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最终版]
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
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
人为万物之灵。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的最高司令部(大脑皮层)卓越无比。它是世界上最精细最复杂的物质。人类的感觉、意识、思维、情感、行为等极其复杂精细的生理心理活动,就在这深不到半厘米、广不及1/4平方米的神经网络中进行着。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还在于人的学习本能,也就是智本能,如果没有这种本能,人类还将生活在蛮荒年代,甚至不可能脱离动物而成其为人的,是谈不上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前进的。
大多数大脑研究人员确信:4岁儿童的脑重已达到成人的90%左右。在一个人一生中头4年已发展起来的是整个学习能力的50%左右,也就是在这早期的岁月里,婴儿的大脑完成了大约50%的大脑细胞连结——那是他将来所有学习基于其上的通道!
格伦 · 多曼博士说:“每个儿童出生时就有的潜在智能,比达 · 芬奇使用过的还要大得多。”
然而在中国,大约只有不到15%的未来母亲和比这个比例低得多的未来父亲参加过某些形式的优生优育课程,况且已有的课程也通常不过是关于生育和保健方面的知识,早期教育几乎完全是空白,更没有涉及诸如大脑科学以及婴幼儿所需的最佳刺激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全世界所有最重要的教育方案都是由那些兼顾孩子身体与精神两方面发展要素组成,事实上,越是幼小的生命,越是无法将两者分开。
我们年轻父母作为施教者,理所当然地以最大限度地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开发儿童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造力,把孩子一步一步地引向成才之路。
人类其实都是早产儿出生,而动物都是带着一个成熟的大脑来到世上,一只小角马出生后十分钟可以站起来,再过十分钟可以走,大约在两个小时内,它便可以随迁徙的庞大队伍奔走了,我们有哪一家的新生儿,出生后两个小时到公园里跑给我们看看?
但是,人类幸亏早产,人类的早产使得人是带着一个极不成熟的大脑来到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上。这使得婴儿大脑具有高度可塑性,从而借助于外部环境的刺激,促使婴儿大脑里的神经元伸长出轴突、树突,伸得长、伸得远,从而产生连结,形成庞大的“互联网”,在这个意义上,人生头三年实质上是通过有效的手段,使人脑重新“编程”,获得挖掘人类潜能的开发的机遇。所以,人生的头三年是在“组装”大脑,其组装工程在三年内完成了人生70%-80%。
但有人说了,三岁以前的事情记不住,记不住有用吗?记不住那不是白费劲了吗?
回答是否定的!
人生头三年的教育是潜意识教育,它是构成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具有远期效应的教育,科学家把这个时期叫做“形成印刻期”。大家想一想,象印章一样印上去,象刀子一样刻上去,在大脑产生痕迹,它当然会在今后时刻发挥作用的。
我国古人流传一个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在看来很有道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比德尔指出:“我们的教育体制错过了大好良机,因为人们忽视孩子发育中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我们严重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人生的初始阶段,除了上述必须的早期教育以外,还必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那就是——母爱。
“爱”是早期教育中最基本的成份,温暖的情感是促进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有了爱,再让孩子经历各种各样的体验,让孩子选择他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一切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早期教育的理念中,我们特别强调孩子的社会化进程。0-3岁的早期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
人的第一性是社会性,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没有社会性,我参观过养鸡场的鸡,这种关起来集中喂养的方法使得鸡很快长到人类提前宰杀的时候,但鸡们却乐此不疲,它们不必到野外去求食了,传送带把它们的食物送到它们的嘴边,你听说过养鸡场子的鸡闹过**、闹过“鸡权运动”吗?因为鸡不具备社会性。
但人可不能这样,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出生以后连“本我”的意识都没有的婴儿,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自我意识”,形成社会意识,这可是一个不亚于潜能开发的重要课题。
我们发现,孩子的社会性有一个根基,这个根基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纽带,那就是亲子关系的纽带。
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身体素质较差,平均智商低于常态儿童,更重要的是:人格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究其原因,还应归咎于幼儿时期缺少亲子关系这一特殊纽带的原因,而在亲子关系中,母亲又是独特的值得关注的决定性人物。
为什么?
我刚才说过了,人从本质上讲,都是早产儿,我们甚至可以把一岁以内的婴儿叫“体外胎儿”!
