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3:3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篇:论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性教育

儿童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依性别规定他(她)的性别角色行为和动情反应,对孩子展示裸体和生殖器不采取简单斥责或欺骗的态度,既要教之以丑耻感,又不民为怪和隐瞒。对男女儿童性器官的差别和“我是从哪里来的”提问父母可坦然相告,而不必讳如深。要让孩子与同龄的同性和异性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培养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自然而健康的态度,建构健康的人格。撞见爸妈“嘿咻”,一般的孩子会认为那是爸爸在欺负妈妈,于是直接表现出对爸爸的排斥感;而部分孩子目睹了父母房事后会很好奇,甚至形成疑问,甚至会伺机偷看。久而久之,从无意变成有意;稍年长一些的孩子,一有机会会加以模仿,在伙伴中玩起“性游戏”。若孩子再大一些,他们的想法就会更复杂,甚至难以接受这种“丑事”。如果疏导得不好,会造成孩子心态和行为上的扭曲,影响到他今后跟异性朋友交往的性心理,甚至会觉得性生活很不洁。儿童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

撞见爸妈“嘿咻”,一般的孩子会认为那是爸爸在欺负妈妈,于是直接表现出对爸爸的排斥感;而部分孩子目睹了父母房事后会很好奇,甚至形成疑问,甚至会伺机偷看。久而久之,从无意变成有意;稍年长一些的孩子,一有机会会加以模仿,在伙伴中玩起“性游戏”。若孩子再大一些,他们的想法就会更复杂,甚至难以接受这种“丑事”。如果疏导得不好,会造成孩子心态和行为上的扭曲,影响到他今后跟异性朋友交往的性心理,甚至会觉得性生活很不洁。儿童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

撞见爸妈“嘿咻”,一般的孩子会认为那是爸爸在欺负妈妈,于是直接表现出对爸爸的排斥感;而部分孩子目睹了父母房事后会很好奇,甚至形成疑问,甚至会伺机偷看。久而久之,从无意变成有意;稍年长一些的孩子,一有机会会加以模仿,在伙伴中玩起“性游戏”。若孩子再大一些,他们的想法就会更复杂,甚至难以接受这种“丑事”。如果疏导得不好,会造成孩子心态和行为上的扭曲,影响到他今后跟异性朋友交往的性心理,甚至会觉得性生活很不洁。儿童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

第二篇:论性教育的重要性

论性教育的重要性

各位家长朋友们:

请问,对于孩子们的性教育,你们是怎么进行的呢?是不是因为羞耻避而不谈,认为孩子长大了就会懂了,可是,你们知道吗?有很多坏人,抓住了孩子们对性的无知,欺骗孩子们去满足他们的性需求,去诱奸懵懂无知的孩子……

曾经有一名16岁的小女孩被自己的老师诱奸了5年,这个女孩患上了抑郁症,自杀三次未果,在26岁那年,自杀身亡,留下了遗作《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这个女孩就是林奕含,她虽然从小就在父母的各种严厉教导中成长,却唯独遗漏了性教育知识的缺乏,这也是让林奕含在懵懂青春中遭受到老师陈国星性侵后的无力反驳。

如果你们有时间的话,请阅读这一本名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书,这部作品是林奕含以自己年少时的惨痛经历,写成了一部小说。

林奕含当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才把这个经历以故事的形式去警醒世人。

她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的一生。“

林奕含自杀身亡的悲剧,让我们的心情沉重,在了解了这件事的背后,我们知道发生在幼年时期的性侵事件让她一直活在童年的阴影中无法自拔,在惋惜和心痛的情绪中,我们希望这件事给我们父母一些启示,那就是我们都需要给孩子补上一堂性教育方面的课程,课程内容不仅仅是生理知识,而是教会孩子对自己的尊重与爱。

第三篇:论儿童性教育论文

让爱的光辉更美-----论幼儿性教育

组员:李珊*** 陈春园*** 冯珍双***

摘要

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而性教育的核心目的和内容,绝不只是传授性知识,而是应该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性观念、培养完美人格和减少身心伤害为核心目的。性的意识是从儿童时期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正日益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进行性教育的年龄越来越早,尤其社会的快速变迁,西方文化的冲击,再加上电视、网络、画刊上各种相关的资讯泛滥,让幼儿也越来越早的接触了性问题,伴随着他们的长大。

现代孩子的性观念、性态度已不同于上一代的传统想法。家庭是幼儿接受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接受性教育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性教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著名性教育专家阮芳赋说过:“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时期(3到6岁),孩子在周围环境影响下,对事物的各种观念开始逐渐形成,其中包括性观念,性态度、性道德标准等”。性教育不只是狭隘的性生理教育,应该包括认识身体发育、两性差异,以及异性相处之道,是情感教育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了解性,不但能帮助幼儿坦然接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变化,而且比较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保护自己免于受到侵害;也更能为自己的人生和爱情关系负责。

关键词:性教育 幼儿园 发展 家庭

目 录

一、什么是儿童的性教育

(一)性教育的定义

(二)性教育的分类

二、为什么要针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目前我国性教育的现状

(二)国外性教育的现状

(三)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目的

(四)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

三、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从家长层面

(二)从老师层面

四、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什么是儿童的性教育?

