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营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策略研究(共)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自去年10月份以来,由于国内外消费需求放缓,我县电声、木具、陶瓷产品,不仅价格大幅下降,而且有价无市,导致产品滞销积压,企业经营亏损,一批企业不得不停产、限产。我们于11月份开始,对我县民营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了50多家企业;11月19日,县政协召开部分民营企业家座谈
会;12月24日,召开电声行业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平稳
我县民营企业靠加强管理,调整结构,开辟市场等措施,努力化解经营风险,全县民营经济在增本减利因素增加、融资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基本面是好的。08年1~11月份,全县民营企业总收入、工业产值、税收分别为41.5亿元、32.7亿元、0.97亿元,分别比增6%、8.5%、1%。民营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电声产业产值实现16.44亿元,比增24.63%。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严峻
08年10月份以来,市场形势急转直下,给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
一是产品价格持续下滑,支柱产业生存艰难。自前年出口退税率下调开始,我县外向型企业感到了寒意,尤其是陶瓷、木具行业犹遇严冬。陶瓷行业几乎全线停产,税收由2000多万元减为几十万元,现仅如金陶瓷公司仍维持正常生产,也只是苦苦经营,几乎没有利润。《劳动合同法》实施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客观上增加了企业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调整等因素叠加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30%以上。去年10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民营企业影响严重,电声行业出现停产、减产状态,接单量与前年同期减少50%以上,有些企业不敢接单而停产。虽然到11月份,产值有增无减,但这是部分企业增加产值的原因。光是旺兴达就增加了一个亿产值。祥旭家具08年产值1.6亿,比07年减少3000多万元,减少15.8%。目前,为了减少亏损,大部分企业采取降低成本手段,通过裁员、降薪、缩短工时、压缩产量等,造成相当部分工人失业。生铁由每吨4000多元降至2000多元,钢材由每吨6000多元降至3000元左右,冷轧板由7000多元降至4500多元,给我县钢铁、冷轧等行业严重冲击。食品加工产量比前年同期减少20%以上。11月份,小麦国家收购价每吨提高200元,珠三角的大量工厂裁员、倒闭,食品需求量大幅减少,对食品加工业影响很大。我县食品企业虽未关闭,但举步维艰。现在,经济寒流只是刚刚来临,估计上半年对我县民营企业影响将更加严重。
二是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产品的滞销积压,珠三角不少企业的停产、倒闭,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大量流动资金的占用,货款回收艰难,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使企业难于维持正常生产。
三是企业经营者信心受挫。面对原材料价格与产品销售价格倒挂,降价幅度又一时无法探底,为避免和减少亏损,不少企业只好等待观望、停产或减产待市。甚至有的企业在产品行情暂无多大影响的情况下,也不敢满负荷组织生产,表明一些企业经营者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担忧。
上述问题导致我县不少企业停产或半停产,隐性和显性失业人员将大量出现。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策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重,提出如下粗浅看法和建议意见,旨在抛砖引玉。
1、建议县委、县政府关注民营企业的困境,帮助民营企业度过难关。民营经济是我县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企业的困难就是政府的困难,民营经济不景气,也就是我县经济不景气。一是建议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深入民营企业调研,并出台对民营企业积极帮扶政策,如贴息贷款,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协助企业解决贷款难题等,真正让企业感受到政府与他们是心连心的,从而增强企业的自信心。二是呼吁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关注民营企业的现状,从自身业务角度采取积极措施。如新出台结构性减税等税收政策,就需要税务部门积极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从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度过难关。
2、提振信心,积极应对。“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去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重拳扩大内需,未来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为企业减负1200亿元。同时,将在2010年底之前投资4万亿元。省委、省政府推出了总投资2.37万亿元的新十项工程经济振兴计划,并将出台《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围绕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支持中小企业实行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等五个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力度是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高度重视
第二篇:国际金融危机下江苏中小企业应对策略
内容摘要:
摘要:分析了江苏中小 企业 的 发展 现状,剖析了其在国际 金融 危机背景下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促进江苏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摘要:分析了江苏中小 企业 的 发展 现状,剖析了其在国际 金融 危机背景下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促进江苏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危机;困境
爆发于2007年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在 经济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几乎波及了全球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并引发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衰退。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国内4600多万中小企业的发展深受影响。目前,江苏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一些中小企业倒闭。常州市中小企业局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常州规模以下的2454家纺织企业中,关停企业有621家,半停产企业有681家。南京高淳一乡镇70多家纺织企业,去年有20多家停产,而且目前还有扩大的趋势。因此,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新压力,并提出有效应对方案和措施,对促进江苏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
