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理引导未成年人对社会阴暗面的看法
合理引导未成年人对社会阴暗面的看法作者:酉阳县双河初级中学学校陈长青
摘要:如今,很多家长困惑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难免要讲到社会的 “阴暗面”,可是又担心孩子会对成人世界不再信任,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引导 未成年 正确看待 社会阴暗面
在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因而,他们的安全与否更容易撼动家庭的幸福根基。
前不久,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宿舍的投毒案震惊全国。一向曾经被认为是相对纯净安全的大学校园竟然“于无生处”响起了惊雷。平时与你朝夕相处、烟酒不分的那个“睡在上铺的兄弟”很可能会不声不响地在你背后下毒。舍友之间,可能因为某种琐碎的小事,一方竟然会挥刀向另一方刺去。一些已走出大学校园多年的网友调侃地说,要感谢舍友当年“不杀之恩”。
身边朋友的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了,朋友很是担心现在大学校园的安全状况,正纠结于是否今后要嘱咐孩子在学校只喝瓶装水,不能喝别人递过来的水,不吃别人递过来的食物,哪怕他是你的朋友或者舍友。一时间,似乎人人身边都隐藏着一双看不见的黑手。家长们恨不得化身为二十四小时的保镖,围绕在孩子身边,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现实给我们家长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该怎样教育我们的未
成年孩子规避风险。有家长认为: 这个世界虽然有阴暗面,但是我们家长还是要让孩子看到更多美好的一面,让孩子相信真善美是社会的主流,给他们暴露太多社会阴暗面,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
也有一些家长意见相悖:社会是残酷的,有很多丑恶的东西。家长不能“粉饰太平”,要尽早地让孩子知道和看到这些丑恶,越早越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知道了世间的丑恶,反倒对他们的成长来说就更安全了。一位孩子刚上幼儿园的父亲,在社区的论坛里声称,我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的丑恶。越早越好。如果见到有老人摔倒了,我不会教育孩子伸手去扶,以免被他讹诈。
我个人认为,社会存在“阴暗面”,这是事实,不必对孩子刻意回避,但如何向孩子们渗透?该让他们怎样了解社会到“阴暗面”?家长又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且引导孩子们积极地认识现实社会、学会独立思考,最终树立安全意识、规避风险,才应该是我们更多家长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些父母考虑到孩子的安全,会在孩子面前过分强调社会的阴暗的、不良的事件,本来的目的是想引起孩子的警惕、重视,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安全意识,但有时因为没有把握好一个适当的度,却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造成了孩子对社会的紧张和惶恐。父母在跟孩子讲解安全问题的时候,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理解能力来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父母可以通过生活实践、图片、短片、专题片等方式,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情况是危险的,并
告诉孩子应该如何避免和消除这些危险,甚至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相关的学习、演习,让孩子获得相应的知识,并掌握一些应对的技巧。首先,家长要正视孩子的问题,并给出正确恰当的解释。面对孩子提出的一些尴尬问题,家长不要以为装作不理不睬,就能淡化这些现象对孩子的影响,其实那会使孩子心中的疑惑更大,好奇心更强,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孩子很可能会通过其他的,甚至不健康的渠道来寻求解释。其次,要引导孩子多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让孩子多观察、多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让孩子明白生活的主流是好的,不要因为遇到的一两个不良现象就以偏概全。最后,家长要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小孩子的是非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有些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发牢骚,揭露甚至夸大社会的阴暗面,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畏惧感,不信任社会,对未来失去信心。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比如我小孩在三四岁的时候,曾和我探讨过他可不可以去救落水的人。我当时明确地告诉他:不可以。因为你自己是一个孩子,你自己还需要大人来保护。下水救人是大人的事情。如果你看见有人落水了,你可以大声喊来大人,让他们去救人。如果,你真的遇上有老人在路边摔倒的情况,你能帮上的最大的忙应该是大声呼救,让大人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你一不会开车送人,二也没有钱交医药费,倒有可能误事。我的教育原则是先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这与所谓的善良不善良没有关系。
生活是复杂的,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要因人而异的,但宗旨都是要
注意正面引导,避免成人的负面情绪的宣泄。在向孩子揭示社会“阴暗面”时,更要注意揭示的角度,更要避免片面。
孩子们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需要很多正面的能量来激励他们健康的发展,未来才会有一个健康的社会。因此,我们在给孩子展示一些阴暗面时,需要谨慎。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淡化社会犯罪的恐怖情节,客观地引导孩子理性分析这些现象的成因,从而提醒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孩子,做一个健康正直的人。而不是仅仅孤立地给孩子传达社会不良事件的经过,增加孩子对成人世界的恐怖和愤怒情绪。因为,愤怒只会产生愤怒,恐怖只能产生恐怖和对他人的不信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害,更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不利。其次,迂回引导、正面诱导。有的社会阴暗面孩子知晓后,可能因为孩子年龄还小,一时不好讲得很明白。比如孩子问:“共产党员员怎么还犯错误呢?为什么当官的会以权谋私呢?”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先进与落后。”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可以给孩子举出很多党的好干部典型,以此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我们党和国家干部。同时还应该告鼓励孩子:“你从小应该立志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热心为同学服务,做好小干部。”
