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东戏曲了解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22:1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广东戏曲了解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广东戏曲了解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广东戏曲了解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其中广东戏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文化通过戏曲的形式渗透到人民大众当中,并借此得以传播、发展。据了解,目前,广东戏曲总的发展趋势,是平稳中有发展,发展中有危机。各地区据提高保护戏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使广东戏曲得以传承。但是,广东戏曲的发展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危机。例如,戏曲观众的严重流失,吸取人才的后继乏人等。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年轻一代对广东戏曲的认识程度,以及了解他们对广东戏曲未来发展的态度,并收集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接触广东戏曲危机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类比到对其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中。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广东年轻一代,因此选择了6岁以上,27岁以下(包含6岁和27岁)共94人,其中6~12岁7人,13~15岁27人,16~18岁22人,19~23岁29人,24~27岁9人。当中73人祖辈均为广东人;17人部分为祖父辈移民到广东,部分为父辈移民到广东,本人在广东出生;4人为数年前移居广东。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居住在广东的年轻一代对广东戏曲的了解程度,对广东戏曲的态度,他们的年龄层,教育程度,所生活的家庭背景,以及他们个人对广东戏曲的发展的看法展开调查。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派发调查问卷方式,派发方法有两种,街区派发和网上发邮件的方式。共发出1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94份。其余资料数据,主要通过互联网收集,以及借鉴《广东戏曲简史》。

(附调查问卷样式)

关于青少年对广东戏曲了解的调查问卷

性别:女年龄:14

教育程度:初中籍贯:广东清远

1.家庭成员中土生土长广东人所占比例:100%

2.家庭成员中是否有长者?是

3.是否对广东戏曲有所接触?否

4.家庭成员是否有广东戏曲喜爱者?是

5.你本人是否喜欢广东戏曲?原因是?否,听不懂

6.在你印象中广东戏曲是指:粤剧

7.广东戏曲分类:不知道

8.举出所知道的广东戏曲名伶:不知道

9.举出所知道的广东戏曲名戏:不知道

10.是否能唱出一小段广东戏曲?是

11.假如有机会,是否愿意尝试学习广东戏曲?原因?愿意,好奇

12.广东戏曲及流行音乐相比较,更喜欢哪一类?为什么?本人嘛,作为90后,当然支持流行音乐啦

13.你对广东戏曲的了解的途径主要为?电视

14.能否为广东戏曲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不了解,没有建议

五、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

1.广东年轻一代对广东戏曲的了解严重缺乏,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

2.对广东戏曲的了解普遍认为广东戏曲就是粤曲、粤剧,对于其他的广东戏曲种类并不了解,部分甚至未曾耳闻。

3.对广东戏曲有相对较深了解的人群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年龄稍大,家庭成员中有戏曲爱好者,所居住社区有举办相关活动等。

4.调查人群中,女性比男性对广东戏曲更愿意学习广东戏曲。男性普遍认为广东戏曲较为阴柔,不适合男性学习。

5.愿意学习的原因多数为好奇,少部分认为应该为广东戏曲的传承作一份贡献。

6.能唱出的广东戏曲名曲主要为《帝女花之香夭》(但大部分人会唱,但说不出准确曲名)

7.接触广东戏曲的途径主要为电视(通过部分穿插在电视节目中的戏曲选段学习哼唱),参加社区活动(有涉及广东戏曲表演,学习的),听家中长者唱。

8.年轻一代更喜欢流行音乐,原因主要是从众心理。广东戏曲在他们的观念中是旧的、乡土的东西,与他们所向往的新潮背道而驰。

9.调查人群普遍认为,广东戏曲缺乏新意,并不贴近生活,难以引起人们的长期兴趣,并且能接触广东戏曲的途径并不多,感觉上离大众很远。

10.因为对广东戏曲的了解不多,因此并未能给出一些比较详细的建议及意见,但可以从自身体会提出一些独特见解。

六、调查结果分析

由此可以看出,家庭因素对年轻人了解广东戏曲有重要影响,同时与所居住环境,社会对戏曲的重视程度有关。在调查中,部分被访者表示并不会主动去了解广东戏曲文化,只有当社区举办相关活动或整个社会对戏曲重视程度提高(主要是政府文化部门举办大型活动或宣传力度加大时),才会引起兴趣。同时也正因为社会对戏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宣传力度稍有不足,导致当代青少年广东戏曲的认知不够明确,甚至有一定程度的误解。例如广东戏曲的定位及广东戏曲的真正内涵。

与此同时广东戏曲自身的发展并为未跟上时代发展的大潮,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有所脱节,难以引起青少年的欣赏及学习兴趣。而从青少年普遍会哼唱的曲段为《帝女花之香夭》这一点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电视等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颇深。因为在问到为何会哼唱时,被访者都表示是由某电视剧中学习的。由此可见,深化广东戏曲的宣传工作应当借助电视等媒体工具,让戏曲与一些流行元素结合。绝大部分广东的青少年并不是不喜欢广东戏曲,相反,他们对广东戏曲颇感兴趣,但接触的途径不多,令他们的兴趣被消磨。