江苏中小企业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苏南沿海与沿江的 工业 园区和经济开发区,这些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就业人口比较集中。据统计,苏南约占71%,苏中约占16%,苏北约占13%。
(2)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766.32亿元,增长20.5%;实现利税总额3589.12亿元,同比增长16.3%,分别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高0.9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从整体上来看,苏南地区总量仍居主导地位,但增速则是苏北快于苏中,苏中快于苏南。截至2008年5月末,苏南规模以上中小工业经济实现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0882.58亿元、771.69亿元和492.73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均在50%以上,同比增长分别为21.88%、16.38%和13.72%。而苏中、苏北的增幅均在35%以上。苏中规模以上中小工业经济实现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4.93%、44.28%和48.31%。苏北地区规模以上中小工业经济实现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39.60%、38.71%和44.14%。
(3)规模企业带动作用增强。
2008年,江苏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户数达45459家,比上年末增加3916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比重为99.22%,同比增长9.4%。销售收入前100家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166.36亿元,同比增长23.06%,高于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销售收入增幅2.5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为532.86亿元和338.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5%和14.49%,分别高于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增幅1.75个和3.49个百分点。
(4)产业结构不合理。
江苏省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是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资源深加工、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少,且规模小、分布散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黑色冶炼及加工行业中小企业数量虽占全部企业的74%,但其总产值规模仅占全行业的20%;在建材行业,落后工艺80%以上集中在中小企业。江苏中小企业面临的三大困境
(1)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世界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直接导致了国际产品市场急剧萎缩。据南京海关统计,2000—2007年间江苏进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36.1%,到2008年增幅只有12.2%,尤其是从11月份开始,江苏对外贸易进出口同比双双下降,出现了负增长,到2009年1月,进出口额同比下降达到了32.3%,见表1。这样。受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其中,生产玩具、服装、纺织、鞋类、文体用具等企业所受影响最大,已经倒闭的企业大部分也就是这些企业。常州市中小企业局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常州规模以下的2454家纺织企业中,关停企业有621家,半停产企业有681家。南京高淳一乡镇70多家纺织企业,去年有20多家停产,而且目前还有扩大的趋势。同时,由于国际市场萎缩所产生的传导效应,冲击了国内市场,这是因为产品出口受阻,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也将销售市场转向国内,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2)生产成本大幅度上扬,利润明显下降。
一方面,原材料及能源价格居高不下。2008年全省原材料购进价比去年同期上涨15%,而工业产品出厂价仅上涨4.6%,两者涨幅相差已从2007年的4.5个百分点扩大到10.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提高,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增加,这对许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影响尤其显著。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的盈利空间逐渐被压缩。尽管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766.32亿元,增长20.5%;实现利税总额3589.12亿元,同比增长16.3%,但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了6.9个百分点和25.2个百分点。
(3)融资更加困难。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经营规模小、抵押担保难等自身原因,以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惧贷、惜贷”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很突出。据全省1468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情况检测提纲显示,41%的企业反映从银行贷款较往年困难,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个百分点。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对银行信贷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降低了利息率和贷款准备金率,各银行也在推行小额贷款,央行对商业银行贷款不再进行管理,以及江苏引入了信贷工厂模式,但这并没有起到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方面银行为了防止风险不会放松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查,特别是在目前市场变数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回款信心不足,银行要自保,会更加惜贷;此外,从效益角度来看,信贷资源紧缺,信贷员更加倾向于做大企业。另一方面,目前推行小额贷款的金融公司困难很大,发展很慢,已经组建起来的小额贷款金融公司开展业务也很困难,所以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作用有限。目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金融改革的30条,意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在目前市场低迷的条件下,企业产品订单减少,而且江苏当地中小企业主要以纺织、出口为主,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直接冲击非常大,市场启动不起来,作用有限。
第三篇:金融危机下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应对
金融危机下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应对?
