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区强化自主创新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
我区强化自主创新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
围绕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需求,加强自主创新的科技攻关,培育新兴产业,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
一是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开展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选育以及良种繁育技术开发、集成示范,大力培植一批花木开发、畜禽良种繁育为龙头的企业和基地,不断提升我区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例如我区繁华兔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现为宁波市第四大獭兔场。獭兔良种繁育场新建无公害兔粪堆场800平方米;新增种兔及配套设施2400套;商品兔笼13292套;兔舍降温设备2套;80kv供电设施1套;河水净化设施1套;小型冷库1座。整个繁育场养殖环境将有非常明显的提升。通过本项目实施,年可提供6万只优质獭兔,预计可带动宁波兔农100户、外地农户100余户从事獭兔养殖,可带动农民增收800万元。目前,部分兔舍已新建完成,近期引进的拌料机和新型兔笼也已开始投入使用,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二是加强共性和关键性技术攻关。重点开展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农作物立体种养等技术攻关,提高农业生产可控性和安全性。今年我区的宁波市甬丰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成立甬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以此为实施主体,组织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工作,以通过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区水稻病虫害防控能力和整体水平,进一步保障我区粮食生产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江北区晚稻专业化统防统治参与农户95户,涉及慈城镇12个村,实施面积共计6410.3亩,其中单季晚稻5467.5亩,连作晚稻942.8亩,辐射面积1.8万亩以上。
三是发展智慧农业。开展设施人工智能生产技术、精准检测控制技术、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等信息技术创新,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一批智慧农业示范点,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确化管理水平。智慧畜牧业建设是实现我区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升畜牧业生产行业管理,创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有效载体。为深入推进我区智慧畜牧业建设,我区设立区、乡、养殖场三级责任体系,开展智慧畜牧业平台应用技术培训,各级系统专职管理人员实行逐级登记备案制度,以慈城镇和双顶山畜牧场、谢忠华牧场为试点,推广应用畜禽生产管理系统、检疫管理系统和防疫物资管理系统,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全新的畜牧业管理模式。
第二篇:关于强化自主创新建设现代服务业
关于强化自主创新建设现代服务业
科技支撑体系的意见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二○○八年三月六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7〕7号文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鲁政发〔2007〕66号)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依靠自主创新推动我省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科技部《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我省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技术需求,以突破现代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为重点,以创新服务业态、创新服务模式为主要途径,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为基本支撑,突出平台建设和示范带动,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协作、运转高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推进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现代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
1.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研究开发。支持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支持可集成和重用的安全认证、在线支付、在线征信、计量计价、商务搜索、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服务组件的研究开发,形成配套的服务及服务接口技术标准和符合性测试工具,为信息平台互连互通提供基础技术条件,推动我省现代服务业各领域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2.电子商务与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重点突破电子商务交易与平台技术、客户关系及供应链管理技术、现代物流过程优化与监控技术和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系统间的数据、应用、业务集成技术和标准规范,建设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公共服务和集成平台。加大无线移动、射频识别、智能终端等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改变制造与流通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降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与物流应用门槛,带动我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科技的创新发展。
3.数字内容关键技术与平台建设。以支持数字内容服务业态快速发展为目标,以内容交易为核心,重点研究数字内容版权保护与管理、数字内容智能分类和搜索、各种业务模式的交互和数字媒体内容转换技术,建设数字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平台,支持数字动漫及数字影视创作、数字作品整合和营销、面向公众的内容综合应用服务等。
(二)强化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结合市场需求,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制造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数字社区、信息化远程医疗、数字旅游等应用领域实施八大科技服务示范,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
1.电子商务服务科技示范。综合应用电子商务交易、供应链管理技术,探索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交易与服务、生产企业供应链信息交换和整合服务,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应用示范,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
2.现代物流服务科技示范。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整合及过程优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探索新型物流运作与管理模式,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RFID)、移动终端等先进的物流技术,建设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与应用平台,面向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供需信息、服务交易、过程优化与跟踪、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优化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基础设施及装备的利用率。
3.数字媒体服务科技示范。重点支持数字媒体内容的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与营销运营平台建设,围绕动漫创作、数字影视、数字点播、网络出版、互动影音内容聚合与服务等若干领域,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资质的龙头企业,建设动漫产业基地。
4.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科技示范。支持建立山东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联盟,集成联盟所提供的技术服务资源,围绕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基于软构件的企业业务流程重构服务、产品协同设计、工程分析、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网络化办公、咨询与培训服务等方面,建设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跨企业的制造资源共享和企业间的设计、制造协作,提高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5.农业信息化服务科技示范。研究开发引种与良种推荐、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综合栽培(养殖)调控等五大系统,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以建立全省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为目标,围绕农业供应链管理技术、农产品流通装备、农业流通信息技术、农业标准化体系等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开展农村物流服务、农村配送服务、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农村现代物流协同信息平台等示范建设。
6.数字社区服务科技示范。以实现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安全、社区设施和社区人口等方面的服务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为目标,支持以现代通信手段和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网络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协同支撑平台和智能化小区建设,为社区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管理模式。
