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当代史复习提纲
2011级世界当代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马歇尔计划;联合国;旧金山和约;北约;华约;
赫鲁晓夫;朝鲜战争;苏共“二十大”;《部分禁试条约》;新东方政策; 不结盟运动;文化大革命;巴勒斯坦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蒙巴顿方案;
意大利“六党协议”;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团结工会;大跃进运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石油输出国组织;戈尔巴乔夫改革;“撒切尔主义”。
二、简答题:
1、简述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
2、简述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3、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美国的原因。
4、简述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5、简述二战后实践“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共同特点。
三、论述题:
1、论述战后初期日本的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
2、论述战后欧洲一体化。
3.、论述冷战的起源。
第二篇: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布雷顿森林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来自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会议上通过三个协定,《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富尔敦演说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反苏反共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称苏联的扩张已构成对西方国家的威胁,东欧已被苏联用“铁幕笼罩起来”。他鼓吹英美结成军事同盟,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此演说被认为是美国及西方阵营发动对苏冷战的前奏曲。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当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说欧洲处于战后经济复兴时期,为了确保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美国必须向欧洲提供援助。马歇尔全面援助欧洲复兴的设想,被称为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使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美国因此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美国的霸权地位在欧洲确立起来,解了西欧的燃眉之急,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
莫洛托夫计划:
苏联为对抗马歇尔计划而于1947年7—8月间与东欧各国签订的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的总称。此举的目的是形成苏联与东欧各国间的经济网络,使各国对外贸易被限制在苏联、东欧地区内部,以此减少东欧国家与西方国家市场的联系,淡化马歇尔计划对东欧的影响。西方国家将苏联的上述举动冠以当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之名,故有此称。在双边协定基础上,苏联与东欧国家于1949年1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最终形成经济领域的东西方冷战态势。
第四点计划: 也叫“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美国杜鲁门主义对外政策的组成部分,是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连任总统发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第四点主要行动原则”,故名。计划称美国将给“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帮助它们解决发展经济中的困难。其目的在于:以此抵制苏联对落后国家的影响,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同时以此控制受援国经济,排挤老殖民主义势力,将广大亚非拉国家纳入美国霸权范围。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1月,为了对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苏东六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成立了经济合作机构――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经互会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经互会的成立,把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抗衡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封锁的重要阵地,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诞生。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1947年9月22—27日,在波兰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法国和意大 利的共产党或工人党的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宣言明确指出: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阵营,要求各国共产党制定一个共同的行动纲领和策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是苏联从政治上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协调各国间的内外政策,以对抗美国和西方阵营的冷战攻势的重要措施。
柏林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 4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三次国际危机。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1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第二次发生于1958年,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来以苏联让步完结。第三次发生于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美苏关系以苏联冻结柏林问题而得以缓和。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杜鲁门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尼克松主义:70年代,美国陷入了内政外交诸多困境时期。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提出了一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伙伴关系”、“实力”、“谈判”的原则是尼克松主义三大支柱。其实质就是: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维护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企图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星球大战计划
也称为总统战略防御计划。1983年3月,里根发表为战略防御体系倡议的讲话。1985年,美政府正式宣布该计划,表明美国决心同另一个超级大国展开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由于主要以太空为基地,所以称为“星球大战计划”。根据此计划,美国将从1985-2015年分四个阶段建立由陆基定点防御系统和太空反弹道导弹组成的多层次多手段的战略防御体系,以保护美国及其盟友不受苏联核导弹的危机。该计划从1985年开始,预计2005年完成。该计划于1993年因技术和资金原因正式放弃。
苏共二十大
1956 年 2 月 14-24 日,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作苏共中央工作总结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这次会议确立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方针,开始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尝试。苏共20大,特别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宣告了斯大林主义的终结。不仅改善了苏联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而且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和国际共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阿拉木图宣言》
1991年12月21日,由苏联11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确认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3国签署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宗旨和原则,宣布 “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实际上意味着苏联的解体。
《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即《新日美安全条约》
日本和美国继《日美安全条约》后的又一军事同盟条约。1960年1月19日日美双方于华盛顿签订了《新日美安全条约》,6月23日生效。条约共10条,主要内容为:美国继续有权在日本驻扎军队和使用军事基地;日美两国将通过“有效的自助和互助”,“维持并发展它们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在日本领土上日美任何一方遭受武装进攻时,双方将“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在条约期满时,1970年6月23日,佐藤荣作内阁通知美国政府,宣布自动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新日美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日本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权,但未彻底摆脱于美国的依附关系。新条约使日本政府基本上恢复了对国家的统治权,日本获得真正的独立。
新东方政策
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放弃哈尔斯坦主义,转而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等国关系的外交政策;新东方政策的基础是缓和、均势和联盟;新东方政策有三重目标: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到1973年底,新东方政策全面形成并实行;新东方政策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撒切尔主义
1979年保守党人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她的社会经济政策被称为“撒切尔主义”。其核心是奉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限制工会权力等。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取得有效的成果,但同时撒切尔夫人的政策也存在问题。长期推行紧缩政策,使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
布拉格之春
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是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捷克斯洛伐克党制定了行动纲领,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改革方针,提出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在经济方面,主张实行权力下放,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竞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职工自治。在政治方面,改革党的职能和领导方式,消除权力过分集中和党直接管理行政的现象;保障国家行政机构、代议机构和书法机构的独立性;改革选举制度,确保公民的选举权等。这一改革触犯了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1968年8月20日,苏联领导华约五国悍然侵入捷克斯洛伐克,迫使其放弃改革。