人生的头三年极为重要,这不仅是指智能开发,也同样指社会化进程,尽管婴儿作为生物体脱离了母体,但实际上同母体仍然没有分开,仍然有一个未分化期。母婴关系仍然是孕母与胎儿的关系。在这母子连体,母子连心的头三年,母亲对孩子的作用十分巨大。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母亲在旁呵护成长,那么孩子的发展将遇到极大的问题。
这种母子感通极为宝贵,它是维系孩子与这个大千世界的一条精神脐带!从根本上说,对母亲的依恋是人的精神赖以存在而不致崩溃的基础,也是人得以不断扩大自己生存疆域的根基。人所有的信仰都发源于对母亲的信仰,都是母亲信仰的一种替代形式,否则面对广阔无垠的宇宙,孤独的人类便失去了存在的根由。
这种通过印刻、依恋到心理支持、信任的过程,正是一个婴儿健康成长的过程,妈妈通过产褥的痛苦和哺乳的辛劳,自觉于自己所扶养的婴儿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通过妈妈施加于自己的爱而自觉于自己是妈妈的孩子,正是这种精神的联系,让孩子成为一个精神健全,性格协调的人。
早期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健美、聪慧、性格品质好。”
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还要有良好健全的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只有三者都处于良好状态,才能是一个健康的人。
美,是指必须及早地进行美育教育,这是一种灵性启蒙。
聪慧,是指充分利用婴幼儿大脑急剧增长,大脑半球急剧分化的有利时期,抓住这个有利时期,挖掘孩子的潜在能力,促使孩子早慧。
性格品质好是孩子良好道德的基础,是事业成功的保障,是人生幸福的首要条件,是智能开发的前提。
大家见过火车进隧道吗?火车头先进去,先出来的还是火车头,因为隧道里火车不能掉头,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隧道现象”。
人的教育是一种典型的“隧道现象”。今天在各行各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士,他们的优秀,不是在大学里才显现出来的,早在中学阶段,已然优秀,他也不是中学时期才显现出来优秀,你去走访他所在的小学,小学老师会告诉你:“这孩子虽然调皮,但成绩优秀。”他也不是小学时才优秀的,你去问他所在的幼儿园,园长会告诉你:“他今天的成就不奇怪,我们在幼儿园就发现他各方面心理品质都很好。”
他也不是幼儿园才反映出来,你去调查他的家庭,你会发现,他的父母冲破了旧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实施科学的早期教育,让孩子一开始便处于主动而不是不利的地位,这样的孩子当然先进隧道,他也当然先出隧道。
长期以来,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尤其是上世纪末以来,大量的亲子教育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现在在学术界,在亲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机构里,大致不差地可以把教育内容分成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地涵盖早期教育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家庭实施也好,亲子教育机构实施也好,名称可以有异,但实质不变。
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一、健康活动
健康活动是由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早在五十年前,陈鹤琴老先生就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口号,幼儿健康必须从0岁开始,而且必须是“身心并重”。
人类早期作为一类生物与其他生物平等地参与大自然中优胜劣汰的竞争的,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充满自然物质的空间里,工业经济时代人类开始生活在人工的物质环境中,逐渐脱离优胜劣汰的残酷的自然选择,而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生存空间渐渐异化,人们几乎用不着让自身被动地去适应自然条件,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人的身心素质的弱化。
在这个意义上说,从0岁开始的健康教育是一件当务之急的拯救人类身心弱化的教育。
我曾看到一个资料,说中国家庭里对婴幼儿进行各项体育性活动的分量和投入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庭,这是需要我们大声呼吁的,在下一章里,我将介绍一引些具有里程碑式的动作,是一定要家长完成的,原则上是不能滞后的。
在健康活动里,有一项叫做感觉统合活动。我想单独提出来,感觉统合失调是当前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患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的儿童的比例居高不下,因此,在健康活动中,增加一些发展婴幼儿的平衡感,触觉、前庭觉、本体感的活动,尤其是肢体协调动作十分必要。
二、认知活动
婴幼儿的认知活动是从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开始的。
人的大脑是司令部,所以用脑袋壳把它好好地保护起来,大脑是封闭的,它不可能直接与外界发生联系,它得依赖它的五个“情报部门”源源不断地向它传递“情报”。这五个部门就是我们熟知的视觉、听学、味觉、嗅觉和触觉感觉器官。所以我们就训练五感,就是训练大脑,我们说一个孩子智商高,就是他“聪明”,聪明聪明,耳聪目明也,很有道理。
孩子们从感觉到知觉,有了感知觉,才有记忆,才有思维,所以,大量地认知活动应尽早及时地进行,让孩子耳聪目明。
三、语言活动
生育问题专家伯顿 · L · 怀特曾经说过:“语言绝对是发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前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把人类的独有的语言叫做人类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关于婴幼儿的语言开发,有一个普遍的认同:世界各国通过对神童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神童的语言能力都非常强。这一现象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的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语言智能的提升方面,家长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说,有人认为跟宝宝说话毫无意义,从而在前语言期缺少应有的语言刺激。关于这方面,后面有讲方法时,我们再详细介绍。
四、社会活动
我在前面讲过,0-3岁的早期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因此,孩子的社会交往至关重要。
最近学术界提出来一个名词:“高楼综合症”或曰“儿童生活都市化”,什么意思呢?