一: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是百年不遇的全球性的。不分地域国界、不分种族肤色、不分信仰主义的一次激烈的经济动荡。从目前给世界经济带来影响及往实体经济波及的速度看,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
二:中小民营企业
1,家底浅,底子薄,各方面都比较脆弱,应对冲击保持存在的能力要小。
2,国家的直接救助计划,政策利好不可能直接惠及到。
3,多数为非科技型,人员压力比较大。
三:应对的一点建议
1,减少长期性投资支出,长期的投资性支出一般周期比较长,对回笼资金不利。现在要做的是保持迅速变现的能力。
2,减少对量的诉求,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往往在制定战略时考虑:业务量、生产量、产值、市场占有率等等。但现在应求精求稳。
3,努力减少往来账款,往来账款过大往往是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短板。别人欠你,很可能成为呆帐,因为你不知道欠你帐的企业明天会发生什么。你欠别人,如果遇到别人催帐,而你现金紧张没有支付能力,容易引发资金链突然断裂。发生企业信誉危机而造成企业倒闭。
4,“开源节流”减少不必要的任何开支。
5,“断臂求生”减少臃肿的机构人员,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6,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重新配置,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坚忍不拔,相信这些都会过去的。要有让自己无论如何必须“活到春天“的信心。四:这次经济危机也是一个机会,虽然对中国企业来说早点(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准备好做世界大国的担当,中国的企业也没有也不具备世界一流的条件)。但任何一次经济的动荡都会带来政治的、经济的秩序的重排。企业的影响力也会重新排位。“有人极其困难时,就有人比较幸运”(奥巴马大传)。“上帝关闭了一扇门,也会同时打开扇窗。”
这次的金融危机是企业生存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经济的起起落落。就像一年的四级变化一样,也是正常的。只不过我们的意识中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我们是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和我们没关系。其实中国的企业很幸运,三十年我们一直高增长,这是国外的企业所没有的机会。这次经历了、经过了,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会有好处。
最后祝所有天津的中小民营企业都能渡过这次危机并从中学到点东西。
个人观点,不成拜读,恭请斧正!
