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单亲孩子犯罪率比正常家庭高
单亲孩子犯罪率比正常家庭高
打印 原标题 [单亲孩子犯罪率比正常家庭高]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夫妻或因感情不和而分道扬镳,或因配偶死亡等原因,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司法界人士还是从事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专家,他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由于家庭的不健全,大多数单亲孩子心理上和人格上容易出现缺陷,而这些缺陷又极易诱发一些孩子犯罪。芝罘区法院的顾庭长认为,单亲孩子的犯罪率要比拥有健全家庭孩子的犯罪率要高得多。下面案例中明明的犯罪就是由单亲家庭对其教育不当造成的:
2000年,当时明明(化名)14岁,父母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异,随后他随父亲一起居住、生活。然而父亲对他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漠不关心,明明犯一点错误便会挨打;父亲喝了酒之后,明明更是成为出气筒,任凭明明跪在地上怎样哭喊求饶,仍然免不了一顿打。为了躲避粗暴的父亲,两个月之后,明明离家出走了,跟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但在亲属的干涉下,明明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然而妈妈也并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很快,妈妈便把明明送到了福山区一武校学武。
在校期间,妈妈很少去看望明明,甚至半年也不给孩子打一个电话。看到其他同学的父母经常提着东西去看孩子,明明心里感到低人一等,感觉自己是被父母遗弃的人。在缺少关爱的情况下,明明越来越孤僻,即使放假也不愿回家。4年的学校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毕业后的他没有找到工作,同时遇上了同在外流浪的迟某,两人没有工作,没有钱吃饭,便动了抢劫的念头。今年7月6日21时许,明明与迟某经过预谋后,窜到芝罘区兴隆街49号楼下,抢夺李女士的手提包一个,内有现金300元、手机2部(共价值1700余元)。犯罪时,明明才17岁,令人痛惜。
该如何正确引导单亲孩子走出心理误区,避免单亲孩子出现心理与人格上的问题,烟师的王惠萍教授有如下忠告:父母在离婚时,应先向孩子保证爸爸妈妈的离异绝对不是因孩子造成的,与他无关。这样做会有助于减轻大部分孩子在双亲关系出现问题时所承受的内疚感。但在减轻孩子的内疚感时,大人也必须小心,切不可把错误推到配偶身上。父母在谈话中,不可使用“坏”和“好”这样的字眼。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是无法相处才走向分手的。在这段情绪混乱的时期,父母绝对不应该对配偶做任何评判,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说配偶的坏话。同时最重要的一项是父母双方应向孩子保证,不管父亲与妈妈差距有多大,他们俩仍会像从前那样爱他。王教授称,也许许多孩子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对自己成为单亲孩子会非常不适应,这时候,父母应多与他们接近,并倾心交谈。要让他们明白,可能与同龄人相比会感到委屈,但过后你可能会高兴地发现,他们比同龄人获得了更多锻炼的机会,更加自立、更善解人意。
第二篇: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
辩论赛: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冠军队伍:江南大学队)
谢谢主席大家好!青少年犯罪指的是14-25岁的人违反法律规定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和刑事违法的行为。从产生青少年犯罪率高和预防青少年高犯罪率两个指标来显示,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但比较而言,我们发现主要责任在家庭。
首先从导致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原因来看,一方面家庭的物质保障和情感保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需要,随着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变化,现代人离婚率越来越高,身处单亲、重组等结构不健全家庭的孩子越多越多,而犯罪的青少年中竟有42%的来自这些不健全的家庭。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经济困难,缺少父母情感上的抚慰,他们容易引发自卑、孤僻等性格,加之思想行为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也许我们的社会可以给他们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可是能给他们无私的父爱、母爱吗?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数据显示,72%的犯罪青少年来自教育方式不当的家庭,比如现在独身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娇纵溺爱的父母以孩子为中心,容易使子女养成的娇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性。当然,这还只是一部分,还有粗暴教育的家庭,放任孩子的家庭,这三类青少年分别占青少年犯罪的27%,22%和23%,这些家庭的孩子养成的不良习性和极端性格为犯罪埋下了祸根。
其次从预防青少年的高犯罪率来看,家庭负有更为主要的责任。因为我们发现大多数青少年犯罪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与道德法律相抵触,这种犯罪我们叫他习惯性犯罪,他是日常习惯的一种惯性,而我们知道青少年的基本是非判断标准和行为习惯在12岁已经基本养成,在这个时期来自于家庭成员的模仿是一个很核心的因素了,所以家长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作对孩子的价值观起这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时期,是我们孩子最渴望探索世界的时期,我们的孩子的在走出家庭的大门会看到广大的花花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惑,需要我们的父母理性、正确的引导了。对方辩友等会儿肯定会告诉我们说孩子接触社会的方式如此之多,网络信息如此之大,可是我们想想看,这些连真假都无法考证的东西会让我们的孩子迷惑,可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才更具有针对性,才能转化为孩子性格里、价值观里真正的东西啊。
综上所述,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谢谢。
(本文稿来自国辩冠军江南大学队)
第三篇:单亲孩子的整改措施
八类学生的整改措施
一、单亲孩子的整改措施
1、最重要的是沟通,然后是鼓励,别让孩子感觉自卑。要让孩子认为他在你心目中是最重要的,他就会充满自信,也会排除单亲家庭带去的不良影响,还有,别在孩子面前骂他爸爸或妈妈,否则会种植仇恨,要让他感觉到,离婚的父母和没有离婚的父母一样爱他。
2、.要和孩子建立一个平和的平台的关系,让孩子有真实情感流露的平台,既做她的母亲又他的朋友。不要因为孩子身边缺少了父爱而溺爱于他,过分的溺爱是坑害。适当的要他做些家务,尤其是他的衣物一定要他自己洗。
3、尽可能的让他父亲和他多交流,母爱是不可能代替父爱的。你可以在很多情况下私下和他父亲沟通,让他父亲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帮助到他,给他关爱。比如生日或其他孩子觉得重要的时节,不能以自己的恩怨,强迫孩子和父亲见面,把他搅入你们的恩怨中。
4.多找些机会和孩子沟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但,有些事不能包容和纵容。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又适当的给予建议,不能以家长式方式去压制孩子,那样孩子的心会离你越来越远。
5.让孩子多交朋友,学校的事让他多参加。也可以带他出去走走。他的奶奶、爷爷和他爸爸那边的亲戚,让他有机会或不要控制他接触。不要在孩子心里种仇恨。
6.多赞扬和鼓励孩子。
二、家庭困难学生的整改措施 1理解孩子的心情
2、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了解家长的经济收及支出状况,一起进行家庭收支记帐、核算等待。这样,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并指导孩子做些简单的事情或家务劳动等等。孩子的生活充实了,就易形成积极的情绪,增强自信心,相反,一味地让孩子自我封闭,容易使他们精神状态不佳,再加上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带来的自卑感,孩子极易形成消极的心态。
4、鼓励孩子多向名人学习。
让孩子多读有关名人成功的书籍,尤其是让他们了解那些曾被家庭生活困难所困扰,后经不懈努力奋斗而成功的名人事迹,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而鼓励自己、集中精力,发挥所长,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这样,自卑心理也就会不驱而散。
三、外来务工学生的整改措施
缺乏父母之爱的生活环境中,经常产生思想矛盾,自卑心理严重,情绪常常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外来务工子女”思想面貌的变化不管顺向进步还是逆向发展,预先总会有迹象。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为了预测“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情形,往往有意特设一些情境,来预测心理健康的程度。像这种“征候预测法”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从细微之处入手,要善于驾驭学生发展的方向。教师在确定预测方法时,要明确预测目标,掌握“外来务工子女”思想主流发展的趋势,或者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得到及时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是“外来务工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工作中要针对他们实际,投入百倍的爱心,真情关注“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生活,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真心关爱“外来务工子女”的成长!
