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时间:2019-05-12 22:2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第一篇:浅谈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浅谈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作者:张君花

摘要:笔者近几年曾在国内湖北十堰柳林立交桥、浙江衢州塔底水电站项目和国外安哥拉甘德杰拉丝大坝项目、鲁娜机场公路项目工作多年,通过几个项目的工作历练,对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过详尽的分析,在此探析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关键词: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 人力 机械 材料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施工前期的成本管理有两步。

第一步,通过正常竞标的方式获得工程项目。而在竞标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类别、难易程度、所在地理位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然后再开始进行投标,在投标中实行不平衡报价。在做标书的过程中,尽量运用有相关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力求保底基础上增大利润率。防止低价中标和盲目投标中标,避免给企业、项目施工带来不必要的困难,避免造成管理上不必要的难题。

第二步,成本预测。在工程开工前,在企业内组织专门的成本核算小组,做好成本预测。对工程施工图纸、技术方案、人财物消耗、原材料价格变化机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寻找到节约成本的方法,从而确定目标成本。笔者在湖北十堰柳林立交桥项目中负责工程计量、合同管理、工程造价预(决)算和成本分析工作,在工程建设前期就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预测,通过计量清单的方式合理预估每一项成本,制作出最终的工程造价预算,找到节约成本的方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合同管理,减少了纠纷扯皮现象的出现,维护了施工企业的权益。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人力、材料、机械的成本管理。2 做好成本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2.1 有利于增产节支

项目施工中,前期的成本预算决定了后期成本管理的工作方向。做好前期成本管理,有利于施工单位有序的开展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有利于施工单位确立成本管理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效率,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不做好前期的成本管理,一旦投到不合理的工程项目,比如说,工程项目对施工企业来说太难,那么企业就需要耗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做好工程项目,而最终结果也不一定尽如人意,于是在竣工结算阶段又与建筑单位发生矛盾纠纷,一个项目下来很多官司纠纷的不断,投到这种工程项目不仅不利于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施工单位的发展和声誉。

而做好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有利于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控制和管理,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增产节支。笔者曾在衢州塔底水电站项目负责工程计量,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预决算工作,并且从项目开始施工到竣工结算对项目整个施工过程做过全程的成本分析工作,通过有效的工程计量、合同管理和预决算工作,严格控制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企业增产节支。

2.2 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经济核算是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方面。企业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组织专业人员做好经济核算,不断提高经济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以高质量的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3 有利于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人力成本在工程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很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人力成本是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做好人力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

现代化水平,有利于企业提高人才竞争力,并逐渐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人力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良好的人力成本管理,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每一个员工都能积极昂扬的开展每一天的工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人力成本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首先,施工企业应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管理制度,注重员工的业绩考核,强化员工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并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中形成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基于自身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从整体上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人才竞争力。

其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每一个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都必须解决好各类员工数量的问题,解决好一线基层员工与中高级技术员工的配合问题,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一个员工的价值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最后,建立合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施工企业可以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在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下积极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减少人力资本的消耗。

2.4 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是最主要的成本,一般而言,在建筑工程中,有70%成本来源于材料,因此,控制好材料成本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材料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工程造价,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减少或杜绝材料浪费现象的工作中,可以使员工逐步形成节约的工作作风,并将这种作风映射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管理人员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严格控制原材料的价格。施工企业的采购人员在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之后选择最优的供货商,并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减少运输成本,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同时,将进货的频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到既不积压材料,也不造成施工中材料供应不足。笔者在安哥拉甘德杰拉丝项目中负责物资管理和现场施工的工作,所有的工作人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实时跟踪,并对市场进行正确分析和预测,并监督每个工作人员的材料使用情况,大大减少材料浪费现象,最终减少了原材料的成本。

其次,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损失工作。在大型施工项目中,企业要做好材料损失工作,做好物资管理,避免出现材料偷盗现象。

