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宣教工作方式方法问卷调查
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宣教工作方式方法问卷调查
(2013年)
前言:
您好!感谢您参加这项调查活动!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教育基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提高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教服务水平,市委宣传部、市思研会聚焦2013年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工作,进行本次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结果作为调研参考,选项无对错之分,请各教育基地宣教工作负责人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认真思考,如实填写,只要在选择的选项字母上打“√”或将空格填写完整即可。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处
2013年10月
第一部分:三公里文化服务圈建设
教育基地名称:
1、您所在教育基地是否已签署《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公里文化服务圈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A、是B、否
2、您所在教育基地近三年年平均接待观众人次约,“走出去”开展巡展、巡讲、巡演等活动的受众约人次。
3、您所在教育基地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包括日常参观)主要参与对象是(单选)?
A、周边社区居民和学校B、共建单位
C、根据活动内容邀请特定对象D、其他,如
4、您所在教育基地签署《公约》前有共建单位家,每年都开展活动的单位占%。
5、您所在教育基地签署《公约》后,新增共建单位家,年内已经开展
活动的单位家。
6、您所在教育基地2013年1至9月接待观众人次同比是否增加?
A、是,增加比例约%。B、否
7、您所在教育基地签署《公约》后,“走出去”的活动比往年是否有增加?
A、是,增加比例约%。B、否
8、您所在教育基地签署《公约》后,“走出去”活动的受众比往年是否有增加?
A、是,增加比例约%。B、否
9、您所在教育基地是否在共建单位中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反馈调查?
A、有,服务反馈满意率约%。B、否
10、开展三公里文化服务圈建设对教育基地宣教工作有哪些影响?
A、提升了宣教工作水平,促进教育基地发挥更大社会效用。
B、对宣教工作有积极意义,但开展中困难较大。
C、影响不大,各项工作仍然按往常惯例开展。
11、针对“三公里文化服务圈”的建设要求,2013年有哪些新增服务项目或活
动项目?
12、在“三公里文化服务圈”建设过程中,有何收获?
13、对更好地开展“三公里文化服务圈”建设有何建议?
第二部分:具象化、大众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象化传播是?
A、形势所需B、教育基地所需C、受众所需D、其他
15、您所在教育基地是否具有开展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象化教育活动的可能
性?
A、有B、无C、说不清
16、您所在教育基地是否具有开展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象化教育活动的内容
资源?
A、有B、无C、说不清
17、您所在教育基地开展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象化教育活动的载体有哪些?
A、外出巡展、巡讲、巡演、巡播等
B、馆内主题活动(如情景剧表演、科普课堂、征文比赛等)
C、馆内常态活动(互动体验、手工活动、角色扮演等)
D、新媒体传播手段(如官网、微博、微信等)
E、其他
18、您认为教育基地开展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象化教育活动有哪些困难?
A、内容缺乏B、资金缺乏C、人员缺乏D、渠道缺乏
E、思想不统一F、其他
19、您认为教育基地已开展的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象化教育活动存在哪些问
题?
A、内容空洞B、形式单一C、宣传不到位
D、资源整合较差E、其他
20、您所在教育基地开展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象化教育活动最具特色的活动
案例是?
21、您认为开展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象化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具体表现形
式有哪些:
第三部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宣教工作
22、您所在教育基地是否开通官方微博?
A、是,微博账号(请注明是否加V认证):B、否
23、您所在教育基地是否开通官方微信?
A、是,微信账号(请注明是否加V认证):B、否
24、您所在教育基地官方微博、微信的粉丝数量以及活跃粉丝率是多少?(注:
活跃粉丝率是指微博中活跃粉丝占全部粉丝的比率。活跃粉丝标准为微博粉丝
数大于30,微博数大于30,一周内有互动。)
微博粉丝数:,活跃粉丝率%;
微信粉丝数:。
25、截至2013年9月30日,您所在教育基地官方微博、微信累计访问数据量
为:
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26、截至目前,您所在教育基地官方微博,微博发布总数;评论
总数;转发总数。
27、截至目前,您所在教育基地官方微信,微信推送总数;关键
字回复总数;接收消息总数。
28、请填写截止目前您所在教育基地官方微博“曝光量”(查询路径:管理平台
界面—数据中心—影响力分析)排名前5名的微博内容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
29、您所在教育基地是否有专/兼职新媒体工作队伍?