蒙巴顿方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英国殖民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1分)于1947年6月公布“蒙巴顿方案”,(1分)根据居民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并让一些王公土邦自行决定加入前者或后者。(2分)穆斯林联盟和国大党都表示接受。该方案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取得了自治领的地位,后来赢得了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但也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77国集团
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形成的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形成于1963年。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七十七国集团”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1998年该集团的成员国已增加到133个,但仍沿用了七十七国集团这个名称。其主要活动方式是在每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做准备。七十七国集团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推动南北对话和国际经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霍梅尼
是伊朗伊斯兰什叶派领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最高领袖。反对世俗政权,反对君主制。主张应排除东西方发展模式以及君主政体,建立一套伊斯兰秩序,把伊朗建立成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由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 推翻了巴列维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简称北约。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总部设在布鲁塞尔。该组织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军队,是西方重要军事力量
华沙条约
1955年5月14日,苏联与东欧七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该组织的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标志。规定了在缔约国受到了欧洲任何国家或集团的威胁时,每一缔约国都应该用任何方式给予援助。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华沙条约正式解体
冷战
二战后美国的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一直到九十年代苏联的解体作为冷战的结束。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也即是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华沙组织之间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对抗。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西方都尽力避免发生一场全面的“热战”。德国可以说是最主要的争端的焦点,特别是柏林。“冷战”政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一种重要手段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尼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洲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亚非会议。由缅甸、锡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5国发起,邀请阿富汗、中国等亚非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不结盟运动
是一个拥有115个成员国的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人口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不结盟一次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尼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之后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目标。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第三篇:世界当代史2
世界当代史
名词解释:
1.冷战
冷战(1947年——1991年12月)冷战一词是当年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参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讲稿中首次使用的。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敌视和遏制政策,因此巴鲁克说:“美国正处于冷战方酣之中”。“冷战”与“铁幕”一词同时流行,表示美苏之间除了直接战争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处于对抗的状态。
2.时代主题
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时代主题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世界基本矛盾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当今社会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世界政治格局
指在国际社会中各种政治力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目前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旧的格局已经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将长期存在,并向多极化不断发展。
4.世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5.世界经济区域化
经济区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国家间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合或合作,在特定领域内实现跨国性的统一过程。
6.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7.联合国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
8.9.11事件
“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9.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10.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综合国力就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分布组合,被动员和利用来实现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我们所称的综合国力,一般指的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国家战略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知识资源和资本资源。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2.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种种新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
第四次科学革命:依据曾邦哲的观点第4次科学革命是系统科学、新老三论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纳米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的技术集成与方法整合,系统生物科学的诞生开启第四次科学与技术革命,包括系统生物学与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将导致的是21世纪的转化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实验与系统二维度的科学体系。
13.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14.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15.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16.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17.华沙条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员国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18.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理论上的也有党的纲领和国家内外政策方面的。总括起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全人类的价值高于阶级价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公开性”、“民主化”、“多元论”三个倡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新思维的三个主要内容是: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和核威胁的条件下,“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主张把对话作为国际关系实践的基本手段;军队的目的不是发动战争而是防止冲突和战争,把军事力量置于防御的基础之上。新思维非常重视对外关系与国内政策之间的联系,认为外交实践的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19.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合作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49年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1991年6月28日,经济互助委员会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
20.欧洲情报局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国际协商机构。成立情报局的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政策,争取持久和平、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加强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团结,交流经验,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其决议对各党无约束力。总部初设在贝尔格莱德,后迁往布拉格。情报局从成立到1956年4月解散,共存在8年零7个月。情报局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等方面曾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在苏联直接控制下,背离成立宗旨,按照苏联意图部署各国党的行动计划,作出一些粗暴干涉兄弟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决定。情报局实际成为苏推行大党大国主义、压制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工具,对国际共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21.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
简答与论述
1.学习当代世界史的目的和意义