(一)性教育的定义

性教育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除了教育孩子认识身体各器官、进行卫生教育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对性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人格教育。我国研究者认为“性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性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让他们理解性的本质及社会功能,培养他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正确同异性交往,缩短其社会成熟的进程。”因而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性知识的传授和性道德教育两部分,两者中应以性道德教育为主,除了向受教育者传播性的生理、心理知识外,还要灌输适应社会意识发展与文化层次的性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法律规范,当然还包括各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保健方法的教育。由此可见性教育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不是单纯讲生殖器。

(二)性教育的分期

儿童性教育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五期,叫五期性教育。

婴儿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家长,主要是母亲对孩子的抚育喂养。母亲与儿童身体的接触,可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与成人身体接触不足的儿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美国动物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若让离开母亲的两只幼猴由不同的母亲喂养,一个是“棉布毛巾妈妈”(外包毛巾被的人工雌猴,胸前有奶瓶),另一个是“金属刺妈妈”(浑身长满金属刺的有奶瓶的人工做的假雌性猴子)。吃金属猴妈妈的奶长大的幼猴,成年以后不会进行性活动,而且行为退缩,不和群。所以婴儿期的教育特点是满足婴儿食欲的同时,还要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这一时期一般不超过三岁。此时母子同被而眠对儿童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幼儿期性教育为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并初步进入性别角色。例如鼓励男孩子的勇敢坚强,鼓励女孩子的温柔甜美、爱清洁等等。还有,男孩子应该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应该有女孩子的服饰。那种从自己的好恶出发,男孩女养或女孩男育的做法是极为有害的,因为这或许正是孩子日后发生同性恋的原因之一,或许会成为孩子未来的家庭不和的诱因。此时应该同时开始灌输初步的性

道德观念,如让男孩爱护尊重女性等。学会基本的性卫生知识,例如大小便以前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窍中等等。此时为便于关照幼儿,父母亲应该与孩子同床而卧,但必须分被而眠。这一阶段是从断奶起到六岁,即孩子夜间会自己起夜前止。如果孩子独立能力强,什么时候能自己起夜,就应该什么时候分床。

儿童期性教育从六岁起到十岁以前。要教给孩子性卫生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持性器官的卫生。同时应该教会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鼓励孩子的独立倾向,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别,特别应教育男孩子要尊重女性。教给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规则,要孩子自尊、自爱。

少年期性教育是从10~20岁性教育内容主要为: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经期卫生知识,男女交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女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初步的婚恋道德原则,明确法律与道德对两性关系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罪错的发生,同时对自己既要认识又要接受。

青年期性教育从20~35岁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夫妻生活知识,子女教育知识,家庭经济知识,为建立家庭做好准备。

二、为什么要针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目前我国性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生理早熟,而信息传播造成了心理早熟,因此我国青少年的性成熟比10年前普遍提前了1年的时间。家长和老师有必要从学龄前期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但是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园的性教育根本不能有效地开展。让老师对幼儿讲“性”往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首先是因为许多幼儿教师自己尚未结婚,一提及“ 性”就面红耳赤,她们不愿在别人面前谈“性”,哪怕是孩子。其次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有的幼儿教师会把性教育与成人的性行为等同。很多家长都会极力回避和孩子谈论有关性的话题,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自己的父母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来面对这一问题,而他们认为自己“还是健康长大了”,也“不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却忽视了当今信息大爆炸这一事实,网上的很多关于性的信息不能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就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家长消极回避之间产生了一个矛盾。如今的孩子们生长在一个信息极度饱和的网络世界里,各类性信息鱼龙混杂,书籍、电视等媒体中涉及“性”的内容也为数众多,如果正确的性教育缺失,充满好奇又毫无预判的孩子就会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而这些“渠道”很可能

让孩子接触到不良信息从而不能自拔。眼下,传统的性教育观念在面对现代社会丰富的资讯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这正是我前面提到的,对于当前我们80、90后的性教育,其出发点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中国的性教育显得十分被动,所以更要从幼儿园抓起,从小时候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教育幼儿。

(二)国外幼儿性教育的现状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国家之一,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1966年,瑞典又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

荷兰儿童从6岁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尽管荷兰规定12岁以上的青少年可以合法地发生性行为。专家们认为,对青少年甚至儿童开展早期性教育,不仅不会导致性乱,相反可以帮助青少年对性有正确的认识。

英美等国家目前,在英美等国家较为流行的“同伴教育”,是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这一方式改变了青春期性教育中传统教育者(老师、家长)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障碍。由于教育的双方都是青少年,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便于交流。“同伴教育”以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基础,讲课、讨论、游戏、讲故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并配合多种传播载体和实物模型,既生动又有效。

芬兰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芬兰全社会的“性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性教育的重要性,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性教育大大方方地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各种各样的性教育出版物图文并茂,连娃娃都有性教育小儿书。

日本 日本的性教育是通过三个渠道进行的。第一是文部省直属的教育系统,该系统以医疗保健为核心,通过课程、道德教育和一些特殊活动进行性教育。第二是民间团体,其中开展活动较早的是日本性教育协会;最近“人与性”教育研究协会的活动也卓有成效。另外,杂志《健康俱乐部》等作用也较大。第三是学术团体研究活动。

新加坡 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为中学低年级学生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成长岁月系列》。另有三个《成长岁月系列》教材将在未来两年内相继推出,它们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中学高年级和中学以上的学生。

