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四月自考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题型填空题10 个10分 单选题5 个 10分多选题5个15分名词解释3个 15分简答题2个20分论述题2个 30分
世界只有三个独立研制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现在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国可载人航天
20世纪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诞生在哪个国家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号”,尤里·加加林成功地完成了划时代的宇宙飞行任务 1964年6月16日发展中国家在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成立了77国集团 20世纪末货币三巨头
名词解释
墨西哥绿色革命
经济全球化
恐怖主义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
苏联解体的原因
恐怖主义滋生与发展的原因
第二篇:自考现当代文学
反思文学的内容:反思建国以来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运动和“左”的思想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代表作品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张贤亮的《灵与肉》、《河的子孙》《绿化树》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鲁彦周《天云山传奇》;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未亡人》《挣不断的红丝线》《银杏树》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对党和人民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李国文的《月食》《冬天里的春天》王蒙《悠悠寸草心》《蝴蝶》;对扭曲的人格和不健全的文化心理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焕生上城》陆文夫《美食家》《井》。
1980年代文学特征:尽管文学自觉很是激动人心,但是必须指出中国作家具有相当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面临着具体境遇的历史提问,这种责任承担使得有关历史清算和历史记忆的书写成为作家的自觉选择;作家意识和题材状况影响了80年代文学的内部结构和美感基调,总的作品显得沉重紧张;具有强烈的探索创新意识;继续了当代文学的潮流化倾向。
杨朔散文创作特点:一篇好的散文,总是诗意盎然,文静并茂的,其诗情画意给人“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常常以一个诗人的心灵来感受生活。诗兴愈浓,诗意愈浓。作者和善于从平凡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中发现诗意,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闪光的东西,并着力于诗的意境的提炼和创造。
秦牧散文的创作特点:秦牧的散文。涉猎渊博,文美意深、情趣盎然、语言流畅,熔知识、情感、哲理、意趣、文采和形象于一炉。卓荦不凡、别具一格、蜚声海内外,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秦牧的散文,放得开,收得拢。广征博引,说古道今,而又处处紧扣中心、熔叙事、抒情和说理于一炉。他的散文,写起来流畅,读起来新颖。
刘白羽散文的创作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9年——1958年,刘白羽以战士般的火热激情写出了不少通讯特写,显示了他战地报道的独特风格。959年——1965年转向抒情散文的创作。1979年10月以后,粉碎“四人帮”之后,满怀激情又投入散文创作。刘白羽的散文在取材立意上也是颇具特色的,语言富有文采,句法多变,气势磅礴。他还善于运用排比、对比、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强化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音乐性。刘白羽的散文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豪情有余,蕴籍不足,显得过于直露,在语言上有时显得粗疏,冗杂,铺张有余,浓缩不足。
分析《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1.作者从历史生活中选取一朵浪花,一片微澜,加以精心描绘和深入拓展,从而反映时代的风貌,作家还选取生活的一个片段,即通过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纠葛,完成拥军爱民这一重大主题的开拓,取得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2.在人物塑造上,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灵魂。新媳妇在被子、护理员问题上的变化以及通信员的思想情感变化,描写的十分深入,表扬了西西弗的内在美3.作者十分重视细节描写,善于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显示人物性格的精神面貌。如通讯员接被子时衣服刮破的口子,文中连续出现了4次,这一细节不仅表现通讯员,新媳妇和我的内在情感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表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作品的情节单纯而略有波动,布局严谨富于节奏感5.语言委婉清新而饱含感情,充满着清新柔美的格调。茶馆结构,人物处理:
1.结构上打破了常见的故事因果联系,不追求情节内的起承转合,采用采用横断面的办法,扩大社会观察面,用众多人物和事件反映复杂的社会人生。三幕剧就是个横切面,写了三个时代,贯穿50年的历史。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反映三个让人诅咒的时代。2.在人物处理上采用办法是: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王利发,常四爷等从青年写到老人次要人物采用父子相承的办法,每个人都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乔光朴的人物形象 1.乔光朴是新时期文学中最先出现在工业战线上为“四化”奋战的创业者形象。2.首先突出的是乔光朴作为共产党所具有的事业心,乔光朴放着轻车熟路不走,偏要到“老人难”的电视机厂当厂长3.通过乔厂长上任后的一系列部署和行动,形象的描绘了其实干精神,及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家的腕力与才干4.小说还生动描绘了乔光朴胸怀宽广,任人为贤,敢爱敢恨的复杂性格。5.乔光朴是新时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第一新人形象,是新时期文学中的第一个改革者形象。