意义:①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当今世界形势,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保护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建立祖国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②有助于我们增强世界历史,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环境和周边环境,以便更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③有助于我们通过世界各种现象了解和认识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做到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我们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目标:
2.当代世界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对象:研究二战后各国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 特点:错综复杂,现实性强
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战争的结果使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极权国家被打倒;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被削弱;美国大发战争横财,跃居世界头号强国地位,苏联成为唯一可以在军事上抗衡美国的国家,战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所取代;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中国等一批欧亚国家相继建立了效法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范围由一个国家扩展为一个阵营;印度等殖民地利用其宗主国在大战中被削弱的机会实现了独立--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战争结果所带来的。在军事领域,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并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同时,战略轰炸也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军事手段,战争后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战争并体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二战的结果充分证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胜负与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战也对军事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雷达,喷气战斗机,火箭及导弹,电子计算机,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4.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明确地概括为四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评价:
正面评价: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3.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负面评价:1.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3.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4.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5.联合国的职能和作用
职能::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联合国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实现上述目标。目前联合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卫生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打击毒品犯罪,减轻自然灾害,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困难,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
作用:首先,减少了局部战争和避免了世界大战。第二,根除了殖民主义制度。第三,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促进了国际立法。
6.联合国面临的危机和改革的方向
危机:
1、安理会改革问题:①安理会的构成问题——如何增加与分配席位。②否决权问题——否决权的合理问题、限制否决权的使用、新任常任理事国是否享有否决权的问题。
2、经社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的改革问题
3、行政改革问题:①全面调整联合国的现有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面。②突出秘书长作为联合国最高行政长官的地位,扩大秘书长及秘书处的权限和作用。③削减联合国经费预算和行政开支,消除联合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财政危机,确保财政支付能力。④简化议程,缩短会期,提高工作效率⑤确定优先顺序,合理分配资源。
4、秘书长选举问题:①选举的原则和程序②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程序的改革问题
方向: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维护成员国的主权。联合国的改革应有助于国际冲突的和平解决。联合国的改革应有益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均衡、健康、持续的发展。联合国的改革应体现出民主、公正、客观合理、平衡有效的基础原则。改革也不能脱离实际,不讲平衡。联合国改革应服从于促进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个大目标。在改革问题上认真听取广大成员国的意见。
7.为什么说杜鲁门主义是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8.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为美国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复兴战后经济之用,但受援国必须购置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使用美援要受美国监督,受援国要把本国和殖民地出产的战略物资供给美国,设立由美国控制的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放弃“国有化”计划,等等。
作用: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马歇尔计划的的实施使西欧从战后初期的财政拮据及由物资紧缺而引发的限量配给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减少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稳定了政治局势。马歇尔计划被认为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马歇尔计划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9.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南斯拉夫铁托同志考虑到南斯拉夫实际认为苏联经验和模式不适合南斯拉夫,于是想走自己的路,结果被当成帝国主义分子、民族主义者被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开除,南共遭到严厉的制裁。但是南斯拉夫人民坚持了下来。到1979年南斯拉夫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但是南斯拉夫的改革存在着分权分散的严重问题导致其后来的解体。
波兰有哥穆尔卡改革。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想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而且捷克斯洛伐克对于苏联是戒备的,捷想改革同时绕过苏联,加强同西方的经济联系。同时真正自主搞社会主义建设。捷克斯洛伐克人惹恼了霸权气盛的勃列日涅夫,1968年8月的某天内捷克斯洛伐克被苏联和其同盟国控制,领导人被叫到莫斯科撤职软禁。
1968年匈牙利在不引人注意中搞改革。抛弃苏联体制中讲话的一套,但是苏联体制的外壳没动,也不可能动。匈牙利的改革想保留苏联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对劳动人民的福利,另一方面注意高效益又好又快的发展。到1985年匈牙利成为苏东国家中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可是匈牙利过于注意在生活水平超过西方,人民对经济追求替代了理想,人们庸俗化了。而匈牙利经历了能源危机的打击。1990年之前的六年里匈牙利处于滞涨痛苦中,卡达尔老了下台了。激进的自由派演变了匈牙利。直到今天人民还是怀念卡达尔时代。
10.赫鲁晓夫政治改革的措施和教训
措施: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结束了斯大林时代。而这份秘密报告被西方间谍所截获并将四万多字原文公开,震撼了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赫鲁晓夫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了近千万人的冤假错案,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中的政治犯。而苏联的知识分子也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恐怖中获得解放,他在任期间,苏联的政治气候空前宽松,索尔仁尼琴等作家得以公开出版作品,苏联逐渐变为“正常社会”。教训:
积极的一面: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为迫害者恢复名誉,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消极的一面(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其改革措施未能深入到这一体制模式的根基。(2)赫鲁晓夫对个人崇拜的揭露和批判不彻底。这种做法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此外,在东西方冷战的格局下,过度否定斯大林在客观也加剧了西方反苏反共的恶浪。
11.勃列日涅夫的农业改革
(1)理顺农业管理体制。勃列日涅夫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统归区党委会领导,把原来下放给地方的权力重新划归农业部,把被赫鲁晓夫免职的农业部长官复原职。(2)大量增加农业投资。(3)用经济方法管理农业。国营农场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制;集体农庄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提高了集体农庄农民的地位和待遇;对个人副业采取稳定的鼓励政策。(4)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一定5年不变。(5)推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方针。重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在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土壤改良等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增强发展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6)进行农工综合体的试验。
1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理论思考
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又要重视法律。
必须坚持重点突破和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相结合。改革必须目标明确,坚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13.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1.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缺乏市场调节机制;经济欠发达。而与美国常年进行军备竞赛,军费开支又异常的庞大。2.苏联轻工业与重工业严重失调,过分重视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3.苏联长年累月的自我封闭,不改革不开放,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戈尔巴乔夫进行激进的,乃至疯狂的“政治改革”。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措施是不是适合苏联。一下子毁掉了苏联的根基。4.苏联对外长期奉行霸权主义,招致了国际社会的恐惧、反感乃至愤怒、厌恶。疏远了苏联与国际社会的距离。5.除了苏联内部的原因外,在外部,美国人也常年煽动、资助一些个人或非政府组织(NGO),给苏联政府诋毁、抹黑。这些个人或组织在1991年的8.19政变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14.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