七、结论与建议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以及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广东戏曲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文化市场的竞争激烈。多元化艺术在丰富人民大众的生活的同时,对传统戏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艺术市场的激烈角逐,导致文化市场观众的多向分流,戏曲观众自然减少。

第二,传统戏曲与当代社会的生活时尚存在一定的距离和隔膜。传统戏曲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现象,艺术形式是为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服务的。尽管广东戏曲形式经过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但其中固有的艺术特征还是基本保留。因此,戏曲的变革滞后于时代的变迁,受到观众的冷落和离弃是在所难免的。

第三,观众的审美取向发生变化。人们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接受主旋律思想和历史知识的获取,而更侧重于对娱乐性、消遣性、参与性等方面的要求。广东传统戏曲由于自身的局限,不易被年轻观众所熟识和掌握,限制青年一代观众的选择。

第四,据资料显示,虽然目前国家对文艺事业的资金投放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仍然难以满足传统戏曲事业的发展需求。面对经济压力,演员的流失,演员的整体水平下降,直接导致戏曲演出水平的下降,使得戏曲观众进一步流失。

要改变广东戏曲发展日渐衰微这一现状,应当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现阶段,主要应着眼于当代青少年。观众喜欢与否、支持与否,决定了广东戏曲的生存与发展。老一辈的戏曲观众正在逐渐流失,因此培养年轻一代的演员和观众至关重要。具体为以下做法:

第一,创作反映青少年儿童生活和思想的剧目,以及容易为他们接受的剧目。例如结合现今的一些流行元素,或者为青少年儿童所熟悉的动漫人物故事形象,把这些元素与传统戏曲相融合,激发青少年儿童的兴趣。

第二,组织青少年和儿童专场演出,戏曲演出深入到校园,期间可以举办广东戏曲发展的展览或演讲,培养他们对戏曲的兴趣和感情。

第三,举办一些有关广东戏曲的历史、现状、未来的研讨会,组织青少年儿童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对戏曲进行改进。

第四,文化部门应当组织出版一些书籍,在校园的第二课堂中增加戏曲的学习和鉴赏课程,让青少年更加了解戏曲文化,有一个系统学习的平台。同时对于有戏曲天分的青少年给予培养,往戏曲界输送新的人才。

第五,电影,电视,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较大,应当拍摄一些以广东戏曲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使青少年儿童在观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对广东戏曲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产生兴趣。

广东戏曲发展的道路虽然充满崎岖,如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在正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有责任肩负起保护广东戏曲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担子。继承是发展的前提,优秀传统文化不应该被我们遗忘,只有继承才能挖掘出更多对现代社会发展有利的元素,才能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第二篇:广东调查报告

广东调查报告

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让我们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调研家乡文化建设与发展情况: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而家乡文化熏陶、塑造了我们每个人。回归家乡,回归广东,探寻广东省的文化特色及建设发展情况。

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旧称Kwong Tung,现汉语拼音GuǎngDōng。广东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它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在该省均有分布。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内部有三大民系,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广东GDP值已超越台湾,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

一、文化特色:

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三大块。粤菜是全国八大菜系,包括广府菜、客家菜、潮州菜。而广东的粤剧、潮剧则属于中国的十大地方剧种;广东音乐、潮州音乐雅韵飘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犷豪迈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东莞百子论文公益活动是中国文化创新品牌,起源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是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搭建的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开平碉楼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围屋被认为是中国汉人南迁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而潮汕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致。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均为全国一流乐团之列,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为国际知名舞团。标志性文化设施有省博物馆新馆、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东莞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等;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跃居全国先列,在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评选中,广东省连续两年获得总成绩和金奖数全国第一。全国乃至亚洲首个水下考古基地设在广东。1997、2000、2001年均有项目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东音像城2002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占全国批发量的70%。连续五年对外文化交流进出文化团体的总批次和总人数均为全国之首。但人均博物馆、图书馆数量低。

(一)广东省历史文化特点:

据考,广东十多万年前已有“曲江马坝人”生息繁衍。秦末汉初,曾一度称南越国;汉代,番禺是全国著名都会;唐代,广州开设“市舶司”,成为著名对外贸易港口。至清代,佛山成为全国手工业中心和四大名镇之一。

广东具有悠久的商业贸易和接纳外来文明的传统,是我国现代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和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东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外来文化兼容并存,具有务实、开放和创新的特点。

广东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广东的港澳同胞约600万人,华侨、华人约2200万人,约占全国的2/3,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中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

广东省是我国人口较多且较稠密的省份之一。据200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7594.2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43人。全国56个民族中广东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1.4%,以壮、瑶、畲、回、满等为主。