家长朋友们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几,这和气候是一样的一分为几。至于好坏是非的标准可以一点一点告诉孩子。事实上孩子早晚都要面对现实的社会,只不过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逐渐地向孩子解释社会负面信息罢了。
联系人:张祥飞 ***
引用资料:
1《 中国妇女报 》 家庭教育 日期:2013-05-092《读懂你的孩子》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5-1月一版
第二篇: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的几点看法范文
未成年人犯罪,在所有犯罪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这个特殊性表现在:
首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每个人要树立健康的思想,是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有益的实践的,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历。而未成年人恰恰缺少这些,他们远没有脱离单纯和幼稚。由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他们对这些人生重大问题的知识十分匮乏,处于蒙昧之中。
其次,行为具有极大的模仿性。由于思想不成熟,没有自己做人的准则,因此,未成年人的行为具有从属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可以说,没有一个未成年人犯罪,不是在不良环境、不良交往中酿成的。
第三,人格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正因为犯罪未成年人思想和行为都处于不定型阶段,他们的发展方向有多种可能性。教育得当,他们最终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处罚不妥、甚至放弃挽救,就会把他们推向犯罪的深渊,后果是这些人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渣滓。
正因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所以,我们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看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从来没有天生的犯罪人,所有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都可以从客观环境中找到原因,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纰漏,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充满着真善美,如果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有着健康的生活,那么,未成年人犯罪还会产生吗?某个未成年人犯罪了,都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客观环境在起着负面教育、催化作用。既然他们的堕落社会是有责任的,那么,教育、挽救这些可怜的孩子,便是我们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哪个学校、哪个国家机关、哪个家庭不能自觉地承担起这一责任,如果哪个教师、哪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哪个家长认为犯罪纯粹是这些未成年人的责任,那么,他们不仅是认识的肤浅者,而且是极端的不负责任者。因此,司法机关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一定要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其次,可捕可不捕的,坚决不捕。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强烈的措施,无论对谁,都会感到心灵上极大触动和痛苦,对未成年人更是如此。有过进看守所的经历,将会在一生中留下阴影,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成长负作用很大。对教育挽救他们,会造成新的困难。因此,对犯罪未成年人应当尽量不用羁押的强制措施。能够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就绝对不能逮捕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未成年人送进看守所,是我们司法机关的一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应当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第三,可诉可不诉的,坚决不诉。刑罚,客观上具有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功能。这两个功能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应当根据具体案件和社会背景来分析。严打期间,对那些严重刑事犯罪从重从快处理,一般预防功能相对突出。但是,在任何时候,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必须始终把特殊预防摆在首位。为了警示其他未成年人犯罪而对犯罪未成年人处以重刑,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此,当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法定的、酌定的免除处罚或不需要判处刑罚时,检察机关必须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将这种案子起诉,是教育挽救的败笔。
第四,可判实刑可判缓刑的,坚决判处缓刑。监狱当然是改造人的地方,尤其是我国的劳动改造场所。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监狱同时又是一个大染缸。这里,是一群不适应社会生活而被强制进行再社会化的社会淘汰者。这里,充满着邪恶的观念和龌龊的生活经验。将可塑性极大的未成年人放到这样的环境中,绝对是在其他办法不能用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下策”。如果,我们能够把犯罪未成年人置于一个更好的改造环境,有更大的教育好的希望,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这样做呢!对能够适用缓刑的未成年人,应当判处缓刑。
第三篇:合理引导 杜绝“网瘾”
2011参评论文 学 科:信息技术 作者单位:浏阳市澄潭江中学 作者姓名:张志敏 联系电话:***
合理引导 杜绝“网瘾”