我记得我小时候没有什么高楼综合症,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高楼,我只记得小时候我满世界跑,走街串巷,尤其是到邻居家里去玩,很方便,那时候甚至夏天晚上睡觉时,家家户户都不关门,我家搬了几次,每次搬到新的地方,我可以在一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和周围的同年龄孩子交上朋友。
现在不行了,家家户户关门,这个门有个难听的名字:防盗门。现在也不时兴敲门了,而是“叮咚”按门铃,也不时兴听到铃声就开门了,而是在猫眼里窥视一番再决定是否开门。
我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的孩子,其实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天地,他们缺乏应有的伙伴,而小时候的伙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社交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所以,亲子教育中特地把社会活动单列出来,我也多次提出一个忠告:“家长千万不要牺牲儿童的社会性关起门搞智力开发。”
五、艺术活动
希腊一位哲学家曾指出,做为一个人,他的本性可有四个方面,即:体力上的——与身体有关;智力上的——与思想有关;美学上的——与情感有关;道德上的——与行为品性有关。将这四方面编织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那么,艺术教育应该从人出生时开始,他们理所当然应该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和世界中,他们理所当然地要享受人类文明的精华,他们理所当然要享受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生活。
我曾经提出,对婴幼儿进行“三浴”(日光浴、空气浴、水浴)非常重要,但三浴不够,应加上第四浴——音乐浴,让孩子从小沐浴在音乐之中,甚至从胎儿开始,而且必须是第一流的音乐,比如欧洲古典音乐,因为人的大脑接受外部信息,遵循“先入为主”的原则,即首先进入大脑的信息占主导,以后同类型信息的进入,大脑会先入为主的筛选。
同样,让孩子很早接触美术,造型等艺术的熏陶,将对他一生的发展产生影响。
我在研究少年犯罪现象时发现一个鲜为人知的问题,这些花季少年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除了大家熟知的各种原因如家庭,道德等原因外,还有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在幼年时,家庭里几乎从未进行过任何美育教育。他们以丑为美,他们缺乏起码的审美情趣,久而久之,灵魂扭曲,所以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尽早地让孩子在艺术上接受濡染和熏陶,以培养高尚情操。
第二篇: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
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
人为万物之灵。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的最高司令部(大脑皮层)卓越无比。它是世界上最精细最复杂的物质。人类的感觉、意识、思维、情感、行为等极其复杂精细的生理心理活动,就在这深不到半厘米、广不及1/4平方米的神经网络中进行着。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还在于人的学习本能,也就是智本能,如果没有这种本能,人类还将生活在蛮荒年代,甚至不可能脱离动物而成其为人的,是谈不上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前进的。
大多数大脑研究人员确信:4岁儿童的脑重已达到成人的90%左右。在一个人一生中头4年已发展起来的是整个学习能力的50%左右,也就是在这早期的岁月里,婴儿的大脑完成了大约50%的大脑细胞连结——那是他将来所有学习基于其上的通道!
格伦 · 多曼博士说:“每个儿童出生时就有的潜在智能,比达 · 芬奇使用过的还要大得多。”
然而在中国,大约只有不到15%的未来母亲和比这个比例低得多的未来父亲参加过某些形式的优生优育课程,况且已有的课程也通常不过是关于生育和保健方面的知识,早期教育几乎完全是空白,更没有涉及诸如大脑科学以及婴幼儿所需的最佳刺激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全世界所有最重要的教育方案都是由那些兼顾孩子身体与精神两方面发展要素组成,事实上,越是幼小的生命,越是无法将两者分开。
我们年轻父母作为施教者,理所当然地以最大限度地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开发儿童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造力,把孩子一步一步地引向成才之路。
人类其实都是早产儿出生,而动物都是带着一个成熟的大脑来到世上,一只小角马出生后十分钟可以站起来,再过十分钟可以走,大约在两个小时内,它便可以随迁徙的庞大队伍奔走了,我们有哪一家的新生儿,出生后两个小时到公园里跑给我们看看?
但是,人类幸亏早产,人类的早产使得人是带着一个极不成熟的大脑来到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上。这使得婴儿大脑具有高度可塑性,从而借助于外部环境的刺激,促使婴儿大脑里的神经元伸长出轴突、树突,伸得长、伸得远,从而产生连结,形成庞大的“互联网”,在这个意义上,人生头三年实质上是通过有效的手段,使人脑重新“编程”,获得挖掘人类潜能的开发的机遇。所以,人生的头三年是在“组装”大脑,其组装工程在三年内完成了人生70%-80%。
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
但有人说了,三岁以前的事情记不住,记不住有用吗?记不住那不是白费劲了吗?
回答是否定的!
人生头三年的教育是潜意识教育,它是构成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具有远期效应的教育,科学家把这个时期叫做“形成印刻期”。大家想一想,象印章一样印上去,象刀子一样刻上去,在大脑产生痕迹,它当然会在今后时刻发挥作用的。
我国古人流传一个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在看来很有道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比德尔指出:“我们的教育体制错过了大好良机,因为人们忽视孩子发育中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我们严重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人生的初始阶段,除了上述必须的早期教育以外,还必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那就是——母爱。
“爱”是早期教育中最基本的成份,温暖的情感是促进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有了爱,再让孩子经历各种各样的体验,让孩子选择他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一切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早期教育的理念中,我们特别强调孩子的社会化进程。0-3岁的早期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
人的第一性是社会性,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没有社会性,我参观过养鸡场的鸡,这种关起来集中喂养的方法使得鸡很快长到人类提前宰杀的时候,但鸡们却乐此不疲,它们不必到野外去求食了,传送带把它们的食物送到它们的嘴边,你听说过养鸡场子的鸡闹过**、闹过“鸡权运动”吗?因为鸡不具备社会性。
但人可不能这样,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出生以后连“本我”的意识都没有的婴儿,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自我意识”,形成社会意识,这可是一个不亚于潜能开发的重要课题。
我们发现,孩子的社会性有一个根基,这个根基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纽带,那就是亲子关系的纽带。
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身体素质较差,平均智商低于常态儿童,更重要的是:人格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究其原因,还应归咎于幼儿时期缺少亲子关系这一特殊纽带的原因,而在亲子关系中,母亲又是独特的值得关注的决定性人物。
为什么?
我刚才说过了,人从本质上讲,都是早产儿,我们甚至可以把一岁以内的婴儿叫“体外胎儿”!
