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及应对措施(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21:5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凤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及应对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凤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及应对措施》。

第一篇:陈凤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及应对措施

德育类论文

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及应对措施

开化县杨林镇中心小学陈凤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要先教育学生们有感恩之情,然后才是教孩子们如何学习。在物质生活已达到较高水平的今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不懂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常发生,这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感恩教育中,我们必须使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联动起来,让教育形成合力,要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授业解惑之情,回报国家的培养之爱。

【关键词】感恩教育缺失应对措施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悲哀啊!

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亡羊补牢”,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如今孩子们的感恩教育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们百依百顺。父母对孩子的娇惯滋长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记得有年高考的看图作文是:每次吃饭时,妈妈总是把一条鱼的鱼肉夹给孩子吃,自己总是吃鱼头。后来,妈妈老了,孩子长大了,可孩子吃饭时,自己依然是吃鱼肉,而把鱼头夹给妈妈吃,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小时侯就知道,妈妈喜欢吃鱼头。”孩子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自己的任何行为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从小缺乏感恩教育的体现。

二、学校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

虽然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是应试教育对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依然是根深蒂固的。学校依然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缺乏对孩子们人格的正确引导。在孩子们的心里,分数依然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对自己的父母、师长却不懂得感恩。一位教育家说:“孩子变得冷漠与自私,是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文化长久缺失造成的,我们现在所缺失的正是感恩文化,如今我们要找回它们,不仅要从学前教育开始,通过情感心理的发展和培养逐步潜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的努力,重新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社会环境对感恩教育的影响

如今的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网络信息、影视作品、社会行为良莠不齐,充斥孩子们的耳目。现在许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却对他们所崇拜的影视明星的生日、血型、爱好等了如指掌。他们对父母的辛劳一无所知,吃、穿、用都要名牌,要贵的,一味地追求奢华,虚荣心很强。当父母无法满足孩子们的虚荣心时,有的孩子就对父母发脾气,甚至仇恨自己的父母。

孩子们不懂得感恩,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所以,感恩教育中,我们必须使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联动起来,让教育形成合力,要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授业解惑之情,回报国家的培养之爱。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家庭中的感恩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深深刻在孩子的脑中,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常常受到父母的耳目渲染。父母要经常带着孩子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实际行动对孩子感恩教育。在家中,父母应当指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地让孩子为父母“减负”。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为父母送上祝福语、为父母倒茶、捶背,体验父母的辛劳。鼓励和支持孩子为灾区和困难学生捐款捐物,学会关心帮助他人。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感恩题材的影视作品。家庭感恩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日常管理要常抓不懈。

2、学校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做人的准则,教师应当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感恩教育。

①校园环境,熏染感恩教育的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应始终将良好教育氛围的营造作为一种重要教育资源和教育途径,让学生在共同参与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过程中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从校园布置着手,如:教学楼的标语、图片,到宣传橱窗里张贴的展版等,都紧紧围绕“感恩”这个主题精心设计,以此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述说着感恩”的话题;班级从黑板报、教室布置以及手抄报等方面着手,让学校的每一个班级充满感恩的气息;提倡学生设计“感恩画、感恩卡、感恩诗、感恩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校每一个活动充满感恩,富有生机。②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渗透感恩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知恩教育。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数学课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家庭教育问卷调查,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实践课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爱心卡”送给父母、老师等。这样我们创设了一个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能使学科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更加有效。

③班会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择感恩主题活动

班会活动是全班师生自主活动的一种教育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思想品德

教育、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弘扬个性品质、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我们可以开展“感恩于心,报恩于行”的活动。班会紧紧围绕“感恩”,从感恩父母到感恩老师、朋友以及一切给予我们帮助关怀的人,同学们一起分享成长过程中的感动,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感恩行为,写一封感恩信,自制感恩贺卡、感恩朗诵活动,以实际行动感恩同学,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生活,进而感恩社会。整个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真情涌动,更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3、教育孩子对社会、国家感恩

一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孤独、焦虑、厌学、打架斗殴等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只知道受恩而不知道感恩。所以,对这一类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要让他们明白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培养。我组织学生计算一下我们每学期的书本要多少钱,学校的设施要多少钱,并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国家和社会给的,是为了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建造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条件,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因此,要尽可能地让他们理解成人的世界,尽可能地带领他们到社会实践中体验,我们农村学校的孩子可以给他们布置感恩的作业,让他们走回村庄去活动。如开展“向周围曾帮助过你的人送上一封感谢信”、“到孤独老人家送去温暖、关心”„„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了解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关爱社会,回报社会。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好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鲍斌,《生命教育先尝试“感恩”》,教育学习网