——浅谈农村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内容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装配和网络已普及到我们农村中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极大的方便了农村学生学习,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也成了农村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 德育 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化,信息技术教育已深入到农村基层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已进入了我们广大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方便农村中学生学习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网络在为学生学习知识,休闲娱乐提供有利平台的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无孔不入的网上“垃圾”也在侵蚀着他们的心灵,在新闻、报纸上就会时常看到一些农村中学生因痴迷网络而发生的惨剧,为何原本应该积极乐观的农村中学生会成为没有人情的网络问题少年呢?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最主要的是德育没有到位。古人说“欲立其业,先树其德”,可见德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成为我们每位信息技术老师必须研究的课题,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结合课堂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
在一些学校机房,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鞋套乱仍、鼠标不能动了、桌(椅)、键盘摆放不整齐、在桌子缝隙中发现一些纸张、零食袋子、口香糖……教师说“我们把这些不良行为都强调过多少遍了,学生就是改不了”。为什么学生还会出现这些不文明的举动,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上机习惯很重要。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大家都知道机房管理工作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而如果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差,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新生从第一节上机课开始,老师就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1、排队来上机并带好四样东西——鞋套、教材、实践指导和笔,其他东西不律不准带入;
2、穿好鞋套后再进机房,坐到指定的位置;
3、自己的文件保存到指定的同一文件夹中;
4、不能随便删除他人文件;
5、爱护机房设备;
6、下课时正确关机并且摆好键盘和凳子,直到显示器黑屏才可以离开。
以上这些都是小事,做好了却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当然改变学生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与以身作则并且要持之以恒。一开始也许会有学生做得不好,不是忘记带鞋套,就是误删了别的文件,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能心软,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产生的后果;不带鞋套,会影响机房的卫生;误删他人文件,就是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另外,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2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要求,从小事做起,将德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素养
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将德育渗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在信息技术课的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
1、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在的农村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表现为学习上怕吃苦,自主学习能力低下,在学科教育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喜欢学、求知欲强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有意识开展让学生自学、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让他们享受通过自已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难题,让学生组成小组一起攻破这些难题,在他们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让学生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再结合自学本节的内容,使学生能顺利攻破教师所设立的难题。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前后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赞扬,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他们顽强的意志。
2、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例如教师可以通过Windows 3 的种类及发展,介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向学生讲解知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远大志向,要用知识和技能造福于人类。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向学生介绍求伯君、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民族自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环保意识。
无论是放眼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还是着眼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竞争可以促进优胜者更上一层楼,激励中游者后来居上,鼓励暂时落后者奋起直追,使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鉴于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性活动。比如举行电子板报比赛;举行打字比赛;设计艺术字比赛。
另外,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指导学生自制节日贺卡,用email发给好友,这样既别出心裁又节约纸张,有利环保。
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