1、苏联解体导致国际格局的改变,从两极格局变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而且促进了多极化的加速发展。
2、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从两大经济体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变成了单一的市场经济。
3、苏联解体导致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4、由于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原先各种掩盖着的矛盾,包括民族矛盾凸显出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也随着兴起。
15.如何评价斯大林 每个历史人物我们都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去看,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在继承列宁事业的同时,领导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使苏联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引导苏联取得了对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而且成了为巩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首领。斯大林作为一个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家,在他建立功勋的同时,也确实犯过一些错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过度集权的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体制、尤其是政治体制,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带有浓重的军事封建专制主义色彩。
16.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1、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2、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3、1947年进行教育改革,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
4、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5、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资本的投资效率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17.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和前景
战略:
(一)日本受到德国在科索沃事件中所起作用的鼓舞,要以修改宪法为重点,突破战败国的法律制约。首先,日本国会成立“宪法调查会”,-将修宪问题正式提上日程。其次,强化日美同盟体制,企图修改《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法案》扩大自卫队功能。第三,1999年8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国旗、国歌法案”,将战后一直存在争议的“日之丸”、“君之代”法制化。
(二)日本继续稳步推进军事实力并出现独立研发军备的迹象。
(三)日本的外交重点是抓住一点(八国集团)、稳住一片(东亚)、参与热点、扩大影响,以此为早日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创造条件:1.日本从联合国至上主义转变为看重八国集团。2.日本对东亚国家继续实施援助外交,强调全方位经营。
前景:(一)在宪法问题上,估计日本至少要经过5年以上时间的酝酿、讨论、逐步进入修宪的法律程序、最终修改第9条,彻底解除对战败国的制约,真正实现所谓的“普通国家”目标。(二)今后一个时期,日本的军事实力会进一步增强。(三)日本核武装的可能性不大。(四)今后日本在联合国的活动会更加积极,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实现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梦想。(五)日本今后虽仍把日美军事同盟作为其军事安全框架的“基石”,把日美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基轴”,但是为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日本外交策略会更强调积极灵活,呈现全方位特征。
18.70年代中期中越关系恶化的原因
在越南抗美救国期间,中越两国就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给中越关系带来的影响是复杂和长期的,其中一些消极的因素导致两国即使在密切合作时期,摩擦也一直存在。当时对中越关系造成消极影响的最主要因素还是日益严重恶化的中苏关系。此外,中越之间在抗美战争的一些战略和策略问题上也存在分歧,这主要集中在是否应该和在什么条件下与美国举行和谈。
中越矛盾涉及到双边、地区和全球等三个领域的问题:
1、中越双边关系领域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是两国的领土争端。第二个问题越南迫害和驱赶旅越华侨问题。
2、在地区领域,中越的主要矛盾是越南追求在印度支那地区的霸权和中国反对越南追求地区霸权的政策,支持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独立、中立和不结盟的地位。
3、中越在全球战略层次的矛盾,同中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政策直接相关。
19.当代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1.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冲突让位于种族的与宗教的以文化价值为分界线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2.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帝国,它的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弱小的不发达国家的不满与仇恨;3.西方文化价值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冲突是造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催化剂;4.全球化使经济不发达的穆斯林国家愈益贫穷,伊斯兰恐怖主义是阿拉伯国家从石油聚敛的金钱与赤贫的政治与文化落后的穆斯林国家结合而生的怪胎;5.美国亲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激发起阿拉伯国家的反美与反犹情绪,这种反美与反犹情绪在原教旨主义中找到了极端的反映;6.有些穆斯林国家教育极不发达,对青少年的教育大部分由宗教学校免费提供,而这种宗教学校正是灌输原教旨主义和圣战思想的基地,正是驱使穆斯林青年追从宗教狂热的基地。特点:1.恐怖主义国际化或全球化。2.目的政治性和思想狂热性。3.主体组织性。4.恐怖手段的高科技化。5.恐怖方式的暴力性、残酷性。6.目标象征性。7.以美国为目标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8.恐怖主义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邪教组织势力相互勾结,共谋“发展”,恐怖主义组织间有进一步联合、合作的倾向。9.现代大众传播系统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起到了刺激作用。10.极右翼制造的恐怖主义事件频繁。
20.如何扼制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的根源还是在于地区经济的严重不平衡,贫穷是恐怖主义增长的主要原因,现在发达国家通过自身的经济手段牢牢把握着工业体系的剪刀差,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商业活动中举步维艰,贫穷日益显现。所以应该在全球无差别的基础上组织南北对话,削弱日益两极分化的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并且认同不同的经济文化与宗教等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同样是全球安全的重要保证。
21.中国对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原则和主张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2.二战后技术革命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第一,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二,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不然,在核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的带动下,一批批新技术迅速出现并且汇入技术革命的洪流,进而形成宏大的技术群。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这种渗透有两种趋势:一是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二是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作用: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现代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23.二战后技术革命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24.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①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②和平共处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③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④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不干涉内政,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党务关系的原则;⑤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中国外交的一贯政策。
25.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成为国际战略平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②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③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众多发展中国家保持较密切友好联系,主张得到认同,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④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心,其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起榜样和推动作用。
第四篇:世界当代史资料整理
世界当代史期末复习总结
雅尔塔体系:联合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苏从各自的政治体制、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出发,建立的战后两超级大国联合瓜分世界的新国际关系体系。从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到德黑兰会议再到波茨坦会议,两国就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安排达成了一系列公开的、秘密的、口头的协议,目的是通过惩治战败国划分彼此的势力范围,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由此构成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虽然是大国妥协的产物,但丝毫没有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而且它具有鲜明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和损害了一些国家的主权利益。
评价:雅尔塔体系用两极格局取代了300年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这是历史的进步,表明社会主义在国际关系中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已是历史陈迹。两极格局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另一方面反映大国主宰世界的意图和强权政治。尽管这一体系引发了持久的冷战和不断的小规模战争,但又造成了核恐怖,维护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联合国组织的基本原则:一切爱好和平国际主权平等的原则