陈焕生性格特征:L 1.陈焕生是一个摘掉了漏斗户主的帽子后,物质生活有了新变化。物质升华的变化,也使他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的新时代农民形象。2.陈焕生诚实而质朴,憨厚而勤劳。3.对生活他即反抗又麻木,在务实的同时他又包含着小资产者的狭隘性,在乐观的情绪中,还隐藏着愚昧和奴性的阿q精神。陈焕生开始为住一夜旅店花去5元钱而懊悔,继而进行报复,反过来其又花了5块钱具有这样的经历而洋洋得意4.陈焕生这种精神胜利法真实解释了农民灵魂深处的弱点,陈焕生性格的复杂和悲剧性是很有社会意义的。芙蓉镇的艺术特色
1.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来写整个走动着的大时代。芙蓉镇通过一个不寻常的爱情故事,变现了政治风云变化在一个遥远的山村引起的回响。作者在书中通过对这个小社会芙蓉镇20多年政治风云,爱情纠葛及经济文化等的描写,进而扩大社会的各个方面,透过小社会写大社会2.“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之中作者展示多个时代的生活时,把严酷的斗争现实,融于清新动人的风俗民情的图画中,作品至始至终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3.采用人物小传的条链式的结构艺术。芙蓉镇反映的是我国农村20多年来时代风云的变化和人民生活命运的变化介绍人物与故事同时进行。把纵的历史演变脉络和横的人物生活经纬分明的编织在一起。4融多种色彩成分为一体的小说语言。在小说中作者大量采用了经过加工、提炼的湘南山区方言,且注意将优美的风俗民情图画、乡土民歌,人物性格的描写,统统化入小说叙事语言中,融多种色彩成分于一体。50年前半期出现的文艺运动
50年代初期,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有1951年开展的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4年对红楼梦研究中唯心论的批判,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教训
1.首先是对当时文艺界的斗争形势估计的过于严重,把文艺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看待,把正常的批判看成反党反社会主义,严重伤害了一大批知识分子2.其次是一批优秀作品及有真知灼见的文章,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或修正主义的文艺理论纲领等等3.由于文艺界一些人把30年代开始的宗派主义情绪,带到解放中的文坛来,带到反右派斗争来,而增加了斗争的复杂性,造成更恶劣的影响。朱老忠的性格特征
朱老忠是一个横跨新旧两个时代,在不断斗争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并为之奋斗的革命名农民英雄形象。在他身上交流这两种血液,刚一勇敢说干就干的战斗传统血液和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新鲜血液2.嫉恶如仇刚勇而坚韧,朱老忠有斗志,他时刻记住父亲的话30年后带着妻儿回乡为父亲报仇3.豪爽正直,仗义而友爱,回乡后看到朱老明三告冯兰池,弄得倾家荡产眼瞎身残,心中爱恨交加,安慰朱老明会照顾他同进退4.有特有的出身,仇恨经历品质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国人民应走的道路,朱老忠所走的路是亿万国民走的革命争道路。红旗谱的民族风格
1.题材上,作者捉住30年代中国农村革命的时代特点,准确选择并深刻反映有鲜明民族特点和民族气魄的农民革命斗争2.人物描写上,发扬中国古典小说,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运用白描对比等手法突出人物个性,吸取外国小说细腻的描写,在重要之处重点刻画或较细腻的心理描写3.在斗争场景的描写上,如描写一幅幅色彩浓郁的风俗画和风景画,强烈地显示出地方的民族特色4.结构上作者有意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形式,运用相对集中的短章节构安排方法5.语言运用上作者坚持用群众化的语言。林道静的成长历程级意义
她的思想性格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小说的第一部分着力刻画林道静投身革命初期所具有的民主革命要求和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弱点。她积极追求真理、富有正义感,但又较多地存在着小资产阶级的温情和对革命不切实际的幻想2.小说第二部着重表现了工农群众革命斗争对她的锻炼与考验。党的教育、革命的实践,使她在斗争中实现了思想立场的转变。从个人奋斗走向集体主义的革命道路3.小说从二十四章到结束,着重描写她入党后所面临的考验。她肩负着党交给她的战斗任务,领导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在革命的征途上继续前进。二.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经历了与封建家庭、与个人主义小家庭、与旧我等三次重大决裂。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共产党才是青年的保护者和革命引路人;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真正的前途,吐鲁番情歌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特色 1.新奇巧妙的构思苹果树下,诗人表现自由欢乐的劳动生活中男女相爱的甜蜜和多趣运用象征的手法,采用倒叙的手法描摹姑娘的内心世界,接苹果于是爱情2.细腻的内心描写,如苹果树下姑娘于果实收获季节的秋天里,内心感情的变化,急切的盼望小伙子当面来求爱的心情写的力透纸背3.朴实明快传神的语言。郭小川的诗歌特色
1.火一样的战斗激情,郭小川总是以革命战士的火热心胸去体验心胸去体验和感受生活,从生活的广阔范围去选取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2.深邃的哲理思想,如致青年公民,就对我们时代的广大青年面临的重大问题,怎样对待人生怎样对待青春怎样对待困难做了富有哲理的回答3.独创的诗歌形式,如郭小川独创新辞赋体,及吸收了我国古代楚辞和汉赋的长处,将自由体和古典辞赋融于一体,形成铺陈、排比的长句格式。邓小平的主要观点