四、家庭优越学生整改措施
许多孩子家庭环境优越,得到父母的宠爱,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存在着令人担心的问题,比如:懒惰、贪吃、怕学习、讲攀比等,为了能改正学生不良习惯,我认为从小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非常重要,结合本班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1、让学生自己管好学习用品。、自己管理好零花钱。
3、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4、学会自己读题、作业、检查。
在与学生家长了解中,我发现家长陪孩子做作业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有的学生家长帮着读题,有的学生做好作业送给父母检查,自己却没有检查的习惯,有的学生要父母陪着做作业,要不,就一边做,一边玩耍,作业速度慢,错误多,且字迹很不工整。虽然在父母平时的监督下,孩子平时的作业还可以,但一到考试,学生自己答题,错误就多了。父母平时的辛劳付之东流,为此,我平时跟学生和学生家长讲清危害,让家长平时就注重使学生养成自己读题,自己解题,自己检查的好习惯。开始实践时,学生成绩有明显退步,我想,只要坚持下去,学生成绩一定会有进步的。
让我们都期待着每个孩子都能从下自己管好自己,为美好的将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吧
五、随班就读学生的整改措施
在情感方面,对于随班就读学生,我们须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随班就读学生由于在智力方面的缺陷,各个方面都比不上正常的学生,自身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只有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才能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1、要有责任心
对于随班就读生教师应该尽职尽责地帮助他,不能不闻不问,不能放弃他们,要知道他们也是集体的一员,哪怕只有很小的希望,也要真正做到问心无愧。
2、要有爱心
班主任应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和朋友,悉心地护理。,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主动接近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用爱融化他们心中的“冰”,缩小乃至消除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沟通师生感情。对于随班就读生更要体现出班主任的爱心。
3、要有同情心
教师要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情他们的遭遇,给他们以热情关怀和帮助,决不能盲目地指责、呵斥、嘲讽和挖苦,使他们感到孤独、苦闷、无望,从而产生不思进取的思想乃至逆反心理。
4、要有诚心 班主任对随班就读生的教育要满腔热情、诚心诚意,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诚恳地帮助他们做自我剖析、自我检查,对他们提出真诚的希望和具体的要求,鼓励他们扬长避短,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5、要有耐心
在随班就读生的教育中,教师要克服浮躁情绪,也不能急于求成,耐心细致做好教育工作。要认真观察随班就读生的心理动态,把握他们的行为趋向,挖掘他们潜在的积极因素,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充分利用其本身的内动力,去完成学习、工作。
6、要有恒心
在随班就读生的教育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反复。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灰心,要有“反复抓、抓反复”的恒心,不然将前功尽弃。
六、学习困难学生的整改施
根据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对他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1.培养他们自信心。在日常的教育中适当的给予鼓励,利用各种场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如上课时故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他们,帮助他们一点点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为下一步的学习铺好路,搭好桥。
2.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我常采用新、奇、悬、趣等典型实验,触发诱导,使学生见之生趣,动之生乐,听之有理,思之有味。
3.行为上规范,方法上指导。帮助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很重要。我在帮助他们时,常循序渐进,不断的与他们签约一周、两周、一个月------的计划。在此过程中,我不断督促,及时监控。同时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弥补原知识的缺陷,教会他们如何看书、听课、记笔记、完成作业等,解决困扰他们的实际问题。
4.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我在备课、上课、设计练习中专门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置较为合适的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同时对他们进行“五跟踪”即课堂提问跟踪,作业练习跟踪,听课体态跟踪,单元检查跟踪,课余爱好跟踪;“四优先”即课前谈心优先,课堂发言优先,作业面批优先,课间个别辅导优先。
5.善于观察,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我们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他们一些支持和理解,多给以一些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连续一周记录进步事迹或优点较多的给予德育操行加分或学科成绩加分,以激励他们的内动力和自信心。
6.家校合作,形成教学合力。
七、留守儿童整改措施
1、是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增强学校、教师对留守学生的关爱。每学期开学,学校就对留守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儿童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留守代管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
2、是实行帮扶的三级管理制度和教师与家长的定期交流制度。学校详细登记本校各班留守学生详细情况后,明确各级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对象,督促教师与监护人定期交流,要求教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成长情况,通过定期的电话沟通或家访,积极交流意见,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3是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教师,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成长中的烦恼,定期开展健康心理辅导和讲座,促进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5、是开展“一帮一”活动。
八、优秀学生的整改措施
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要辩证地看待优秀生。在管理教育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使管理教育具有针对性。在管
理教育中要研究工作方法,以鼓励为主,批评要恰当、适时,允许反复,防止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在教育内容上,应从基础抓起,逐步提高;在要求上不宜过多,起点不且过高,要为他们的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要正确地处理管理教育中“严”与“爱”的关系。对优秀学生的管理教育,要爱护其学习、上进的积极性,要从有利于健康成长出发,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管理教育,做到严得合理,爱得真诚。
(3)要引导优秀生开展好“两个互助”活动。在优秀生的管理教育中,开展先进与先进、先进与后进的两个互助活动。
第四篇:《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
教育部规划课题
《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子课题
《单亲 家庭中教育部规划课题
《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子课题
《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 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了教育的完整体系,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都会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和谐。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最直接的影响,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他人难以替代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在弱化、在丧失,甚至出现负面效应,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从近几年我校生源的家庭状况来看,单亲家庭特别是以父母离异造成的单亲家庭的学生人数在增加。一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情绪情感表现,自我认识发展,人际交往、自我控制水平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相对较多且很突出,给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及达成家校教育一致性上增加了难度,迫切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探寻解决的途径、方法和对策。