(三)性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性教育不仅要向儿童传授性器官的基本知识,培养儿童性别角色,还要对儿童进行初步的性道德教育。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指出,婴幼儿具有性的感觉,从出生到一岁左右,婴儿对于唇齿附近所有的触觉和压觉都很敏感,会借由吸吮手指产生快感,也可由母亲喂奶的动做中,受到刺激引起性兴奋。而一岁到二岁间的幼儿,对于肛门附近肌肉活动的感觉和触觉快感,像膀胱的膨胀、直肠内的便意,及粪便排出的快感都会感到快乐。大约二岁半左右,孩子逐渐会把兴趣集中在生殖器上(如阴茎);孩子有时会暴露这部分并探究,且经由此举动得到快乐的感觉。一般来说,儿童从四岁起便开始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外生殖器上的差别,并对成人及其他儿童的生殖器感到好奇。这种好奇感可持续到八至九岁,其间出现与性有关的游戏及对性的探究行为。

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应该是伴随终身的教育。学前儿童早期是儿童性别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教育开始的越早越好,儿童早期的性教育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今后一生的有关性的特征、特点,影响到他们的性自认、性别自我表现、性别角色行为、动情反应以及今后的性目标选择。性教育的两个最佳时期是3-5岁和青春期。当前,我国对与青春期的性教育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对于婴幼儿和儿童期的性教育却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实际上,在这一时期是否进行性教育不仅关系到儿童性生理、性心理是否健康,而且关系到他们长大成人后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因此对学前儿童的性教育更不应该忽视。

三、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从家长的层面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在“性”问题上到底该怎样做才算是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呢?

很多父母都认为:我小时候父辈也没有对自己进行过性教育,不是隐瞒就是回避,但自己也无师自通了,所以对孩子也如法炮制,等他们长大了就自然知道了。所以不用自己教他这些只是,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让他多练会儿钢琴,学学舞蹈更有用。有些父母误认为“性”是亲子之间谈话的禁区,因此父母往往谈“性”色变,回避孩子的同时还极力封锁这方面的信息。如果发现孩子对“性”的兴趣更浓厚或尝试的苗头那就更不得了了,轻则大发雷霆,重则以打骂的粗暴的方式制止孩子。而孩子的表现则往往是由最初不解、发问到后来来的充满好奇,不敢发问就会用自己的办法去探索“性”的秘密,其隐患不言而喻。而当他们进入青春期后,对性的好奇更进一步增强,就有可能引发各种性犯罪,因此对孩子性教育势在必行。

1、要正确面对幼儿的提问,适时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小孩子的性教育不是我们承认真正意义上的性教育,而是对人体器官的熟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人体的美好而不是到发育的时候觉得害羞。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性教育了。我们可以告诉他人体的各个器官。告诉他他们的用途。很多幼儿觉得不知道的东西喜欢尝试而一旦知道了后就没有那种好奇心,所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早恋也能避免。

2、掌握良好时机、坚持原则、培养科学的性态度、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长期以来的性神秘、性禁忌的传统观念,使大多数父母缺乏必要的性知识和教育方法。对于幼儿的性教育只是偶然的一两次对话,蜻蜓点水,一触即过;有的甚至在孩子整个成长历程中从未涉及过这方面的话题。其实,家庭教育是保障幼儿性健康发育的首要环节。家长对幼儿提出的性问题进行正确指导和解释,实事求是的给予回答,使幼儿解除疑虑,对性意识、性行为有正确的理解,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对幼儿的性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生理知识,还应将幼儿的品德、情操联系起来,价值观的教育。虽然目前价值观的“多元化”给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家庭来说,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应脱离社会上绝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著名的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说,遇到幼儿好奇地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的时候,做母亲的千万不要觉得问题尴尬就躲躲闪闪地避讳回答,而是要直接地告诉孩子真相。知名早教专家林怡进一步解释说,“对宝宝的性教育,实际上应该从零岁开始,而非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才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恶补”。从宝宝呱呱坠地开始,大人们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宝宝正常的性心理发育,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父母应该抓住机会,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话来回答他们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要随时随地解答幼儿提出的性问题。父母应该抓住5岁前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事半功倍的教育。

幼儿的性好奇和性活动是自然发生的一种本能,所以家长要正面回答幼儿的性问题。当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时,妈妈一定要给予正确的解释。幼儿的性问题是他们求知问题的一部分,所以,幼儿的性教育应该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在幼儿5岁之前,父母可以利用与幼儿一起洗澡的机会,教给幼儿各种性器官的名称,而不要使用让人联想到污秽和不洁的字眼来称呼性器官,并教给幼儿性器官的清洁方法。这样,让幼儿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了解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消除对两性差异的神秘感,家长还可以收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让幼儿通过照片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用聊天的方式,自然地解答幼儿的各种性疑惑。此外,家长对幼儿的性教育,应该贯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如教会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擦屁股、对身体清洁的方法,这些属于性生理教育的内容。

5岁前的幼儿处于性探索时期,他们的“性理论”不是完全正确的,因此需要家长的科学教育。成人对性的态度会影响幼儿对性的看法。如果父母认为性是肮脏、下流的,对幼儿提出的性问题,不但不能正确回答,而且还要加以斥责,幼儿就会认为性是不洁,产生对性的厌恶感和神秘感。父母如果认为性是自然的、美好的,能正面回答幼儿的性问题,并坦诚地与幼儿讨论,幼儿就能科学地了解