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
人生的头三年极为重要,这不仅是指智能开发,也同样指社会化进程,尽管婴儿作为生物体脱离了母体,但实际上同母体仍然没有分开,仍然有一个未分化期。母婴关系仍然是孕母与胎儿的关系。在这母子连体,母子连心的头三年,母亲对孩子的作用十分巨大。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母亲在旁呵护成长,那么孩子的发展将遇到极大的问题。
这种母子感通极为宝贵,它是维系孩子与这个大千世界的一条精神脐带!从根本上说,对母亲的依恋是人的精神赖以存在而不致崩溃的基础,也是人得以不断扩大自己生存疆域的根基。人所有的信仰都发源于对母亲的信仰,都是母亲信仰的一种替代形式,否则面对广阔无垠的宇宙,孤独的人类便失去了存在的根由。
这种通过印刻、依恋到心理支持、信任的过程,正是一个婴儿健康成长的过程,妈妈通过产褥的痛苦和哺乳的辛劳,自觉于自己所扶养的婴儿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通过妈妈施加于自己的爱而自觉于自己是妈妈的孩子,正是这种精神的联系,让孩子成为一个精神健全,性格协调的人。
早期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健美、聪慧、性格品质好。”
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还要有良好健全的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只有三者都处于良好状态,才能是一个健康的人。
美,是指必须及早地进行美育教育,这是一种灵性启蒙。
聪慧,是指充分利用婴幼儿大脑急剧增长,大脑半球急剧分化的有利时期,抓住这个有利时期,挖掘孩子的潜在能力,促使孩子早慧。
性格品质好是孩子良好道德的基础,是事业成功的保障,是人生幸福的首要条件,是智能开发的前提。
大家见过火车进隧道吗?火车头先进去,先出来的还是火车头,因为隧道里火车不能掉头,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隧道现象”。
人的教育是一种典型的“隧道现象”。今天在各行各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士,他们的优秀,不是在大学里才显现出来的,早在中学阶段,已然优秀,他也不是中学时期才显现出来优秀,你去走访他所在的小学,小学老师会告诉你:“这孩子虽然调皮,但成绩优秀。”他也不是小学时才优秀的,你去问他所在的幼儿园,园长会告诉你:“他今天的成就不奇怪,我们在幼儿园就发现他各方面心理品质都很好。”
他也不是幼儿园才反映出来,你去调查他的家庭,你会发现,他的父母冲破了旧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实施科学的早期教育,让孩子一开始便处于主动而不是不利的地位,这样的孩子当然先进隧道,他也当然先出隧道。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
长期以来,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尤其是上世纪末以来,大量的亲子教育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现在在学术界,在亲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机构里,大致不差地可以把教育内容分成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可以比较全面地涵盖早期教育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家庭实施也好,亲子教育机构实施也好,名称可以有异,但实质不变。
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一、健康活动
健康活动是由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早在五十年前,陈鹤琴老先生就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口号,幼儿健康必须从0岁开始,而且必须是“身心并重”。
人类早期作为一类生物与其他生物平等地参与大自然中优胜劣汰的竞争的,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充满自然物质的空间里,工业经济时代人类开始生活在人工的物质环境中,逐渐脱离优胜劣汰的残酷的自然选择,而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生存空间渐渐异化,人们几乎用不着让自身被动地去适应自然条件,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人的身心素质的弱化。
在这个意义上说,从0岁开始的健康教育是一件当务之急的拯救人类身心弱化的教育。
我曾看到一个资料,说中国家庭里对婴幼儿进行各项体育性活动的分量和投入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庭,这是需要我们大声呼吁的,在下一章里,我将介绍一引些具有里程碑式的动作,是一定要家长完成的,原则上是不能滞后的。在健康活动里,有一项叫做感觉统合活动。我想单独提出来,感觉统合失调是当前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患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的儿童的比例居高不下,因此,在健康活动中,增加一些发展婴幼儿的平衡感,触觉、前庭觉、本体感的活动,尤其是肢体协调动作十分必要。
二、认知活动
婴幼儿的认知活动是从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开始的。
人的大脑是司令部,所以用脑袋壳把它好好地保护起来,大脑是封闭的,它不可能直接与外界发生联系,它得依赖它的五个“情报部门”源源不断地向它传递“情报”。这五个部门就是我们熟知的视觉、听学、味觉、嗅觉和触觉感觉器官。所以我们就训练五感,就是训练大脑,我们说一个孩子智商高,就是他“聪明”,聪明聪明,耳聪目明也,很有道理。
孩子们从感觉到知觉,有了感知觉,才有记忆,才有思维,所以,大量地认知活动应尽早及时地进行,让孩子耳聪目明。
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
三、语言活动
生育问题专家伯顿 · L · 怀特曾经说过:“语言绝对是发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前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把人类的独有的语言叫做人类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关于婴幼儿的语言开发,有一个普遍的认同:世界各国通过对神童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神童的语言能力都非常强。这一现象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的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语言智能的提升方面,家长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说,有人认为跟宝宝说话毫无意义,从而在前语言期缺少应有的语言刺激。关于这方面,后面有讲方法时,我们再详细介绍。
四、社会活动
我在前面讲过,0-3岁的早期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因此,孩子的社会交往至关重要。
最近学术界提出来一个名词:“高楼综合症”或曰“儿童生活都市化”,什么意思呢?