(二)广东方言

在全国汉语七大方言中,广东就占有三种。以广州方音为标准音的广州话,称为粤方言;以梅县方言为标准音的客家话,称为客家方言;以汕头方言为标准音的潮汕话,属于闽方言。广东的各种主要方言,都是中原汉族居民在向南迁移中语言分化而形成的,由于这些方言从古代汉语分化出来的时间较早,从古代汉语接受下来的许多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都保持不变,相对于汉语的其他方言来说,保留古代汉语的特点就更多。另一方面,广东古代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主要有壮、瑶、苗、畲和黎语,一般都可以统属于壮侗语族(在语言学上常被称为“台语”),这些方言在被汉语同化的过程中,本族语言的一些特点包括语音、语词和语法格式,也或多或少地为各地方言保存下来,因而使广东各方言表现不少近同之处。还有,广东各方言在近代都向海外广泛传播,华裔、华侨们大量使用广东方言,也把其所在国语言的某些特点(特别是词汇)吸收到本方言来,造成了广东各种方言都有大量的外语借词存在的情况。

(三)早茶和功夫茶

广东人喝茶的风气兴起于清代,当时有一种叫“一厘馆”的小茶楼,里面有糕点供应,让来往行人歇脚吃点心,后来规模逐渐扩大成为茶楼。

现在的广东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茶楼,在这些茶楼里可以喝到各种好茶,品尝到各式各样制作精细的茶点,店堂里会有服务员推着小车四处走动,车上放着装有虾蛟、肠粉、烧卖、蛋挞、糯米鸡、叉烧包、马蹄糕、鱼片粥、排骨、肚片、肉丸等食品的小碟,顾客可以随意挑选。广东人喜欢在茶楼里见面谈事,邀上三五友人上茶楼饮茶更是常有的事。

(四)三大民系

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可分为广府、客家与潮汕三大民系。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与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早已有之,而较大规模的融合则始于秦征岭南,经过两晋、两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来自中原地区,还包括楚、吴越、闽等岭北地区),逐渐形成了三大民系。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长期各自保持其生活习俗、文化意识和性格特征,共同构成了广东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风情魅力,并以其各自的优势,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但是,三大民系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文化基因、经济条件,加上语言不通,彼此之间长期缺乏正常的交往沟通,不仅民系之间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就是在同一民系中,边远山区与沿海平原地区也有较大差距。

(五)饮食文化

广东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百花园中令人注目的奇葩。她由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孕育和培植,又得到中外饮食文化养分的滋润,随着岭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形成,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她的具体特点是:保留古风,食生与以石烙物(生食与烧腊);保留古风,食杂(野生);以河鲜、海鲜见长;讲究烹调技艺;浓羹与“先羹后菜”的饮食格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

二、建设发展情况

广东省,以制造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强省、中国第一经济强省,走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列。连续十几年经济领先于中国其他省份,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列各省第一位。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

约1/4,从1985年至2008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年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约1/7;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0年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5696.46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经济总量第一位置,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香港,新加坡后又超越台湾。2009生产总值为39081.59亿元,人均GDP40748元,折合为5965亿美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620亿元。形成以制造业为主,具有食品、纺织业、机械、家用电器、汽车、医药、建材、冶金工业体系。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总数均居全国首位。率先成立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第一家金融电子结算中心、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发行了中国银行第一张信用卡等,广发银行1993年11月8日在澳门开设分行,并作为中国商业银行在境外开设的首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广东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设金融强省,对周边地区的金融辐射力越来越强。目前,广东已基本形成了以货币、外汇、产权等市场为主体的金融市场体系。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基本完成,地方金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现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都市圈。城市化:

珠三角城市化较高,其中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的城市化达到80%以上。六大城市:

广州,中国第三大城市,中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广东省的省会,副省级城市。深圳,2008年12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设计之都”。佛山,简称“禅”,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东莞,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中山,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

珠海,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重要城市。

另外,还有“广东四小虎”的美称,广东四小虎是指1980年代广东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顺德、东莞、中山,当时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象征。2005年“四小龙”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公认的人均GDP5000至9000美元的“发展门坎”。所谓小龙,是指跟深圳这样的大经济特区相比,它们的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人口规模等较小,而实际的外向型产业规模并不小。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在广东人民积极努力的奋斗下,我们的家乡——广东,正以飞速不断向前发展,这让我们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在未来,我们也祝愿家乡能越飞越高,越变越好!

第三篇: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

xx省xx市xx区

调查方法:

在互联网上收集资料。问长辈

调查人:

xx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9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我知道了这些后,一大早就像个小淑女乖乖的,表现特别好,妈妈自言自语到:“这孩子是怎么了,难道是长大了,懂事了,不过一夜之间,变化也太快了吧”我在一旁偷偷地乐着,自己默默品味着这节日的滋味。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

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蒸馍花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在北方,就是蒸些豆馒头,我缠着姥姥也要参加包馍馍,磨了好半天,姥姥才同意我包一个,看上去和简单,真的动起手来,可是有些力不从心,要把豆陷包到里面,还要把馒头包圆,不简单。要是平时我还真没有这耐心,不过是过节要做的事情,还是细心,小心翼翼地包着,终于包好一个豆包包,虽然不漂亮,但是我手里的果实。姥姥还给我讲,在南方还有春节包粽子的风俗呢,我的思绪飘到了遥远的南方,看着面板上的馒头,竟都变成了可爱的粽子。

