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责任与社会诚信心得体会[5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03:2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安责任与社会诚信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安责任与社会诚信心得体会》。

第一篇:公安责任与社会诚信心得体会

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各位家长,晚上好,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同要研讨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有些家长不免要问,什么是创新呀?创新对孩子来说有什么用处呢?

出示幻灯片:(请问家长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从事哪些职业呢?)

(1、护士和医生

2、泥水匠和工程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大家有没有想护士、泥水匠和医生、工程师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呢?——那就是创新。一个好医生他每天要面对大量各不相同的病人,他不可能也不可以用学校里学来的条条框框按步就办的为病人看病,他必须创新。而一个有本领的工程师如果没有自己的创新那他所设计的东西又有谁会要呢?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1、科技的发展需要创新精神。

各位家长,也亲眼目睹了近几年来科技的发展,我想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那是绝不会过分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在网络被广泛普及的今天,人们在知识面前已经是人人平等了!比如说我们要找一些资料,你只要上网就能够马上找到(演示),人类基因图谱在网上共享。只要你有利用它去开发的能力,你就可以拥有它!人们还想办法把芯片植入人的身体,这样人的大脑就可以从脑中直接调用芯片中的知识。人类从拥有知识为自豪的时代走向创新时代。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现在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如果走上社会后只会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去工作的话,那他绝不会成“龙”也不会成“凤”。这一点,如果会留心的家长可能也有体会,现在社会上往往有一种怪现象——一些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后往往给那些学校里成绩并不突出的活跃分子打工,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现在的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已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替代人进行大量的机械劳动和机械性思考。不久的将来一些公司和单位不再需要机械劳动力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回想一下近十年来科技的发展速度,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2、今后的用单位需要创新。

大家都知道我国已经加入WTO,今后我国的企业将与世界各国的企业一起公平竞争,而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推陈出新不断的创新,打个比方说,微软公司生产的软件,当它正式成为产品销售时对他们

第1页

公司来说已经不是最新的产品了,他们一个新产品的诞生需要好几年的周期,正是他们不断的创新才有了今天微软公司辉煌的今天。什么是创新

创新看来确实是很重要的,但也有家长在想创造能力不可能每个人都拥有的吧?其实不然,创造并非科学家的专利,而是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

美国心理学家佩特罗斯总结出衡量早期创造能力的准则有以下六点:

(1)用不同方法和不同观点解决所探求问题的能力。(司马光砸缸)

(2)把常规方法转用在新情况的能力。(杨梅的剪接)

(3)确定完成任务顺序和循序完成它们的能力。(去野炊)

(4)想象力、思路的新颖性和发明才能。(如何用一节电池拉动一辆汽车)

(5)善于发现新的用途和新的课题。(诸葛鼓)

(6)善于应用已有的知识和以往的经验。(曹冲称象)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校有校风,班有班风,家应该有家风。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家庭氛围必须是宽松愉悦和谐的。实现家教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不管家庭成员有多少,也不管地位及年龄差距有多大,孩子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应该是自由自在的,而不应该是压抑的、紧张的,甚至是恐怖的。就目前而言,孩子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恰当的表现主要有两种: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上学校老师的话,在家里要听大人的话,不管是否合理,其结果是以家长的愿望和兴趣、思维和意志强制孩子接受,从而泯灭了他们创新意识和自主行为。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把孩子作为家长的隶属物的家教观念,改变不平等、不尊重孩子的家教意识,树立“开放性”“科学性”“家庭、社会和学校立体教育性”观念。另一种是孩子说了算,孩子是太阳、是小皇帝,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怎么说家长就怎么办。这两种家风都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宽松愉悦,有事大家商量,共同想办法,谁的主意好就听谁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积极开动脑筋,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经常带领孩子接触新鲜事物

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不熟悉,即使智商最高,也是不会有创新能力的。(这是有例证的:如狼孩、猪孩)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和生活环境,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接触各种新

鲜事物。因为我们身处农村,可带孩子去城市,让他们认识认识城市的建筑、交通等设施;还可以逛动物园、公园等。住在镇上的,可带孩子去农村走走,让他们认识认识农作物、家畜家禽以及欣赏欣赏田园风光,了解花鸟草虫的生存特性等。认识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