我校参加研究的广东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家校二元整合教育模式研究》,已结题并被评为优秀子课题组,校本课题《小学部关于特殊学生教育对策的校本研究》正在研究之中,在此基础上,开展《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也是对这两个课题研究的深化、拓展和提升。通过对《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以达成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并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我校的德育工作;培养我校家庭教育科研骨干,提高家庭教育研究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我校依邻桃源居社区,通过家教课题研究,辐射带动社区的家庭教育和文化建设。
从建校伊始,我校就制定了“科研兴校”的发展策略,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积极推动课题研究,大力支持课题成果的推广;宝安教育局教科培中心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研究,在家教课题研究上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家庭教育在全国已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对开展课题研究的组织、指导力量强大,富有奉献精神,对批准立项的子课题有经费支持等有利条件,带动了我们的积极性,让我们有信心组织开展课题研究。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对单亲家庭家庭教育问题给予了积极关注并进行过大量研究,比如,在《家庭教育学》(赵忠心著),《家庭教育社会学》(缪建东著)、《单亲家庭子女素质教育》(缪建东著)及《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文集等著作以及《中国家庭教育》、《家长月刊》、《家庭》、《中国心理卫生》等杂志中,对单亲家庭教育的教育问题或进行调查研究或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无疑是我们参考借鉴的宝贵资源,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一是研究人员主要学者、专家,二是研究个案十分有限,研究周期短,三是研究内容主要是现象现状描述、相关性研究和对策建议,四是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对以上所提到的局限有重大突破,具体表现在: 一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组织学校一线教师协作攻关、并有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研究;
二是研究个案总体具有一定规模,研究周期相对较长,更注重过程研究; 三是研究内容不仅仅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供对策,而是以个案跟踪的方式,深入单亲个案家庭作切实的改善性的行动指导,切实解决单亲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
四是研究方法除了调查研究还采用更适合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个案跟踪研究,案例研究等。
所以,《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以及课题成果《走向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一书,是我们研究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指导。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紧紧围绕总课题研究目标,在对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做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单亲家庭教育的不足和误区,分析导致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原因,制定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有效策略。运用个案跟踪的研究方法,深入个案家庭,进行干预性、改善性的指导,使家长形成新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并能运用新观念和科学方法教育子女,与学校形成合力,促进子女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研究内容:1.单亲 家庭中问题学生健康心理、良好行为培养以及学习适应问题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⑴ 指导单亲家庭中问题学生家长学习、掌握培养孩子健康心理(自尊、积极的情绪情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意志品质)的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方法以及特殊心理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逆反、追星等)的应对策略。
⑵ 指导单亲家庭中问题学生家长学习、掌握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包括良好生活习惯、文明行为的养成,不良嗜好的矫治。
⑶ 指导单亲家庭中问题学生家长主要针对由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孩子学习适应问题,探索家庭、学校相结合的学生适应性培养模式。
2.在家庭教育个别指导的同时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在深入家庭进行干预性、改善性指导的过程中,从改善家庭物质文化环境入手,探索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途径、方法。
3.在家校如何形成合力并辐射带动桃源社区的家庭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开展实践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在我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开展研究,学部德育主任按照子课题实施方案,组织、管理各自学部研究小组开展个案跟踪指导研究。学校课题组负责开题,培训,阶段小结,成果收集、整理、提升,结题等全程管理和全面指导工作。
2.研究对象分别从我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的单亲家庭中选定。经过普查,初中部单亲家庭中问题学生的数量达到研究最小规模的要求,并且学部各级领导和相关班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此研究高度重视,故决定在中学部选定10个有代表性的研究个案(另选10个作为对照组),作为子课题研究对象。小学、高中选定的个案作为校本课题研究个案。为了保证研究个案在研究周期内的稳定,初中部在一年级选择,小学、高中不受此限。
3.选择个案前,先由各班班主任摸清本班单亲家庭问题学生家庭情况,然后遵照总课题实施详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动员,选择个案应注意:家长自愿报名并愿意积极配合参加研究,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较突出并且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不到位、存在误区等因素造成的,重点要吸纳网迷、非智力因素不良造成学业不良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家庭。
4.研究教师的选择是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根据研究个案所在班级,优先选择班主任,同时选择具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经验(比如,重点选择参加过《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的教师)、有爱心和责任感、善于沟通的优秀教师参加课题研究。
5.每个研究个案(研究家庭)配两名教师,组成一个小组,每三个或两个小组配一名心理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开展合作研究和多向交流。
(二)研究方法 按照总课题实施详案中研究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指导、规范研究方法在子课题研究中的运用。
1.调查研究法
参照总课题组提供的调查表,做好前期、中期、终期三次家庭状况问卷调查,做好家庭和家长状况的调查、孩子成长现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2.个案跟踪指导法
每个研究小组每月进入家庭一次,进行深度家访指导,做好访前计划,访后纪录和小结。在课题研究全过程应有至少十四次家访记录和简要小结,作为个案指导研究的依据和支撑材料。其中详录次数应占50%以上。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反思研究,参与者就是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一边研究,一边反思,一边改进,一边总结、推广。