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当务之急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现在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已经相当广泛,如何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帮助他们抵御网络负面影响的防线?这是老师和家长都担心的问题,教师首先和家长沟通,应了解学生为何迷恋网络以及他们的网络使用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后,开展有针对性的 4 教育,一定能避免乱批评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网站,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举例给他们说如网上诈骗、网上跟踪骚扰、无聊的“聊天”等方面的事例无时不在发生,在上课时适时的给他们讲一些典型实例既充实了课堂,又起到了警惕的作用。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是很有帮助的,可见网络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有利工具。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共事和团队协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要想获得成功,不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具有与人协作精神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现在大多数的农村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太强,不易与人相处。因此,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共事和团队协作精神,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又一使命。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与人共事和集体协作精神。比如,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时,让学生自行分组组成一个个小集体,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可以是收集有关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资料,总结某一软件的使用方法,编排一份班级小报,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等。任务应该有趣味性、难度适宜、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使用。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评比时每个组员同样可以从其中获得荣誉,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种形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团 5 结协作精神。
总之,学科德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完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的基本职责就必须做到努力钻研业务、切实提高自身修养,既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程特点,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整合教育资源,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方面的渗透,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师的使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杜绝“网瘾”少年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信息教研》刊物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陶丰满
第四篇:关于对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分析
关于对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分析
一、理念基础—社会调查报告的时代使命
2013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特别诉讼程序一编增设了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专章,其中以一个条文规定了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其作为司法实践的做法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7年上海市检察机关最先适用了此项机制,此后,随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分类处理,社会调查报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社会调查报告制度是指由特定的主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在校情况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作全面、细致的调查,并制作书面调查报告,为司法机关公正处理和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是指导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法犯罪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及反映其有无人身危险性的综合因素(《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的评估研究》)
恢复性司法和量刑轻缓化是少年司法制度的两项重要理论基础,我国法律己经有相应的法条予以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同样予以明确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都体现了刑诉法在对待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所展现的社会复归政策。同时,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了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体现现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处理未成年人案件的轻缓化。刑事法律己经从程序法和实体法上予以全面规定,社会调查报告就是包含相应证据材料,从而将这两种理念相结合。
二、新型证据—社会调查报告的准确定位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八种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证据。为此,有学者将调查报告归类为证人证言,更有学者否定其作为证据的属性。本文认为,社会调查报告不仅是证据的一种,而且是全新的证据形式。在英美法系证据规则中社会调查报告属于品格证据。
(一)品格证据
品格证据,是反映主体思想、情感或者行为倾向性的证据。人是自然和社会的产物,总要受到先天或后天各种条件的制约,形成相对稳定的性情特征和行为模式。因而诉讼中,也就成为了证据种类之一,具有判别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以及被害人陈述真实性的重要价值。大陆法系中没有品格一词,经常使用的是人格一词,这只是不同国家的文化产生的称谓不同而己。属于英美法系的美国,在审判中引入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品格证据,是刑事审判中基本的证据规则之一。