3、鼓励孩子大胆进行探索性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会玩的孩子不可能是聪明的孩子。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玩耍。积极鼓励而且要创造条件,必要时,也可一道参与玩耍,探索性玩耍,就是要鼓励孩子玩出新的花样,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玩法。在对孩子的玩耍方面,要纠正三种不正确的做法:一是为了安全,不让孩子孩子玩。安全当然是重要的,但不能杞人忧天、因噎废食,而且安全也有个程度问题。二是怕孩子弄脏衣服而不让孩子玩。有些家长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有的全身名牌,生怕因玩耍而弄脏衣服。卫生确实需要讲究,但不能影响必要的玩耍。三是怕损坏物品和玩具。有些家长虽然给孩子买来了各种玩具,但不让孩子自由地玩。有些家长不准孩子摸或摆弄物品,以“要弄坏的”相威吓,教育孩子爱护东西是对的,但不能要求过严。总之,孩子不能不玩,因为玩不但可以增长智慧,还可以直接培养动手能力。

4、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各样的提问、行为。

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孩子从会说话起,就开始会提问,由于年幼,所提的问题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无法回答,但不管问得怎样,孩子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这其实在那些大科学家年幼时也都发生过这样的事,如:牛顿小时候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就提出疑问,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而不往天上飞呢。瓦特看到水开时壶盖动了,这个现象提出是什么使壶盖到了的疑问。作为家长都应该心平气和的、认真的对待。在这个问题上,要避免出现以下三种错误态度:

一、是强行压制提问。好“你怎么问题那么多?”“你没看到我正忙着?”“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怪问题?”等,这类话语应力求禁止。二是欺骗搪塞。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问题回答不了,但又怕丢面子,就胡编乱造一些所谓的答案来欺骗和搪塞孩子,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也会影响家长自身的威信。三是解释得太深太难,让孩子听不懂。这三种态度都不利于孩子创造精神的培养。对孩子的提问,家长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可启发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家长如不能回答,可实话实说,也可和孩子

一道探索。大家都知道飞机是莱特兄弟发明的,他们小时候看到月亮挂在树梢的情境,就爬到树上想去摘月亮,但没摘到他们的父亲看到了,并没因此去责怪他们的顽皮,而是对他们说:“月亮在天上,如果你们能造出一种能载人的鸟飞上天空就能摘到月亮了。”我想莱特兄弟的最后成功和他们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5、不时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经常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条思路想想的好习惯。这样可以防止定向思维的形成。如家里买了一条鱼,可问孩子:除了蒸以外还有什么吃法?茶杯除了喝茶的用途外,你还能说出别的用途吗?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树倒了,菜淹了,这些害处是明摆着的,那么,这场暴雨就没有点儿益处吗?等等。其实,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可以作为启发孩子多角度思维的内容。多角度思考问题,实际上就是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因此,家长要注意从小引导和培养。

6、有意识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训练的方法一般有:

1、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比如:童话、科幻作品、神话、寓言等。

2、许多家长平时都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在讲到一半时,戛然而止,让孩子根据前面的情节严重续接故事。

3、看文字画。可提供一些文字(或口语),让孩子把文字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

4、进行概念的联结起来。比如“石头”与“电脑”,这两个概念本不相干,但通过“玻璃”和“屏幕”,就构成了相关的概念链:石头——玻璃——屏幕——电脑。

5、鼓励孩子直接编创故事。孩子平时都爱听故事,听到一定数量后,可让孩子自己来编故事。

当然,家长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因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具体的经验只能从具体的生活中来。这有待于我们家长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第二篇:公安责任与社会诚信心得体会

加强诚信建设,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指标,也是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一贯要求。建设具有公信力的诚信公安机关是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加强公安责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公安责任、提升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明确职责任务,担起历史重任

稳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与条件。如何保障社会的和谐,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因此,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职能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就是抓发展、抓稳定,同时也抓住了新时期公安机关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文明、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公安机关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不辱使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当前我们在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基层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针,明确职责任务,从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入手,切实增强民警的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从查找服务意识、执法行为、工作作风、队伍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真正树立起良好的执勤执法形象,窗口服务形象,真正担负起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历史重任。必须强化“责任胜于能力”的责任意识。公安机关作为解决民难、化解民怨、维护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公安民警要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始终保持不胜不休的进取精神,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时刻关心群众,努力贴近群众,从群众最盼的事干起,从群众最怨的事改起,切实提高“把小事做大,把大事做好”的能力,认真思考、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努力解决一个一个的实在问题,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二、打造诚信公安机关的重要意义

