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来读的书

时间:2019-05-12 03:3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一生来读的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一生来读的书》。

第一篇:用一生来读的书

用一生来读的书

——读《育人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德阳市东汽小学王鸿波

在我的书架上珍藏着一本书,一本要用一生来读的书,它就是前苏联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育人三部曲》。每次打开《育人三部曲》,夹在27页的书签都会把我的目光聚焦在这一页上,这一页赫然印着几个大字——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不是这几个字震撼了我,而是写下这句话的人——前苏联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一个真正把自己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人震撼了我,我从心底向他致敬。

这是一本要用心读的书。这本书几乎句句是经典,用心读,你会发现你是在大师亲切的话语中面对面地交流。因为苏霍姆林斯基用如诗的语言、画般的意境将32年丰富的教育经验融成一曲曲教育乐章,描绘了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三个阶段的成才历程。尤其是《育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已深深印刻在心中。这是几十个有名字的男孩子、女孩子的童年和小学生活的缩影,是苏霍姆林斯基小学教学的施教历程,是快乐学校、和谐教育、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的真实写照。它打开了一个冰清玉洁的教育世界,教育教学思想的光辉如金色的霞光洒满这个世界。我被大师罕见的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所打动,被大师朴素、精辟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灵活、机智的教育实践所吸引。

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以“学者”或“研究家”的身份去冷峻、孤立地研究教育,而是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他的每一位学生。他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

用心读,你会发现这是一本让人心静的书。它像清清的溪水流进心灵,让人心静。读完它,留在脑中挥之不去的不仅仅是大师全身心投入教育的敬业精神,更多的是在此中的幸福感受。他在书中写到: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32年,这对我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是什么让他在农村学校也能感受到这无与伦比的幸福?是什么让他把自己的一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我想大师说的这段话就是答案了——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大师对孩子的爱是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他爱孩子,爱得纯粹,不搀杂一点点功利。正如他书中所言:“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他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不仅赢得了孩子的心,也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

我不禁问自己:走过的十多年的教学路程幸福指数有多高?尤其是这学期进入毕业班最后的工作,各种压力多少使自己有些心浮气躁。焦虑的情绪正悄悄转嫁到课堂,我也开始在急躁中抱怨这个曾经令我多么热爱的教师工作的艰辛。敬业的教师有很多,但是能从中感

受职业幸福的却不多。在我们的身边,衡量知识掌握多少的分数已成为人们用来认识、评价、发展学生的重要手段,多种因素又让我们常常会加大成绩和分数在教育天平上的重量,不仅成了挥向儿童驱赶学习的鞭子,也成为教师心理疾病的源泉。问题出在哪里?大师春风般的话语告诉我:把教育目标定位在“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上,精细小心地使用分数,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读到这里,浮躁的我渐渐平静:学生认识世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衡量知识多少的手段也不仅仅是分数,像大师那样真正把教育目标定位在“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用心读,你还会发现这是一本让人心明的书。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描述的那样:教师的一座讲台有时会变成一堵高墙石壁,教师在墙壁后面向他的学生“敌人”发动进攻,而讲台变成被包围的堡垒,“敌人”围攻它,而躲藏在里面的“指挥官”则感到手足无措。从教十多年,我也常常在教学的困惑中茫茫然不知所措。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的一席话拨开了我迷茫的纱帘,他说:小学的任务不仅是授予学生一定范围的巩固知识和技能,还要努力使学习成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我们一分钟也不能忘记的是——在小学里,教师是在同孩子打交道,儿童不只是为明日掌握知识做准备,而是今天就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这本书要用一生来读,用一生的行动来读。大师写在书中的“快

乐学校”、“蓝天下的学校”为我们展开了如童话般的学习生活。他带领儿童认识自然和社会,用各种方式学习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用“环球旅行”让学生认识国家和社会,用在校园和灌木丛创建“美丽角”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和花草,用“童话室”世界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和优美故事的学习,用不同的解题方式促进数学思维。孩子们眼前有大自然,有“幻想角”,每个孩子都会编故事、唱歌,每个孩子都是画家,通过童话、幻想和游戏,通过儿童独特的创作走向思维和语言的源泉,走向孩子的心灵。在欢乐中,孩子们走进小学学习生活。多么令人神往的教育!读到这些,怎能按捺得住亲自尝试的冲动?立刻行动起来,让孩子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作的世界里!