2.5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壮大,要想提高现代化水平,那么就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换设备。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笔者曾在安哥拉鲁娜机场公路项目负责现场设备管理、工程内业、后勤和出纳工作。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每次使用之前都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转,不会出现故障,通过良好的维修保养工作有效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寿命,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做好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有利于在企业内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并不断寻求突破。有效的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有利于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以低成本创高效益。做好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有利于企业不断更新设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在现代化社会里健康成长。3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施工企业要不断改进成本管理方法和制度,以优质的成本管理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并将成本管理的影响力辐射到企业其他管理上,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促进施工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向管理密集型企业,以高效管理创企业发展新风象。

参考文献:

[1]蒋楚华.建筑工程项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4).[2]耿建新.论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3]彭云.精细化管理思想在我国酒店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4]侯延莉.浅谈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意义与策略[J].长三角,2010(8).

第二篇: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分为施工成本预测、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核算、施工成本分析和施工成本考核几个环节。

一、施工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可能发展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尤其是在工程施工前对成本进行的估算。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在满足项目业主和本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

二、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它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

三、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严格工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进而采取多种措施,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过程,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要详细介绍本环节的内容。从大方向来讲,可以参考下三点实施:

1、在项目部内部层层分解。层层分解责任成本,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好项目内部各成员的责任,谁负责、谁负担。提高项目部内部成员的责任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部内成员。

2、具体考核措施:可以在项目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项目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所节约成本的2%-5%作为奖金奖励给相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奖金。

3、必须从细节抓起加强执行力度。细则决定成败,没有亏损的行业,只有亏损的企业。一个项目的亏损,往往不是决策的失误,而是缺少一种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以下是从材料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械使用和管理三个细节方面谈一下如何控制现场施工成本:

1、在施工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60%~70%,要想控制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必须改变以往材料管理权归物资部门所有的工作形式,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项目部的施工压力和施工负担,但为了更好的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低成本投入,应由单一由物资部门管理向多部门转变,材料采购部门及现场相关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工长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例如本人所造十八所工程项目距砼搅拌站有40分钟左右路程,如砼实际用量低于备料单用量,当发现时,路上就会有至少4辆砼车在开往现场,势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加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在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资料的使用。物资的消耗,特别是钢材、砼要严格按定额供应。例如,建筑工程项目总包在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时,严格控制钢材及砼在施工时的损耗,钢材按钢筋小样结算,砼则按图纸工程量结算,如超出则由分包单位自己承担,如合理节约所获利润归分包单位。

2.成本控制中,人工成本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人工费占施工总成本的10-20%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到:

(1)在施工开始前,技术、计划人员不仅要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该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根据用工计划排民工费。在开工前与民工负责人商议此份用工计划,做到民工负责人心中有数。

(2)在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部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工闲滞情况出现,降低人工成本。

(3)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施工工序承包法: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定工期、定质量、定人工量,由民工分段承包施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施工管理中的许多麻烦、工长的工作量,同样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也可在施工开始前与民工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及承包书等,明确责任。这样也可以达到避免生产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施工工序承包法。

(4)项目内部人员也应该合理配置、加强管理。在不影响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除特殊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外其他岗位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采用个一人多岗。例如,中电十八所工程项目内就实行一人多岗制,工长负责工长、实验员、资料员相应工作,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内、外业全部工作。项目部内可引进竞争机制,各岗位负责人定期写工作总结上交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根据工作表现,在年终奖金上按工作成绩做相应分配。

3、机械使用和管理。施工机械费占施工总成本的1020%左右,对于施工机械的使用和管理也是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窝工与浪费。每天晚上工长和技术人员必须安排好第二天机械设备详细使用计划,协同项目经理、总工根据工作得轻重缓急作统筹协调安排。

第三篇:浅析劳动竞赛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浅析劳动竞赛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3日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作者:株洲发电公司工会浏览量: 【字体:大 中 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和岗位技能,弘扬团队协作,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为目的的劳动竞赛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和企业领导所认同、接受,并积极参与。株电公司正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从而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开展劳动竞赛是提高员工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

