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缺席彼此最重要的十年读后感
《我们缺席彼此最重要的十年》读后感
昨日是母亲节,打了几次电话迎接我的都是忙音,父亲的电话反而通了,一句在忙,就没了后续。阅读课上偶尔翻出了一篇短文,毫不起眼,瞥见题目,本以为又是爱情暖茶,不料却是写的老爸老妈,一瞬间反思起了自己这毫无声息就悄然消逝的锦年。
我的这段岁月,没有书上十年那么久,却比十年还要长。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度过那叛逆青春期的,好友甜甜常常调侃说,谁让你总是那么乖。我也曾与爸妈有过激烈冲突,但败下阵来的总是我,我负气出门,该做饭的时候总是没骨气的折回家中,后来每次弟弟犯错时,妈妈才突然想起我的好,只是当时已经距离事发很多年,我不晓得爸妈怎么会记得如此清楚。
这么多年过去,弟弟从小学升入高中,我也开始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妈妈爸爸慢慢懂得征求我的意见,整个曾经,爸妈总是很忙碌、很忙碌。我扬言自己更像是独自成长的,他们很少夸奖我,更不会喊我宝贝,可时间使我渐渐地明白,我,则与愿给我全世界的两个人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读到文中的妈妈说别化妆,对皮肤不好时,想起了现实中的妈妈同样也是一瓶大宝用一年。却总是对我说,买件衣服,敷敷面膜。由于妈妈一直素颜,我直到工作后才整明白,原来肌底液、精华液、眼霜、BB隔离防晒打底有那么多东西掩饰倦容,后来在恶补期间,那些堆得满桌,布满日韩英文的东西妈妈从来不碰,也未曾抱怨过我浪费。她不过问,我也不讲,很多时候我会对她说妈,用这个水吧,效果特好,她总说用不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换了瓶瓶罐罐,她仍旧是一只大宝。
爸爸总共参加过我三次家长会,妈妈从来没有。就读时,我很少与爸爸交谈,但我会说很多话,他们只是听着,很少发表意见。但我还是喜欢和老爸呆在一起。我小学四年级刚刚学会做晚饭的时候,那时我比厨房案板高不了多少,做好饭我就等在门口,见到他们远远的就喊,我做好饭了!有时做砸了,他们还说这就行,这就行,导致我下厨挺早,厨艺不精。爸爸总在生活的缝隙里夹杂一句,看看书、练练字、好好学。但我好像并不懂得这意味深长的话语。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小学时作业总是写不完,爸爸就陪着我,有时也给我抄卷子很晚很晚,即使这样,他也决不允许我应付了事。那时很多时候我边擦眼泪边写作业,当时特羡慕别人的爸爸,别人的作业写得那么差,爸妈为什么就不管。后来偶尔有人夸我字好看时,我总特骄傲说,是我爸教的,但爸爸从未教我写字,老妈的口头语更是查字典。但正是他们的简单的一句好好干成为当时与现在我最不竭的动力。
为了安全,从初中就开启了我的住校生涯,即使学校离我家只转几个弯,当时特羡慕那些放学就推着单车踏着月色结伴回家得小伙伴,多年之后才从父亲口中得知当年我不寄宿的那几个夜晚,母亲总睡不着觉。可从那时起我呆在家里的短至半日,长则半年,我随着岁月不断地走着、看着。结识了新朋友,换了新地点。我不只学会了化妆,熟练的穿起高跟鞋,我还去了很多地方因为考试或是旅行,观赏了很多风景,听了很多歌,看了很多电影,还学会下雨的时候主动打伞,感冒时主动找医生,天冷时自己加衣,最难熬的时间里躲在夜深处无声哭泣。不在像以前去邻居家都要给你们申请,从不在天黑时还不回家,在外求学时用告诉你们的一日三餐,身边的人都经历了哪些事。后来,就在后来,你们仍旧不常给我电话,电话还是我主动打,我总说忙,然后母亲才会顺其自然的告诉我家里发生或大或小的事情,好像他们永远不愿干扰我生活,这么多年,我从呀呀学语到24岁的这段毫无过度的日子里,仍旧没找到属于归属,我小心翼翼的问老爹,我要是嫁不出去,怎么办呀,老爹想都没想看都没看就说养我一辈子。这时光如何舍得让离开你们呢。
高三时,读了新概念作文中一篇名字叫做蒹草结的文章,其中说一个人的生活是由一个习惯和一个习惯堆积而成的,而习惯又由血缘延续下去。这么多年,我毕业,找工作,跳槽,小失败亦或小成功,我已走出太远,却从未想起停下来等一等,因为只要我稍加懈怠,母亲,总把我鞭策的更远,我像只包裹着他们心的陀螺,他们总希望我旋转出更美的曲线,所以每鞭都用力的抽打,我越转越快,他们却越力不从心。这么多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段,我抱着梦想与单纯跌跌撞撞。这么多年,使他们人生中最辛苦的光华,用期许化作无限的动力,用竭尽全力换的一丝温煦。