《育人三部曲》是苏霍姆林斯基从教三十五年对众多教育难题的研究写出来的,是丰富的教育经验的积累,是有着深远意义的教育遗产。尤其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不是空而大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贯穿一生的每一天的具体实践。追求真理,忠于心灵,坚守良知,不仅是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者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我终生将学习的。

《育人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将用一生来读的书,它将陪伴我走完我的教育生涯,因为透过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看孩子,能帮助我们看到培育儿童这一复杂、艰巨的事业的新途径和新境界。

2012年4月

第二篇:用一生来学习艺术杂文随笔

我念过文科,也念过理科。在课堂上听老师提到艺术这个词。还是理科的老师次数更多: 化学老师说,做实验有实验艺术。计算机老师说,编程序有编程艺术。老师们说,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则是艺术;前者有判断真伪的法则,后者则没有;艺术的真谛就是要叫人感到好,甚至是完美无缺。传授科学知识就是告诉你这些法则,而艺术的修养是无法传授的,只能够潜移默化。这些都是理科老师教给我的,我觉得比文科老师讲得好。

没有科学知识的人比有科学知识的人更容易犯错误;但没有艺术修养的人就没有这个缺点,他还有容易满足的好处。假如一个社会里,人们一点文学修养都没有,那么任何作品都会使他们满意。举个例子说,美国人是不怎么读文学书的,一部《廊桥遗梦》就可以使他们如痴如狂。相反,假如在某个国家里,欣赏文学作品是他们的生活方式,那就只有最好的作品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我想,法国最有资格算作这类国家。一部《情人》曾使法国为之轰动。大家都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刚去世不久的杜拉斯。这本书有四个中文译本,其中最好的当属王道乾先生的译本。我总觉得读过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读过道乾先生的译笔,就算知道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了。

有位作家朋友对我说,她很喜欢《情人》那种自由的叙事风格。她以为《情人》是信笔写来的是自由发挥的结果。我的看法则相反,我认为这篇小说的每一个段落都经过静心的安排:第一次读时,你会感到极大的震撼;但再带着挑剔的眼光重复几遍,就会发现没有段落经不起推敲。从全书第一句“我已经老了”,给人带来无限的沧桑感开始开始,到结尾的一句“他说他爱地得一直爱到他死”。带来绝望的悲凉终,感情的变化都在准确的控制之下。叙事没有按时空的顺序展开,但有另一种逻辑作为线索,这种逻辑我把它叫做艺术——这种写法本身就是种无与伦比的创造。我对这件事很有把握,是因为我也这样写过,把小说的文件调入电脑,反复调动每一个段落,假如原来的小说足够好的话,逐渐就能找到这种线索,花上比写原稿多三到五倍的时间,就能得到一篇新小说,比旧的好得没法比。事实上,《情人》也确实是这样过,一直改到改不动,才交给出版社。《情人》这种现代经典与以往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需要更多的心血。我的作家朋友听了以后感觉有点泄气: 这么写一本书,也不见得能多赚稿费,不是亏了吗? 但我以为,我们一点都不亏。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杜拉斯,有了《情人》,这位作家和她的作品给我们一个范本,再写起来已经容易多了。假如没有范本,让你凭空去创造这样一种写法,那才是最困难的事: 六七十年代,法国有一批新小说作家,立意要改变小说的写法,作品也算是好看,但和《情人》是没法比的。有了这样的小说,阅读才不算是过时的陋习一一任凭你有宽银幕、环绕立体声,看电影的感觉终归不能和读这样的小说相比。

译《情人》的王道乾先生已经在前几年逝世了。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他是我真正尊敬的前辈。我知道他原是位诗人,四年代末曾到法留学,后来回来参加祖国建设,一生坎坷,晚年搞起了翻译。他的作品我只读过《情人》,但已使我终身受益。另一篇使我终身受益的作品是直良铮(穆旦)先生译的《青销骑士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一个简单的真理。文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看起来黑压压的一片,都是方块字,念起来就大不相同。诗不光是押的,还有韵律;散文也有节奏的快慢,或低沉压抑,沉痛无比,或如黄钟大吕,回肠荡气: 这才是文字的筋骨所在。实际上,世界上每一文学语言都有这种筋骨,当年我在美国留学,向一位老太大学英文,她告诉我说,不读莎士比亚,不背弥尔顿,就根本不配写英文——当然,我不会背弥尔顿,是不配写英文的了,但中文该怎么写,始终是个问题。