“性”,并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在科学地了解“性”的基础上,幼儿才能形成健康的性态度。

3、是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家长应该注意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的培养。儿童心理专家认为,5岁以前是儿童身份的确立和性角色的培养时期。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幼儿进行符合他自己性别的身份体验。家长给不同性别的幼儿取的名字、穿的衣服、做的打扮、买的玩具、玩的游戏等都会对儿童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影响。这些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最初的性教育。如果男孩子喜欢女孩的打扮,家长就要着手进行早期干预,纠正幼儿的“性逆转”现象。如果一个幼儿喜欢持续穿戴异性的衣物,经常表现出异性的仪表、声调,这就需要父母采取措施改变幼儿的变态行为。

研究表明,父母错误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可能会影响幼儿成人后的性意向。例如一些人的同性恋倾向,其根源很可能来自早期经验。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为了确立与生理性别一致的性别角色,父母不能依自己的意愿做与幼儿真实性别相违背的事。例如,不能认为好玩就给男孩子做女孩打扮,也不能把女孩当成男孩教养,这些都不利于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4、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安妮西班斯坦博士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她曾做过儿童对“人类的起源”的认识的广泛研究。她认为不要从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性好奇,并且各年龄层的孩子各有其性探索取向。幼儿四到七岁之间,开始认知婴儿的某种起因,这年龄的孩子相信自己是由成人“组合”而来,或者像商店中购买的货物一般,是被制造出来。父母或者教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正确的性知识的养成,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对孩子未来人格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和其它活动一样,幼儿也有性方面的活动,他们对性有着不同的体验、接触和认识。如,自己的下面的随意触碰,摆动等等。幼儿没有十分清晰的性意识,他们

只是在潜意识的探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像玩脚丫捂耳朵一样,也会玩弄自己或别人的外生殖器,等等。这些动作如果被老师或一些家长看到,就会暴跳如雷,对他们大声斥责,说幼儿没有出息等。老师和家长的这一行为,令幼儿大为困惑不解:为什么身体的这一部位不能说,不能动呢?这有与“没出息”有什么关系呢?因此,老师和家长必须正确对待孩子性方面的提问,以免给孩子造成不正确的性意识。

(二)从老师的层面

(一)抓住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有针对性的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成长阶段及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及时地进行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期是性别角色培养的关键期。性别同一性是儿童获得性别概念的第一步,一些2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分辨出照片上的人的性别。大多数2.5岁—3岁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但是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3—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性别的稳定性,随着对性别理解的成熟度提高,儿童在2—7岁期间获得性别稳定性概念。知道性别不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即一个人的性别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保持一样。幼小的儿童是不具备性别自认能力的,因此性教育的前期内容是使婴幼儿形成对自己性别的认识。在学校中老师可以借助童话故事的改编进行性教育,如:《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别,所以虽然跟7个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是每次洗澡和换衣服的时候,她都会关好门窗,而且每晚都会回自己的房间睡觉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老师既不会教的尴尬,孩子也不会听不懂。儿童性教育必须严格遵循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来进行,否则将适得其反。

(二)尊重孩子,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

(1)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实施自然教育。如让幼儿通过对动物角的观察,辨别雌雄动物,了解动物的发育过程,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幼儿接受性教育。(2)、根据不同情况,机智解答幼儿提出的问题,点到为止。以科学的语言称谓性器官,消除幼儿对性器官的神秘感和罪孽感,使幼儿对所有身体部位有个正确的认识,并像手脚一样正常自然。

(3)、帮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多种兴趣爱好,克服玩弄生殖器的行为。减少对幼儿的性刺激,避免他们接触电影、报刊等有关性刺激的内容。

(4)对幼儿老师要加强对幼儿教师要加强学习学前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育

(5)要正确面对幼儿的提问,适时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小孩子的性教育不是我们承认真正意义上的性教育,而是对人体器官的熟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人体的美好而不是到发育的时候觉得害羞。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性教育了。我们可以告诉他人体的各个器官。告诉他他们的用途。很多幼儿觉得不知道的东西喜欢尝试而一旦知道了后就没有那种好奇心,所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早恋也能避免。应采取自然、温和的态度,坦诚回答,不要欺骗,也不要详细回答。

(6)应用科学名词解释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诉幼儿如何保护它,不能随便玩弄。回答应该坚决、果断、明了,不要引申,不要联想。分析原因,正确对待幼儿“性活动” 幼儿期性活动的特征常有下列表现:1.男孩偶尔有自慰行为,女孩有时以椅子边角摩擦阴部。2.拉拉衣服或裙子,以显露肢体。3.喜欢与亲人亲吻、贴脸、搂抱等。4.模仿大孩子或成人讲脏话。5.表露性关注和产生性疑问,要求成人给予解答。孩子的这些行为我们可以归纳为“性活动”。教师对幼儿这些“性活动”的表现应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正确引领。还要通过图片让孩子了解到,在穿背心和短裤的部位不能随意给别人看和摸,这就是我们身体的隐私部位。