1.宏观总结了建国30年来文艺战线的斗争和成绩,有针对性地对文革前17年的文艺路线和文学创作做了基本上的肯定2.明确阐述新时期文艺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就如何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问题做了正确的回答3.明确阐述新时期文艺的任务及如何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问题4.深刻阐述了文艺同人民同生活的关系一级文艺发展的道路方向的问题 乔厂长上任记的人物塑造
1.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展示人物性格。如对乔光朴和翼申的肖像描写和到电机厂的目的心态的描写巧妙地把他两之间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强烈的对比中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2.善于从纷坛复杂的生活现象里择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事组成尖锐的矛盾,把人物置于其中进行刻画3.多方面多色彩的展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性格既写乔光朴大无畏的英雄性格,也写他急躁困惑的孤独感,既写他敢爱敢恨的一面又写他儿女情长细腻柔情的一面。高山下的花环社会化方面的创造性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一个联队在对自卫还击战的英雄业绩,但作者没有局限于对战争过程的描写,而把战争同部队和整个社会联系起来,把部队生活,战斗经历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加以表现,让读者通过战争生活和部队生活看到整个社会的掠影。例如作品通过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场景描写,深刻反映部队中的某些不正之风和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这一切都从不同角度增强了军事题材社会化的艺术效果,突破了过去军事题材只追求战壕真实,把小说写成战斗文学的老框子,这也是军事题材文学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新开拓、陈焕生上城的艺术特色 1.以小见大,浅中见深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作者笔下描绘的不过是农民进城买顶帽子的小事,但作者通过写这件小事,却反映陈焕生在新的农村经济政策贯彻之后的生活变化,性格变化和心理变化。作者通过一个买帽子的小故事便对中国农民前进道路上的精神重负给予了深刻的剖析,突出其以小见大。。2.高晓生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对人物进行绘形写神,也擅长博取众家之长,在小说中融进了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对陈焕生住进招待所之后的心理变化做了细腻生动的刻画,准确写出这个人的个性化和形态3.高晓生创作运用自我解嘲的手法塑造陈焕生形象,陈焕生继承阿q精神,获得了比阿q更大的胜利 人到中年的艺术特色
结构艺术上,运用双重结构的方式:①先是按发病、守护、诊断、垂危、抢救、初愈等病情变化地治疗过程来安排情节结构,这属小说的外在结构;接着侧重于对主人公半生经历的介绍和回顾,这才是小说的内在结构.2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一方面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传统现实主义善于通过真实细节描绘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长处;另方面又借鉴和利用西方现代派经常采用的表现梦幻、潜意识的手法和类似电影剪辑的蒙太奇等手法。蝴蝶人物形象塑造
他不是按照传统那种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塑造张思远的形象,而是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着重描写张思远的内心活动,剖析它的精神世界。张思远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的干部形象,他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复杂过程,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他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可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应该时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致橡树思想内涵
是一首爱情诗,但表现不只是诗人的爱情观念,它蕴含着深广的思想内容。这种爱情,它包含着艰辛和幸福的命运,包含着汲取和奉献的人生,也包含双方各自的气质和个性
2、这首爱情诗之所以美,不仅仅是在于他超越了庸俗的爱情观念,还在于它蕴含着深广的思想内容。其中反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表现了知识女性的自觉和自强,也透过恋爱观再现民族文化心理的现代化趋势。
徐茂思想性格的发展这首爱情诗句
1.爱社如家,热情开朗。建国后,他兴高采烈地迎来了解放。土改时期,她是积极分子,合作化运动,他荣获爱社如家的奖状2.自私自利独善其身。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和没完没了的瞎折腾,许家院子再无法平静:大女婿倒台,大女儿夭折,四姑娘被遗弃,家庭每况日下等等,这样一个爱社如家的老农,渐渐的变得自私和冷酷无情3.关心集体明辨是非。许茂在识破郑百如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虚伪和残忍。许茂老汉经过生活的教训后慢慢清醒了,终于明辨了善恶曲折。许茂老汉重新起步,毅然把大女婿和两个外孙女迎进自家大门,还把钱财分给儿女们,告别自私顽固。随想录的特点
1.说真话是其最突出最可贵的地方。在人到中年、赵丹同志及其他几篇以说真话为题材的短文中,对那些以人民利益为重,敢于说真话的人大胆的肯定2.抒真情是其另一个突出特点,必须坚持一个原则:袒露心曲,书写真情。在怀念萧珊中更倾情写到:面对着含恨而死的妻子,我没有眼泪,可是我觉得有无数锋利的指甲在骚扰我的心3.清醒的自审意识,也是其可贵的特点。如对十年浩劫中老舍被迫害致死,作者沉痛地说:没有能挽救他,我的确感到惭愧,也替我们那一代人感到惭愧4.大无畏的批判精神是贯穿全书的突出特点在。随想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还应当大反封建,今天还应当高举社会主义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前进。这段话贯穿全文,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