联合国诞生的意义:联合国的建立是人类共同构建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成就,虽然它具有“强权政治”这一时代特征,在战后初期被某些大国所操纵,但它实现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实现了世界各国的联合合作,成为战后世界代表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基本原则:大国一致和会员国主权平等
安南的联合国改革方案:1997年,首先成立了政策协调小组,其成员包括副秘书长、各部门主任,对联合国实行内阁式管理。其次将联合国职能进行重新划分。新联合国功能分为四大领域。即和平与安全事务、经济与社会事务、发展事务和人道主义事务,每个领域成立一个执行委员会。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年,战后,国际金本位制彻底崩溃。美国为了战后世界经济的领导权,而建立的一个对自己国家利益有利的国际货币新体系。1944年7月在美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且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复兴开发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因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提出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非殖民化:指一个地方从外国殖民统治转而独立及自治的过程,与殖民主义相对。1945年至1960年的时期,非殖民化运动发展得最蓬勃,当中由印度及巴基斯坦脱离英国管治牵起序幕。部分地方的非殖民化运动是以和平手段进行,亦有不少推行非殖民化运动的地方以暴力形式推行。在这个过程中从1943年到2002年共120个过去的殖民地独立。
莫内计划:1947年被法国国民会议所采用,其主要经济思想是国内和国际合作,由国家就如何解决燃料、能源的供应,如何具体促进交通、钢铁、水泥等工业的发展,以及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等问题,拟定具体办法。
英国福利国家建设:落实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一是要保证充分就业,一是给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一个家庭无论其成员是否有工作,所有成员都应有医疗保健服务,死亡时国家给予安葬,就是著名的“从摇篮到坟墓”政策。冷战爆发的原因:首先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强烈对立,其次是美苏之间战略利益的冲突。直接体现是美国的遏制战略与杜鲁门主义。
乔治凯南的8000字电报:1946年美驻苏大使凯南发给华盛顿的电报,错误的认为苏联不是根据国际形势决定的政策,而是根据传统的不安全的本能制定政策。美国对苏联对外政策的误读,加深了美苏之间的误解。
杜鲁门主义:1947年6月,杜鲁门针对希腊和土耳其问题的援助发表的国情咨文,宣称世界已分成两个敌对的阵营。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完成,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公开化,标志着冷战的爆发。
美国的冷战政策: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美国出于称霸的全局考虑,为了稳住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从经济上进一步控制西欧,并且遏制苏联,而制定的解决欧洲问题的建议。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继续与扩大,如果说杜鲁门主义是个政治纲领,马歇尔计划则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但其对恢复战后欧洲经济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杜鲁门“第四点计划”:杜鲁门于1949年提出的一个向亚非拉国家扩张和渗透的计划,史称第四点计划。
“战争边缘政策”:由艾森豪威尔政府国务卿杜勒斯提出,这一政策是一种威胁性冒险政策,即如果社会主义国家发动战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盗其聊天工具,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致其焦躁无聊,只能专注学习,使其不挂科也!——xiao侯
争,美国将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报复,其目的是阻止革命战争。
艾森豪威尔“多米诺理论”:这一理论1954年公布,艾森豪威尔表示,如果允许危地马拉落入共产党手中,那么共产主义就将传入美国的领国及美国的边界地区,美国决不能不管。
麦卡锡主义:是,美国1950年代初,由参议员麦卡锡煽起的美国全国性反共“十字军运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成立,是美国组织的最大的一个军事同盟,是它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并在欧洲组织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包围圈,标志着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华沙公约组织:1955年5月,苏、波等八国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对抗北约。是苏联对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公然回应。华约的建立使东西方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华约在最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扩张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华约也是苏联用来控制东欧的工具。
赫鲁晓夫“三和”路线:1955年由赫鲁晓夫提出,他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共产主义一定会在全世界胜利,但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因此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
波兹南事件: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耸人听闻的攻击,在东欧引发了巨大的反响,造成了东欧局势的**。使得东欧要求摆脱苏联控制,发展经济,走各自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种情况下,1956年6月波兰工业重镇波兹南爆发了**。
匈牙利事件: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耸人听闻的攻击,在东欧引发了巨大的反响,造成了东欧局势的**。使得东欧要求摆脱苏联控制,发展经济,走各自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种情况下,1956年爆发了匈牙利事件。
朝鲜战争对冷战的影响:第一,战争的结果证明了中国是世界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是与苏美同等重要的世界大国。第二,美军侵朝的失败彻底改变了美国冷战策略,美国不再只把欧洲看成冷战的重点,亚洲也成了美国冷战的第一线。第三,朝鲜战争使美国制定了“有限战争”的战略,并且首次使用于朝鲜。第四,朝鲜战争影响了美国的政治,使之更趋于右倾。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意义:首先,它使美国重新评估了其核战争政策。即在有限战争中,不能使用核武器。其次,这两个超级大国发现了彼此的共同利益,他们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防止其他国家也拥有核武器,核武器只应控制在美苏手中。第三,是给了第三世界国家信心,只要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就能争取民族自由、国家独立。
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为南越(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越战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
反战运动:小规模的反战运动1964年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开始,同时发生的是空前的左翼学生行动主义。人口数量庞大的婴儿潮一代也到了该上大学的年龄。反战运动的成长也要部分归因于广泛的电视新闻报道,使得大学年龄的美国人比以前几代能够获得更多的有关战争的信息。
约翰逊的“伟大社会”:首先,约翰逊进一步扩展了反贫困计划,试图解决富裕社会的贫困问题。其次,约翰逊政府继续促进民权立法,试图缓和日益尖锐的种族矛盾。此外,还扩大了联邦对教育和卫生领域的干预,是社会福利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后,约翰逊还加强了城市更新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着手解决城市腐败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新联邦主义: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对付通货膨胀和恶化的财政状况,同时减少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强州和地方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他取消了对“伟大社会”项目的拨款,使美元贬值。
水门事件:1972年6月17日,5名潜入民主党总部所在地水门大厦的人,被警方逮捕。这五人被查出与尼克松有关联,最终导致了尼克松的辞职,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辞职的总统。
人权外交:卡特对外政策的最大特点是推行人权外交,他称之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与灵魂”。卡特政府利用人权外交攻击苏联,干涉他国内政。他对第三世界的人权外交在拉美表现的最为突出,人权外交也成为美国干涉他国的主要手段之一。
里根上台的原因:第一,战后大批生长在美国、比较开明的东北部青年人搬到南部及西部居住,他们在1980年选举中正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盗其聊天工具,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致其焦躁无聊,只能专注学习,使其不挂科也!——xiao侯
好成为适龄选民,大都支持共和党。第二,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思想大解放时期曾出现的福音教派的复兴运动。第三,卡特征服时期国内经济恶化,加上民主党内发生分裂,消弱了民主党力量。第四,而里根则承诺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税,降低通货膨胀等等。
里根经济学:又称里根革命,1981年2月,里根向国会提出一项“经济复兴计划”,提出经济复兴的四大支柱,即大幅减税、消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和严格控制通货膨胀。它兼采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被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
星球大战计划:1985年,里根宣布其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其基本思想是使美国比苏联更能有效的反击核攻击,从而可以在未来战争中击败苏联。里根知道苏联由于经济相对弱小,不可能制定可与美国匹敌的核计划,美国将保持优势。
联邦德国经济奇迹的原因:第一,是由于联邦德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第二,由于马歇尔计划的大力扶持。第三,由于推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货币改革。第四、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这一时期国内政治稳定。
舒曼计划: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舒曼计划”,把法国、联邦德国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欧洲其他国家都可以参与的共同的联营机构的管理之下。舒曼计划的实质是将把西欧组成一个联盟,从而使法国不用担心联邦德国的侵略。因为法德双方都不可能在没有自己国家控制的重工业的情况下去重建军备。鲁尔也是法国担心的问题,由于舒曼计划和煤钢联营,这一问题也就一起解决了。
新东方政策:1969年,勃兰特当选德国总理,大力推行与苏联、东欧国家“缓和”和“合作”的政策,为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做出了重大贡献。因为德国处于的地理位置,从俾斯麦以来,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相应的东方政策,为了加以区分,人们习惯的把勃兰特的东方政策称为“新东方政策”。
英国不愿意加入欧共体的原因:第一,欧共体对外进口的农产品统一征收关税,其目的是保护法国和联邦德国低效率的农业生产。而英国可以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进口廉价的农产品,因此欧共体的政策不符合英国利益。第二,英国希望保留本国的主权,不愿受欧共体的一些超国家机构的控制。第三,由于英国将对欧共体交纳大笔的预算费用,英国的付出太过高昂。