A、是B、否
(若有,请依次回答问题30—32题;若无,请直接跳至第33题)
30、新媒体工作队伍人数:人;其中,专职人,兼职人。
31、新媒体工作队伍的平均年龄:。
32、新媒体工作队伍的学历分布?
A、大专及以下人;B、本科人;
C、硕士及以上人;D、其他人。
33、您所在教育基地对新媒体工作的年度专项经费投入为元。
34、您所在教育基地是否已形成固定的新媒体工作机制(如发布内容审核制度、发布信息及数据跟踪统计制度等)?
A、是B、否
若有,请列出文件名称:
调查结束,再次感谢您的配合!
第二篇:浅谈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1
浅谈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科学化水平摘要: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工作是我们整个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紧密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对于切实坚强党的领导,促进基层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推动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有的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要结合各基层队的实际情况,提高认识,拓展党建工作思路,提出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整改措施,发挥党政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保证生产工作的稳定发展,本文侧重于我矿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作者单位:新柏煤矿机电队
关键词:煤矿 党建工作 存在的问题 改进 解决方法 正文:我矿党建工作的现状;经过这几年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着重加强了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有效的促进了我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但是,有些基层党组织中,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强。部分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党建工作就是意味的学习党的政策、制度、纪律等书面文件,或者按任务发展几个党员,开展几次活动,有的甚至没有党组织生活,对自身工作要求不高,在处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上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直坚持着安全生产才是硬道理,其他工作都是软环节的思想,工作不到位,党建工作缺乏责任感、使命感。针对这种消极的态度,真正解决问题就得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各项事业的进展,所以,要给基层配足班子成员,严格挑选各方面都很出众的班子成员,全面考虑,注意班子成员的性格、能力相互调配,选好“带头人”。明确工作职责,分工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广泛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才能带出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
2、加强基层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基层党员是我党这颗参天大树上的一颗颗小树叶,是基层党组织的执行者和带头人,必须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最重要的是思想觉悟要高,因此,在发展党员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和组织程序,做到宁缺毋滥;要充分发挥民主评议制度,定期进行党组织生活,提倡所有人发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进行引导和教育,要选出召集人、记录员、主持人等具体到细节,要有详细的书面记录,尽量从提问题、找问题的关键、提解决问题的方案着手。
二、基层党建工作凝聚力不足,缺乏战斗力、执行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来源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用榜样鼓舞士气,赢得群众信任,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要树立典型和榜样,从各基层党组织中挖掘出真正配得上“模范”这两个字的优秀党员,加以宣传和表扬,通过宣传他的优秀事迹、工作作风、道德修养等全方位事迹达到说教和激励的目的,从而带动其他人学习。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三、党的组织生活单调、缺少活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少、方法陈旧,仅满足与一般的政治说教、催交党费等,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职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致使开展基层党的活动对广大党员吸引力不强,教育管理效果不好,党组织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建立组织生活平台,可以建立“学习园地”形式的生活平台,为各党支部成员提供相互学习、认识的场所,并加强丰富平台资料,实时更新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动态,通过采取互动交流的组织生活形式,加强党组织与党员以及其他职工的沟通,有效提高党员政治学习的热情,促进组织生活的党务公开。
四、加强党建工作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矿区,迫切需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方式等方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和新方法。
1、转变传统观念,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在我矿加快发展、和谐稳定的进程中,随着企业的发展,各项改革势必要不断推进,因此,党支部班子成员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党支部首先应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增强参与意识,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把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与具体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务工作渗透到实际安全生产中去,是党务工作和安全生产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2、改进方法,拓宽工作思路。
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内容要有较高的层次拓展,要突出以人为本,实施教育、引导、激励和培养相结合的方针。深化党支部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把党建工作指标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实施纳入考核体系,做到“抓思想,从具体工作环节出发;抓具体业务,从思想入手”,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有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3、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选好配强支部班子。从组织内部把自身素质高、既懂业务、会管理,又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基层党支部领导岗位上,使其真正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第三篇: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方式方法浅探