4.比较研究法
一是对经过个案指导和未经指导的参照对象进行横向比较,探索个案指导的不同特征和效果。二是对个案家庭前测和后测的纵向对比,可以证实个案家庭进步的方向和幅度。
5.案例研究法
把个案指导中的问题和现象描述、分析和诊断、方法策略指导以及归纳、反思、提升融合在一起,形成研究案例。通过一篇篇研究案例体现深入家庭进行干预性和改善性研究的生动过程。
五、具体实施步骤
本子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2006.12-2008.12),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2日至2007年4月30日)。学习领会关于申报教育部规划课题《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的通知精神,建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选定要研究的子课题项目,填写、上报子课题立项申请表;完成子课题开题报告并召开开题会,制定实施方案,发到三个学部,选择确定个案家庭,确定学部研究人员并进行研究培训,组织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介入个案家庭进行实践研究阶段(2007年4月21日至2008年9月30日)。个案指导教师至少进行14次深度家访指导;每一个月进行一次研究情况检查,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并进行专题培训,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研究总结;其间,到2007年12月至少完成7次深度访谈,到2008年8月完成全部14次深度家访。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结题阶段(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各学部上交课题研究总结、个案指导实录,子课题组进行分析总结和理论概括;申请结题,完成子课题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接受个案指导的单亲家庭、家长、孩子具有了显著的变化和进步,个案家长基本合格率达80%以上,问题学生转化率90%以上。
2.形成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有效策略、步骤以及特殊问题的个别策略。
3.培养家庭教育科研骨干和家庭教育指导骨干,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研究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进一步提高我校课题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4.通过课题研究,辐射带动桃源社区家庭教育和文化建设。
5.完成《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报告,编印《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优秀案例集》。
七、课题组的组成
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周杰(清华实验学校校长、中教高级)成员:解巨钊(副校长)刘
凯(副校长)的问题学生家庭
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了教育的完整体系,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都会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和谐。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最直接的影响,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他人难以替代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在弱化、在丧失,甚至出现负面效应,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从近几年我校生源的家庭状况来看,单亲家庭特别是以父母离异造成的单亲家庭的学生人数在增加。一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情绪情感表现,自我认识发展,人际交往、自我控制水平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相对较多且很突出,给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及达成家校教育一致性上增加了难度,迫切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探寻解决的途径、方法和对策。
我校参加研究的广东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家校二元整合教育模式研究》,已结题并被评为优秀子课题组,校本课题《小学部关于特殊学生教育对策的校本研究》正在研究之中,在此基础上,开展《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也是对这两个课题研究的深化、拓展和提升。
通过对《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以达成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并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我校的德育工作;培养我校家庭教育科研骨干,提高家庭教育研究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我校依邻桃源居社区,通过家教课题研究,辐射带动社区的家庭教育和文化建设。
从建校伊始,我校就制定了“科研兴校”的发展策略,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积极推动课题研究,大力支持课题成果的推广;宝安教育局教科培中心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研究,在家教课题研究上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家庭教育在全国已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对开展课题研究的组织、指导力量强大,富有奉献精神,对批准立项的子课题有经费支持等有利条件,带动了我们的积极性,让我们有信心组织开展课题研究。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对单亲家庭家庭教育问题给予了积极关注并进行过大量研究,比如,在《家庭教育学》(赵忠心著),《家庭教育社会学》(缪建东著)、《单亲家庭子女素质教育》(缪建东著)及《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文集等著作以及《中国家庭教育》、《家长月刊》、《家庭》、《中国心理卫生》等杂志中,对单亲家庭教育的教育问题或进行调查研究或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无疑是我们参考借鉴的宝贵资源,但也存在一些局限:
一是研究人员主要学者、专家,二是研究个案十分有限,研究周期短,三是研究内容主要是现象现状描述、相关性研究和对策建议,四是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对以上所提到的局限有重大突破,具体表现在:
一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组织学校一线教师协作攻关、并有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研究;
二是研究个案总体具有一定规模,研究周期相对较长,更注重过程研究; 三是研究内容不仅仅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供对策,而是以个案跟踪的方式,深入单亲个案家庭作切实的改善性的行动指导,切实解决单亲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
四是研究方法除了调查研究还采用更适合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个案跟踪研究,案例研究等。
所以,《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以及课题成果《走向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一书,是我们研究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指导。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紧紧围绕总课题研究目标,在对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做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单亲家庭教育的不足和误区,分析导致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原因,制定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有效策略。运用个案跟踪的研究方法,深入个案家庭,进行干预性、改善性的指导,使家长形成新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并能运用新观念和科学方法教育子女,与学校形成合力,促进子女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研究内容:1.单亲 家庭中问题学生健康心理、良好行为培养以及学习适应问题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⑴ 指导单亲家庭中问题学生家长学习、掌握培养孩子健康心理(自尊、积极的情绪情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意志品质)的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方法以及特殊心理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逆反、追星等)的应对策略。