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刘心武的班主任是其开山之作,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展示文革给人民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长篇小说:莫应丰《将军令,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反思小说:主要指199年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代表作有:李顺大造屋,绿化树,古船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偏重于政治反思。
先锋小说:指1980年代中后期涌现的一批先锋作家的作品,这些小说从否定和怀疑的立场出发,对许多既有的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思维方式进行各种解构颠覆,带有明显的后现代色彩,在艺术上,先锋小说向传统的小说写法发出挑战,从事形式和语言的变革,通过对叙事方式和对语言表达的革新的追求,来表达颠覆传统故事,解构意义的目的,先锋小说因其晦涩,反理性等倾向遭人诟病,但是它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拓展了当代小说的艺术视野和表现手段,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审美体系。代表作家有马原,余华,苏童,格非。
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历程,带有先明女性特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之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被冤屈而消失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派,其名得于艾青诗集《归来诗集》
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新时期出现的现代诗,起名来源于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山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等人
大墙文学:丛维熙在题材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开拓,率先通过监狱劳动生活的描写,再现了在社会主义曲折的行程中,由“左”倾路线造成的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忠而被谤、谏而受诛的时代悲剧。这些作品以现实主义的冷峻和浪漫主义的基调相结合,在揭露“左”倾路线的危害和“四人帮”肆虐的同时,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员和知识分子万折不催的坚贞信念和九死不悔的崇高理想。人们把丛维熙的这些作品称为“大墙文学”。
现实主义冲击波:描写90年代初期改革进入国企改制、改轨阶段的的作品,他关注底层群众的生存命运,体现社会关怀或公众意识,同时不会比生活矛盾,大胆表现改革中的一些热点与焦点问题,弘扬主流文化精神,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有:和珅《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关仁山《九月还乡,刘醒《凤凰琴》等
寻根小说:对传统文化或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奏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与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文化之根。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等,其特点是: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追求民族文化之根,参与世界文学对话。
新写实小说:指80年代后期出现,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的小说,这类小说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池莉芳芳、刘震云等 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八字方针: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新侨会议:1961年6月,全国文联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征创作会议。这就是有名的新侨会议。
广州会议:1962年3月2日,国务院、文化部和全国剧协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简称“广州会议”。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和陈毅同志都作了重要讲话,周恩来同志着重讲了正确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
大连会议:1962年8月,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了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简称“大连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赵树理、周立波、侯金镜等八个省市的十六位作家和评论家。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文艺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文艺八条:(1)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努力提高创作质量;(3)批判地继承遗产和吸收外国文化;(4)正确地开展文艺批评;(5)保证创作时间,注意劳逸结合;(6)培养优秀人材;(7)加强团结,继续改造;(8)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