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方式方法浅探
创新是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突破、求得新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全面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思路创新、体制制度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求我们大胆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入发展。当前,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抓“龙头”,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008年10月,在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1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央也召开全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入开展这项工作再次作出部署。纪检监察机关要为党委当好参谋助手,积极协调党委研究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反腐败工作。要认真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单位。要督促各部门各司其职,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密切配合,认真抓好所承担的牵头或配合任务的落实。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履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既要对所在岗位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要改革创新责任制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际成效。
抓“想头”,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始终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分析研究,既坚定信念,又正视问题,强化全党抓党建、抓反腐倡廉的观念。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大建宣传平台、大造舆论氛围、大兴廉风正气。要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考验。要认真贯彻中央六部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广泛开展廉政文化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抓“领头”,突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
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切实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廉政示范带头作用,为群众作表率,为基层作榜样。严格禁止领导干部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问题。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各级领导干部要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并把住房、投资、配偶子
1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要坚决反对好人主义,把整治好人主义作为政治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面子的良好风气。抓“源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这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反腐倡廉方针、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是我们党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反映了党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深化。为了推进这项工作,党中央在2005年、2008年先后颁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也把加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需要突出抓好的6个方面重点问题之一,这是党中央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要积极把有关内容纳入到干部培训、理论中心组学习之中,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形成浓厚氛围。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好相关措施,着力构建和完善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改革体系、廉情预警体系等。抓“拳头”,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工作力度。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查办案件工作的要求,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厉惩处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在坚决惩处受贿行为的同时,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的案件。严肃查办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要深入剖析典型案件,研究案件特点和发案规律,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在坚定不移地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牢固树立惩治腐败是成绩、预防腐败也是成绩的观念,将坚决查处、监督约束与保护激励相结合,努力营造激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帮助干部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抓“苗头”,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要以解决社会关注程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专项治理力度,着力解决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责任规定,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济等专项资金的监管。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以及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坚决纠正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的行为。进一步改进政风行风评议和政风热线工作,加强对评议整改意见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政风行风建设水平。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约束行政权力,充分的发挥市场机制,让各级政府多当裁判员、少当运动员,集中精力谋大局、干大事。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坚定不移地