[2]《让“感恩”之树枝繁叶茂》,西部教育资源网[N]

[3] 戴智明、戴利民,《关于新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实施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第二篇: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在我国,民营和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现象由来已久。诚信缺失导致了社会性的诚信危机,不仅影响了民营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繁荣与社会发展的稳定。本文列举了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分析了民营和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及生成原因,提出了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和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民营和中小企业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营主体,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诚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的整体诚信水平。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民营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规则,造成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了民营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造成了不良影响。尽快治理诚信缺失这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毒瘤”,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促进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诚信缺失导致的表现及其严重后果

诚信缺失是当前经济生活和社会现实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侵犯商标专用权、生产经营劣质产品、合同欺诈、虚假承诺、有约不遵、乱收费、相互拖欠赖账、三角债等等。

诚信缺失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使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企业诚信缺失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实守信是贷款的基础,是经营发展的基础,如果最基本的诚信关系都建立不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企业诚信缺失制约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企业诚信缺失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犯罪。在一些企业,不守诚信己经成为导致经济犯罪和滋生种种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温床,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很多内外串通、吃里扒外的恶意经营都被不守诚信掩盖了。

诚信缺失对企业自身造成的直接危害也是很大的。现在大家都知道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除了其它方面的因素外,企业自身的不诚信行为也是造成这一困难的重要原因。一些企业蓄意逃废银行债务,导致银行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较高,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目的而对民营和中小企业贷款采取谨慎、回避的不积极态度。长期如此,企业融资当然是难上加难。另外,现在不少人都在谈论仇富心理,其实也有部分原因是少数企业为富不仁、不守诚信、唯利是图,漠视农民工切身利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造成矛盾激化,引发了一起起不该发生的事件,使企业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诚信缺失诱发了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

二、民营和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成因

我国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现象由来已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很多,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诚信意识薄弱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给现代中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活动都是以个人为主,经济模式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经济组织之间很少甚至没有交换活动,只有少量调剂余缺的买卖活动,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被限制在非诚信领域,经济组织之间也基本上不发生诚信关系。诚实守信只是作为道德规范要求的基本原则,远没有上升到日常生活行为准则和法律规定的地步。企业的诚信意识相当薄弱,而由于规模小、实力不强,民营和中小企业更是缺少对社会负责的诚信意识,在经营活动中时常会出现不讲诚信的行为。面对市场环境中的信息不对称及众多不确定因素,民营和中小企业也容易抛弃诚信,不按诚信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

2.社会环境较差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完善的今天,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诚信制度与诚信体系建设步伐滞后,企业诚信意识相当薄弱,整个社会缺乏按照诚信规则办事的文化氛围。作为社会诚信体系核心的个人,在社会诚信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组成社会的个人诚信体现着整个社会的诚信,个人诚信意识缺乏,会将失信意识与行为传递给企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基础,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诚信度低自然就不足为奇了。同时,由于缺少公正、客观的诚信评级制度,无法鼓励守信企业、鞭挞失信企业,也可能导致原来的部分守信企业因守信收益低也逐步走向失信。

3.法律保障不足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正在建立与完善之中,相应的诚信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对社会与经济活动中的诚信行为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完整、系统和规范的诚信法律,现行个别法规中虽也涉及到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内容,但惩治力度不够。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判决软弱无力、执行率低、处罚不力等现象。加上诉讼成本高、审理周期长,还有案件审理过程中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大大增加了当事人利用法律来保障自身利益的成本。守信人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不能受到应有的制裁,失信成本远比守信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不讲诚信的风气,助长了欺诈行为的蔓延。

4.制度存在缺陷由于市场体制的不健全,使得价格双轨制和政策双轨制之间的巨额差异,诱发了部分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寻租行为。一些民营和中小企业为了追逐短期利润,用送礼、给回扣甚至公开贿赂等手段,千方百计去拉关系、找后门,寻求保持伞,争取特殊政策,以图牟取暴利。一些部门或官员为了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对失信企业多方关照,或干扰正常的经济活动。对于企业违规行为,有的主管部门口头上说是严惩不贷,实际操作上则是轻描淡写,无形中纵容了失信企业的失信行为,产生了十分不良的后果。失信企业尝到甜头,从而变本加厉地进行寻租活动,在诱发了新的腐败活动的同时,诚信度也越来越差。