文化革命:从1966.5.--1976.10,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山药蛋派: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是在赵树理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个流派的作品取材农村,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适当精神,他们的作品继承弘扬民族传统,美学原则和叙述方法,语言通俗明快,人物形象朴实幽默,真实地体现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趣味,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民族化、乡土化的创作风格和美学理论,人们称之为“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
荷花淀派:是在孙犁影响下形成的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这个流派作品风格鲜明,情感真挚,小说追求诗的意境,文笔婉约流畅,在淡淡的客观描述中包含着浓浓的情致。作品语言简练雅致,有一种朴素单纯的美。代表作家:孙犁、刘绍棠、丛维熙等。
孙犁小说特点:独具特色的时代风云录;纷繁多姿的妇女形象;浓郁隽永的诗画小说;纯熟新颖的白描手法;浑朴自然的艺术结构。
反思文学:指1970年代末期出现的,对建国30多年来,社会发展中的迂回曲折,明暗进退的远因前缘进行冷静思索,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这些作品表现的生活内容从文化大革命上溯到50 年代或者更远,将伤痕文学的情感性宣泄转变为冷静的理性思考,将单一的政治批判转变为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全面反省,对文革的性质,产生的历史根源及责任作出深刻的反醒及思考,它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代表作家王蒙、李国文、高晓声等。
改革文学:随着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确立,新时期的文学迅速对新的时代课题作出反映,作家们以自觉的社会参与意识,表现出了改革春潮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心理情感的有力撞击以及改革突破重重阻力艰难行进的社会状况,对改革的进程作了及时、迅捷、持续的反映和描写。代表作家有蒋子龙,柯云路等。“十七年”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杨沫、《红旗谱》梁斌、《三家巷》欧阳山、《 红日》吴强、《临海雪原》曲波、《李自成》姚雪垠,《红岩》罗广斌,杨益岩 中国当代文学 红色经典:革命战争历史题材——《保卫延安》《红日》革命成长主题叙事——《青春之歌》《红旗谱》革命斗争题材
——《红岩》《小城春秋》 欧阳山《一代风流》:《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圣地》《万年春》。“革命样板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
第三篇:世界药学史
世界药学史
1.文艺复兴前期(1)古典药学;原始时代由于文化不发达,不可能有单独记载药学知识的专著。把现存用文字记载药物治疗的书称为古典书,如中国的《诗经》、《山海经》,埃及的纸草书(papyrus),印度有吠佗经(veda)。巴比伦亚述的有关碑文也可列入药学文献中,因其中记存最早的药学知识。埃伯斯伯比书(Ebers Papyrus)中记载药700余种。
(2)罗马时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对古代医药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他医学成绩巨大,被后人称为医圣,其后戴欧斯考利狄斯(Dioscorides)编著的《Demateria Medica》一书,载药500余种。该书被认为是数个世纪以来药物学的主要著作。古罗马最杰出的医学家格林(Calen,公元130~200年)与我国医圣张仲景同时代。他有许多著作,现存80余种,对后世药学发展影响很大。尤其对植物制剂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为纪念他,仍把用浸出方法生产出的药剂称为格林制剂(Calen cals)。由于其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对医药学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被称为药剂学的鼻祖。2.中世纪药学 中世纪(约3~15世纪)欧洲正处于黑暗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古罗马文化被摧毁,因而,医学的中心也随着社会的变动发生转移,阿拉伯人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医学遗产,博采兼收了中国、印度和波斯等国的经验,塔吉克医生阿底森纳(Aricennna,980~103)编著的《医典》分为5册,总结了当时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分药物知识,对后世影响颇深、被奉为药物学的经典著作。伊尔·阿尔――拜塔尔(1197~1248)是一位杰出的药用植物学家,他的《药用植物大全》描写了1400余种药物。3.现代药学 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药学的发展。其主要标志就是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尤其是20世纪以来,早期没有分科的药物,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先后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使药学分离出去。而且又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尤其是近年来受体学说和基因工程的创立,为药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1]
第四篇:机电一体化四月自考试卷
您好,欢迎你光临中国自考人.cn,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现代设计方法、计算机软件基础、英语
(二)。
我自考 机电一体化,你们这个网站上没有我的专业。很遗憾
自考咨询客服专员-自考老师22:43:24
请问4月考什么?或者可以搜索一下看是否有相关资料或试题?