(7)开展幼儿性教育,家园共护幼儿性健康。其实,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性教育启蒙者。因此家长应了解、正视性教育,树立性教育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观念。幼儿园也可以在“家长园地”中开辟性教育的栏目,每周将幼儿性教育的知识、方法等内容张贴在内,让家长学习与了解;还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家庭性教育的经验,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思想,解决家庭性经验过程中出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幼儿园性教育的活动方案。让我们充分形成家园互补合力,共同对幼儿实施性教育,让幼儿们做愉快的男孩、女孩吧。

(9)在学校可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利用绘本、影视等儿童性健康教育材料,解答儿童的相关问题。江苏无锡的刘芳老师利用《幼儿科学绘本——人体篇》进行性教育,就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天,刘老师带了《幼儿科学绘本——人体篇》放在教室前面的桌子上。下课时有几个女孩子上来翻阅,刘老师发现他们翻了几页就愉悦起来:“我妈妈就是这样的。”“你看,这是我们!”„„刘老师轻声应和上来:“你们看得懂吗?喜欢看吗?”他们笑眯眯地点点头。后来刘老师把这本书放在投影仪下面和全部的孩子一起欣赏:我们的乳房、我是从这里出来的„„孩子们结合自身和生活经验大胆发言,丰富的性知识让他们得到了满足,刘老师也第一次尝到了开展幼儿早期性教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幼儿性教育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发育开始很早,即便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专家玛丽考尔特博士强调说:

“儿童阶段,特别是5岁以前的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性教育开始的关键期是3-5岁,这一时期内接受性教育,对受教育者一生的“性特征”具有决定性作用或深刻影响。性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绕不过去的门槛,也是一个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为此,家长和老师要正真理解学前儿童性教育,并在学前儿童早期科学、合理的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丽丽:《谈幼儿性意识培养》中国先锋教育。2004.7

2、彭燕、杜学元:《对当前幼儿园性教育的几点思考》。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丛中笑:《浅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基本问题》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8

4、戴斌荣:《儿童性别教育中的“扬长”与“补长”》。

5马晓茗《父母如何对孩子谈性说爱》

6程月玲.怎样跟孩子谈性[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8,72.

第四篇:论幼儿园性教育的重要性(同学)专题

论幼儿园性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对幼儿园性教育进行探索性研究,目的是希望当今幼儿园工作者对幼儿性教育引起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性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和少年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已被国内外的学者普遍认同。旨在了解学龄前儿童性心理行为及性教育状况,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探讨当前幼儿性健康教育的有关问题,并为制定幼儿性教育的实施方案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幼儿教师

幼儿园性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师的性别教育观念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大多数教师对性别教育的理解不全面、不科学,对性别教育内容了解不多;对男孩的教育比对女孩的传统,大多数教师不了解双性化教育.我国的中小学已经不同程度地增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或组织相应的活动,人们已经从不同方面进行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情绪教育、个性教育、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教育、挫折教育、社会性教育、以及性教育。然而在这诸多方面的教育中,性教育的开展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性教育至今处于令人尴尬的境地,这种处境,教育对象(学生)年龄越小情况越严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性教育至今没有形成有计划的教育体系,一直被小心翼翼的置于一个“阴暗”的不敢触及的角落里,在我们的教育中,成人有意无意的回避着“性教育”这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关于幼儿园进行性教育的必要性,许多专家学者以及研究人员一致赞同从幼儿时期就开展性教育。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高伟德教授指出,性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有两个重要阶段,2、3岁是一个重要时期,青春期是另一个关键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孙云晓认为,应在孩子还未进入青春期之前就进行性教育;中国的性教育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在小学二三年级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黄金时期,那时讲阴茎、阴道、子宫就象讲杯子一样,对他们来讲都是知识。北京市二中的韩虹老师(以“韩大夫信箱”而知名)也认为,性健康教育应在孩子还没有性发育之前就进行。美国性信息与教育委员会主席哈夫纳认为,对于孩子的性疑问,成人不能说假话,假若这些假话,即便是在不经意间暗示了孩子。对这些重要的事情,孩子还不到他们该知道的年龄,等到他们需要了解这些情况时。他们也许就不会再来问大人了,而那时的孩子则有可能道听途说了一些不健康的性故事。二 .幼儿园性问题的分析

1.性教育是什么,它应包括哪些内容。

所访的几位教师中,大家都认为这在幼儿园是一个新问题,而且是以前没有仔细考虑过的。但所有人都能够坦然讨论这一问题,并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教师过去的观念中,性教育就是单纯以两性关系方面的知识为主要内容,因而觉得性教育与幼儿无关,也就与自己工作无关。但所有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都把对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作为必要的教育内容。同时因为她们已经阅览过我们编制的性教育(家长)调查问卷,因此她们比较认同幼儿园进行性教育就是帮助幼儿形成正确而恰当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防止形成性抑制,正确回答幼儿提出的性疑问。

2.幼儿园是否有必要对幼儿进行性教育,适宜的时机是何时。关于这一问题,教师间的异议较大。虽然大家认同幼儿期的性教育同青春期和成人期的性教育内容有非常大的区别,但由于每个人的教育对象及实践经验的千差万别,不同的教师有其不同的看法。