天津申随章
2008年12月17日
第四篇:国有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策略(定稿)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国企做大做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宜昌国有企业的冲击不断显现。中央预测,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保持国有经济高速增长态势极为艰巨的一年。宜昌在国有经济连续五年高速增长的高基数上,保持国有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任务
更加繁重。因此,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力避投资、经营风险,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一、金融危机对宜昌国企影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有企业影响是多方面的,宜昌市国资委通过组织专班深入宜化、安琪、交运、宜港、市商业银行等12家出资企业进行调研,情况表明,全球金融危机给宜昌国有企业,特别是拥有自营产品出口的企业带来影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销售市场萎缩,少数产品积压。从去年10月份起,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加之部分出口产品关税的提高,导致企业产品出口量下滑,部分产品国内销售市场也处于低迷。二是产品价格下滑,利润下降。由于部分产品购买率低,使不少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在出资企业中有三大产品价格降幅达20%以上。三是融资难度加大,项目建设进展趋缓。由于金融危机导致银行规避风险难度加大,企业信贷普遍困难,少数企业已影响到项目建设。
针对上述问题,为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宜昌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已从三方面采取了措施。一是注重宣传引导,正确分析形势。引导干部职工高度重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采取积极果断措施,防患于未然,除需国家宏观调控采取积极扶持政策外,企业自身积极思考应对策略。二是鼓舞士气,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金融危机波击我市出资监管企业后,国资委和出资监管企业采取请专家学者讲课、外出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从正面进行了积极引导,从多方面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三是采取相应对策,减少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损失。从去年9月份起,各出资企业就予以高度警惕,针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了内部挖潜、降低成本、产品冬储、增加销售力量和择机销售等相应策略,尽最大努力遏止了效益下滑的局面,目前全市国有企业运行态势良好。
二、准确把握金融危机的利与弊,选准发展的突破口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全球金融危机既给国企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又给国企改革调整和加快发展带来前所未的希望,作为国有企业面对这场冲击,必须增强三种意识。
第一,增强责任意识。宜昌国有企业是宜昌经济的支柱,是引领各类所有制企业战胜困难,推进发展的脊梁,分布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对支撑全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对国有企业发展寄予厚望。因此,作为国有企业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面前,必须增强责任意识,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发挥顶梁柱作用,为全市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应对这场危机的方略上,要把困难估计的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做好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准备,防止由于重视不够和准备不足而陷于被动。同时,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宜昌国企有很多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一是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大多数企业的实力大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工业生产型企业——宜化、安琪各自成为了全国甚至亚洲同行业的排头兵,占领了业内生产、技术、市场的制高点,只要行业尚存,企业就不会衰败。交通企业、金融企业、投资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基础扎实,运营环境宽松,态势良好,已具备一定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宜昌国企当前的运行态势仍然健康良好,宜化一直满负荷生产,基本无产品库存,货款回笼及时,在全省乃至全国化工行业是为数不多的。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也将由去年四季度的单季亏损转为盈利。安琪集团、交运集团等一批企业,在较大冲击面前仍一直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二是中央已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省、市也将要出台相关政策,这些都将为战胜危机、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中,最大受益者是国有企业。三是目前宜昌国企的外向依存度低,相对沿海地区而言,受到直接冲击要小一些。所以,战胜危机和挑战,宜昌国有企业具备良好的基础。
第二,增强抢抓机遇意识。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全国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产业格局的调整,须科学地分析和判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变化趋势,努力捕捉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市场。宜化、安琪、交运等优强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在行内、在拳头产品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获取更多的战略性资源和市场资源,引进、改造关键设备,引进高新技术,吸引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宜港云池港、枝城港建设是绝佳时期,要抢抓国家政策和建材价格低迷的机遇,加快建设,所有企业看准了的新项目和技术改造
第五篇: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