我上学时,他们只把我送到门口,我工作时,他们更少到来。我吃过的小吃,喝过的冷饮,赏过的景色,他们统统不知道,我们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却在我读了那篇短文后使我痛的撕心裂肺。想起我在难熬的时光里我去平顶山找倩倩散心,在KTV唱《父亲》时,两人哭的抱做一团。
我空缺的这么久,该怎么填补,亲爱的,而我只能更温暖的活着,努力的活着。并在某个时光,找个人,一起来爱你们,用两人的来填补这缺了许久的席位。
——致爸妈
第二篇:我们缺席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十年(转)
我们缺席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十年(转自豆瓣)
盗用了豆瓣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今天因为这个掉了一点眼泪(不是我哈)。
还没有走进婚姻殿堂的我没能感受到与父母分属于两个家庭的矛盾与纠缠。但是我细细想来,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工作快满一年。我跟爸妈在彼此的生命里缺席了快八年。这八年里,爸爸再也不是那个身强体健随时随地能够为我遮风挡雨的样子,我看到了他走上坡路驼背的时候。妈妈也再也不是那个满面容光时时刻刻照顾我生活起居的样子,我看到了她做手工活力不从心的无奈。我也不是那个满目稚气只知道闷头学习的小孩,我知道,时间总会要让生活改变一点摸样。
尤其工作离扬的这一年里,爸妈都学会了编辑短信息,他们想用亲近我的方式尽量的减少我们的距离感。好几次和朋友聊天,说他正在和父母聊QQ,我满是羡慕。我爸妈根本不会电脑,我记得我笔记本买回来的第一天,我教我爸爸开机,妈妈就在一边提心吊胆的说,别瞎弄坏了。所以,能教会爸妈发短信,我很是惊喜。
手机里保存的信息是妈妈小心翼翼的说:女儿,妈妈发了猕猴桃,回来吃好吗。像是在讨好,像是在询问,担心得到否定的回答。我一看就哭了,立马说,好,马上就回去,我最爱吃猕猴桃呀。
还有爸爸在九点多发来的信息,问我,姑娘,电来了吗。因为那天公司宿舍停电,我一个人坐在漆黑的小屋子里听着门窗被风吹得哗啦哗啦响,想找人说话又怕被嘲笑。然后就给爸爸打了电话,怕他们担心,就嘻嘻哈哈的说:我宿舍停电啦,哈哈,我要睡觉了。爸爸说了一点安慰的话,在我要嚎啕大哭的时候我赶紧挂了电话。然后爸爸的信息做了一颗催泪弹,想到在家有一次洗澡的时候突然跳电,我吓得大叫,妈妈立马举着手电筒站在卫生间门口陪我说话。那晚看着信息我抱着被子哭了好久。
但是大多时候是坚强的在生活,比如撸起袖子修台灯这种事情,我就觉得我快步走在变超人的路上。人在没有依靠没有后路可退的时候就会变得分外强大。
我能感受到爸妈是想极力的走进我的生活,但是无论从对生活的观念还是理想的状态来说我们都在渐行渐远。他们用他们的爱默默的关注我的生活动向,又怕有一点点不和就无法追随上我的生活步调。我明白这种分歧的存在,同时一边小心的营造他们的期许的状态一边继续追求我想要的生活。
有一天清早,爸爸送我去渡口。妈妈站在门口笑着跟我说路上会不会冷,自己在外边多注意,千万别感冒。爸爸嘀咕了一句:不然你跟她一起去常州么好了。我笑说:才不要咧,我们在一起么最多三天就要吵架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会争吵,从炖蛋里要不要放葱到今天买的衣服适不适合我。她还想以她的观点来左右我的决定,以为我还是那个一双袜子都要她去决定的小女孩。但明显早就不是了。
高中毕业后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喝酒,学会了熬夜,学会了通宵,学会了说脏话,学会了打游戏,学会了对他们说谎。学会了新片上映进电影院看电影,学会了跟朋友外出开始一趟旅行。当然他们都不知道。在家我是个每天清晨最迟8点就起床,晚上不会超过9点不回家,见到每个认识的人热情的打招呼,对长辈们孝顺听话从来不会不礼貌的小孩。以至于有一次我在银行办业务,因不满服务人员傲慢的态度跟对方大吵一架的时候,妈妈站在我旁边,像是看着一个陌生人。回家后,奶奶还不可思议的问我:你真的会跟人吵架???