其中有大部分人认为性教育有必要在幼儿园开始进行,但不必讲太深太多,而且是当孩子有相关问题或行为表现时再去干涉,而较为正规的性教育在青春期之前进行即可。有2人认为幼儿园没有必要进行性教育,但原因各有不同。一种认为孩子(她所带过的孩子)在园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或问题自然就无必要,这是一种较为乐观的态度;另一种则是出于对现实社会中青少年性犯罪的忧虑,认为现代社会的开放人们的思想包括性观念的开放,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青少年走上歧途的现象似乎越来越多,考虑到孩子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一旦给他们讲一些性知识,反而使他们有可能去尝试。基于这种担忧,这位教师对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持比较保守的态度。最后一人对在幼儿园进行性教育是否有必要还考虑不清,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总之持三种不同态度的教师都有,如图所示:

表一:教师关于幼儿园进行性教育的态度。

3.教师对待家长不正确的家教行为的观念和态度。

教师们都知道,早在孩子三岁或更早一些,幼儿在家庭或周围环境中开始意识到性别角色,父母的态度及亲子关系对孩子性别角色的识别期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不能恰当的打扮孩子,或硬要按照自己的性别愿望打扮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甚至将女孩当男孩养,男孩当女孩养,在取名、购买玩具、对幼儿谈话、对其行为要求及玩游戏中不能以幼儿正常性别角色去强化,最终造成孩子性别角色识别障碍,成年后往往导致性变态。所有教师都特别反对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做法,发现以后会尽力劝说,帮助家长纠正错误观念与行为。

4.各种传媒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信息社会,孩子也置身其中。各种影视节目、广播、街头广告、书刊杂志、光盘等资源丰富,这在为成人和青少年提供必要的信息的同时,幼儿也不可避免的从中获取了大量的性知识信息。这种传媒的方式也是我国性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然而这些媒介对幼儿的深刻的影响的性质如何界定,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他们认为,各种传媒的存在,必然也使幼儿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性知识和现象,这些知识和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也无需判断其正误。但由于媒体往往不加过滤地充斥着过多的色情内容,这才是最值得大家忧虑和反思的。有的教师还提到电视台应对少儿不宜的节目的播出时间加以有效控制,家长也应细心地避免让孩子接触那些不适合孩子的光盘或书籍。

三.教师对幼儿性问题的处理办法。

1.教师提高自身的性教育资源、能力、经验,需要有关专家提供理论和操作层面的有效指导。

以往教师在对幼儿有意识或无意识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懂得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原则,但实践中她们对性教育应进行到何种程度却极感困惑。也就是说,当孩子提出性疑问时,教师不知该给孩子讲多少,讲到何种程度为止,尤其是面对孩子的深入追问,教师更不知如何去把握。

如面对孩子“我从哪里来?”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对有些孩子说一句“妈妈生的。”或“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即可,但有的孩子则要追问:“那到底是怎么生出来的?”教师就不知如何回答了。因此就容易出现转移孩子注意力或阻止孩子再追问的做法。再如看到孩子性游戏或自慰行为时,教师自己也不知道何为最适宜的教育行为,于是出现要么顺其自然、视而不见,要么委婉的加以干涉(如“这样不卫生”或暗示孩子“老师可看着你呢!”

仅有一小部分教师(调查中仅一位教师)平时能够阅览健康、医学杂志,从中获取一些有关的教育信息,但大部分教师均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处理孩子的问题。

2.性教育中与家长经常沟通。

幼儿园教育家园共育至关重要,幼儿的性教育更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在家园之间形成连续体。才能巩固幼儿园教育的效果,真正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但在调查中,除一位教师外其余教师都对家长工作感到棘手。

首先是性观念的问题。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公开谈“性”有失大雅,因此谁也不好意思先开口。其次作为家长,总希望同时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容不得孩子出现问题尤其是关于性方面的问题,或者是羞于启齿,“家丑不可外扬”,或是根本没有注意到。总之大部分家长从来不与教师主动谈起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再次作为教师,既然揣测到家长的这种心理,她们就自然不敢开口,当然教师会出于自己的教育责任,委婉地向家长反映但是否有效却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如一位教师在园发现一个孩子午睡时有自慰行为,就对家长说:“请您回家观察观察孩子。”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有的家长会说:“请老师帮帮我们共同教育好孩子。”这样家园合作的效果自然就好。然而更多的家长没有反应,不了了之。其实这种态度也给教师造成暗示:教师太多事!因此教师只能尽到自己在园时的责任,家庭方面的工作只好放弃。而最终结果只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还有的家长工作特别忙,常请保姆接送孩子,这样也不利于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只有对教师在职前和在职的培训过程中,让教师意识到教育的必要性,树立性教育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观念,掌握性教育的一般方法与技巧,再加上教师在自身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升,这样教师的教育水平就不仅仅只停留在个人经验层次上,而是上升到丰富经验基础之上的理论层面了。

参考文献:

1.刑少颖.贾宏燕 关于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 2001(4)

2.杨育林.魏霞.闫静弋.张明 儿童青少年性意识发展与性别角色教育研究 [期刊论文]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5(8)5.刘晓静 关于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2001(18)

第五篇:论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的重要性

目 录

摘要.......................................................2 关键词.....................................................2 正文.......................................................2

一、游戏与儿童及学习的关系.................................2

(一)游戏构建了儿童的精神世界..............................2

(二)游戏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2

二、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教学方式枯燥..........................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学内容的孤立性.......................................5