⑵ 指导单亲家庭中问题学生家长学习、掌握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包括良好生活习惯、文明行为的养成,不良嗜好的矫治。
⑶ 指导单亲家庭中问题学生家长主要针对由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孩子学习适应问题,探索家庭、学校相结合的学生适应性培养模式。
2.在家庭教育个别指导的同时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在深入家庭进行干预性、改善性指导的过程中,从改善家庭物质文化环境入手,探索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途径、方法。
3.在家校如何形成合力并辐射带动桃源社区的家庭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开展实践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在我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开展研究,学部德育主任按照子课题实施方案,组织、管理各自学部研究小组开展个案跟踪指导研究。学校课题组负责开题,培训,阶段小结,成果收集、整理、提升,结题等全程管理和全面指导工作。
2.研究对象分别从我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的单亲家庭中选定。经过普查,初中部单亲家庭中问题学生的数量达到研究最小规模的要求,并且学部各级领导和相关班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此研究高度重视,故决定在中学部选定10个有代表性的研究个案(另选10个作为对照组),作为子课题研究对象。小学、高中选定的个案作为校本课题研究个案。为了保证研究个案在研究周期内的稳定,初中部在一年级选择,小学、高中不受此限。3.选择个案前,先由各班班主任摸清本班单亲家庭问题学生家庭情况,然后遵照总课题实施详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动员,选择个案应注意:家长自愿报名并愿意积极配合参加研究,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较突出并且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不到位、存在误区等因素造成的,重点要吸纳网迷、非智力因素不良造成学业不良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家庭。
4.研究教师的选择是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根据研究个案所在班级,优先选择班主任,同时选择具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经验(比如,重点选择参加过《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的教师)、有爱心和责任感、善于沟通的优秀教师参加课题研究。
5.每个研究个案(研究家庭)配两名教师,组成一个小组,每三个或两个小组配一名心理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开展合作研究和多向交流。
(二)研究方法
按照总课题实施详案中研究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指导、规范研究方法在子课题研究中的运用。
1.调查研究法
参照总课题组提供的调查表,做好前期、中期、终期三次家庭状况问卷调查,做好家庭和家长状况的调查、孩子成长现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2.个案跟踪指导法
每个研究小组每月进入家庭一次,进行深度家访指导,做好访前计划,访后纪录和小结。在课题研究全过程应有至少十四次家访记录和简要小结,作为个案指导研究的依据和支撑材料。其中详录次数应占50%以上。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反思研究,参与者就是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一边研究,一边反思,一边改进,一边总结、推广。
4.比较研究法
一是对经过个案指导和未经指导的参照对象进行横向比较,探索个案指导的不同特征和效果。二是对个案家庭前测和后测的纵向对比,可以证实个案家庭进步的方向和幅度。5.案例研究法
把个案指导中的问题和现象描述、分析和诊断、方法策略指导以及归纳、反思、提升融合在一起,形成研究案例。通过一篇篇研究案例体现深入家庭进行干预性和改善性研究的生动过程。
五、具体实施步骤
本子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2006.12-2008.12),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2日至2007年4月30日)。学习领会关于申报教育部规划课题《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的通知精神,建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选定要研究的子课题项目,填写、上报子课题立项申请表;完成子课题开题报告并召开开题会,制定实施方案,发到三个学部,选择确定个案家庭,确定学部研究人员并进行研究培训,组织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介入个案家庭进行实践研究阶段(2007年4月21日至2008年9月30日)。个案指导教师至少进行14次深度家访指导;每一个月进行一次研究情况检查,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并进行专题培训,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研究总结;其间,到2007年12月至少完成7次深度访谈,到2008年8月完成全部14次深度家访。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结题阶段(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各学部上交课题研究总结、个案指导实录,子课题组进行分析总结和理论概括;申请结题,完成子课题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接受个案指导的单亲家庭、家长、孩子具有了显著的变化和进步,个案家长基本合格率达80%以上,问题学生转化率90%以上。
2.形成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有效策略、步骤以及特殊问题的个别策略。
3.培养家庭教育科研骨干和家庭教育指导骨干,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研究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进一步提高我校课题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4.通过课题研究,辐射带动桃源社区家庭教育和文化建设。5.完成《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报告,编印《单亲 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优秀案例集》。
七、课题组的组成
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周杰(清华实验学校校长、中教高级)成员:解巨钊(副校长)刘
凯(副校长)
第五篇:单亲母亲家庭情况调研报告
单亲母亲家庭情况调研报告
本文作者:藕>?BR> 摘 要:单亲母亲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单亲母亲家庭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子女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进一步了解单亲母亲家庭的基本状况,推动妇女工作协调发展,笔者采取入户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西门口社区单亲母亲及其子女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单亲母亲;家庭;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35-02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崆峒区西门口社区单亲母亲有40名,其中享受低保的18人,打工22人,她们的基本情况有以下几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拮据,生活比较困难
被调查的40名单亲母亲以打工和无业居多,由于工作不稳定,收入没保证,心里不踏实,使单亲母亲经济拮据且压力较大。大部分单亲母亲以打零工为主,基本上无固定的收入。有的收入来源于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有的甚至靠娘家人抚养子女和支付日常开支。有的因配偶生前患有重大疾病,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有的因自身有病,不能正常工作,没有收入,使她们处于贫困的边缘。单亲母亲生存质量相对较低,有近一半的单亲母亲寄住在娘家或租房居住。如在某药店打工的张某,丈夫因患脑瘤去世,留下年迈的公公婆婆和一个上高中的孩子与她相依为命。张某本人患有风湿关节炎,加上现在也已有40多岁了,干一天的活都觉的撑不下来。丈夫看病欠下了2万元的外债,致使她经济压力大,生活困难。
(二)缺少资金,没有致富项目
调查中了解到,也有部分单亲母亲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水平,有强烈的致富愿望,但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单一,没资金、没项目、没条件,加之既要照顾上学的孩子,又要照顾老人,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充足,极大地制约了自我发展的步伐。如在社区当居民小组长的高某生活态度积极,工作能力强,希望组织能联系给予小额贷款,自已创一番事业。
