情报, 即未经记录整理、尚未进入科学文献系统交流的信息。

[2][1]

二、web2.0环境下的情报交流与传递

2.1 Web2.0 环境下情报信息交流过程

在Web2.0 环境下正式与非正式的情报信息交流应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以 适应这种全新的网络环境。在Web2.0 环境下正式的情报信息交流应理解为借助于权威可靠的网络情报源(如网络图书馆,网上专业期刊杂志等)进行的情报信息交流。非正式情报信息交流是指不通过权威可靠的网络情报源,而是通过Blog ,Wiki ,SNS , Podcast 等Web2.0 工具进行的情报信息交流。

2.2 Web2.0 网络环境下情报信息交流的特点

1.情报传输信道多元化[3]

传统的情报传递信道一般是通过情报中心发生的单向情报传递,而Web2.0 环境下情报传递则是以各种互联网工具(如Blog、Wiki、Podcast 等)为依托,采用多元化的多向信道传输,如手机、PDA 等。

2.情报信息交流的数量剧增,周期大大缩短,反馈迅速

情报信息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博客、播客、维基百科全书发布已经不是新鲜事。其发布的数量之多、速度之快是以往任何情报传递过程都法比拟的。人们在获取情报信息,进行情报信息交流,尤其是非正式交流的时候,还是更加偏好于博客、维基百科全书、播客等全新的Web2.0 工具。而这些工具也正式成为一种主要的报道方式,简单精确的图片,简短直接的文字,在第一时间将新闻情报传至博客中,人们开始习惯通过博客获得信息,而不是电视或者报纸,甚至不是门户网站。

3.情报组织由文献组织发展到知识组织

传统的科技情报中的知识表示侧重于对文献的编码和符号表示,情报组织则是针对文献情报等显性知识的收集、分析、整理与传递。但在Web2.0 环境下, 不显露的、难以用语言表述的隐性知识也进入情报组织的范畴, 由文献组织发展到知识组织,对知识进行管理,比较注重创新。

4.用户在情报创造中多向互动性强,贡献越来越大

Web2.0 强调用户之间的协作,使用户从情报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从受众转向主体,从单个个体转向社团的新型互联网服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由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向信息提供者转变的需要。在Web2.0 中每个用户都在贡献:要么贡献内 容,要么贡献内容的次序。随着Web2.0 技术的发展,在个体之间已初步形成了社团氛围和初步的社团机制,博客服务提供商们将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来加强这种社团性联系,如社会网络软件(SNS)等。博客圈子的形成,将在另一层意义上大规模提高情报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5.弱化了情报信息交流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倡情报信息交流的个性化服务

传统的情报生产没有脱离“情报采集源—专业情报工作者—情报中心—情报发布”的模式,但Web 2.0 却完全颠覆了这个模式, Web 2.0 强调分众传递的对等情报信息交流(P2P),即情报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情报信息的创造者,降低了情报创造的门槛,不像传统的情报信息交流那样,情报源的形成需要情报工作者环环检查,层层把关,从而弱化了情报信息交流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Web2.0对情报传递原理的继承与发展

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具有信息源的去中心化、交互性、个性化、聚合的特点。

Web2.0环境下用户改变了被动接受网站内容的状态,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Web2.0 以用户为中心, 尊重用户价值, 网络信息的生产、传递、接收活动都是围绕用户进行的, 信息组织从宏观上来讲也应围绕用户进行。Web2.0 网站通过各种形式与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鼓励用户体验产品或服务。这些产品或服务也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社区的特点是聚合同类信息或人。Web2.0 的社区分为主题社区和交友社区。主题社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用户围绕某一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也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交友社区提供的是一个认识朋友、拓展人脉的平台。

下面本人将从web2.0的典型应用来分析其特点及对情报传递原理的继承与发展:web2.0的典型应用有Blog、SNS、Wiki、RSS。Blog, 即博客/ 网络日志。Blog 是一个发布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他活动的网络平台。由用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一种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 扩展自己的人脉。Wiki,即百科全书。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 实质上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 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RSS,即聚合内容。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可提供用户订阅, 有利于让用户发现网站的内容更新。

由以上的web2.0的典型应用可以看出Web2.0模式下的互联网应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用户分享。在Web2.0模式下,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种观点。用户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发布自己的观点。2.信息聚合。信息在网络上不断积累,不会丢失。

3.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在Web2.0模式下,聚集的是对某个或者某些问题感兴趣的群体,可以说,在无形中已经产生了细分市场。4.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平台对于用户来说是开放的,而且用户因为兴趣而保持比较高的忠诚度,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其中。

总而言之,web2.0的应用从信源、信道、信宿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扩大了信源的范围,使信道变得通畅,方便了信宿。web2.0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网状的信息传递和非正式的信息交流。它改变了之前web1.0 时代信息大众传播、单向传递的方式。个人深度参与到互联网中, 而不是作为被动的客体。网络为信源提供了畅通的信道, 把信源产生的信息传递给信宿。信道两端的信源和信宿经常互换位置。用户既能够接受和反馈信息, 也[5][4]

能够创造内容并将其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用户间的信息交流具有非正式交流的高度选择性和针对性, 同时也具有非正式交流过程中信息快速反馈的特点。另外,web2.0的应用更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情报观。将用户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把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整个工作与实践的指导思想。

[6]

四、结语

情报学的相关原理知识能对web2.0 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其中一些思想对web2.0 网站的运营和发展也具有启示性或指导作用。这充分体现了情报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web2.0将不断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应用,另一方面也不断促使情报学原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荫涛.论情报学的传递原理.情报理论与实践,1991(4)

[2] 程宏水.Web2.0网络环境下情报信息交流研究.情报杂志,2007(5)

[3] 罗泰晔.论Web2.0的情报学原理.现代情报,2008(3)

[4] 程宏水.Web2.0网络环境下情报信息交流研究.情报杂志,2007(5)[5] http://baike.baidu.com/view/733.htm [6] 罗泰晔.论Web2.0的情报学原理.现代情报,2008(3)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一:名解/填空/选择/判断(我也不知道是啥)

1.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设备通过网络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连接在一起,按照共同遵循的网络规则,配有相应的网络软件的情况下实现信息交换、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2.数据:传递(携带)信息的实体 3.信息:数据的内容或解释

4.信号: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编码),数据以信号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5.信道:传送信息的线路(或通路)

6.比特:即一个二进制位。比特率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即数据传送速率)7.码元:时间轴上的一个信号编码单元 8.波特(Baud):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波特率为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即信号传送速率)。9.误码率:信道传输可靠性指标,是一个概率值

10.数字信号:计算机所产生的电信号是用两种不同的电平表示0、1 比特序列的电压脉冲信号,这种电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11.模拟信号:电话线上传送的按照声音的强弱幅度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模拟信号,信号电平是连续变化的