三、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措施

企业诚信缺失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瘟疫,它有很强的传染性,任其发展,危害极大,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并逐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针对上述成因,我们必须采取对策,尽快根治与杜绝诚信缺失现象。

1.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风气,提倡诚信为本,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组织开展以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为目的的“诚信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并将其纳入建设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发挥各新闻媒介、协会、商会等各有关方面的作用,通过研讨、讲座、参观学习、典型介绍、文艺宣传等形式,让建设诚信社会的口号家喻户晓,积极倡导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

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使我们的政府成为有诚信的政府,企业成为有诚信的企业,个人成为有诚信的公民。

2.健全诚信法律体系政府应在建设诚信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要加快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加大对诚信的监督力度,规范市场的发展,积极推动与诚信相关的立法工作,从市场经济体制规范的角度多方面建立一套规则和诚信管理体系,发挥制度与规划在诚信监督和管理体制中的作用。同时,政府也应尽快转变职能,减少缺位和错位现象,提高政府信任度,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为诚信社会做出表率和榜样。要从司法执行上落实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有效责任追究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使法律真正成为维护诚信关系、保护守信人合法权益、追究失信人违约侵权责任的有力武器。要针对目前我国民营和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现状,完善制度,根据记录的企业在市场准入、经营行为、竞争行为、市场退出等过程中的诚信状况实行分级监管和分类监管,保证诚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失信者必须承担其行为造成的责任,不但要受舆论的谴责,更要付出经济代价,甚至追究法律责任。要让失信者无立足之地,无藏身之所,真正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3.建立社会化诚信监管体系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为相关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减少企业投资经营风险,敦促企业诚实经营。有关部门要配合建设诚信社会的活动,抓好诚信监督体系建设,建立与完善诚信评估制度,打击违反职业道德的各种不正当行为和伪劣活动,建立起有利于促进企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诚信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包括个人/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资信评估体系等内容在内的社会化诚信管理体系。出台强制性诚信数据收集政策,综合集成工商、财政、银行、质检、审计、司法等部门的信息,建立技术先进实用、数据权威可靠、覆盖面广、更新及时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制定市场准入机制、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诚信评估机制,完善符合市场规律的诚信体系“游戏规则”,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诚信的监督与管理,让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状况一目了然,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使金融机构贷款有据可查,有规可循。引导银行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重点放在具有良好发展业绩并守信的企业上,进而为建立起为民营和中小企业提供完善资金支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4.引导企业完善企业诚信管理作为诚信行为的执行主体,企业的诚信状况反映了全社会诚信水平的高低。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自律,诚信经营。一方面在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营销流程等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的诚信管理,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名牌产品,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信得过、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创建讲诚信、重信誉的企业文化,严把诚信关,形成有效运转的诚信链,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经营活动中,企业应该时刻坚持诚实守信原则,无论是同行、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都要以诚相待、一视同仁。在发展的压力和市场的诱惑下,做到始终以稳定的心态面对变化,以坚强的信念树立目标,以平和的心情老实做事,坚持诚信,诚信第一,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以期有一天能够真正“做大做强”。

发布日期:2010-05-25责编: 来源:

庄河市经济发展局 版权所有

第三篇:浅谈农村小学生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感恩教育浅谈

安岳县姚市九义校罗 丹骆波

近日,笔者在公交车上亲身经历这样一件事:公交车到某一个站时,我看见一位老年人上了车,便主动站了起来,准备请老爷爷坐我的位置,没有想到的是我刚起身,一个站在我前面的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已经坐在我的座位上,我说我还未下车,座位是让给老爷爷的,没有想到他竟然说让老爷爷站着好锻炼身体,让我哭笑不得,就这样那个小男孩心安理得地坐着。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当今的社会怎么了?当今的学校德育教育怎么了?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从中折射出了现代教育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要让中国的几千年传统美德继续继承和发扬光大,学校教育必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笔者将感恩教育定位为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在个人的条件允许,符合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报恩和施恩。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台湾着名作家刘墉也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劝勉一些年轻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我认为,学校的感恩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提高认识,重视感恩教育的意义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

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悲哀啊,难道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亡羊补牢”,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