抓紧抓好,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监督约束;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良好政务环境,使投资者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积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抓“重头”,切实发挥制度建设的保证作用。
制度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要将制度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头戏”。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发展阶段,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反腐倡廉始终。制度建设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不在复杂而在管用,关键在切中要害,关键在狠抓落实。要切实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要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维护制度、带头执行制度。要畅通监督渠道,能公开的制度规定要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把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反腐倡廉建设重点任务,与各项工作任务检查结合起来,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对不认真、不全面或不执行制度的,要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要加大问责力度,把党员干部执行制度情况同干部任免、经济奖惩、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科学考核和评价体系,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抓“劲头”,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两情”。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要加大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有访必受理、有事必过问、有信必核实、有案必查处。要治庸治懒,加大效能建设力度,下大力气向庸懒之辈开刀,让在位不在状态的人让位,让无功也是过的人下台,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乱、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机关能进不能出的条条框框和陈规陋习,充分调动激发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党员干部始终对工作充满激情、对群众充满感情。抓“探头”,积极构建廉情预警机制。
主要是围绕防范权力运行前可能存在的潜在廉政风险,对重大决策事项、重要权力部门和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进行评估预警,建立健全有效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前瞻性,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方面,要经常开展工作检查,深入开展工作调研,尤其要认真开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考核等,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廉政考核和评价,构建廉政评价机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干事创业。另一方面,增强主动预防、提前预防的意识,建立腐败预警体系,构建反
映廉政状况的指标体系,运用现代管理方式、信息技术手段,分层次对可能滋生腐败的风险点进行排查,广泛采集腐败风险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评估,适时进行腐败风险预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抓“下头”,不断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基础不不牢,地动山摇,要重视加强农村、企业、高校等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特别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它关系到党在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要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工作,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化解纠纷。要认真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坚决杜绝农村学校乱收费行为,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平调、截留教育经费的行为。要认真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重点整治农村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大力整顿农村医疗服务秩序和药品流通秩序。要切实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的行为。要严格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多措并举,建设一支稳定、实干、廉洁的基层干部队伍。要重视解决农村基层出现的各类苗头性问题,尤其要防止出现土地征用中侵犯农民群众合法利益的问题,对因拖欠、截留和挪用征地补偿费引起群众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抓“里头”,建设一支能打硬仗的纪检监察队伍。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根本建设和长期任务,也是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实的重要保证。要继续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要强化学习意识,紧紧围绕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学习,进一步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效防治腐败的能力。要强化法纪意识,严格依纪依法履行纪检监察职责,规范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案件审理、专项检查和执法监察等工作制度。要强化监督意识,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督促纪检监察干部秉公用权、严格自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不适合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要坚决调离,对违纪违法的要严肃查处。(作者单位:市纪委党风室)