(二)现行法律对社会调查报告的规定
我国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对调查报告的属性及适用规则做出明确的规定,但社会调查报告主要内容是由品格证据组成的。基于证据法基本原理分析应认定社会调查报告属性为证据,因为证据是反映案件事实的材料,那些不为犯罪行为过程所包涵,但却可以影响法官量刑裁判的量刑事实也必然作为证据使用,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社会调查报告是法官对未成年被告人采取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决定是否适用缓刑的主要依据。社会调查报告符合证据的基本特征,具有客观性、关联性、证明力,针对未成年刑事审判中,社会调查报告是法官对未成年被告人采取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决定是否适用缓刑的主要依据,虽然与犯罪行为无关但却会对刑罚的裁量产生实质性影响,其作用与普通证据相同,因此其属于量刑证据的范畴,应属于品格证据。
(三)社会调查报告的效力
社会调查报告的效力指的是在诉讼各个环节发挥的证明力,证明力又指证据本身在逻辑上与客观事实的契合,从而起到说服作用。针对社会调查报告可以证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性格倾向、行为方式、名声,并作为一种量刑证据来使用。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明力是与检察权、审判权等司法权紧密结合的,在起诉阶段检察权体现为量刑建议权与不起诉裁量权,庭审阶段则为法院的审判权。
审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调查报告应结合全案证据对其证明力进行判断,依照我国法律有关罪刑轻重量刑情节的事实是审判过程中需要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法定要件事实,量刑情节有法定和酌定情节两种,其中,犯罪分子案发前的个人情况和一贯表现是酌定情节的重要组织部分,犯罪分子的个人情况,是指犯罪分子的生理状况、家庭状况、受教育状况、生活经历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可以是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为了达到刑法惩罚和改造犯罪的最终目的,这些因素当然的成为量刑时应当予以考虑的情节。
未成年报告人社会调查制度己经为联合国少年司法准则所确认,并成为少年司法审判程序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全面、公正、科学的社会调查报告,不仅能为检察官正确的作出不起诉、量刑建议提供帮助,而且也能帮助法官公正的作出判决,同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针对社会调查报告在各诉讼环节如此重要的作用,应建议逐渐完善社会调查报告在各诉讼环节的制度,在法律上予以明确规定,要求写入审查起诉报告、起诉意见书、判决书,在制度上予以规范化。
(四)社会报告调查制度构建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制度
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制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北美少年司法实践,此后逐渐流行起来,目前,国际上接受程度较广的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定义是:未成年恢复性司法是指与某一特定的未成年犯罪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共同参与解决未成年犯罪及其后果,以及犯罪对未来生活的影响的过程。社会调查报告是体现未成年人性格倾向、生理状况、家庭状况、名声等内容的汇总,是审理未成年刑事案件重要参考证据。我们有必要在宏观视角上分析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对于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及其如何完善的问题。
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建立就是要把某一特定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各方聚为一起,共同参与解决未成年犯罪及其后果,要解决未成年被告人后果则必然要考虑到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因为未成年人身心的特点,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适用对象是未成年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绝大多数知识阅历浅、道德法制观念单薄、自我控制的能力有限,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不良的外界影响而发生犯罪行为。同时根据布拉斯沃特的金字塔模型,我们可以得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形下,依据行为人的人格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而社会调查报告正是对行为人的人格作出一个科学有效的调查研究,把社会调查报告制度引入到未成年恢复性司法制度中,正是为了分析研判未成年人罪错的原因,从性格、家庭、社会等多个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的行为,找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以及根据以往的经历预测其人生危险性,为各诉讼环节作出合法公正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布拉斯沃特的金字塔模型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人:一是无能力或不理性的行为人,二是理性的行为人,有品德且能自我改善的行为人。对于无能力或不理性的犯罪嫌疑人违法犯罪可以采取隔离措施,也就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对于案发前表现一贯理性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则采取威慑作用,如判决有期徒刑或者缓刑等刑罚,再者对于有品德且能自我改善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则采取恢复性司法措施了,如可以采取缓刑或者不起诉决定等措施。
三、路径选择—社会调查报告的本土实践
(一)社会调查报告的制作主体
依照2001年《关于审理未成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控辩双方、法官、社会团体组织都可以作为社会调查的主体,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社会调查的主体多元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公安机关、控辩双方、法院、社会团体组织、社区矫正机构,社会团体组织和社区矫正机构的调查效果要更好,社会团体组织相对于案件双方当事人,具有更专业的知识储备、无利害关系。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可以探索出一条由控辩裁三方根据案件需要,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社会团体组织或社区矫正机构,再由它们的社会调查员进行社会调查,选择的社会团体组织可以考虑异地选择,社会团体组织的社会调查员可以选择聘用制或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担任,同时建议国家建立社会调查员考核培训机制,如设立相关考试要求具有熟悉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热心从事教育,而且社会调查员的人格和工作等无不良记录者等相关条件,并规定社会调查员职业约束,确保其作出的调查结论具有真实性、公正性,对其所作的报告跟踪负责制。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