二、采取措施,切实开展感恩教育

(一)感恩意识的唤起

“人之初,性本善”。感恩意识的缺失,归根到底还是缺乏感恩意识的教育培养造成的。通过教育培养,可唤起青年学生的感恩情怀,让他们学会感恩。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而又紧迫的必然要求。培养青年学生的感恩意识,要首先加强亲情教育,教育孩子从感念父母之情出发,不断树立浓厚的师生情、同窗情、母校情,通过亲情产生感恩,通过师情形成敬重,通过友情增强乐群,通过校情促进沟通,进而通过博爱感恩社会。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家庭、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

1.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这一人生第一课堂的作用

感恩意识的培养着先要从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开始,这是感恩教育的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发挥好家庭教育这个人生第一课堂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父母及家庭成员要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感恩意识。其次,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做到互相感恩,形成感恩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第三,要引导孩子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以“养子不图回报”为由忽视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教育。施恩不图报是高尚的,受恩必报是必须提倡的,要教会孩子对父母及他人的关心帮助说声“谢谢”。孩子做了对父母及他人有益的事情,哪怕是吃饭时给你拿了一双筷子,你也要及时向孩子说声“谢谢”,让孩子在这种相互尊重、相互感激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培养感恩意识。

2.强化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地方。1994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培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学校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系统地、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感恩意识。很难设想不懂感恩、没有感恩心的老师会教育出懂感恩、会感恩的学生。其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报恩、施恩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师情、感恩同学情,让学生认识到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能够增进友谊和感情,既善待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三,要注重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感恩。让学生在感恩实践中接受感恩教育,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感恩中体验感恩的真谛。第四,教育学生感恩生命。让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报答父母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感恩生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而不至于破罐子破摔甚至草率轻生。第五,感恩教育要贴近生活。“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或许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感恩教育也不需要惊天动地,不需要“高大全”,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学习生活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切莫让学生感到感恩是英雄和伟人的事情,自己望尘莫及。

3.全方位营造社会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社会就象一个大染缸,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就是染料,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的孩童学子就象一匹匹洁白无暇的布。染料是什么颜色,布就会被染成什么颜色。因此,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社会环境,净化社会空气,形成昂扬向上、团结友爱的社会风气,对青年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培养、对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舆论阵地作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宣传科学理论,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大力开展感恩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营

造人人“饮水思源”的感恩氛围。既要广泛宣传任长霞、牛玉儒、徐本禹、洪战辉等人的感人事迹,让更多的人“感动中国”,也要大力谴责那些感情冷淡、不知感恩图报的人和事,在全社会形成感恩光荣、不感恩可耻的舆论氛围和人际环境,让不感恩报恩的人无地自容。其次,要净化网络和影视作品。一些网站卑劣粗俗的宣传内容,少数影视作品粗制滥造的不文明、不健康情节,已成为影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垃圾”,必须加强网络和影视作品管理,多建“红网”,多编名剧,多出精品,免使学生遭受腐朽思想的侵蚀。第三,利用“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教育。充分利用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教育资源和革命圣地等“红色”旅游资源,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激励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爱人民,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三、心存感恩,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人历来讲究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领导的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同事的协助之恩,他人的救命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等等。唤起人们的感恩意识,却不仅仅是以德报德、感谢对你有恩的人。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更应学会感激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会磨炼你的意志、增进你的智慧、觉醒你的自尊、甚至教会你的独立,他是使你在磨难中成长的人。这是感恩的崇高境界。“引导人们懂得感恩,并不断从中学会尊重人,在感恩中达到人性的自觉,这对于进一步净化、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激发人们超越凡俗,走向崇高,并进一步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当属异曲同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谁都有窘迫的时候,窘迫的时候施人以援手对被救者是一种帮助,对施救者也是一件乐事。中国有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要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这样也会使得我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但愿从娃娃抓起,让更多的美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第四篇: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困境及应对措施

目录

一、摘要„„„„„„„„„„„„„„„„„„„„„„2

二、关键词„„„„„„„„„„„„„„„„„„„„„2

三、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2

1、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学科教研地位尴尬„„„„„2

2、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导作用难以发挥„„„„„3

3、地理教学模式单调,学生缺乏学习活力„„„„„3

4、学校地理教具较少,正常活动无法开展„„„„„3

5、部分学校重视不足,地理教师待遇不公„„„„„3

6、学生家长不够重视,改变认识任重道远„„„„„4

四、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4

1、落实地理教育政策,完善目标管理制度„„„„„4

2、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落实教育教学制度„„„„„5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变„„„„„5