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的新政策:撒切尔的新政策,即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减税和私有化。第一,私有化,先使国有企业提高效率,自负盈亏,国家不再补贴。当企业盈利以后就把其卖给私人。第二,限制公会权利,恢复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平等制约关系。第三,降低直接税,鼓励有钱人的积极性。此外还有:执行货币紧缩政策,提高利率;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社会福利仅限于老人与病人。
欧共体:
1、1951年法、德等六国《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次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7年《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3、1962年实施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建立关税同盟。英国在1973年参加欧共体;
4、1986年签署“单一欧洲法案”;
5、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1993年条约生效,欧共体改称欧盟。
切·格瓦拉:阿根廷人,参加古巴革命,是卡斯特罗最亲密的战友和得力助手,为古巴独立做出重大贡献。古巴革命胜利后,他又到非洲、玻利维亚等地领导革命。著有《游击战》一书。
拉美模式:拉美发展模式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但其资源驱动型增长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1.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2.进口替代型发展模式,二战后拉美各国开始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利用国家资本,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以保护主义政策扶持本国工业企业。3.后进口替代(新自由)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拉美广泛传播,使拉美开始实施“后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自由化市场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有:贸易自由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私有化;金融改革等。拉美模式问题: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和经济被跨国公司主导。
非洲统一组织:战后,非洲国家为捍卫自己的利益,于1963年组成了“非洲统一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和完善非洲的独立和解放,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的枷锁,保卫黑人利益:调解非洲各国的分歧;各国互不干涉主权和内政。
战后非洲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殖民主义控制;第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第三,不安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第四,人口增长过快。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1949年人口注册法:规定白人、黑人、有色人、亚洲人必须在各自所属的种族内注册;1953年班图教育法:把黑人与白人的教育分开,黑人只能在符合他们身份的学校上学。
吉田主义:吉田主义的只要内容是满足美国要求,限制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日本不能发展核武,只能依靠美国的核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盗其聊天工具,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致其焦躁无聊,只能专注学习,使其不挂科也!——xiao侯
护伞。在国际问题上,日本必须追随美国政策。吉田的发展战略为自民党接受,成为日本的政策基础,也是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80年代广场协议引发的泡沫经济,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等领域大幅投机炒作上涨达四年。大幅短期衰退的可怕在于各项资本投资标的物都出现了来不及脱身大量“套牢族”,四年爆起爆落的经济大洗牌等于转移了全日本社会的大笔财富在少数赢家手中。
《广场协议》: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西德等五个工业发达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于纽约的广场饭店秘密会晤后,在1985年9月22日签署的协议。目的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性的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从而导致日元大幅升值。
泡沫经济:是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20世纪的泡沫经济往往在各国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之后纷纷破裂。
东亚模式(亚洲四小龙):
1、确立了经济发展取向的现代化发展路线,并拥有足够的权威和组织动员能力去推行这一路线(威权主义的现代化);
2、以建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进行社会体制结构的改革;
3、抓住发展机遇,适时采用外向型发展战略。东亚模式是强政府主导下的外向型经济。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点:技术创新能力
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于1948年5月15日开战,以色列人称之为“独立战争”,阿拉伯人称之为“大灾难”。第二次中东战争:于1956年10月29日开战,又别名为“苏伊士运河危机”和“西奈战役”。第三次中东战争:于1967年6月5日开战,以色列称之为“六日战争”,阿拉伯国家称之为“六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于1973年10月6日开战,又别名为“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和“十月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于1982年6月6日开战,以色列包围贝鲁特西区,对黎巴嫩境内的游击队发动大规模的扫荡。
两伊战争:两伊因阿拉伯河主航道的划分纠纷,1980年伊拉克入侵伊朗,爆发全面战争。
海湾战争: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美国开始沙漠风暴。
有限主权论:即东欧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必须服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否则苏联将出兵干涉,由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还对东欧有两个要求:第一是参加华沙条约组织;第二是各国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背景:勃列日涅夫死后,在当时正值科技革命兴起,知识经济开始到来,经济全球化,世界更加开放,美国等西方国家高科技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苏联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弊端更加突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止步不前。内容:经济上实行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议会民主;思想上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取消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新思维”: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和集权体制的矛盾;3民族矛盾;4有神论和无神论的矛盾;5反苏意识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矛盾。
冷战结束的标志:1990年两徳统一
《京都议定书》:1997年,是关于环境问题第一个写入数值指标、并具有约束力的文件。
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年8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1994年1月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其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减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欧洲一体化面临的问题:第一,如何解决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决策机制问题,是关键所在。第二,为了实现欧洲货币联盟规定的目标,并在1999年1月启动欧元,各国实行暂时的紧缩货币政策,产生了对欧盟经济的负面影响。第三,在欧盟扩大时,参加的国家越多,覆盖的利益越广,平衡妥协的余地就越小。
零点方案:1997年8月,克林顿进行改革,签署了“零点方案”,就是美国国会1997年通过的平衡预算法。该法案的核心是要求在2002年实现联邦政府预算平衡。
休克疗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实行休克疗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实行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同时通过经济自由化来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最后通过私有化来完成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造。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直接原因是投机资本利用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制度不完善牟取暴利。但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不健全、政治制度不完善。第一,经济制度失衡,泡沫经济急剧膨胀。第二,亚洲许多国家在金融管理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盗其聊天工具,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致其焦躁无聊,只能专注学习,使其不挂科也!——xiao侯
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过早的开放金融市场,导致外债过多,其中有许多是短期外债。第三,亚洲许多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未及时调整汇率。第四,亚洲许多国家对迅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缺乏预测能力与应变能力。第五,在发展模式选择上,亚洲国家都是外向型,即出口发展模式,对国外市场依赖大,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第六,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官、商关系不正常,导致一些错误决策。
2007年《里斯本条约》:2007年欧洲非正式首脑会议通过欧盟新条约,结束了欧盟长达六年的制宪进程。该条约不再使用宪法的名称,将进一步改革欧盟机构,简化欧盟的决策进程。
非传统安全因素:或称新兴安全问题,是相对传统安全问题而言的。它指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军事、军备、军控裁军等传统安全以外的安全问题,如环境保护、国际有组织犯罪、恐怖主义、走私、非法移民、贩毒等日益严峻的国际问题及其对国际社会和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终结主义伦、文明冲突论、霸权稳定论)
国际恐怖主义、民族极端主义、分裂主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盗其聊天工具,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致其焦躁无聊,只能专注学习,使其不挂科也!——xiao侯
第五篇:世界当代史考试范围
世界当代史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8选6)