技术能手是强企的重要人才。面对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企业必须建立一支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操作技能人才为骨干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当前,株电公司员工队伍的技术素质,从总体来讲还不能完全适应竞争的要求。其中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复合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劳动竞赛的广泛开展,正是株电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技术比武能够营造学习技术、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一线员工学习技术、岗位成才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力地促进企业基层队伍建设,为株电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开展劳动竞赛,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的重点向激发员工智力发展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方面发展;激励方式也由片面的强调精神奖励而忽视物质利益向以企业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其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的成绩,及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的技术作用,与为企业贡献大小,效益好坏,为企业增效的大小;与个人的晋级、晋升和各项待遇等利益相结合等方面转变。那种只盯着“口袋”,忘了“脑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行为,是企业发展的障碍。实践告诉我们,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了,管理工作跟上了,生产就会发展,就会出质量、出效益。

三、开展劳动竞赛,形成了人人争先学技术的良好机制

劳动竞赛的最大特点,从形式上看,是它的群众性,广泛性,即员工自觉积极参与的普通性,以及活动上的灵活性;它集中体现了被员工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员工学习技术业务、岗位技能和岗位操作水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员工的价值观和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在广泛性上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行为准则上,能够达到完善和谐与统一。竞赛活动的意义就在于要建立学习型团队。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发展,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最后取得好名次不是唯一和主要的目的,关键是通过此次竞赛活动,加强岗位技术培训,使岗位技术培训与技术比武活动结合起来,使一线员工培训活动既作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过程,又作为员工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过程。同时通过竞赛活动,使公司员工中的技术能手、优秀人才脱领而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从而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人人争先学技术的良好机制。

四、开展劳动竞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做鹰一样的个人”大力倡导株电员工确立高远的人生抱负和志向追求,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企业最牢固、最坚定、最有活力的基础建设工程;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精神资本,更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劳动竞赛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上必将通过各种渠道对企业文化产生积极强大的影响,在企业员工中有着巨大的辐射作用和强化作用,它可以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环境与气氛的良好形式,不同于市场利益竞争;企业技术中只存在于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强弱,高与低,而且这种技术的差距、高与低、强与弱,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技术交流、相互学习、技术比武来提高的;对于技术上差距,只有

技术技能的等级上差别,没有惩罚,在职工中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它最终的指向是企业共同利益;体现的是职工一种积极进取,互助互学、互帮互学,争做贡献的内在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学而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职工对技术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所以,劳动竞赛具体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内聚性,规范性和群体行为导向性的客观存在,并形成了一种较为轻松、欢快、和谐、融洽的氛围,从而影响和造就人的行为,进而影响造就整个企业的行为,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增强企业凝聚力及市场竞争力。劳动竞赛的开展,对促进全体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对技能人才评选表彰、职业技能鉴定、企业职工培训及再就业等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活动,有效地推动了职业培训的广泛开展,使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并使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既为企业发展输入了新的活力,也使技术工人看到了自己在岗位上的价值,明确了岗位成才的方向。

第四篇: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在企业管理中,产品质量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有企业在质量管理上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追求质量也是管理的一种艺术,如果企业能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并且执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计划,就能预防不良产品的出现,使工作充满乐趣,生产力高度发挥,不会为整天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而头痛不已。因此,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发展都必须注重“质量”。

大家常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那么什么是质量呢?

一、质量的定义是什么? 简单地讲,质量就是符合标准。

二、质量从哪里来的?靠什么保证质量?

很多人认为,保证质量要设立质检部门,加强质量监察。这个观点最多只能说对了一小部分。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三鹿集团有完备的质检部门,可是它还是倒掉了,甚至连中国的整个乳品行业都遭受到重创。

所以说,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质量是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执行标准做出来的。

质量的保证要靠与产品相关的各个环节的全体人员共同参与,也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提出

1950年,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威廉·爱德华兹·戴明发表了《关于如何解决日本战后的经济问题》的演讲,他提出:对质量的追求是提高生产率、获得更多利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