4、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合理评价体系„„„„„6

五、参考文献„„„„„„„„„„„„„„„„„„„„7

谈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困境及应对措施

摘要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目前面临诸多困境,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在地理学科不参加中考的影响下,地理在整个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专业师资少、业务水平低、经费投入少、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针对目前现状,必须改变认识,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评价体系,引导和规范农村初中地理教育。

关键词

地理教育 农村初中 困境 对策

新课标提出“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发展。但当前农村地理教学面临诸多困难,新课标创新精神和育人目标的达成存在诸多障碍。要让农村地理教学走出禁锢,真正发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应在全面分析农村地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就教育相关政府部门分析

1、相关政府部门对地理重视不够,致使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学科教研地位尴尬。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初中地理是不纳入中考学科的,这无疑把地理教育推向了学科教育的边缘,造成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都对地理学科漠不关心,在农村地区更是举步维艰。地理课往往被学生当成了睡觉课,学校不闻不问,老师穷于应对,学生置之不理,场面尴尬异常。确实让地理老师心理失去平衡,纷纷改教其他学科,这进一步削弱了地理学科的地位。

农村初中一般都成立了各科教研组,便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地理学科却 2 没有专门的教研组,而是隶属于政史教研组,而且在政史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中,一般都不安排地理教研活动。主管部门也极少搞地理教研活动,地理老师只能关起门来教书,地理课堂失去活力,学生学习失去兴趣,教师论文失去评选资格。教师敷衍塞责,课堂死气沉沉,专业地理老师的地位尴尬。

2、相关政府部门对地理教育投资不够,地理教师待遇不公。

当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地区的教育重视度依然不足,特别是对农村地理教育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村初中基本没有地理教学所需的教学挂图、地球仪等基本教学工具,其它教学设备更无从谈起,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是地理教师缺少交流平台;教师在岗期间进行业务进修、教学交流、观摩学习对于农村中学地理老师来说是一种奢侈。地方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活动往往仅局限在城区学校,边远地区的老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较高规格定点的业务学习因要花费数额不少的差旅费而被校方束之高阁。因此,原本很正常的学术交流、业务培训就成了农村地理教师难圆的梦,纷纷成了井底之蛙。这种状况使之无法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造成城乡地理教学质量差异悬殊。

地理近多年来不是中考科目,许多学校领导只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而开设地理课。地理课在学校课时量中比重较低,地理的1节课只能算0.8课时,同样要准备1节课,可是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报酬,大大的打击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领导们在排课时,总是把地理排到下午的第1节和第2节,地理老师每天可谓是倍受饥饿和困倦的煎熬。地理考试的结果也是无人过问。

(二)就师资力量分析

1、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导作用难以发挥。

现今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鱼目混珠、杂而不精。主要表现:一是专业地理教师总量不够,不能满足地理教育需求;据笔者统计,在我县七八年级共40个班级的学校,专业地理老师也就2人,乡镇学校基本没有专业地理老师。二是兼职地理教师专业知识薄弱,甚至根本不懂地理专业;存在以下种种情况:(1)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甚至有的学校连搞事务的同志也来兼教两节地理课。(2)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期更换一个。(3)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这些老师根本就不懂地理知识,要让他们传授更多地理知识给学生简直是强人所难。更何况大多学历偏低、年龄老化。三是挤占“挪用”地理课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学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

2、地理教学模式单调,以灌输型为主。社会不关心,学校不重视,老师不积极,学生不主动,导致地理老师上课刻板单调。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甚至不备课的现象广泛存在。上课照本宣读,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不符合初中生年龄段学习的要求,湮灭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3、学校地理教具较少,正常活动无法开展。

学校在地理学科投资较少,有的农村学校连最基本的教学挂图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地球仪,运行仪,地理园之类的了,曾出现了地理老师带着篮球走进教室的尴尬局面。这必将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和高中地理教育严重脱轨。在农村教育经费比较吃紧的情况下,为地理这样被严重边缘化了的学科争取点经费是相当困难的。地理教育经费的紧张已经严重制约了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上课只能讲活动,而不是做活动,本来很有趣的地理活动课变得枯燥乏味,不要说学生,老师对自己的课都不满意,但苦于无奈,每年在订购教具的时候地理仍是无人问津。长此以往,地理课只能在学生当中被视为副科,既然学校都不重视,学生又怎能重视起来呢?