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公安机关要不辱使命,获得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尊重、理解与支持,必须善于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内容和手段行使职权,真正把执法行为和执法方式纳入法制轨道,切实提高公安机关诚信度和公信力。

(一)打造诚信公安是取信于民、得民之心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和管理社会治安的重要职能部门和刑事司法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特别是在构建民主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等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公安机关只有言行如

一、竭尽忠信,那么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推进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打造诚信公安是惩恶劝善、教育群众的根本保障。在打击违法犯罪过程中,公安机关公正执法,不仅能有效地惩治违法犯罪、匡扶正义,也能使群众受到警示教育,起到震慑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鼓舞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打击违法犯罪的行动中。在治安行政管理中,减少行政审批程序,严格依法管理,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现象,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人民群众会更加服从管理,治安管理也会更加井然有序。对各种见义勇为、支持公安工作行为及时进行褒奖,能更大地调动公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

(三)打造诚信公安是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诚信的公安机关必然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法公正、言而有信的,无疑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通过诚信公安机关建设,公安机关公信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警民关系会更加和谐,警民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氛围会更加浓厚,从而为推动全社会诚信风气的盛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打造诚信公安是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大力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和为民执法意识,教育引导全体民警将无意识体现人民警察的工作成果转化为有意识、积极地、创造性地树立良好形象的行动,在执法工作或服务群众的工作中自觉维护和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通过健全执法机制、严格执法程序等措施塑造严格执法的人民警察形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民实践活动,树立公安队伍亲民爱民的光辉形象。

三、影响公安机关公信力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转变执法理念,树立诚信公道、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作出了很多努力,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在不断增强。但是,距离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距离诚信公安机关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公安民警素质低下。一小部分民警“官本位、警本位”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背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法理念,以执法者、管理者自居,特权思想严重,对群众感情薄、敷衍多,漠视群众利益,甚至冷硬横拖,引发群众的反感情绪。极少数民警经常接触社会阴暗面,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逐渐淡薄,出现了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不正之风,极少数民警身上甚至存在违纪违法问题,极大影响了公安机关在群众中的诚信形象。

(二)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尚未彻底摆正。维护社会治安和热情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过去,有些公安民警注重严格管理,认为管得越多,对社会贡献越大,而往往忽视规范执法,经常事与愿违,动机与效果相背离。近年来,在强调服务时,有些民警又不敢管理,怕投诉,执法失之宽、失之软。不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不能正确坚持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安机关执法连续性和均衡性不强。

(三)警察公关的理念尚未普及。当前公安机关没有确立全员公关的理念,与公众的沟通联系不十分密切,公安机关感到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公众对公安机关的整体评价不高,平等互动的新型警民关系有待进一步发展。一些办理证照、受理案件、综合服务的“窗口”单位,由于形象不佳、服务质量差、办事效率低,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互信。

(四)部分群众对公安工作期望值过高。部分群众认为有困难找了警察就能解决问题,而一旦个人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极少数群众对民警形象、作风的非议形成对整个警察队伍的错误认知,对民警工作绩效的不满导致对整个公安机关公信力的怀疑。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群众用法意识不断提高,但部分群众在掌握刑法等实体法的同时,对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却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和刑罚执行等有关法律了解不深,以致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进而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四、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的几点对策

公安机关要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管理者、维护者,更要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示范者、实践者。要开展以创建“好班子”为重点的核心工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民心工程、以打造一流公安队伍为目标的警营工程,致力推进警营内部的和谐、外部的和谐以及内外的和谐,实现公安工作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以富民强家为已任,提高服务发展能力。作为和谐社会的保障者、建设者、促进者,公安机关将始终站在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平安法治社会的高度,积极防范、严厉打击各种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和不和谐因素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牢固树立“社会治安也是投资环境”、“公安工作也是生产力”的理念,着力在简化手续、方便群众、提高效率、转变态度、办事公正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服务经济建设,操作规范、管理透明、服务高效、执法公正的公安行政管理体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大走访”、“构建警民和谐关系”等工作为载体,不断疏通和拓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渠道,把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呼声转变为执法执政的自觉行动,让人民群众从内心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是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积极实践诚信之行。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转变优化行政职能,改进创新管理方式,建设管理型、服务型公安机关。坚持解决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这一理念,做任何事情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使公安工作真正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颁布的依法行政纲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思想,在管理理念上完成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责任本位的转变。按照合理、合法、效能、责任和监督一致的原则,因势利导,因情制宜,科学调整、确定公安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安机关介入管理的要积极承担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对不应由公安机关管理的要坚决退出,对需要加强管理的要切实管住、管好。