(三)子女多未成年,正在求学之中
在调查走访的单亲母亲中,子女均正在求学,为了帮扶子女完成学业解决生活费用,不少单亲贫困母亲紧衣缩食,通过打工、低保、亲戚资助等方式,帮助孩子完成学业解决生活难题。如在金桥当钟点工的牛某某,10岁的女儿因患青光眼,为给女儿看病,借亲戚朋友8000多元的治疗费。
(四)子女教育,存在一定缺陷
在调研中,单亲母亲反应她们现在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她们虽然在尽最大努力给孩子以保护、教育,希望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但是她们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教育知识;工作辛苦,没有更多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家庭经济困难,对孩子教育投入少;因为内心觉的大人过错而给孩子带来了伤害,对孩子有不恰当的迁就;家庭文化生活贫瘠,单亲母亲一方的教育不够全面等问题,使得单亲家庭的孩子易出现心理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单亲母亲的贫困问题不仅仅是她们自身的问题,而且与长辈的赡养、子女的教育、家庭的稳定等问题直接相关,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关注单亲母亲家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标志。
(一)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各有关部门应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帮助单亲母亲家庭的重要性,针对单亲母亲就业难、收入少的现状,加大政策扶持,制定单亲母亲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为她们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单亲贫困母亲自主创业。如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自谋职业税费减免等。政府在制定政策、上新项目时,要向单亲母亲倾斜,为她们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各种金融组织设立发放的创业小额贷款,要优先提供给有创业要求的单亲母亲,要减少申请手续,加强资金的运用与管理,切实有效地为她们提供资金上的有力支持;各用工单位要为单亲母亲优先提供就业岗位,优先吸纳单亲母亲就业。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能力
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单亲母亲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帮助单亲母亲,特别是单亲贫困母亲,帮助她们脱贫致富。要根据单亲母亲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针对市场就业需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单亲贫困母亲掌握一技之长,着力提高她们的致富技能,提高就业率。对大龄单亲母亲加强针对性技能培训,发挥其参与社区建设的独特优势,对年轻单亲母亲,应作为实施“女性素质工程”的主要对象,不仅要引导她们学技能、增本领,努力成长为复合型人才,还要积极为他们提供致富项目、资金、信息等多种服务,切实帮助单亲贫困母亲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要对单亲贫困母亲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使她们转变观念,克服弱势心理,自立自强。
(三)建立救助基金,开展帮扶活动
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帮扶档案,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建立单亲贫困母亲救助资金。采取政府支持与慈善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将救助单亲贫困母亲列入社会慈善救助总体规划,对一时无力自救的单亲贫困母亲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同时,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发动女干部、女企业家、“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各类优秀的妇女与单亲贫困母亲结对帮扶,组织社区义工和家庭志愿者进行扶贫帮困等,为单亲贫困母亲提供政策、资金、信息、岗位等多种服务,解决她们的生产和生活困难。
(四)采取多样形式,提供心理援助
成立单亲母亲俱乐部,把她们组织起来,定期召开座谈会,使她们能够相互倾诉,舒缓心理压力。
一要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单亲母亲交友联谊会,让她们各自展现自已的才艺,树立她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为单亲母亲重组家庭创造条件。
二要举办“我与孩子同行”亲子苑活动,增进母子的感情,关注单亲母亲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心理上给予单亲家庭孩子更多的关爱与帮助,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三要组织单亲母亲外出参观学习,帮助她们摆脱离异、丧偶造成的阴影,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四要邀请有关心理专家面对面地进行心理调适,提供针对单亲家庭的心理辅导服务,引导单亲母亲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创造新生活,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的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
首页 学术园地 学术论文 单亲母亲的成长困境及对策:社会工作的视角
单亲母亲的成长困境及对策:社会工作的视角
(学术园地-学术论文)本文作者:洪业应
本文来源: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安徽安庆 用户评分: / 76 差
好 评分
编辑: chenyaya 2008-08-2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本文就“单亲母亲”这一特殊群体在经济、子女教育、住房、再婚等诸多方面的困境的探索基础上。笔者坚持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关注这一弱势群体,试图在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的指导下,帮助其获得自助能力,改进其生活状况,促进其自身发展,并试图对完善“单亲母亲”的法律机制进行社会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单亲家庭
困境
弱势群体 社会工作
Single mother's growth difficult position and countermeasure: Social Work angle of view Hong Yeying(School of Humanity and Sociology;Anqing Teachers College;Anqing;Anhui;
246011)
Abstract: Along with society's vicissitude, divorce rate rise.“the single-parent family” has become a noticeable social phenomenon.This article on “single mother” this special groups in economy, child education, housing, second marriage and so on many aspect difficult position exploration foundation.The author insisted that pays attention to this lazy eyes community under social work's angle of view, attempts, in humanist, helps under the specialized idea instruction which the human helps oneself, helps it to obtain the self-service ability, improves its living condition, promotes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attempts to the consummation “the single mother” the legal mechanism carries on the social work the further ponder 【Keyword】:Single-parent family Difficult position minority groups Social work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中国目前已出现“单亲家庭”800多万家。由于离婚率的上升,其数量呈上升趋势,然而造成单亲的原因基本上有两个:一是丧偶,二是离婚。在这里单亲家庭主要指:只有母亲(父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1]本文所提到的单亲家庭,主要指那些因婚姻关系破裂而由母亲和子女组成的家庭。从现有的统计资料及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单亲家庭无论在其数量还是面对困难的程度上都超过“单亲父亲”家庭。曾毅在1992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单亲母亲”家庭为所有“单亲家庭”的73.58%。这些单亲母亲在遭遇婚姻危机及离婚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在她们成为单亲母亲后面临着种种诸如经济问题、心理问题、以及人际交往上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她们,她们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开展服务的用武之地。同时,也是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社会工作最初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慈善事业,现已成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主要是指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服务活动(李迎生,2004)[2]。