我记得我小时候没有什么高楼综合症,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高楼,我只记得小时候我满世界跑,走街串巷,尤其是到邻居家里去玩,很方便,那时候甚至夏天晚上睡觉时,家家户户都不关门,我家搬了几次,每次搬到新的地方,我可以在一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和周围的同年龄孩子交上朋友。
现在不行了,家家户户关门,这个门有个难听的名字:防盗门。现在也不时兴敲门了,而是“叮咚”按门铃,也不时兴听到铃声就开门了,而是在猫眼里窥视一番再决定是否开门。
我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的孩子,其实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天地,他们缺乏应有的伙伴,而小时候的伙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社交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所以,亲子教育中特地把社会活动单列出来,我也多次提出一个忠告:“家长千万不要牺牲儿童的社会性关起门搞智力开发。”
五、艺术活动
希腊一位哲学家曾指出,做为一个人,他的本性可有四个方面,即:体力上的——与身体有关;智力上的——与思想有关;美学上的——与情感有关;道德上的——与行为品性有关。将这四方面编织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0-3岁早期教育指导(金宝贝早教文章)
那么,艺术教育应该从人出生时开始,他们理所当然应该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和世界中,他们理所当然地要享受人类文明的精华,他们理所当然要享受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生活。
我曾经提出,对婴幼儿进行“三浴”(日光浴、空气浴、水浴)非常重要,但三浴不够,应加上第四浴——音乐浴,让孩子从小沐浴在音乐之中,甚至从胎儿开始,而且必须是第一流的音乐,比如欧洲古典音乐,因为人的大脑接受外部信息,遵循“先入为主”的原则,即首先进入大脑的信息占主导,以后同类型信息的进入,大脑会先入为主的筛选。
同样,让孩子很早接触美术,造型等艺术的熏陶,将对他一生的发展产生影响。
我在研究少年犯罪现象时发现一个鲜为人知的问题,这些花季少年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除了大家熟知的各种原因如家庭,道德等原因外,还有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在幼年时,家庭里几乎从未进行过任何美育教育。他们以丑为美,他们缺乏起码的审美情趣,久而久之,灵魂扭曲,所以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尽早地让孩子在艺术上接受濡染和熏陶,以培养高尚情操。
第三篇:0~3岁家庭早期教育方法指导策略
0~3岁家庭早期教育方法指导策略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早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促使家长们盲目跟风,甚至冲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理念,争先恐后地报读各种各样的早教班,“早早教育、及时效应”“重智力轻品德”等诸多误区严重影响孩子发展!就如何有效开展家庭早期教育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关键词:早期教育;家庭;教育方法
一、正确理解家庭早期教育的内涵
1.早期教育的含义与要求
早期教育是对0-6岁的幼儿进行一定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以便为儿童身心发展打下基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教育内容与要求指出:“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早期教育的内容是广泛而浅显的,它源于孩子或贴近孩子的生活,立足于培养孩子终身受用的品质。
2.家庭早期教育的内涵
家庭早教,即在家里由父母或其他人对孩子实施的早期教育。家庭早期教育不只是孩子早期在智力、艺术和言语方面的训练,最重要的是为明天塑造一个有着健全人格和优良品质的可用人才。而这样精细全面的早教计划必须是父母才能为孩子实施的,不能由任何老师去替代,这也是对父母本身的素质和责任感的考验。家庭早期教育的长期、正确实施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和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树立,也能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让孩子充分地汲取各种知识养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正确认识家庭早期教育实施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作为全国家庭早期教育实践研究基地,我们选取了部分0-3岁幼儿的家庭早期教育情况进行追踪,家长文化层次有高中、专科、本科、硕博士等,在连续追踪半年后,整理出了24份个案案例,在这些案例中,家庭早期教育存在几个共性问题,比如,家庭早期教育理念方面的误区,占所选案例的45.8%;家庭早期教育方法不当占所选案例的45.8%,内容不当占8.4%。如何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早期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育理念的误区
(1)把家庭早期教育片面地理解为早期智力开发
很多家长喜欢用“会认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诗”“会数几个数”等标准来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然而,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其内容还包括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这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
(2)早期教育是早教机构和老师的事情,忽略家长的角色作用
不少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花钱报个早教班,让孩子的祖辈,甚至保姆,带孩子参加早教课,完成“陪读”角色。科学早教需要家长领会了早教要领后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进行适时引导,父母是早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早教课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儿知识,包括饮食、健康和开发智力;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协助孩子感受新事物;让家长懂得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强调亲子互动,使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与技能等。
2.教育方法的误区
(1)溺爱与专制管教,将成人思想强加于幼儿
现实生活中,溺爱与严格管教这两种行为对孩子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溺爱造成孩子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任性、娇蛮;社交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等。相反,我们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孩子,就要从小做起,让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孩子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只给绿色的。孩子想要玩泥巴,妈妈却觉得脏兮兮的不如看绘画书,所有的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孩子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斥责、批评。日久天长,孩子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就会变得畏畏缩缩、胆小怕事。
(2)不了解幼儿发展特点,忽略幼儿各个敏感发展期
家长不明白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片面认为孩子“不听话”,因此采取不当措施影响孩子心理发展。所谓敏感期是指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