或许从这时候起,爸爸妈妈有点意识到我在慢慢的远离他们的生活。
但是家人始终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人,这点亘古不变。我可以跟他们撒娇跟他们闹别扭甚至跟他们大吵大闹。但是别人不行,说一句我家人不好的话都不行。因为他们是我爱的人,我要保护他们。
最近他们在我耳边说的话就是赶紧找个稳定的对象他们就放心了。其实哪里有放心这种事情。从我小时候经常性的胃痛到后来的偏头痛,从初中要好好学习考上重点高中到大学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总是在我耳边不停的提醒和唠叨。生怕走错一步路遗憾终生。他们的确是有着操不完的心。
上次回家,爸爸已经在跟我商量着看房子的事情。我说,这是你们苦了一辈子的钱,我不忍心也不会一下子花完。我想要的东西我会自己努力去挣到,我会好好工作。爸爸说:不想看你辛苦,就你一个女儿,总想什么事情都替你做好。爸爸还可以再养你二十年。我最亲爱的家人,我现在想要的是我能够养你们十年,二十年,一辈子。而不是向你们伸手,这会使我充满挫折感和犯罪感。
现在每次回家,我都想赖着不回来。爷爷会慢慢地询问然后默默的记住我已经换掉的爱吃的菜的口味,奶奶会拉着我看她养的两只羊新生下来的小羊仔。爸爸会拉着我饭后散步,然后拐弯抹角地问我最近在和什么人交往,以后的生活规划以及向我传授他的人生经验和信条。妈妈会帮我找出我想要带走的衣服和鞋子,然后采摘最新鲜的蔬菜领着我去外婆家走一遭。
我们都在努力的找回缺失的日子,努力的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陪着对方珍惜生活在一起的机会。
我们相互为对方舍不得,相互心疼对方,相互替对方着想。相互想更多的参与到对方的生活当中去却又不得不时不时的止步,因为他们懂得我已经有我自己的想法和生活。
我的爸爸妈妈不会陪着我看完一部文艺电影,不会跟我讨论最近哪本书最好看,不会领着我去我想去的地方观光一次。但是他们在努力的走近我,以他们的方式笨拙而又慈爱的照顾我。我很感激他们。当有一次爸爸要跟着他们公司去上海游玩,我下意识的会为他担心旅途会不会劳累,换洗衣服有没有带着,甚至会不会被欺负的时候,有一次妈妈搂着我坐在沙发上陪她看甲方乙方,我一边嘲笑这些节目很假一边吵着要上楼睡觉却很耐心的坐着陪着她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也遗憾着我缺失的不在他们身边的日子。我也需要停下来看一看他们的生活,等一等他们的步调,然后带着他们一起瞧一瞧外面的世界有多意想不到。
原来,我们都在遗憾,都在弥补,都在爱着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第三篇:我们缺席了彼此最重要的十年感恩励志美文(小编推荐)
今天又和妈妈吵嘴,为了做菜时到底放不放味精。上次吵嘴是因为草莓该怎么洗,上上次是因为洗完头发要不要用吹风机,上上上次是上完厕所卫生纸扔哪……爸爸妈妈来南京一个多月了,我们吵嘴不下十几次,大至理财花钱,小至洗碗用多少洗洁精,花样百出,应接不暇。虽然和父母相处的氛围总体来说是欢乐祥和的,可在这零零碎碎的拌嘴中我忽然意识到,我,和这世界上最爱我的两个人,渐渐走向了两个家庭,过着两种不可隔断却又截然不同的生活。
有天早上我坐在镜前擦隔离霜,妈妈进来喊我吃早饭顺嘴说了一句:“化什么妆呀,对皮肤不好。”我说:“就打个底,不算化妆。”妈妈拿起我桌上的瓶瓶罐罐问:“打什么底?这是什么东西?”我着急上班就敷衍了一句:“您就当我是化妆吧!”