(来自企业QQ 现代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机软件基础一,计算机软件基础二。
您好,这是历年真题下载链接,方便您下载。加油!祝您取得优异成绩!
您好,00015英语
(二)翻译(历年真题实战)版(针对2012年4月考试)(含325个知识点)已经上线,请您免费试用一章,体验一下在线学习,并在第一章第一个知识点处有历年真题及答案下载。如果您已经购买,则不受限制。加油!地址:http://.cn/main.php?app=wiki_free&id=1014本可课程精华版支持手机随时随地登录wap.zk8.com.cn备考学习
第五篇: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史晴琳2014修订版
天狮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1104 课程类别:专业课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适用对象
本课程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之一,适用于大学本科层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及贡献、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培养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基本的文学批评能力,从而获得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必要的现当代文学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教学总时数、学分数
本课程为3学分,总课时为48学时。
二、教学环节
本课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和必要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以及对重要作家作品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把握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能力。
作业除有选择地布置课后思考题之外,还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部分练习题,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同时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要求学生查阅参考资料,完成书面作业,提高学生分析、评论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创新能力。
考试拟采取两段式:平常作业练习考核占40%,期末考试占60%。学期结束时,两者按比例折合相加之和即为每位学生当学期之学习成绩。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刘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参考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现代文学,陈国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卷),朱栋霖,张富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朱栋霖,龙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导读,张志忠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1学时)
一、教学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的三个发展时期:“五四”时期文学;“左联”时期文学;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文学;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十七年文学;“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近十年来的文学;当代文学的重要特色
二、教学要求
掌握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第二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及初期新文学创作(2学时)
一、教学内容
“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晚清文学的繁荣;西方文学的译介;《新青年》与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文白之争——新文学与旧文学较量的开端;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尝试集》——现代白话诗开山之作;“新青年”和“新潮”——两大初期白话小说作家群;《一只马蜂》——初期白话剧本的代表作;现代散文的发生与发展
二、教学要求
了解“五四”文学革命兴起的背景;掌握“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掌握新文学初期各种文体的创作实践。第三章 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6学时)
一、教学内容
鲁迅文学创作的根本追求;思想和艺术成就;创新价值;现实题材的小说《呐喊》、《彷徨》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女性主题的《伤逝》、《祝福》、《离婚》;历史题材的小说《故事新编》;抒情叙事散文《野草》、《朝花夕拾》;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
二 教学要求
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思想发展历程,认识鲁迅小说、散文和杂文创作的文学价值。