(三)就学生方面分析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学习活力。

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学生也就不重视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也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麻木不仁。

2、学生家长不够重视,改变认识任重道远。

地理在近年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副科,这些在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成为定式,无论老师怎样强调,怎样引导,都很难改变,寄希望于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但调查结果显示:85%的家长对学生地理科目从不过问,10%的偶尔过问,只有5%的家长对此还比较重视,无论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家长首先关心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然后就是政史。这种位置,就决定了他们对孩子学习地理将有怎样的引导,没有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地理老师又有多大的能耐去改变学生的认识,促使他们去认真的学习地理呢?

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

地理课是初中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对增进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爱国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我们必须重视农村地区的地 4 理教育工作,大力改变农村地区的地理教育现状,为培养具有环境观、资源观、全球意识的新时代公民努力。

(一)对于相关政府部门

1、应该完善地理教育政策,真正体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教育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提高地理教育的认识,重视农村地理教育的发展。在地理师资上要尽量向农村倾斜,不断的为农村地理教学倾注新的力量。加大对农村地区地理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真正实施基础素质教育;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要求,降低各学科难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实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切实落实学科教育公平;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同等对待各科教学。国家要改革考试制度,不将学科分成三六九等,或者整合课程大纲,对学科教学进行切实可行改革措施,切实重视地理教学。三是努力改变绩效评价方式;把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和所谓名校区别开来,“因材施评”。降低教学成绩比重,加大“育人”权重。四是确实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为农村地理教学增加投入,增添基本教学工具和设备,有条件的地区要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五是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只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六是大力重视地理学科教学;鼓励专业教师担任地理教学工作,在进修学习、业务培训、晋升职称、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地理教师同等待遇和机会,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条件合适的地区要制定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让教师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地理科学发展状况及成果,使教师接收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尤其向农村地区倾斜,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师资培训和培养力度。七是积极建立城镇交流机制;鼓励城市骨干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制定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建立城镇中学教师定期到农村初中支教服务或农村教师到城市初中学习交流制度。八是继续鼓励农村支教计划;提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进行支教活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担任教师,并在考研、考公务员上给予政策优惠。九是积极推动校园安全立法;要鼓励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教师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地理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加大地理教育的投资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型地理教师。

一是学校领导要改变意识,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平等对待地理教育,真正重视地理教学。二是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完善目标管理,给老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充分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三是严格按教学大纲开课,开足地理课程。四是学校教导处、教研处除不定期检查,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代课、占课现象。五是鼓励地理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如投影、幻灯、录像和多媒体等,尤其是多媒 5 体教学,多鼓励地理教师做课件,这样做即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增加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六是改进教学方法,在平时教学中,能开展双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大力鼓励地理教师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七是加大教育教研力度,挖掘自身潜力,通过观摩课、评优课、说课、论文评比等活动,大力开展业务练兵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

3、提高地理教师的待遇,完善地理教具的配备工作。

4、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合理评价体系。

要想地理学科在农村学校正常的发展,必须要合理公平地对待这门学科,给它应有的地位。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快地理学科与相关科目的整合,逐渐加大地理学科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力度,并在中考分数值上有所反映。二是干脆将地理纳入中考科目,但命制地理试题应遵循新课标精神,处理好三种关系: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初中地理教育和高中地理教学;有利于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是学校应消除学科歧视,消除主、副科之分,公平对待每一们学科。四是老师 “教”与学生“学”要并重考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五是处理好考试和评价的关系。地理学科也可像中考“政史”那样,“全开卷”式进行,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华山、海南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题。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初中地理学习评价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地理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

(二)就师资力量而言

1、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一个合格的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就得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可通过网络交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高素质的地理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其它学科综合知识,注重地理学科和国内国外的形势发展,关注前缘科学。例如在讲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长江的开发,黄河的治 6 理时,光从地理角度去讲,显得苍白无力,必须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动态来讲。因此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同时,要提倡、鼓励地理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水平。而作为地理教师自身而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广泛涉猎网络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技能,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地理学科发展的动态,这样才能具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和驾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能力。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该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转变育人观念,在平时教学中,要备教材、备教法、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更注重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设计教案。在具体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脚踏实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切不可好高骛远,机械灌输和填鸭式喂学生,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力,在时间上向学生倾斜,鼓励学生质疑和争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2、努力学习新课改,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3、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技能,丰富地理课堂。