三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牢固树立诚信之本。全力以赴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提升公安机关在群众中的亲和力、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震慑力。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规范执法行为、管理活动和用警行为,逐步杜绝因参与非警务活动的“乱作为”造成行为“越位”、“错位”,避免在当前刑事犯罪多发时期因警务资源分散而在正常执法活动中“不作为”,造成职责“缺位”。克服对“有求必应”承诺的片面认识,把相对有限的警务资源从兑现“大包大揽”式的“有求必应”中解放出来,充分投入到履行法定职责的警务活动中,确保在法定职责范围内的“有求必应”,实现从“全能”警务向规范警务的转变,推进警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增强警务工作独立性、权威性。注重改善执法的策略方式,尤其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要坚持“三个慎用”原则,疏缓警民关系,防止矛盾激化事端升级,切实提高公安机关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四是提高民警队伍素质,锻造修练诚信之德。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公安机关要认真履行好“三大历史使命”,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诚信公安队伍。深入推进“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主题教育,牢固树立一切公安工作都要取信于民的理念,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执法、热情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岗位实践活动,引导全体民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恪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努力做新时期诚实守信的模范,提高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的信誉。五是切实转变作风,努力树立诚信形象。始终把勤政为民、公正执法、优质高效、服务群众作为公安民警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提升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以正确的政绩观检验工作,以紧迫的时效观推进工作,努力多干群众所急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察民情,知民意,讲真话,出实招,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把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统一起来,本着有什么问题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认真排查在规范执法和为民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认真排查在服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警务公开,向社会公开警务流程,让民众了解和熟悉警务规程,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破除警察执法的神秘性,消除警民隔阂,融合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机关诚信的形象。

第三篇:公安责任与社会诚信心得体会

公安责任与社会诚信心得体会.txt12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加强诚信建设,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指标,也是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一贯要求。建设具有公信力的诚信公安机关是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加强公安责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公安责任、提升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明确职责任务,担起历史重任

稳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与条件。如何保障社会的和谐,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因此,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职能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就是抓发展、抓稳定,同时也抓住了新时期公安机关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文明、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公安机关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不辱使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当前我们在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基层公安机关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针,明确职责任务,从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入手,切实增强民警的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从查找服务意识、执法行为、工作作风、队伍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真正树立起良好的执勤执法形象,窗口服务形象,真正担负起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历史重任。必须强化“责任胜于能力”的责任意识。公安机关作为解决民难、化解民怨、维护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公安民警要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始终保持不胜不休的进取精神,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时刻关心群众,努力贴近群众,从群众最盼的事干起,从群众最怨的事改起,切实提高“把小事做大,把大事做好”的能力,认真思考、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努力解决一个一个的实在问题,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二、打造诚信公安机关的重要意义

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公安机关要不辱使命,获得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尊重、理解与支持,必须善于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内容和手段行使职权,真正把执法行为和执法方式纳入法制轨道,切实提高公安机关诚信度和公信力。

(一)打造诚信公安是取信于民、得民之心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和管理社会治安的重要职能部门和刑事司法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特别是在构建民主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等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公安机关只有言行如

一、竭尽忠信,那么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推进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打造诚信公安是惩恶劝善、教育群众的根本保障。在打击违法犯罪过程中,公安机关公正执法,不仅能有效地惩治违法犯罪、匡扶正义,也能使群众受到警示教育,起到震慑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鼓舞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打击违法犯罪的行动中。在治安行政管理中,减少行政审批程序,严格依法管理,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现象,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人民群众会更加服从管理,治安管理也会更加井然有序。对各种见义勇为、支持公安工作行为及时进行褒奖,能更大地调动公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