(3)言行不一,忽略自身行为对幼儿造成的影响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如同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婴幼儿常常是无意识地模仿,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着成人的言行,逐渐形成语言、行为的习惯。家长做事负责、有条理,孩子做事就不会马虎随便;家长勤奋、爱劳动,孩子就能吃苦耐劳……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表率”,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父母必须“言行合一”,避免说一套,做一套,甚至自己就没有做好,要求孩子如何做,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接受教育,一点一滴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
三、掌握科学的家庭早期教育方法与策略
人的语言发展、性格发展、动作发展、音乐发展、图形记忆等关键期在0-3岁;人的求知欲望、思维习惯、想象力、品质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从1岁开始的。0-3岁家庭早期教育关系着孩子今后的发展;科学的家庭早期教育应该是立足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基础之上的,立足于孩子的长远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教育,以幼儿的“兴趣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家庭为载体,这样的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协调、长远地发展。家长们应早日走出误区,遵循以下原则,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早期教育引导:
1.转换角色,更新观念
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逐渐转换自己的角色,成为家庭早期教育的主体,不能片面依赖于早教机构,更新科学的早教理念,在生活中善于抓住每个细小的教育契机,在注重培养孩子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孩子情感、意志、性格、社会适应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孩子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2.掌握技巧,寓教于乐
家长在早教中要掌握教育技巧,注意方式,关键的是要寓教于乐。我们提倡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通过感官体验快乐,从而开发、培养孩子的各种潜能。尤其不要太约束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不训斥、不包办、有耐心,从激发孩子兴趣做起,注重思维能力训练;从生活的每个细节做起,全面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3.全家动员,创造环境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曾有一种说法是“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早期的家庭环境与教育对各方面尚未成形的孩子来说,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如充满爱,能给予信任、鼓励和支持,则容易使个体在与人初次接触时产生信任感、安全感。而这种情感的产生有助于个体与人的顺利交往。相反,缺乏父母的疼爱、关怀与照顾,信任、鼓励与支持,不仅会在儿童智力发育方面造成一些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还会使儿童产生孤独、无助的性格特征,甚至导致难于与人相处等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2)家庭早期教育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
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常常会导致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造成教育真空,孩子也会对家长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所以家庭早期教育中,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家庭成员之间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避免“有人教,有人护”的现象发生;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避免包办、替代,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时间。
参考文献:
叶好琴.对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育婴师培训的几点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2(01).编辑 谢尾合
第四篇:2到3岁早教教案
2到3岁早教教案
(二)一、走线 活动准备:、音乐《月光水岸》
活动目的:培养宝宝的稳定性,身体平衡能力。活动过程:
(一)老师问好,“Hello,everyone!欢迎来到瑞莱特早教课堂,很高兴见到你们。”最好用英语和宝宝打招呼。
(二)你们看地上有什么呢?是不是有条红色的线呢?我们来和红色线做个小游戏,好吗?听,有音乐,(配班老师放月光水岸,先开始小声,逐渐大声。)我们随着音乐来走走,请家长们牵着宝宝的手,站起来。”先跟着老师往前走,中间老师可以做些下蹲的动作,或者跳跃等等。主班老师带领着家长和宝宝沿着红线走,边走边介绍:“走线可以纠正八字脚,”(配班老师呢,在走线的过程中观察宝宝 的姿势,并指导,到合适的时候,慢慢关小音乐。)
(三)宝宝走到听课位时,语言提示:“请家长和宝宝坐下来。四)教师总结:“很好,宝宝们刚才表现得都很棒,请家长们拥抱一下宝宝、再亲亲宝宝表示鼓励!再给我们宝宝棒一个,棒棒你最棒,没人比你棒。耶。(用英语)
二、拍手唱名:社会能力
目的活动:
1、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与自我认知能力。
2、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锻炼宝宝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电子琴一台,唱名乐谱一份。(或者固定音乐)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坐在脚丫位置。
2、教师问好,并介绍自己。
3、听音乐轮流唱每个宝宝名字,并分别上来跟教师握手,并大胆的做自我介绍。介绍宝宝自己姓名、年龄等。
4、其他小朋友鼓掌欢迎。备注详细过程:
1、Anne老师介绍自己:我是Anne老师,这是?老师(介绍配班老师)请?老师自己介绍自己,并和宝宝和家长打招呼。介绍完以后,叶子老师引导:宝宝我们一起为?老师唱名字。(备注:唱名音乐自选,唱名内容可以根据老师能力不同设计。或者总部设计用一个固定的音乐和方式)
2、主班老师带领宝宝拍手为小美老师唱名字以后,小美老师要象宝宝们致谢。
3、“今天,我们瑞莱特早教课堂来了那么多小宝宝,我们的好朋友又要和我们做游戏了,(主班老师要以神秘的表情拿出小皮球并与配班老师招呼:“你好,小美老师,我是小皮球”“你好,小皮球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看,今天我们来了好多宝宝,小皮球给宝宝们打个招呼吧”主班老师模拟的声音,“宝宝们,大家好,我是小皮球,我今年2岁了,今天来了那么多宝宝,我真实开心,我现在开始找朋友了,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滚向一位宝宝,“我是你的好朋友小皮球,你叫什么名字?请宝宝告诉他的名字,如果宝宝不开口讲,主班老师引导家长代替宝宝来说,并鼓励:“某某宝宝下次就会告诉我们他的名字”请所有的家长和宝宝一起拍手给这一位宝宝唱欢迎歌。这样直到魔术棒找完所有的朋友,主班老师说“奇奇,找了半天朋友,有些累了,我们让他放回去休息一下吧。(培养宝宝知道玩具从那拿放拿去的习惯)
4、主班老师介绍唱名字的目的:唱名字是为了促进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家长,家长也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练习宝宝的与人沟通与人表达的能力。
三、精细动作:夹汤圆
操作目的:
1、学会用拇指、食指、中指协调抓物,控制小肌肉的力量,夹住物体。
2、培养专注力,独立性与认真做事的态度。活动准备:托盘、筷子、盛有纸汤圆的碗
操作方法:教师示范,取托盘,用筷子夹汤圆到另一个碗。四宝宝操作 五,儿歌律动 活动目的:
1、增强幼儿的词汇量,及语言流畅性。
2、培养观察力和模仿力,手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下手图片、附《我的小手》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我说走来它就走,快快走到头顶上,接着走到鼻子上,然后走到肩膀上,最后把它放腿上。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
2、父母和宝宝一起做一遍,孩子和孩子做。
3、教师提问:小手还可以走到哪里呢?
