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因饱经沧桑而日益清明
心因饱经沧桑而日益清明
美国作家路易莎写的小说《小妇人》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眼睛因多流泪而日益清明,心因饱经风霜而日益温厚。”台湾著名作家琦君老人在她写的《眼泪与珍珠》里引用了这这句话,在高中刚学习这篇课文时,只是浅尝辄止,并没对此咬文嚼字,进行深究。现在回过头来去细细品味,如一股心灵鸡汤沁人心脾。
记得初一时学过周国平老师写的《落难的王子》,起初的那多愁善感的王子,最听不得那些悲剧,每当周围的人向他报告那些天灾人祸时,他嘴里总少不了那句“天啊,太可怕了,这事要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可受不了”终于有一天,灾难也降临在他的头上,他们国家发生**,父王被杀,母后也自杀了,而他沦落为一位乞丐。
几年后,当人们再次看到他,重复这他当初那句口头禅,没想到他一改初衷,回答道:“先生,请别这样说,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在谁的头上,谁都得忍受,而且都忍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王子,虽沦为乞丐,失去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这几年的乞丐生涯让他获得了成长。
也许有些事,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懂得。不是说,人生如戏吗?其中有喜剧,也有悲剧。悲剧能像喜剧发展,喜剧同样也能沦落为悲剧。关键看你以哪种态度去对待生活。人生要总是喜剧,那岂不是天下太平了,那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大同社会”吧,所谓的“大同社会”真的能“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就算是现在要想实现都比较困难,更别是是当时了。不过是古代先民的一个美好愿望,就像那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即……正如王子所说,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既然能活着,干嘛不好好活着呢,有的时候,我们活着,不单单是为自己而活着。就像俞敏洪老师所说的那样草一样活着,树一样成长。
人生在世,苦难是再所难免,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悲剧,正因为有了那些悲剧,我们的人生才不会单调。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苦难是最好的大学”,感谢生命中的那些磨难,因为他教会了我成长…
第二篇:,801,人因利他心而伟大
人因利他心而伟大
——观“同上一堂课,雷锋告诉我”有感
蔡甸区常福中学八(1)班 王苗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说过:“无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凡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施与的人。”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可以为他人着想是一种自然而又美好的品德,这种品德能将幸福带给受施者和施与者。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拥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而正因为思想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
有一个人,他有着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愿望。他,像是一泓清泉,养育了满池精灵;他,像是一滴水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他,更像是一个火种,点燃了无数温暖。他,是希望,是善良,是不朽,是无私与无悔!他就是雷锋,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他曾在日记中写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生活岗位„„” 这就是他的精神:服务人民,乐于助人,做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
他用他有限的生命,帮助了他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无数的人,人们纷纷向他学习:青年志愿者朱治平在他32年的生命中,做志愿者7年,付出2000小时志愿服务时间,义务献血15000多毫升„„
影片中的第三位嘉宾是湖北省慈善形象大使孙汀娟,她的善良与爱心让我在感动之余体会到:雷锋离我们并不远,只要人人伸出温暖的双手,点滴小事也能积善成山。我知道有时候做好事可能会被人误解,会被人看成“傻子”,会被人说成是出风头,但还是要做好事,遇到老弱病残还是要让坐,有人摔倒还是要拉一把。做好事的人越多,生活就越美好,难道你不想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吗?
让我们一起学习雷锋吧!
第三篇:因《红岩》而感动
你知道祖国的山河为什么这样美丽如画吗?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么红吗?《红岩》,它会告诉你。
火红的年代,赤胆的忠诚,革命者穿透一切的目光,这是我读完《红岩》之后脑海中不断浮现的镜头。与电影《建党伟业》相似,《红岩》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中国共产党热血沸腾,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怀着共同的情感,不惧敌人的枪口,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旗帜,染红了我的心。
《红岩》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屈的斗争。《红岩》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我佩服江姐,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的时候,还是那么沉着冷静,不论有多疼,都一声不吭。还有许云峰,他在书店能敏感地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在茶园为保护同志,机智冷静地面对叛徒,在宴会上巧妙识破敌人的阴险陷阱等等,都显出他是那样机智勇敢。我更佩服华子良,即使写他的笔墨不多,但是他的形象却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海中,那疯疯癫癫的样子使每一个人都看不出破绽,不,应该说是一点破绽也没有!却没有想到他是共产党最重要的人。还有一个让我震惊的人物:小萝卜头宋振中,一个十岁的孩子,虽然他的亲人都被敌人杀害,但他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还加入了共产党,凭自己的智慧帮助了共产党员,为革命做出了贡献。还有罗世文、杨虎城、陈刚、陈瑶、双枪老太婆等先烈们,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个个都是钢铁汉,他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啊!我明白了!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换来了新中国!烈士们的每一首首诗,每一句句话都深深震撼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将促使我成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优秀接班人。
第四篇:因热爱而幸福
班主任工作因热爱而幸福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汪国真的《热爱生命》中的这两句诗一直让我充满力量,对生命的热爱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用热爱生命的力量热爱这份工作,因为这份热爱我一直能体验到工作所带来的幸福!