7.信息化远程医疗服务科技示范。以医疗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为目标,以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为依托,支持区域协同医疗共享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以区域服务为半径的包括社区、中、高级医院为一体的三级卫生服务共享架构,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培育服务于医疗、公共卫生以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新型第三方医疗服务企业。
8.数字旅游服务科技示范。以风景区、旅行社、网络票务代理和电子银行为发展基础,支持景区旅游资源数字化、票务代理和银行支付网络化协同服务等关键技术集成、标准规范的研究开发,在共性服务技术、通讯服务基础设施和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化平台支撑下,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化产业发展,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服务模式。
(三)强化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发挥市场优势,整合现有资源与技术力量,促进现代服务业科技成果研究和应用转化,采用开放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机制,鼓励相关产业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开展现代服务业应用人才培训与工程技术服务,健全政策、法规、培训、咨询、评估等服务体系。
1.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我省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以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原则和思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科技文献信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生物种质资源、知识产权、检验检测、人口与健康、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我省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工程、医药、新材料和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等领域,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平台。
2.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导向作用,推动科技中介机构按照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机制市场化的要求发展,使之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重点支持一批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特色产业基地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各级、各类技术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投融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落实省国税局、地税局和科技厅联合下发的鲁国税发〔2007〕79号文件中对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创新载体与平台以及创新资助等方面的税收扶持政策。二是优化现有科技专项资金使用结构,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配合国家“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的实施,加强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相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应通过相应的计划进行配套支持。同时加强与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的衔接。三是统筹安排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相关计划和经费,围绕“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切实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成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主体,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建设作为推进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手段,把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和经营业态、拓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相关措施,积极
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以现代服务业先进技术、优秀软硬件产品研究开发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相应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与共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中心,开展现代服务业重大理论与专业技术问题研究,为我省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储备高级专业人才。制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倡导高校师生和广大科研人员领办、兴办科技服务机构。加大现有科技服务机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多层次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鼓励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在支撑现代服务业的优秀软件产品推介、咨询、二次开发、集成、监理等各个环节,每年举办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培训班,培养一支研发、管理、应用、服务相配套的专业人才队伍。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人才输出培训工作。完善科技咨询师、科技评估师、项目管理师、技术经纪人等专业培训和执业资质考核认定工作体系,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高层次、懂管理、善经营、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的科技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四)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将服务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作为我省“十一五”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优先主题。通过科技计划实施,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通用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交易流程标准、共性服务标准、服务接口标准、服务质量和服务集成标准等标准规范,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与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衔接、满足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标准研究,开展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咨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科技评估、技术交易和技术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标准化工作,为建立健全我省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供支撑。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步伐,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我省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建立信用评价与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服务信用治理和信用结构建设,以服务诚信度、服务绩效和社会认知度为重点,加快制订、推行相关指标体系与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行业协会的功能,依托行业协会探索建立科技服务机构的信誉评价体系和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支持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建设,大力开展联合征信与增值服务,促进信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六)深化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加强科技服务业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吸引国际知名机构参与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扩大服务出口,支持有能力的服务企业到境外投资创业,参与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国际交流,通过产业融合、市场开发和人力培训等多种途径,在信息、技术、创业、投融资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
第三篇: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民勤县农技中心2010年工作思路打算
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推进,我县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阶段,农业生产手段正在由以手工劳动向现代技术应用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正在从传统分散粗放经营向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正在由依赖资源型向依靠科技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正在由数量扩张为主向质量效益为主转变,这是我县农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对农业科技服务提高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农技中心将围绕三项制度落实,强化管理,健全完善服务机制,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一、落实三项制度,强化人员管理