活动名称:库企企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乐曲结构和情绪,学会用正确的节奏念故事中的咒语“库、库、库企企”。
2.理解故事内容,根据音乐的变化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故事情节。
3.感受欢快活泼的旋律,体验和同伴一起跟着音乐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音乐《库企企》,挂图,小号手之歌 活动过程:
节奏练习:
听音乐小朋友从外面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进入教室。师幼做拍手节奏游戏,学会用手拍出节奏(╳ ╳???╳╳ ╳│)并用“da”的发音读 3.
故事引出音乐
师:有一个勇敢的士兵很喜欢秋天,他想送给秋姑娘一个礼物,可是 那个礼物藏在很远的一座大山里,他很想找到那个礼物,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那里。有一天他来到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突然,大树爷爷说话了,大树爷爷说:“勇敢的士兵,你是不是想找到礼物啊?”士兵点点头,大树爷爷说:“那好,我告诉你。要找到礼物,你必须骑马翻过四座山,到了每座山顶要走上四个台阶,每座山上都有一扇石门,要对着石门念两次咒语:库,库,库企企。当你喊对咒语,那座石门就会打开,如果喊错了石门就不会打开了,你必须重新喊,直到喊对为止,才能继续走。必须要等到四扇石门最后全部都打开了才能找到礼物。”士兵听了,连忙感谢大树爷爷,也在心里记下了寻宝路线。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当一回小勇士,和士兵哥哥一起去寻找礼物啊?
师:刚刚大树爷爷教小士兵什么咒语?我们来念念看。(师引导幼儿一同拍手念:“库,库,库企企”)
师:那个礼物啊在很远的地方,大树爷爷给我们一张路线图,我们来看看要翻过几座山?(幼:四座)我们要骑马去,小朋友们想想看骑马是什么动作?还要爬山坡,爬山坡可以用什么动作?(教师与幼儿一同设定动作)
4.教师完整示范动作合上音乐节奏
教师在做动作时,加上一些口头解释如:现在老师开始骑马了,来到了第一座山前,开始爬坡,要喊咒语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大声喊出那咒语。好,咒语对了,我要骑马赶到第二座山前了……(接下去教师可以让幼儿站起来和老师一起做动作)音乐放完后,师:“哦,石门打开了,礼物出来了!”(出示水果图片)5.
幼儿尝试合着音乐做动作
师:刚刚老师在做的时候发现有些小朋友也在跟着老师一起做,而且做的很好,来,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好,接下去要小朋友自己去找礼物了,小朋友们还记得咒语吗?(幼:库,库,库企企)
幼儿起立跟随音乐做动作,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进行口头提示和做动作引导。
音乐后,出示礼物图片,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礼物被你们找到了。送礼物
师:“听师什么声音,原来是士兵哥哥在前面等着我们呢,我们也站好排像士兵哥哥一样给秋姑娘送礼物去吧。
宝宝和老师一起沿着线做动作,并拍手。(宝宝们都会拿到礼物的,再见歌,
第五篇:0——3岁早教经验交流
一、现状分析
(一)、联合社区,深入调查。
我们与镇妇联联手,采取与社区合作的形式,通过查阅人口登记情况、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在学期初对社区及周边地区的0—3岁婴幼儿作详细的调查,了解幼儿数量、家庭的基本情况、幼儿的教养情况及对早教的认识与需求,然后再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设计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在对资料的进一步分析比较后,我们发现散居在我镇的0——3岁的婴幼儿是非常多的,其中外来人口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同时也发现现在农村家长对子女的启蒙存在不少的问题。
1、隔代领并情况普遍,育儿观念陈旧,方法落后。比如:老人对孩子比较宠爱,容易纵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摔倒了,不是让孩子马上爬起来,而是用手打地,并告诉孩子是脚下的路不好,这样往往是误导孩子,让孩子形成凡事都怪别人的思维习惯。从这里应该看到:祖辈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精力决定了其接受信息和外界交流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家庭教育的观念相对传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祖辈情感的作用比理智的作用大;祖辈由于年龄的关系,语言的速度、腔调、思维的方式与年青人不一样,这对孩子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父母的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正确的育儿观念和科学的育儿知识,重教轻保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婴幼儿家长的育儿知识来源有限,存在随意性、盲目性。于是我园于2001年开始对我镇0——3岁婴幼儿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动,其目的是切实帮助家长丰富家庭教育内容,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有效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村与村之间的家长观念差异较大。从每次的活动情况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1)预设点的几个村和靠近镇边的村出席率比其他村高,由于这些村的经 济基础比较好。因此家长这些的观念更新比较快,他们比较重视我们这样的活动。在听取讲座时都非常认真,有的还能和指导老师产生呼应,并提出一些自己平时在家教育婴幼儿时所碰到的一些问题。对自己今后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充满信心。
(2)有些村妇女(服务员)的宣传力度及重视程度不够,如太平、南兴村等,缺席率比较高。
(3)边缘地区的家庭则派出了老人。由于这些家庭及祖辈长期对早期教育
不重视,因此他们对于我们这样的活动并不是很积极配合,参加活动时一会儿就要回家做饭。
二、多种形式、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早教水平
1、生动、有趣而有针对性的活动不仅是家长和孩子们喜欢的,也是孩子发展、家长提高的重要平台。
我们先后组织动作发展类、手眼协调类、语言发展类等亲子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并且每周五下午对社区散居婴幼儿开放户外大型玩具;每学期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活动有针对性地让宝宝们进入到大哥哥、大姐姐的行列中参加活动。宝宝们都在活动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家长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我们除了让家长带宝宝参加定期的俱乐部亲子活动外,还充分发挥试点村的作用,通过讲座,通过育儿沙龙,发放宣传资料,进行跟踪评估访谈等多种形式,达到开发婴幼儿潜能,提升家长教养素质,实现“父母跨出一小步,幼儿成长一大步”的目标,进而提高整体的早期教育与指导水平。