在谈到“单亲母亲”成长困境问题的解决时,和其它学科的视角具有不同之处,社会工作主要是从综合的角度出发,注重单亲母亲自身的具体问题,并运用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相关社会工作方法来关注这一弱势群体,从而为她们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和困难,并且帮助她们获得自助的能力,从而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单亲母亲的成长困境分析
“单亲家庭”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单亲母亲家庭又是单亲家庭的主体,这一群体在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综合起来主要有:
1.经济问题。单亲女性的生活水平呈现出下滑状态。女性的择偶标准,常常找那些条件优越,各方面条件比自己强的作为自己的对象,如:收入、工作单位和社会地位等,从而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夫妻双方在家庭关系中的差距。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距表现尤为突出。一旦当夫妻关系终结时,妻子的个人收入要明显低于丈夫,相比而言,妻子离婚后的生活水平会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尽管在法律上在对离婚后,对于子女的抚养费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从而导致可能出现子女的抚养费用难以兑现,也因而带给孩子的一方(主要指母亲)生活上带来困难。
2.子女的教育问题。纵观现有文献研究,许多单亲母亲对子女的教育表现出极为苦恼。她们认为孩子失去父爱是悲惨的事情,没有父亲的家庭是不完整的,从而导致孩子人格上发展不健全或担心孩子也因而会成为问题少年(如吸毒、上网、犯罪等)。同时,她们内心也有一种对孩子的愧疚感。
3.住房问题。目前,以单位制的工作前提下,大多数单位规定,只给男职工分房。同时由于大多数夫妻双方在婚前很少到有关法律部门进行婚前财产鉴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对于女性是不利的。当离婚后,住房问题也因而时常困扰着她们。尽管可以购买福利住房,但这对于工龄上有限制,从而在无形中加大了离异后单亲母亲的负担。
4.再婚问题。婚姻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她们会归结为个人的失败,从而对婚姻普遍存在悲观的倾向,也因而对美满的婚姻产生不信任。同时,由于这一特殊群体忙于生计和子女的教育而无暇顾及,还可能与近年来出现“婚外恋”,“包二奶”等消极现象和离婚率的急升有关,使得单亲女性对再婚信心大打折扣,因而造成她们再婚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5.社会大众的歧视。纵观国内外有关单亲家庭的研究表明,离婚的女性受到社会人群的歧视。有些人此不但不同情反而以其作为公众话题(多为消极方面),甚至当作笑柄。有些单亲母亲甚至被指责:“她和老公都处不好,又能和谁合作呢?”同时离婚的单亲母亲在某种程度上也被看成对别人的婚姻产生潜在的威胁。
三.针对单亲母亲成长困境应对策略
对于探讨应对单亲母亲成长困境,笔者试图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关注单亲母亲的困境,探讨应对策略。在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原则和赋权的理论指导下,笔者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广泛扩展和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单亲女性支持小组”,并试图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手段措施来改善单亲母亲的社会功能,促进其自我实现与个人发展。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宏观层面上做好妇女社会工作。它可以筹集动员各种社会资源为妇女这一群体提供服务。对那些处于行政较高层次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可以运用资源影响社会政策,同时可以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帮助其制定计划、监督其实施的效果,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反馈。具体如下:
1、加强人文关怀,扩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关注和了解单亲家庭。
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如积极开展有关单亲家庭的调查研究,教育和研究部门更要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在社会加强对单亲母亲的正面宣传,倡导“圆满离婚”即夫妻虽已离婚,但仍可以做朋友,也可相互挂念,还可经常交往接触,呼吁社会力量对单亲母亲的救助。对单亲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单亲家长(特别是单亲母亲)树立科学的教育意识。通过研究,可以让广大单亲家长意识到:家庭的完整性也并非是教育好子女的唯一条件。单亲家庭也并不是不能使子女塑造成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体质。
2、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建设,完善社会政策。单亲母亲成长困境问题不等于单亲母亲自身的问题,在增加个人能力、意识和经验的同时,还需制度的支持和保障。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尤其是有关单亲家庭这一块的法律、法规建设。鉴于此,我们社会工作者应因地制宜,在社会政策影响上推动有关单亲家庭法律、法规建设,特别是对特困单亲母亲家庭制定一些特殊的相关法律条规。比如:免征单亲家庭的个人所得税,单亲母亲上岗优先考虑等等。同时建议立法机关应该逐步完善加强妇女权益保护,家庭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教育等方面的法律。此外,关注合作医疗,建议加强医疗保障的政策,关心单亲母亲的身心健康。因此,社会政策,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单亲母亲改变贫困的潜能,改变不利于女性摆脱贫困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二)微观层面上做好妇女社会工作。它是直接面向妇女提供的各种福利服务。微观层次上的妇女社会工作是建立于社会工作技术层次上的,强调社会工作的各种方法,技巧和理念,通过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价值观,为广大的妇女这一群体(特别是单亲母亲这一群体)或者个人提供旨在预防、发展或者矫治性的服务,以促进妇女潜力的发挥、社会适应功能的提高及齐全面的发展。就方法来说,本文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专业方法。社工通过与社区单亲母亲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其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状态的服务。具体工作方法如下:
(1)、提供心理情绪发展辅导。针对介入单亲家庭(特指单亲母亲家庭)提供一定的心理辅导,使其能够走出心理阴影,增强融入社会的信心,采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等个案工作方法,帮助其改变非理性的信念(“如果遇到与自己希望不一致的事情,就认为很糟糕。”,艾利斯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信念,一个有理性的人会尽力面对困境并设法改变,如果改变不了也会平静地接纳事实。例如,某些女性希望有个“美满的家”,但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夫妻离散、家的残缺时,她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归结为“个人的失败”,并一直纠缠在此情绪困扰中,还可能选择逃避的方式,如出走。),解决其情绪和行为的困扰。
(2)、提供教养能力训练和技能培训。对于单亲母亲家庭遭遇困境,或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无法充分满足其子女在教育或教养上的需要时,这种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单亲母亲就业能力,在社区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如结合实际,可开展“缝纫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培训。)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一,它以小组成员为服务对象。社工秉承社会工作的理念,充分利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小组互动,小组经验,小组凝聚等活动形式,从而来达到小组中妇女(单亲母亲)个人问题的解决。具体来说,有以下措施。