提要随着人类经济技术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不但迎来了新一轮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市场竞争的迅速加剧入才也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居高不下的人才流失率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持久发展而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劣势却是尤为突出的。如何有效地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成为了每个企业所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本文采用管理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重点概述了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其负面影响然后从员工个人、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三个不同角度进行人才流失成因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管理策略和建议完善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健全企业激励体系创新吸引人才的方法建立人才流失预警机制及关键人才后备库。关键词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应对策略曲℃曲觚矗
一、绪论一本选题的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市场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据统计我国的民营企业已发展到多万家。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总量中占的、税收的、出口的‰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认目前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除了来自企业的管理竞争、市场竞争、资金竞争和技术竞争外更多的将是面临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不断从各类人才市场招揽人才的同时又存在着人才流失居高不下的怪现象人才流失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桎梏。许多民营企业感叹人才难求人才难留。企业人才流失缘何居高不下如何减少人才流失已成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二本选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条件研究思路本文根据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实践针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人才流失现状从员工个人、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三个不同角度进行人才流失成因分析并系统地阐述了应对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管理对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对策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人力资万润龙“我国民营企业逾万家一„文忙报年月日。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关于企业人才管理的相关著作及论文收集我国关于民营企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法律法规等。系统分析方法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种复杂的研究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研究。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应策略研究也不例外。首先必须从人才流失的形成原因入手如人才自身的原因、企业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人才流失的外部环境等。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归纳并找出与之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条件本人曾在国企和民营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年来一直比较关注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由于自己理论水平有限而企业人才流失管理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问题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且随着市场不断变化要寻求到有效的应对办法需要对企业人才的流失原因及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其工作量十分繁重浩大非作者一人一篇论文所能言及。
二、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其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企业内部由于员工的各种离职与新进所发生的人力资源变动。这种流动中有些是在人才流动的合理限度之内的它们对组织和员工是有益的有些则超过人才流动合理限度的流动则构成了人才流失它们对企业和员工都可能是有害的。据年“第一资本”上海高峰论坛主办方发布的。眼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主题调查报告”称认为“以下的员工流失率”是合理的其中认为“”是合理的的认为超过的流失率会绘企业带来实质性影晌。但流失率的具体水平因企业所属行业、企业发展阶段、市场人才供求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另据专家测算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应在左右然而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接近有的甚至高达。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人才以及科技人员在企业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年其中最长的也不过年。过高的人才流动率表明相当部分的民营企业对员工缺乏凝集力、感召力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民营企业因其机制灵活、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因而在人员招聘、工资体系、员工辞退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灵活性使它在获取和拥有优质人力资源上比国有企业有更大的优势但在这种优势下也隐藏着人才流失危机。