2、指导老师对教材、活动内容、方法的研究
早期亲子教育是一项比较新的教育形式,适合的教育内容比较少,我园的老师通过对《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学习,依据幼儿年龄和教育目标改变、创编了一些教育内容与教材。
①加强教育内容的改编、创编
亲子游戏:蕴涵着许多科学的育儿观念、育儿方法,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让父母和孩子的开心的亲情交流中完成发展。如:视觉游戏《掷色子》,用纸盒做一个大色子,六面贴上不同的表情,父母和孩子轮流掷,并作出相应的表情。创编体育游戏《小猫捉鱼》,家长将自制的带绳子的小鱼栓在身后向前跑,孩子戴着小猫的头饰去捉小鱼,发展孩子跑的动作及下肢力量。
②加强玩具、学具的制作
我们老师为了让宝宝们在有趣的学、玩具中发展,自制了大量的玩具。我们将这些简单的制作方法告诉家长,以便于家长在家中制作,和宝宝一起练习。同时我们自制的这些教玩具还参加了区里的评比。
③加强教育方法的研究
每学期制订好工作计划,由分管领导组织教师开展研究,由早教指导员对教
师进行组织培训。大家一起讨论亲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活动后进行评析,并对家长的反馈认真总结、分析,积累经验,共同提高。
3、定期向养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的讲座
0——3岁幼儿的主体是家长,家长是教育者。但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促使他们认为孩子只会吃、喝、拉、撒、睡一条“消化道”而已,他们的脑子还嫩着那,谈什么教育?家长们存在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在下乡指导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年轻的家长是想把自己的孩子教好养好的,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教育。有一位家长曾经问我们:老师,看见别的孩子那么听话,我也想这样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就是不知道从何着手?可见,家长有这样的意识,却找不到一条可行的、科学的方法。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先后为家长组织了一系列“如何进行科学育儿”的讲座。
三、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方案
(一)确定跟踪对象,进行上门一对一的指导。
首先我们有目的地选了十位比较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家庭,在调查中发现,居住在镇上的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但却过于溺爱。而一些外地孩子尽管家中的条件不怎么好,但是家长很有这方面的意识,缺乏的是有针对性的指导。
案例一:李晓家庭。父母是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在家里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墙上、门上贴满了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还购置了色彩鲜艳的图书、玩具等,而且每天都要抱孩子到外面逛一圈,看看周围的环境,所以孩子很活泼,很机灵,对周围的事物反应很灵敏,但在跟踪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孩子在能力方面发展得较快,但家长却忽略的了孩子的爬,13个月的孩子还不会爬,只因他们都太宠爱孩子了,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为此,我们就专门找了一篇名为〈让孩子爬出聪明来〉的文章,让孩子的父母参考。没想到,这篇文章引起了孩子父母的高度重视。经过无数次的训练,这个孩子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终于学会爬了。
案例二:培培家庭。孩子的父母都是外地来赵做生意的,母亲在镇上开了一家美容厅。平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很少,而且都是用南通话进行交流的。孩子很怕生,第一次看见我们指导老师时她总是躲在她妈妈背后,偷偷地看,直到我们
用照相机给她拍照,用摄像机拍了以后给她看时,她才与我们靠近,和我们交谈起来。其实我们发现孩子的怕生都是父母引起的,因为不重视孩子,不带孩子与外界接触才使孩子变成现在这样。但是当我们与母亲交谈时,却发现母亲其实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的,只是不知道怎样做才好。后来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上门指导,孩子母亲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孩子的进步很快,从以前的怕生到主动与我们进行交谈,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二)指导中产生的困惑与问题
在跟踪的这十位孩子中,尽管有些家长很重视,但部分家长还是缺乏早教的意识,特别是几户外来人口中特别明显,对于我们的指导工作给予了否定,并不是很欢迎我们,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指导措施呢?
另外我们还发现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祖辈教育为主,孩子年龄越小,以祖辈教育的比例就越高。在幼儿园阶段,祖辈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整体上要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以祖辈家长为主的家庭中,孩子身心发展水平不及以亲子教育为主的家庭中的孩子。我们在与父母的座谈上也多次提过,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要以亲子教育为主,隔代教育为辅,对孩子实施教育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作为父母要切实地认识到这一点。但现在许多父母把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祖辈家长,这样使我们的一些指导活动很难得到开展。
尽管有些家长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我们的努力看到了成果,也得到了回报,2004年9月份的招生情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原有6个班级的基础上又增设了2个班级。特别是小班,由以前家长的委婉推却到现在的供不应求(由于我园园舍较小,因此好多外地孩子我们没能收入),整整两个班级,人数都达到30以上。而且新生入园初期,我们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被我们跟踪过及参加我们俱乐部的孩子能在短时间内稳定情绪,同时,他们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孩子。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不但得到家长们的认可,也使我们的孩子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