质量管理并不是从生产流程末端的产品瑕疵检查才开始的,而是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从供应商到最普通的车间工人等所有人合作。从1950年代开始,日本将这一管理理念贯彻并运用于所有行业产品的制造中。结果怎样呢?众所周知,经过不懈的努力,到1970年代末,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经济大国,举世瞩目。

我国自1990年代开始推行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后又推出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推行的目的是让企业做强、做大,使我们国家由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转变。对企业而言,增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是企业成长、发展、壮大的前提,也是必要条件。

中小企业质量做不好或者不能保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碰到偏差感到无所谓;(2)个性上不追求完美;

(3)在职责范围之内,不会尽责处理一切问题,该做好的也不会用心去把它做好。

(4)对公司的标准、制度和要求不能持续坚持。

韩国三星是大家熟知的国际性品牌,但是在1990年代初,三星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用三星总裁李健熙的话说,“员工制造出不良的产品,也不会感到丢脸或生气”。1993年,李健熙在三星集团推动变革,他说:“从我开始改变,除了妻儿,一切换新。”提出,“100个人当中,只要有一个扯后腿的人,也要将他赶出公司。”正是有了这样的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我们才看到了今天的三星。

保证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需遵循5个规则:(1)三按:按标准、按工艺、按要求;(2)三检:自检、互检、巡检;

(3)三不: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物料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车间(工厂)。

(4)三不放过: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未查出不放过;质量责任未明确不放过;预防再发生的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5)建立不合格品档案,研究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和规律,运用PDCA循环加以解决和改进。PDCA循环是戴明环(由威廉·爱德华兹·戴明提出)的核心思想,P、D、C、A分别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4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认为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顺序经过4个阶段:

计划(P)阶段: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措施或方法;

执行(D)阶段:贯彻落实上述措施和方法; 检查(C)阶段:对照计划方案,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

处理(A)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变成标准;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

四:下面我们用几个案例来说明问题:(案例一)海尔为了抓好产品质量管理,制订了一套易操作的以“价值券”为中心的量化质量考核体系,行使“质量否决权”。简单他说,如果干一件得一分钱的活,干坏了一件则罚一元钱,即干坏一件等于白干了100件,并即时兑现。“质量否决权”的管理方式在每一位员工心里深植了“质量第一”的观念。生产中,职工把每一道工序都想象成用户,产品依次流转,质量层层把关,环环扣紧,保证了出厂的都是全优的产品。从1990年开始,海尔先后通过1SO 9001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美国UL、德国GS等一系列产品安全认证,在102个国家、地区注册商标406本。

分析

(一):海尔的成功是质量管理的成功,优良的质量管理是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支柱,质量对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巨大的作用。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质量占稳市场,这是许多器乐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竞争能力的行动准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产品质量不好,就没有竞争力,就无法取得很好的经济利益。

案例

(二)1940年日本松下创业之初提出:第一、制作满足一切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第二、不生产和销售一台不合格的产品;第三、注意产品的购买趋势,科学预见消费者的需求,以便提供优良服务。1942年后又提出:第一、要生产非常有人情味的、人性化的、有情趣的、高尚的并能够使消费者拿到商品以后非常高兴的商品;第二、不能为了追求利润而偷工减料,使产品质量下降;第三、与其它公司相比较,连产品的细微部分都不能逊色;第四、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为了节约材料而降低产品的质量;第五、生产与松下品牌名副其实的产品。松下公司已发展为一个跨国性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为世界制造业500强的第26位。

分析

(二):松下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辉煌与它当初的品质思想是离不开的,在松下品质思想之中多次提到质量问题。正是由于它非同一般的质量的质量管理,大大提高了它的企业和社会利益。从单纯追求产值、产量到以提高经济上来的关键之一就是重视提高产品质量。

案例

(三)福特汽车公司世创始人老亨利Ÿ福特1903年创业,请来汽车工业专家库兹恩斯担任总经理,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生产率提高了十几倍,成本和售价大幅降低,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福特也由此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但是后来老亨利Ÿ福特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1915年辞退了为公司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库兹恩斯。福特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快陷入困境,濒临破产。小亨利Ÿ福特接管公司后,聘用布里奇全面主持公司的业务,破格聘用后来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马拉在内的年轻人,终于坐上了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第二把交椅。分析