第四篇:2010年就业工作理论和方式方法创新
多方努力增强毕业生就业力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具体做法和创新点
1、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系主任,副组长为党总支书记和党总支副书记,成员分管就业的专职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各毕业班班主任,组成了一支精干的毕业就业工作队伍。
2、做好应届毕业生前期思想准备工作,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1)新生一入校,我们就对学生进行了学习与择业、学习与升学指导工作。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前景,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同时处理好找工作和升本、考研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
2)重点抓好考研与专升本工作,实现全系上下一致重视、相互配合、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就业体系。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考核有关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其考核挂钩。
3、积极推动与就业相关资格证书考试工作。
学生如果在校期间获得了一些资格证书,对其择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英语四六级水平考试、计算机等级证、驾驶证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针对旅游专业我们突出了学生的“双证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导游证考试,参加星级酒店实习从而获得“星级酒店岗位技能合格证”;积极引导房地产专业学生参加房地产专业的经纪人资格证、估价师、初级建造师、会计证书等资格证书的考试;引导地理科学同学参加普通话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等,通过这些资格证的获得,大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筹码。
4、创新点—更进一步做好各专业实习基地的开辟工作,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融入社会,并作为教学工作中极重要的环节。我们积极组织、联系单位并广泛发动学生积极投身于枣庄城市建设,有很多学生积极投身服务地方工作,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发挥专业特长,到处都能看到我们同学忙碌的身影。这即锻炼了同学的业务素质,也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社会阅历,增加了同学们的就业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上岗,再发展”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积极、务实的择业态度,鼓励毕业生从被动转向积极就业;其次提供针对个人的就业指导,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时协助毕业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正确定位,使他
们在择业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最后对学生进行择业技巧指导,开展一系列礼仪、心理方面的辅导,再根据每个毕业生不同的特点帮助他们准备资料,推销自己。请来上一届成功应聘的毕业生交流面试技巧和面试过程中细节心得。
6、全面了解毕业生情况,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
建立毕业生个人档案,将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所参加的社会工作,获证情况、获奖情况,特长爱好等信息登记在册,以便能及时向用人单位全面、细致、无遗漏地介绍每一位毕业生的情况。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7、广泛收集用人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通过网络、传媒等平台,获取各种用人信息。并通过山东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枣庄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兄弟院校就业信息网站、毕业生QQ群、学院公共展板、学生宿舍展板等方式将这些用人信息及时传递给毕业生,毕业生有充分的时间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特点做好充足的准备。此举不仅使我系毕业生及时的得到更多的就业资讯,同时也为学校其它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方便。
第五篇: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
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
DA/T 34-2005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他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可参照本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GJ 25—2000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66—91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national archives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指经各级党委、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批准命名、公开挂牌,由国家档案馆管理,以馆藏档案为主要资源,向社会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省情、市情、区情、县情教育及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的活动场所。
3.2 基本陈列permanent exhibition
指以档案原件或复制品、仿制品的陈列展出为手
段,揭示档案馆馆藏,系统反映馆藏特色,内容相对固定,在馆内常年展出的方式,是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基本活动形式。
3.3 专题展览special exhibition
指主题比较单一,举办时间相对较短、地点灵活的展出方式,是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
3.4 网上展览online exhibition
指利用网络技术,以数字化展览形式展出的方式。
3.5 流动展览circulating exhibition
指利用活动展板将基本陈列或专题展览等转化为
可移动展览的展出方式。
3.6 辅助展品assistant itemon display
指用于辅助说明基础展品的材料,包括图表、照片、拓片、模型、沙盘、绘画、布景箱、景观等辅助材料。
总则
4.1 基本原则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的各项活动应有利于传播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公众素质,促进文化交流。
4.2工作要求
挖掘馆藏档案的社会教育价值,结合档案的特点开展活动。
4.3 活动形式
以基本陈列和展览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多种教育形式。
机构职责
5.1 基本要求