除夕夜: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2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乞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名族特色。

地分东西南北,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在春节习俗上也各有特色各有看点。重庆市地处西南,是远近闻名的靓丽内陆山水城。重庆市东北部地区临近湘西、陕南,主要居民为汉族和土家族,包括万州、云阳、开县、奉节、巫溪、巫山、城口等,直辖前被称作川东地区。此地区内各区县居民生活习俗、民风民情基本一致。虽不能观一隅而知天下,但却可观一城而晓一地区。现以万州、云阳两地为基,通过调查,了解重庆市东北部地区居民的春节习俗,晓其传统,寻其特色。

二、调查对象

1、区域

本次调查区域为重庆市东北部山区,以万州、云阳两地的城乡为重点调查对象。

2、人群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的春节习俗,调查人群为当地居民,对人群年龄等不再细分。

三、调查经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方式,走访万州、云阳两地的'城乡,观察当地居民在春节期间的行为,并向其询问具体习俗。

调查的第一站是万州区枇杷坪某街道居民叶先生家,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六,距离除夕大年夜还有三天时间。叶先生家刚刚乔迁新居,正在宴请宾客庆祝,当地人称“贺房子”。从叶先生口中得知,由于临近春节,腊月里许多都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摆酒席的人特别多,酒楼至少得提前一个月预定。另外在万州王家坡地区,调查员走访了几家大型商场和超市,发现里面都是人头攒动,生意十分火爆。一打听,人们都在忙着置办年货。给自己和家人买身新衣裳,给家里添置些红红火火的装饰品,买些待客用的糖果、瓜子、饮料等。

第二站是万州区郭村镇某村居民王婆婆家,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正是20xx年的最后一天。王婆婆平时和老伴儿两个人住在家里,儿孙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今年过年,儿孙们都从外地赶了回来陪老两口欢度春节,老两口乐得嘴都合不上了。王婆婆一家四世同堂,一大家子人都在为年夜饭忙碌着,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第三站是云阳县滨江路张女士家,时间为农历大年初二,张女士一家正准备

出门去拜访孩子的外公外婆。张女士夫妻二人提着为二老准备的新年礼物,签着他们的女儿,乐呵呵的出了门。

最后一站是云阳县江口镇某村居民黄先生家,是时间是农历正月初六。黄先生一家基本结束了走亲访友,回到自己家里,收拾收拾准备投入新一年的奋斗之中,向着幸福生活继续努力前行。

此次调查共经十天,从节前到节后,观察了解到了重庆市东北部地区居民在春节期间的习俗,为调查结论的得出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调查结论

经过调查,关于重庆市东北部山区的春节习俗,得出以下结论:

1、该地区居民和全国所有群众一样都十分看重春节这一重大节日。由于该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特别的多,尤其是在农村,空巢家庭十分普遍。临近新春佳节,许许多多在外打拼的人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看望父母亲人,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热腾腾的年夜饭。比较有特点的是,该地区居民十分看重除夕当天的午饭,菜品十分丰盛,猪头肉、鸡和鱼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前会先在屋外点燃一挂爆竹,在屋内饭桌旁先烧几张纸钱,桌上摆好三荤三素三碗饭三碗酒,请祖先来吃顿团圆饭,撤掉后才能开饭。相邻的几家人之间还会比比谁家更早开饭,抢个步步争先的好彩头。

2、当地人在祭祖方面十分看重,节前一定会给自家祖先“上坟”,即除掉坟上的杂草,给坟上添些新土,有些家庭还会让每一个成员都来添土,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同时乞求祖先的保佑。在过年的时候会给祖先烧纸钱、上香、放鞭炮、挂坟票,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一部分人会同时在坟前放烟花。当地人十分看重风水玄学,据说明年也就是20xx年是闰年,闰年不能动坟,除草添土都不行,只能烧些纸钱之类的。

3、该地区居民在尊重传统的情况下也会有些变通,比如说守岁,现在很少有人会真的一夜不睡,通常只会等到零点钟声响起,燃放过爆竹烟花过后便去睡了。听说先前当地还有在零点时放十二个大炮仗的习俗,由于安全系数实在太低,出现过很多起被鞭炮炸伤的事故,这个习俗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继续坚持了。

4、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会有很多的忌讳,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做不吉利的事,总之一切都要大吉大利,为新的一年求个好的开始。有趣的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家长不能吵吵着叫孩子起床,那样不吉利,很多家长会在睡觉前叮嘱孩子一定要自己早起,遇上睡懒觉的小孩儿家长可就没法了,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只能由着他了。

5、在该地区走亲访友非常的普遍,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很多小孩便随着父母去拜见外公外婆。从大年初二开始,大家便忙碌着走亲戚了。为了避免客人来了主人却走亲戚去了这样的尴尬情况,一般会约好某一天去某人家里拜年,这样大家才都方便安排。