(三)打造诚信公安是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诚信的公安机关必然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法公正、言而有信的,无疑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通过诚信公安机关建设,公安机关公信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警民关系会更加和谐,警民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氛围会更加浓厚,从而为推动全社会诚信风气的盛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打造诚信公安是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大力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和为民执法意识,教育引导全体民警将无意识体现人民警察的工作成果转化为有意识、积极地、创造性地树立良好形象的行动,在执法工作或服务群众的工作中自觉维护和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通过健全执法机制、严格执法程序等措施塑造严格执法的人民警察形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民实践活动,树立公安队伍亲民爱民的光辉形象。

三、影响公安机关公信力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转变执法理念,树立诚信公道、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作出了很多努力,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在不断增强。但是,距离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距离诚信公安机关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公安民警素质低下。一小部分民警“官本位、警本位”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背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法理念,以执法者、管理者自居,特权思想严重,对群众感情薄、敷衍多,漠视群众利益,甚至冷硬横拖,引发群众的反感情绪。极少数民警经常接触社会阴暗面,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逐渐淡薄,出现了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不正之风,极少数民警身上甚至存在违纪违法问题,极大影响了公安机关在群众中的诚信形象。

(二)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尚未彻底摆正。维护社会治安和热情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过去,有些公安民警注重严格管理,认为管得越多,对社会贡献越大,而往往忽视规范执法,经常事与愿违,动机与效果相背离。近年来,在强调服务时,有些民警又不敢管理,怕投诉,执法失之宽、失之软。不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不能正确坚持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安机关执法连续性和均衡性不强。

(三)警察公关的理念尚未普及。当前公安机关没有确立全员公关的理念,与公众的沟通联系不十分密切,公安机关感到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公众对公安机关的整体评价不高,平等互动的新型警民关系有待进一步发展。一些办理证照、受理案件、综合服务的“窗口”单位,由于形象不佳、服务质量差、办事效率低,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互信。

(四)部分群众对公安工作期望值过高。部分群众认为有困难找了警察就能解决问题,而一旦个人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极少数群众对民警形象、作风的非议形成对整个警察队伍的错误认知,对民警工作绩效的不满导致对整个公安机关公信力的怀疑。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群众用法意识不断提高,但部分群众在掌握刑法等实体法的同时,对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却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和刑罚执行等有关法律了解不深,以致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进而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四、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的几点对策

公安机关要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管理者、维护者,更要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示范者、实践者。要开展以创建“好班子”为重点的核心工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民心工程、以打造一流公安队伍为目标的警营工程,致力推进警营内部的和谐、外部的和谐以及内外的和谐,实现公安工作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以富民强家为已任,提高服务发展能力。作为和谐社会的保障者、建设者、促进者,公安机关将始终站在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平安法治社会的高度,积极防范、严厉打击各种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和不和谐因素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牢固树立“社会治安也是投资环境”、“公安工作也是生产力”的理念,着力在简化手续、方便群众、提高效率、转变态度、办事公正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服务经济建设,操作规范、管理透明、服务高效、执法公正的公安行政管理体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大走访”、“构建警民和谐关系”等工作为载体,不断疏通和拓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渠道,把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呼声转变为执法执政的自觉行动,让人民群众从内心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是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积极实践诚信之行。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转变优化行政职能,改进创新管理方式,建设管理型、服务型公安机关。坚持解决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这一理念,做任何事情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使公安工作真正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颁布的依法行政纲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思想,在管理理念上完成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责任本位的转变。按照合理、合法、效能、责任和监督一致的原则,因势利导,因情制宜,科学调整、确定公安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安机关介入管理的要积极承担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对不应由公安机关管理的要坚决退出,对需要加强管理的要切实管住、管好。