掌握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以及《野草》和《朝花夕拾》所体现的两种散文风格,掌握鲁迅杂文的思想性与艺术风格。
第四章 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2学时)
一、教学内容
郭沫若早期文学创作实践及文学理论;《女神》的时代精神及浪漫主义特色;《凤凰涅槃》的英雄主义基调和传奇色彩;郭沫若的历史剧、历史观和史剧理论;《屈原》的现实主题和独有魅力
二、教学要求
了解郭沫若“球形天才”的文学创作实践,掌握《女神》和《凤凰涅槃》的时代精神及浪漫主义特色,掌握郭沫若历史剧理论以及《屈原》的现实主题意义。
第五章 四大文学社团的贡献与影响(4学时)
一、教学内容
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冰心、叶绍钧、朱自清、许地山、王统照等人的文学创作;创造社:创造社“为艺术”的文学主张;郁达夫、张资平等人的文学创作;新月社: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贡献;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语丝社:语丝社的散文理论及小品散文的独特成就;周作人对“美文”的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
二、教学要求
了解四大文学社团成立及文学创作实践活动;掌握四大文学社团的主张及其对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掌握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和贡献;理解周作人对“美文”的倡导和创作,理解朱自清的散文美学以及冰心的“冰心体”。
第六章 革命文学的兴起与30年代文学思潮(1学时)
一、教学内容
30年代文坛的繁荣与多种风格流派的交映;从革命文学的倡导、论争到“左联”的成立;左翼作家群的创作;“京派”及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海派”的文学创作
二、教学要求
了解30年代中国文学思想多元并存的格局,文学创作多种派别对峙而又互补的所形成的面貌特征;了解左联的成立以及左翼革命文学的崛起,掌握左翼革命文学创作实绩,左翼革命诗歌和左翼青年作家的小说创作;了解京派的纯文学立场,掌握京派文学的文学特征,以及京派文学家的文学活动;了解海派文学的产生背景及文学特征,海派与京派在文学上的对立。
第七章 现代小说五大家的创作(8学时)一 教学内容
茅盾及《子夜》;巴金及《家》;老舍及《骆驼祥子》;沈从文及《边城》;李劼人及《死水微澜》 二 教学要求
了解茅盾的文学创作历程,掌握以《子夜》为代表的茅盾的中长篇小说创作,茅盾对民族工商业题材的表现,及对现实主义的发展。
了解巴金的创作历程,掌握以《激流三部曲》、《寒夜》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以及前后期的创作风格。了解老舍的小说创作,掌握老舍小说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了解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掌握李劼人“大河小说”的艺术特点。第八章 曹禺、夏衍等人的戏剧创作(3学时)一 教学内容
曹禺及《日出》、《雷雨》;夏衍、田汉、洪深的戏剧创作
二 教学要求
了解现实主义剧作在三十年代的繁荣发展,掌握曹禺的话剧创作及其在现代话剧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和深远意义,以及洪深、夏衍等人的剧作。
第九章 戴望舒、艾青等人的诗歌创作(1.5学时)一 教学内容
李金发及初期象征主义的诗歌创作;戴望舒及现代派诗歌的发展;臧克家、田间的诗歌创作;艾青:现代新诗的又一个高峰。二 教学要求
了解30年代中国新诗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潮流多元并存的兴旺局面;掌握现代派诗歌出现的背景及特点,以及现代派主 6 要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掌握艾青诗歌的风格。
第十章 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1.5学时)第十一章 解放区的文学创作 一 教学内容
抗战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赵树理、孙犁的短篇小说;丁玲、周立波的长篇小说;《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戏剧和诗歌创作。
二 教学要求
了解40年代关于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掌握抗战文艺运动的意义与特点;掌握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内容和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了解解放区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文学民族化、大众化方向,掌握赵树理的评书体小说,丁玲的土改小说,以及民族叙事诗和民族歌剧。
第十二章 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学创作(6学时)一 教学内容
国统区与沦陷区的文学创作概观;钱钟书与《围城》;张爱玲与《传奇》、《流言》;《马凡陀的山歌》、《升官图》等讽刺文学创作;“七月”派的小说、诗歌创作;冯至、穆旦等人的文学创作
二 教学要求
了解40年代国统区与沦陷区的文学创作,掌握“孤岛”文学的创作实践,掌握《围城》的思想艺术成就,以及张爱玲的小说、散文创作的艺术价值,掌握陈白尘的《升官图》的讽刺意义,“七月”派的文学主张、文学创作,掌握冯至“十四行诗”和“九叶”诗派 7 的诗歌创作。
第十三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1学时)一 教学内容
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三里湾》、《创业史》、《艳阳天》等;其他题材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百炼成钢》、《李自成》(第一卷);十七年的短篇小说,孙犁《山地回忆》、茹志鹃《百合花》、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