2001年,刚刚踏出文登师范学校的我怀揣着梦想来到了崮山中学,至今我仍然深深地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从此踏上了光荣的班主任工作之路!工作充满着激情,青春的个性彰显着生命的力量!我热爱我的那些学生们,常常感谢他们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同时我也深知自己资历尚浅,经验不足,我怕因此而负了这份工作的神圣,于是我不断的学习、请教,像饥饿的孩子扑在面包上一样渴望自己的成长。或许是跟这份工作有缘,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便进入了角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尊重、宽容、和善、温暖”,我用对待朋友的原则对待这些可爱的学生们。
一、尊重学生。创造开放、公平的教学环境,让师生平等不再成为一句空话。于是我跟他们商量着制定班规,竞选班干部,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我们不拘泥于学校固有的学习和活动模式,组建自己的班级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班级特色。我的努力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赞扬,同事的肯定,家长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多年以后这些离开了学校的学生依然常常相聚于我家,他们说常常怀念我们的班级当年是如何团结有力量,一个内向的学生跟我说“虽然我性格内向,可是在咱们班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不爱讲话,我很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工作中,甚至会当着全班的面大声唱流行歌曲,可是离开了这个集体,我又不爱讲话了,再也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唱歌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学习氛围以及同学们之间的友情让他们感觉自己很幸福。尊重学生也让我感觉自己很幸福,每一天都很幸福!
二、宽容学生。宽容能让我们的心变得细致而柔软,并且懂得拥有的可贵。每次,当我们接任了一个新的班级,总会拿他们和以前的学生作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则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烦躁,越来越思念以前的学生。事实上,当初我们在教原来学生的时候,每天也有太多的抱怨和失落:怨他们不听话,学习不努力等,可当我们回忆的时候,却感觉是多么美好。正如一首小诗所说“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所以,只要我们能用宽容的心去善待每一个学生,就会惊喜地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闪光的金子。这个发现怎能不让人感到幸福呢?!
三、温暖学生。当我们热爱班主任这份工作的时候,心就变得温暖。刚毕业那年我教过一个叫洋的学生,他是班里个子最高的学生,也是最爱给我惹麻烦的学生。桌面上永远都是乱七八糟的一堆书,作业几乎从来不做,还时常违反纪律,他似乎总想用他的身高优势“挑衅”我,因为我只及他的肩部。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比任何一个顽皮的学生比起来都更加桀骜不驯。年轻的我一直坚定的相信我的爱可以转化他,我跟他谈心,到他家里跟他母亲聊天,我鼓励他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我用温暖指引他走出偏激的泥沼。多年以后他努力打听到我的电话,见面后曾经那个顽皮的大男生很真诚的告诉我,“老师我真的很想你”,“我一直认定你是我的恩师”……年龄上只比他大六岁的我此刻颇不好意思,现在的他身上几乎找不到当年那个顽皮劲儿,更多的是一份成熟、上进和感恩的心态。他说他特别感谢我那时候没有放弃对他的关爱和鼓励,我曾经送给他的一句话一生都将激励他不段努力奋斗,这句话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温暖学生,让我收到幸福。
这份工作让我收获了幸福,于是也倍加珍惜。从参加工作至今,我不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专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2005年10月所执教的《一百粒大米有多少》获得威海市初中数学电子音像优质课评比二等奖;2007年7月,在《威海教育》上发表了《本人现在保持“中立”》一文;同年10月,所执教的《圆的对称性》获得区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07年11月,代表学校参加了农村中学课改现场会,执教《二次根式》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2008年4月《有感于李镇西老师的三句话》发表在《威海教育》上;2008年7月,获得经区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获得经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荣誉面前,我没有骄傲,因为我知道在班主任工作的这条道路上自己还有责任——用希望来迎接2009年中考。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不敢说没有压力,但是我相信只要付出,就无怨无悔。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因为它“不但是艺术品,而且也是达芬奇的科研成果”,这正如教育——只有当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才能称为教育的最高境界。以热爱作船,以科学作帆,我们的船最终驶向了胜利的彼岸!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一切都将因热爱而幸福!
班主任工作因热爱而幸福
崮山中学
张军燕
2009年8月
第五篇:阅读因交流而深入
阅读因交流而深入
评《藏羚羊的跪拜》
武 金 海
重视儿童阅读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犹太民族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使其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蜜的。英国从2003年开始推行“儿童阅读计划”,我国台湾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很多老师也意识到阅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光靠教材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营造开放性的阅读氛围,大力提倡并实施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指导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司老师在课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藏羚羊的跪拜》,学生还做了相关的读书笔记,为成功开好这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框架构建合理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框架结构。
二、气氛相对轻松
读书交流会与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还是有所区别的,它要求教师与学生能够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有趣的聊天。司老师以其亲切的教态创设了一种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聊天式的宽松氛围。你忘记了不要紧,我可以补充;你说出了这样一种意见,我的想法跟你完全相反,可以跟你争一争;说了就说了,说错了也不害怕;说不出了就耸耸肩,一
点不紧张„„用佐藤学的话来说,这就是“润泽的教室”。
三、突出学生主体
话题的选择根据学生实际,交流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司老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鼓励学生上台板书,在这其间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把情节说清楚一些,把人物形象概括得更准确一些。
听了这节课,我也在思索怎么能上好每节读书交流课,先决条件是师生共同读一本书。作为教师,对于书上所写的内容一定要读通、读懂更要读细,对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要做到“能说会道”。只有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时你才能随时调控,做到胸有成竹。我们在听课时感觉司老师思路很清晰,在讲述的时候环环相扣,提问层层深入,让孩子挖掘到了深层的营养土壤,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李逵这个人物,实现人物立体化。
在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很不错。上读书交流课,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同样需要把书本内容看细。我看司老师课前要求学生写读书反馈单,作为交流会的准备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逼着学生再去熟悉书本内容。当然有少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还比较欠缺。那么,今后该如何做好学生这一头的工作呢?我想值得我细细考虑。
总之,司老师的这堂研讨课,重视了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孩子真正走进名著世界,让孩子的人生因阅读而“美丽”。对孩子如此,对于我们的冲击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