12.信息编码:将信息用二进制数表示的方法 13.数据编码:将数据用物理量表示的方法。14.带宽:信道传输能力的度量。

15.时延:信息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16.时延带宽乘积:某一信道所能容纳的比特数。时延带宽乘积=带宽×传播时延 17.往返时延(RTT):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接收端的确认所经历的时间RTT≈2×传播时延

18.通信的三个要素:信源、信宿和信道

19.噪声:任何信道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会对传输的信号产生干扰,称为“噪声” 20.数字信道:以数字脉冲形式(离散信号)传输数据的信道。(如ADSL、ISDN、DDN、ATM、局域网)

21.模拟信道:以连续模拟信号形式传输数据的信道。(CATV、无线电广播、电话拨号线路)22.数字通信:在数字信道上实现模拟信息或数字信息的传输 23.模拟通信:在模拟信道上实现模拟信息或数字信息的传输

24.串行通信:将待传送的每个字符的二进制代码按由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依次发送的方式称为串行通信

25.并行通信;利用多条并行的通信线路,将表示一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代码同时通过8条对应的通信信道发送出去,每次发送一个字符代码 26.单工:数据单向传输

27.半双工:数据可以双向交替传输,但不能在同一时刻双向传输(例:对讲机)28.全双工:数据可以双向同时传输(例:电话)

29.基带传输:不需调制,编码后的数字脉冲信号直接在信道上传送以太网(局域网)30.频带传输:数字信号调制成音频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需要解调。通过电话网络传输数据

31.宽带传输:把信号调制成频带为几十MHZ到几百MHZ的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需要解调。闭路电视的信号传输 32.多路复用:多个信息源共享一个公共信道

33.网络协议:在两个实体间控制数据交换规则的集合

34.网络的体系结构: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35.电路交换: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临时专用线路的过程。36.网络协议:两个实体间控制数据交换规则的在集合 37.网络体系结构: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38.域:是指某一类Internet主机的集合,它是管理一类Internet主机的一种组织形式。39.域名:是标识域的自然语言名称,它与数字型的IP地址一一对应。

40.域名系统:是管理域的命名、管理主机域名、实现主机域名与IP地址解析的系统。41.文件传输:TCP/IP的文件传输协议FTP:负责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并且保证其传输的可靠性

42.www基本概念: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能够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

43.HTML: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是一种用来定义信息表现方式的格式,它告诉WWW浏览器如何显示信息,如何进行链接。一份文件如果想通过WWW主机来显示的话,就必须要求它符合HTML的标准。

44.主页:是指个人或机构的基本信息页面,用户通过主页可以访问有关的信息资源。主页通常是用户使用WWW浏览器Internet上任何WWW服务器(即Web主机)所看到的第一个页面。

45.计算机网络安全:通过采用各种安全技术和管理上的安全措施,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其目的是确保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和泄露等

46.数据加密:是通过某种函数进行变换,把正常数据报文(明文)转换为密文。

47.密码体制:是指一个系统所采用的基本工作方式以及它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即加密/解密算法和密钥

48.对称密码体制:传统密码体制所用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 49.非对称密码体制: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相同

50.密钥:密码算法中的可变参数。改变了密钥,也就改变了明文与密文之间等价的数学函数关系;

51.密码算法:相对稳定。可以把密码算法视为常量,而密钥则是一个变量;在设计加密系统时,加密算法是可以公开的,真正需要保密的是密钥

52.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53.传输可靠性:数据能正确送达、数据能有序送达 54.通信的三个要素:信源、信宿和信道 二简答/问答/计算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

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②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没有明确主从关系

③ 联网计算机必须遵循全网统一的网络协议。

2.计算机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区别:

计算机通信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主要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计算机通信网络是在物理结构上具有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以相互间的数据传输为主要目的,资源共享能力弱,是计算机网络的低级阶段。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传输技术划分:广播式网络、点—点式网络

(2)按网络规模与覆盖范围划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按网络的数据传输与交换系统的所有权划分:专用网、共用网

(4)按交换技术划分: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包交换)网络

(5)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树型网络、网状型网络、总线型网络(6)按传输信道划分:模拟信道网络、数字信道网络 4.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分类的主要依据:

①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②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 5.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从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的角度,其结构可以分成两个部分:①负责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和终端②负责数据通信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与通信线路

(2): 从计算机网络组成角度,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两个子网:

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6.资源子网的组成:

(1)主计算机系统(①为本地用户访问网络其它主计算机设备、共享资源提供服务②为网中其它用户或主机共享本地资源提供服务)(2)终端(输入、输出信息、存储与处理信息)

(3)终端控制器(4)联网外设(5)各种软件资源、数据资源

功能: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7.通信子网:由网络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功能:完成全网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

(1)通信控制机:①存储转发处理机②集中器③网络协议变换器④报文分组组装/拆卸设备

(2)通信线路:是通信控制处理机与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控制处理机与主计算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

8.计算机网络拓扑构型的分类:

(1)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星型、树型、环型、网状型)(2)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 9.星型特点:

①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

②中心结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结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结点 ③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管理

④网络的中心结点是全网可靠性的瓶颈,中心结点的故障可能造成全网瘫痪 10.环型特点:

①结点通过点一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逐站传送 ②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

③环中每个结点与连接结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络可靠性的瓶颈 ④环中任何一个结点出现线路故障,都可能造成网络瘫痪 11.树型拓扑构型可以看成是星型拓扑的扩展,特点:

结点按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之间进行,相邻及同层结点之间一般不进行数据交换或数据交换量小。12.网状型(无规则型)特点:

①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 ②系统可靠性高

③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 13.中国的四大网络体系:

(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中国科技网(CSTNET)

(3)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14.从传输介质的角度来看,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方式:有线通信方式和无线通信方式 15.有线通信方式的传输介质:双绞线(最常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

无线通信方式的传输介质:无线通信信道、卫星通信信道 16.双绞线的主要特性:

(1)物理特性: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屏蔽双绞线由外部保护层、屏蔽层与多对双绞线组成。非屏蔽双绞线由外部保护层与多对双绞线组成。

(2)传输特性:美国电器工业协会(EIA)规定了五种质量级别的双绞线。

1类线的档次最低,5类线的档次最高 1类线:语音传输

2类线:语音传输以及进行最大速率为4Mbps的数字数据传输 3类线:目前在大多数电话系统中使用的标准电缆(10M)

4类线:用于10 BASE-T、100 BASE-T和基于令牌的局域网(16M)5类线:用于100 BASE-T和10 BASE-T网络(100M)

选择双绞线电缆所需遵循的准则是:采用能够安全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电缆(3)联通性:双绞线既可用于点到点连接,也可用于多点连接。(4)地理范围:双绞线用做远程中继线时,最大距离可达15公里;用于10Mbps局域网时,与集线器的距离最大为100米。

(5)抗干扰性:双绞线的抗干扰性取决于一束线中相邻线对的扭曲长度及适当的屏蔽(6)价格:双绞线的价格低于其它传输介质,并且安装、维护方便。17.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