(三):福特汽车公司的兴盛,衰败又兴盛的曲折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质量管理人员的调用引起的,间接证明了质量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总结:质量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质量管理水平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竞争能力,还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管理和技术水平,也能反映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最后,我们引用戴明的话作为延伸总结:“对质量的追求是提高生产率、获得更多利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第五篇:质量成本管理意义

2011质量资格综合知识辅导:质量成本管理意义

2011-1-25 14:41:29 来源:环球网校(edu24oL)频道:质量专业技术资格 分享:

在企业实践中,质量成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要把它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考虑。企业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就有相应的产品质量策略,不同的质量策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成本。

环球网校2012年质量专业技术资格辅导方案

考题预测更多课

精讲班

辅导科目 班 程>>

课时 试听 课时 试听 报名

综合知识(中级)40 报名 理论与实务(中级)80 报名 相关知识(初级)40 报名 基础理论与实务40 报名(初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精讲班300元、其它科目精讲班200元/科、考题预测班150元/科 不过免费重学 详情>>

点击查看>> 2012年质量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重要的是,在对质量成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经理人对失误与浪费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企业在努力增加收益的同时,常常忽略对战略规划与质量规划进行整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企业对战略、质量、生产率、收益率、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了解。

整合企业战略与产品质量为什么重要呢?这是因为战略与产品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企业奉行的是低成本战略,那么就要制定相应的低成本质量策略。如果企业目标是想凭借优质产品树立企业形象,那么就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规划,把研制、生产和销售优质产品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因此,产品质量规划必须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若企业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规划就应该侧重于那些影响当前与未来客户购买决策的因素。然而,如果企业只是想提高某一产品的利润,那么在产品质量方面就应该注重减少失误、消除非增值活动与浪费现象,以降低质量成本。

对上述那种关系缺乏了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质量这一概念还认识不足。质量的含义是,花费尽可能小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要求,并杜绝各种失误。因此说对质量的要求并不一味精益求精。调查中发现,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产品质量大大超过实际需要的情况,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浪费或者“质量陷阱”。

产品质量的改进能够带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消除了失误、非增值活动和浪费,企业资源的利用会更加充分。但这也为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节约下来的资源无法加以利用,那就不会对企业收益产生实际影响。

经历了惨痛的教训,高层管理人员发现,一旦出现企业资源的闲置,企业改善计划也就彻底失败了。产品质量的提高缩短了生产周期,产品返修现象的减少降低了机器设备的使用率,企业资产投入也随之减少。由于废品率、返工率和浪费现象不再频繁出现,对原材料的需求也下降了。此外,由于消除了质量缺陷、浪费和非增值活动,行政运作费用也随之降低。

以往,企业总是把战略规划和产品质量改善割裂开来,分别对待。战略规划通常有固定的方式与程序,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而质量改善却往往是心血来潮、缺乏计划性。很常见的情况是刚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就开始规划新工作。多数情况下,承担质量改善工作的人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只能利用空闲时间。这种工作方式使许多改善计划无法按期完成,有些甚至不了了之。

质量成本包括三方面

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虽然非常规律,也很正式,但是由于其内容涉及商业秘密,因此往往不会在企业内完全公开。尽管员工对规划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企业通常还是能够完成规划的目标。

质量改善或许应当被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当中去。质量改善应当着眼于现有与未来客户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经营目标。应详细制订质量改善计划并在资源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质量成本(COQ)这一概念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对其含义仍然是众说纷纭。质量成本这一说法本身就存在着模糊之处。它可以是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支出,或是为确保质量而必须有的支出。更有甚者,把这一概念理解为“质量缺陷成本”。而实际上,这种质量缺陷成本仅仅是指因补救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支出。