(1)建立互助小组。
一方面,可以把那些具有不同背景,但又有着共同需要和问题的单亲母亲召集再一起,建立一个团(如单亲女性支持小组等),通过团体内各种形式的互动(如座谈会、专题讨论会等)彼此交流和分享各种资源(包括就业信息等)、子女教育技巧等。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那些曾经同样有相似的问题,但目前已取得成功的单亲母亲(如创办企业)加入团体中来,通过她们对于亲身经历的讲述,更能加深单亲母亲的理解和行动意识,并且会大大提高融入社会生活的信心。还可以,建立以单亲特困群体、下岗失业妇女等为对象,通过成立“自助互助”,以“社工”引领“志愿者”运作模式,对于那些特殊的贫困单亲母亲群体实施全方位和长效救助、帮扶机制。笔者认为,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帮助那些单亲女性(特别是那些文化素质和意识一般不高,对于具体的个人进行单独的个案辅导比较困难,尤其是很难得到对方的主动配合,以至于陷入僵局的情况时。)获得自强自立能力,走出婚姻失败的阴影,重塑自我,这对单亲母亲的新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提高社会支持网络。社工人员要协助单亲母亲进行自我探索,协调好与子女、朋友、邻里的关系,以及与用人单位,政治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来扩展其社会支持网络。由于女性的支持网络规模,通常小于男性,她们更重视情感关系,易依附男性等特点。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新型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单亲母亲在面临问题和障碍时,能够寻找到多元化的解决方式。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以整个社区及居民为服务对象,积极开发,利用社区资源,立足提高包括单亲母亲在内的凝聚力和社会功能。
就具体工作方法来看。作为社会工作者先进入社区,并与有关人士和机构(包括社区居民,政府机构等)建立关系后,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尽量改变社区居民对单亲母亲的排挤心理,树立理性的态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单亲母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另一方面,对于弱势群体中的弱视即单亲家庭尤其是单亲母亲中的特困、残疾、失业人员等,对其给与更多的辅导和帮助。广泛组织、推动义工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其能够结合单亲母亲的需求和实际生活状况开展活动,从身体和心理等多个层面上帮助单亲母亲。如: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在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建立“阳光妈妈”灵活就业基地,承担社区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幼儿拖管项目等。
综上所述,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对单亲母亲成长困境问题的介入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但是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单亲母亲成长困境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也呼唤着来自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密切关注。包括政府、专家学者、用人单位、当然也包括社会工作的介入。
从社会性别视角关注单亲母亲群体
更新时间:2003-11-25 来源:不详 作者:崔 宇 点击数:133
社会转型期给传统的妇女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发现问题,关注女性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是妇联组织急需研究的问题。1998年,崇文区妇联就单亲母亲的状况作了调查与分析,提出建立单亲母亲支持小组构想,并致力于为单亲母亲提供帮助和服务。
一、设“单亲母亲支持小组”的初衷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在家庭中处于依赖、服从、辅助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转轨和婚姻家庭的变化,使离婚率有所上升,形成了单亲母亲群体,同时也把单亲母亲推向家庭的主体地位。
崇文区妇联在调查近200个单亲家庭的基础上,写出了《社区内单亲母亲的调查与分析》的调研报告。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了在现实生活中,单亲母亲存在的多重压力。一是,一个人的收入支撑家庭消费,经济困窘。二是,一个人承担全部家务劳动,负担过重。三是,生活上没有安全感,尤其怕孩子生病。四是,在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困惑。五是,情感空白孤独,精神常常处于抑郁状态。六是,社会的舆论压力使单身母亲再婚困难。调查中还发现这一部分人在社会上、生活上得不到任何支持与帮助。
在调研的基础上,崇文区妇联提出要在单亲母亲中建立起社会支持系统网络。旨在帮助单亲母亲寻找社会资源,结识更多的朋友,找回她们的自信,达到适应社会、自我成长这一目的。1998年,在中华女子学院社工系教授们的指导下,崇文区“单亲母亲支持小组”正式建立。
二、“单亲母亲支持小组”工作的主要目标
“单亲母亲支持小组”建立近三年来,开设了五期培训,共有75人次参加。我们积极与中华女子学院合作,并得到中华女子学院社工系教授们的具体指导,及香港理工大学马丽桩博士的培训。香港大学陈丽云、陈喻教授专程来京,用专业的工作手法,为单亲母亲支持小组开设了活动的全课程。我们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1、给与精神上的支持
妇联组织在以往宏观的对妇女灌输、说服式教育中,补充了开设小组这一专业工作手法,建立起一种用专业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新的工作模式,使单亲母亲明白离婚并不一定是坏事,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因为某一个人的过错,它与传统的社会文化、与现代的社会问题紧密相联。尝试以得失转化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让单亲母亲从不幸中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使单亲母亲感受到被人尊重、与人平等。
2、宣泄自身压力
许多单身母亲刚来我们小组时,都是未先说话就已泣不成声,我们请专家为她们做心理调适,让他们把心中的苦闷都发泄出来,刚开始的小组活动就如同一场诉苦大会。许多单亲母亲说:长时间的压抑,使她们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发泄后感觉轻松了许多。
3、建立自信
通过专家授课、与单亲母亲沟通,让单亲母亲回顾自身的经历,启发单亲母亲讨论“苦”从何来,一起总结自己在最绝望的时候是怎样走过来的,针对一个人的问题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解决的办法。在总结的过程中,大家突然发现,在她们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她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多、最有效的时候。
4、建立小组内部支持网络
让她们互相交流生活中的体验,帮助其他人寻找问题的根源,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小组里的人服务等,使她们从自我封闭的圈中走出来,每一个人都会发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在为别人服务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小组结束时,她们之间已建立起小小的互助网络。
5、建立社会支持的网络
(1)举办各种联谊会、郊游,为单亲母亲创造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环境和条件。(2)开办家教讲座、咨询,使单亲母亲学到教育的新知识,解决她们在子女教育、沟通中的问题。
(3)在社区内建立互助网络,发动社区成员与特困单亲家庭的孩子结对子,开展“一助一”助学活动。
(4)举办招聘会,为她们提供再就业岗位,帮单亲母亲解决经济困难,让单亲母亲感到社会对她们的接纳。
三、开设“单亲母亲支持小组”的效果。
1、单亲母亲重新认识了自我
在单亲母亲支持小组中,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尊重、平等、融洽的氛围,任何主题的讨论都是共同反思、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每个小组即将结束时,大部分单亲母亲变得乐观开朗了许多。有的人说,每次活动完,我都盼着下次活动的时间早点到来。还有的人在小卡片上写到:昨天已经失去,今天要更加的珍爱自己,振奋精神,面对未来。随着一期期小组的开设,许多单亲母亲逐步走出阴影,重新认识自我,她们的潜能被最大限度的发掘,自尊、自信力在提升,应对家庭与社会困难的能力在加强。
2、树立了单亲母亲新形象
在开设小组的同时,妇联组织积极向社会宣传单亲母亲自立、自强的典型事例,如:被全国妇联评为下岗不落志的先进典型魏佚军、崇文区“新世纪好妈妈”赵笑青等一批单亲母亲的新形象,使社会上许多人看到单亲母亲在困境中勇于迎接挑战,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改变了对单亲家庭特别是单亲母亲传统的观念。
3、通过宣传扩大了知名度
小组开设过程中,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的各大报纸、妇女杂志都给予了报导,许多单亲母亲看到报道后,纷纷来电话咨询,希望参加“单亲母亲支持小组”的活动。
今后,我们崇文区妇联要进一步关注家庭结构在社会转型期的变化,为各类型的家庭创造积极、平等、包容、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