6、当然了,压岁钱是少不了的。一般是长辈给晚辈给压岁钱,晚辈也会给长辈钱,但不叫压岁钱,只能说是晚辈的一点心意,孝敬长辈的。如果初次带男朋友或女朋友回家的话,几乎会收到所有长辈的压岁钱。初次随父母走亲访友的婴儿也一样,不光长辈给,已经工作的哥哥姐姐也会给压岁钱。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的春节习俗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习俗相差不大,大致上都是在春节讨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为新的一年做个好的开始,寄托了人们对将来的希望,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3

一、实践目的

通过调查家乡的民风民俗,使自己开阔视野,更加了解家乡,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二、实践时间

寒假回老家期间

三、实践方法

1.询问爷爷奶奶、姑姑姑父以及当地居民。

2.上网查找一定的资料或翻阅相关书籍,与实地调查到的资料相结合来分析。

四、调查内容

从二十三开始,就进入了春节。周口属于豫南地区,和我们这儿的过年习俗大同小异,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是二十八才到老家,之前几天的民俗是通过向奶奶他们询问得知的。

【采访开始】

问:奶奶,二十三咱们也祭灶吗?

答:当然得祭,咱们家还是简单,摆上麻糖和火烧,放上一挂鞭,再祷告几句,希望来年全家平安。有的人家还会贴上灶爷像,烧香祭拜。

问:哦,原来如此。那么二十四都干些什么呢?

答:二十四是打扫房子,为迎接你们和叔叔家回来,我着重收拾打扫了你们的房间,把被褥晒一晒,屋里的犄角旮旯都扫一扫,抹一抹。好让你们回来时干干净净!

问:辛苦您了,书上说二十五磨豆腐,咱家也有这个习俗吗?

答:以前有的人家还自己磨,现在都是去集市上买几块现成豆腐。不过咱们这边还兴做干豆腐皮,自己拿豆拿油,别人管加工。知道你们都爱吃,我那天让人家给你们做了一大袋子。

问:那二十六呢?

答:我早早的就骑上三轮车来到菜市场,采购鸡鸭鱼肉。鸡子买了三只,肉买了三十斤,还买了两条大鲢鱼。我寻思多买点,怕过年人多不够吃。

(我心想:全是大鱼大肉,这么多还会不够吃?)

问:一大缸馒头是什么时候做的?咱们自己蒸的还是买的?

答:馒头是二十七你姑姑来蒸的,蒸了三大锅。我还嫌不够,自己又去买了一百个馍。

【采访结束】

二十八那天我们刚到家,便看到奶奶在忙着盘饺子馅,一大盆肉,半盆切碎的萝卜,再加上各种佐料,混到一起,用手把它们拌匀。我目瞪口呆地问:“这么多饺子馅!什么时候才能吃完啊?”奶奶笑眯眯地说:“咱家到齐快三十口人,我还怕不够呢!”

二十九,奶奶、妈妈和婶婶又忙着过油,就是把该炸的东西全都用油炸一遍。有鱼块、丸子、豆腐、麻叶子。她们炸着,我们吃着。到该吃中午饭的时候,几个小孩竟一口饭都没吃,许是肚里早已吃饱了吧。

大年三十,吃团圆饭,看春晚。今天要忙的事情可不少,刚吃完早饭,奶奶就催着爸爸叔叔贴对联,说人家隔壁都已经贴上了。晌午刚过,奶奶她们就开始忙碌着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五点多一点,饭就准备好了,爸爸先去放了一挂鞭,全家人开始大快朵颐。收拾完,就开始坐在电视机前静候春晚的开始。一直看到快十二点,随着整点钟声的敲响,家家户户鞭炮齐鸣,迎接新年的到来!

五、实践结果

通过对奶奶的采访和我自己的感受,老家的习俗和我们这边,没有大的差别。

六、实践体会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春节,为什么在每个人心里有着如此重的分量。为了团圆,爸爸叔叔驱车几百公里赶回家;为了团圆,奶奶天天忙碌着,准备着,等待着。大家能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是幸福的。看我们吃得开心,奶奶幸福;看奶奶笑得开心,我们更幸福!

同时祝大家元宵节快乐,阖家幸福!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4

调查人员:xx

调查对象:邻居、亲戚、朋友、市民

调查地点:庙会、灯会、商场、公园

调查时间:20xx年1月

调查目的:更多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春节习

俗和民间文化

20xx年的春节就要到了,我们满心的欢喜,“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物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生命、成长和收获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

载歌载舞的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也经历了多个春节,也了解一些春节风俗,这个寒假,我对春节风俗做了个调查,让我对“春节”有了更新,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一、春节历史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春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对此我

是深有体会的,这几天跟着大人们去买年货,商场里,菜市场,街上,到处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人们忙着买过年的新衣服,玩具,更多的是食物。因为要写这个调查报告,我一点也不敢偷懒,只要大人们要出门,我一定要跟上的。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春联。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我也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窗花虽然是买来的,但是我亲手装饰的,我还在门口挂了对灯笼,欢欢喜喜地在大门上贴上了“福”字和对联,忙碌了半天,真是感觉蓬荜生辉,有过年的味道了。