而流失人才中较大的比例是高、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具有管理经验和特有的技术专长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流失不仅带走了企业的商业技术秘密带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不但增加企业人才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而且也影响了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效忠心。如不加以控制最终必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许南欣“人才流失率多少算台理�9�9眼中的人力鬻源管理调研报告解读一《钱江晚报年月日扬光。浅析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簟一„沿海企业与科技年第期经过调查后相关资料显示一般员工有个离职的高峰期、试用期前后的新人危机。在这期间新迸员工发现工作性质或工作量超出他们的能力生活福利没有保障薪酬不合理自身与企业的价值观念不同或是与老板不合就会立刻萌生去意。、在职两年后的升迁危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员工不管目前有没有升迁机会就是渴望能得到升迁。在职年后的工作厌倦危机。当可以预知的升迁越来越慢且机会越来越少一些已经担任主管的人开始想找寻外面的机会。这对企业来说也是最大的忧虑。因为这些外流人才的去向主要是同行业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人才流失的原因多是同行业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主动挖掘或者是这些企业能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国内著名的职业经理人的离职为例陆强华离开创维公司后去了另一彩电生产企业高路华公司。通讯的总经理、“手机狂人”万明坚离职后做了长虹股份所属的国宏通讯的掌门人成为长虹进军通讯产品制造业的一面旗帜„。诸如此类的例子尚有很多。人力是一种资源人才是一种贵重的资源。人才的流失无疑是企业贵重资源的流失它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才流失迫使企业重置人才成本人才成本是人才在成长期内企业为其付出的各种成本之和它包括招聘成本、培训费用、绩效管理费用等。在人才成长期内企业主要是成本投入。如果离职员工工作年限小于人才成长期企业基本上只是成本投入而得不到回报。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了许多企业正面临的窘境他们发现一个员工离职之后从找新人到新人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倍。而如果离开的是企业中坚力量时代价更高。著名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者弗莱姆霍尔茨推出了一系列租略测算雇员更替成本的模型。他的模型包括了初始成本和更替成本两个部分。人才流陈飞亚。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簟略„博客网。年月日。李平。说好不分手一怎样让最优秀的员工为你工作一„人力资本年月总第十九期。失需要新员工来替补的成本损失包括流出者的流失成本以及获得和寻找新的替代者的成本两部分。雇员主动流失成本包括物质损失成本、搬迁费用及有关的管理费用。寻找和招收新雇员的成本损失包括征聘广告费用、外出招聘费用、代办招募费用、新雇员入门培训费用以及由寻找和获得替代者所花费的管理成本。选择新雇员的成本包括面试、复查、考试、评估决策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成本。教育培训成本包括入门培训成本、正规教育费用、在职培训费用、受培训者的时间损失成本以及为训练新雇员而使他人损失的生产效率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流动是绝对的。据调查统计企业保持左右的员工流动率对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人才的过度流动无疑会给企业增加过多的人才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造成财务危机。二人才流失造成的岗位空缺如果说人才流失后由于新员工的替代而造成的损失是企业的直接成本。那么由于企业人才流失而带来的对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干扰则是重要的间接成本之一。这包括三个方面的成本一是雇员在流失之前由于已经心不在焉而造成的效率损失二是由于该职位在被新雇员填补之前的空缺成本。如果由于流失者具有特殊的技能或流出者在原来的岗位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流失后造成的成本损失比因其流失而产生的职位空缺造成的成本损失更为重大。而且这种成本损失的影响常常会延续到接替其职位的新雇员能充分胜任其工作为止。通常在雇员流失后其他雇员不得不来帮助完成辞职者的工作而导致自身的工作不堪重负。三是优秀员工离职所留下的职位空缺迫使企业重新花费大量精力寻找接替者其所耗费的时间成本给竞争对手有利的追赶机会。众所周知人才流失极有可能带走企业包括商业及技术机密在内的无形资产朱华。企业人才流失的预警管理研究一„中华英才网年月日而这种危害程度是与其离
职前在企业肩负的责任相对应的。管理人员的离职带给企业的是经营理念的中断、团队不稳甚至是管理层的瘫痪。销售人员的离职带给企业的是商业机密的外泄和市场份额的流失。技术人员的流失则往往导致企业核心技术的流失和在研发项目的中断或天折。同时人才流失到同行或竞争对手方面对企业的危害更是致命性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尽失市场被对手所侵占企业因此在和对手的竞争中失去优势。此外企业核心人才的流失多伴随着其下属员工的集体跳槽这在企业高管人员的离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骨干员工的集体流失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即有可能致使企业经营全面瘫痪。最为典型的是年创维中国区域销售总部总经理陆强华跳槽案。陆在此次从创维的出走中带走了多名企业精英其中包括多名管理方面的核心成员及个片区经理创维在全国共划分了个片区。三人才流失严重破坏职工队伍的士气和凝聚力一般说来人才流失会对工作团队的一体化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人才流失率较高往往阻碍企业凝聚力的形成。由于任何企业内部都存在雇员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人才流失会给企业的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流出者是具有高效率的合作者他在企业工作或人际交流的网络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者说一个工作群体由于他的存在才更具有凝聚力或工作效率那么这类核心人物的流失会导致该群体工作效率的下降从而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另外一部分人才的流失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核心人才的离去无疑给企业的普通员工心理蒙上阴影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是因为人才的流失很可能会刺激更大范围的人员流失而且向其他的员工提示还有其他的选择机会存在。特别是当人们看到流失的员工得到了更何广平“关于高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思考《面向科技决策重点信息报导年第期。好的发展机遇或因流出而获得更多的收益时留在岗位上的人员就会人心思动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也许以前从未考虑寻找新工作的员工也会开始或准备开始物色新的企业。四人才流失给公司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信誉危机企业信誉是企业在长期的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企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文化素质与稳定状况直接给社会公众及顾客带来整体印象和评价员工的高流动率和大量人才流失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辞职会给企业整体形象和名声带来损害造成企业商誉损失而使其股票猛跌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形成“墙倒众人推”的危机局面。