古诗是讲平仄的、古文也有的律,但现在写这种东西就是发疯;假如用白话来写,用哪种白话都是问题。张爱玲晚年执意要写苏白,她觉得苏白好听。这种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文章里的那些字我都不知该怎么念。现在作家里用北方言写作的很多,凭良心说,效果是很槽心的。我看到过的一种最古怪的主意,是钱玄同出的,他建议大家写《儒林外史》那样的官话。幸亏没人听,否则会把大家都写成迂夫子的。这样一扯就扯远了。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我们已经有了一种字正腔圆的文学语言,用它可以写最好的诗和最好的小说,那就是道乾先生、穆旦先生所用的语言。不信你去找本《情人》或是《青铜骑士》念上几遍,就会信服我的说法。

本文的主旨是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前辈,但却从科学和艺术的区别谈起。我把杜拉斯、道乾先生、穆且先生看做我的老师,但这些老师和教我数学的老师是不同的一前者给我的是一些潜移默化,后者则教给我一些法则。在这个世界上,前一种东西更难得到。除此之外,比之科学,艺术更能使人幸福,因为这些缘放,文学前辈也是我更爱的人。

以上所述,基本上是我在文学上所知道的一切。我没有读过大学的中文系,所以孤陋享闻,但我以为,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为了我知道的这些,我要感谢杜拉斯,感谢王道乾和穆旦——他们是我真正敬爱的人。

王小波

第三篇:想用一生来爱你

想用一生来爱你

观庙高中

刘婷

汶川大地震中,有位伟大的母亲在临死前留给了她几个月大的孩子一条短信,他说:“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爱你。”简单的文字,如古老魔咒般,敲击着每个人的弦。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心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简单的文字,我却想用最嘹亮的声音唱出它,把它唱出千里之外,穿越时空。停留在你身边,感谢你养我,育我,伴我成长。小时候,是你把我当成珍宝一样放在手心里护着,爱着,疼着。你说你爱我胜如爱你自己的生命,看着我笑,你也会笑,看着我哭,你会担忧。那时的我是否自豪过,我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引着你,心睡心动。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心安理得的享受过你给的爱,你有为何那般情愿呢?是否只因你的名字叫做母亲呢?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流年易逝,往事可堪回首。望尽天涯,回忆如潮涌,昔日的往事彷如还在昨日。十多年过去了,我长大了,可在你眼中我依然是个孩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日日劳累,年年辛苦,你都不曾有过抱怨,不懂事的我曾经抱怨过你,伤过你,也许你从未怪过我,但我还是想求你原谅。原谅我年少时轻狂。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谢谢你多年来的照顾和默默支持。

外物皆有情,在冰心的《荷叶母亲》中我能看到荷叶对荷花的爱,他一直默默无闻,做着花朵的陪衬,终身无悔;藏领羊的跪拜,母爱情深,危急时刻,它用生命为母爱做了最好的诠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请不要“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请对自己的母爱慷慨一点,给她一个更好的位置“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妈妈对孩子说:“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爱你。”

我想对你说:“我想用我的一生来爱你。”(指导老师:余尚力)

第四篇:母亲的爱,穷尽一生来读的书的杂文随笔(精选)

印象中,童年生活是在流徙中度过的,跟在母亲的身后,从包头到石家庄,再到遵义,之后又是在遵义的大山里流转……不停地搬家、转学,不停地变化着老师、同学、朋友,变化着一个又一个的陌生环境。家里的家具,除了桌椅,就是几只硕大的箱子,方便随时可以装起一应用品,打捆儿上路。时至今日,梦里还常常奔波在路上,日近黄昏,仍不知家在何处,内心的惶恐与无措难以名状。记得从石家庄搬到遵义老卜场的大山里,望着满山满坡在我看来可以生生世世不动的树,好生羡慕,好想自己也是一棵树。

好在有母亲,于这动荡与飘泊中有了些许心灵归属的稳定,有了牵系的根。大概自幼与父亲聚少离多,比起母亲,童年记忆里父亲的印象是淡的,特别是石家庄几年,记得的就是他每年鲜有一次探亲时对颇像男孩的小妹的各种宠。