二、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我缠着姥姥姥爷给我讲春节的习俗,还是姥爷知识渊博,给我讲了好多好多关于春节的趣事。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5

一、考察内容

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

二、考察原因

在中国,几乎每年过春节都要吃饺子,这已经成了几百年的历史。我想通过观察、考察亲人的过节方式,体验传统节日的意义。

三、参考资料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四、考察结果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认识到,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也能使人知道,民间民俗的多样化以及它们的意义。希望自己在以后过春节时,可以吃一口饺子,就多一份为我国的历史骄傲的心意。

了解春节习俗调查报告6

调查时间:20xx年2月16日

调查地点:xx

调查人:xx

调查问题:春节习俗中的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压岁钱。

被调查者:家长、老前辈、有关资料

调查结果:

1、贴对联

春联是从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吃年夜饭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汇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吃,也可以在长辈家吃。对于年夜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很讲究的,在我们当地,年夜饭至少要炒六个菜,然后再煮上一大盆大锅饭,焖一盆大米,在午夜12点还要吃饺子,第二天就不用再吃太多饭了,都忙着到处去拜年。

3、拜年及收压岁钱

正月初一拜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日子,因为我们可以受到许多压岁钱。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专门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小孩的妖怪,有一对夫妇用红纸包了几个铜钱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妖怪来了以后,这个小孩身上冒出红光,妖怪吓得赶紧跑了,其他人也学者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妖怪果然不敢来了。所以,现在长辈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以祈求孩子们来年平平安安。

4、调查体会: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下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第四篇:走进农村了解农民(调查报告)

走进农村了解农民

调查人:

调查目的:了解新时代的农民。

时间:

地点:某农村

调查方法:主要观察与少量访谈。

调查对象:同村农民,年龄十八岁以上。

何为农民?

解释一: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靠从事农业劳动为生的人。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的基础上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

解释二:社会学家、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在分析了我国现代社会上所认识的农民现象后认为,农民在我国现代社会里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演变为简单明了的一切农业户口者。即,身为农业户口者已经成为农民的代名词,已经失去了词典里所解释的长时间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者,作为一种职业的内在简单的含义。他指出,从现在人们的认识程度看,现阶段在我国如果给农定义,那就是“户口登记在农村并为农业户口的农村人”

解释三:农民(农户),对应的英语词语有peasantry比较合适,中文多指农村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为生社会人群集合,也可以泛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farmer一般作“农场工人”(包括农场主),属于一种职业;peasant指贫苦农民。农户指中国农村地区以农业、林业、渔业或畜牧业(自然经济)为主的家庭。中文的“农民”在中国各个时期,伴随经济的发展水平,人们对其理解不完全相同。唐代庄园之大者,收容客户,多至数百人,一家数口,集居一隅,于是庄园之中,发生客户所居之村落,后世称农村为“庄”,称农家为“庄户”,称农民为“庄家人”,其义殆起於此。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而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比重,不管这数据有多大的真实性,其实,农民,始终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国家在政策方面的调整,始终离不开“三农”这个层面。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在今年的暑假里,走访同村的各个地方,更好的了解农民这个概念,虽然时间不长,又交通不方便,总体了解到了并不是很多,但通 1

过一段时间下来的学习,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即使是处于比较偏远的山区仍会受到社会进步的影响。

本次走访以口头叙述为主,通过几个问题,了解农民内心的想法。

问题一:您好,您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年纯收入大约有多少?

1.你也知道,在我们这个村里,最基本也是最多的收入就是靠茶叶,在这十年以来,茶叶价格虽然跌宕起伏,但总体来说,只要肯老老实实的去做,过生活还是可以的,孩子都还在读书,家里主要靠夫妻两人劳作,一年下来除去各方面的开支还可以剩下一万来块,虽然辛苦又剩下不了多少钱,但在农村这也是也是没办法的。

2.茶叶啊!一直是在家里炒茶,不过这两三年来做茶叶有点划不来了,物价一直再涨,茶叶价格却一直在降,种茶所需的农药、化肥价格升得很快,又不知道什么原因,茶叶的虫害一直增加,现在做茶叶真的是越来越辛苦了,管理辛苦,做出的茶叶又不好卖,一年辛辛苦苦下来,也就差不多过日子。

3.在厦门打工呢,以前在家里也没怎么干活,所以劳作什么的都不会做,家里本来也是有些茶叶的,但很多都租给别人了,只留下一些父母自己做,勉强也够他们生活。现在物价都很高在厦门消费又高,所以,一年下来,除了一家在外生活和一个孩子的读书费用,剩下的也只有一万来块,只可惜以前没多读点书学点技术,现在也只能这样子过了!

安溪县是中国龙茶之乡”,当然,在我们这个村,茶叶是主要的经济来源,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自己比较懂事以后,也亲身体会到,茶叶的价格也越来越好,整个村的生活也变得更好了,但是有好有坏,茶叶的利益刺激的各方面的事情发生,茶叶越来越多,质量却没提上去,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一些人为了短暂的利益,过多的使用激素与农药,农前超标,严重影响外界对茶叶安全性的信任,茶叶卖不出去,年轻人都选择到外打工,家里都只剩下一些年龄比较老的在炒茶,对茶叶的制作工艺没有更多的去研究,也使村里的茶叶,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更好的提升,合适的喝茶方法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茶叶是县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茶叶依然是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因为始终没有更好的经济来源!