上班路上我一直想着妈妈皱着眉头看那些日、英、法文的表情,想起了我其实直到上了大学才在室友的带领下研究起化妆品,对,就是大学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之前,妈妈不化妆所以我也不懂那些瓶瓶罐罐,之后,学室友涂涂抹抹,从零基础一路恶补,清洁、祛角质、精华、眼霜、隔离防晒一个不落,而妈妈,还是那个一支大宝用一年的妈妈。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我会坐在书桌前,或者练书法、或者念英语书、或者写稿子,做上二、三个小时的功课。电脑桌挨着我的书桌,我丝毫不觉得受影响,可爸爸妈妈却总不自在,他们玩一会电脑就匆忙改去看电视了,搞得好几次都误了收菜,损失惨重。一是为二老的种菜事业心急,二是有他们在我确实心不静,所以干脆把这每晚的必修课停了。散散步,看看书,倒也自在。过了几天妈妈在吃饭的时候说:“这孩子从小就不爱写作业,懒!”爸爸接过话头:“嗯,前两天还趴桌上写毛笔字,我就知道是在那装大尾巴狼呢!”我就听着,跟着他们一起笑,不争辩,心甘情愿继续作他们心目中那个懒姑娘。
以前在爸妈身边,无论我做什么事都不爱和爸爸说,因为他从来没给过我一句。前些天晚上我在台灯下熬夜赶稿,爸爸睡醒一觉起来问我怎么还不睡,我不敢说,怕他又耻笑我的作家梦。老公帮我说:“她在给杂志赶稿。”我爸站着看了一会说:“行,好好写!”他居然没泼我冷水,也没勒令我赶紧睡!而现在,我真的开始动笔写长篇了,他那个“好好写”就是我最根本的动力,早晚有一天我要把他讲过的故事都写出来。
高中毕业后的近十年里,我回家最久也就住一个月,我不停的到处走着、看着,这十年里,我不只学会了化妆、做菜、打羽毛球、写字,我还看了很多电影,看了很多书,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学会了熬夜,学会了喝咖啡,学会了感冒不吃药……之前我在家住,不会早上起床才洗澡,也不会在晚上十点后回家,不会用白开水吃药,也不会缺乏维生素。我找工作、我辞职、我旅行、我谈恋爱都很少他们说详细的来龙去脉,平时几乎每天一个电话说的都是吃什么干什么钱够不够花之类的话。后来,我看中了一个男人,告诉爸爸妈妈我要嫁了,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南京来,那天他们住在我们附近的一个酒店,回去那天早上爸爸还和老公抢着付酒店的钱。
这十年,我身上留下了太多太多改不掉的习惯,而世上最爱我的两个人对这一切浑然不觉,不知是我缺席了他们的生活,还是他们缺席了我的成长。在这十年后再次共处的日子里,我感觉到他们小心翼翼地尊重着我那些不算习惯的习惯,尊重着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女儿。
这十年,我这个不负责任女儿一路向前走着,不曾回头等一等他们,而这十年,他们抵挡着时光的掠夺,站在原地等着我。在彼此缺席的十年中,我笑,他们没机会和我一起笑,我哭,他们也没机会陪我一起哭;在彼此缺席的十年中,我不曾体谅他们的生活和孤独,不曾鉴证他们一天天老去的面孔。()这十年中,我大学毕业、工作、结婚,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这十年中,爸爸生了一场大病,他们都退休了,他们最爱的女儿毕业、工作、结婚,这也成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
这次爸妈来南京,我专门带着他们去夫子庙吃小吃,去玄武湖划船,其实他们上次独自来玩的时候都逛过了这些景点,但是我特别想带他们体验一下我和老公谈恋爱的过程,我告诉妈妈我和现在的老公那时的男朋友在夫子庙吃到一个特别难吃的牛肉锅贴,我和老公划船的时候把船撞在了岸边上,妈妈一直腼腆的笑着,并不停地问着我:“然后呢?然后呢?”
我们都想把彼此“缺席”的那一部分尽量补回来。写给每一个在爸妈身边的你,请懂得珍惜。写给每一个不在爸妈身边的你,请懂得体谅。
第四篇:《我们要彼此听话》读后感
快,让我们慢下来
我女儿对我说:“妈妈,你再对我生气,你就要长出一根白头发!”