二 教学要求
了解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基本概况,掌握关于“合作化”、“成长史”、“战争”以及百花时代的小说写作。第十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诗歌创作(1学时)第十五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散文创作 一 教学内容
闻捷、李瑛、李季的抒情叙事诗;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邵燕祥《到远方去》、张志民《死不着》、蔡其矫《南曲》、流沙河《草木篇》杨朔《茶花赋》、秦牧《社稷坛抒情》、刘白羽《长江三日》、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邓拓杂文集《燕山夜话》
二 教学要求
了解十七年时期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掌握艾青、李季、闻捷、郭小川与贺敬之的诗歌写作内容与风格。了解十七年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的基本概况,掌握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人的散文主体和风格及其评价。第十六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戏剧创作(1.5学时)
第十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状况 一 教学内容
老舍《茶馆》;郭沫若《武则天》、《蔡文姬》;田汉《关汉卿》;曹禺《胆剑篇》;“文化专制主义”引发艺术凋零;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地下诗歌”;“归来者诗歌”;“白洋淀诗群”;“贵州诗人群”;样板戏等
二 教学要求
了解十七年时期戏剧写作的基本状况,掌握革命传统戏剧、老舍话剧以及历史剧创作高潮时代表作品。
了解文革时期文学形成的基本概况,掌握文革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文革时期文学实践的基本概况,掌握文革文学的分裂特征,即公开的样板写作和潜在的地下写作。
第十八章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开放性发展(1学时)一 教学内容
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文化小说; 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先锋小说; 二 教学要求
了解本时期小说创作的基本概况,掌握关于“伤痕”“反思”、“军事”等领域的小说写作。第十九章 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形态(1.5学时)一 教学内容
现实主义诗歌:“归来的诗人群”;“朦胧诗”的兴盛;“后朦胧诗”的崛起 二 教学要求
了解本时期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掌握艾青、朦胧诗、新生代以及海子等其他主要代表诗人的诗歌写作内容与风格。
第二十章 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1.5学时)一 教学内容
老作家散文创作:巴金《随想录》;冰心《谈生命》;孙犁《黄鹂——病期琐事》;杨绛《下放记别》;中青年散文作家群:贾平凹《月迹》;史铁生《我的地坛》;周涛《巩乃斯的马》;女性作家群: 张洁《拣麦穗》;唐敏《女孩子的花》;叶梦《羞女山》;文化散文的兴盛:唐弢《<书海夜航>二集序》;季羡林《法门寺》;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余秋雨《文化苦旅》;杂文与报告文学
二 教学要求
了解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多样化格局;掌握老作家群,中青年作家群及女性作家群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第二十一章 新时期戏剧的多方面探索(1.5学时)一 教学内容
现实主义戏剧的复苏和发展:苏叔阳、沙叶新、崔德志、白峰溪等人的现实主义戏剧;戏剧形式的革新与探索:西方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的引入,风行一时的“小剧场运动”;新式戏剧的高品格追寻:西方现代技巧与中国传统“写意”的融合,《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棋人》
二 教学要求
了解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复苏和发展,掌握这一时期代表作家的戏剧创作,掌握新时期话剧形式的革新与探索。第二十二章近十年来文学发展的新动向(1.5学时)一 教学内容
文学发展的多元化状态;现实主义思潮的大量涌现;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陈忠实《白鹿原》;张炜《九月寓言》;王蒙“季节系列”;王安忆《长恨歌》;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王朔《看上去很美》、王少波《黄金时代》、韩少功《马桥词典》、莫言《檀香刑》
二 教学要求
了解文学发展的多元化状态,了解现实主义作家陈忠实、余华、王蒙等人的文学创作,了解女性作家及女性主义作品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创作,以及这一时期现代主义代表作家作品。
第二十三章 20世纪台港澳文学(1.5学时)一 教学内容
台湾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家陈映真、白先勇、纪弦、余光中、三毛等;港澳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家侣伦、刘以鬯、金庸、亦舒、李碧华等;
二 教学要求
了解20世纪台港澳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台港澳代表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