三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牢固树立诚信之本。全力以赴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提升公安机关在群众中的亲和力、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震慑力。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规范执法行为、管理活动和用警行为,逐步杜绝因参与非警务活动的“乱作为”造成行为“越位”、“错位”,避免在当前刑事犯罪多发时期因警务资源分散而在正常执法活动中“不作为”,造成职责“缺位”。克服对“有求必应”承诺的片面认识,把相对有限的警务资源从兑现“大包大揽”式的“有求必应”中解放出来,充分投入到履行法定职责的警务活动中,确保在法定职责范围内的“有求必应”,实现从“全能”警务向规范警务的转变,推进警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增强警务工作独立性、权威性。注重改善执法的策略方式,尤其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要坚持“三个慎用”原则,疏缓警民关系,防止矛盾激化事端升级,切实提高公安机关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四是提高民警队伍素质,锻造修练诚信之德。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公安机关要认真履行好“三大历史使命”,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诚信公安队伍。深入推进“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主题教育,牢固树立一切公安工作都要取信于民的理念,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执法、热情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岗位实践活动,引导全体民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恪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努力做新时期诚实守信的模范,提高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的信誉。五是切实转变作风,努力树立诚信形象。始终把勤政为民、公正执法、优质高效、服务群众作为公安民警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提升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以正确的政绩观检验工作,以紧迫的时效观推进工作,努力多干群众所急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察民情,知民意,讲真话,出实招,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把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统一起来,本着有什么问题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认真排查在规范执法和为民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认真排查在服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警务公开,向社会公开警务流程,让民众了解和熟悉警务规程,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破除警察执法的神秘性,消除警民隔阂,融合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机关诚信的形象。

第四篇:关于公安交警责任与社会诚信的思考

关于公安交警责任与社会诚信的思考

加强诚信建设,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指标,也是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一贯要求。建设具有公信力的诚信公安机关是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开展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公安交警的公信力,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公安交警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打造诚信公安交警谈些粗浅思考。

一、打造诚信公安交警的重要意义

(一)打造诚信公安是取信于民、得民之心的重要举措。公安交警作为维护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和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特别是在构建民主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实现道路秩序有序等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公安机关只有言行如

一、竭尽忠信,那么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推进各项公安交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打造诚信公安交警是惩恶劝善、教育群众的根本保障。在打击道路交通违法犯罪过程中,公安交警公正执法,不仅能有效地惩治违法犯罪、匡扶正义,也能使群众受到警示教育,起到震慑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鼓舞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打击道路交通违法犯罪的行动中。在道路交通管理中,严格依法管理,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现象,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人民群众会更加服从管理,道路交通管理也会更加井然有序。

(三)打造诚信公安交警是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诚信的公安交警必然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法公正、言而有信的,无疑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通过诚信公安交警建设,公安交警公信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警民关系会更加和谐,警民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氛围会更加浓厚,从而为推动全社会诚信风气的盛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打造诚信公安交警是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大力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和为民执法意识,教育引导全体民警将无意识体现人民警察的工作成果转化为有意识、积极地、创造性地树立良好形象的行动,在执法工作或服务群众的工

作中自觉维护和树立公安交警的良好形象。通过健全执法机制、严格执法程序等措施塑造严格执法的人民警察形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民实践活动,树立公安交警亲民爱民的光辉形象。

二、影响公安交警责任与社会诚信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一是执法环境较差,社会矛盾突出。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阶层利益大调整,各种社会矛盾积聚,群众享受到的改革成果与心理期望值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一部分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加上工作岗位的原因,一些群众很容易将不满情绪转移到民警身上。甚至,“骂警察”、“打警察”已经成为某些人宣泄个人情绪,发泄对社会不满的一种最简单便捷的途径。

二是个别交通参与者法制观念淡薄。少数交通参与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暴力阻碍民警执法的违法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民警依法管理的行为,对公安机关尊重人权、注重程序的做法存在曲解,将公安机关倡导的文明执法视为软弱可欺,进而形成蔑视权威、藐视法律的不良社会心态,激动之下容易采取暴力抗法和袭警行为。

三是法律法规对民警保护不够。《刑法》中有妨碍公务罪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对此罪给予的行政或刑事处理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对行为人处罚较难,对袭警案件打击力度不够,难以对此种违法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使得行为人有恃无恐,敢于和民警纠缠、叫板甚至暴力对抗。

四是社会舆论误导,引发群众误解。由于岗位的特殊性,交警的工作很容易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因为工作上不可避免地与部分交通参与者发生利益冲突,所产生的误解和偏见在网络等媒介的传播下,使得更多的群众受到误导,并产生错误、偏激的想法。加上有的新闻媒体为寻找“卖点”,追求轰动效应,在对待公安机关和个别民警的问题时,恶意炒作,误导舆论。负面宣传的增多,使得民警在舆论上处于弱势地位,当民警遭遇暴力袭击时,一些人非但不挺身而出,反而旁观起哄,客观上助长了袭警歪风。

(二)自身原因:

一是装备保障不够。警力不足、警用装备不良,是直接导致伤害事件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农村公路巡逻的交通民警战线长,警力严重不足,现有的装备、经费和技术仍然无法与之相称,在交通工具、通讯器材及高科技装备等方面过时落后,无法适应繁重的道路交通保

卫工作,特别是在夜间等恶劣环境下,没有警力优势和装备优势,违法犯罪分子有恃无恐,更容易发生伤害事件。

二是个别民警素质不高。在一线执勤民警队伍中,有一小部分的民警个人素质不高,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意识较差,在执勤执法过程中不规范、不文明、不平等,特权思想严重,对待群众存在“冷、硬、横、推”现象。在交通执法过程中,随意性大,工作不讲究方式方法,将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久而久之,导致人民群众对交通民警的执法存在偏见。

三是执法水平不够,受到侵害时难应对。部分民警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由于缺乏实战演练,对形成的冲突局面,往往措手不及,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不能有效驾驭、控制和解决问题。

四是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尚未彻底摆正。维护社会治安和热情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过去,有些公安民警注重严格管理,认为管得越多,对社会贡献越大,而往往忽视规范执法,经常事与愿违,动机与效果相背离。近年来,在强调服务时,有些民警又不敢管理,怕投诉,执法失之宽、失之软。不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不能正确坚持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安机关执法连续性和均衡性不强。

五是部分群众对公安工作期望值过高。部分群众认为有困难找了警察就能解决问题,而一旦个人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极少数群众对民警形象、作风的非议形成对整个警察队伍的错误认知,对民警工作绩效的不满导致对整个公安机关公信力的怀疑。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群众用法意识不断提高,但部分群众在掌握刑法等实体法的同时,对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却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和刑罚执行等有关法律了解不深,以致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进而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三、提升公安交警公信力的几点对策

(一)以富民强区为已任,提高服务发展能力。恭城县已进入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全面腾飞时期,作为和谐社会的保障者、建设者、促进者,公安交警将始终站在服务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平安恭城的高度,积极防范、严厉打击道路交通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违法犯罪和不和谐因素给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牢固树立“道路交通也是投资环境”、“公安交警工作也

是生产力”的理念,着力在简化手续、方便群众、提高效率、转变态度、办事公正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服务经济建设,操作规范、管理透明、服务高效、执法公正的公安交警管理体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积极实践诚信之行。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转变优化行政职能,改进创新管理方式,建设管理型、服务型公安交警。坚持解决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这一理念,做任何事情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使公安交警工作真正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思想,在管理理念上完成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责任本位的转变。

(三)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牢固树立诚信之本。全力以赴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提升公安交警在群众中的亲和力、对道路交通违法犯罪活动的震慑力。公安交警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规范执法行为、管理活动和用警行为,逐步杜绝因参与非警务活动的“乱作为”造成行为“越位”、“错位”,避免在道路交通事故防范时期因警务资源分散而在正常执法活动中“不作为”,造成职责“缺位”。把相对有限的警务资源从兑现“大包大揽”式的“有求必应”中解放出来,充分投入到履行法定职责的警务活动中,确保在法定职责范围内的“有求必应”,实现从“全能”警务向规范警务的转变,推进警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增强警务工作独立性、权威性。

(四)提高民警队伍素质,锻造修练诚信之德。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公安交警要认真履行好“三大历史使命”,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公安交警的公信力,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诚信公安队伍。深入推进“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主题教育,牢固树立一切公安工作都要取信于民的理念,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执法、热情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岗位实践活动,引导全体民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恪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努力做新时期诚实守信的模范,提高公安交警在人民群众的信誉。

(五)切实转变作风,努力树立诚信形象。始终把勤政为民、公

正执法、优质高效、服务群众作为公安交警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提升公安交警的公信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以正确的政绩观检验工作,以紧迫的时效观推进工作,努力急干群众所急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察民情,知民意,讲真话,出实招,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把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统一起来,本着有什么问题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认真排查在规范执法和为民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认真排查在服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警务公开,向社会公开警务流程,让民众了解和熟悉警务规程,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破除警察执法的神秘性,消除警民隔阂,融合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机关诚信的形象。

(六)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化法律意识,转变执法理念,改进工作方式。从群众不满意的方面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文明执勤、文明执法,既要严格公正,又要服务热情,努力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防止因方法、态度不当而引起矛盾冲突。