我对面邻居的小男孩对他外婆说:“外婆答应我的事情都做不到,我答应外婆的事我也不高兴做。”一个初中生男孩对他的妈妈说:“小孩要听大人的话,大人也要听小孩的话,我们要彼此听话。”有多少个家长能俯下身体,面对面,眼睛对眼睛,跟自己的孩子说话?为何小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是因为大人的话都对吗?还是因为我们是大人?在我们家长根本不能做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并且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前提下,没有资格要求孩子做到如何如何。
刘继荣和她儿子共同写的的《我们要彼此听话》,是一本160多页的薄薄的小书。网络上对刘继荣介绍不多,她的文章标题都很温馨,文字简洁,叙述也很平实。身为中等生的儿子与她平等对话,在书里,妈妈和儿子的文章各占一半,逐篇间隔。网上对这本书的评论也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赞成的人觉得温暖、感动、贴心,反对的觉得不符合现实。我倒觉得,不用追根究底问作者,这些事情是不是真实的,至少这些给我们一个新的角度新的参考,让我们认真去思考对孩子的教育。
书里所写的一些故事很有趣,我读了两篇儿子写的文章给我老婆听,一起学习下。一篇是为了达成长大能作为一个主持人的理想,小男孩从外形上评判自己,觉得鼻子塌了点,所以和妈妈商量后决定,以最简便也不用花钱的手法来整形,那就是时不时地捏捏自己的鼻子。结果可想而知,鼻子的高度并没有改变,倒是在这母子共同参与的有趣的“实验”中,儿子不知不知觉读了些平时不喜欢看的书。因为要做不太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事,以免忘记捏鼻子,所以选择读平时觉得枯燥乏味的唐诗、宋词和元曲,却在宽松、有趣的氛围中了解到了古典诗词的美。
另外一篇是讲儿子因为成堆的作业而心情暴躁,一个人写到深夜,因为卡在一道数学题上出不来,其他的作业再无心情做下去。妈妈却趁他去洗脸冷静的空隙,悄悄帮他写了一些有趣的答案,还写了:老师,我已经很累了,我想睡觉,对不起,老师晚安!奇怪的是,看完这些答案,小男孩的心情变好了,再回过去看原来拿到难题,才发现原来一点都不难。是的,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都很努力,没有一个孩子是甘愿落后于别人的。关键是,假如作为家长和老师,能成为孩子最强大的支持,孩子会坚定信念往前走;假如,我们不给孩子调整和喘气的空间,还一味地强迫孩子争做第一争做优秀,当学生考了90分,想95,考了95,想100,结果学生好不容易考了个100分,还觉得不够,最好能每次都100分。孩子一定身心疲乏,想走也走不动了。我想,这本书不仅为我们众多的中国家庭,也为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下,我们不可能更不敢抛弃分数,但是我们总可以降低一些对孩子的要求和标准,让教育能够更自然更符合人性地进行。有的时候,脚步慢一点,反而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第五篇:我们要彼此听话读后感
我们要彼此听话读后感
胡翠燕
做了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来迷茫:传统的授业解惑早已过时?赏识教育被大大吹捧?班级管理中,惩罚两字都不敢提,生怕惹来麻烦?要教会学生打渔的本领,其实干的还是喂鱼的事?学生和老师不看重分数几乎不可能?……
面对自己的孩子,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身份有时难免忧心忡忡,直到看到了刘继荣写的《我们要彼此听话》,一对中等生母子的温暖对话,我的心才慢慢安静下来。
马上吸引我的是封面上的一句话“我给他讲大人的大道理,他给我教小孩的小道理。我们都不完美,却很幸福。”向来我们耳边充斥的是很优秀孩子的成长之路,什么哈佛的,什么名校的,什么考试状元的……她说,“我们的欲望有多深,孩子便有多累。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呢?”如当头一棒,敲醒了我,平时自以为对孩子是民主宽松的,其实潜意识里还是把自己的愿望加到了孩子头上。虽说没有过多的安排孩子的文化科目的学习,但还是盯着孩子学了几年的乐器,那几年的时间孩子其实很不快乐,是自己希望孩子在某一方面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罢了!
没有过多的大道理,字里行间都是生活点点滴滴,浓浓的母子温情无处不在;也没有说教,只是不经意间,我的心随着作者的诉说变得暖暖的。作者眼里,只有“爱”,只有正确的表达爱,只有用爱对待孩子,他们才不会走错路。
面对孩子,学会宽容孩子的不完美,在对孩子交朋友的事上,作者也真实的描述了自己的心路。其中的妙句不少:“作为母亲,我不能只享受孩子成长的快乐,却禁止麻烦的造访。”“当你两只手都握满了沙子时,就没有办法拿到地上的那颗珍珠了。”“我想静静地倾听,而不是教他如何做,看着自己的儿子自己在生活中成长,也许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烦躁或失落或无奈时,看看这本书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