(1)物理特性: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及外部保护层组成。内导体是单股实心线或绞合线(通常是铜制的)。外导体由绝缘层包裹,或是金属包层或是金属网。同轴电缆外导体的结构既是导体的一部分,还能(屏蔽)防止外部环境造成的干扰,阻止内层导体的辐射能量干扰其它导线

(2)传输特性:既可传输模拟信号又可传输数字信号

(3)连通性:既支持点到点连接,也支持多点连接。基带同轴电缆可支持数百台设备的连接,而宽带同轴电缆可支持数千台设备的连接

(4)覆盖范围:基带同轴电缆使用的最大距离限制在几公里范围内,而宽带同轴电缆最大距离可达几十公里左右。(5)抗干扰能力:较强(6)价格:居中

基带同轴电缆:数字信号的传输 50Ω用于局域网 75ΩCATV传输宽带模拟/数字信号

18.与双绞线相比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应用于频率更高、数据传输速率更快的情况 19.光纤电缆(光纤芯、包层、外部保护层):(1)物理特性:一种传输光信号的传输媒介(2)传输特性:全反射

发送端两种光源:发光二极管LED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 多模光纤:指光纤的光信号与光纤轴成多个可分辨角度的多光线传输 单模光纤:指光纤的光信号仅与光纤轴成单个可分辨角度的单光线传输

单模光纤的带宽最宽,多模渐变光纤次之,多模突变光纤的带宽窄,单模光纤适于大容量远距离通信,多模突变光纤适于中等距离的通信,而多模突变光纤只适于小容量的短距离通信;在制造工艺方面,单模光纤的难度最大

(3)连通性:光纤最普遍的连接方法是点到点方式

(4)它可以在6—8公里的距离内,在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5)抗干扰力:长距离、高速率的传输中保持低误码率

-5—-6-7双绞线典型的误码率在1010之间,基带同轴电缆的误码率低于10,宽带同轴电缆的误-9-10码率低于10,而光纤的误码率可以低于10,光纤传输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极好 光纤具有低损耗、宽频带、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与安全保密性好的特点 20.电磁波的传播方式:

(1)一种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即通过无线方式传播

(2)另一种是在有限制的空间区域内传播,即通过有线方式传播。(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在同轴电缆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大约等于光速的2/3 21.电磁波按频率由低到高可分为:按照频率由低向高排列,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可以分为无线、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与γ射线。用于通信的主要有无线、微波、红外与可见光

22.移动物体之间的通信依靠无线通信手段:无线/微波通信系统、蜂窝/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3.无线电波的特性与频率有关。在较低频率上,无线电波能轻易地通过障碍物,但是能量随着与信号源距离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在高频上,无线电波趋于直线传播并受障碍物的阻挡,还会被雨水吸收。

24.中继站的功能是进行变频、放大和功率补偿,其数量的多少则与传输距离和地形地貌有关

25.传统的蜂窝电话系统是模拟信号传输系统,它以模拟电路交换蜂窝技术为基础 26.卫星传输的最佳频段在1—10GHz之间,C频段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它位于1—10GHz的最佳频率范围内 27.卫星通讯的优势:

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大,传输距离远、可以实现多向多地址的通信、通信容量大、机动灵活、不易受到噪声影响,转发次数少,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 缺点:远距离信息传输导致的时延过大,发射功率要求高 28.同步脉冲:用于码元的同步定时,识别码元从何时开始

同步脉冲也可位于码元的中部、一个码元也可有多个同步脉冲相对应 29.比特率、波特率和信号编码级数的关系

Rbit = Rbaud log2M(M-信号的编码级数,Rbit-比特率,Rbaud-波特率)在固定的信息传输速率下,比特率往往大于波特率(一个码元中可以传送多个比特)30.带宽BW ≈ fmax- fmin b/s,kb/s,Mb/s,Gb/s单位:赫兹(Hz)31.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错误校验所需的时间 排队时延=数据在中间结点等待转发的延迟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位数/信道带宽

传播时延=d/s d:距离,s:介质中信号传播速度

32.编码:数据→适合传输的数字信号——便于同步、识别、纠错 调制:数字信号→适合传输的形式——按频率、幅度、相位 解调:接收波形→数字信号 解码:数字信号→原始数据

33.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系统的传输过程:

把携带信息的数据用物理信号形式通过信道传送到目的地 34.数据通信系统构成: 数据传输系统:(1)传输线路(有线介质、无线介质)

(2)传输设备(调制解调器、中继器、多路复用器、交换机等 调制解调器等网络接入设备也称为DCE)

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终端(DTE)又分为:

源系统(信源+发送器):发出数据的计算机 目的系统(信宿+接收器):接收数据的计算机

35.数据通信基本过程:

五个阶段:建立物理连接、建立逻辑连接、数据传输、断开逻辑连接、断开物理连接 两项内容:数据传输和通信控制 36.数字通信的优点

抗噪声(干扰)能力强、可以控制差错,提高了传输质量、便于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易于加密、保密性强、可以传输语音、数据、影像,通用、灵活

37.Nyquist公式:用于无噪声理想低通信道(估算已知带宽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C = 2W log2 M C = 数据传输率(b/s)W = 带宽(Hz)M = 信号编码级数 38.shannon公式:用于有噪声干扰信道 C = W log2(1+S/N)

C: 传输率(b/s)W: 带宽(Hz)S/N: 信噪比 39.Nyquist公式和Shannon公式的比较

C = 2W log2M ◇用于理想信道(不存在)

◇数据传输率随信号编码级数增加而增加。

C = W log2(1+S/N)

◇用于有噪声信道

◇无论信号编码级数增加到多少,此公式给出了有噪声信道可能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上限。

原因:噪声的存在将使编码级数不可能无限增加。

40.数据通信中需要在三个层次上实现同步:位—位同步、字符—字符同步、帧—帧同步 41.位同步:目的是使接收端接收的每一位信息都与发送端保持同步,2种同步方法: 外同步——发送端发送数据之前发送同步脉冲信号,接收方用接收到的同步信号来锁定自己 的时钟脉冲频率

外同步——发送端发送数据之前发送同步脉冲信号,接收方用接收到的同步信号来锁定自己的时钟脉冲频率

42.字符同步:找到正确的字符边界。常用的为起止式(异步式)。在这种方式中,每个字符的传输需要: 1个起始位、5—8个数据位、1、1.5或2个停止位 采用这种同步方式的通信也称“异步通信”。起止式的优缺点:

每个字符开始时都会重新获得同步; 每两个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固定; 增加了辅助位,所以传输效率低

43.帧同步:识别一个帧的起始和结束。帧(Frame):数据链路中的传输单位——包含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数据块

面向字符的——以同步字符(SYN,16H)来标识一个帧的开始,适用于数据为字符类型的帧 面向比特的——以特殊位序列(7EH,即01111110)来标识一个帧的开始,适用于任意数据类型的帧

44.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区别:

1、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传输,而同步传输是面向比特的传输

2、异步传输的单位是字符而同步传输的单位是帧

3、异步传输通过字符起止的开始和停止码抓住再同步的机会,而同步传输则是从数据中抽取同步信息。

4、异步传输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同步传输往往通过特定的时钟线路协调时序

5、异步传输相对于同步传输效率较低 45.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所使用的技术 模拟数据—移频、调制—模拟信号 模拟数据—PCM编码—数字信号 数字数据—调制—模拟信号 数字数据—数字编码—数字信号 46.编码与调制的区别

编码:用数字信号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 调制:用模拟信号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_ 47.多路复用技术:提高线路利用率

适用场合:当信道的传输能力大于每个信源的平均传输需求时 48.复用的基本思想:

把公共共享信道用某种方法划分成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数据 频分复用FDM:按频率划分不同的信道,如CATV系统 波分复用WDM:按波长划分不同的信道,用于光纤传输 时分复用TDM :按时间划分不同的信道,目前应用最广泛 码分复用CDM:按地址码划分不同的信道,非常有发展前途

49.频分复用FDM:原理:整个传输频带被划分为若干个频率通道,每路信号占用一个频率通道进行传输。频率通道之间留有防护频带以防相互干扰。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

原理:整个波长频带被划分为若干个波长范围,每路信号占用一个波长范围来进行传输 时分复用TDM 原理:把时间分割成小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分为若干个时隙,每路数据占用一个时隙进行传输。在通信网络中应用极为广泛 码分复用CDM 原理:每个用户把发送信号用接收方的地址码序列编码(任意两个地址码序列相互正交)50.一个时间片内传输的多路数据称为帧。51.统计(异步)TDM——STDM TDM的缺点:某用户无数据发送,其他用户也不能占用该时隙,将会造成带宽浪费。STDM:用户不固定占用某个时隙,有空时隙就将数据放入。55.数据交换技术:按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

(目的:节省线路投资,提高线路利用率)

56.实现交换的方法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54.电路交换: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临时专用线路的过程(可以是真正的物理线路,也可以是一个复用信道)特点: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称为“面向连接的”(典型例子:电话)过程: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优缺点:

建立连接的时间长;

一旦建立连接就独占线路,线路利用率低; 无纠错机制;

建立连接后,传输延迟小。

不适用于计算机通信:因为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真正传输数据的时间不到10% 57.报文交换: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交换的技术。

在交换过程中,交换设备将接收到的报文先存储,待信道空闲时再转发出去,一级一级中转,直到目的地。这种数据传输技术称为存储-转发。传输之前不需要建立端到端的连接,仅在相邻结点传输报文时建立结点间的连接。——称为“无连接的”(典型例子:电报)

整个报文(Message)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优缺点:

没有建立和拆除连接所需的等待时间; 线路利用率高; 传输可靠性较高;

报文大小不一,造成存储管理复杂;

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且对存储容量要求较高;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55.分组交换(包交换):将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分组(Packet)进行存储转发。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也是“无连接的”。有强大的纠错机制、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优缺点:

对转发结点的存储要求较低,可以用内存来缓冲分组——速度快; 转发延时小——适用于交互式通信;

某个分组出错可以仅重发出错的分组——效率高; 各分组可通过不同路径传输,容错性好。

需要分割报文和重组报文,增加了端站点的负担。分组交换有两种交换方式: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56.数据报方式(Datagram)各分组独立地确定路由(传输路径)

不能保证分组按序到达,所以目的站点需要按分组编号重新排序和组装

57.虚电路方式(Virtual Circuit):通信前预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虚电路 三个过程:建立-数据传输-拆除

虚电路的路由在建立时确定,传输数据时则不再需要。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58.差错控制:在通信过程中,发现、检测差错并进行纠正 59.产生差错的原因: 信号衰减和热噪声

信道的电气特性引起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的畸变; 信号反射,串扰;

冲击噪声,闪电、大功率电机的启停等 60.检错码主要有两种编码方法:

奇偶校验:只能用于面向字符的通信协议中

只能检测出奇数个位错,偶数个位错则不能检出

61.循环冗余校验:

校验和是16位或32位的位串。CRC校验的关键是如何计算校验和 CRC校验码的检错能力: 可检出所有奇数个错; 可检出所有单位/双位错;

可检出所有≤G(x)长度的突发错。常用的生成多项式G(x):

16152CRC16=x+x+x+1 ***7542CRC32=x+x+x+x+x+x+x+x+x+x+x+x+x+1 62.CRC校验和的计算

以数据块(帧, Frame)为单位进行校验

将数据块构成的位串看成是系数为0或1的多项式

54如110001,可表示成多项式 x + x + 1 若G(x)为r阶,帧为m位,其多项式为M(x),则在帧后面添加r个0,成为

rm+r位,相应多项式2M(x)

r按模2除法用2M(x)除以G(x):商Q(x),余R(x)r即: 2M(x)= G(x)Q(x)+R(x)

r按模2加法把2M(x)与余数R(x)相加,结果就是要传送的带校验和的帧的多项式T(x):

r即:T(x)= 2M(x)+ R(x)

r实际上,T(x)=2M(x)+R(x)=[G(x)Q(x)+R(x)]+R(x)=G(x)Q(x)(模2运算)所以,若接收的T(x)正确,则它肯定能被G(x)除尽。

542例:已知信息码为1000100101。给定G(x)= x+x+x+1。求CRC 循环校验码 因为已知信息码为:1000100101,952 所以 f(x)= x+x+x+1 k 141075 f(x)·x= x+x+x+x = ***

542 G(x)= x+x+x+1 = 110101

CRC循环冗余校验码为: 1 0 0 0 1 0 0 1 0 1 0 0 0 1 1 63.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涉及对事物的表示形式,信息涉及对数据所表示内容的解释 64.按照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类型,可以相应地将通信系统分为:

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 65.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

(1)抗干扰、抗噪声性能好(2)差错可控(3)易加密。

66.调制解调:若通信信道不允许直接传输计算机所产生的数字信号,则需要: ①调制 —— 在发送端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 ②解调 —— 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 用来完成调制解调功能的设备叫做调制解调器(modem)

67.数据通信按照信号传送方向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68.实现字符或数据块之间在起止时间上同步的常用方法有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两种。69.同步传输

(1)位同步:接收端根据发送端发送数据的起止时间和时钟频率来校正自己的时间基准与时钟频率。

分类:外同步法、内同步法

(2)字符同步:保证收发双方正确传输字符的过程就叫做字符同步。

1起止式(异步式)分类:○:采用异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就叫做异步传输

特点:每个字符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发送,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 2同步式:○采用同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就叫做同步传输, 将字符组织成组,以组为单位连续传送。

70.异步传输:字符是数据传输单位 71.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区别:

(1)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传输,而同步传输是面向比特的传输。(2)异步传输的单位是字符而同步传输的单位是帧。