三、利用游戏提高美术教学水平的建议..........................4

(一)利用游戏提高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审美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利用游戏激发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语........................................................6 参考文献....................................................6 致谢辞......................................................7

论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的重要性

[摘要]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每一个儿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在游戏中学习,通过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游戏在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儿童而言,游戏与学习是存在着内在联系的,通常儿童会在游戏的过程中自发主动的学习,游戏培养了儿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锻炼了儿童的思维创造性,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本文首先结合某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的实例,通过实例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游戏在儿童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提出将游戏贯穿到美术教学学习中的建议。

[关键词] 儿童;游戏;学习;建议

一、游戏与儿童及学习的关系

(一)游戏构建了儿童的精神世界

个体生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其精神世界的构成要素也是不同的,对于儿童而言构成其精神世界的主要因素就是游戏,游戏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儿童通常会以游戏的心态来观察并模仿周围发生的事情,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儿童看到家长从事家务劳动时,会很兴奋的有意识的模仿,并且在这种活动中自娱自乐,家务活对于成年人而言是一种劳动的方式,但是对于儿童而言更是一种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游戏还是儿童特有的文化生活方式,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生活中最快乐的一种现象。他从热爱幼儿的深厚情感出发,基于对游戏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和凸显,设计了一套体系严谨的游戏材料--恩物。”不仅如此游戏还是儿童应该享有的特权,早在1989年联合国发布的《儿童权利公约》就明确规定:儿童具有发展权、受教育权和享受游戏的权利等。儿童的游戏既携带着人类古老文化的基因,又是当代现实文化生活的反映。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因素,消解游戏,就是消解儿童的文化及其精神世界。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是构建儿童精神世界的主要元素,并且游戏还是儿童应该享有的一种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儿童享受游戏的权利。

(二)游戏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

21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游戏的影子,但是在个体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成年人而言游戏是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儿童而言,游戏还是一种学习的途径。不管是游戏还是学习都是儿童阶段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且游戏还是儿童学习的母体,对于儿童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儿童的游戏与学习并不是单一的活动,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因为不管是儿童的运动技能的学习、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还是一些生活习惯的养成等都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因此在儿童的世界里游戏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基于游戏与学习密不可分的关系,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发展,主要包括对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学习的自主性及探究性的培养提高。

二、游戏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很多的心理学家经过研究都证实了游戏是儿童进行学习的最好的途径,主要是因为游戏活动本身就包含有认知的成分,正是基于游戏的这个特点,因此游戏可以促进儿童对学习的认知与发展。很多成功的实验表明游戏教学确实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习,对于儿童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运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不重视游戏在儿童学习中的重要性,总之游戏在美术教育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首先对于美术教育本身,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认识不够深刻,学校对于美术学科不能与其他学科一视同仁,可以说美术学科本身是被边缘化的科目,家长也认为美术的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另外加上美术学科并不在考试范围内,没有考核的标准,很多学校的美术课都被其他学科瓜分,因此美术教师也就不能认真的对待美术学科,由此以来儿童就会不喜欢美术老师,也就不喜欢美术课,因此更不用谈游戏在美术课中的应用了。教育观念的落后是制约游戏在美术课中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学方式枯燥

目前某小学的美术课多是老师要求学生不要说话,不准交流,遵守纪律,然后每个学生照着一幅画自己临摹,有的是要求学生一节课就画一个圆,并且反复画,如此一来,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之间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并且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枯燥,不利于学生动手动脑,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的孤立性

目前存在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传统单一,并且美术教学内容比较孤立,不能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比如美术与音乐与宗教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在美术课堂

中适当的穿插宗教故事,一定可以引发儿童的兴趣,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授课,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体系,又可以调动儿童上课的积极性。除此以外美术还是一门有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比如春天来了,让儿童画春天的花,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公园或者野外亲身观察花,才能画出生动的花朵的形象,切忌闭门造车。

总之,目前为止某小学在美术教学中完全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孩子们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审美创造力等都无法很好地展开。

三、利用游戏提高美术教学水平的建议

(一)利用游戏提高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审美能力

1、创设美术情境,使教室和活动场地都充满色彩

要想让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就需要先让儿童发现美。在布置美术教室和活动场地时,要尽量使用明亮的、干净的色彩,要尽量还原大自然中的颜色,如墙壁上的图案可以是生动形象的动物,也可以是盎然勃勃的植物。或者是在角落中或者是在黑板的上方设置一个“最美世界”,在“最美世界”中,可以让儿童将自己亲生剪裁或者是亲手所作的手工剪纸或者是画作放在里面,有儿童亲手制作的图画等放在教室里,可以培养儿童乐于表现自己的信心。

2、丰富美术活动,使幼儿感知美

儿童的心智和年龄都比较小,他们虽然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但是却可能并未学会欣赏美,这就需要幼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去感知美,因此,教师可以丰富美术活动,使儿童感知生活处处充满美好。如美术活动除了绘画之外,还可以开设印画、剪纸、涂鸦、雕塑或者是折纸等活动。大自然界中虽然可以见识到五颜六色的事物,然而还有一些色彩却是大自然界并不常见的,那就是混合色彩,儿童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儿童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体验美术世界的千变万化,让其畅游其中,收获快乐。同时,在儿童不断积累经验时,也能够自主地感知美,不仅可以发现美,还可以欣赏美,并将这种美在生活当中融会贯通。