一是技术服务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单位和技术干部、技术干部与乡镇分别签定技术承包责任书,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按照“一包一”的服务方式,县级技术干部包乡蹲点,负责所包乡镇日光温室技术服务,同时重点抓好一个50亩日光温室建设示范点,并承担乡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日光温室生产技术示范户的技术培训。乡镇农技人员要包片(村)片蹲点,负责该片(村)的技术服务和培训。
二是实行技术服务承诺制。包乡、包片(村)的技术人员要遵守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坚持随叫随到,随到随服务,为全县日光温室建设提供及时、高效、快捷的服务;要及时、准确 的提供技术指导,决不因为技术服务不到位而影响日光温室建设进度。
三是实行定期研判制度,县技术员对所包乡镇每半月巡回指导一次,乡镇技术员对所包片(村)每周进行一次。针对日光温室建设和生产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会商解决,对不能解决的,要及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论证和磋商,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二、启动三项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利用中心现有化验仪器设备,启动土肥化验室,为全县提供土肥样品化验服务,解决农民什么土壤能种什么作物,什么肥力水平的土壤施什么肥料,什么类型的土壤如何进行改良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启动病虫实验室,通过保温培养、光电显微镜镜鉴等手段,提高对病虫害的诊断水平,搞好全县病虫害防治的指导工作;三是启动农技流动服务车,切实解决技术服务行路难的问题,为技术干部安上飞毛腿,做到哪里有问题,农技服务就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全县农民提供及时周到的技术服务。
三、制定两个规范,强化技术培训
为了进一步规范日光温室和大田节水技术指导,经过精心谋划,组织技术骨干力量,制定编写了《日光温室技术规范》、《农田节水技术规范》。两个规范出台后,首先对县乡技术干部进行培训,统一技术标准,做到技术服务全县一盘棋,培养一大批业务精通、技术熟练的专业技术骨干,然后由县乡技术干部对全县 农民开展拉网式技术培训,做到技术培训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水平,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抓点包乡,搞好日光温室、农田节水技术服务。县乡农技人员每人抓好一个农业示范点,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措施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示范引路、以点带面、典型带动的作用。
一是结合区域特色,抓好6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即抓好三雷镇中陶村千亩日光温室示范区、三雷镇下雷村日光温室综合技术示范点、薛百乡张麻村日光温室高新技术示范园、张麻村工厂化育苗中心、河南安莎蔬菜品种示范园及新品种研发基地、泉山镇西营村拱形日光温室万元田示范点。围绕日光温室建设重点乡镇,全方位开展日光温室技术服务。
二是围绕我县主导优势产业,大力抓好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全膜垄作沟灌、标准小畦灌溉、地膜再利用免耕等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抓好7个农田节水示范点,即抓好薛百乡小坝口农场农田节水技术示范园、重兴乡红旗村玉米垄作沟灌技术示范点、昌宁永安村食葵全膜垄作沟灌技术示范点、大滩乡下泉村食葵全膜垄作沟灌技术示范点、夹河中坪村食葵膜下滴灌技术示范点、红沙梁乡高来旺、孙指挥村棉花膜下滴灌集成技术示范点、西渠镇板湖村地膜再利用免耕栽培技术示范点。通过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15%、亩节约用水达到80-120方。
五、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一是突出阶段性培训重点,五月底前培训内容侧重于日光温室建造技术,确保墙体建设质量,六月份侧重于土壤改良、地力配肥、有机肥堆制、材料购臵规格及温棚搭建,七月份以后重点突出订单农业生产、作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九月至十二月以定植、管理等为重点逐村逐户逐棚开展服务;二是通过举办专题技术培训,培训专业大户,使之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三是召开现场观摩会,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和技术指导,手把手培训;四是利用县电视台《科技苑》栏目,讲授农村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五是利用《民勤新农村资讯》刊登种植业实用技术;六是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发送科技信息;七是利用“4312316”、“4133544”等热线电话,接受电话咨询。八是设立技术咨询服务处,接待群众上门咨询;九是利用科技直通车,开展快速、准确、及时的服务。
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〇一〇年一月三十日
第四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龙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必将大大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农业农村基础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八连快”。实践证明,这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2011年,可以说是农业农村发展整体提速、全线飘红的一年,是农民顺心、农村祥和的一年,也是本世纪以来总体发展最好的一年。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管理好通胀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好形势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在连年增产增收之后,出现滑坡拐点的几率在累积、风险在上升;在高成本下继续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约束很多;在高基数上延续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难度很大。更要看到,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靠继续消耗农业水土资源余地越来越小,靠不断增施化肥农药越来越难以为继,根本出路在于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站在高起点,再续“黄金期”,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就必须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必须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方向,突出重点,面向产业需求,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必须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下大气力强化农技推广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必须继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生态保护,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避免农业出现闪失,避免主要农产品供给出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绷紧“三农”这根弦,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力争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作者: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5期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企业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在发展中不受制于人,就要不断创新,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而建立有利于持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必须建立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和体系,保护创造者的权益不受损害,形成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当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的创新激励法制体系,已成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任务。
知识产权保护可促使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如果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尊重与承认,创造者的积极性就无从激发,创新意识和潜质就不能演变为实际创新能力。只有当每个创新者都能从自己的劳动和投人中有所收获时,创新才能成为全社会积极追求的目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恰恰承认了创新者的劳动和投资,通过法律的形式使创新者的身份得到确认、创新成果得到尊重、个人利益得到维护、知识财富受到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能使创新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创新不是目的,而是形成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手段,是社会发展的途径。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成果不能有效商品化、要素化。知识产权不明晰、权属不明确,往往就会被束之高阁,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更不可能得到积极推广。创新成果只有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才能按照市场规律投入生产实践,创新成果只有成为商品,创新者才会通过市场大力推广。
知识产权保护能使零散的创新思想变成有用信息,为实现跨越式创新积累知识。知识产权制度也是促进信息流通和技术扩散的制度,创新成果成为知识财产的过程就是零散的创新成果变成知识体系的过程。零散的、个别的发明在法律保护下公布于众,有利于创新思维和成果的集成化、系统化,启发后来者的创新思路、创新途径,从而为跨越式创新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