明确档案馆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管部门,确立内部机构及职责,配备或聘请相关业务人员。
5.2 机构设置
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模等实际情况,设立陈列展览、教育工作等业务机构。
5.3 主要职责
5.3.1 负责基本陈列和展览的研究、设计、制作、布置以及展品的采用、鉴定、研究、保管、保护等项工作。
5.3.2 负责社会宣传、观众组织、接待讲解及开展其他形式社会教育活动等项工作。
5.3.3 组织业务人员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岗位教育、继续教育等专门培训,并定期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学习。
5.4 人员素质
5.4.1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
5.4.2 热爱档案事业和教育基地工作,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热心公众服务。
5.4.3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掌握档案学理论,了解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工艺美术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科研能力和外语水平。
规章制度
6.1 制定要求
各项工作都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应随着实际工作的变化对之及时修订。
6.2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管理制度
6.2.1 明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层级。
6.2.2 确定各个工作环节、内容,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
6.2.3 提出工作人员的岗位教育及继续教育要求。
6.2.4 明确监督检查内容、方式、时间和奖惩规定。
6.3 展品征集移交制度
6.3.1根据展览主题,向社会广泛征集档案、资料及其他形式的展品。
6.3.2 对所选用的展品进行登记造册,填写《选用展品登记表》(见附录A的表A.1)。
6.3.3 展览结束后,将展品移交给保管部门妥善保管,移交时要填写《展品移交清单》(见附录A的表A.2)一式二份。
6.4 展品管理制度
6.4.1 建立展品总登记账(见附录A的表A.3),详细登记每一件展品,准确描述其珍贵程度、利用情况、完整情况等各方面特征。
6.4.2 展品展出应符合有关档案开放、著作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6.4.3 展品应保持历史原状,对内容和形式作出入为改动的,应予以注明,严禁伪造。
6.4.4 复制品、仿制品应加标注,并与原件分类登记,注明参见号。
6.4.5 展出档案原件应有严格的防护措施,有效控制温湿度、日光与紫外线照射及有害气体等。
6.4.6 定期对展品进行检查,发现损伤、丢失等问题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6.4.7 展品的调整、移交和借出应经分管教育基地的负责人签字批准。
6.5 展厅管理制度
6.5.1 展厅环境的温湿度及防潮、防水、防光、防烟尘、防有害气体、防虫、防鼠和防盗等防护工作,按JCJ 25—2000第5章(见附录B)规定的要求进行。
6.5.2 展厅内不应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有碍展品安全的物品,严禁吸烟和明火。
6.5.3 定期清洁展厅卫生,保持展厅整洁有序。
6.5.4 应每日检查展厅安全,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
6.5.5 维护参观秩序,保持展厅安静。
6.5.6 制定符合实际的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疏散预案,保证观众安全。
6.6 展览审核制度
6.6.1 所办展览应经档案馆主要负责人审核批准。
6.6.2 重要题材的展览应报当地宣传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6.7 展览开放制度
6.7.1 向国内外公众开放,全年开放时间不应少300天。
6.7.2 免费向未成年人、军人、老年人、残疾人开放。
6.8 接待讲解制度
6.8.1 接待服务主动热情,使用文明、规范用语。
6.8.2 讲解员在岗位上应着装整齐,佩带标明身份的胸卡。
6.8.3 讲解员应使用普通话进行讲解,保持语言和举止规范。
6.8.4 基本陈列和展览应提供全面准确的文字说明和针对不同观众的讲解词。
6.9
文件归档制度
6.9.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履行职能、进行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文件材料都应归档保存。归档内容包括:
——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如请示、批复、报告、协议、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展品登记、统计账目及管理材料等;
——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各类展览策划方案、展览大纲、设计样图等;
——服务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参观登记、领导与来宾重要题词签名、观众意见簿、观众数量统计、有价值的观众意见和媒体报道材料等;
——各项工作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电子文件、实物等非纸质材料;
6.9.2 归档要求和归档时间按照国家和本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发的有关规范执行。
6.10 其他制度
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展品保险、代保管、暂借、出入库、运输以及全过程展品监控保护等制度。
档案展览
7.1 基本原则
按照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在一定环境内以档案或相关资料为主要展品,配以适当辅助展品,实现进行直观教育、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功能。
7.2 基本陈列
7.2.1 以展示馆藏精品和地区特色作为主题,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性质、任务及特点。
7.2.2 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编制大纲。
7.2.3 围绕主题选择馆藏档案为主要展品,并辅助以其他展品。
7.2.4 设计展具,如:展柜、开放式陈列柜等。
7.2.5 根据主题、陈列大纲及展厅空间,运用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现代科技等手段,将展品、文字等有机组合,使之能够鲜明准确表达主题,提高教育感染力,充分展示馆藏特色。
7.2.6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常年展出根据馆藏变化情况,定期对展品进行调整、补充。
7.3 专题展览
7.3.1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重大纪念活动和社会需求,根据馆藏相关内容,确定主题。
7.3.2 主题应多元化,注重实效和时效性,规模适度。
7.3.3 展品选择精当、适量,以档案为主,可利用有关资料、复制品、照片、模型、多媒体等辅助展品。
7.3.4 可与其他单位、组织合办,扩大宣传范围,加强交流与合作。
7.3.5 可引进、复制有特色、受欢迎的展览。
7.3.6 可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或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及社会公共场所展出。
7.4 网上展览
7.4.1 除将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制作成网上展览外,还可根据需要专门制作,主题可涉及馆藏各个方面。