三、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社会信用的缺失、劳动力市场的不成熟、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影响等都对民营企业人才流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面对企业人才流失企业首先应找到问题的症结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根据综合分析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员工个人因素个人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一般来说人才应聘到民营企业工作最初的动机是获得较高的薪金但工作稳定后就会考虑个人的发展机会和前途问题。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作为企业员工其职业发展的途径通常是从低级的岗位或职务向高级的岗位或职务升迁从简单工作向复杂工作过渡或从不喜爱的工作岗位到喜爱的岗位等。一旦人才认为自己在当前企业无法实现其职业计划目标或发现更好的利于发挥自己才能、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的机会往往会产生“良禽择木而栖”和“跳槽”念头其结果是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此外部分员工将企业当成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跳板在企业工作对他们而言就是为了获得工作经验或学习相关技术一旦目的达到他们就会选择待遇更高、发展空间更大的企业服务。这种情况常见于企业招聘的新人或是大学生。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往往企业在发展上升时期人才的流失率相对较小。这个时期虽然薪酬待遇不一定很高但员工看好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在企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更是人才的集聚时期。而人才流失率高的时期则是企业发展遇到问题的时候如经营上的问题、效益上的问题、经营班子的协调合作问题、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问题、以及股东对企业的投入问题等都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信心。对于工作环境不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员工对工作氛围不满意人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缺乏和谐的工作氛围。个人见解得不到重视个人工作业绩得不到肯定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如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不清楚对自己承担的工作失去热情、缺乏
兴趣无新鲜感缺乏挑战性缺乏个人成就感。感觉精神受压抑。一些私营企业管理上粗鲁生硬使人才感觉不到足够的尊重。对目前的薪资待遇不满意。总觉得自己付出多得到少自我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心态不平衡导致了“人往高处走”。感觉本领受“压榨”。私营企业中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一味地要求人才“奉献”却很少派出去学习或培训为他们充电加油。而这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使人才容易产生本领恐慌。迫于生活及家庭原因。如夫妻两地分居、子女上学不便、交通不便、水土不服、父母无人照顾等原因均能引起人才的流失。缺乏对企业的忠诚现实生活中民营企业也许在人才管理方面尽量做到了仁至义尽人才本来也感觉不错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受环境变化及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经营与绩效波动。一旦人才发现有待遇更好的企业原企业在经营状况方面有风吹草动如果个人的价值观中缺乏忠诚和感情因素往往会因与企业能“同甘”却不愿“共苦”而“攀高枝”主要表现为通过协商及合法合规的形式正常途径离职。在人才契约化雇佣关系中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因为双方属于一种买卖性质的平等交易关系。二企业自身因素企业主素质相对较低对员工尊重不够不可否认我国的民营企业中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家出身“草莽”。众所周知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是靠最初的“敢打敢拼”精神获得成功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他们并没有自觉的去提高自身素质依然依靠独裁加强制的模式进行管理在用人问题上存在极大的雇佣者与被雇佣者的“主人与雇工”的思想观念总认为“只要我有钱就能招到我需要的人”或者认为“还是用自己人放心”带有浓厚的家族式经营色彩。他们主观武断、任人唯亲对人才颐指气使甚至粗言秽语进行人格侮辱缺乏对员工最起码的人格尊重。这样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久而久之人才必然会离开。此外民营企业往往对人才期望很高并且急功近利有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把人才看作是企业的成本只注重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认为只要给钱员工就要全心全意、兢兢业业地给老板干活这种忽略人才自身价值的观念也会导致人才离去。不当的人才配置。虽然说是金子总会闪光的但埋没一个人才也是很容易的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人才也是如此。“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企业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特点量才录用放在最能发挥人才特长的岗位上。由于人的才能各异兴趣偏好与职业不对口专业与岗位不匹配其结果往往让人才感到工作内容枯燥单调。缺乏工作激情和挑战性当然会影响人才为企业贡献才智的主观愿望。另外人才与职位或工作内容的变化都可能改变人才的工作满意度。如果未及时进行工作调配不仅影响人才才能提升和发挥而且会因感到怀才不遇、不被赏识而离职。内部管理混乱人治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