1、杜鲁门公平施政: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提出的公平施政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就业、工资、物价、住房等方面的建议合并,形成一个更广泛、系统、具体的计划,将政府的宏观调节提到一个新的水平。其实质是罗斯福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和扩大,目的在于用国家干预的手段,通过自由主义的改良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延缓经济衰退,促进企业的生产,为冷战政策和全球霸权主义服务。但公平施政取得的成就非常有限,许多重要立法由于受到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保守派竭力反对而未获通过。公平施政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随着杜鲁门政府忙于朝鲜战争和应付国内危机活动,公平施政逐渐停止,宣告失败。
2、麦卡锡主义:1950-1954年间风行于美国的反共反民主政治思潮。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发表演说指控国务院里有共产党人,并得到一些垄断财团和反共组织的支持。共和党人把麦卡锡作为攻击杜鲁门政府和民主党人的党派斗争工具而大力支持。从1950年3月开始,麦卡锡利用自身特殊职权,对许多组织和个人进行关于共产主义渗透调查和迫害,整个美国被恐怖气氛所笼罩,成千上万人受到迫害。当麦卡锡主义指向美国军界时,遭到民主党和共和党内艾森豪威尔派的反对,随后参议院通过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很快便衰落下去。
3、新边疆: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中提出的政治口号,企图用其重振美国国威,所谓新边疆,并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指新领域和新的挑战,开拓新边疆是指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经济势实力去开拓新的领域,迎接新的挑战,为此提出了登月方案,反经济衰退计划,资助教育、民权法案等,标志着国家更深的干预经济生活,但其控制剩余农产品的供应管理计划及教育法案、医疗保健法案等法案在国会中被反对势力所否定。
4、尼克松主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和纲领的统称。尼克松的关岛声明,将关岛主义归结为三项原则,随后又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主旨的新和平战略,并将上述原则和战略被推广为全球外交政策。尼克松主义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尼克松主义是关岛主义及其延伸,广义还包含新和平战略,其主要内容有:调整美国的海外义务,从全球进攻态势转为防守态势;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将成为一种伙伴关系;增强实力,继续在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缓和与苏联、中国的关系,以谈判代替战争;世界政治呈现为美、苏、中、日、西欧的多极政治等。
5、里根主义:里根执政期间逐步形成的美国对第三世界推行的总体战略,其目的是要与苏联在这一地区争夺阵地,谋求夺回苏联已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巩固和扩大美国的影响。里根《自由、地区安全与全球和平》咨文中,提出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阻止和反击苏联在第三世界对美国利益的威胁,遏制它的扩张主义,把它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推回去;鼓励第三世界亲美政府的活动,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和抗苏武装的经济、军事援助。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从数量竞争转向质量和技术竞争。在强硬对待第三世界不听话的同时,在美苏争霸中对苏联采取强硬措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并作出以经济拖垮苏联的战略方针。在里根主义的实施下,苏联逐渐被迫采取守势,为苏联解体埋下伏笔。
6、戴高乐主义: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就其本质而言可称为法兰西民族主义,它包括三方面思想:民族主义思想、集权主义思想和独立自主思想。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维护了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了法国国际地位,推动了欧洲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
7、新东方政策:德国总理勃兰特提出的目的在于改善联邦德国与苏联、民主德国和东欧其他各国关系的政策。主要内容是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谋求国家统一。此前联邦德国因实行哈尔斯坦主义造成与苏联长期对立,并加深对美国的依赖。新东方政策反映出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控制,谋求独立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它实质上是联邦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东欧和苏联推行自己战略的具体表现。新东方政策虽然立足于西方,但却发展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是联邦德国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8、撒切尔主义:撒切尔主义是撤切尔夫人上台后在保守党内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混合。撒切尔夫人政治上主张与美国合作,保持与里根政府高度一致的政策。经济上坚持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又主张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撒切尔主义明显表现出对不平等现象的漠视,或者是对这种现象的积极支持,削
弱及瓦解工会力量,阻止工会骑劫政府运作。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经济上的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了在社会地位和其他领域方面的不平等。
9、五五年体制:五五年体制指的是日本政坛自1955年出现的一种体制,即政党格局长期维持执政党自由民主党与在野党日本社会党的两党政治格局。该体制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上指的是1955年大体成型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在内的战后体制的总体,狭义指自民党和社会党之间形成的拟两大政党制。该称谓最早由政治学者升味准之辅提出,一般认为该体制结束于1993年。九十年代初期,由于政权腐化、派系平衡崩溃,自民党陷入分裂,加之泡沫经济的崩溃导致长期经济不景气,社会党一度上扬,然不久之后,两党皆陷入衰退局面。在1993年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未能获得国半数议席,沦为在野党,五五年体制崩溃。
10、日美安保协定:日美安保协定即日美互相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是由美国与日本于1960年在华盛顿签订的互助条约,用以取代1951年的旧安保条约。条约宣示两国将会共同维持与发展武力以抵抗武装攻击,同时也将日本领土内一国受到的攻击认定为对另一国的危害。条约还包括美军驻日的条文,以及后来进一步的国际合作与经济合作的条款。条约在冷战时期强化了美日关系,美国还多次表态中日争端的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
11、苏共二十大:苏共二十大是苏共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会上发表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震惊了世界,也造成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后果,社会主义阵营内产生强烈反弹,大批共产党员在无比惊愕的同时,对社会主义产生了严重的困惑、怀疑,以致出现了退党潮。赫鲁晓夫还提出三和新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同样也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些共产党肯定了苏共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以及对社会主义路线的修正。而一部分共产党指责三和理论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国际形势盲目乐观,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三和理论与后来的两全理论,深刻的改变了整整一代苏联人的意识形态。
12、波匈事件:波匈事件是指1956年波兰波兹南发生的流血事件,简称波兹南事件,和同年匈牙利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大**,称匈牙利事件。波兹南事件发生原因是波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搬苏联模式,致使经济不景气,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要求政府增加工资和减少税收,向市政当局请愿,部分示威者冲击政府机关,政府当局出动警察进行镇压。波兹南事件对匈牙利事态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布达佩斯组织了大规模的集会和支援波兰的示威游行,并发生流血事件。波兰政府请求苏联军队协助恢复秩序,部分学生、工人、士兵同苏军的武装冲突,苏军在镇压**中,枪杀了许多无辜群众。
13、蒙巴顿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制订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的方案,亦称印巴分治方案,由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发表而命名,并得到英国国会通过。蒙巴顿方案根据人民宗教信仰,将印度分割为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国(包括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印度教的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两个自治领和王公土邦(可自由加入任一自治领)。印巴分治后,英军撤出印度,印度的殖民时代告终。分治后,大多数土邦并入印度,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导致了印巴战争的爆发,印巴停火后划定了在该地区的军事分界线。1950和1956年印、巴先后宣布为独立的共和国。
14、印巴分治:印巴分治指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诞生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领两个新国家的。分治还包括了印度政府部门的资产,包括印度公务员、印度陆军、皇家印度海军、印度铁路和中央财政,以及其他行政服务。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然而两国的对立直至今日都在继续,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难民问题。分治方案规定各土邦可自行决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选择独立,分治条款未涉及孟加拉国和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尼泊尔、不丹曾为英国的保护国,但一直不属于英属印度,不受分治相关条约影响。由于分治条款只涉及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二国划分问题,故称为“印巴分治”。
15、阿以冲突:阿以冲突指在以色列和阿拉伯诸国(包括巴勒斯坦)之间,已持续超过一个世纪的政治和军事对抗。冲突实质是领土问题的矛盾,双方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主要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其他冲突主要体现在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地区、约旦河、以及黎巴嫩南部水资源,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等方面。争执的直接起因可能是受锡安主义成形之后的犹太人大量移民、1948年的以色列建国和泛阿拉伯主义的影响。自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两方便因政治和民族主义的关系而对于巴勒斯坦地区的拥有权争执不下。数十年以来,双方的对抗已从大规模的中东战争转变成较地区性的以巴冲突,但仍偶有武装对抗事件发生。
16、斋月战争:即十月战争,埃及和叙利亚在其他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支持下反击以色列的战争。因爆发之日为犹太教赎罪日,伊斯兰教斋月,故又称斋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军队强渡苏伊士运河,摧毁巴列夫防线,突 入 叙 利 亚 军 队 在 戈 兰 高 地 同 以 军 激 战,包 围 重镇 库 奈 特 拉 ;巴 勒 斯 坦游击队在 以 军 后 方 出 击 ;阿 尔 及 利