问题二:您会经常看新闻吗?特别是关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对此有什么想法?

1.有时候会看点新闻,或者听别人说,但由于书读的少,一些明令政策是看不懂了,但国家对农民是越来越好了,这在政策的实施下可以真正感受到,从最基本的免除农业税到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一些制茶工具的补贴都让我们减轻了很多压力,所以相对于我们这些最底层的农民能感受到的政策好处,这些就是最直接的政策效果!

2.会经常看新闻,当然也会看国家对农村的一些政策措施,免除农业税就

是一个很好的改变,但是也有很多的政策,说是说得很好,但我们这种地方,很多都感受不到其带来的好处,我们农民就是实实在在的劳作者,需要的是最基本的有利之处,所以也希望国家的政策能更好更直接的利于农民,并加强政策的实施。

3.会去关注一些新闻,但都很少看到关于我们茶农的信息,近年茶叶销售不是很好,很多方面也没看到政府有所改变,希望能制定一些政策,提高茶叶的出口与销售,同时更好的管理农药销售,因为现在假药太多了,也希望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用药,使茶农有信心去种茶做茶!

“三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很好的实施并利于农民,国家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更方面的补贴,促进农民的生产和发展,鼓励农民创业等方面做了重大的改变和措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04年开始,每年都有一些相应的政策利于农民,但不管什么说,农村的落后还是很明显了,有些政策实施不到位,医疗改革,环境卫生,远远不能满足落后农村的需要,道路交通不发达,在我们村里还有很长的一段土路,文件已经很明确的全县通水泥路,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地方交通得不到改善,农民想要的是最基本的需要,而政策的实施仍需要有很大的改进才行。

问题三:每一年您都会给自己一个新的计划吗?在2012有什么要去完成的?

1.没什么目标计划的,只要能过得上日子,吃得饱睡得暖,我们普普通通的农民,生活就是平凡。

2.在新的一年要购买一个洗衣机,时代在变化,我们虽然在农村,但也得跟上时代的变化,然后也是希望有空去大城市走走,比如福州、厦门啊,出不了省外,自己省内的城市总得去见识一下,几十年了,还没走出这个山啊!

3.今年要出去打工了,茶叶做不下去了,现在还年轻,出去外面拼一拼,也希望自己以后的孩子不要在这山里辛苦。

4.也没什么计划,农民就做农民的活,过完年,又得开始为新的一年做准备了,茶叶的农药要喷了,肥要施了,农民嘛,能休息的时候休息,忙的时候就要起早贪黑的。

时代在进步,每个人的心又何尝不是在变化,相对于普通的老百姓,生活才是主题曲,经历过艰苦的农民,解决生计问题是他们每一年的最根本任务,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也有很多人,不再只是过日子,也开始体会到的享受生活,在有空的时间,出去旅游什么的,农民有朴实的想法,时代在变,而这份纯真不变,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要看清自己看清生活,为了生活去努力,而不要为了更多的物质毁掉生活。

通过访问和更多的观察,走过了大部分的地方,家乡是县里最大的村庄,交通不好,人口分布比较散,但大部分都是以茶叶为经济来源,几年来的变化,也让家乡换了一个模样,农民更加学会了享受生活和科技带来的便利,最纯真的思想没有改变,经历过艰辛生活的他们依旧懂得勤奋和节俭,但时代的变法也让他

们对很多事有了新的看法,开始对读书重视,对教育重视。

同样,在新时代的农民,最希望的还是国家的政策与实施,希望国家的安定与繁荣,懂得看望未来,了解社会了解国际的动荡,关心国家大事,丰富自己的生活。

第五篇:大学生对时政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时政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关心时政的比例,对于时政的关心程度,以及什么类型的时政比较受到关注等,从侧面了解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和时政的关心程度。

二、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现场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调查问卷50份。

四、调查时间:2010.10.10-2010.10.15

五、调查内容及问卷

见附页

六、调查报告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1.男生对时政的关心程度较高。

2.专业方向与对政治关心程度无太大关系。

3.只有30%左右的大学生经常关注时政,60%左右的是偶尔关心,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不关心时政

4.关心时政的理由各不相同,较多比例的同学觉得作为大学生,应该关注国内外政治,了解当前局势。很少一部分人是因为对政治很感兴趣。

5.不关心时政的理由以政治比较枯燥以及觉得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关系不是很大有关系。

6.了解政治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网络,一部分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主流报刊对大学生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网络影响占比增大,境外网络信息虽然比例较低,但其对阅读者的思想影响力不可小视,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课堂教育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影响的比例在下降。

7.大多数同学认为了解时政无所谓。

8.相对而言国内新闻比较引起大学生的重视。大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十分关注,而复杂的现实问题又给大学生思想成长增加了不确定性。一些学生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存在模棱两可或无所谓的态度,或认同度偏低。