(七)改善一线民警执勤装备,增强民警的自我防护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民警的防护、通讯、交通装备,增强民警的处突能力,使民警在遇有情况时能够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小受伤害程度。配备录音、录像设备,对发生的各类暴力抗法、袭警和妨碍民警执行职务等情况进行记录,为交通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留下有力证据。此外,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非现场执法率,减少民警与违法者之间的直接冲突。

第五篇:诚信与责任

弘扬传统文化,践行诚实守信

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为。弘扬传统文化,践行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即诚信,要言行,忠诚正直,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这是民族几千年来崇尚的美德。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商鞅立木树信,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掷地有声的词语,流传百世而不衰说明了诚实守信是传统文化中的内核。

诚信作为中国人的核心理念历来为人们所称颂与铭记。今天围绕这个话题,结合我国传统文化,我谈三个方面问题:

一、何为诚信

什么是「诚」?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什么是「信」?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中国古代哲贤如何实践诚信之道。

(一)、戒欺: 「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礼记·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谓真诚实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学家陆 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即使在闲居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不会自欺。

(二)、信守承诺: 《左传》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意思是说,若自己丧失信用,背弃邻国,遇到祸患有谁会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援自己,就必定会灭亡。由此可见,重诺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 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处事时,我们可先从守时开始做起,然后对家人、朋友信守承诺,以诚信待人。

(三)、言行一致: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三、受教育者应诚信处世、诚信待人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当今,我们判断一个人,除了听他讲的话,还要看他所做的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诚信待人则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讲诚信是对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首先,在校时,认真学习,踏实钻研。现在,社会中有些人对诚信不屑一顾,假冒伪劣,欺诈不实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人与人之间交往处处设防,人人自危,同学们应早有耳闻。就学校内部而言,虽不及社会现象危害那么严重,但抄作业屡见不鲜、考试旁窥抄袭、携带夹带,手机短信等舞弊行为有偶有出现。欺骗家长,老师,更是让暂时的欺骗害了自己,欺骗的成绩毕竟不是自身的实力,终究是害了自己,只有勤奋学习才能造就长远的成功。其次,交益友。践行内化。(《里仁》)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诚信乃“益友”与“损友”的划分标准,所以对待朋友要以诚相待、诚实不欺,与 “益友”交往,成为人之“益友”。为人诚恳,待人诚实,做事实在,信守承诺,讲究信用,追求信誉,以诚实见信于人,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理应身体力行。最后,当然,孔子也说“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里仁》)如果一个人见识浅薄、孤陋寡闻,则他的盲目诚信可能会导致容易上当受骗,结果可能会既害他人又害自己,所以,我们在讲诚信的同时,还要修好“内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使诚信产生良好效果。

诚信是文明的体现,社会进步的标志。诚信的品格是做人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社会的诚信状况种种原因并不尽人意,但当下的中国,正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际,2014年5月6日,我国提出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今年正式实施.诚实守信优良的品质在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后,终将显示其不可磨灭的光彩和力量。我们当今的学生更应传承优秀文化,强化自身修养,践行诚信活动,培养诚信品质,做一个诚信的人。

下载公安责任与社会诚信心得体会[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安责任与社会诚信心得体会[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诚信与责任

    “知诚信、明责任、促发展” ——主题教育系列(一) 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对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

    诚信与责任

    诚信与责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与责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之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诚信与责任

    诚 信 与 责 任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与责任”。 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诚实守信是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然而今天,我们却在承受着由于诚信缺失而......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诚信建设综述(精选5篇)

    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诚信建设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诚实信用和社会责任已日益成为国际范围内企业必须遵守的经营规范和法律要求。2011年,我国积极应对各种......

    诚信与责任担当

    诚信与责任担当 管理学院 戴维国 09513169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学习,我受益良多,诚信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珍惜这份财富。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诚信”,在起初是分开......

    学生诚信与社会诚信

    “人无信不立”、“人以诚为先”、“诚信是青春第一张名片”,诚信不仅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开拓未来的需要!诚信既是人生路上的一面镜子,又是每个人最好的形象设计师......

    诚信与社会和谐

    诚信与社会和谐 FIU11-07班(酒店管理) 李小岛 学号20110270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

    诚信办学是一种社会责任(修改版)

    诚信,是办教育的重中之重 ——访华清教育机构、国家高级经营师温伟才 采写 赢周刊记者 刘叶平先贤有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随着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