即便如此,相当长时间,我对母亲好像一直怕多于亲。在我不多的童年记忆里很有一些竟是对母亲的怕。一次不知因为什么爬在地上跟姥姥耍赖,小脚的姥姥用拐杖顿着地,还是没能把我吓起来。“快起来吧,你妈回来了。”我以为仍是姥姥吓我,这时间妈不可能回来。然而,突然,我看见了熟悉的黄绿色裤角,立刻秒爬起来。母亲黃绿色的裤角就这样定格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小学三四年级时,有次我从几米高的树上掉下来摔晕了,醒来对身旁姐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别告诉咱妈。”不知是否我的记忆太过没良心,拥抱、牵手、像诸多母女那样促膝密语的光景也似乎不曾有过,倒是母亲那句“离心脏远着呢”至今仍是我们姐妹间开玩笑时常说的。小时,我们若有不适找母亲,她多半会温和地东问一句西问一句,然后不知是敷衍还是安慰地说一句那经典的话就又自顾忙碌去了。其实,印象中母亲并不曾打过我,也不记得受过什么处罚,或许是身为老二下意识里总希望不让好强的母亲失望吧。记忆中最温情的一幕应该是母亲推着一辆二八大自行车,小妹坐在前梁上,我坐在后座上,大姐则站在脚蹬上,车把上还挂着一包刚买的猪肚、猪肝、猪头肉之类的熟肉,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回家。无论多不容易,每月工资发下来,妈总会买些熟肉来给我们解馋。

小时的生活是清贫的。父母都是建筑行业的职工,收入有限,加在一起每月也不过五六十元,父亲与我们两地生活,还要接济姥姥、正在上学的小叔,每月都得一角一分地算计着花。但当时在那片宿舍区里,无论怎样,双职工的生活都还算是好的,其码好赖能吃饱。每到月底,母亲还能省出些粗粮和钱,借给不得已张口的邻里,有还的,也有还不了的,母亲不会去要,谁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呢。不过,她自己也常骑着高大的二八自行车跟着男同胞跑去很远的乡下买便宜粮,驮着200多斤的粮食,几百里地奔波,应该是怎样的辛苦呀!

母亲很少说苦,好像从不觉苦。工作、家庭,里里外外忙碌着。母亲是石家庄留守处的电工,有时吃着饭就被人叫走了,“他王姨,我家的灯不亮了。”母亲绝不会耽误,放下碗筷就走。工作对她是神圣的。她绵大衣外扎着绳子、脚穿带齿铁鞋三下五除二爬上电线杆检修,常会召来一帮孩子的围观。那凌空的身影让年幼的我颇感骄傲,深深印在脑子里。尽管只有高小的文化,但她抽空儿也看着电工、线路之类的书,后来居然修起半导体收音机,竟还自己组装过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呢。当然这是后话。

做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母亲好像都是愉快的。母亲常说力气使了力气在。好不容易有的一天休息日,但凡有点空儿,她就会把宿舍区里打了召呼要理发的孩子召呼到家门口,排队理发。不多时,一式儿的锅盖儿头新鲜出炉。母亲一边儿理着一边儿说笑着。这时的母亲很是亲切,有时我甚至觉得,她对这些野小子好像比对我们好。到了遵义,工厂区里200多名职工95%为单身,看着不少男职工穿着撕破磨穿的乞丐服样的工服上班,母亲带领部分女职工成立起三八缝纫组,解决了困扰单身职工多年的缝缝补补问题。当时这个小组曾获评公司的学雷锋先进小组,母亲任副书记的党支部也因此被评为优秀党支部。2016年征集“三线”史料时,这个小组的图片和事迹还登在了建设报上。

母亲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要算是没能好好读书。农村自来不兴女孩儿读书,解放初期,因二舅也就是母亲的二哥做村长的缘故,要带头破旧立新,才将母亲和一个与母亲同龄的外甥女灵芝送去读书。母亲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读书很用功,成绩常居榜首。但到小学毕业时,灵芝去读了护校,母亲确死活没能获得继续读书的允许。后来母亲说,当时父亲到家里提亲时对母亲承诺的条件就是可以出来读书。当然,这承诺并没兑现,后来每每说起早已成为某军队医院妇产科专家的灵芝表姐,总是流露出无限的羡慕与遗憾。其实,母亲一直利用可能的机会学习。特别是1975年到北京后,母亲因缘时会结合进局领导班子。开始她很是抵触,自认文化水平低、能力有限,不肯接受,拖延了些时日,终因组织的死命令而不得不到任。经历了怎样的痛苦过程母亲没说过,但到后来她居然能自己写发言稿,在上百人的大会上讲话了。上世纪90年代,母亲在老干部处长的位置上退休。