9.学生对于学校安排的课比较不满意

所以,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来讲,学生对时事的关注不能产生实际效用,因而失去了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转而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物,比如爱情、考研、出国。另一方面,长期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对社会生活没有深刻的了解,缺乏切身的经验和体会,对很多政治问题只能停留在浅层认识上。

从客观上讲,国家和民族处于稳定的发展时期,社会似乎很难再找到一个纽带把所有人紧密联结在一起,大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找

不到切入点。而海量的信息,使个人对社会的关注变得多元化,削弱了同学们对政治事件的关注。

调查中“两课”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可就是提不起精神来听,虽然我知道授课老师还不错。”在问卷中,一位同学这样写到,“不过这个学期的邓小平理论课不错,因为讲了好多现实中的东西。”

这个同学所说的不是个别现象。所以,我针对“两课”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不爱听课,老师就用点名、留作业等形式来保证出勤,这使他们对“两课”的抵触情绪变的更大,由于没有听众,老师也没有上课的激情……老师和学生的情绪都不好,相互不理解。也有同学在问卷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尽量多讲解同学关心的问题,要联系实际,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像„三农‟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市场经济问题,大学生还是比较关心的。如果能够讲授这些,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老师讲解案例的时候,可以考虑用最新的案例。老师在讲课时还要讲解各方的观点,让同学可以自己分析、判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会“唯师”、“唯书”。老师还应“宽容”地听取同学的观点、意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见,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尽如人意,上课内容脱离实际、教条化倾向严重,老师与同学交流不够;大学生不是认为“两课”完全没有必要,而是认为“两课”应与时俱进,引导同学更广泛关注社会,树立一种责任感。

“两课”的课题应该利用多种手段保持轻松的氛围。结合其他教学

环节,同学们可以“亲历”社会,促进课堂知识的学习,并用不断积累的理论知识解决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政治关注点多元活跃,总体上认同主流政治价值观,参与心态平和。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国内外信息的交流,影响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构建有效的“信息主渠道”。

大学生的总体心态是关心现实超过关心长远,理性方式关心超过激情方式关心,个体感受要多于集体感受,当前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政治心态趋势,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丰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可见,我们大学生对于政治的关心程度不足,应该加强对政治方面兴趣的引导,加强政治生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渗透。

附录

这是一份关于“大学生对政治时事关注状况”的调查问卷,此次为不记名调查,希望你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完成,感谢你抽空答卷,谢谢!

1.你的性别()

2.你的专业()

3.你平时是否关心时政()

a 经常b 偶尔c 从不

4.你关注政治新闻的原因:

a 作为大学生,应该关注国内外政治,了解当前局势

b 专业学习的需要

c 受人际关系的影响(如父母、朋友等),养成了习惯

d 对政治新闻感兴趣

e 其它()

5.你不关注政治新闻的原因()

a 关注了也改变不了现状

b 政治离我太远,没必要关注

c 没时间

d 政治新闻枯燥乏味,没兴趣

e 其它()

6.你通常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政治时事()

a 网络 b 报刊 c 课堂 d 电视 e 收音机 f 其它()

7.你认为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国内外的政治时事吗?()

a 有必要 b 没必要 c 无所谓

8.你正常关心国内的还是国际方面的时政?()

a 国内 b 国际

9.你比较关心下面哪一类新闻?()

a 时政新闻 b 体育新闻 c 财经新闻 d娱乐新闻

10.你今后是否会改变对政治新闻的关注度?()

a 关注度不会改变

b 会更加关注

c 会更加不关注

d 视情况而定

11.你对于学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指马克思和毛邓三)的关注度高吗?(a 高b 一半c 不感兴趣

问卷结束,感谢您的配合!)为什么()

下载关于广东戏曲了解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广东戏曲了解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东金融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广东金融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系会计系年级专业10级会计学专业学号:101551A16姓名:陈晴提交日期: 2013年 04月 26 日学生姓名成绩评语: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题目:目 录一、......

    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

    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 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整个广东地区2009年薪酬状况如何?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广州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广州市人才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09年度广东地区薪酬调......

    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

    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整个广东地区2009年薪酬状况如何?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广州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广州市人才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09年度广东地区薪酬调查......

    广东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第 一 学期 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调研课外作业名称:广东啤酒市场调查报告班级: ****姓名:***学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广......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调查报告(精选)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

    广东外来工生存情况的调查报告

    广东外来工生存情况调查 ——深圳龙岗横岗工业区的调查报告 By广药学生 当前,深圳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已成为目前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富士康集团接连发生的跳楼视件引发......

    2009年度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合集5篇]

    2009年度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广州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广州市人才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09年度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金融行业薪酬回升最快。广......

    广东餐饮市场调查报告(全文5篇)

    Yatai Condiment ReportFrom:taodecai 2011年11月15日广东广西餐饮市场鸡粉、鸡汁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1年10月29日~11月9日 调查地点:广州市、东莞市、南宁市、桂林市 组长: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