3、定期开展美术交流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美术交流活动,活动场地要根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布置,要迎合儿童游戏的需要。美术交流活动的主题每期都要更新,要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利用四季变化来创设主题,将春夏秋冬最具代表性的动植物刻画在美术交流活动室当中,或者是以春夏秋冬为主题开展活动,要让儿童尽情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如“冬天是什么颜色的,夏天最亮的色彩谁可以绘画出来”等等,活动要尽量让儿童在这种游戏中快乐的体验审美情趣,使其不自觉地就在交流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二)利用游戏激发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

1、准备美术材料要尊重个体差异,提高创作兴趣

教师在为儿童准备美术材料时必须要因人而异,要充分尊重儿童个体感知差异,如有的儿童喜欢绘画,有的儿童则喜欢雕塑,还有的儿童喜欢DIY,不管是哪种,教师都一定要尽量满足儿童的个体需求。例如,某小学美术老师在美术课堂上为了尊重个体差异,分组进行美术活动,分成绘画小组、雕塑小组和DIY小组,为绘画小组准备画纸、画笔和画板,而雕塑小组则准备木头、泥巴、石膏等材料,还要准备刻刀等工具,DIY小组准备材料则比较分散,要关注小组内成员想要手工制作的东西是否与其年龄、心智相符,要尽量选择优质、安全且绿色环保。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各凭本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可以创作出什么样的东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开设亲子课,当儿童想象出来什么事物时,可以令其家长协助其将想象出来的东西付诸实际,儿童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自然就能够提高创造力,而且材料的收集和准备也可以交由家长,因为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始终是一种玩的心态,将游戏的心态贯穿始终,儿童自然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2、利用不同游戏方法来激发幼儿创造力

儿童对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幼师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要尊重其审美观,要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事物,这就需要不同的游戏创作方法。

比如夸张创作游戏。任何事物在儿童的眼中都能够有无数的形象,儿童的想象空间是我们大人难以企及的。如可以以《我们幸福的一家》为主题开展美术创作,让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儿童眼中,自己的家人是什么样的,母亲是和蔼可亲的还是严厉的?父亲是慈爱的还是暴力的?可以让儿童凭借想象画出自己家人的样子,有的儿童将自己的父母夸张地画成狮子、老虎,或者是小绵羊,还有的儿童将自己父母的头发、手脚、眼睛、鼻子、耳朵、身体等夸张地画成了皮球或者是竹竿等等,以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父母的形象或者是渴望父母变成的模样。

再比如添画创作游戏。所谓添画创作,即是给儿童一个创作出题,如《阿拉丁神灯》,让儿童凭借自己的想象去绘画和添加内容,教师可以先给儿童讲述《阿拉丁神灯》的故事,再让儿童将自己想象中的“阿拉丁神灯”的模样画出来,在创作时,儿童可以大胆地使用颜色和构图,给“灯”添上色彩,灯可以是直立的,也可以是弯曲的,儿童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有的儿童将阿拉灯神灯画成了一个神奇的魔法棒,还有的在灯的上面画上了许多飞舞的小精灵,还有的儿童除了画灯之外,还将手持神灯的阿拉丁形象以及妖怪的形象画出来,阿拉丁手持神灯念动咒语,化身无数小仙子将妖怪打倒。

结语

不管是什么创作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都生机盎然,富有童趣,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和神往。在这种欢快的游戏氛围中,儿童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思维方式,培养了审美创造力及想象力,并且在这种游戏的氛围中,儿童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充分调动儿童的自主探究性。总之在游戏中学习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所有学科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继纲.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的历史与理论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2] 王小英.关于游戏经验对幼儿解决问题效用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8(04)[3] 丁月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4] 杨晓萍,李传英.儿童游戏的本质——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5] 吴航.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新趋向:从分类学到生态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8(05)[6] 丁海东,韩云龙.论游戏与教学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07(12)

致 谢 辞

随着毕业论文撰写的完成,我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从此我将踏上一个新的征程。本论文的完成离不开我的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从课题的选择到构思框架最后修改定稿都倾注了老师大量心血,在此对他表示感谢。

当然,我也要感谢曾经无私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他们在我论文写作期间帮我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和鼓励我。

下载论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企业文化及其重要性(大全)

    《论企业文化及其重要性》姓名学号专业论企业文化及其重要性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一个企业在......

    性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性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很多家长对性的态度基本上是闭口不谈。对孩子们的性教育寥寥无几,大都认为孩子长大了以后自己就会明白了,可是随着孩子们的不断......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一、儿童早期教育有没有价值? 1、早期经验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脑科学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生活 经验能改变脑的生化形态和结构;心理学研究证......

    论礼仪的重要性

    论礼仪的重要性 什么是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讲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讲礼仪可以塑造一个理......

    论质量的重要性

    论质量的重要性质量管理部-何慧霞 质量之于企业,犹如健康之于人的生命,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竞争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的盈利与发展; 质量之于消费者,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我们......

    论沟通的重要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本传媒121 戴婷婷 2012041843103 论沟通的重要性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曾说:“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

    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墙 企业标语三年企业靠运气 十年企业靠经营 百年企业靠文化 三流企业靠生产 二流企业靠营销 一流企业靠文化 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企业在经......

    论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百度释义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