坚韧刚强的母亲1975年出过一次不小的车祸。在石家庄读高中的姐姐和读初中的我被突然接到北京。看到手术后躺在床上的母亲,完全接受不了,那总是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母亲竟然躺在床上,我们姐妹俩禁不住瞬间泪崩。母亲笑着说:没事了,没事了。一位经历了整个事件的母亲的同事告诉我们说,当时母亲大肠断裂,很危险。术前父亲曾问母亲要不要赶紧接在石家庄读书的我们过来,母亲断然拒绝说:现在接来她也看不到,还图劳让孩子们紧张害怕。如手术顺利,恢复平稳些再接不迟。这就是我的母亲。许多事她都习惯于自己扛着。1989年父亲患肝炎病重住院一年多,一直是母亲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特别是病危的那段日子里,母亲衣不解带地日夜守护。每次我们想替换她,她都坚决不同意,说:这是传染病医院,你们都有孩子。直到1990年9月13日父亲病故,母亲没上人替换一天。后来婆婆病重临终的日子,我曾白天工作、晚上陪护了一个来月,深深明白了在医院陪护亲人走完生命最后历程的艰辛。体力上的付出和辛劳不值一提,看着至亲的人一天不如一天痛苦地走向生命的终点,你完全无能为力,甚至不能减轻一分他所承受的痛苦,那是怎样的一种心里的煎熬和精神上的折磨呀!我曾就此问过母亲,母亲还是轻描淡写地说:就这么过来了。然后总忘不了埋怨几句:你爸要注意点儿多好。这应该不是要命的病。现在的日子多好。

母爱伟大,但每位母亲对这爱的表达是不一样。我母亲的爱是需要有了一定人生经历后深品的。那像一部我可能穷尽一生也读不完的书!

年近八旬的母亲登颐和园佛香阁,一路走着,还不时转过身来看落在后面的我。

第五篇:生来孤寂杂文随笔

昨晚又是一夜未眠 夜深人静 惴惴不安 每次和母上说我失眠 容易噩梦 她总是笑笑 然后问我 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坏事 可是天知道 我真什么都没干 而且连念想都没有

这半年来 我越来越孤僻 脾气古怪比起以往更甚 越发不喜欢与人交往 漆黑的夜晚更加容易感伤 我曾经感叹我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注孤生 没想到过去的笑言越发真实

以前打死不玩过山车的我近年越发热爱这类惊险刺激的游乐设施 大概是因为能感受到我还活着 每次看到别人在过山车上惊声尖叫 我总觉得莫名开心 总觉得自己有变成hentai的潜质

我不再对所有人面带微笑 不再热情开朗 所有人都觉得我不如以前乖巧可爱 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本身便是不友善 不乖巧的 只不过伪装的好 现在面具戴久了 我累了 露出了不那么美好的本质而已

失眠的夜晚总是无所事事 胡思乱想 想多了 过后便感慨颇深 这只是一篇前言不搭后语的发泄而已

下载用一生来读的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一生来读的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来的解释及造句

    生来拼音【注音】: sheng lai生来解释【意思】:从小时候起:这孩子身体~就结实。生来造句1、他生来就哑。2、你和我生来就是有才能,天赋和力量的。3、她应该不是生来就没有双腿,而......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 近期,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作......

    读书报告会资料用

    我没有别的什么兴趣爱好,一直到现在为止,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书和看电影。想当初,我的梦想是当个作家,为别人写书,但这个美梦做得很短暂,读中学时自从接到了一些薄薄的退稿信后,我就......

    《学哲学用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用哲学的心境去生活 以恋爱的心情来读书 ——《学哲学 用哲学》读书心得 拿到《学哲学 用哲学》这套书的第一时间我就上豆瓣查了评价,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出......

    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的,至于这节课的教案

    有效教学之有效备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1、种子发芽率是求( )是( )的百分之几。产品合格率是求( )是( )的百分之几。小麦出粉率是求( )是( )的百分之几。花生出油率是求( )是( )的百分之几。 2、某会议102人全......

    读书报告一

    《联邦当人文集》读书报告(一) 解析国家政治制度 一、“联邦”与“共和” 在本文的一开篇,汉密尔顿便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一个论点:“一个牢固的联邦,对于各州的和平和自由是非常重......

    读书心得一: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 也不记得有多久没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更别说提笔写些什么了。想当年,我应该也能算个小小的“书迷”吧,小说,散文„„,什么都看。不过,能把读书这样的好“习惯”都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