(三)就学生方面分析

1、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2、不断培养自己的地理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家长应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学好地理。

综上所述,改变我国农村地理教育现状需要靠国家、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农村地区地理教育工作者更要齐心协力,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学科特色,创新性地搞好学科教学工作,努力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为培养新型创新性人才而做出地理教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滕春惠 倪刚,《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初探》(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5 【2】《地理课程标准》

第五篇:浅析小学生心理教育现状与应对措施

小学生心理教育现状与解决方法简述

袁晓菲

主要研究内容:

1、如今小学生作为当今一代新型家庭模式成长下的独生子女一代,他们所具有的突出的心理特点调查。

2、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方式等诸多原因是诱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如何来完善小学生心理教育教学机制的研究。

3、学校的学习氛围该如何营造来提供给小学生心理教育的大环境的措施与研究。[关键词]小学生;学校;教育环境;心理健康

如今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倍受溺爱的环境中生长,心理教育往往被忽视,因此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格外重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处于未成熟到成熟变化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必然环节,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和教育要求。小学生心理教育较为复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对当代小学生群体的新特征调查

1.更善于自娱自乐。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在家庭小环境中成长,很多时候是没有人陪伴的,他们便会自己与自己玩,扮演不同的角色,表现出一种很强的独立性。

2.更趋于外向型交际。由于缺少家庭交际环境,独生子女的小学生们更多的是到家庭以外去寻找伙伴,比如通过幼儿园,邻居,学校等,初期,因为缺少交往经验会产生一定的焦虑,不知所措,但客观上也锻炼了他们在陌生环境中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如今的小学生在交往能力上,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的能力加强了。

3.交际方式成人化。伴随“四、二、一”结构家庭的增加,小学生更习惯,乐于与成人交往。由于与成人交往的原则儿童尚在学习中,所以一些人在评价如今的小学生时认为他们缺乏礼貌。但是不管怎样与成人交往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在中国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当代小学生有与以往孩子不同的可喜的特征,但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注重竞争,不善合作,心理压力大,心理障碍多,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是当代小学生最突出的弱点。

二、国内学校心理教育的现实问题

目前学校心理教育存在着发展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心理课等同于心理教育

把心理教育作为课程安排,使传播心理知识有时间上的保障。但从课程内容来看,仅仅是知识性内容,远不能满足学生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维护身心健康的需要。以为增加了课程,学生人格就健全了,心理就健康了。这是将心理教育简单化,学生复杂变化的心理仅仅靠一门课是不可能全部解决的。如建立和谐的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并非依靠知识性讲授就能达到的,需要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感悟,逐渐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课程所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会是极其有限的。

2.形式化的心理教育

将心理教育等同于做课题出成果,心理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以课题级别、成果多寡来论定心理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缺乏实际中正确的处理手段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是重形式轻实践,远离心理教育的本意,因而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校只在测查评估来临之际,才做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广播,专栏等。但是这只停留在心理教育基础上,很少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3.心理教育等同于德育

不可否认两者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的相似性,但心理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它可成为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也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德育的要求。德育主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而心理教育除了关注行为养成外,还要关注学生情绪情感健康、人格完善、与人交往甚至非常态的心理与行为等方面。

4.非专业化的心理工作者

目前在中小学校,心理教育中的专业人员明显不足。心理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全新的工作,工作者必须具有相当的心理专业知识,受过系统的心理教育和咨询培训,能够熟练的应用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我国现在绝大多数心理教育工作者为班主任,他们虽然随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有丰富的管理学生工作经验,但由于缺乏心理教育黄钻也知识和相关技能,学生又用原来角色看待他们,因此学生很难敞开心扉,展示真实的自我。

5.心理教育简单化

学校校长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简单化,只注重学习成绩,对心理教育则只是应付差事而已。而且心理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出现了经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发展速度不同步,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情况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趋势伴随各种因素仍在逐步扩大。

三、应对方式措施

1.构建心理教育管理体系

确立分管心理教育专人,构建以专职人员为核心,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三级团队。发挥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优势,以其为核心开展综合性心理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利用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了解较全面的优势,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解决随机性的心理问题。此外,其他教职工要配合好各种心理教育活动,营造心理教育的氛围。