(3)异步传输通过字符起止的开始和停止码抓住再同步的机会,而同步传输则是从数据中抽取同步信息。

(4)异步传输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同步传输往往通过特定的时钟线路协调时序。(5)异步传输相对于同步传输效率较低 72.数据编码方法:

(1)模拟数据编码: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2)数字数据编码:非归零码NRZ、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73.模拟数据的数字编码:脉冲编码调制PCM 74.人们把通过通信信道后接收数据与发送数据不一致的现象称为传输差错,常简称为差错 75.通信信道的噪声分为热噪声和冲击噪声

76.冲击噪声引起的传输差错为突发差错,引起突发差错的位长称为突发长度(总结到这里我已经神经错乱了,大家凑合着看吧)

77.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它在数值上近似为: Pe=Ne/N(N为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Ne为被传错的码元数)

-9 78.计算机通信的平均误码率要求低于1079.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

80.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81.物理层:协议(标准):规定了物理接口的各种特性

82:协议:面向字符的:数据以字符为单位传输,用控制字符控制通信

面向比特的:数据以位为单位传输,用帧中的控制字段控制通信

83.网络层:CCITT:X.25 TCP/IP:IP 84.传输层的特点:

以上各层:面向应用,本层及以下各层:面向传输;

与网络层的部分服务有重叠交叉,功能取舍取决于网络层功能的强弱;只存在于端主机中;实现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端到端”的连接 85.网络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传输

传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逻辑传输

网络层则提供网络中主机间的“逻辑通信” 传输层提供主机中的进程间的“逻辑通信” 86.应用层:HTTP、FTP、TELNET、E-mail 87.88.TCP/IP是指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簇 89.TCP/IP协议特点:

1.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连网中; 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唯一的地址; 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90.TCP/IP层次: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 91.网络接口层功能:通过网络发送和接受IP数据报 92.网际层功能:

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处理接受的数据报、处理互联的路径、流控与拥塞问题 协议:IP 网际协议、ICMP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ARP 地址解析协议、RARP 逆地址解析协议 93.传输层:提供端-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协议:传输控制协议 TCP —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94.应用层:网络终端(TELNET)协议:实现互联网中远程登录功能 文件传输协议(FTP):实现互联网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传送 域名服务(DNS):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IP地址映射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管理程序和代理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于WWW服务

95.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比较: 相同: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在传输层中二者定义了相似的功能

不同:OSI引入了服务、接口、协议的概念,TCP/IP则没有,但他正是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模的。

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TCP/IP则相反。OSI先有标准后实践,TCP/IP则相反。OSI太复杂,TCP/IP简单却并不全面。

分层不同,OSI模型有7层,TCP/IP模型有4层

OSI在网络层提供无连接和连接两种服务,而在传输层只提供连接服务。TCP/IP的网络层为无连接,而传输层提供无连接和连接两种服务。

96.IP地址 见教材P.68 —P.70 嫌麻烦 不想打

97.子网掩码:懒得弄了 自己做练习题吧 教材P.84—P.92 98.IP地址与域名比较:

(1)域 名--用字符表示的网络主机名是主机标识符;

IP地址--数字型,难于记忆与理解

域名--字符型,直观,便于记忆与理解(2)IP地址--用于网络层

域名--用于应用层

IP地址与域名: 全网唯一,一一对应

99.Internet主机域名的一般格式是:主机名.单位名.类型名.国家代码 100.电子邮件的特点

①传递迅速,范围广阔,比较可靠;

②不要求双方都在场,不需要知道通信对象的位置; ③实现一对多的邮件传送;

④可以将文字、图像、语音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集成在一个邮件中传送 101.电子邮件系统的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邮件读取协议POP3 102.Internet的远程登录服务(TELNET)的主要作用 ①允许用户与在远程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进行交互; ②当用户登录到远程计算机时,可以执行远程计算机上的任何应用程序,并且能屏蔽不同型号计算机之间的差异;

③用户可以利用个人计算机去完成许多只有大型计算机才能完成的任务 103.TCP/IP的文件传输协议FTP:负责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并且保证其传输的可靠性

104.WWW服务器采用超文本链路来链接信息页

文本链路由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维持

WWW客户端软件(WWW浏览器)负责信息显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105.WWW服务的特点

(1)以超文本方式组织网络多媒体信息

(2)用户可在世界范围内查找、检索、浏览及添加信息(3)提供生动直观、易于使用、统一的图形用户界面

(4)网点间可以互相链接,以提供信息查找和漫游的透明访问(5)可访问图像、声音、影像和文本信息 106.HTML语言的作用

HTML是WWW上用于创建超文本链接的基本语言,可以定义格式化的文本、色彩、图像 与超文本链接等,主要被用于WWW主页的创建与制作 107.HTML语言的特点

(1)通用性(2)简易性(3)可扩展性(4)平台无关性(5)支持用不同方式创建HTML文档

108.URL描述了浏览器检索资源所用的协议、资源所在计算机的主机名,以及资源的路径与文件名。

109.URL使用的协议:gopher、ftp、file、telnet 110.DNS名称的解析方法:用hosts文件进行解析、通过DNS服务器解析 111.DNS服务器的两种查询方法

(1)递归查询:递归查询是最常见的查询方式(2)迭代查询 112.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存储安全与信息传输安全

113.信息传输安全问题的四种基本类型:截获、篡改、窃听、伪造

第三篇: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专业限选课)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ensor

【课程编号】XZ260111

【学分数】2

【学时数】24+6+9(实验课时)【课程类别】专业限选 【编写日期】2010.3.30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电、数电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类

一、教学目的、任务

《传感器原理和应用》是电子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及其结构特点;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传感器; 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了解传感器的发展动向。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它们分别构成了信息系统的“感官”、“神经”和“大脑”。在机械工程中,传感器对于机械电子、测量、控制、计量等领域都是必不可少的获取信息的关键部件。

鉴于上述认识并考虑学科特色,在本课程有限学时内,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下列几方面的知识:⑴传感器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特性;⑵常用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⑶传感器测量电路;⑷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1章 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自学

主要内容:

1.1测量概论

1.2测量数据的估计和处理

教学要求:

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系统的特性,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的各种方法。

第2章 传感器概述2学时

2.1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

2.2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教学要求:

熟悉传感器的输出--输入特性与内部结构参数有关的外部特性,掌握其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

第3章 应变式传感器4学时

主要内容:

3.1 工作原理

3.2 应变片的种类、材料及粘贴

3.3 电阻应变片的特性

3.4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3.5 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要求:

熟悉应变片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外部特性,了解其应用范围,掌握测量电路的分析方法。其它教学环节:实验一应变片性能测试实验3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半桥和全桥。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使用金属箔式应变片组成单臂电桥、半桥和全桥的方法,了解在不同电路

形式时电路的输出特性。

注意要点:确保接线正确,电源电压不能用错。

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3 学时

主要内容:

4.1自感式电感传感器

4.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4.3电涡流式传感器

教学要求:

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工作特点,掌握其组成的各种测量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组成特点。其它教学环节:实验二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3学时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实验内容: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动手自制一个涡流探头,利用实验室放大器

及振荡器对不同被测材料(即混料)进行分选。

实验目的与要求:研究电涡流传感器特性,被测材料(物质)对传感器的特性的影响以及电涡流

传感器的应用。

注意要点:确保接线正确,激励、响应线圈不能用错。

第5章电容式传感器3 学时

主要内容:

5.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5.2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及非线性

5.3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5.4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5.5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要求:

熟悉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掌握其在非电量测量与自动检测中的应用。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三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性能1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研究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特性。注意要点:确保接线正确,电源电压不能用错。

第6章 压电式传感器3 学时

主要内容:

6.1压电效应及压电材料

6.2 压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6.3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要求:

了解压电式传感器具有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掌握其组成的测量电路分析及应用。

第7章 磁电式传感器4学时

主要内容:

7.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7.2 霍尔式传感器

教学要求:

掌握磁电式传感器的各种不同类型及应用范围。

其它教学环节:实验四 霍尔传感器特性研究及应用2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霍尔传感器在交、直流信号激励下的特性。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霍尔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实验研究霍尔传感器在交、直流信号激励

下的特性;掌握霍尔传感器测量振幅和称重应用的实验方法。

注意要点:确保接线正确,电源电压不能超出规定值。

第8章 光电式传感器3 学时

主要内容:

8.1光电器件

8.2光纤传感器

教学要求:

熟悉典型的光电器件的特性和应用,了解光纤传感器及其技术发展方向,掌握红外传感器的应用。

第9章 半导体传感器2学时

主要内容:

9.1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9.2湿敏传感器

9.3色敏传感器

9.4半导体式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要求:

了解以半导体材料组成的各种传感器及其它们的工作原理,掌握气敏、湿敏、色敏传感器在测量电路中的应用及其电路分析。

第10章 超声波传感器2学时

主要内容:

10.1超声波及其物理性质

10.2超声波传感器

10.3超声波传感器应用用

教学要求:

熟悉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物理性质,掌握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

第11章 微波传感器1学时

主要内容:

11.1微波概述

11.2微波传感器的原理和组成11.3微波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要求:

了解压电式传感器具有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掌握其组成的测量电路分析及应用。

第12章 辐射式传感器1 学时

主要内容:

12.1红外传感器

12.2核辐射传感器

教学要求:

了解辐射式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

第13章 数字式传感器自学

主要内容:

13.1光栅传感器

13.2编码器

13.3感应同步器

教学要求:

了解数字式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

第14章 智能式传感器自学

主要内容:

14.1概述

14.2传感器的智能化

14.3集成智能传感器

教学要求:

了解集成智能感器的特性及应用。

第15章 传感器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4学时

主要内容:

15.1温度测量

15.2压力测量

15.3流量测量

15.4物位测量

教学要求:

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和原理、热电效应的构成成份。掌握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冷端补偿方法、测量计算方法。了解热电阻的工作原理、结构,掌握应用方法。了解传感器在工程检测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重点:各种常见的、应用广泛的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特性、转换电路以及工程应用,及分析、设计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实验加深对所学各类传感器的性能及工作原理理解。

难点:各种传感器的特性分析。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考查,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第三版),郁有文等编著,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

1.王化祥,《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天津大学出版社,第七版,2003

3.刘君华,《智能传感器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版,1999

4.单成祥,《传感器的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其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4.赵负图,《现代传感器集成电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修(制)订人:审核人:

2010年 3 月30日

第四篇:ERP原理与应用

ERP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专业)

2011-9-6 6:50:56来源: 卓越亚马逊

《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规划教材:ERP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专业)》作者欧阳文霞,ISBN9787115250629,定价¥29.00,近期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BTC电商网小编为整理推荐《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规划教材:ERP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专业)》的内容概要、作者介绍、在线阅读等最新电子商务图书信息,比较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规划教材:ERP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专业)在卓越网、当当网等网上书店的价格折扣,帮助大家了解和购买!

内容概要

《ERP原理与应用》由欧阳文霞主编,从ERP的核心思想出发,以ERP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

介绍了ERP的计划层次、ERP各功能模块的框架体

系和业务流程,并论述了ERP实施的相关步骤和注

意事项。全书共分为9章,包括ERP概述、ERP的层次结构、ERP的财务管理系统、ERP的生产控制

系统、ERP的物流供应链系统、ERP的人力资源管

理系统、ERP的质量管理、企业信息化集成和ERP

实施。本书安排了丰富的实训内容,可登录企业信

息化实训平台进行模拟操作,网址为www.paas.so,用户名为999,密码为888888,登录后选择“管理员”。

本书配有大量的图表,通俗易懂,架构清晰,既可

作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企业管理、计算机、物流管理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作为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也可供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和实施ERP参考。

编辑推荐

《ERP原理与应用》由欧阳文霞主编,针对高校学生的ERP课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完成操作演练过程。本书将ERP的核心部分及扩展部分编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学生可以模拟真实操作系统,如在系统中自行注册公司、定义角色、网上考试;系统还可以自动阅卷,不受时间限制地实现学生实训目的。该系统B/S架构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的实训摆脱实验室,真正实现与实际工作接轨。

第五篇:李白对前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李白对前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也是诗歌空前繁荣的时代,两千多诗人的五万多首诗歌,众体咸备,名家辈出,把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推到了顶峰,而在这如众星灿烂般的名家名作之中,李白的诗歌则如同北极星一般,高踞天顶,代表了盛唐一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落笔成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与李白齐名的杜甫给与他的高度评价,而且也可以作为后人对他的最高评价。

李白,首先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的创作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作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促进了浪漫主义的极大发展。其次,李白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也有杰出的贡献,他继承了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一方面,他指出了“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其一),以自豪的精神肯定了唐诗力扫齐梁颓风,恢复风雅传统的道路,一方面批评了忽视思想内容,追求雕饰的形式主义诗风,认为是,“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古风》其三十五)。此外,他努力学习乐府民歌,大力开拓七言诗与乐府歌行和山水诗, 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切,奠定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下面,从浪漫主义的诗歌思想特色,山水诗,乐府诗几个方面来看他对前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一、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

盛世喜李白,乱世怀杜甫,李白以他那盛唐时代的开放胸怀,气盖一世的宏大气魄,赢得了人们的推崇和喜爱[1]p86。可以说,李白诗盛唐时期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我国自远古时代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开拓进取,融入了盛唐的时代精神。