调查报告的内容一般是围绕未成年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社会交往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表现等情况展开,有的还将心理评估等情况汇总到报告内容里,有的还有量刑、帮教的具体建议,针对社会调查报告作为证据,就应该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等特征,但司法实践中社会调查报告内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报告千篇一律,缺乏对调查内容的深度剖析;二是报告过于生动,用于夸张华丽,影响作为证据应该具有的客观性;三是一些社会调查因为经费、人员不足等原因,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一般填卷的人员多是应付了事不很重视,难以保证调查内容的客观性,建议一方面统一社会调查报告的格式,在内容用词上加以规范限制,选用具有社会调查员资质的人员制作调查报告,并建立社会调查报告内容审查机制。
(三)社会调查报告的启动时间
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社会调查报告的启动时间在各地做法不一,我国法律法规也并没有相关明确规定,实际上,从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概念分析得出,社会调查报告并不仅仅用于庭审阶段,还应当包括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的社会调查,如1995年《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第十条规定:讯问前,除掌握案件情况和证据材料外,还应当了解其生活、学习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心理状态及社会交往情况,有针对性地制作讯问提纲。"2006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听取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未成年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的意见。可以结合社会调查、通过学校、社区、家庭等有关组织和人员,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个性特点、社会活动等情况,为办案提供参考。检察机关可以将社会调查报告并入起诉意见书中,公安机关同样可以在侦查阶段制作社会调查报告,有利于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全面的了解熟知,争取在法律层面规定社会调查报告前置到侦查阶段或者审查起诉阶段,这样既科学有效的保证了社会调查报告的质量,又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在刑事诉讼各阶段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在阐述了社会调查报告和未成年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基础上,简要论述了社会调查报告应属于品格证据,列举了英美法系有关品格证据的规定,并结合我国社会调查报告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如何完善其制作主体及内容等建议。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对社会调查报告的理念和法律法规中的法理诉求并不能作出更为详尽的应答,建议在刑诉法中予以明确规定社会调查报告作为证据的属性,并寄期望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同时也有赖于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向未成年等弱势群体倾斜,要将未成年社会调查报告一系列的理念与司法实践、法律法规相对接,未成年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完善对于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制度具有重大的价值,其有助于未成年被告人的再社会化,有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社会公正和效率价值的实现。
第五篇:如何引导未成年人科学上网、绿色上网
如何引导未成年人科学上网、绿色上网
通师一附三(3)班秦颖家长:陆宏伟 网络这把火正在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对每一个家长来讲,均没有退路,作为家长该怎样搭建“防火墙”,让孩子安全自在地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网络海洋里汲取营养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一份《家庭使用电脑规则》,规定孩子的上网时间,孩子上网不能无节制。一但产生网络心理障碍,就难以回头。
2.事前给孩子打预防针:在孩子刚上网时就要告孩子网络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芳草地,要警惕网上的陷阱。
3.安装保护软件,以便“过滤”黄色、暴力内容。
4.电脑摆放在不太隐蔽的地方。
5.了解孩子上网的内容。
6.上网时不要暴露家庭的有关信息。
网络“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这些负面影响并不在所有孩子身上发生。正像看了警匪片的人,并不必然去做警匪一样。要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肩负着保护孩子免受网络伤害的重任,而预防孩子们在网上发生危险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关心孩子在网上的活动,正确引导孩子上网。首先,应该对孩子上网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控,经常对孩子进行基本的网络安全教育,告诉孩子上网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其次,指导孩子的网络聊天和收发邮件,告诉孩子在聊天室可能出现怎样的人,指出哪些信息是危险的,告诉孩子哪些是隐私,帮助孩子选择中性的,不易暴露孩子年龄性别的聊天昵称,选择健康的聊天室。如果有条件的话,多与孩子一起上网。这不仅能给孩子最及时的帮助,还能增进亲子交流,使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
孩子迷恋上网,父母恐惧孩子上网,成为当今父母与孩子最激烈的矛盾冲突。现在许多父母总是对孩子上网的事担心,甚至提起 1
网络就害怕。但是,如果父母真的上网与孩子真诚交流,就会发现网络也是一个可以真心交往的地方,并非到处是陷阱。父母如果想改变与孩子的紧张关系,不防走到网上,走到孩子中间,与他们进行朋友式的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与自己的孩子沟通、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改变自己,令自己更年轻、更有活力、令激情燃烧的岁月更长、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