7.4.2选择本馆馆藏档案资料,配以外部的各种教育信息。
7.4.3 独自承办或合作举办。
7.4.4 采取适合网络特点的艺术形式。
7.4.5 在本档案馆网站或公共网站、政府网站上举办。
7.4.6 展期符合网站管理需要。
7.5 流动展览
7.5.1 根据需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陈列、专题展览,或其他单位的陈列、展览,全部或部分复制成可移动展览形式。
7.5.2 以活动展板、挂图等为主要制作方式。
7.5.3 到公共场所、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等巡回展出。
7.5.4 可根据实际情通过增加、减少展板等方式,调整展览内容。
其他活动
8.1 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有
组织、有目的地开展适合活动对象特点的、除展览之外的多种活动,深化教育效果。
8.2 专题讲座、讨论、报告会
8.2.1 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条件,以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馆藏或展览,确定主题,聘请专家、学者主讲,或组织互动活动。
8.2.2 选题广泛,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教育、历史知识教育、科普知识教育等。
8.3 征文比赛、演讲
8.3.1 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的各项活动作为主题。
8.3.2 可与当地的宣传、教育部门,共青团、工会组织、新闻媒体等组织联合举办。
8.3.3 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对参与者及优胜者给予鼓励。
8.4 党、团、队日
8.4.1 联合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等,充分利用党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人学、入队、入团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举办主题活动。
8.4.2 活动形式主要为参观、座谈、交流等。
8.5 夏(冬)令营
8.5.1 利用假期举办,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对象。
8.5.2 以在校学生为重点,进行活动的宣传组织。
8.5.3 活动形式包括参观、动手操作、记日记、交流等。
8.6 多媒体教育
8.6.1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等场所播放电视片、幻灯片等,作为辅助教育形式。
8.6.2 可单独或与具有制作权的部门合作制作录音节目、拍摄电视专题片,在电台、电视台播放。
8.7 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网上教育活动。
服务规程
9.1 服务目标
通过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全面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
9. 2 宣传组织
9.2.1 采取多种方式,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教育特点和功能、组织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以及与公众的文化交流等。
9.2.2 与学校、部队、社区等开展共建活动,每年都应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稳定并逐年提高观众接待数量。
9.2.3 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同时,将未成年人作为宣传组织重点,使其接待数量不低于年接待总量的25%。
9.3 接待参观
9.3.1 接受集体预约参观。
9.3.2 指定专人全程接待集体参观。
9.3.3 征求观众服务需求意见,填写《观众需求服务表》(见附录A的表A.4),及时准确予以落实。
9.3.4 讲解员提供现场服务,并宜针对不同观众进行不同层次的讲解。
9.3.5 讲解员应按要求规范讲解,并宜根据实际情况,对讲解内容,解说语言、语速、语气、语音等进行调整。
9.4跟踪反馈
9.4.1 认真做好参观人数、人员构成等项目的统计工作。
9.4.2 发放、回收《观众调查表》(见附录A的表A.5),收集反馈信息。
9.4.3 采取口头调查、直接观察、开座谈会等直接调查方式获取反馈信息。
9.4.4 通过进行抽样调查、整理观众留言等间接调查方式获取反馈信息。
9.5 研究改进
9.5.1 分析反馈信息,对所开展的活动及相关工作进行评估。
9.5.2 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场所、设施和环境
10.1 基本要求
应具备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场
所和设施,并应满足开展活动和对外接待的基本需求。
10.2 场所
10.2.1 具有开展活动所必需的展厅、教室等场所,展厅面积一般不低于200m2。
10.2.2 展厅之间的空间组织应保证陈列展览的系统性、顺序性、灵活性和参观的可选择性。
10.2.3 展厅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置展品的要求。
10.2.4 展厅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7m。室内设计应考虑在布置陈列展览装具时有灵活组合和调整互换的可能性。
10.2.5 展厅的室内净高除工艺、空间、视距等有特殊要求外,不应低于3.5m。
10.2.6 展厅的地面应采用耐磨、防滑、易清洁的材料。有条件时宜选用有利于减轻观众步行噪声的铺地材料。
10.2.7 人行通道便捷通畅,宽度不应少于3m。
10.3 设施设备
10.3.1 配备举办展览所必需的装备装具、展品储藏和保护设备,以及教学所需的桌椅教具等基本设备。有条件时宜配备多媒体教育设施及保证档案原件安全的复制设备。
10.3.2 配备适用于展厅、展品的消防器材及防火、防盗报警装置。
10.3.3 配备控制展厅温湿度、洁净度和均匀度的空气调节系统。
10.3.4 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模或日平均观众流量,设置满足观众基本需求的服务设施,如:咨询服务台、休息室、饮水处、卫生间、停车场等。
10.3.5 设置为特殊人群服务的基本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满足残疾人需要的卫生间等。
10.3.6 设置开放区与档案馆库房、办公区相隔离的设施。
10.4 环境
10.4.1 除特殊要求全部采用人工照明外,普通展厅应根据展品的特征和陈列设计的要求,确定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合理分布和组合。
10.4.2 展厅内应防止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采用人工照明时宜选用白炽灯。
10.4.3 展厅的一般照度应根据展品类别确定,推荐值参照JGJ 66—91第四章第四节第4.4.3条表(见附录C)执行。
10.4.4 展品尤其是原件展品,应防止阳光直射。
10.4.5 对活动场所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灰尘和有害气体不能超过有关标准,其浓度限值应参照JGJ 66—91第四章第五节第4.5.1条表4.5.1(见附录D)执行。
10.4.6 绿化设计宜选用有利于降温、滞尘、净化空气的树种,不应选用易生虫害和飞花扬絮的树种,并应防止紧贴展厅建筑的散水坡或排水沟种植。
10.5 管理要求
10.5.1 设置参观导向标识,标明开放时间、参观须知、安全疏散通道、参观路线图等。
10.5.2 定期对活动场所和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确保设施完好有效、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10.5.3 保持清洁卫生,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参观环境。
附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