亚 等 国 派 出 坦 克 和 空 军 支 援 部 队 ;阿 拉 伯国家对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实行石油禁运。结果以军损失惨重。10月16日后形势发生逆转,以军在北线取得主动后偷渡苏伊士运河成功,切断了埃军补给线。随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 停 火 决 议,埃 叙 接 受 停 火,但 以 军 表 示 接 受 停 火 的 同 时 向埃叙发动新的攻势,占领了更多的土地。安理会决定七成维持和平部队 中东监督停火,战争遂告结束。
二、列举
1、五次中东战争时间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至1949年7月,巴勒斯坦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11月,苏伊士运河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六·五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斋月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9月,黎巴嫩战争。
2、二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在任时间
哈里·杜鲁门:1944-1953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953-1961
约翰·肯尼迪:1961-1963
林登·约翰逊:1963-1969
理查德·尼克松:1969-1974
杰拉尔德·福特:1974-1977
吉米·卡特:1977-1981
罗纳德·里根:1981-1989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1989-199
比尔·克林顿:1993-2001
乔治·沃克·布什:2001-2009
巴拉克·奥巴马:2009-今3、1995年以前的欧盟成员国:荷比卢、英法德意、爱瑞芬丹、西葡希奥。
1950年: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
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
1981年:希腊;
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
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
2004年: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 2007年: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2013年:克罗地亚。
4、1955年时的北约、华约成员国
(1)北约:美加、荷比卢、英法德意、丹挪冰、希土葡。
1949年:美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法国、意大利、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
1952年:希腊、土耳其;
1955年:联邦德国;
1982年:西班牙;
2004年: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2)华约:苏德波捷、匈阿保罗。
1955年: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捷克。
三、简答
1、撒切尔夫人的社会经济改革及后果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面对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被称为“撒切尔革命”。经过十年的革命,“英国病”得到解决,经济衰退被遏制,并迅速转入繁荣周期。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在货币政策上,奉行芝加哥学派货币主义政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大幅度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家干预、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办法,来扭转英国经济衰退。
第二,国有企业私有化政策,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原属国家投资经营的禁区;把原属地方政府的公房大量出售给私人;取消物价管制委员会,缩小国家企业局权力,废除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听任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以此来更多地发挥市场和竞争的调节作用。
第三,限制工会权力,压制工会运动。对英国工会和罢工运动采取针锋相对的正面斗争策略,以取代过去政府所采取的协商、谈判和妥协的方针。用铁腕手段,成功抵制工会组织利用其对劳动力的垄断势力向政府不断索取市价以外的补贴的企图。
第四,改革税制,降低税率,削减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公共开支,扩大公共产品提供领域的市场经济成分。撒切尔的经济政策对医治“英国病”、发展英国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英国通货膨胀得到缓解,财政出现盈余,经济增长率也显著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在西方国家中始终名列前茅。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并不是要完全放弃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而是要把国家干预限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是对国家过度干预经济的一个根本性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的一些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党重新上台后,继续以“撒切尔主义”为参照,对传统理论和政策进行了彻底改造,提出“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声称要在自由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主义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维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间的平衡。
2、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后果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通过改革与新思维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的政治体制,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其改革主要包括:第一、指导思想多元化,不再把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建立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第二,政治多党制和议会政治,进行全盘西化,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第三、经济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四、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
戈尔巴乔夫国内“新思维”改革政策和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特别是停止武力干预,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地震,即东欧剧变,结束了从二战以后长达四十五年的全世界范围内冷战格局;东欧民主化,同时削弱了苏共政权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国家的控制能力,最后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对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评价,自由主义者认为它促进了苏共极权体制的和平瓦解,结束了全世界范围的冷战对峙局面。戈尔巴乔夫开创的是一个大的改革时代,他之后的叶利钦、普京还在继续他的改革,他们的改革的共同目的是要把俄罗斯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国家。亲共产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和共产主义的叛徒,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过于草率、脱离实际,他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近乎幼稚的过分信赖,导致了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严重后果。
3、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人类从未如此近地从一场核战争的边缘擦身而过。
古巴革命后,美国对古巴实施封锁与禁运,而苏联则答应向古巴提供经济和军事支持,认为可以通过古巴来补偿它的地理劣势,古巴则视苏联为自己最重要的商业伙伴和保护人。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布署导弹,直接威胁苏联本土。苏联秘密在古巴布署可以装置核弹头的导弹,并布署四万苏联红军士兵来保护古巴,抵御美国的入侵。随后,中情局通过U-2侦察机发现了古巴导弹发射装置,美国立即对古巴实施军事封锁,在本土集结大量部队,并派大量舰队游弋于古巴周围,拦截苏联船只,并发生冲突。美苏瞬间进入高度紧张的对抗状态,核战争一触即发。
最后双方通过秘密外交达成协议,苏联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宣布不再对古巴进行任何入侵行动,美国撤回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为了不使得美国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感到难堪、另外也出于宣传目的,美国从土耳其撤军比苏联晚一些,而且是秘密撤军。美国从表面上来看是这场危机的胜利者,但通过在古巴布署和撤出导弹,苏联达到了美国从苏联的邻国撤出导弹的目的。双方都达成了原先所设定的目标,也都各自保住的面子,算是一个相当圆满的解决。
古巴危机尤其强调了冷战中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爆发核战争的危险。古巴危机后两国开始考虑如何避免类似的危机。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建立了美苏热线,这样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立刻进行双边首脑谈判来避免危机升级。
4、柏林危机
柏林危机共有三次。第一次柏林危机又称柏林封锁,指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根据二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1948年东西柏林分别发行不同的马克,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苏联做出让步,结束封锁,柏林危机缓和。柏林的封锁和解除的过程中,西方阵营是赢家。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苏美之间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发生的冲突事件。1949年,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前哨。民主德国宣称要统一柏林,苏美双方态度强硬。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国在6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柏林危机。最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美国则倡导召开新的四国会议,讨论柏林问题,危机暂告平息
第三次柏林危机是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苏共领导赫鲁晓夫在维也纳讨论柏林问题时,赫鲁晓夫旧事重提,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否则西方国家进入西柏林都需先得东德同意,肯尼迪断然拒绝。随后苏联宣布暂停复员,增加军费,肯尼迪作出强硬反应,要求国会增加国防预算,扩军备战,顿时美苏关系再次紧张。1961年8月13日,苏联及东德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筑起柏林墙,西柏林人进入东柏林需经过边境站的检查,办理入境手续。这一举动令西方国家措手不及,但除发出警告外,不得不把柏林墙的事实加以接受。后来,苏联冻结了德国和西柏林的问题,美苏关系再度缓和。柏林墙筑起后,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美苏两国为期三年的禁止核试验协议,恢复一系列试验。肯尼迪也不甘示弱,恢复地下核试验,美苏军备竞赛又进入新高潮。
四、论述
1、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