2.心理教育多种途径渗透

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团体咨询等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得到锻炼,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我,提高自己的机会,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态度上,教师要善于接纳学生,不存有偏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尤其要关注哪些课堂表现少,怯懦内向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奇思妙想,引导他们将创新与现实相结合,为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做准备。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共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全面考查学生的言行,改革教育方法,开辟与学生沟通的多种渠道,使学生随时能与教师、家长、同伴沟通,让学生有机会也有场所进行倾诉,改变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共同营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共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别是要转变家长的意识和改进教育方法,因为家长教育观念,教养水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特别明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甚至相矛盾最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障碍。

3.培养专业化心理教育教师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抓出成效,关键还在于教师心理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小学教师i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注意避免只

重视骨干教师培养的倾向,否则将会出现一些教师奴隶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另一些教师又在制造新的心理障碍。着力指导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去,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重视培养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增加与小学实际联系的实践操作,努力扭转小学心理教育专业教师能力不够和数量不足的局面。

努力做好心理教育教师的再培训工作,建立以点带面,局部推动全局的模式。建立个别师范基地,通过树立典型,加快心理教育向健康、积极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加大对班主任培训的力度,使其具有丰富的心理教育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并将其灵活的运用于实践,会改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4.营造教育氛围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美的环境能够温暖人的灵魂,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开展的“循规蹈矩争章”活动、“践行《弟子规》”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等,都是在营造一种和谐,文明,礼仪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也是让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传承和发扬,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做人的道理,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在创造条件。校园里的长廊里贴上了美丽的图画,走道里有名人名言,校风校训和各种宣传栏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地思考。再加上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设育人的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要把纸屑用投篮的方式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踢或踩,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开展了“丢下的是垃圾,捡起的是品质”活动,并在校园内各个角

落安放了垃圾箱,垃圾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花坛内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开展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主题教育强调按学生个体需要和特点开展活动,把自主、自理、自律作为行为规范教育的目标导向;在评价上,重视形成性评价、即时性评价、社会评价和家庭评价的结合。主题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养,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起着重要作用。

主题活动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学校班级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举办各种形势类、社会生活类、心理卫生类、阅读类、审美类、信息处理类等指导性讲座。可以积极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军训、科学考察等。可以建立多种类型课外活动小组、阅读小组。可以结合《纲要》和学生实际,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大、中、小型丰富多彩的专题系列活动。

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面对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适应环境、迎接挑战方面变得尤为重要。小学生肩负着使命,为此,加快我国小学生心理教育的发展步伐,采用积极地态度、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手段,把下一代培养成为具有优良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M] ,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2.杨文士.管理学原理[ M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3.迈克.富兰, 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 M]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11.4.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5.陈学诗.关于心理卫生事业的建议[ J].大众心理学, 1996(10): 1.6.高传正主编.学前教育,妇幼家庭出版社,2002.6

7.朱智贤主编.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8.汪道之主编.关爱你的孩子——孩子心理实例分析与父母对策,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11

下载陈凤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及应对措施(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凤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缺失及应对措施(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小学生学习力缺失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析小学生学习力缺失现状及应对策略辽宁小学 朱珠如今的小学生读书苦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小小年纪的他们要应对沉重的课业负担,要应对没完没了的近乎于刁钻的考题,有的甚至连双......

    农村电子商务建议及应对措施

    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第15小组 薛华 徐炜 谢元哲 贺靖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

    小学生健康体检应对措施

    小学生健康体检应对措施 2013年10月9日,阿荣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年一度的小学生健康体检在我校展开。本次体检人数为427人,受检率为99.30%,体检结果统计表分析情况显示,我校学......

    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总结报告(学生卷)

    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状况问卷(学生卷)调查总结报告 一、调查的具体事项: 1、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状况,并借此进一步分析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给......

    小学生感恩教育材料

    小学生感恩教育材料石喇叭完小小学生感恩教育感恩即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会使人的身心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自然。那么......

    陈小学生近视的干预措施(模版)

    小学生近视的干预措施 每年都组织学生免费体检,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进行体检,以便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这足以看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体状况了,其中近视的发生率,有上升趋......

    陈昌凤:舆论热点、新媒体及应对之策

    陈昌凤:舆论热点、新媒体及应对之策 作者:webmaster 发布时间:2011-08-09 11:49来源: 今天主要讲一讲近期一些舆论热点,新媒体带来的舆论环境的挑战,目前中国网络以及舆论深层......

    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及应对措施

    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及应对措施 1 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农村中小学存在①体育场地、学生活动的面积少。器材数量严重不足。②扩建体育活动场地,购置体育器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