总体来说,质量成本应包括一切防止质量缺陷的支出、评估及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的支出,以及出现质量问题后善后工作的各项支出。质量缺陷是指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出现的浪费、失误或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质量成本支出可以分为三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预防性支出是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产品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交付环节是指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运输。预防性支出项目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

评估性支出: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这类支出项目包括进货检查、内部产品审核、产品检查、库存清点、质量管理人员薪金、供货商评估与审核报告。

补救性支出:如果产品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维修与更换或重复服务,企业就需要支付补救性支出。补救性支出还可以细分为两类:内部补救支出与外部补救支出。

内部补救支出是指产品在送达客户之前发现问题的补救支出,涉及的方面包括废品、返工、库存、维修点、重新设计、运输救援、补救行动汇报,以及因产品或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

外部补救支出则是指因客户发现问题而由企业承担的补救性支出,包括的项目有保修、接待客户投诉、产品更换、产品回收、运费、担保数据分析、客户跟踪调查和区域服务机构。

降低质量成本有轻重之分

有许多质量成本支出是隐性的,很难通过常规的质量成本评估系统进行测定。即使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会被当作是企业的正常经营支出。多数质量成本系统无法检测的隐性成本主要集中在客户补救成本、信誉损失成本、客户不满成本三方面。虽然这些成本不能通过常规质量成本系统确定下来,但在成本构成中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有与未来客户是否购买产品就与这些成本有关。消除了外部问题因素,这些支出也随之消失。因此,消除企业外部补救支出尤其重要。

质量成本数据可以视为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手段。可以用来确定改善计划的时机并排定工作顺序。如果变革发生,还可以用来跟踪变革带来的影响。

把质量成本数据应用于质量改善,其目的是减少直至最终消除企业补救性支出。实施这一策略,就能够解决问题,并对产品或服务程序进行改善或做相应的变革。企业通过预防性支出,对各种问题加以调查和解决,从而减少了补救性支出,进而确保了利润。

评估性支出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价值,应当尽量减少。之所以说这类支出无附加价值,是因为它们并不能改进被评估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诚然,检查与评估进行得越细致、彻底,客户发现的质量缺陷就越少。但是,这类活动并不能彻底杜绝有质量缺陷的产品。加大预防性支出就可以减少评估性支出,同样能够减少补救性支出。

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以外部质量问题的影响最大,因为这种问题为客户带来了额外的支出负担,因而影响到客户未来的购买行为。潜在的未来客户同样会受到影响。他们一旦听说了存在质量问题,很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购买决策。确定了各类质量问题的标准和平均成本,就能够选择优先解决的质量问题,更好地帮助企业完成战略目标。

确定成本标准的第一步,就是详细列出各种必要补救措施,如从客户处取回存在问题的产品、生产备换产品和运送新产品等等。把所有补救措施的标准支出加在一起,并分别乘以同类事故发生的频率,就是企业每年在质量问题补救方面的总支出。

质量改善规划的选择应当结合企业的宏观战略目标。企业的经营目标可能各不相同,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到增加市场份额,不一而足。外部补救活动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最大,因此应当作为改进的重点。

下载浅谈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居安思危在企业管理中的哲学意义

    居安思危在企业管理中的哲学意义 “居安思危”一直是中国人常用来告诫从政者的最常用的一个词,出自《左传》。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目 录 中文摘要„„„„„„„„„„„„„„„„„„„„„„„„„„„„1 关键词„„„„„„„„„„„„„„„„„„„„„„„„„„„„1......

    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提 纲 一、成本控制的内涵及意义 (一)成本控制的内涵 (二)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意义 1.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2.成本控制是企业生......

    试论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共5则范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学 院、 系: 专 业 (方 向): 年 级、 班: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年 月 日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

    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和企业科学化管理的精髓,它将化为企业管理科学化的行......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魏光明(摘录) 企业文化来自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建设之中,其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围绕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对企业......

    试论现代成本的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内容摘要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小到社区的便利商......

    试论现代成本的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关于

    内容摘要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小到社区的便利商店,大到跨国公司,都离不开成本会计。成本会计不仅能够提供产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为管理者计划、控制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