远古时期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中,便已蕴含着积极浪漫主义的萌芽。到了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更是在吸收前代文化与文学的成就的基础上,在与黑暗现实的斗争中,创造了《离骚》为代表的一系列光辉诗篇,以其宏富博大的内容,奇情壮采的形式,为浪漫主义传统创造了第一个高峰。与屈原同时的庄子,在其哲理散文中创造了许多寓言,对浪漫主义传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两汉到唐初,浪漫主义传统在民间一文人创作中不断地发展着,曹植的《洛神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等,以及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一些优秀作品,都对浪漫主义传统有所丰富。终于,时至盛唐,人属李白,在非凡的时代与非凡的个人相结合之下,浪漫主义出现了新的高峰。

李白在创作中,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丰富遗产,他所继承的传统,首先当推楚辞,特别是他受屈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屈原强烈的爱国情操和坚贞不屈的人格精神对李白的精神气质无疑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坚持人格的完美,保持人的美好天性,不降志从俗,不汩泥扬波,是屈赋的主旋律[2]p63。李白不但继承发扬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还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象熔铸神话传说,大胆地幻想夸张等。从具体作品来看,他的《梁甫吟》、《远别离》、《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在精神面貌上与屈原相一致。但是,李白的浪漫主义成就,不仅仅在于继承而更在于开拓进取,他的非凡成就,是个人与朝代的完美结合。

李白生活的开元、天宝年间,唐帝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民族交往日益频繁,同时,政治经济各方面也都潜伏着危机。国家的强大,鼓舞他建功立业的雄心,而政治的危机,则激发了他救时济世的热望,这种心情,表现在诗中,自然使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而这是前代所不具有的。无论是李白自称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还是与他同代的杜甫所称道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都是李白诗歌特点的准确描述。在李白的诗中,经常出现那布衣而抵卿相的人物或功成身退的侠士,他常借这些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羡慕姜子牙:“君不见朝歌屠叟辞荆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梁甫吟》),羡慕诸葛亮“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他追求平交王侯,君臣相得,“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剖肝输胆效英材”(《行路难》其二),他佩服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古风》其十),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即使在现实中受到严重挫折也不会消沉,相反的,则表现了愤激的斗争精神。像他的《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像他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城取紫袍……” 在这些诗里,他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悲愤,还对朝廷的是非不分作出了强烈的批判,可以看出,政治上的远大抱负,对祖国人民的关爱,对封建社会一切压迫和羁束毫不调和的态度,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往往又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从而较之以往的浪漫主义作品,那种追求理想,反抗叛逆的精神大大增强了。除此之外,与以往的浪漫主义作品相比,李白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与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不论是以“我”或“李白”的出现直抒胸臆,还是借古人的化身自许,不论表现何种生活、何种形象,都使人感觉到诗人李白的形象活跃其中。事实上,在初唐诗中“我”字的使用率很低,随着向盛唐发展而渐高,李白则居于顶峰[3]p5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行路难》之二),是他政治失意后悲怀难遣的浩叹;“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是他眷恋长安时一往情深的痴想。李白也写山水诗,却很少写幽寂的丘壑,宁静的林泉,而是着力表现奇峰大山,千丈飞瀑,滚滚江河,借以表现狂放不羁的个性[4]p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西岳轮台歌》),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黄河,就是诗人自身热情奔放,傲岸不羁的性格写照。由于上述自我表现的特点,李白的诗歌在感情的表达上就是奔放不羁,以巨大的夸张历史与神话,奇丽惊人的幻境,构成超现实的幻想境界。在以往的浪漫主义作品中,也多有幻想境界的虚构,但却从未有像李白运用夸张运用的如此大胆的。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借有形的白发表现无尽愁思。《北风行》则以“燕山雪花大如席”来夸张幽州苦寒,以“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雪雨恨难裁”这样惊心动魄的比喻和夸张,揭示思妇生离死别的绝望悲哀。在李白诗中,夸张往往与神话、幻想结合在一起,从而展开充满奇情异采的幻想境界和形象领域。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均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之作。李白一生都在理想和现实的激烈冲突中挣扎徘徊,思想感情极其矛盾复杂,因而他的诗歌往往呈现出感情充沛,瞬息万变的特点,他的名作《将进酒》、《行路难》等都是这方面突出的例子,一方面悲叹行路难,忽而又高歌“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强烈的信心转眼便取代了消极的悲叹。他的感情在转瞬之间判若两人。把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处理得这样洒脱灵活,并且达到艺术上的高度完美,在诗史上只有极少数诗人能达到这个水平。从这种跳脱变化的特点继续发展,于是他在有些诗篇里就同时运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必然要反映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实和痛苦[5]p69。这就决定了他有的诗既写实,又想象夸张,象《北风行》、《关山月》,有时竟把抒写理想愿望与描写苦难的现实结合在一篇诗里,如《古风》第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在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中,突然俯见被安禄山毁灭的洛阳,急转直下的感情,浪漫幻想的破灭,深刻表现出诗人无比沉痛的爱国心情。与遍篇以幻境喻现实的《离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山水诗的开拓性贡献

李白好漫游,终其一生,几乎走遍了天下名山,在晚年作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自己也承认,“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6]p123。他不慕儒家圣人,志在求仙,迹同隐游,所以“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金陵江上遇隐者》)。所以,在他创作的大量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篇中,涌现出了许多山水篇章,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境界。

山水诗,最早出现在刘宋初期,在当始十分流行,谢灵运是第一个擅长写山水题材的诗人,他大量创作了以欣赏山水为题的诗歌,从而把大自然山水从古来神化、礼教化而玄虚化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变为造化的艺术品。在继谢灵运之后,谢眺进一步发展了山水诗,在艺术上,他的作品都较少雕琢,较少玄言成份,有清新自然的特点,但是,在当时分裂的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诗人往往胸怀不高,眼界相对狭窄,因而在艺术上多表现为精致纤巧,而思想境界有限,而李白,正是在前代山水诗人开创的基础上,大力进取,把山水诗推上了一个顶峰。

随着隋代的统一,大唐的昌盛,诗人们的昂扬进取精神高涨,山水诗的思想境界逐渐高远而阔大,艺术表现由形似趋向神似,而山水诗中的山水形象也从纤巧变为雄壮,从观赏自然形态变为表现诗人自我。与此同时,诗人群体中还出现了一类隐士,他们有济世之志但又不慕名利,不附权贵,不受束缚,他们的隐游不同与南朝的消极避祸,而是放歌于名山大川,寄情于五湖四海,虽然隐居,但有着慷慨高歌。这一切,都对李白山水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李白的山水诗的突出特点是大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个性化。如果说二谢是为山水写形的话,李白的诗歌则为山水写心,所谓写心,就是指李白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也融入了山水之中,在他的诗中,山水往往也带着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他给山水灌注了生命,给它们以活的灵魂[7]p167。在李白的观念里,他不为世俗理解,也不属于世俗的人间。他这种思想观念了的生活际遇而逐渐加深,使他更加热爱大自然山水,也使他的山水诗里的山水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理想化,人性化了。像他的名篇《蜀道难》,在诗中,对蜀道山水倾注了雄放壮烈的感情,以极端夸张和非凡想象来表现开辟这条沟通秦中与蜀中的高山栈道所付出的壮烈牺牲。它“上有大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高峻惊险,神兽敬畏,正是诗人独特生活道路的象征,理想事业的化身。而登途攀越,高可摘星云,孤寂危险,且有威胁,这进一步渲染衬托出蜀道之险,显示诗人的胸襟情怀。敢登蜀道者需有大无畏的意志,毅力和气概,决非凡夫俗子所能为。而诗人的自我形象,则融化于蜀道高险而雄壮的形象中。

李白还有不少短小精美的山水律绝,具体形象不一,手法技巧各异,但仍都具有幻想化、个性化的特点,像《清溪行》写清溪感受,“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前两句看来只是以镜比水,以屏比山的修辞精巧,实为诗人以水作明镜,以山作屏风,把清山秀水为家。所以末二句写猿啼远游子伤悲,而方外则显示诗人以山水为家的闲适情怀,体现出幻想化的色彩,再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以山拟人,人同山,有心之人与无心之山,相成知音,也属此类幻想化。最能体现李白山水诗幻想化、个性化特点的,是那些直接描写向往仙境,交往神仙的作品,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集中典型的表现。它写梦中游天姥山仙境和觉醒,诗一开始便断定海中蓬莱仙岛不可信,但高高天姥山却可望可游。于是夜里梦中“飞渡镜湖月”,他“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而在“迷花倚石忽已瞑”时,突然来到了“霓为裳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的神仙境地。然而,梦忽惊起,惟觉时之枕席,于是诗人感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因而他要骑鹿访名山,寻求梦想中的仙境,大自然山水在诗人笔下变幻成了神仙世界。鲜明地表现出幻想化与个性化的特征。从山水诗的美学角度看,李白对二谢的山水诗也有极大的发展,使山水诗由清丽走向了壮丽。李白的风格,从大体上来说是壮丽。李白其人,不论从胆识,才学、气魄等各方面来看,都高于二谢,因此其风格主导方面,也表现为雄健的阳刚之美,他的山水诗所呈现的美学风格是壮丽,而二谢山水诗所呈现的美学风格则是一种清丽,是一种婉约的阴柔之美,这就扩大了山水诗美学风格上的表现范围。从李白的经历和游踪来说,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及祖国的名山大川,长河上下、大江南北、塞北江南,无不留下他的身影,他不同于二谢,游踪只局限于江南一隅的明山秀水。所以在他的山水诗中,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庐山的奇秀,峨眉的伟岸,江南的秀丽与塞北的浩瀚。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游太山》其三)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峰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在李白的这些诗里,祖国的大好河山,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有的雄奇,有的秀逸,有的苍茫,有的明丽,各显示出其特有的美,在李白笔下的黄河与长江,更是魄力非凡,大气磅礴:“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待御虚舟》)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秋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凡尘丘子》)

在二谢的诗句中,不论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还是“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山水仿佛是一张张优美的山水画,给人以清丽之美的感受,而在李白的山水诗中,则有一种跳荡的感情和激动人心的力量在跃动。他的山水诗,常常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一曲动人心弦的山水交响乐,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充满着壮丽色彩。

总之,李白的山水诗与二谢山水诗相比,完全是一处新的境界。在他的努力下,山水诗由为山水写貌走向为山水写神,由清丽走向壮丽,在前人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三、乐府的进取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各体诗歌都有佳作,尤工乐府歌行。

乐夜歌行这一自由诗体,滥觞于楚辞,孕育于汉乐府,而在鲍照手中得以形成,十八首《拟行路难》思想丰富深刻,感情强烈奔放,形式上变逐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可以自由换韵。这一切都对后代诗人创作乐府歌行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到了李白,乐府歌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李白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他的二百三十多首乐府歌行,有《庄子》的纵横恣肆,屈骚的委婉跌宕,《孙子兵法》的奇诡多变,汉乐府的长短参差,他集众家之所长融一已之创造,呈现出舒卷自如的自由美。《蜀道难》《江上吟》、《将进酒》、《梁甫吟》等,无不写得纵横开合,跌宕生姿,呈现出诗人天才的创造力,把乐府歌行这种体裁发展到盛唐诗歌的顶峰,成为盛唐之绝唱。李白的乐府诗歌,往往是在大量沿用乐府古题的基础上翻出新意,曲尽拟古之妙。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丁都护歌》、《侠客行》等,均属于缘事而发之作,表达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深刻的寄托。另一方面,则是借古题抒已怀,通过旧题所寓之意或题目本身之意,来引发出作者对自己情怀的抒写。而这一类乐府诗,正因其偏重主观抒情,所以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兴发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8]p286像他的名篇《蜀道难》,这一题目本有功业难成之意,而这正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成的悲愤。所以他在诗中极力抒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险峻,也是他对世道艰险的悲慨,再如另一名篇《将进酒》,这本是汉乐府短萧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为“劝酒歌”,含有饮酒放歌为言之意,李白由此引发,抒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壮气概,把原本借酒销愁写得气势澎湃,如大江奔流势不可遏,展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

李白的乐府诗,同其它诗作一样,都呈现出他人不可企及的个性特色,在李白的乐府诗中,不论是语调还是气势,都是典型的李白式的,这种以第一人称的抒情和议论表达主观受的写法,完全不同与以往乐府的赋体叙事,他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此外,他以大胆的想象与夸张,以及巧妙的比喻来突出主观感受,形成了磅礴的气势,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完成了乐府诗从汉魏的古体到唐体的根本转变。

综上所述,李白作为伟大的天才诗人,作出了巨大的成就,他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丰富遗产,加之他个人的非凡才华,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做出了令后人不可企及的贡献。

下载Web2.0的应用对情报传递原理的继承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Web2.0的应用对情报传递原理的继承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山东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调查报告

    儒家文化在山东的现状 ——通过孔府家酒集团感受现代企业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导言 山东被称为“齐鲁圣地”,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圣人孔子、孟子皆出......

    试论《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最终定稿]

    试论《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无名氏 不知道什么医学院 摘要 [目的]探讨《伤寒论》与......

    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推荐五篇]

    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摘要: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2016春

    14春行政《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期末复习范围(2016年5月) 一、期末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 本课程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考试时可以携带教材及相关资料进场。考试时间90分钟。......

    GPS原理与应用 选择题

    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 C )坐标系。 A、地心坐标系 B、 球面坐标系 C、 参心坐标系 D、 天球坐标系 2.我国在1978年以后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

    例1:量程为150V的0.5级电压表和量程为30V的1.5级电压表,分别测量20V电压,问哪个测量精度高?例2:某压力表精度为1.5级,量程为0~2.0MPa,测量结果显示为1.2MPa,求1)最大引用误差δnm;2)可能......

    雷达原理与应用(5篇模版)

    雷达与声纳的共性及差别是什么? 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侦察和测距的设备。它可以发现目标,并可决定其存在的距离及方向。雷达将无线电波送出,然后经远距离目标物的反射,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